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染色體變異與育種第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考點一染色體變異的判斷與分析(5年13考)[自主梳理]1.染色體結構的變異(1)類型(連線)(2)結果: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
發(fā)生
改變,從而導致性狀的變異。數目或排列順序第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染色體數目變異(1)類型類型實例
的增減21三體綜合征以
形式成倍增減三倍體無子西瓜個別染色體染色體組第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染色體組①組成如圖中雄果蠅體細胞染色體中的一個染色體組可表示為:
。②組成特點:a.形態(tài)上:細胞中的一組
,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b.功能上:控制生物
的一組染色體。Ⅱ、Ⅲ、Ⅳ、X或Ⅱ、Ⅲ、Ⅳ、Y非同源染色體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第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項目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發(fā)育起點特點(1)植株弱?。?)高度不育
(1)莖稈粗壯(2)葉、果實、種子較大(3)營養(yǎng)物質含量豐富體細胞染色體組數
(個)配子受精卵受精卵1或多(個)2個≥3第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高考重組判斷正誤(1)染色體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達水平,是有利變異(2014·江蘇高考,7A)()(2)染色體缺失有利于隱性基因表達,可提高個體的生存能力(2014·江蘇高考,7B)(
)(3)染色體易位不改變基因數量,對個體性狀不會產生影響(2014·江蘇高考,7C)(
)(4)XYY個體的形成及三倍體無子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與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聯會行為有關(2013·安徽高考,4改編)(
)(5)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加(2011·海南高考,T19A)(
)×××××第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以上內容側重考查教材必修2P85~88染色體結構和數目變異及其特點,全面把握染色體結構變異類型及其結果,理解染色體組及單倍體、多倍體內涵,確認染色體變異與基因種類、數目、排列順序的關系是解題關鍵。第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必修2P86圖5-8改編)如圖為雄果蠅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Ⅱ、Ⅲ、Ⅳ、X或Ⅱ、Ⅲ、Ⅳ、Y構成一個染色體組B.雄果蠅為二倍體C.染色體組中染色體形態(tài)各不相同D.若Ⅱ染色體與Ⅲ染色體上的基因發(fā)生互換應屬交叉互換型基因重組解析Ⅱ、Ⅲ染色體應屬非同源染色體,其發(fā)生基因互換應屬“易位”,而非“基因重組”。答案D第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請解讀下列三幅圖示:第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圖甲、圖乙均發(fā)生了某些片段的交換,其交換對象分別是什么?它們屬于何類變異?(2)圖丙①~④的結果中哪些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它們分別屬于何類變異?能在光鏡下觀察到的是?(3)圖丙①~④中哪類變異沒有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數量和排列順序?提示(1)圖甲發(fā)生了非同源染色體間片段的交換,圖乙發(fā)生的是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相應片段的交換,前者屬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后者則屬于交叉互換型基因重組第1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與圖中兩條染色體上的基因相比推知:①染色體片段缺失②染色體片段的易位③基因突變④染色體中片段倒位①②④均為染色體變異,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③為基因突變,不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到。(3)圖丙①~④中③的基因突變只是產生了新基因,即改變基因的質,并未改變基因的量,故染色體上基因的數量和排列順序均未發(fā)生改變。第1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跟進題組]題組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分析與判斷1.(2015·海南卷,21)關于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突變都會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B.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個體表現型改變C.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都導致堿基序列的改變D.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結構變異通常都能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第1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解析基因突變只是基因中個別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A錯誤;基因突變中若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可能因為密碼子的簡并性,不會改變氨基酸的種類,進而表現型也不會改變,B錯誤;基因突變是染色體的某個位點上基因的改變,這種改變在光學顯微鏡下是無法直接觀察到的,而染色體結構變異是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的,D錯誤。答案
C第1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2015·上海卷,27)如圖,顯示一對表型正常的夫婦及其智障兒子細胞中的兩對染色體(不考慮受精和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的任何情況下造成),造成兒子異常的根本原因是()A.父親染色體上的基因發(fā)生突變
B.母親染色體上的基因發(fā)生突變C.母親染色體發(fā)生缺失
D.母親染色體發(fā)生易位第1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解析由圖示可看出:父親的染色體正常(同源染色體的大小、形態(tài)一致),母親的染色體異常。若把圖示親本細胞中的染色體按從左到右編號為1、2、3、4,其中1與2為一對同源染色體,3與4為一對同源染色體。與父親正常的染色體比較,可看出母親細胞中的2號染色體的一段移接到了3號染色體上,這發(fā)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由此可推斷造成兒子異常的根本原因是母親的染色體發(fā)生易位。答案
D第1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染色體結構變異與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的辨析(1)染色體易位與交叉互換
染色體易位交叉互換圖解區(qū)別發(fā)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屬于基因重組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第1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染色體結構變異與基因突變的判斷第1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題組二染色體組與染色體數目變異3.下列有關染色體組、單倍體和多倍體的相關敘述,說法錯誤的是(
)A.水稻(2n=24)一個染色體組有12條染色體,水稻單倍體基因組有12條染色體B.普通小麥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長成的植株細胞中含三個染色體組,但不是三倍體C.番茄和馬鈴薯體細胞雜交形成的雜種植株細胞中含兩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都包含番茄和馬鈴薯的各一條染色體D.馬和驢雜交的后代騾是不育的二倍體,而雄蜂是可育的單倍體解析番茄是二倍體,馬鈴薯是四倍體,兩者體細胞雜交后培養(yǎng)得到的是異源六倍體的雜種植株,C錯誤。C第1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下列是對a~h所示的生物體細胞圖中各含有幾個染色體組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是h圖,該個體是單倍體B.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是g、e圖,該個體是二倍體C.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是a、b圖,但該個體未必是三倍體D.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是f、c圖,該個體一定是四倍體第1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解析形態(tài)、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體組成一個染色體組。如圖e,每種染色體含有4個,所以含有四個染色體組;d圖中,同音字母僅有一個,所以該圖只有一個染色體組。由此,我們可知:a、b圖含有三個染色體組,c、h圖含有兩個染色體組,g圖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確認單倍體、二倍體、三倍體必須先看發(fā)育起點——若由配子發(fā)育而來,無論含幾個染色體組均屬單倍體,若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有幾個染色體組即幾倍體。答案C第2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二看法”確認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第2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三法”判定染色體組方法1根據染色體形態(tài)判定細胞中形態(tài)、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體有幾條,則有幾個染色體組。如圖A中形態(tài)、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體為1條,所以有1個染色體組,圖B中彼此相同的(比如點狀的)有3條,故有3個染色體組。同理,圖C中有1個染色體組,圖D中有2個染色體組。第2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方法2根據基因型判定在細胞或生物體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小寫)出現幾次,則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如圖甲所示基因型為ABC,所以有1個染色體組。圖乙所示基因型為AAa,A(a)基因有3個,即含有3個染色體組。同理,圖丙中有2個染色體組,圖丁中有3個染色體組。注:判定染色體組的數目時只需參考其中任意一對等位基因的數量即可。第2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方法3根據染色體數和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推算
染色體組數=染色體數/染色體形態(tài)數。如果蠅體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分為4種形態(tài),則染色體組的數目為2。第2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題組三染色體變異在實踐中的應用5.(2015·廣東卷,5)用秋水仙素處理某二倍體植物的愈傷組織,從獲得的再生植株中篩選四倍體植株,預實驗結果如下表,正式實驗時秋水仙素濃度設計最合理的是(
)A.0、2、3、4、5、6 B.0、4、5、6、7、8C.0、6、7、8、9、10 D.0、3、6、9、12、15秋水仙素濃度/(g·L-1)再生植株(棵)四倍體植株(棵)0480244443786281181851092第2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解析從題干可知,實驗目的是獲得再生植株中的四倍體植株,從表可知在秋水仙素濃度為4~8g/L時效果較好,A選項最大濃度只有6g/L不嚴謹,不一定包括最適濃度,所以A錯誤;C選項和D選項濃度都超過8g/L,所以都不正確;B選項實驗組濃度在4~8g/L,比較合理,0g/L是空白對照,故B正確。答案
B第2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6.(2015·山東青島檢測)二倍體觀賞植物藍鈴花的花色(紫色、藍色、白色)由三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A、a、E、e,F、f)控制,下圖為基因控制物質合成的途徑。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研究發(fā)現有A基因存在時花色為白色,則基因A對基因E的表達有________作用。第2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選取純合的白花與紫花植株進行雜交,F1全為紫色,F2中白花、藍花、紫花植株的比例為4∶3∶9,請推斷圖中有色物質Ⅱ代表________(填“藍色”或“紫色”)物質,親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將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F3中藍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3)基因型為AAeeff的植株和純合的藍花植株雜交,F2植株的表現型與比例為________。第2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4)已知體細胞中f基因數多于F基因時,F基因不能表達。下圖是基因型為aaEeFf的兩種突變體類型與其可能的染色體組成(其他染色體與基因均正常,產生的各種配子正常存活)。①圖中甲所示的變異類型是________,基因型為aaEeFff的突變體花色為________。第2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②現有純合的紫花和藍花植株,欲通過一代雜交確定aaEeFff植株屬于圖中的哪一種突變體類型,請完善實驗步驟及結果預測。實驗步驟:讓該突變體與________植物雜交,觀察并統計子代的表現型與比例。結果預測:Ⅰ.若子代中藍∶紫=3∶1,則其為突變體________。Ⅱ.若子代中________,則其為突變體________。第3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3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基因型為AAeeff的植株和純合的藍花植株aaEEff雜交,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_E_ff(白花)∶A_eeff(白花)∶aaE_ff(藍花)∶aaeeff(白花)=9∶3∶3∶1,即表現型與比例為白花∶藍花=13∶3。(4)①甲細胞在非同源染色體上多了一個f,為染色體結構變異(或易位);由于體細胞中f基因數多于F基因時,F基因不能表達,所以基因型為aaEeFff的突變體花色為藍花。②讓突變體aaEeFff與基因型為aaEEFF(紫花)的植株雜交,若子代中藍∶紫=3∶1,則其為突變體甲;若子代中藍∶紫=1∶1,則其為突變體乙。第3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3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比較單倍體育種與多倍體育種原理方法優(yōu)點缺點應用單倍體育種染色體數目變異大大縮短育種年限,子代均為純合子技術復雜用純種高稈抗病與矮稈不抗病小麥快速培育矮稈抗病小麥多倍體育種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植株莖稈粗壯,果實、種子都比較大,營養(yǎng)物質含量提高技術復雜,發(fā)育延遲,結實率低,一般只適合于植物三倍體無子西瓜、八倍體小黑麥第3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考點二(實驗)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5年5考)[自主梳理]1.實驗原理低溫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
不能形成→
不被拉向兩極→細胞不能分裂→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紡錘體染色體第3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實驗步驟洋蔥底部冰箱(℃)卡諾氏液95%的酒精漂洗染色制片低高第3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高考重組判斷正誤(1)選材時常用分生組織的細胞(
)(2)卡諾氏液可使組織細胞互相分離開(
)(3)低溫誘導和利用秋水仙素都能使染色體加倍(
)(4)該實驗可觀察到整個細胞分裂過程(
)(5)分裂間期的細胞最多(
)√×√×√第3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深度思考](1)本實驗是否溫度越低效果越顯著?(2)觀察時是否所有細胞中染色體均已加倍?(3)與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制作相比,本實驗除用低溫處理外,還有哪些不同之處?提示
(1)不是,必須為“適當低溫”,以防止溫度過低對根尖細胞造成傷害。(2)不是,只有少部分細胞實現“染色體加倍”,大部分細胞仍為二倍體分裂狀況。(3)與有絲分裂裝片制作過程相比本實驗曾在“解離”前使用“卡諾氏液”固定細胞,并使用95%酒精“洗去卡諾氏液”,而且染色劑為“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當然,本實驗也可使用龍膽紫或醋酸洋紅染液)。第3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跟進題組]題組實驗原理與操作1.用質量分數為2%的秋水仙素處理植物分生組織5~6h,能夠誘導細胞內染色體加倍。某生物小組為了探究用一定時間的低溫(如4℃)處理水培的洋蔥根尖是否也能誘導細胞內染色體加倍進行了相關實驗設計。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本實驗的假設是用一定時間的低溫處理水培的洋蔥根尖能夠誘導細胞內染色體加倍B.本實驗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和比較經過不同處理后根尖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第3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C.本實驗需要制作根尖細胞的臨時裝片,制作步驟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D.本實驗可以看到一個細胞完整的染色體數目加倍的過程解析由于在解離過程中已經將細胞殺死,所以用顯微鏡觀察時看不到一個細胞完整的染色體數目加倍的過程,故D項錯誤。答案
D第4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關于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部分試劑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選項試劑使用方法作用A卡諾氏液將根尖放入卡諾氏液中浸泡0.5~1h培養(yǎng)根尖,促進細胞分裂B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與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等體積混合,浸泡經固定的根尖解離根尖細胞,使細胞之間的聯系變得疏松C蒸餾水浸泡解離后的根尖約10min漂洗根尖,去除解離液D改良苯酚品紅染液把漂洗干凈的根尖放進盛有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使染色體著色第4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解析卡諾氏液是固定液的一種。固定液的作用是固定細胞形態(tài)以及細胞內的各種結構,固定之后,細胞死亡并且定型,A錯誤;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與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等體積混合后即為解離液,用于溶解細胞間的連接物質,使細胞分開,便于觀察,B正確;蒸餾水的作用是漂洗根尖,去除解離液,便于染色,C正確;改良苯酚品紅染液是一種堿性染料,能使染色體著色,D正確。答案A第4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實驗的5個問題(1)選材①選用的實驗材料既要容易獲得,又要便于觀察。②常用的觀察材料有蠶豆(染色體較洋蔥少故首選)、洋蔥、大蒜等。(2)歸納實驗中各種液體的作用①卡諾氏液:固定細胞形態(tài)。②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沖洗附著在根尖表面的卡諾氏液。③解離液(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溶液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為1∶1混合):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④清水:洗去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影響染色。第4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⑤改良苯酚品紅染液:使染色體著色,便于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目、行為。(3)根尖培養(yǎng)①培養(yǎng)不定根:要使材料濕潤以利生根。②低溫誘導:應設常溫、低溫4℃、0℃三種,以作對照,否則實驗設計不嚴密。(4)制作裝片:按觀察有絲分裂裝片制作過程進行。(5)觀察:換用高倍鏡觀察材料時,只能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焦,切不可動粗準焦螺旋第4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考點三基因工程及其安全性[自主梳理]1.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術或
技術。即把一種生物的
提取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里,
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DNA重組某種基因定向2.基因操作的基本工具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運載體質粒第4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4.基因工程的應用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
→將目的基因導入
→目的基因的
(1)
,如抗蟲棉。(2)
研制,如胰島素等。(3)環(huán)境保護,如轉基因細菌分解石油。與運載體結合受體細胞檢測與鑒定作物育種藥物第4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高考重組判斷正誤(1)沒有限制酶就無法使用質粒運載體。(2013·上海卷,58F)()(2)我國已經對轉基因食品和轉基因農產品強制實施了產品標識制度。(2013·江蘇卷,15A)(
)(3)重組質粒中每個限制酶識別位點至少插入一個目的基因。(2011·浙江卷,6C)()(4)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體自行感染細菌后,其DNA整合到細菌DNA上屬于基因工程。(2010·全國卷Ⅱ,5D)(
)√√××第4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以上內容主要源自教材必修2P102~105對基因工程相關內容考查側重于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相關工具酶、尤其關注基因工程技術的意義和應用,熟練記憶教材中基因工程技術應用實例是解題關鍵。第4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必修2P104“基因工程與作物育種”改編)下列屬于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新品種的是(
)A.高產抗病的小麥
B.抗棉鈴蟲的轉基因抗蟲棉C.太空椒
D.青霉素高產菌株解析基因工程的實質是實現“外源基因”的表達,A~D中A可采用雜交育種或單倍體育種方式獲得,C、D可采用誘變育種技術獲得,B為基因工程技術所獲得。答案B第4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跟進題組]題組基因工程的原理、應用及安全性1.(2013·全國卷)下列實踐活動包含基因工程技術的是(
)A.水稻F1花藥經培養(yǎng)和染色體加倍,獲得基因型純合新品種B.抗蟲小麥與矮稈小麥雜交,通過基因重組獲得抗蟲矮稈小麥C.將含抗病基因的重組DNA導入玉米細胞,經組織培養(yǎng)獲得抗病植株D.用射線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獲得種子性狀發(fā)生變異的大豆解析基因工程的實質在于實現“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中的表達。C第5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關于基因工程及其應用和安全性方面的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A.轉基因抗蟲植物的培育能大大減少因為噴灑農藥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對環(huán)境是絕對安全的B.基因工程中可能使用的酶有限制酶、耐高溫的DNA聚合酶和DNA連接酶C.用目的基因制成的探針與待測個體的基因組DNA雜交,如果出現雜交帶,標志著轉基因的成功D.體外基因治療比體內基因治療更簡便解析抗蟲轉基因植物對環(huán)境不是絕對安全的,A項錯誤;雜交帶出現只能表明目的基因插入到了染色體DNA上,不能說明轉基因成功,C項錯誤;體內基因治療比體外基因治療更簡便,D項錯誤。B第5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解答基因工程育種類試題,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1)基因工程的理論基礎:①不同生物DNA的化學組成(四種脫氧核苷酸)和空間結構(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相同;②在編碼蛋白質時,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2)基因工程的目的:在分子水平上定向地改變生物的遺傳性狀。(3)基因工程的變異類型——基因重組。第52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易錯易混防范清零[易錯清零]易錯點1誤認為單倍體只含一個染色體組或認為含多個染色體組者均為多倍體點撥單倍體強調的是由配子發(fā)育而來的個體,其細胞中染色體組數取決于配子中所含染色體組數,可能為1組、2組或多組。含多個染色體組的個體是單倍體還是多倍體取決于其發(fā)育起點是“配子”還是受精卵,若為前者,一定是單倍體,若為后者,一定是多倍體。第53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易錯點2混淆“可遺傳變異”與“可育”點撥
“可遺傳變異”≠“可育”:三倍體無子西瓜、騾子、二倍體的單倍體等均表現“不育”,但它們均屬可遺傳變異——其遺傳物質已發(fā)生變化,若將其體細胞培養(yǎng)為個體,則可保持其變異性狀——這與僅由環(huán)境引起的不遺傳的變異有著本質區(qū)別。如無子番茄的“無子”原因是植株未受粉,生長素促進了果實發(fā)育,這種“無子”性狀是不可以保留到子代的,將無子番茄進行組織培養(yǎng)時,若能正常受粉,則可結“有子果實”。第54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易錯點3錯將四倍體AAaa(由Aa秋水仙素誘導后形成)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算作1AA∶2Aa∶aa點撥
AAaa產生配子狀況可按下圖分析,由于染色體①~④互為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時四條染色體分至細胞兩極是“隨機”的,故最終產生的子細胞染色體及基因狀況應為①②與③④(AA與aa)、①③與②④(Aa與Aa)、①④與②③(Aa與Aa),由此可見,AAaa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1AA∶4Aa∶1aa而不是AA∶Aa∶aa=1∶2∶1。第55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易錯點4錯將“單倍體育種”等同于“花藥離體培養(yǎng)”點撥單倍體育種的過程如下:由此可見單倍體育種主要包括雜交、花藥離體培養(yǎng)、秋水仙素處理和篩選四個過程,不能簡單認為花藥離體培養(yǎng)就是單倍體育種的全部。第56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易錯點5由于思維定勢誤認為秋水仙素均需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點撥進行多倍體育種時需在種子萌發(fā)或幼苗期用秋水仙素處理。但單倍體育種時只能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切不可寫成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因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不能形成種子。第57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易錯點6混淆三類“無子果實”點撥(1)無子西瓜—利用染色體變異原理,由四倍體(♀)×二倍體(♂)→三倍體,無子的原因是三倍體聯會紊亂,不能正常產生配子。(2)無子番茄—利用生長素促進果實發(fā)育的原理,在未受粉的雌蕊柱頭上,涂抹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培育而來,其無子的原因是“未受粉”(3)無子香蕉—天然三倍體,無子的原因在于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正常產生配子。以上三類無子果實中,無子西瓜、無子香蕉,其遺傳物質均已發(fā)生改變,為可遺傳變異,而無子番茄則屬不可遺傳變異。第58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易錯點7混淆“三體”與“三倍體”點撥三倍體是指體細胞中含三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其每種形態(tài)的染色體為“三三相同”(如圖1所示);三體則是二倍體(含兩個染色體組),只是其中某形態(tài)的染色體“多出了一條”而成為3條,其余染色體均為兩兩相同(如圖2所示)。第59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糾錯小練]1.下列有關單倍體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未經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單倍體②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定不是單倍體③蜜蜂中的雄蜂一定是單倍體④無子西瓜及由花粉培育來的含三個染色體組的普通小麥均是單倍體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體一般是單倍體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單倍體A.①④⑤⑥ B.①③⑤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⑥第60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解析單倍體是指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的個體。蜜蜂中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而成的,一定是單倍體。基因型為Abcd的生物含1個染色體組一般為單倍體。無子西瓜為三倍體。含2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及aaaBBBCcc的植株是否為單倍體取決于其是否由配子發(fā)育而來。答案
B第61頁,共67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2015·山西四校聯考)野生獼猴桃是一種多年生植株上所結的富含維生素C的二倍體(2n=58)小野果。如圖是某科研小組以大量的野生獼猴桃種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直播流量獲客:策略與實操指南
- 漏電測試試題題目及答案
- 有趣的冷知識試題及答案
- 廣告設計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全國甲卷試題及答案英語
- 無線網組建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開發(fā)流程試題及答案
- 廣告設計中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考察試題及答案
- mri檢查技術期末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廣告設計師考試輔導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江西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臺達DELTA變頻器VFD-EL系列使用說明書和手冊(完整中文版)VFD007EL23A
- 湖南省長沙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新高考適應性考試數學試題 含答案
- 課題申報書:“四新”建設背景下教育創(chuàng)新與課程數字化實踐研究
- 年加工2萬噸再生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書
- 2025年公司各部門管理規(guī)章制度(4篇)
- 2025年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版《VOCs廢氣處理設施安全檢查表》(全)
-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50篇
- 【MOOC】外國教育史-河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電氣工程中的電力系統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