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國民收入核算_第1頁
第二章國民收入核算_第2頁
第二章國民收入核算_第3頁
第二章國民收入核算_第4頁
第二章國民收入核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章國民收入核算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國民收入核算體系的構(gòu)成國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關(guān)系如果把一國經(jīng)濟比喻為一輛汽車,國民收入帳戶就是汽車發(fā)動機的機械示意圖。雖然它沒有解釋發(fā)動機如何進行工作,但是標示了汽車關(guān)鍵部件的名稱,并且顯示了這些部件如何相互聯(lián)系。因而,如同想要安裝發(fā)動機,必須首先讀懂發(fā)動機機械示意圖一樣,要想理解宏觀經(jīng)濟運行,首先需要了解國民收入帳戶知識。理解了國民收入核算不僅能從量的角度對宏觀經(jīng)濟進行描述,還可以理解宏觀經(jīng)濟各部門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20世紀30年代西方經(jīng)濟大危機,對經(jīng)濟運行整體情況的信息需求比任何時侯都更為迫切,國民經(jīng)濟帳戶和GDP度量體系應運而生;二戰(zhàn)期間政府控制經(jīng)濟需要上升,推動了有關(guān)統(tǒng)計體系進一步發(fā)展;后來由于政府,專家,企業(yè)界和公眾的合作和不斷努力,國民收入帳戶統(tǒng)計不斷改進和豐富。國民收入帳戶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與計量經(jīng)濟學一道為宏觀經(jīng)濟學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chǔ)。第一節(jié)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

一、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DP)1、最終產(chǎn)品和中間產(chǎn)品在一定時期內(nèi)生產(chǎn)的由其最后使用者購買的產(chǎn)品和勞務稱為最終產(chǎn)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產(chǎn)其他產(chǎn)品用的產(chǎn)品稱為中間產(chǎn)品。

舉例:工序產(chǎn)品價值增值種棉棉花1515紡紗紗205織布布3010制衣成衣4515銷售成衣售賣5052、上衣生產(chǎn)為例種棉(15)――紡紗(20)――織布(30)――制衣(45)――銷售(50)五過程依次增值15,5,10,15,5。15+5+10+15+5=50說明,一件最終產(chǎn)品在整個生產(chǎn)過程中的價值增值,就等于該產(chǎn)品的價值。3、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經(jīng)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qū))領(lǐng)域內(nèi)某一時期(一般為一季度或一年)運用生產(chǎn)要素所生產(chǎn)的全部最終產(chǎn)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二、對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DP)的幾點說明

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GDP測度的是最終產(chǎn)品的價值;中間產(chǎn)品不計入GDP。GDP是一定時期內(nèi)所生產(chǎn)的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終產(chǎn)品的價值。GDP是計算期內(nèi)生產(chǎn)的最終產(chǎn)品的價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GDP是一國范圍內(nèi)所生產(chǎn)的最終產(chǎn)品的市場價值,從而是個地域概念。GDP一般僅指市場活動所導致的價值。三、GDP作為核算國民經(jīng)濟活動的核心指標的局限性不能衡量全部經(jīng)濟活動的成果(如家務勞動);不能反映人們閑暇時間的增加或減少(生活質(zhì)量);不能反映地下經(jīng)濟;GDP表明社會的產(chǎn)品和勞務的價值總量,但不能說明它包含具體是什么商品(導彈、面包等);沒有計量政府提供的公共產(chǎn)品;不能反映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的狀況;GDP無法反映經(jīng)濟活動對環(huán)境的破壞(社會成本)。四、和GDP相關(guān)的幾個概念1、名義GDP和實際GDP名義GDP:用生產(chǎn)物品和勞務的當年價格計算的全部最終產(chǎn)品的價值。實際GDP:用從前某一年作為基期的價格計算出來的全部最終產(chǎn)品的價值。GDP折算指數(shù)=名義GDP/實際GDP2、GNP與GDPGNP: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chǎn)要素所生產(chǎn)的最終產(chǎn)品的市場價值,以人口統(tǒng)計為標準,是一個國民的概念。與GDP的關(guān)系:GNP=GDP+來自國外的要素凈收益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采用GDP代替GNP,原因:一是:GNP與國際貿(mào)易脫節(jié)。二是: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司要求使用GDP替代GNP。三是:本國國內(nèi)的情況則更容易搞清楚。四是:GDP更能反映本國的經(jīng)濟狀況。

GDP:是個總量概念,可以反映一國的經(jīng)濟實力與市場規(guī)模。人均GDP:是個平均量的概念,可以反映一國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3、GDP與人均GDP

自1978年開始,中國經(jīng)濟快速增長,經(jīng)濟規(guī)模迅速擴張。中國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DP)由1978年的3624.1億元擴張到2011年的471564億元,人均GDP由1978年的379元提高到2011年的35083元,30多年間GDP年平均實際增長9.8%。

1978年以來中國的經(jīng)濟增長

統(tǒng)計年度

GDP(人民幣)

GDP(美元)

名義增長(基于人民幣)

實際增長率

人均(人民幣)

人均(美元)

1979

4062.58

2612.59

11.4

7.6

419

270

1990

18667.82

3902.79

9.9

3.8

1644

344

1991

21781.50

4091.73

16.7

9.2

1893

356

1992

26923.48

4882.22

23.6

14.2

2311

419

1993

35333.92

6132.23

31.2

14.0

2998

520

1994

48197.86

5592.24

36.4

13.1

4044

469

1995

60793.73

7279.81

26.1

10.9

5046

604

1996

71176.60

8560.85

17.1

10.0

5846

703

1997

78973.03

9256.53

11.0

9.3

6420

774

1998

84402.28

19194.62

6.9

7.8

6796

821

1999

89677.05

10832.79

6.2

7.6

7159

865

2000

99214.55

11984.75

10.6

8.4

7858

949

2001

109655.17

13248.18

10.5

8.3

8622

1042

2002

120332.69

14538.20

9.7

9.1

9398

1135

2003

135822.76

16409.66

12.9

10.0

10542

1274

2004

159878.34

19316.44

17.7

10.1

12336

1490

2005

184937.37

22576.19

15.7

11.3

14185

1732

2006

216314.43

27134.95

17.0

12.7

16500

2070

2007

265810.31

34956.64

22.9

14.2

20169

2652

2008

314045.43

45218.27

18.1

9.6

23708

3414

2009

340902.81

49905.26

8.6

9.2

25608

3749

2010

401512.80

59312.03

18.8

10.3

30015

4434

2011

471563.70

73011.04

23.1

9.2

35083

5432

2011年世界GDP排名

(億美元)(IMF2012年4月)

001美國150940.30

002中國72981.47

003日本58694.71

004德國35770.31

005法國27763.24

006巴西24929.08

007英國24175.70

008意大利21987.30

009俄羅斯18504.01

010加拿大17368.69

011印度16761.43

012西班牙14935.13

013澳大利亞14882.21

014墨西哥11547.84

015韓國11162.47

016印尼8456.80

017荷蘭8404.33

018土耳其7780.89

019瑞士6360.59

020沙特5775.95

021瑞典5382.37

022波蘭5138.21

023比利時5133.96

024挪威4836.50

025伊朗4824.45

026中國臺灣4668.32

027阿根廷4476.44

028奧地利4192.43

029南非4080.74

030阿聯(lián)酋3601.36

031泰國3456.49

032丹麥3332.38

033哥倫比亞3284.22

034委內(nèi)瑞拉3158.41

035希臘3030.65

036馬來西亞2786.80

037芬蘭2665.53

038新加坡2598.49

039智利2484.11

040中國香港2433.02

2011年世界GDP排名

(億美元)(IMF2012年4月)

041以色列2428.97

042尼日利亞2389.20

043葡萄牙2388.80

044埃及2357.19

045愛爾蘭2176.69

046捷克2152.65

047菲律賓2131.29

048巴基斯坦2105.66

049阿爾及利亞1907.09

050羅馬尼亞1897.76

051哈薩克斯坦1783.12

052科威特1766.67

053卡塔爾1738.47

054秘魯1735.02

055烏克蘭1649.60

056新西蘭1618.51

057匈牙利1403.03

058越南1227.22

059伊拉克1153.88

060孟加拉國1130.32

061安哥拉1009.48

062摩洛哥992.41

063斯洛伐克960.89

064阿曼718.88

065厄瓜多爾663.81

066蘇丹647.50

067克羅地亞638.42

068阿塞拜疆623.21

069斯里蘭卡590.95

070盧森堡584.12

071多米尼加567.00

072白俄羅斯554.83

073保加利亞535.14

074緬甸519.25

075斯洛文尼亞495.88

076危地馬拉468.97

077烏拉圭468.72

078突尼斯463.60

079烏茲別克453.53

080塞爾維亞450.64

2011年世界GDP排名

(億美元)(IMF2012年4月)

081立陶宛427.18

082哥斯達黎加409.47

083黎巴嫩390.39

084加納371.58

085利比亞368.74

086肯尼亞347.96

087也門336.75

088埃塞俄比亞312.56

089巴拿馬305.69

090約旦292.33

091拉脫維亞282.52

092巴林261.08

093喀麥隆257.59

094土庫曼257.42

095塞浦路斯249.49

096玻利維亞246.04

097科特迪瓦240.96

098坦桑尼亞233.33

099薩爾瓦多227.61

100特立尼達227.07

101愛沙尼亞222.25

102巴拉圭212.36

103赤道幾內(nèi)亞198.05

104贊比亞192.06

105尼泊爾185.80

106阿富汗181.81

107波黑179.65

108博茨瓦納175.70

109洪都拉斯173.81

110烏干達168.10

111加蓬161.76

112剛果(金)156.68

113汶萊155.33

114牙買加148.07

115剛果(布)147.69

116塞內(nèi)加爾144.61

117格魯吉亞143.47

118冰島140.48

119柬埔寨128.61

120阿爾巴尼亞128.47

2011年世界GDP排名

(億美元)(IMF2012年4月)

121莫桑比克128.27

122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126.55

123納米比亞124.61

124毛里求斯113.13

125馬里106.00

126馬其頓103.27

127亞美尼亞101.06

128馬達加斯加100.25

129布基納法索99.81

130乍得93.44

131津巴布韋93.23

132馬耳他88.96

133蒙古85.06

134巴哈馬80.74

135老撾78.91

136海地73.88

137貝寧73.06

138尼加拉瓜72.97

139摩爾多瓦70.03

140塔吉克65.23

141科索沃64.52

142盧旺達61.79

143尼日爾60.22

144吉爾吉斯59.20

145馬拉維56.73

146幾內(nèi)亞52.12

147黑山45.36

148巴巴多斯44.78

149東帝汶43.15

150毛里塔尼亞42.00

151斯威士蘭39.47

152蘇里南37.90

153多哥36.11

154斐濟35.46

155厄立特里亞26.09

156圭亞那24.80

157萊索托24.53

158布隆迪23.56

159塞拉利昂21.96

160中非21.65

2011年世界GDP排名

(億美元)(IMF2012年4月)

161馬爾代夫19.44

162佛得角19.03

163不丹14.88

164伯利茲14.74

165吉布提12.39

166圣盧西亞12.39

167安提瓜11.87

168利比里亞11.54

169塞舌爾10.14

170岡比亞9.77

171幾內(nèi)亞比紹9.69

172所羅門群島8.40

173格林納達8.22

174瓦努阿圖7.43

175圣尼7.15

176圣格6.95

177薩摩亞6.30

178科摩羅6.14

179多米尼克4.89

180湯加4.39

181圣普2.48

182基里巴斯1.67

183圖瓦盧0.35

2011年世界人均GDP排名

(美元)(IMF2012年4月)

1Luxembourg盧森堡113533

2Qatar卡塔爾98329

3Norway挪威97255

4Switzerland瑞士81161

5UnitedArabEmirates阿聯(lián)酋67008

6Denmark丹麥59928

7Australia澳大利亞65477

8Sweden瑞典56956

9Canada加拿大50436

10Netherlands荷蘭50355

11Austria奧地利49809

12Finland芬蘭49350

13Singapore新加坡49271

14UnitedStates美國48387

15Kuwait科威特47982

16Ireland愛爾蘭47513

17Belgium比利時46878

18Japan日本45920

19France法國44008

20Germany德國43742

21Iceland冰島43088

22UnitedKingdom英國38592

23NewZealand新西蘭36648

24Brunei文萊36584

25Italy意大利36267

26HongKong中國香港34049

27Spain西班牙32360

28Israel以色列31986

29Cyprus塞浦路斯30571

30Greec希臘27073

31Slovenia斯洛文尼亞24533

32Oman阿曼23315

33Bahamas,The巴哈馬23175

34Bahrain巴林23132

35Korea,South韓國22778

36Portugal葡萄牙22413

37Malta馬耳他21028

38SaudiArabia沙特20504

39CzechRepublic捷克20444

40Taiwan(RepublicofChina)臺灣2010141Slovakia斯洛伐克17644

42TrinidadandTobago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7158

43Estonia愛沙尼亞16583

44Barbados巴巴多斯16148

45EquatorialGuinea

赤道幾內(nèi)亞14661

46Croatia克羅地亞14457

47Chile智利14278

48Hungary匈牙利14050

49Uruguay烏拉圭13914

50AntiguaandBarbuda

安提瓜和巴布達13552

51Poland波蘭13540

52Lithuania立陶宛13075

53Russia俄羅斯12993

54Brazil巴西12789

55SaintKittsandNevis

圣基茨和尼維斯12728

56Latvia拉脫維亞12671

57Seychelles塞舌爾11170

58Argentina阿根廷10945

59Kazakhstan

哈薩克斯坦10694

60Gabon加蓬10654

61Venezuela委內(nèi)瑞拉10611

62Turkey土耳其10522

63Mexico墨西哥10153

64Lebanon黎巴嫩9862

65Malaysia馬來西亞9700

66Botswana博茨瓦納9481

67CostaRica哥斯達黎加8877

68Romania羅馬尼亞8863

69Mauritius毛里求斯8777

70Panama巴拿馬8514

71SouthAfrica南非8066

72Grenada格拉納達7878

73SaintLucia圣盧西亞7435

74Montenegro黑山7317

75Bulgaria保加利亞7202

76Colombia哥倫比亞7132

77Suriname蘇里南7096

78Dominica多米尼克6909

79Azerbaijan阿塞拜疆6832

80Iran伊朗636081SaintVincentandtheGrenadines

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6342

82Serbia塞爾維亞6081

83Maldives馬爾代夫5973

84Belarus白俄羅斯5881

85Namibia納米比亞5828

86Peru秘魯5782

87Libya利比亞5691

88DominicanRepublic多米尼加5639

89China,People'sRepublicof中國5414

90Jamaica牙買加5402

91Thailand泰國5394

92Algeria阿爾及利亞5304

93Angola安哥拉5144

94Macedonia,Republicof馬其頓5016

95Jordan約旦4675

96Turkmenistan土庫曼斯坦4658

97BosniaandHerzegovina波黑4618

98Ecuador厄瓜多爾4424

99Tunisia突尼斯4351

100Belize伯利茲4349101Tonga湯加4221

102Albania阿爾巴尼亞3992

103Fiji斐濟3965

104ElSalvador薩爾瓦多3855

105Congo,Republicofthe

剛果(布)3714

106CapeVerde佛得角3661

107Ukraine烏克蘭3621

108Iraq伊拉克3513

109Indonesia印尼3509

110Samoa薩摩亞3451

111Swaziland斯威士蘭3358

112Paraguay巴拉圭3252

113Georgia格魯吉亞3210

114Guyana圭亞那3202

115Guatemala危地馬拉3182

116Morocco摩洛哥3083

117Mongolia蒙古3042

118Vanuatu瓦努阿圖3036

119Armenia亞美尼亞3033

120Egypt埃及2970121SriLanka斯里蘭卡2877

122Syria敘利亞2803(2010年數(shù)據(jù))

123Bolivia玻利維亞2315

124Philippines菲律賓2223

125Bhutan不丹2121

126Honduras洪都拉斯2116

127Sudan蘇丹1982

128Moldova摩爾多瓦1969

129PapuaNewGuinea

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1900

130Kiribati基里巴斯1593

131Uzbekistan烏茲別克斯坦1572

132SolomonIslands所羅門群島1554

133Ghana加納1529

134Nigeria尼日利亞1490

135S?oToméandPríncipe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473

136Djibouti吉布提1467

137Zambia贊比亞1414

138India印度1389

139Vietnam越南1374

140Yemen也門1340141Mauritania毛里塔尼亞1290

142Lesotho萊索托1264

143Nicaragua尼加拉瓜1239

144Cameroon喀麥隆1230

145Laos老撾1204

146Pakistan巴基斯坦1201

147Senegal塞內(nèi)加爾1076

148Kyrgyzstan吉爾吉斯斯坦1070

149C?ted'Ivoire科特迪瓦1062

150Comoros科摩羅903

151Chad乍得892

152Cambodia柬埔寨852

153Kenya肯尼亞851

154Burma緬.甸832

155Tajikistan塔吉克斯坦831

156Zimbabwe津巴布韋741

157Haiti海地738

158Benin貝寧737

159Bangladesh孟加拉國678

160Mali馬里669161BurkinaFaso布基納法索664

162Nepal尼泊爾653

163Timor-Leste東帝汶649(2010年估計)

164Rwanda盧旺達605

165Afghanistan阿富汗585

166Mozambique莫桑比克583

167Guinea-Bissau幾內(nèi)亞比紹576

168Tanzania坦桑尼亞553

169Gambia,The岡比亞543

170Togo多哥506

171Guinea幾內(nèi)亞492

172Uganda烏干達478

173Eritrea厄立特里亞475

174Madagascar馬達加斯加459

175CentralAfricanRepublic中非456

176Niger尼日爾399

177SierraLeone塞拉利昂366

178Ethiopia埃塞俄比亞360

179Malawi馬拉維351

180Liberia利比里亞298

181Burundi布隆迪279

182Congo,DemocraticRepublicofthe剛果(金)216一、總產(chǎn)出、總收入和總支出1、總產(chǎn)出與總收入一個企業(yè)的產(chǎn)出是價值增值,所增加的價值則是生產(chǎn)要素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總產(chǎn)出和總收入二者總是相等的。2、總產(chǎn)出與總支出最終產(chǎn)品的銷售收入就是最終產(chǎn)品購買者的支出,二者總是相等的。第二節(jié)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上衣生產(chǎn)的例子不僅說明了產(chǎn)出是指增值,或者說產(chǎn)出等于新增價值,而且還說明產(chǎn)出總是等于收入,以及產(chǎn)出總是等于支出。總產(chǎn)出等于總收入新增價值是由該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中所投入的生產(chǎn)要素(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yè)家才能)所共同創(chuàng)造的。企業(yè)使用要素必須支付代價;要素的報酬等于它們在生產(chǎn)中所作出的貢獻。

增值即被轉(zhuǎn)化為要素提供者的收入

要素所有者收入與紡紗企業(yè)產(chǎn)出最終產(chǎn)品的銷售收入,就是最終產(chǎn)品購買者的支出。對于當年生產(chǎn)但未銷售掉的產(chǎn)品價值,就被看作是本企業(yè)在存貨方面的投資,稱為存貨投資??偖a(chǎn)出等于總支出我們無法直接用GDP的概念來測算。GDP的核算方法原因:(1)無法找到明確的標準區(qū)別最終產(chǎn)品;(2)產(chǎn)品的種類繁多。因此,只能使用別的方法來核算GDP:(1)支出法;(2)收入法;(3)生產(chǎn)法。二、GDP的核算方法1、生產(chǎn)法:核算各行各業(yè)在一定時期生產(chǎn)中的價值增值。2、支出法: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內(nèi)購買最終產(chǎn)品的支出總和。3、收入法:核算整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內(nèi)獲得的收入。三、用支出法核算GDP1、支出法概念通過核算在一定時期內(nèi),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chǎn)品的總支出來計量GDP。由于總支出通常包括居民消費、企業(yè)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四個方面,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經(jīng)濟社會(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nèi)在這四個方面的支出總和。2、消費支出(C)居民個人用于購買耐用消費品、非耐用消費品和勞務的支出。建設(shè)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內(nèi)。3、投資支出(I)

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chǎn)的支出。包括廠房、住宅、機器設(shè)備及存貨等。固定資產(chǎn)投資和存貨投資固定資產(chǎn)投資:指新廠房、新設(shè)備、新商業(yè)用房和新住宅的增加。存貨投資:企業(yè)所掌握的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重置投資是指每年的投資額中用于補償舊資本消耗的部分;凈投資是每年投資額中扣除重置投資的部分。二者之和是總投資,用支出法核算GDP的投資指總投資。重置投資和凈投資4、政府對產(chǎn)品和勞務購買(G)指各級政府對產(chǎn)品和勞務的購買支出。5、凈出口(X-M):即出口減去進口的差額

因此,支出法核算的總產(chǎn)出是:GDP=C+I+G+(X-M)四、用收入法核算GDP1、收入法概念用要素收入亦即企業(yè)生產(chǎn)成本核算GDP。嚴格來說,除要素收入外,還應包括間接稅、折舊、公司未分配利潤等內(nèi)容。2、收入法核算GDP應包括的項目生產(chǎn)要素的報酬工資:包括所有對工作的酬金、津貼和福利費,也包括工資收入者必須繳納的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利息:是指人們給企業(yè)所提供的貨幣資金所得的利息收入,如企業(yè)存款利息、銀行存款利息等。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賃收入及專利版權(quán)等收入非公司企業(yè)主的收入公司的稅前利潤:

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股東紅利及未分配利潤企業(yè)轉(zhuǎn)移支付及企業(yè)間接稅

企業(yè)轉(zhuǎn)移支付包括對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賬。企業(yè)間接稅包括貨物稅或銷售稅、周轉(zhuǎn)稅。資本折舊收入法核算GDP=工資+利息+租金+利潤+間接稅和企業(yè)轉(zhuǎn)移支付+折舊第三節(jié)從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到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