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攝影教程教案_第1頁
數碼攝影教程教案_第2頁
數碼攝影教程教案_第3頁
數碼攝影教程教案_第4頁
數碼攝影教程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水師范學院學生公選課專業(yè)教材

(適用于各專業(yè)本科四年制)

教案主編

教案審閱:

教案使用時間:2007~2008第二學期

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

2008-03

周次第一周;2008年3月17日~23日

章節(jié)名稱第一章數碼攝影概述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討論();上機()教學時數2學時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了解攝影的誕生及其發(fā)展的過程;

2、數碼攝影的特性;

教學目的

3、數碼攝影的應用;

與要求

4、數碼攝影的特點;

5、數碼影像創(chuàng)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節(jié):攝影的誕生及其發(fā)展

攝影即用光繪畫,是技術與視覺觀察力的一種結合,也是技術與藝術的結

合;是一種重要的科學和文獻記錄的工具,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的手段。

1839年8月19日,法國畫家和物理學家達蓋爾向世界公布了銀版攝影法

發(fā)明的詳細經過,這一天被稱為攝影藝術的正式誕生。

1936年,第一架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問世;

1991年,柯達公司推出DSC100、DSC200ci數碼照相機,標志著現(xiàn)代意

義上數碼照相機的正式誕生;

2005年,數碼照相機的像素之爭已基本結束,性能日趨完善,對光學照

教相機構成直接威脅,前期成本低,成為大眾攝影的主流選擇。

學以上整個過程約168年。

第二節(jié):數碼攝影的特性

1、信息特性;2、紀實性;3、瞬間性;4、選擇性。

本第三節(jié):數碼攝影的應用

內1、新聞和大眾傳播;2、藝術創(chuàng)作;3、科學研究

上述特性與光學照相機是相同的。

第四節(jié):數碼攝影的特點(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相機)

綱1、所見即所得,與個人電腦顯示有相同之處,實現(xiàn)了光、電、光的過程;

要2、不同于光學攝影的數字化影像記錄方式(結合課件給學生講透);

3、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創(chuàng)作,利用互聯(lián)網完成傳輸。

第五節(jié):數碼影像創(chuàng)作的基本要求

1、主題鮮明;

2、主體突出(注意給學生講明主題與主體的區(qū)別);

3、畫面簡潔(從“攝影是減法的藝術”講起);

4、符合一定的技術標準;

5、瞬間形象性(講布列松“買啤酒歸來的孩子”照片);

6、能引起人們的感情共鳴(講凱文.卡特的“禿鷲.女孩”照片)

7、介紹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2-

1、數碼攝影的信息特性、紀實性、瞬間性、選擇性;

2、第四節(jié)所講的數碼攝影的三個特點:所見即所得;數字化影像記錄方

教學重點

式;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創(chuàng)作;利用互聯(lián)網完成傳輸。

與難點

3、第五節(jié)所講的數碼影像創(chuàng)作的六項基本要求。

以上為本章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應注意著力講透。

教學過程

語言講述+課件展示→圖片介紹→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所講授內容

設計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題:

1、數碼攝影具有哪些特性?

作業(yè)、討論

2、數碼攝影有哪些應用領域

及輔導

3、數碼攝影的特點是什么?

4、數碼影像創(chuàng)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光學攝影從1836年8月19日公布以來,至1936年,第一架單鏡頭反光

照相機問世;經歷了100年時間,人們對影像記錄的要求和手段雖然在不斷升

高和完善,但相對發(fā)展緩慢。從1936年至1991年世界上第一架商用數碼相機

的推出,僅用了55年,雖然也在記錄著相同的影像,但記錄方式卻發(fā)生了革

命性變化,數碼相機從問世到今天拍攝功能相對完善,并對傳統(tǒng)光學照相機構

課后小結成巨大沖擊,只用16年時間,無疑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科學技術,特別是計

算機數字技術的進步,極大促進了數碼相機的制造,并在繼續(xù)向光學相機逼近。

今天我們學習數碼攝影的知識,在拍攝、取景、用光、主題構思、主體與

客體的關系、瞬間性、形象性、引起人們的感情共鳴等方面與光學相機并無不

同。對此,同學們應予以足夠注意,并通過努力學習和實踐來彌補自己的先天

不足。

1、《數碼攝影教程》,徐和德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中國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究》,張宗壽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攝影藝術20講》,林路著,學林出版社。

參考資料

4、《靜物》,[英]羅杰.希克斯;[美]法蘭西斯.舒爾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5、《2001中國年度最佳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大眾攝影》選編,漓江出版

社。

-3-

周次第二、三周;2008年3月24日~4月6日

章節(jié)名稱第二章數碼照相機與拍攝技巧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討論();上機()教學時數4學時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學習和掌握數碼照相機使用基本知識;

2、數碼照相機的種類與性能指標;

教學目的

3、數碼攝影的應用;

與要求

4、不同焦距鏡頭的特點和用途;

5、數碼照相機維護與保養(yǎng)。

第一節(jié):數碼照相機拍攝模式的選擇

數碼照相機拍攝模式通常有12種可供選擇,其中自動、手動、程序模式、快

門優(yōu)先、光圈優(yōu)先、人像模式、風景模式等八種模式使用較多,初學者多使用自

動或程序模式,隨著對攝影技術的逐漸掌握,可依拍攝需要選擇相應模式。

第二節(jié):數碼照相機的拍攝

取景與調焦的操作在拍攝過程中需要注意,而取景又依個人愛好與藝術修養(yǎng)

不同而異。數碼照片下載時應先關閉相機電源,插好USB數據線,確認無誤后再

開啟照相機電源,操作完成后重復同樣操作過程。

第三節(jié):數碼攝影的調焦

現(xiàn)在出品的數碼相機均具備自動對焦距功能,使用時可按說明書正確操作。

調焦點的選擇應注意突出主體,將焦點落在最需要明確表達的主體上。

教第四節(jié):數碼照相機的基本結構(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相機)

學數碼相機的機架與鏡頭無論功能或形狀均與光學相機相同,光圈、景深與快

門速度相互之間的組合關系也與光學相機相同。圖像傳感器有CCD和CMOS兩

種,主要起著代替?zhèn)鹘y(tǒng)膠卷“感光”的作用,圖像傳感器與存儲卡結合起來記錄

本拍攝到的影像。

內第五節(jié):數碼照相機的種類與性能指標

數碼照相機常見的性能指標有像素數、分辨率、相當感光度、白平衡、存儲

格式、壓縮比、閃光燈、曝光補償、連拍功能等。了解數碼照相機的各項指標含

綱義,是正確選購和使用數碼照相機的前提。

要第六節(jié):不同焦距鏡頭的特點和用途

按照焦距的不同分為標準鏡頭、短焦距鏡頭、長焦距鏡頭。數碼照相機鏡頭

根據焦距值能否調節(jié),分為定律距鏡頭和變焦距鏡頭兩類。定焦鏡頭指鏡頭是死

的,只有一個焦距;變焦鏡頭指可以來回伸縮,焦距是可以變化的。目前,大部

分數碼照相機使用變焦距鏡頭。

第七節(jié):數碼照相機快門的種類與特點

依種類有鏡間快門和焦點平面快門兩種,數碼相機的快門多為焦點平面快門。

(分別介紹兩種快門的特點)

第八節(jié):快門速度與動感表現(xiàn)

分別介紹“凝固拍攝法”、“慢門拍攝”、“追隨拍攝”和“變焦拍攝”。

第九節(jié):數碼照相機的維護與保養(yǎng)

數碼照相機是光、電、機結合的產物,注意防水、防磁和強光照。

-4-

1、基本術語及含意,如光圈、景深、快門速度、倒易率、曝光組合等;

2、數碼照相機的主要性能指標及其含意;

教學重點

3、三種存儲格式的區(qū)別與正確選擇;

與難點

4、不同焦距鏡頭的特點和用途;

以上為本章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應注意著力講透。

教學過程

語言講述+課件展示→圖片介紹→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所講授內容

設計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題:

1、數碼照相機的拍攝模式有哪些?掌握拍攝模式在拍攝時的具體應用。

2、光學變焦與數碼有變焦有哪些區(qū)別?

作業(yè)、討論

3、何謂“光圈”?光圈系數按照進光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

及輔導

4、何謂“景深”?影響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5、平視旁軸取景器與單鏡頭反光取取景器有何不同?

6、數碼照相機常見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數碼照像機。

本章學習內容包含了數碼照相機的基本性能指標、結構、拍攝模式、拍攝、

取景、調焦及注意事項、光圈、快門速度、倒易率、曝光組合、拍攝、瀏覽、存

儲器與三種存儲格式、不同焦距的鏡頭特點與用途、快門種類及四種拍攝法、照

相機的維護等,特點是名詞多、內容繁瑣,但是這些內容是任何一個從入門開始

課后小結

的攝影者所必須學習并逐步掌握的最基礎的知識,學習時應抓住要點和相互之間

的關系,這種關系最終影響的是拍攝的照片是否符合要求。因此,除課堂講授外,

凡有照相機的同學要利用各種機會課后學習在不同的場合和相機功能組合下,練

習拍攝并細心體會它們之間的異同。

1、《數碼攝影教程》,徐和德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中國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究》,張宗壽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參考資料3、《攝影藝術20講》,林路著,學林出版社。

4、《靜物》,[英]羅杰.??怂?;[美]法蘭西斯.舒爾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5、《2001中國年度最佳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大眾攝影》選編,漓江出版社。

-5-

周次第四周;2008年4月7日~4月13日

章節(jié)名稱第三章數碼照像機的曝光與測光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討論();上機()教學時數2學時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掌握正確曝光的概念;

教學目的2、理解測光表的測光原理;

與要求3、理解測光表的測光基準;

4、理解曝光補償的基本原則,學會在不同的拍攝場合曝光補償的方法。

第一節(jié):數碼照相機的曝光與曝光量

曝光是指攝影時控制照相機的光圈和快門,讓外界景物反射的適量光線通

過鏡頭到達圖像傳感器上形成影像的過程。曝光的四個因素是:光線的強弱;

相當感光材料度的大??;光圈與快門速度。正確曝光的兩層含意:一是真實、

客觀地記錄現(xiàn)場的光線、色彩、影調;二是正確表達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意圖和

感情,使畫面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同學們通過拍照實踐,應較好掌握曝光過

度、正確和不足時照片所顯示的基本格調上的區(qū)別。

第二節(jié):測光表的測光原理與測光方法

測光表從原理上講,是一臺制造精密的照度計,是通過光敏傳感器把拍照

學現(xiàn)場的光線轉換為電流值并通過顯示電路顯示出來,但這時所顯示的測光結果

基并不以電流的強弱表示,而是換算為在該電流值下,當要拍攝的照片達到一個

本較好的效果時所對應的光圈值和快門速度值,對攝影者起到一個提示作用。通

內常按照數碼相機說明書的提示操作,業(yè)余條件下可獲得較滿意的拍攝效果。

容第三節(jié):數碼照相機的測光系統(tǒng)與測光模式

綱依據反射式測光表的測光原理,反射率為18%的中灰色調是數碼照相機

測光表的測光基準。數碼照相機為自動測光,有下述四種測光模式:

1、平均測光模式

2、中央重點測光模式

3、點測光模式

4、多區(qū)域測光模式

第四節(jié):曝光補償與包圍曝光。

曝光補償的基本原則是“白加黑減,亮加暗減”。大部分數碼相機曝光補

償的調節(jié)范圍一般為±2EV,以1/3EV值為補償間隔,從-2.0~+2.0,共12

個級別的曝光補償值。

-6-

1、正確曝光的含意;

教學重點

2、測光表原理及測光基準;

與難點

3、曝光補償的概念和曝光補償的方法。

教學過程

語言講述+課件展示→圖片介紹→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所講授內容

設計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題:

1、何謂“照度”?何謂“亮度”?二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2、“曝光不足”、“曝光過度”、“曝光正確”在照片上各有何表現(xiàn)?掌

握正確曝光的標準。

作業(yè)、討論

3、掌握數碼照相機的測光方式。

及輔導

4、何謂“直方圖”?掌握數攝影時直方圖的應用。

5、何謂“EV”值,EV值的作用如何?

6、何謂“曝光補償”?如何進行曝光補償?

7、掌握數碼相機的測光模式。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曝光的實質是攝影現(xiàn)場光線強弱對所拍攝照片的影響,直觀反應是不

足、合適與過度,這些不同結果的出現(xiàn)除與拍攝現(xiàn)場光照強度的影響有關外,

還與所使用照相機的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的快慢有直接關系。通過本章的學

習,要明確根據正確曝光的原則,拍攝者應選擇的光圈與速度組合是什么。

2、測光表從本質上分析,是一臺照度計,當你擁有一臺測光表時,應按

課后小結

所講的測光方法正確測光。

3、數碼相機由于已建立的測光基準是18%的灰度,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

曝光補償的基本原則是“亮加暗減”

4、通過對曝光及測光原理的學習,應盡可能練習做到所拍攝的照片曝光

量基本在正確曝光的范圍,從而為下一步的照片處理和打印提供方便。

1、《數碼攝影教程》,徐和德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中國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究》,張宗壽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攝影藝術20講》,林路著,學林出版社。

參考資料

4、《靜物》,[英]羅杰.希克斯;[美]法蘭西斯.舒爾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5、《2001中國年度最佳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大眾攝影》選編,漓江出版

社。

-7-

周次第五、六、七周;2008年4月14日~5月4日

章節(jié)名稱第四章數碼攝影構圖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討論();上機()教學時數6學時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學習和掌握畫幅選擇與三分法構圖的基本要求;

2、學習和掌握拍攝角度與拍攝高度的選擇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3、學習并通過拍攝練習,體會和初步掌握主體與陪體的關系;

與要求4、學習正確處理前景與背景的方法;

5、通過對典型圖片的講解,學習和體會是什么是畫面構圖的和諧感;

6、練習對所拍攝的照片進行編輯與說明。

第一節(jié):畫幅選擇與三分法構圖

畫幅主要有豎、橫、方三種,個別場合也有圓和橢圓,但不多。三分法構

圖是拍攝者應很好掌握的基本構圖方法,在這一前提下,可根據需要靈活選擇。

第二節(jié):畫面景別的選擇

畫面景別包括遠、全、中、近、特五種,通過學習這一部分內容,同學們

在實際拍攝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和圖片要求自行選擇最佳拍攝場面。

第三節(jié):拍攝角度與拍攝高度的選擇

拍攝角度主要有正、斜、側、反側、背五種,通常前三種應用較多;拍攝

高度主要有平、仰、俯三種,其中又以平角度拍攝為主,其余兩種主要用于特

別強調某種情感或意圖。

教第四節(jié):主體——視覺的趣味點

學主體是整個畫面的中心事物,并且只能有一個。主體起著集中人們的思想

和觀賞者視線的作用,在拍攝時通過讓主體充滿整個畫面、安排在黃金分割線

上、虛實對比、色彩對比、明暗對比、運用透視這樣六種方法實現(xiàn)拍攝意圖。

本第五節(jié):陪體——與主體構成特定情境的對象

內陪體既是主體的參考系,又起著美化、豐富畫面、增強感染力的作用,與

主體屬于綠葉與紅花的關系。

第六節(jié):前景——突破二維空間限制的標志

綱前景的作用有四個:增強畫面的層次感和空間感;造成觀者參與畫面的幻

要覺;加強畫面概括力,深化主題內涵;暗示季節(jié)與時期,制造畫面的圖案美。

第七節(jié):背景——畫面構成的基礎

背景是主體后面的景物,既是主體的參考系,又對主體起到強調和烘托的

作用,在背景的選擇上一定注意美觀和簡潔(P103)。

第八節(jié):攝影畫面的線條

線條主要用來聯(lián)系畫面中不同的景物,把注意力引向拍攝物或表現(xiàn)縱深

感。線條結構有水平、垂直、斜線、曲線、三角、集心式等六種。

第九節(jié):影調的配置。(亮、暗、中間調三種)

第十節(jié):畫面構圖的和諧感

對稱與均衡、集中與呼應、空白三種(重點強調一下)

第十一節(jié):照片的編輯與說明(舉一個例子說明)

-8-

1、三分法構圖;

2、畫面景別的選擇;

教學重點

3、拍攝角度與拍攝高度的選擇

與難點

4、畫面構圖的和諧感。

以上為本章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應注意著力講透。

教學過程

語言講述+課件展示→圖片介紹→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所講授內容

設計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題:

1、拍攝時如何選擇畫幅?掌握三分法構圖。

2、拍攝時如何選擇拍攝角度?

3、掌握仰、平、俯拍的作用。

4、何謂主體?作為主體一般應具備哪兩個基本條件?突出主體的方法有

作業(yè)、討論

哪些?

及輔導

5、何謂陪體?陪體在拍攝畫面構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6、何謂前景?前景的作用是什么?

7、何謂線條透視?主觀加強線條透視的方法有哪能些?

8、掌握對稱與均衡、集中與呼應的含義及應用。

9、掌握照片的編輯與說明方法。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這一章主要講授了除光線、色彩之外,拍攝照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

包括了畫幅選擇;構圖思想;景別選擇;拍攝角度;前景與背景;主體與陪體;

攝影畫面的線條;影調等內容,所有這些最終要落腳到畫面構圖的和諧感上,

課后小結

這也是我們學習攝影要達到的目標。照片的編輯與說明除掌握必要的電腦制作

技能外,還要練習撰寫文字說明。

以上內容的實現(xiàn)應遵循學習、實踐、思考與總結、再實踐的原則。

1、《數碼攝影教程》,徐和德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中國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究》,張宗壽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攝影藝術20講》,林路著,學林出版社。

參考資料

4、《靜物》,[英]羅杰.??怂?;[美]法蘭西斯.舒爾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5、《2001中國年度最佳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大眾攝影》選編,漓江出版

社。

-9-

周次第八周;2008年5月5日~5月11日

章節(jié)名稱第五章光線的運用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討論();上機()教學時數1學時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掌握光線的“軟硬”概念;

教學目的2、學習和實踐一天中不同時刻光線變化對照片的影響;

與要求3、學習逆光條件下人像拍攝過程中閃光燈的使用

4、學習和實踐輔助性光的使用.

第一節(jié):攝影用光的基本要求

攝影中對光的運用類似于畫家對畫筆的使用。光線對于攝影來講有三個作

用:提示被攝物體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反映主題內容和攝影者的思想感情;

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第二節(jié):光線的“軟硬”與“方向”

依光線的“軟硬”將光線分為直射、散射;依方向又可分為順光、側目而

基視光、逆光三種。光照強度和方向的變化必然帶來照片效果的不同。

本第三節(jié):一天中自然光的變化

內根據光線在一天中不同時刻的造型特點,可分為四個光線時刻:日出,

容和日落;上午和下午;中午時刻;清晨和黃昏。一般應避開中午時刻拍攝照片,

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掌握物的好,也可拍攝出較好的照片。

第四節(jié):閃光燈的使用

閃光燈是在拍攝場合光線不足時作為一種補充手段而用。同學們應了解閃

光指數、與拍攝距離、光圈大小之間的關系。閃光燈的使用有三種方法:機位

直接閃光;反射閃光;輔助閃光。關于閃光燈的同步問題在數碼照相機中不存

在,在傳統(tǒng)機械相機的鏡頭上已用紅色標記顯示出來。

-10-

1、一天中自然光的變化與拍攝的最佳時間;

教學重點2、日出和日落時刻照片的拍攝。

與難點3、閃光燈的正確使用。

以上為本章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應注意著力講透。

教學過程

語言講述+課件展示→圖片介紹→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所講授內容

設計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題:

作業(yè)、討論1、拍攝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及輔導2、掌握正面光、側光、逆光的特點及應用。

3、何謂閃光燈燈的閃光指數,何謂閃光同步?掌握閃光燈的使用技巧。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數碼照像機;閃光燈。

本章從大的方面講了一個問題,即數碼攝影中光線的正確使用,而在自然

條件下,光線的強弱好壞與一天中的不同時刻有關,這是因為天氣晴朗的條件

下,太陽的高度角隨時間的變化而不同。因此,我們首先應明確一天中光線強

弱的變化過程及其對拍攝的影響確。強調用光是因為無論數碼攝影或傳統(tǒng)的光

學攝影,光線對照片而言是“畫筆”,能夠提示被攝物體的體積、質感和空間

課后小結

感;反映主題內容和攝影者的思想感情;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光線的運用基本為正面光,側光和逆光,在不足的情況下可采用電子閃光

燈補充光照,電子閃光燈的閃光指數是衡量瞬間發(fā)出光照強度的大小,該值直

接影響到光圈和速度的選擇。此外,即使自然光照較強,但在逆光條件下拍攝

人像也要用到閃光燈,而在側光條件下視具體情況而定。

1、《數碼攝影教程》,徐和德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中國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究》,張宗壽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攝影藝術20講》,林路著,學林出版社。

參考資料

4、《靜物》,[英]羅杰.??怂?;[美]法蘭西斯.舒爾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5、《2001中國年度最佳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大眾攝影》選編,漓江出版

社。

-11-

周次第九周;2008年5月12日~5月18日

章節(jié)名稱第六章攝影色彩基礎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討論();上機()教學時數2學時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明確色彩的產生,理解色溫的定義及其不同色溫對數碼照片的影響。

教學目的2、掌握色彩三屬性即色別、明度、飽和度的含義與區(qū)別。

與要求3、學習拍攝過程中色彩情感應用的基本技能。

4、學習和練習色彩配置的思路與方法;

第一節(jié):光與色彩

可見光為白色,但是經過棱鏡分色處理后,則可以看出是由紅、橙、黃、

綠、青、藍、紫7種單色光組成的,并且波長各不相同。日光光譜里人眼能分

辨的顏色可達150種,而其中最易區(qū)別的顏色只有七種。借助于光能夠感受到

被攝物體的形狀。光譜中以紅、橙、黃的波長最,紫色光的波長最短,這就不

難理解為什么警示標記和信號燈多采用這三種顏色,卻不用紫色的原因。光源

不同,色溫亦不同,主要是光譜中的中短波光線與長波光線所占比例的大小,

中短波光線比例越大,色溫越高,光就越帶藍色,反之亦然。光線對照片的影

響是:黃昏時日光光線色溫偏低,所拍攝的照片偏紅;陰天時色溫偏高,畫面

偏藍。色彩的產生是由于物體的表面對光線具有不同的吸收與反射,反射的光

線對人的視覺和大腦發(fā)生作用的結果。物體反射的光線不同,看到的色彩則不

教同。同一物體,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人眼看到的顏色也不同。例如文藝演出

學中,正面形象多賦予紅、橙光,具有飽滿、溫暖、高大之感,而同是這張臉面,

反面形象則賦予青、藍等冷色光,產生暗淡、陰沉、壓抑的感覺。物體本身具

有的色彩,被稱之為“固有色”,而光源的色彩被稱之為“光源色”?!跋?/p>

本體”是指等量吸收或反射各種光譜成分,這些物體看上去便不是彩色的。消色

內是沒有色彩的彩色,通常指黑、白、灰。

攝影時要想把被攝物體的固有色表現(xiàn)的飽和、鮮艷,用光不要太強。若想

表現(xiàn)好光滑表面和球面物體的色彩,應盡量采用柔和、散射、間接的光線。

綱第二節(jié):色彩的三屬性

要環(huán)境的色彩稱之“環(huán)境色”對拍攝物體也有影響,并把這種顏色以一定的

量反射到被攝物體上,拍攝者根據需要可采用接近或遠離的方法控制。

色別又稱之為色相,指色彩之間的區(qū)別。消色沒有色別之分,只有明度差

異。明度是指顏色的明暗、深淺程度;

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度,也稱之為色彩的鮮艷度,取決于某種顏色中彩色

成分與消色成分的比例。影響色彩飽和度的四個因素是:物體的表面結構;照

明條件;空氣介質密度的大?。晃矬w所處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加色法與減色法

三原色是指紅(R)、綠(G)、藍(B),三色光等量混合產生白光;繪畫上

的三原色是紅(R)、黃(Y)、藍(B)三種染料的顏色,等量混合后產生黑色,

雖然二者均為三原色,但存在著本質區(qū)別。

三補色是指青(C)、品紅(M)、黃(Y)。加色法具有五個規(guī)律(P147)。

-12-

減色法是指運用青、品紅、黃三種補色重疊起來來合成色彩的一種方法,

即:每一種顏色是從白光減去與它成互補色的顏色。

加色法主要是用三個原色光相加再現(xiàn)色彩;減色法則是用三個補色的透明

色素相疊加或染料相混合再現(xiàn)色彩,這是它們的根本區(qū)別。

學第四節(jié):色彩與情感(舉例講解)

基1、不同色彩使人產生不同的官能感覺(夏季看到雪山;冬季看到紅色);

本2、色彩的感情來自生活(千差萬異的自然現(xiàn)象賦予特有的色彩);

內3、色彩的感情具有隨時代、地域、民族、個人喜好而變的特性。

容第五節(jié):色彩的特性

主要有冷暖、動靜、脹縮、進退和輕重。

第六節(jié):色彩的配置

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主要應掌握攝影過程中色彩的基調、對比、和諧和

色彩的布局,最本質的問題在于拍攝者擬反映的主體是什么(例如在油菜花盛

開時的田野里拍攝女性,主色調是鮮黃色,此時穿著淡藍色外套很恰當)。

1、色溫的定義及其對照片的影響;

2、色彩的三屬性;

教學重點

3、色彩與情感;

與難點

4、色彩的配置。

以上為本章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應注意著力講透。

教學過程

語言講述+課件展示→圖片介紹→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所講授內容

設計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題:

1、色彩是如何產生的?色溫是如何定義的?

作業(yè)、討論

2、掌握色彩三屬性即色別、明度、飽和度的含義。

及輔導

3、掌握色彩情感的應用。

4、如何進行色彩的配置?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示范圖片;數碼照像機

本章主要講授的攝影色彩基礎知識,理論性較強,有一定難度。對于學習

數碼攝影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數碼攝影除有特殊需要外,一般均以彩色照片

課后小結的形式輸出,這就需要我們對色溫、色彩的三屬性、色彩與人們情感的關系及

拍攝時對色彩的配置等內容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親自體會。通常最

管用的原則是看著舒服了,色彩的搭配自然也就接近合理和諧調的范圍。

1、《數碼攝影教程》,徐和德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中國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究》,張宗壽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攝影藝術20講》,林路著,學林出版社。

參考資料

4、《靜物》,[英]羅杰.??怂梗籟美]法蘭西斯.舒爾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5、《2001中國年度最佳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大眾攝影》選編,漓江出版

社。

-13-

周次第十周;2008年5月19日~5月25日

章節(jié)名稱第七章用Photoshop和ACDSee軟件處理數碼圖像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討論();上機()教學時數4學時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

2、;

教學目的

3、;

與要求

4、;

5、。

基第一節(jié):

本第二節(jié):

第三節(jié):

第四節(jié):

容第五節(jié)

-14-

1、

2、

教學重點

3、

與難點

4、。

以上為本章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應注意著力講透。

教學過程

語言講述+課件展示→圖片介紹→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所講授內容

設計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題:

1、

作業(yè)、討論

2、

及輔導

3、

4、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課后小結

1、《數碼攝影教程》,徐和德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中國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究》,張宗壽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攝影藝術20講》,林路著,學林出版社。

參考資料

4、《靜物》,[英]羅杰.希克斯;[美]法蘭西斯.舒爾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5、《2001中國年度最佳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大眾攝影》選編,漓江出版

社。

-15-

周次第十一周;2008年5月26日~6月1日

章節(jié)名稱第八章數碼影像的其它獲取途徑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討論();上機()教學時數2學時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

2、

教學目的

3、

與要求

4、;

5、。

第一節(jié):數碼圖片的格式

本第二節(jié):用掃描儀獲取數碼圖像

內第三節(jié):利用抓圖、繪圖軟件獲取數碼圖像

第四節(jié):數碼照片的刻錄

-16-

1、

2、

教學重點

3、

與難點

4、。

以上為本章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應注意著力講透。

教學過程

語言講述+課件展示→圖片介紹→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所講授內容

設計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題:

1、

作業(yè)、討論

2、

及輔導

3、

4、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課后小結

1、《數碼攝影教程》,徐和德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中國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究》,張宗壽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攝影藝術20講》,林路著,學林出版社。

參考資料

4、《靜物》,[英]羅杰.??怂?;[美]法蘭西斯.舒爾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5、《2001中國年度最佳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大眾攝影》選編,漓江出版

社。

-17-

周次第十二、十三、十四周;2008年6月2日~6月22日

章節(jié)名稱第九章專題攝影創(chuàng)作實踐

授課方式課堂講授(√);討論();上機()教學時數4學時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1、

2、

教學目的

3、

與要求

4、。

5、。

第一節(jié):

第二節(jié):

基第三節(jié):

本第四節(jié):

第五節(jié):

第六節(jié):

容第七節(jié):

第八節(jié):

第九節(jié):

-18-

1、

2、

教學重點

3、

與難點

4、。

以上為本章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應注意著力講透。

教學過程

語言講述+課件展示→圖片介紹→引導學生加深理解所講授內容

設計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題:

1、

作業(yè)、討論

2、

及輔導

3、

4、

授課方法教學方法:講授

和手段輔助手段:多媒體;光學照像機;數碼照像機

課后小結

1、《數碼攝影教程》,徐和德編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中國高校攝影教育理論研究》,張宗壽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攝影藝術20講》,林路著,學林出版社。

參考資料

4、《靜物》,[英]羅杰.??怂?;[美]法蘭西斯.舒爾茨,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5、《2001中國年度最佳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大眾攝影》選編,漓江出版

社。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