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病寄生蟲病專家講座_第1頁
牛羊病寄生蟲病專家講座_第2頁
牛羊病寄生蟲病專家講座_第3頁
牛羊病寄生蟲病專家講座_第4頁
牛羊病寄生蟲病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牛羊寄生蟲病肝片吸蟲捻轉血矛線蟲莫氏絳蟲羊鼻蠅牛羊螨病:疥螨、癢螨牛焦蟲病:泰勒氏蟲、巴貝斯蟲附紅細胞體病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頁/畜牧獸醫(yī)在線/中國畜牧獸醫(yī)行業(yè)網(wǎng)

/legislation/、/

/

/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頁/

/

/main.asp、/、/szxm/index.html、數(shù)字畜牧豬病遠程診療,飼料遠程配方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頁健康雞嗉囊黏膜壁細菌分布情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頁腹瀉病雞嗉囊黏膜脫落情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頁腹瀉病雞雞嗉囊黏膜壁細菌分布情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頁肝片吸蟲病(肝蛭病

)病原生活史流行病學癥狀診療預防治療人、畜共患寄生蟲病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頁肝片吸蟲病我國分布最廣泛(31個省市),危害最嚴重寄生蟲病之一,中間宿主是本病流行關鍵原因,往往造成羔羊和犢牛急性死亡。尤其幼畜和綿羊常造成大批死亡。蟲體顏色:紅棕灰白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頁寄生于黃牛、水牛、綿羊、山羊、鹿和駱駝等各種反芻動物肝臟膽管中。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頁一、病原

長橢圓形,金黃色一端有一不顯著卵蓋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頁二、生活史

中間宿主:椎實螺

成蟲產(chǎn)卵→蟲卵→含毛蚴蟲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尾蚴→附著于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

牛羊吞食囊蚴在小腸內囊壁破裂,童蟲經(jīng)以下三條路徑進入肝臟: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頁生活史

(1)穿過腸壁到腹腔,再由肝包膜進入肝臟,再到肝膽管內寄生。這是移行一條主要路徑。(2)童蟲鉆入腸壁血管,經(jīng)門靜脈進入肝臟,再抵達肝膽管內寄生。(3)經(jīng)十二指腸膽管口進入膽管寄生,成蟲所產(chǎn)卵也是經(jīng)十二指腸膽管口進入腸道。(羊黑疫)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頁三、流行病學中間宿主:錐實螺終末宿主:牛羊地理分布:錐實螺在我國分布廣,低洼、沼澤地,地方性流行發(fā)病季節(jié):幼蟲(夏秋);成蟲(冬春)囊蚴抵抗力:夏秋季在水中存活5個月人體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水芹等莖葉。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頁四、致病作用幼蟲:穿過腸壁到腹腔,不停破壞組織和攝取組織為食,之后以肝細胞為食,形成蟲道,引發(fā)寄生性出血性肝炎,肝實質梗塞成蟲:吸食血液、膽汁、細胞,致營養(yǎng)障礙毒素作用:包含代謝毒和分泌毒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5頁五、癥狀

急性型:幼蟲移行引發(fā),多見于夏秋季,引發(fā)急性內出血死亡。幼蟲集中侵入能夠引發(fā)腹膜炎和創(chuàng)傷性肝炎可出現(xiàn)突然倒地,食欲下降,消瘦、可視粘膜蒼白黃染,嚴重者幾天內死亡。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6頁慢性型:成蟲引發(fā),發(fā)生于冬春。蟲體已經(jīng)借居于膽管。消瘦,貧血,被毛粗亂無光,眼瞼、頜下、胸下水腫,食欲下降,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現(xiàn),病程1-2月因惡病質而死水腫:下頜觸之有波動感,軟面團,無熱無痛。成蟲在綿羊體內可存活11年,牛體內存活期短,為9~12個月,在人體內壽命可長達12年。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7頁寄生肝片吸蟲顯著消瘦牛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8頁肝片吸蟲侵入肝致出血性改變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9頁肝切面,因其寄生于膽管,可引發(fā)膽管增生和肝細胞變性壞死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0頁六、診斷糞便檢驗法:水洗沉淀法剖檢:肝膽管內發(fā)覺大量蟲體即可確診在春夏放牧后,在正常喂養(yǎng)管理條件下慢性消瘦、貧血、水腫、消化紊亂等癥狀結合流行病學調查,可初步懷疑本病。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1頁七、預防1.預防性驅蟲:每年兩次2.毀滅中間宿主:藥品滅螺、土埋滅螺、暴曬滅螺、生物滅螺3.預防畜禽吃到囊蚴在地勢高燥處放牧輪牧4.糞便發(fā)酵處理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2頁八、治療(1)五氯柳胺:對成蟲有高效驅蟲效果,且在宿主內殘留時間短。(2)碘醚柳胺:對成蟲和6-12周齡童蟲都有效。(3)硫雙二氯酚:本藥有較強下瀉作用,對體質衰弱和原有腹瀉病畜禁用。(4)丙硫咪唑(抗蠕敏):廣譜抗蟲藥,驅除片形吸蟲成蟲有良效。有一定致畸作用,對懷孕母畜慎用。

(5)肝蛭凈、蛭得凈:對成蟲幼蟲有效。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3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4頁捻轉血矛線蟲

90%以上羊發(fā)病。寄生于真胃,偶見小腸。蟲體口囊內有一矛狀小齒,加上雌蟲白色生殖器官與紅色腸管捻轉為麻花狀,所以稱之、、、、。羊捻轉胃蟲病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5頁一、病原形態(tài)頭端細,具不發(fā)達口囊(內有角質矛狀小齒),蟲體前部兩側有一對頸乳突,缺葉冠。蟲體呈毛發(fā)狀因吸血曾現(xiàn)淡紅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6頁病原特征

雌蟲27-30mm,雌蟲新鮮時紅白相間,雌蟲白色生殖器官與紅色腸管捻轉為麻花狀,陰門開口于蟲體中部。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7頁病原特征蟲卵特征性不大,要判定需要培養(yǎng)為三期幼蟲,三期幼蟲口囊大,腸細胞有16個以上。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8頁二、生活史雌蟲產(chǎn)卵---一期幼蟲---二期幼蟲---三期幼蟲(感染性幼蟲)---當牛羊等反芻動物吃草或飲水時而感染---在瘤胃內脫鞘---幼蟲進入真胃---經(jīng)兩次蛻皮發(fā)育為成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29頁三、流行病學1、第三期幼蟲生活習性

不采食:靠體內貯存能量生存

向光性:夜晚不工作,喜弱光

背地性:離開地面,爬到葉上

對水依賴性:爬到葉面必須有水存在

生活場所:陰暗、潮濕、腐殖質多地方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0頁季節(jié)性:夏秋時間:早晨、黃昏、陰天、雨后地點:陰暗、潮濕、腐殖質多地方雨后沉積水易感染羊對捻轉血矛線蟲再次感染有自愈現(xiàn)象

2、發(fā)病規(guī)律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1頁四、致病作用蟲體常以前端刺入胃黏膜,引發(fā)損傷,造成真胃炎癥和出血蟲體分泌毒素干擾宿主造血功效影響胃液分泌和消化吸收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2頁五、癥狀血液喪失:吸血、失血急性性以肥羔羊突然死亡為特征。1、貧血

30ml//天可視黏膜蒼白,血紅蛋白降低,下顎間隙水腫2、消化不良:便秘、下痢交替出現(xiàn)被毛粗亂無光,身體消瘦,放牧時離群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3頁六、診斷依據(jù)臨床癥狀:無特異癥狀,檢蟲卵飽和鹽水漂浮法培養(yǎng)糞便檢驗三期幼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4頁七、預防驅蟲:春秋兩季驅蟲,據(jù)實際情況定藥品預防:硫化二苯胺,混在食鹽中自由甜食科學放牧:輪牧、分群喂養(yǎng)、不飲地表水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5頁八、治療左旋咪唑丙硫咪唑噻嘧啶伊維菌素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6頁莫氏絳蟲病

牛羊莫尼茨絳蟲病是由莫尼茨絳蟲寄生于牛羊小腸內引發(fā)疾病。漸進性消瘦,生長遲緩,腹瀉為特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7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8頁一、病原莫尼茨絳蟲:扁平帶狀,白色或米黃色,蟲體長1-6m,寬16mm,全部節(jié)片寬度大于長度。頭有四個圓形吸盤。牛羊病寄生蟲病第39頁蟲卵有各種形狀,圓形、三角形或四角形,直徑為0.05-0.06mm,內有一個六鉤蚴和梨形器。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0頁中間宿主地螨可生存18個月以上,每代地螨有9-12個月傳輸期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1頁二、生活史

地螨吞食莫尼茨絳蟲蟲卵而感染,在地螨體內發(fā)育為似囊尾蚴。這一過程在26-28度時為111-113天。含有似囊尾蚴地螨隨草被牛羊吞食,地螨被消化液分解,似囊尾蚴用吸盤吸附在腸壁上寄生。40d左右發(fā)育成成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2頁三、流行病學

1.分布:全球分布,我國東北、西北內蒙牧區(qū)流行廣泛,華北、華東、西南各地經(jīng)常發(fā)生。2.易感動物:1.5-7月齡羔羊、犢牛3.季節(jié)性:與地螨活動相關,北方6-10月,南方4-5月。地螨分布廣泛地螨早晚活動,此時放牧牛羊易感染。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3頁地螨白天躲在深草皮下或腐殖質中,在黃昏或拂曉開始爬出,尋找食物,此時放牧牛羊就易吃到帶螨牧草。地點:陰暗、潮濕、腐殖質多地方時間:早晨、黃昏、陰天、雨后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4頁四、致病性機械作用:大量蟲體致腸阻塞、套疊毒素作用:引發(fā)炎性反應,促進羊快疫吸收營養(yǎng):體虛、貧血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5頁五、癥狀輕度感染:無顯著臨床癥狀嚴重感染:1.消化不良、下痢、糞中有節(jié)片、腹痛、2.神經(jīng)癥狀:口吐白沫、抽搐、盤旋運動3.蟲體大量聚集時:腸阻塞、腸套疊、腸扭轉、腸破裂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6頁六、診斷查糞便中有絳蟲孕卵節(jié)片而確診飽和鹽水漂浮法檢驗蟲卵:不正圓形、三角形、四角形、內含梨形器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7頁七、預防1.羔羊犢牛在春季放牧后30-35天進行成熟前驅蟲,10-15天重復一次。2.成年羊:每年2-3次驅蟲3.科學放牧:時間、地點4.毀滅中間宿主:改造牧場,種植三葉草5.注意驅蟲后糞便處理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8頁八、治療

抗蠕敏滅絳靈吡喹酮硫雙二氯酚牛羊病寄生蟲病第49頁羊鼻蠅蟲病是由羊鼻蠅幼蟲寄生在羊鼻腔及附近腔竇內所引發(fā)疾病,主要危害綿羊,山羊也感染。寄生于鼻腔內幼蟲能引發(fā)鼻腔、額竇粘連發(fā)炎,患羊鼻流粘液,有時粘液中帶血,慢性病呼吸障礙,打噴嚏,該病造成羊逐步消瘦,嚴重衰竭死亡。

羊鼻蠅蛆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0頁在寄生部位粘膜發(fā)炎、腫脹,如被細菌感染引發(fā)化膿,流出漿液性和膿性鼻涕,粘于鼻孔周圍,干涸后成硬痂。病羊呼吸困難,打噴嚏,搖頭,還出現(xiàn)旋轉等神經(jīng)癥狀,類似腦包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1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2頁羊鼻蠅雌蠅在鼻孔附近產(chǎn)幼蟲,鉆入鼻腔、鼻竇和腭竇,經(jīng)3期幼蟲階段發(fā)育后成熟,移向鼻孔。因三期幼蟲移動刺激,引發(fā)羊只打噴嚏,隨之排出、落地變成蛹,1—2個月后為蠅。

生活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3頁癥狀成蟲侵襲羊群產(chǎn)幼蟲時,羊群騷動,驚慌不安,表現(xiàn)為搖頭、噴鼻、低頭或以鼻孔抵于地面,或以頭部藏伸在其它羊只腹下或腿間,嚴重擾亂羊只采食/休息。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4頁引發(fā)鼻粘膜腫脹和發(fā)炎,病羊開始分泌漿液性鼻液,因而展現(xiàn)呼吸不暢現(xiàn)象,病羊打噴嚏,甩鼻子,磨牙,搖頭幼蟲偶然也會侵入腦腔損傷腦膜,引發(fā)神經(jīng)癥狀,患羊會表現(xiàn)為運動失調,經(jīng)常發(fā)生旋轉運動,或發(fā)生痙攣、麻痹等癥狀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5頁預防本病應以預防為主,隨時毀滅圈周圍鼻蠅成蟲,在成蠅肆虐季節(jié)可用1%敵敵畏軟膏涂擦于羊鼻孔周圍殺死幼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6頁治療(1)2%來蘇兒液沖洗鼻腔,用噴霧器向鼻孔內噴灑。(2)秋季用5%敵百蟲皮下注射,每千克體重用0.05克,能夠殺死幼蟲。(3)每千克體重60毫克碘醚柳胺,配成懸浮液一次口服。(4)選在早晨清涼無風天氣,把鐵鍬或其它鐵器燒熱,把敵敵畏潑在鐵板上,冒出濃煙,使羊在舍內吸10~15分鐘煙霧后快速放出即可。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7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8頁棘球蚴牛羊病寄生蟲病第59頁腦多頭蚴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0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1頁硬蜱/art/-04-26/164373307.shtml蟲體背腹扁平,呈長橢圓形,大小5-6mm×3-5mm雌蟲吸飽血后,體積能夠增大幾倍至幾十倍,大小由芝麻到蓖麻子大。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2頁一、病原壁虱,草爬子,狗豆子種類多分布廣泛體表吸血寄生蟲吸血,分泌毒素,貧血消瘦,麻痹傳輸疾?。航瓜x病、森林腦炎、萊姆病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3頁圣基茨島上受蜱侵染牛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4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5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6頁變態(tài)變態(tài):昆蟲從蟲卵到成蟲發(fā)育過程中,都有形態(tài)上改變,這種改變稱為變態(tài)。a.完全變態(tài):卵以后經(jīng)幼蟲、蛹、成蟲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上都彼此有區(qū)分。

b.不完全變態(tài):這類變態(tài)無蛹期,幼蟲和成蟲在形態(tài)上與生活習性上都相同,只是大小不一樣,生殖器官成熟程度不一樣。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7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8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69頁二、

發(fā)育史屬不完全變態(tài),經(jīng)蟲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雌雄蜱在畜體上交配后,雌蜱落地爬到縫隙土塊下產(chǎn)卵,經(jīng)一個月孵化出幼蟲,爬到畜體上吸血,吸飽血后落地或仍留在宿主身上蛻皮為若蟲,若蟲吸飽血后落地或仍在宿主體上蛻皮為成蜱。2次蛻皮,3次吸血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0頁依據(jù)發(fā)育方式和采食方式不一樣,分為三類:

一宿主蜱:幼蟲、若蟲、成蟲都在同一宿主身上進行,只是成蟲吸飽血后才落地產(chǎn)卵。

二宿主蜱:幼蟲和若蟲在同一宿主身上吸血,若蟲吸血后落地蛻化為成蟲,成蟲再爬到另一宿主身上吸血。

三宿主蜱:有些蜱,幼蟲、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分別更換三個宿主。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1頁三宿主蜱發(fā)育類型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2頁三、流行病學

1.季節(jié)性:春季開始活動,普通白天活動,6-9月份為高峰期,普通3年完成1代2.越冬場所:普通在自然界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3頁四、危害1.直接危害:

吸血造成貧血,皮膚炎癥,干擾正常采食休息唾液中神經(jīng)毒素能夠造成運動性傳導纖維障礙,引發(fā)肌肉麻痹,能夠造成呼吸衰竭死亡,稱為蜱癱瘓,常見牛面部神經(jīng)麻痹。2.間接危害:傳輸各種疾病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4頁吸血萊姆病有“第二艾滋病”之稱。有慢性游走性紅斑、面神經(jīng)麻痹、腦膜炎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異常,急、慢性關節(jié)炎等。萊姆病是一個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體伯氏疏螺旋體在自然界中生存、繁衍及周而復始循環(huán)是以硬蜱等節(jié)肢動物為媒介,在脊椎動物宿主間長久輾轉相傳實現(xiàn),人感染萊姆病只是在其進入自然疫源地時偶然被涉及。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5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6頁五、防制

1.毀滅畜體上蜱2.毀滅畜舍蜱:墻縫、地板縫、老鼠洞。噴灑藥品,溴氰菊酯,石灰粉,敵百蟲等。3.毀滅自然界蜱:輪牧:時間大于一年。經(jīng)過隔離將其餓死。毀滅嚙齒動物:蜱主要宿主。天敵:寄生蜂

寄生蜂用針普通產(chǎn)卵管把卵產(chǎn)在蜱體內,利用蜱體內蛋白質等養(yǎng)大幼蟲,再殺死蜱。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7頁1.毀滅畜體上蜱

動物體捉蜱:氯仿、乙醚、凡士林、煤油麻痹。用鑷子輕輕垂直拔除,殺死,消毒

藥品滅蜱(粉劑、溶液):

干粉滅蜱:冬春,選取粉劑,紗布袋撒布,3%馬拉硫磷,5%西維因等,每隔10天處理一次,防入眼鼻。溶液滅蜱:溫暖季節(jié)2%敵百蟲、0.2%辛硫磷等向動物體噴灑,每隔2-3周一次。伊維菌素:皮下注射,每隔14天注射一次。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8頁蜱虱侵襲乳房蜱虱侵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79頁螨種類極多,已經(jīng)記載有3萬余種,預計有50萬種以上,水陸空處處都有他蹤跡。是由疥螨和癢螨寄生在體表而引發(fā)慢性寄生性皮膚病。螨病又叫疥癬、疥蟲病、疥瘡等,含有高度傳染性,往往在短期內可引發(fā)畜群嚴重感染,危害十分嚴重。

螨病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0頁各種家畜和人都有各自特異性病原,偶然能夠交叉感染。

其中,豬疥螨、綿羊癢螨對牧業(yè)有很大危害性。特征:劇癢,患部皮膚滲出、脫毛、老化、形成痂皮以及逐步向外蔓延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1頁一、疥螨身上有剛毛、小刺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2頁疥螨寄生于皮膚內層,以上皮細胞,淋巴液,細胞液為食。特異性不強。大小0.3-0.5mm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3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4頁疥螨在皮膚內挖掘隧道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5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6頁癢螨皮膚表層,多見于毛長部位,刺吸組織液、淋巴液,炎性滲出液,特異性強。大?。?.5-0.9mm疥螨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7頁二、生活史1.螨一生寄生在動物體上,世代相繼,假如它離開了動物體,生命將受到威脅。2.蟲卵,幼蟲,若蟲,成蟲,平均15-21天完成一個發(fā)育周期。即2、3周繁育一代。3.疥螨寄生于皮膚深層挖掘隧道4.癢螨寄生于皮膚表面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8頁三、流行病學1.易感動物:疥螨:牛、山羊、豬癢螨:綿羊、兔、牛2.感染起源、路徑:患病動物、物品接觸傳染3.流行季節(jié):秋末、冬季和早春為高發(fā)期,炎夏為休眠期牛羊病寄生蟲病第89頁

4、發(fā)病誘因:喂養(yǎng)管理不妥:畜舍潮濕、密度大、皮膚衛(wèi)生差陽光照射畜體不足,牲畜絨毛增生,被毛增厚,皮膚溫度增高,加之冬季畜舍擁擠、陰暗,這些最適合螨發(fā)育和繁殖。螨在酷熱季節(jié)能夠陽光照射死亡,但藏在暗(耳殼、股內側、頜下等處)螨得以存活。陰暗潮濕、圈舍擁擠以及終年舍飼可增加本病發(fā)病率和流行時間。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0頁四、癥狀本病以劇癢、皮炎及結痂和脫毛為特征,病畜逐步消瘦。常在冬春季節(jié)引發(fā)大批死亡。劇癢:亂蹭,溫暖、陰天、運動后加劇皮炎:蟲體、毒素刺激皮膚發(fā)炎,形成結節(jié),然后轉為水泡,繼而膿瘡,因為蹭癢造成大面積毛、污垢、滲出液混雜在一起,形成結痂。消瘦:劇癢所致休息不好,消耗增加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1頁螨病特征牛疥螨:始于面部、尾根,頸背短毛處逐漸蔓延全身。牛癢螨:始于頸肩嚴重時涉及全身綿羊癢螨:多發(fā)于背毛濃密處背臀然后涉及全身,脫毛顯著綿羊疥螨:較少見,多局限于頭部,嘴唇周圍、口角、耳根、鼻孔等,病變如干涸石灰,有“石灰頭”之稱。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2頁兔癢螨:外耳道,引發(fā)外耳道炎,干涸結痂,耳重下垂。起初耳根紅腫,隨即外耳道炎,如紙卷樣,塞滿耳道內,搖頭頻繁。兔疥螨:頭部、腳爪部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3頁豬疥螨病變(丘疹、水泡)病變多在頭頸部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4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5頁牛疥螨病變(出血、炎癥)炎癥,出血可涉及全身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6頁兔癢螨病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7頁兔疥螨病多在頭部和腳爪部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8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99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0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1頁三、螨病診療1.依據(jù)臨床癥狀、流行病學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夏季少發(fā),秋末冬季,初春多發(fā)。2.確診需進行病原檢驗刀片消毒,健康與患病交界處,垂直刮取至輕微出血為止,皮屑加甘油水,顯微鏡下觀察。放在黑色背景下,在太陽底下曬,用放大鏡觀察,能夠看到皮屑在動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2頁3.判別診療濕疹:是一個常見過敏性皮膚病

,癢覺不猛烈,且不受環(huán)境、溫度影響,無傳染性,皮屑內無蟲體。禿毛癬:禿毛癬患部呈圓形或橢圓形;境界顯著,其上覆蓋淺黃色干痂易于剝落;癢覺不顯著。真菌引發(fā)虱和毛虱:所致癥狀有時與螨病相同,但皮膚炎癥,落屑及形成痂皮程度較輕;輕易發(fā)覺虱及虱卵;病料中亦找不到螨。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3頁四、防治(一)預防辦法

1.定時藥浴。2.經(jīng)常檢驗畜群有沒有發(fā)癢、掉毛現(xiàn)象,及時發(fā)現(xiàn),隔離喂養(yǎng)并治療。3.畜群不得過于密集,寬大、干燥、通風4.注意消毒和清潔衛(wèi)生,用具保持清潔,不被螨污染每2周最少1次。5.外地購置畜群需要隔離觀察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4頁1.定時藥浴適合用于牛羊,尤其牧區(qū)。2.綿羊在剪毛后1-2周進行藥浴3.山羊在抓絨后藥浴4.藥浴前3-4小時停牧,羊休息喝足水,無傷口5.晴朗無風天氣,若浴后下雨要重復藥浴藥浴注意問題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5頁6.時間:1分鐘,頭部露出水面,需要把頭部壓入藥液中2-3次7.自然晾干,不可馬上渡水8.嚴重疥癬病羊應在第一次藥浴后7-10天進行第二次藥浴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6頁(二)治療辦法局部涂擦:2%敵百蟲溶液,0.1%~0.2%殺蟲脒溶液,0.1%溴氰菊酯水溶液。全身用藥:伊維菌素每千克體重0.2㎎頸部皮下注射,碘硝酚每千克體重10㎎。

用藥注意(1)將患部被毛剪掉,清洗患部。(2)重復用藥,5-7日后重復一次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7頁牛原蟲病原蟲寄生于動物造血系統(tǒng)細胞內而引發(fā)一類疾病巴貝斯焦蟲病環(huán)形泰勒焦蟲病

雙芽巴貝斯焦蟲牛巴貝斯焦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8頁焦蟲病發(fā)生在牛身上,稱牛焦蟲病,由不一樣形態(tài)焦蟲借助于不一樣種類蜱,通過吸血傳輸進入畜體,寄生在紅細胞內引起一個寄生蟲病。

吸食血液傳輸疾病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09頁一、巴貝斯焦蟲病

它是一個急性發(fā)作季節(jié)性疾病。主要發(fā)生于南方.寄生于動物紅細胞內??筛腥抉R、牛、羊、豬、犬、人,有較強宿主特異性。特征:高熱、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

1.雙芽巴貝斯焦蟲2.牛巴貝斯焦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0頁病原

1.雙芽巴貝斯焦蟲:寄生于紅細胞內,蟲體形態(tài)有橢圓形和梨籽形等,但以雙梨形多見,雙梨形蟲體含有以下特點a.蟲體長度大于紅細胞半徑b.雙梨形蟲體以尖端連成銳角c.每個蟲體有兩塊染色質塊兩歲以內牛感染率高,但癥狀不顯著,易耐過。成年牛感染率低,但發(fā)病后病情嚴重,死亡率高。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1頁病原2.牛巴貝斯焦蟲:寄生于紅細胞內,比前一個小,特征:a.蟲體長度小于紅細胞半徑b.雙梨形蟲以尖端連成鈍角c.每個蟲體有一塊染色質塊1~7個月齡犢牛多發(fā),8個月齡以上牛發(fā)病較少,成年牛多呈帶蟲者。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2頁生活史巴貝斯焦蟲在微小牛蜱體內發(fā)育、繁殖,待蟲體發(fā)育到感染階段時,帶蟲蜱再叮咬健康牛時即被感染。

感染階段蜱進入紅細胞中以后大量增殖,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蟲體再去侵染新紅細胞。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3頁流行病學1.焦蟲病流行原因:病原體、硬蜱、易感動物2.巴貝斯焦蟲病傳輸媒介:微小牛蜱3.焦蟲有較嚴格宿主選擇性,放牧牛易發(fā),舍飼牛少發(fā)。4.季節(jié)性:春夏秋多發(fā),高峰在5-9月。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4頁發(fā)病機理蟲體在繁殖中破壞大量紅細胞,引發(fā)貧血、黃疸和血紅蛋白尿。毒性物質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發(fā)生水腫和出血,引發(fā)發(fā)燒、胃腸功效減弱,排泄能力下降后期因為紅細胞大量破壞,組織缺氧,引發(fā)組織器官技能障礙,肝腎功效紊亂,體內毒性物質聚集引發(fā)酸中毒。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5頁癥狀1.

體溫升高,可達40-41.5度,稽留熱2.

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糞呈黃棕色,機體快速消瘦3.

貧血,黃疸4.血紅蛋白尿重癥時如不治療可引發(fā)死亡,死亡率可達50~80%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6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7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8頁診斷1.依據(jù)臨床癥狀、流行病學情況尤其是有蜱存在地方,病牛有高熱、貧血、血尿就可懷疑本病。死后剖檢牛脾臟腫大時,則更可疑。

2.檢驗蟲體:體溫升高后1-2天,采靜脈血涂片,姬姆薩液染色鏡檢,檢出蟲體確定。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19頁防治辦法1.搞好滅蜱

①毀滅畜體上蜱:動物體捉蜱、藥品滅蜱②毀滅畜舍蜱:墻縫、地板縫、老鼠洞③毀滅自然界蜱:輪牧、嚙齒動物2.加強檢疫發(fā)覺患畜及時隔離(蜱、血液)3.咪唑苯脲有預防保護作用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0頁治療1.貝尼爾(三氮脒

,血蟲凈)肌肉注射2.錐黃素:靜脈注射3.對癥治療:強心/補液/健胃/輸血/預防繼發(fā)感染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1頁二、環(huán)形泰勒焦蟲病

此病流行于西北、華北、東北,是一個季節(jié)性很強地方性流行病,呈急性經(jīng)過,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以高熱,貧血,出血,消瘦和體表淋巴結腫脹為特征,使養(yǎng)牛業(yè)遭到嚴重損失。寄生于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紅細胞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2頁病原特征寄生于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內進行裂體增殖所形成多核蟲體為裂殖體或石榴體,呈圓形、橢圓形或腎形??捎酶?、脾、淋巴結病料涂片染色鏡檢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3頁病原特征寄生于紅細胞內配子體有環(huán)形、橢圓形、逗點形、桿形、十字形等,但以環(huán)形多見。環(huán)形泰勒蟲寄生于紅細胞內蟲體配子體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4頁

發(fā)育史蜱吸食病牛血液后,焦蟲在其體內增殖,感染泰勒蟲蜱吸食牛血液時,泰勒蟲進入牛體內,先在單核吞噬細胞內增殖形成大量石榴體,其內含有大量后代,然后泰勒蟲轉至紅細胞內不再繁殖,等候蜱來吸食血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5頁流行病學1.感染起源:患病動物、帶蟲者、帶蟲蜱2.傳輸媒介:殘緣璃眼蜱3.季節(jié)動態(tài):5-8月,6-7月高峰期4.年紀動態(tài):1-3歲牛發(fā)病多,犢牛和成牛多為帶蟲者,帶蟲免疫不穩(wěn)定5.多發(fā)于舍飼牛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6頁癥狀

1.潛伏期后體溫升高,40-42度,稽留熱2.體表淋巴結腫大,并有疼痛感3.當蟲體進入紅細胞后病情加重,呼吸心跳加緊,心音亢進,有雜音4.眼角糜爛、流淚、糞干而黑、有時帶粘液和血,后期拉稀,快速消瘦5.貧血,但無血紅蛋白尿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7頁病理改變

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皺胃粘膜腫脹、充血,有大頭針大至黃豆大,暗紅色或黃白色結節(jié)。結節(jié)部上皮細胞壞死后形成糜爛或潰瘍。潰瘍中央凹下呈暗紅色或褐紅色,周圍粘膜充血、出血,組成細窄暗紅色帶。皺胃上述改變含有診療意義。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8頁潛伏期后體溫升高,40-42度,稽留熱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29頁肩前及股前淋巴結腫大,并有疼痛感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0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1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2頁診斷

1.依據(jù)流行病學及癥狀作出初步判斷2.病原檢驗:涂片染色鏡檢血液涂片檢驗血液型蟲體耳靜脈取血涂片,姬姆薩染色、鏡檢,見紅細胞內蟲體,淋巴結穿刺涂片檢驗石榴體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3頁治療1.貝尼爾:每千克體重7毫克,配成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2.焦蟲散3.磷酸伯胺喹啉:每千克體重0.75毫克,每日口服1次,連服3天。無特效治療藥品。但如能早期應用比較有效殺蟲藥,再配合對癥治療,尤其是輸血療法以及加強喂養(yǎng)管理能夠大大降低病死率。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4頁防治辦法1、藥品預防:貝尼爾2、滅蜱、科學放牧:3、疫苗注射:環(huán)形泰勒蟲苗4、加強檢疫接種后20天產(chǎn)生免疫力,免疫期為一年以上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5頁附紅細胞體附紅細胞體病是由立克次氏體引發(fā)一個熱性、溶血性各種動物共患急性血液寄生蟲病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6頁病原附紅細胞體呈球形、逗點狀、卵圓形、月芽形等各種形態(tài),寄生于紅細胞表面時,使紅細胞變形為齒輪狀、星芒狀或不規(guī)則形。姬氏染色時,染成淡天藍色,瑞氏染色時蟲體呈蘭黑色。紅細胞染蟲率普通為50%~60%。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7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8頁附紅細胞體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39頁流行病學傳輸路徑:吸血昆蟲、污染針頭、器械經(jīng)過血液傳輸,胎盤特點: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病,但以夏秋多發(f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0頁癥狀

高熱、貧血、黃疸為主要臨床特征腹下出血,指壓不褪色皮膚蒼白黃染,耳皮膚發(fā)紺膀胱及棕紅色尿液內臟漿膜黃染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1頁附紅細胞體患豬耳廓壞死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2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3頁附紅體患豬尿液呈紅茶色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4頁患豬紫紅色出血斑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5頁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6頁腹下及四肢內側有紫紅色出斑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7頁懷孕母豬流產(chǎn)、外陰水腫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8頁附紅細胞體胃粘膜彌漫性黃染

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49頁病豬耳部皮膚毛孔滲出性出血牛羊病寄生蟲病第150頁肝臟有局灶性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