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臨床實踐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臨床實踐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臨床實踐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臨床實踐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臨床實踐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臨床實踐詳解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優(yōu)選)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臨床實踐目前二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

背景非傳染性疾?。╪oncommunicablediseases,NCD,主要包括糖尿病、腫瘤、心血管疾病)是當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糖尿病是當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最重要的NCD之一,根據(jù)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統(tǒng)計,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shù)已達3.7億,其中80%在發(fā)展中國家,估計到2030年全球?qū)⒂薪?.5億糖尿病患者。自2003年開始,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組織全國專家編寫了《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此后又于2007年和2010年予以更新。臨床工作的規(guī)范化是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防治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指南是臨床工作規(guī)范化的學術文件和依據(jù)。2003201020072013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目前三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2007年版對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三級預防提出明確目標和措施重視管理,血糖控制目標更為嚴格強調(diào)早期達標的重要性2010年版依據(jù)循證醫(yī)學進展和中國人群資料修改血糖控制目標強調(diào)綜合治療和心血管病變的防治制定新的診治流程圖反映治療新進展2003年初次編寫以“九五綱要”為依據(jù)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重點關注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篩查,及早發(fā)現(xiàn)和監(jiān)護2013年版更注重系統(tǒng)的收集在中國人群中產(chǎn)生的臨床證據(jù)并使指南的體例更符合臨床指南的要求,即主要以基于臨床證據(jù)的建議作為指南的主體并輔以對證據(jù)的概括性總結目前四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

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形勢更嚴峻*城市患病率調(diào)查年份(診斷標準)1980(蘭州標準)1986(WHO1985)1994(WHO1985)2002(WHO1999)2007-2008(WHO1999)2010(ADA2010)調(diào)查人數(shù)30萬10萬21萬10萬4.6萬9.8658萬年齡(歲)全人群25-6425-64≥18≥20≥18篩查方法尿糖+饅頭餐2hPG篩選高危人群饅頭餐2hPG篩選高危人群饅頭餐2hPG篩選高危人群FPG篩選高危人群OGTT一步法HbA1c,FPG,2hPPG患病率(%)2010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XuY,etal.JAMA.

2013

Sep4;310(9):948-59.

*目前五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中國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流行病學我國糖尿病的流行特點:以2型糖尿病為主,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1型糖尿病約占5.0%,其他類型糖尿病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0%。經(jīng)濟發(fā)達程度與糖尿病患病率有關未診斷的糖尿病比例高于發(fā)達國家: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占總數(shù)的60%,遠高于發(fā)達國家(美國約48%)。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單純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常見。我國糖尿病流行的可能原因:城市化: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老齡化:60歲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比20~30歲人群患病率高10倍。年齡每增加10歲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68%。生活方式改變:每天的體力活動明顯減少,但熱量的攝人并沒有減少,脂肪攝人在總的能量攝人中所占比例明顯增加。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也使得人們長期處于應激環(huán)境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生活方式的改變伴隨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顯增加。易感性:當肥胖程度相同時,亞裔人糖尿病風險增加。目前六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控制達標率低血糖控制達標率不足45%血糖、血壓、血脂三項指標均控制達標的比例不足7%JiLN,etal.AmJMed.2013Oct;126(10):925.e11-22.目前七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患者會有一種或多種并發(fā)癥大大增加患者致殘致死危險卒中目前八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中國T2DM患者各種并發(fā)癥隨病程延長發(fā)生率增高

——心血管并發(fā)癥尤為顯著LiuZ,etal.HealthQualLifeOutcomes.2010Jun26;8:62年患病率(%)中國4個主要城市的門診2型糖尿病患者(n=1524)的橫斷面研究,平均年齡63.3歲,觀察并發(fā)癥隨病程的變化情況目前九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的診斷仍采用WHO1999標準暫不采用HbA1c診斷糖尿病HbA1C診斷糖尿病切點的資料相對不足HbA1C測定的標準化程度不夠診斷標準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mmol/L*1)糖尿病癥狀(高血糖所導致的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加隨機血糖≥11.1

或2)空腹血糖(FPG)≥7.0

或3)葡萄糖負荷后2小時(2h)血糖≥11.1目前十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WHO診斷糖尿病血糖指標圖示IGTIFGNGT糖尿病(mmol/L)(mmol/L)7.06.1空腹血糖

7.811.1IGT目前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防治中的三級預防一級預防的目標是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二級預防的目標是在已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三級預防的目標是延緩已發(fā)生的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進展、降低致殘率和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目前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的一級預防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目前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中國糖尿病風險評分表總分≥25分者應進行OGTT檢查目前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既往大量循證證據(jù)證實,

生活方式或藥物干預可有效降低IGT人群的糖尿病發(fā)生風險生活方式干預藥物干預200220032005200620082012芬蘭糖尿病預防研究(DPS)6美國糖尿病預防計劃研究(DPP)3Toranomon研究7印度糖尿病預防計劃(IDPP)519972001阿卡波糖-STOP-NIDDM研究大慶研究1大慶研究20年隨訪8羅格列酮-DREAM研究9曲格列酮-TRIPOD研究5二甲雙胍-美國糖尿病預防計劃研究(DPP)3甘精胰島素-ORIGIN研究11吡格列酮-ACTNOW研究1020111.PanXR,etal.DiabetesCare.1997Apr;20(4):537-44.2.楊文英等.中國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1;17(3):131-4.3.KnowlerWC,

etal.NEnglJMed.

2002Feb7;346(6):393-403.4.ChiassonJL,etal.Lancet.2002Jun15;359(9323):2072-7.5.BuchananTA,etal.Diabetes.2002Sep;51(9):2796-2803.6.Lindstr?mJ,

etal.DiabetesCare.

2003

Dec;26(12):3230-6.7.KosakaK,

etal.DiabetesResClinPract.

2005Feb;67(2):152-62.8.LiG,etal.Lancet.2008May24;371(9626):1783-9.9.DREAMTrialInvestigators.Lancet2006;368:1096-1105.

10.DeFronzoRA,etal.NEnglJMed.2011Mar24;364(12):1104-15.

11.TheORIGINTrialInvestigators.NEnglJMed.2012Jun11.伏格列波糖VICTORY2009干預治療3年使糖尿病發(fā)生率降低31%糖尿病前期患者應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以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生風險暫不推薦使用藥物干預的手段預防糖尿病目前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的二級預防在沒有明顯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但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降糖、降壓、調(diào)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應用阿司匹林治療,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目前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2型糖尿病綜合控制目標檢測指標目標值血糖*(mmol/L)空腹4.4-7.0非空腹<10.0HbA1c(%)<7.0血壓(mmHg)<140/80TC(mmol/L)<4.5HDL-C(mmol/L)男性>1.0女性>1.3TG(mmol/L)<1.7LDL-C(mmol/L)未合并冠心?。?.6合并冠心?。?.8體重指數(shù)(BMI,kg/m2)<24.0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男性<2.5(22.0mg/g)女性<3.5(31.0mg/g)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30.0mg/d)主動有氧運動(分鐘/周)≥150首要原則是個體化空腹血糖控制目標由改為,以避免增加低血糖發(fā)生的風險循證醫(yī)學研究中把收縮壓控制到<130mmHg時,沒有看到顯著減少糖尿病大血管并發(fā)癥和死亡風險,故將收縮壓的控制目標修訂為140mmHg二級預防中LDL-C目標定為<1.8mmol/L,與國際多數(shù)指南一致目前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強調(diào)早期、長期、綜合、個體化的原則宣傳教育自我監(jiān)測藥物治療體育鍛煉飲食治療糖尿病治療總策略目前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飲食治療控制每日的總熱量定時、定量、定餐計算飲食物的熱量掌握好血糖、飲食和運動的關系目前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飲食誤區(qū)之痛“糖尿病人水果、甜食絕對不能吃”;“糖尿病人應少吃主食,多吃肉食和豆制品”;“進食量越少對糖尿病控制越有利”;“糖尿病人花生、瓜子可以隨便吃”;“糖尿病人應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降糖食品能夠降低血糖”;“糖尿病口渴,喝水越多就越渴”;目前二十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飲食治療“中和?!憋嬍骋c四季變化、患者的體質(zhì)和習慣相和諧。根據(jù)患者體質(zhì)的“寒”、“熱”、“虛”、“實”的不同而選擇不同類型的食物。把握適當?shù)南薅龋磳^猶不及,飲食要遵守“盡量少吃,不饑餓為度”的原則?!吧俪浴币皇菑摹傲俊鄙蟻碇v,不要飲食過量;二是從“質(zhì)”上來講,盡可能吃低熱量食物。日常生活有規(guī)律,要定時定量飲食,并且定時定量運動。中和常目前二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降糖治療路徑目前二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中國指南降糖治療路徑變遷2007年版2010年版2013年版是否根據(jù)體重選擇治療方案是否否啟動下一步方案的HbA1c切點6.5%7.0%7.0%藥物分級三線治療四線治療,一、二、三線治療分為主要治療路徑和備選治療路徑四線治療,僅一線治療分為主要治療路徑和備選治療路徑目前二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二甲雙胍是最強效的口服降糖藥2013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去安慰劑效應后)降低HbA1c體重改變低血糖二甲雙胍1.0-1.5%降低無磺脲類1.0-1.5%增加有TZD1.0-1.5%增加無格列奈類0.5-1.5%增加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0.5%降低無GLP-1受體激動劑0.8%降低無DPP-4抑制劑0.4-0.9%中性無傳統(tǒng)降糖藥新型降糖藥目前二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二甲雙胍降糖效力不受體重影響目前二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二甲雙胍的心血管保護作用

得到眾多大型臨床研究的充分證實RojasLB,GomesMB.DiabetolMetabSyndr.2013;5(1):6.StudyDesignDurationKeyfindingsUKPDS33Prospective10yrSignificantreductioninall-causemortality,diabetesrelatedmortality,andanyend-pointrelatedtodiabetes.Sgambatoetal.Retrospective3yrTrendtowardsreductioninanginasymptoms(p=0.051).Significantlowerre-infarctionrates.Johnsonetal.Retrospective9yrReductionofall-causemortalityandofcardiovascularmortalityKaoetal.Prospective2yrSignificantriskreductionforanyclinicalevent,myocardialinfarctionandall-causemortalityKooyetal.Prospective4.3yrReductionoftheriskofdevelopingmacrovasculardisease目前二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薈萃分析:二甲雙胍與其他降糖藥比較

顯著降低CVD風險終點OR(95%CI)研究數(shù)患者人數(shù)CVD事件0.85(0.69-1.05)711,986CVD死亡0.74(0.62-0.89)611,385全因死亡0.81(0.60-1.08)913,046ArchInternMed.2008October27;168(19):2070–2080對40項OAD治療觀察心血管事件終點的研究進行薈萃分析。比較藥物有第二代磺脲類、格列奈類、TZD和二甲雙胍目前二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不同種類降糖藥物對心血管風險影響不同

二甲雙胍是唯一明確心血管獲益的降糖藥GarberAJ,etal.EndocrPract.2013;19(2):327-36.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中度獲益中性中性中性中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二甲雙胍DPP-4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噻唑烷二酮磺脲類

格列奈類胰島素鈉-葡萄糖2型轉(zhuǎn)運體抑制劑目前二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新型降糖藥物

DPP-4抑制劑通過抑制DPP-4而升高內(nèi)源性GLP-1的水平目前在國內(nèi)上市的藥物: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安格列汀、利格列汀單獨使用不增加低血糖發(fā)生的風險對體重的作用為中性或稍增加可能增加心血管高危人群因心衰而住院的風險目前二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新型降糖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增強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延緩胃排空,通過中樞性的食欲抑制來減少進食量顯著降低體重和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在內(nèi)的臨床試驗顯示艾塞那肽可以使HbA1c降低0.8%,利拉魯肽的療效和格列美脲相當單獨使用不明顯增加低血糖發(fā)生的風險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禁用目前三十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強化胰島素治療路徑目前三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較大劑量多種口服藥聯(lián)合治療HbA1c>7%胰島素起始治療方案基礎胰島素睡前注射(中效人胰島素/長效胰島素類似物)預混胰島素每日1-2次注射(預混人胰島素/預混胰島素類似物)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基礎+餐時胰島素每日1-3次注射預混胰島素類似物每日3次注射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CSII)或或或胰島素治療路徑目前三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血糖自我監(jiān)測(SMBG)SMBG的時間點:餐前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注射基礎、餐時或預混胰島素;血糖水平高應首先關注餐前血糖者;其他降糖治療有低血糖風險時。餐后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注射餐時胰島素患者和采用運動、飲食控制血糖者;空腹及餐前血糖控制良好但HbA1c仍不能達標者。睡前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注射胰島素特別是晚餐前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夜間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了解有無夜間低血糖,特別是出現(xiàn)不可解釋的空腹高血糖。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或懷疑低血糖時應及時監(jiān)測血糖。劇烈運動前后應監(jiān)測血糖。目前三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OGTT之痛-“血糖監(jiān)測”目前三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監(jiān)測血糖的誤區(qū)之痛“糖尿病驗餐后血糖重要,就不用驗空腹血糖”“驗餐后血糖必須吃饅頭(糖耐量試驗)才準確”“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指標,只化驗血糖就可以”“只要空腹血糖控制好就可以”“糖尿病患者2-3個月驗一次血糖就可以”監(jiān)測血糖誤區(qū)目前三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降壓、調(diào)脂、抗血小板治療高血壓控制目標<140/80mmHg調(diào)脂:降低LDL-C作為首要的治療目標有明確的CVD,LDL-C的控制目標值是<1.8mmol/L沒有CVD,但是年齡超過40歲并有一個或多個CVD危險因素者,LDL-C的控制目標值是<2.6mmol/LTG和HDL-c的控制目標分別為:TG<1.7mmol/L,男性HDL-C>1.0mmol/L,女性HDL-C>1.3mmol/L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目前三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三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的三級預防延緩已發(fā)生的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進展、降低致殘率和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目前三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腎臟病變低蛋白飲食控制血糖優(yōu)先選擇從腎臟排泄較少的降糖藥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宜選用短效胰島素控制血壓目標:<140/80(2010版130/80)mmHg首選ACEI或ARB糾正血脂紊亂控制蛋白尿首選ACEI或ARB類藥物不推薦在血肌酐>3mg/dl的腎病患者應用RAS抑制劑透析治療和移植GFR降至15~20ml/min或血清肌酐水平超過5mg/dL時應積極準備透析治療目前三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

慢性腎臟?。–KD)的腎功能分期

a腎臟損傷定義為病理、尿液、血液或影像學檢查的異常。目前四十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下肢動脈病變篩查流程注:TBI(toebrachialindex):趾肱指數(shù);ABI(ankle-brachialindex):踝肱指數(shù);LEAD(lowerextremityatheroscleroticdisease):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目前四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神經(jīng)病變診斷糖尿病遠端對稱性多發(fā)性神經(jīng)病變的臨床診斷:主要根據(jù)臨床癥狀

疼痛、麻木、感覺異常等。臨床診斷有疑問時,可以做神經(jīng)傳導功能檢查確診有DSPN的癥狀或體征,同時存在神經(jīng)傳導功能異常臨床診斷有DSPN的癥狀及1項體征為陽性,或無癥狀但有2項以上(含2項)體征為陽性疑似有DSPN的癥狀但無體征或無癥狀但有1項體征陽性亞臨床無癥狀和體征,僅存在神經(jīng)傳導功能異常目前四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周圍神經(jīng)病變篩查路徑ABI:anklebrachialindex,踝肱指數(shù);TBI:toebrachialindex,趾肱指數(shù);PAD: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周圍動脈疾病目前四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指南其他更新目前四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2型糖尿病的減重手術治療適應證可選適應證BMI≥32kg/m2,有或無合并癥的2型糖尿病慎選適應證BMI28-32kg/m2且有2型糖尿病,尤其存在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暫不推薦(僅作為臨床研究)BMI25.0-28kg/m2,如果合并2型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且至少有額外的下述2條代謝綜合征組份:高甘油三酯、低HDL-C水平、高血壓禁忌證濫用藥物、酒精成癮、患有難以控制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對減重手術的風險、益處、預期后果缺乏理解能力的患者明確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已明顯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

外科手術禁忌證者BMI<25kg/m2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類型的糖尿病目前四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低血糖診斷標準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9mmol/L降糖藥物胰島素、磺脲類和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均可引起低血糖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單獨使用時一般不會導致低血糖DPP-4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的低血糖風險較小糖尿病患者應制定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減少低血糖發(fā)生風險目前四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低血糖診治流程目前四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

——將BMI改為腰圍具備以下的三項或更多:腹型肥胖: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負荷后2h血糖≥7.8mmol/L及(或)已確診為糖尿病并治療者;高血壓:BP≥130/85mmHg及(或)已確認為高血壓并治療者;空腹TG≥1.7mmol/L;空腹HDL-C<1.04mmol/L目前四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妊娠糖尿病的診斷2013年WHO發(fā)表了《妊娠期新診斷的高血糖診斷標準和分類》。將妊娠期間發(fā)現(xiàn)的高血糖分為兩類:妊娠期間的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inpregnancy)妊娠期糖尿?。℅DM)妊娠期間的糖尿病診斷標準與1999年WHO的非妊娠人群糖尿病診斷標準一致,即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2hPG≥11.1mmol/L,或有明顯糖尿病癥狀者隨機血糖≥11.1mmol/l目前四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注:1個以上時間點高于上述標準可確定診斷75gOGTT

血糖(mmol/L)

空腹≥5.1服糖后1h≥10.0服糖后2h≥8.5我國衛(wèi)生部2011年7月1日發(fā)布的行業(yè)標準中采用了這一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目前五十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老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齡≥60歲(WHO界定>65歲)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歲以前診斷和60歲以后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9390萬人,占總?cè)丝诘?4.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2714萬人,占總?cè)丝诘?.4%。我國在2007-2008年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老年人(≥60歲)患病率為20.4%。目前五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老年糖尿病降糖治療的措施目前五十二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老年糖尿病人血糖不宜過低老年糖尿病人,自身的代謝功能下降,為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較高的能量供應。老年糖尿病的治療目的是減少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fā)癥以提高生存質(zhì)量和預期壽命;強調(diào)在不出現(xiàn)低血糖的前提下根據(jù)患者情況制定個體化控制目標,達到適度血糖控制。老年糖尿病人,血糖降到10.0mmol/L左右時,可出現(xiàn)原已轉(zhuǎn)為竇性的心率復轉(zhuǎn)心房纖顫或出現(xiàn)心電圖心肌缺血征象加重,或腦缺血癥狀。降糖藥所控制的老年糖尿病人血糖較快下降到<9.12.7mmol/L時,可以出現(xiàn)血兒茶酚胺明顯升高。升高的兒茶酚胺的縮血管作用可誘發(fā)心、腦缺血業(yè)已嚴重、無癥狀的病人呈現(xiàn)癥狀。目前五十三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

糖尿病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

兩種疾病常在同一個體存在,屬于共患疾病,糖尿病患者OSAHS的患病率顯著高于一般人群。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和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研究顯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OSAHS的患病率在60%以上。OSAHS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亦明顯高于正常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OSAHS的患病率高達86%。2013版指南增加了關于OSAHS的闡述,強調(diào)應加強醫(yī)務人員對兩病共存的認識,進行相應篩查目前五十四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圍手術期糖尿病管理術前準備及評估擇期手術全面評估術前FBG<7.8mmol/L,PBG<10mmol/L對于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應及時調(diào)整為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治療的患者小手術的術前當晚及手術當天停用口服降糖藥大中手術在術前3天停用口服降糖藥,改為胰島素急診手術評估及糾正血糖水平,有無酸堿、水、電解質(zhì)平衡紊亂目前五十五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術中處理小手術對于僅需單純飲食治療或小劑量口服降糖藥即可使血糖控制達標的2型糖尿病患者,術中不需要使用胰島素大中型手術靜脈應用胰島素,并加強血糖監(jiān)測血糖控制的目標:5.0-11.0mmol/L術中可輸注5%葡萄糖液100-125ml/h根據(jù)血糖變化及時調(diào)整葡萄糖與胰島素的比例目前五十六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術后處理57目前五十七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與感染預防:良好的血糖控制,必要的免疫接種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預防嚴重感染的發(fā)生。所有≥2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須接種肺炎球菌多糖疫苗。>64歲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在65歲以前接種過疫苗,接種時間超過5年者須再接種一次。≥6個月的患者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19-59歲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種乙肝疫苗,則應該接種。≥60歲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種乙肝疫苗,可以考慮接種。目前五十八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

糖尿病與口腔疾病

糖尿病口腔疾病的種類:口腔粘膜病變齲齒牙齦炎和牙周炎頜骨及頜周感染牙槽骨吸收和牙齒松動脫落目前五十九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60糖尿病的中藥研究概況第一階段:60年代前,由于糖尿病的國際診斷標準不明確、不統(tǒng)一,此階段只是模糊研究。第二階段:單味降糖藥的研究與篩選。70年代北京醫(yī)院糖尿病研究小組按照血糖峰值下降的程度分為無效和部分有效,發(fā)現(xiàn)降糖作用顯著的有桑白皮、桑葉、桑葚、桑枝、亞腰葫蘆、五倍子、當歸、黃連素片等11種。第三階段:復方降糖作用的研究。80年代主要為復方降糖作用的研究,雖然報道中藥能降低血糖,其療效仍不能得到公認。第四階段:并發(fā)癥防治與二類新藥的開發(fā)。由于并發(fā)癥是糖尿病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90年代至今的研究重點為并發(fā)癥的防治。目前六十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糖尿病的中醫(yī)藥治療作用1.促進β細胞釋放胰島素;2.增加胰島素受體數(shù)目或提高其親和力;3.促使周圍組織及靶器官對糖的利用;4.拮抗升糖激素;5.抑制蛋白非酶糖基化;6.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7.抑制細胞外基質(zhì)增加;8.對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9.清除自由基年,抗脂質(zhì)過氧化;10.糾正脂肪蛋白質(zhì)代謝紊亂;11.改善微循環(huán)。目前六十一頁\總數(shù)七十頁\編于十五點中醫(yī)思維方式以病人報告的臨床結局(patientreportedoutcomes,PRO)為臨床內(nèi)科疾病診斷;以人為本從整體觀念出發(fā),在整體功能層面認識疾病對人體功能的影響(心身醫(yī)學);并結合人體生存環(huán)境因素推斷人體內(nèi)在病理變化;以中藥復方的整體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