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資料
專題五文言文閱讀
一、(2018?福建莆田質(zhì)檢)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
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
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
甚矣?!?/p>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
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傲畛跸?,群臣進諫,
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回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
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三年,勾踐聞吳王夫差日夜勒兵,耳以報越,越欲先吳未發(fā)往伐之。
范蠡①諫曰:“不可,臣聞兵者兇器也,戰(zhàn)者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
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決之矣。”
遂興師。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棲②于會稽,
吳王追而圍之。
(節(jié)選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注釋】①范蠡:人名,越國大夫。②保棲:守衛(wèi)居住。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臣之妻私臣私:
(2)時時而回進間:
⑶且以報越且:
⑷戰(zhàn)者您德也逆: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B.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C.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D.吳王聞之/悉發(fā)精兵擊/越敗之夫椒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2)越欲先吳未發(fā)往伐之。
4.簡要分析鄒忌和范蠡勸諫的方式和結果有什么不同。
二、(2018?福建泉州模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
定矣,余孥一小舟,擁囊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揚,天與云與山與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
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凈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咨此。及下
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阻。然萬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錚錚
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shù)卷書,亦復有少趣。自嘆每有欲往,輒復不遂,然
流行坎止,任之而弓。魯直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也。
(袁中道《夜雪》)
【注釋】①雪子:霰,一種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現(xiàn),狀如鹽
粒。②敲戛:敲打。
1.用“/”給乙文中的畫線處斷句。(斷兩處)
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阻。
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⑴湖中超得更有此人焉得:__
(2)咨此客:__________
⑶輒復不遂輒:__________
(4)任之而已而已: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2)任意看數(shù)卷書,亦復有少趣。
4.甲文中“”寫出了西湖天寒地凍、萬籟俱寂的意境,而一
個“獨”字表達了作者的情操;乙文中“萬竹中雪子敲戛,錚錚有聲”
的描寫角度是——描寫,寫出了o
5.乙文中,作者認為“亦復有少趣”,“趣”在何處?
三、(2018?福建廈門模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
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
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
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jié)選自《孟子》)
【乙】墨者有帽子①腹黃享②,居秦,其子殺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長
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誅矣,先生之以此聽寡人也?!备裹S享對日:
“墨者之法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此所以禁殺傷人也。夫禁殺傷人者,
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黃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許惠王,
而遂殺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義,銀子可謂公矣。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去私》)
【注釋】①銀子:墨家學派對墨家有成就的人稱“銀子”。②腹黃享:人
名。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故患有所不辟也
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
⑶此所以禁殺傷人也所以:
(4)人之所私也
2.下列對乙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黃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B.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黃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C.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黃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D.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黃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3.將文中畫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2)不許惠王,而遂殺之。
4.(1)甲文運用論證的方法來論證“舍生而取義”的觀點;乙文
主要通過來刻畫腹黃享的形象。
⑵請結合甲、乙兩文內(nèi)容,談談你對“義”的理解。
四、(2018?福建漳州質(zhì)檢)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号f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乙】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削去其節(jié),用代陶瓦②。比
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③,藁莽荒穢,國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宜鼓琴,
琴調(diào)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
皆竹樓之所助也。
公退④之暇,破鶴整衣,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
慮。待其酒力醒,茶煙⑤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彼齊云、落星,
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⑥;止于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黃岡新建小竹樓記》)
【注釋】①椽:房椽。②陶瓦:用泥土燒成的瓦。③雉堞圮毀:城上矮墻
倒塌毀壞。④公退:公事完畢,回來。⑤茶煙:指烹茶爐火的煙氣。⑥齊云、
落星、井干、麗譙:都是名樓。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有仙則名名:
⑵舊陋之有何:
⑶國作小樓二間因:
(4)被鶴整衣被: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止于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B.止于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C.止于/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D.止于藏歌/舞非騷人/之事吾所不取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4.甲、乙兩段文字表現(xiàn)了怎樣的共同情懷或志趣?請結合文本內(nèi)容簡要分析。
五、(2018?福建三明質(zhì)檢)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一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
天下熄?!?/p>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
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
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浮,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p>
(節(jié)選自《富貴不能淫》)
【乙】天祥至潮陽,見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
俱入屋山,使為書招張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
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焙敕缎Χ弥N萆狡?,軍中置酒大會。弘范曰:“國亡,丞
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碧煜樽倘虎鄢錾?,
曰:“國亡不能操④,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義之,
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復食。至燕,館人供張
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
曰:“吾事畢矣!”南鄉(xiāng)⑤拜而死。
(節(jié)選自《宋史?文天祥傳》)
【注釋】①弘范:元軍元帥。②張世杰:宋軍將領。③汝然:水滴下的樣
子。④操:同“救”。⑤鄉(xiāng):同“向”,面對。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豈不敢大丈夫哉誠:
⑵富貴不能浮淫:
⑶天祥注然出涉涕:
⑷吾事畢矣畢: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
B.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
C.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
D.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
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2)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房山,使為書招張世杰。
4.乙文中,文天祥哪些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甲文中孟子的有關“大丈夫”的思想主張?
請簡要分析。
六、(2018?安徽中考改編)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日:“肉食者謀之,
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
S:”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瘩郏窀囊??!?/p>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p>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惫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
則請從。”
(節(jié)選自《左傳》)
【乙】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zhàn)于莊公。公曰:“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
情斷之?!皩υ唬骸笆莿t可矣。知夫茍中心圖民一智雖弗及必將至焉?!?/p>
(節(jié)選自《國語》)
【注釋】中心圖民:內(nèi)心為百姓考慮。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又何聞焉間:
(2)小惠未彳國彳扁:
⑶必以停信:
⑷必以情斷之之:
(5)智雖弗及及:
2.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知夫茍中心圖民智雖弗及必將至焉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⑵是則可矣。
4.甲、乙兩段文字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了描寫,甲在寫作手法上
還使用了
5.長勺之戰(zhàn)最終魯國大勝,請結合選段簡要分析取勝的原因。
七、(2018?湖北孝感中考改編)文言文閱讀。
【甲】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
足膚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
和。寓逆旅,主人日野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
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則編袍敝衣處其間,略
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然奧此自放,喜從滑稽①飲酒者游。旬朔
②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比③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
懲艾④,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⑥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
不省支故雖有勤苦之勞,而常廢于善忘。比讀《齊史》,見孫搴⑧云:“我精
騎三千,足敵軍羸卒數(shù)萬?!毙纳破湔f,因取“經(jīng)”“傳”“子”“史”事之
可為文用者,勒⑨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云。噫!少而不勤,無如之何矣。
長而善忘,庶幾⑩以此補之。
(秦觀《〈精騎集〉序》,有刪改)
【注釋】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辯。②旬朔:十天或一個月。③比:近來。
④懲艾:懲治,懲戒。⑤曩:從前。⑥尋繹:推求探索。⑦?。河?。⑧孫搴(qidn):
人名。⑨勒:此處譯為編輯。⑩庶幾:或許,差不多。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主人日野食再:____________
(2)炸然若神人袋八、一.___________
⑶然負此自放負:____________
⑷心善其說釜口.?____________
2.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選出斷句正確的一項()
A.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
B.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
C.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
D.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2)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4.宋濂和秦觀在學習方面有何異同?
八、(2018?四川南充中考)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舜發(fā)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
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
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
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嘆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
發(fā)政舉事,無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數(shù)百人,被服以立,無不曰:'吾君
麗者!,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
詢諛煮眾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國。
(選自《新序》)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⑴苛其心志苦:
⑵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衡:
⑶至于鄙鄙:
⑷卒得反國卒: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
B.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
C.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
D.由宋君觀之人/君之所以離國家失社稷者/諂諛者眾也
3.請翻譯下列句子。
(1)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⑵內(nèi)外不聞吾過,是以至此!
4.結合甲、乙兩文,概括宋昭公“離國家失社稷”的原因。
九、(2018?四川樂山中考改編)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廣家世世受射。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鉞,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
不能復入矣。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
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其
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弦而倒。
【乙】(廣)望匈奴有數(shù)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降。廣之百騎
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殺我
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皬V令諸騎日:“前!”前
未到匈奴陣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若有急,
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堅其意。”于是胡騎
遂不敢擊。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避之數(shù)歲歲:______________
(2)因復更射之更:______________
⑶廣之將兵將:_____________
⑷上山呼陣:_____________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
B.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
C.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
D.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矣。
⑵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
4.從甲、乙兩文中能看出李廣是個什么樣的人?
十、(2018?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目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
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
(選自《雖有嘉肴》)
【乙】任末①年十四,學無常師,負笈②不遠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
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③,削荊④為筆,刻樹枝為墨。夜則映星望
月,暗則縷麻蒿⑤以自照。觀書有會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
常以凈衣易之。臨終誡日:“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
肉耳!”
(選自《拾遺記》,有刪改)
【注釋】①任末:人名。②笈:書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荊:灌木名。
⑤麻蒿:植物名,點燃后可照明。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
⑴不知其目也旨:
⑵負笈不遠險阻負:
2.下面句子中朗讀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知/其旨也B.觀書有會/意者
C.然后/能自反也D.常/以凈衣易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人若不學,則何以成?
4.結合甲、乙兩文中的內(nèi)容,談談你在自主互助學習中的啟示。
十一、(2018?江蘇鹽城中考)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
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饞,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
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
【乙】來焦山有四快事:觀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煙水蒼茫中,居然米
家父子①筆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虛一碧,長江萬里,無復微云點綴;聽曉梵
聲出松杪②,悠然有遺世之想;曉起觀海門日出,始從遠林微露紅暈,倏忽躍起
數(shù)千丈,映射江水,香成明霞,演漾不定。
《瘞鶴銘》③在雷轟石下,驚濤駭浪,朝夕噴激。予來游以冬月,江水方落,
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沒之中,披剔盡致④,實無不幸也。
(選自《漁洋山人文略》)
【注釋】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do):樹梢。③《瘞(yi)鶴銘》:
六朝摩崖石刻。④披剔盡致:仔細而詳盡地閱覽、觀賞。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⑴春和星:明景:
⑵心曠神怡怡:
⑶花成明霞悉:
⑷,踏危石得: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始從遠林微露紅暈,倏忽躍起數(shù)千丈。
3.根據(jù)乙文內(nèi)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晚望月孝然祠外一一——
曉起觀海門日出
4.甲、乙兩文都描寫了明麗壯闊之景,但作者的寫作意圖有所不同,請簡述。
十二、(2018?山東臨沂中考改編)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潮【環(huán),心樂之。伐竹
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垠,為嶼,
為帽,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
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
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從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許,碧云①在焉。剎后有泉,從山根石罅
②中出,噴吐冰雪,幽韻涵澹③。有老樹,中空火出④,導泉于寺,周于廊下,激
聒石渠⑤,下見文礫金沙,引入殿前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許,了若徑寸。朱
魚萬尾,匝池紅酣⑥,爍人目睛,日射清流,寫影潭底,清慧可憐⑦?;蛲讹炗?/p>
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聲。然其跳達⑧剌潑⑨游戲水上者,皆數(shù)寸魚。其
長尺許者,潛泳潭下,見食不赴,安閑寧寂,毋乃⑩靜躁關其老少耶?
(節(jié)選自袁宏道《西山十記?記四》)
【注釋】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縫。③涵澹:水波激蕩
的樣子。④有老樹,中空火出:泉水從一棵空心老樹中如噴火般激濺而出。⑤
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蕩起嘩啦啦的水聲。⑥匝池紅酣:滿池的魚歡快地游動。
⑦清慧可憐:樣子清秀靈動惹人喜愛。⑧跳達:同“佻達”,此處指魚兒歡快
游動的樣子。⑨剌潑:魚擊水聲。⑩毋乃:表揣測,相當于“恐怕”“只怕”。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⑴心樂之樂:
(2)不可久周居:
(3)不里許里:
2.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或投餅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然其跳達剌潑游戲水上者,皆數(shù)寸魚。
4.甲、乙兩文兩文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十三、(2018?湖南邵陽中考)古詩文閱讀。
【甲】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
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
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
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
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
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
北定中原,庶竭弩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
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
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①,非志無以成學。淫慢②則不能
勵精,險躁③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④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
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
【注釋】①廣才:增長才干。②淫慢:放縱懈怠。③險躁:輕薄浮躁。④
士
o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⑴后值傾覆值:
(2)遂許先帝以驅(qū)馳驅(qū)馳:
⑶靜以修身以:
⑷悲守穿廬穹廬:
2.用“/”劃分朗讀節(jié)奏。(各斷一處)
⑴咨臣以當世之事
⑵險躁則不能治性
3.翻譯下列句子。
(1)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4.諸葛亮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幾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諸葛亮還具有哪些
可貴品質(zhì)?他的這些品質(zhì)給了我們什么啟示?(請任寫兩點談啟示)
十四、(2018?廣西桂林中考改編)文言文閱讀。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
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
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
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
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
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攝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①清秀,
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②其山
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夫宣上③恩
德,以與民同樂,刺史④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注釋】本文是歐陽修被貶滁州時所作。①刻露:鮮明地顯露。②本:根
據(jù)。③上:皇上。④刺史:即作者。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野芳發(fā)而幽香芳:
(2)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
⑶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既:
(4)遂予以名其亭焉書:
2.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B.晦明/變化者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
D.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
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
4.簡要分析甲、乙兩文在寫景上語言特點的不同。
十五、(2018?浙江衢州中考改編)文言文閱讀。
【甲】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治產(chǎn)業(yè),常刈薪樵,
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載相隨,數(shù)止買臣毋①歌謳道中,買臣
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yún)墙?,見其故妻、妻夫治道。買臣駐車,呼
令后車載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居一月,妻自經(jīng)②死,買臣乞③
其夫錢,令葬。
(節(jié)選自班固《漢書?朱買臣》)
【乙】買臣之貴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
用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買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饑
寒勤苦時節(jié),見翁子之志,何嘗不言通達后以匡國致君為己任,以安民濟物為
心期。而吾不幸離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達矣。而向所言者,蔑④然
無聞。豈四方無事,使之然耶?以吾觀之矜⑤于一婦人則可矣其他未之見也。又
安可食其食!”乃閉氣而死。
(選自羅隱《越婦言》,有刪減)
【注釋】①毋(wu):不要。②經(jīng):上吊。③乞(qi):給。④蔑:消失。⑤
矜:夸耀。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妻奉之,求去羞:_______________
⑵到太守舍,置園中置:_______________
⑶每畬饑寒勤苦時節(jié)念:_______________
(4)而向所言者向:
2.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斷三處)
以吾觀之矜于一婦人則可矣其他未之見也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⑴擔束薪,行且誦書。
(2)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
4.甲、乙兩文或顯或隱地寫了朱妻之羞,請分別寫出她因何而羞。
參考答案
1.(1)偏愛
(2)間或、偶然
⑶將要
(4)違背
2.C
3.(1)能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傳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獎賞。
(2)越國打算在吳國未發(fā)兵之前去攻打吳國。
4.甲文中鄒忌委婉勸說,齊威王樂于納諫,齊國大治;乙文中范蠡用直言勸諫
的方式,越王不聽良言,越國大敗。
二、
1.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阻。
2.(1)哪能
⑵客居
⑶就
⑷罷了
3.(1)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和您一樣癡的人呢!
(2)隨性看數(shù)卷書,也是很有趣的。
4.湖中人鳥聲俱絕遺世獨立側面雪之大
5.“趣”在雪夜聆聽竹林里傳來的清脆的敲擊聲;“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
受爐火的溫暖;“趣”在悠閑自得地讀書。
三、
1.(1)同“避”,躲避
(2)假如,假使
(3)用來
(4)偏愛
2.A
3.(1)不只是(不僅)有賢德的人(賢人或賢者)有這樣的心。
(2)(腹黃享)沒有答應秦惠王,就殺掉了自己的兒子。
4.⑴比喻(對比)對話(語言描寫)
(2)甲文中孟子認為的“義”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大義、正義,能給予人不茍且偷
生、不避禍患的勇氣。乙文中腹認為的“義”是原則、公正、正義,他因此
大義滅親,維護了法律的正義性。我認為兩文的“義”內(nèi)涵雖稍有不同,但都
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國家的大義。
四、
1.(1)出名,聞名
(2)什么
(3)于是
⑷同“披”,披著,穿著
2.B
3.(1)沒有世俗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2)挨著的房屋都是這樣,因為竹瓦價格便宜而且節(jié)省很多工序。
4.甲文敘寫了環(huán)境的幽靜和生活情趣的高雅,乙文著力寫清韻雅趣的竹樓和幽
雅飄逸的謫居生活,都表現(xiàn)了作者甘居陋室、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懷。
五、
1.(1)真正,確實
(2)使……迷惑,使……惑亂
(3)眼淚
(4)完成
2.A
3.(1)(他們)一生氣,諸侯就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便平安無事。
(2)弘范于是用賓客的禮節(jié)接見他(天祥),帶他一起到房山,讓他寫信去招降張
世杰。
4.①文天祥見元將拒行叩拜禮;②文天祥拒絕寫信招降張世杰;③文天祥不因
國亡而有二心,拒絕元將高官許諾;④文天祥不食不寢,以死效忠,從容就義。
這些均體現(xiàn)了孟子講仁義、守禮法、做事合乎道義的大丈夫思想,更表現(xiàn)了大
丈夫不能為富貴、貧賤、威武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動搖、屈服的精神。
六、
1.(1)參與
⑵同“遍”,遍及,普遍
⑶實情
(4)代指“獄”(案件)
⑸到,達到
2.知夫茍中心圖民/智雖弗及/必將至焉
3.(1)居高位、享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2)這(樣)就可以了。
4.對話(或語言)襯托(或?qū)Ρ?
5.①魯莊公取信于民(有民本意識)、善于聽從意見;②曹劌敢于擔當(有家國
情懷)、富于謀略。
七、
1.(1)兩次
(2)……的樣子
⑶憑借
(4)贊同,喜歡
2.C
3.(1)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并不覺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2)成年后善忘,也許可以用這個來補救吧。
4.同:都覺得勤奮很重要。異:宋濂一直勤奮好學,不畏艱難,不注重吃穿,
享受讀書帶來的愉悅。秦觀在少年時記憶力突出而不勤奮,年長后記憶力減退,
用勤奮來彌補。
八、
1.(1)使……痛苦
⑵同“橫”,梗塞、不順
⑶邊境(邊遠的地方)
⑷最終(終于,最后)
2.B
3.(1)從臉色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xiàn)出來,然后才能為人們所了解。
⑵朝內(nèi)朝外都不能使我聽到我的過失,因此到了這個地步!
4.“諂諛者眾”;無“法家拂士”。
九、
1.⑴年
⑵重新
(3)帶領,率領
⑷布陣
2.C
3.(1)于是又重射,卻再不能射進石頭里了。
(2)李廣的一百騎兵都非??只牛氩唏R往回跑。
4.①精于騎射,武藝超群;②廉潔寬厚,愛護士兵;③臨危不懼,足智多謀。
十、
1.⑴甘美
⑵背
2.B【解析】正確斷句應為:觀書/有會意者。
3.(1)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2)人如果不學習,那么憑什么成功呢?
4.示例:在自主學習中,我克服困難,勤奮學習,發(fā)揮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為小
組增光添彩。在互助學習中,我在教別人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我們大家互幫
互助,共同進步。
十一、
1.⑴日光
⑵愉快
(3)全,都
(4)能夠
2.(1)水面上浮動的月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就像一塊沉在水中的玉璧。
(2)開始從遠處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紅色的光芒,忽然間騰躍而起幾千丈高。
3.觀返照吸江亭聽晚梵聲出松杪
4.甲文描寫了明麗壯闊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樓之情,為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做
鋪墊。乙文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十二、
1.(1)高興
(2)停留
⑶幾里
2.或投餅于左/群赴于右/右亦如之
3.(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樣曲折,像蛇爬行一樣彎曲,
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
(2)然而那些活潑跳躍潑剌有聲,在水上面游戲的,都是幾寸長的魚。
4.【甲】文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乙】文表達了作
者對幽靜快樂的山水田園生活的喜愛和贊美。
十三、
1.(1)遇到,正好碰到
(2)比喻奔走效力
⑶用來
(4)窮困之人居住的房屋
2.(1)咨臣/以當世之事
⑵險躁/則不能治性
3.(1)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難之間(我)受到委任。
(2)不學習就不能增長才干,不堅定志向就不能成就學業(yè)。
4.忠心耿耿,知恩圖報,心系家園,以天下為己任,教子修身明志,重視德行
等?,F(xiàn)實意義:現(xiàn)代社會有些孩子不知感恩,諸葛亮知恩圖報的品質(zhì)是一種美
德,令人敬佩。諸葛亮愛家愛子、重視孩子德行的情懷令人感動等。
十四、
1.(1)香花
(2)以……為樂
(3)已經(jīng)
(4)寫
2.D【解析】正確朗讀節(jié)奏應為: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
3.(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用文章記述這種樂事的人,是太守啊。
(2)我來到這個地方,喜歡這里地方僻靜,而且政事簡單。
4.甲文多用對偶句,句式變化錯落有致;多用“而”字,有回環(huán)詠嘆的意味。
乙文用散句描寫。
十五、
1.(1)對……感到羞恥
(2)安置
(3)想到
⑷從前
2.以吾觀之/矜于一婦人/則可矣/其他未之見也。
3.(1)(他)一邊挑著柴走,一邊讀書。
(2)建房子讓她居住,分衣服食物讓她生存。
4.①羞于買臣歌謳道中,且阻止之后愈益疾歌;②羞于自己在買臣饑寒勤苦、
胸懷大志時離開他;③羞于被買臣收留。
真題過招-知己
一、(2017?福建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6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硼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喊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登山里許,飛流汩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
竹掩映,殊有佳致。然業(yè)已上登,不及返顧,遂從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換骨巖,
巖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巖前有庵。從巖后懸梯兩層,更登一巖。巖不甚深,而環(huán)
繞山巔如疊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
(節(jié)選自《徐霞客游記》)
【注釋】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沿溯阻絕
(2)屬引凄異
(3)不及返顧
⑷巖即幔亭峰后崖也即: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
B.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
C.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
D.土人新/以木板循巖為室曲直/高下隨巖宛轉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登山里許,飛流汩然下瀉。
4.甲文寫“水”,各寫了三峽“四時之水”的什么特點?乙文寫“山”,作者
前往“換骨巖”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請簡要概括。(5分)
二、(2016?福建莆田中考)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問題。(17分)
【甲】舜筐于吠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
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芳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獨。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二章》)
【乙】當今天下之病,臣請譬諸病者:其安時調(diào)養(yǎng)適宜,固不病矣;病在皮
膚,醫(yī)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體,若得良醫(yī),可
速愈也。天下之病,勢已如是,于可醫(yī)之時,陛下又選任良醫(yī),倘信任不疑,
聽其施設,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壽。若于此時,使②良醫(yī)不得盡其術,則天下之
病愈深。愿陛下拔賢材,收眾策,不憚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選自蔡襄《乞④用韓琦⑤、范仲淹》,有刪改)
【注釋】①支:同“肢”。②使:假使。③憚:怕,畏懼。④乞:求。⑤韓
琦:北宋政治家,名將。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意思。(4分)
(1)舜發(fā)于吠畝之中
(2)勞其筋骨
(3)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4)非徒愈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1)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3.請用選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
⑴甲文中孟子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造就的,所以說
““,有了這
樣的磨煉,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
⑵乙文作者認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1
分)
4.甲、乙兩文都論述了治理國家的問題,它們的觀點分別是什么?在人才的問
題上,它們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處?(4分)
三、(2016?福建南平中考)閱讀【甲】【乙】兩個文段,完成問題。(14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
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香如外人。黃發(fā)
垂髻,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
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
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
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
人道也?!?/p>
(選自《桃花源記》)
【乙】明日,宿旦子岡①。甫②行數(shù)里,見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
田間。蓋江北之俗,婦女亦耕田力作,以視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產(chǎn)者,其俗洵③
美矣。偶舍騎步行,過一農(nóng)家,其丈夫方擔糞灌園,而婦人汲井且浣④衣,門有
豆棚瓜架,又有樹數(shù)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犬鳴吠。余顧而慕之,以為此一
家之中,有萬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遠甚也。
(選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記》)
【注釋】①旦子岡:在江蘇省江寧縣附近。②甫:剛。③洵(xun):確實。
④浣:洗衣。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⑴仿像若有光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香如外人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其丈夫方擔糞灌園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恨不如遠甚也恨:
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只標一處)(2分)
⑴其中往來種作
⑵其丈夫方擔糞灌園
3.翻譯下列句子。(6分)
(1)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間。
4.【甲】【乙】兩段文字所展現(xiàn)的生活圖景有什么共同之處?(2分)
四、(2015?福建泉州中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13分)
【甲】山川之美,古來年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頌,沈鱗競躍。實是欲界
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答謝中書書》)
【乙】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①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②而富且貴,
于我如浮云。”
(《論語》)
【注釋】①肱:(gdng)胳膊。②義:遵守道義。
1.解釋加點詞。(3分)
(1)古來共談共:
⑵夕日欲頌頹:
⑶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2)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
3.甲、乙兩文“樂”的情趣分別是什么?(4分)
五、(2015?福建廈門中考)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問題。(13分)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
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斯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
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處,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
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順之,曰:“天
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乙】隋文帝時,大宛國獻千里馬,鬃里地,號曰獅子騁。惟郎將裴人基
能馭之。朝發(fā)西京,暮至東洛。隋后不知所在。
唐太宗敕①天下訪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訪得其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硝
②。駿尾焦禿,皮肉穿穴,及見之悲泣。帝自出長樂坡,馬到新豐,向西鳴躍。
帝得之甚喜。齒口并平③。蚓以鐘乳,仍生五駒,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
(節(jié)選自張騫《朝野僉載》)
【注釋】①敕:帝王的詔書命令。②挽硝(wei):拉磨。③齒口并平:指馬
老了。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4分)
⑴才美不外見見:—
(2)執(zhí)策而臉之臨:________
⑶鬃里地曳:________
⑷姆以鐘乳飼: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2)帝得之甚喜。
3.簡答題。(5分)
(1)乙文體現(xiàn)獅子疆有“千里之能”的句子是o(2分)
(2)甲、乙兩文既談“千里馬”,也論“伯樂”。請你結合甲、乙兩文,談談“伯
樂”的重要性。(3分)
六、(2015?福建寧德中考)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18分)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
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
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
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
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氯撼歼M諫門
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密鋪》(教案)2024-2025學年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
-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7.12 觀察物體-青島版(五年制)
- 2025年汽車美容員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學習雷鋒精神62周年主題活動方案 (匯編3份)
-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閱讀分享課《灰塵的旅行》 表格式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 期末檢測(二)2022-2023學年語文三年級上冊(部編版)
- 《第5課 網(wǎng)上搜索》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小學信息技術人教版三起四年級下冊
- 2024年UV無影膠水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夫妻財產(chǎn)共管與家庭責任分擔協(xié)議
- 2025年度影視演員安全防護與保險賠償合同
- 按摩師培訓協(xié)議書
- 落地式腳手架安全技術措施
- 開心麻花《白蛇前傳》劇本
- 常州市旅游資源調(diào)查與評價
- 中職物理課件
- 分子生物學課件:緒論-細胞生物學發(fā)展簡史
- 光伏支架安裝工程質(zhì)量驗收記錄完整
- 波普解析PPT質(zhì)譜教案資料
- YS/T 431-2000鋁及鋁合金彩色涂層板、帶材
- 球墨鑄鐵管安裝規(guī)范及圖示課件
- ERCP講義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