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營養(yǎng)篇之肉食水產類_第1頁
食物營養(yǎng)篇之肉食水產類_第2頁
食物營養(yǎng)篇之肉食水產類_第3頁
食物營養(yǎng)篇之肉食水產類_第4頁
食物營養(yǎng)篇之肉食水產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物營養(yǎng)篇之肉食水產類第1頁/共62頁豬肉《本草經集注》

為豬科動物豬的肉。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飼養(yǎng)。取新鮮豬肉,洗凈用。但以雄豬經閹割者的肉為佳。[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腎經。[功效應用]滋陰潤燥:用于溫熱病熱退津傷之口渴多飲,肺燥咳嗽,干咳痰少,咽喉干痛,腸燥便秘等。本品味干性平,作用緩和,長于滋陰潤燥,生津止渴。此外,還可用治痔瘡。[用法用量]

內服煮湯飲。[使用注意]

濕熱痰滯內蘊者不宜食。豬肉不宜多食,肥肉尤其如此。多食則助熱,生痰助濕,動風。肥胖或血脂升高、高血壓者慎用或忌用,外感病人亦不宜食。第2頁/共62頁附豬肝即豬的肝臟。性味:甘,平。功效:補養(yǎng)肝血,明目。用于貧血萎黃,肝血不足之目昏眼干、夜盲,煮食,煎湯或作丸、散劑。豬腎又稱豬腰子。性味:甘、咸,平。功效:補腎氣,利氣。治腎虛腰痛、遺精、盜汗、老人耳聾。煮食或煎湯。豬血即豬的血液。宜臨時采取,鮮用。性味:甘,平。功效:補血。用于頭風眩暈、中滿腹脹等。內服煮食或干燥為末沖服。豬肚即豬胃。性味:甘,微溫。功效:補虛弱,健脾胃。用于虛勞羸瘦、體弱、泄瀉、下利、消渴、小便頻數、疳積等。多煮食或入丸劑。豬肺即豬的肺臟。性味:甘,平。功效:補肺潤燥。用于肺虛久咳、短氣或咳血。煮食煎湯或入丸劑。豬腸主要為豬的大腸。性味:甘,平。功效:固大腸。用于久瀉脫肛、便血、血痢、痔瘡。煮食或入丸劑。豬蹄即豬腳。性味:甘、咸,平。功效:催乳,補血,托瘡。治婦人乳汁少、癰疽、瘡毒,尤多用治產后氣血不足,乳汁缺乏。豬心即豬的心臟。性味:甘,平。功效:養(yǎng)心安神,定驚。用于驚悸怔忡、自汗不眠,煮食或入丸劑。第3頁/共62頁牛肉《名醫(yī)別錄》

為??苿游稂S牛或水牛的肉。牛的品種較多,毛色形狀稍異。一般多為黃色,稱為黃牛。我國各地均有飼養(yǎng),水牛毛色大多灰黑,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飼養(yǎng),以南方水稻區(qū)為多。殺牛取肉洗凈,鮮用為佳。[別名]黃牛肉、水牛肉。[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經。[功效應用]1、補益氣血用于氣血虛所致羸瘦消渴,痞積水腫。2、強壯筋骨用于虛損所致筋骨不健,腰膝酸軟,肢體乏力等。[用法用量]煮食,煎汁或入丸劑。[使用注意]患瘡瘍、皮膚瘙癢者不易服食。第4頁/共62頁附牛肝即牛的肝臟。洗凈鮮用。性味:甘,平。功效:補肝明目,養(yǎng)血。用于肝血不足之視物不清,夜盲,血虛萎黃,虛勞羸瘦,煮食或入丸、散劑。牛肚即牛的胃。洗凈鮮用。性味:甘,平。功效:補益脾胃。用于病后體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牛乳即牛奶。性味:甘,平。功效:補益虛損,生津潤腸。用于虛弱勞損、反胃噎膈、消渴、便秘。凡諸虛勞損均可以其調補。牛奶所含營養(yǎng)成分豐富,易于被機體吸收,并有降低膽固醇、防治消化道潰瘍的作用。其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對小兒、老人、婦女產后的健康均有很好的益處。第5頁/共62頁羊肉《本草經集注》

為??苿游锷窖蚧蚓d羊的肉。羊在我國分布很廣。幾乎遍及各地,綿羊以西北、北部為多。殺羊取肉、洗凈用。[別名]山羊肉、綿羊肉。[性味歸經]甘、溫。歸脾、胃、腎經。[功效應用]1、益氣補虛用于氣虛所致羸瘦、疲乏無力。本品自古以來就供食用和藥用,是食補藥物的代表,而具補虛損,益氣血之功。2、溫中暖胃用于中焦虛寒所致里急腹痛、邪痛、寒疝。因其性溫能溫陽,亦用于腎虛陽痿、腰膝酸軟、尿頻、陽痿。若與當歸、生姜同煮煨吃,可治產后血虛腹痛,血枯經閉等癥。[用法用量]熟食,或入湯料中。[使用注意]外感病邪,素體有熱者慎用。第6頁/共62頁附羊肝為羊之肝。去筋膜,洗凈用。性味:甘、苦,涼。功效:益氣補肝明目。用于血虛萎黃、消瘦、肝虛目暗、視力減退等,可常用,以熟食或蘸醋食,亦可配補肝明目的枸杞子等蒸食或作丸服。牛乳即羊的乳汁,又稱羊奶。取鮮奶用。性味:甘,溫。功效:益腎潤燥,滋養(yǎng)補虛。用于腎陽不足,消渴口干,呃逆反胃,腸燥便秘,虛損瘦弱。用法:內服煮沸,外用涂敷。第7頁/共62頁狗肉《名醫(yī)別錄》

為犬科動物狗的肉。狗的品種繁多,毛色各異,黃狗為上,黑狗、白狗次之。多在冬季殺狗取肉,洗凈鮮用。[別名]犬肉。[性味歸經]甘、咸、溫。歸脾、胃、腎經。[功效應用]1、溫補脾胃用于脾胃虛寒之腹?jié)M食少、脘腹冷痛、四肢欠溫。本品味甘性溫而長于溫補中焦。2、補腎助陽用于腎陽不足所致腰膝軟弱、遺尿、尿頻、夜尿增多以及腎虛耳聾。此外,還可用于治療腰腿痛,風濕及兩腿肌肉萎縮等。[用法用量]煮食或煎湯。[使用注意]陰虛肉熱者忌服,春夏季節(jié)不宜服食本品。第8頁/共62頁附黃狗鞭為黃狗的陰莖或睪丸,又稱狗鞭。性味:甘、咸,溫。功效:補腎壯陽。用于腎虛陽衰所致陽萎陰冷或畏寒肢冷,腰酸尿頻等,作用強,可單用煮熟,入調料服食或研末,溫開水送服,煎煮服食,每日可用1-2具。研末服可用10克左右。第9頁/共62頁兔肉《名醫(yī)別錄》

為兔科動物蒙古兔、東北兔、高原兔、華南兔、家兔等的肉。除家兔外,其他兔種又多稱為野兔。[性味歸經]甘、涼。歸肝、大腸經。[功效應用]1、補中益氣用于脾胃虛弱或營養(yǎng)不良、身體瘦弱、疲倦乏力、飲食減少等。2、清熱止渴用于胃腸有熱致消渴口干等癥,其性寒清熱以除煩渴。[用法用量]煎湯或煮食。第10頁/共62頁雞肉《神農本草經》

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肉。古代分為丹、黃、烏、白4種。目前比較著名的雞種,有九斤黃雞、狼山雞、大骨雞、浦東雞等。全國各地均有飼養(yǎng)。因飼養(yǎng)雜交,故品種繁多。宰殺去血、羽毛、內臟,洗凈食用。[別名]家雞肉、母雞肉、公雞肉。[性味歸經]甘、溫。歸脾、胃經。[功效應用]1、溫中益氣用于脾氣虛弱所致食少、痢疾、水腫、婦女帶下、崩漏等證。雞肉性溫味甘,有良好的健運脾胃,補中益氣之功。2、補精添髓用于身體虛弱所致虛癆羸瘦,產后諸虛,乳少,病后虛損等證。本品能滋養(yǎng)五臟,補精益髓。此外,還可用于肝血不足所致頭暈、眼花等證。[用法用量]適量,煮食、煨食或燉汁、食肉飲湯。[使用注意]本品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者不宜食。另外,雞尾部有個凸起的實質體,稱法氏囊,是一個淋巴器官,它是貯存各種病菌及癌細胞有大倉庫,食用時應除掉。第11頁/共62頁雞肝即家雞的肝臟。性味:甘,微溫。歸肝、腎經。功效:補肝明目。用于肝血虛所致的目暗,夜盲,小兒疳積,胎漏,產后貧血等證。雞膽即雞的膽。亦名雞膽汁。性味:苦,寒。歸肝、肺經。功效:祛痰止咳。用于急、慢性咳嗽,百日咳。亦可烘干研粉沖服。解毒明目。用于目赤流淚,耳后濕瘡,痔瘡。雞血即家雞的血。亦臨時采取鮮用。性味:咸,平。歸心、肝經。功效:養(yǎng)血活血。用于婦女崩漏失血以及血虛面色萎黃、唇甲淡白等。祛風通絡。用于小兒驚風,面癱,筋骨折傷等。若治面癱,以雄雞血趁熱外涂。若治燥癬作癢,亦可以雄雞血頻頻涂之。附第12頁/共62頁雞蛋即家雞的卵,又名雞卵,雞蛋可分為蛋黃、蛋清、蛋殼。1、蛋黃又名雞子黃。性味:甘,平。功效:滋陰潤燥,養(yǎng)血息風。用于心煩不得眠,熱病痙厥,虛勞吐血等證。此外,蛋黃油外用可治濕疹,濕瘡,潰瘍,燒燙傷。2、蛋清又名雞子清、雞子白。性味:甘,涼。功效:潤肺利咽,清熱解毒。用于咽痛、目赤、咳逆、燒傷、熱毒腫痛等證。雞蛋食用方面,可采用煎、炒、蒸、煮、沖或煮蛋花等。雞蛋內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卵磷脂、維生素、卵黃素和鐵、磷、鈣、鎂、鈉等礦物質。蛋的可食部分,約16%是脂肪,成乳化狀態(tài)存在于蛋黃中,因此有利于身體的消化吸收,而且約一半以上為卵磷脂、膽固醇、卵黃素,對神經系統(tǒng)及身體發(fā)育成長有很大好處,且嬰幼兒和青少年成長特別需要的物質,雞蛋中均含有。雞蛋與大豆、蔬菜、牛奶等合著吃,可以大大提高雞蛋的營養(yǎng)價值,使雞蛋的營養(yǎng)更加全面。蛋黃中含有十分豐富的卵磷脂,為一種強化乳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并保持懸浮狀態(tài),從而有利于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利用,使血脂大量減少。據研究,雞蛋含蛋白質,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附第13頁/共62頁鴨肉《名醫(yī)別錄》

為鴨科動物家鴨的肉。全國各地均有飼養(yǎng)。鴨的品種較多,羽毛有白、黑褐、斑褐等不同顏色,著名的有北京鴨,麻鴨等優(yōu)良品種。入藥以白色為佳。宰殺去血、羽毛、內臟,洗凈鮮用。[別名]鶩肉、家鳧肉[性味歸經]甘、咸、微寒。歸脾、胃、肺、腎經。[功效應用]1、滋陰養(yǎng)胃用于陰虛所致的勞熱、骨蒸、盜汗、遺精、咳嗽、咳血、咽干口渴及月經量少等證。其味甘性寒而長于滋胃陰而除熱。2、利水消腫用于各種浮腫、腹水。此外,還可用于病后體虛之人,有利于身體恢復健康。[用量用法]適量。內服煮食,飲湯。[使用注意]鴨肉甘寒,體質虛弱、四肢逆冷、大便溏瀉、月經量少者不宜多食。食鴨肉忌食大蒜、木耳、鱉肉。第14頁/共62頁附鴨血即家鴨的血。以取鮮血為好。性味:咸,寒。功效:補血,解毒。用于勞傷吐血、痢疾。目前臨床上常用之防治消化道腫瘤。內服,熱飲或沖入熱酒服。外用涂敷。鴨蛋即家鴨的卵。性味:甘,涼。歸肺、腎經。功效:滋陰養(yǎng)血,清解肺熱,大補虛勞。用于陰虛肺燥之咳嗽、痰少咽干、喉痛、齒痛。此外,還用于瀉痢、水腫脹滿、陰虛失眠等證。外用可治療瘡毒。鴨蛋性涼,脾陽不足,寒濕下痢者,不宜食。鴨蛋的加工品有咸鴨蛋和皮蛋。咸鴨蛋能治療瀉痢。皮蛋含氨基酸總量較高,易于消化,營養(yǎng)價值較好,但鈣作用后維生素含量減少??奢o助治療高血壓、耳鳴、眩暈。第15頁/共62頁鵝肉《名醫(yī)別錄》

為鴨科動物鵝的肉。鵝飼養(yǎng)于河湖近旁,有合群性,嗜食青草。以華東、華南地區(qū)飼養(yǎng)較多。羽毛白色或灰色,入藥以白色為佳,宰殺去血、毛、內臟,洗凈鮮用。[別名]家雁肉。[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肺經。[功效應用]1、益氣補虛用于脾胃氣虛所致消瘦乏力、食少等證。鵝肉性質平和,作用緩和,擅長補脾胃之氣。2、和胃止渴用于氣陰不足所致口干思飲、咳嗽、氣短及消渴等證。[用量用法]適量。煮食,食肉飲湯。[使用注意]濕熱內蘊者勿食。不宜過量食用,食多不易消化。第16頁/共62頁附鵝血即鵝的血。殺鵝取血,或抽取鵝翅下血鮮用,亦可冷凍干燥成血粉。性味:咸,平。功效:補血、活血、解毒、涌吐。用于血虛發(fā)熱,婦女閉經,噎膈反胃(食道癌)。以白鵝血每次可用10-15毫升,乘熱恣飲,即能嘔出病根。鵝蛋即家鵝的卵。性味:苦,寒。補中益氣。用于脾胃氣虛證。氣滯者不宜食,多食發(fā)痼疾。第17頁/共62頁鴿肉《嘉祐本草》為鳩鴿科動物原鴿、家鴿、巖鴿的肉。原鴿、巖鴿分布在我國北部,家鴿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飼養(yǎng)。宰殺去血、毛、內臟,洗凈鮮用。[別名]鵓鴿、飛奴。[性味歸經]

咸、平。歸肝、腎經。[功效應用]1、滋腎益氣用于肝腎陰虛所致消渴多飲及氣虛所致虛羸、氣短乏力。鴿肉能滋養(yǎng)肝腎之陰,又能益氣而補虛。2、祛風解毒用于腸風下血。也可用于惡瘡疥癬,風瘡白癜等證。此外,鴿肉還用于婦女血虛經閉,也可治久瘧。[用量用法]內服,煮食。第18頁/共62頁附鴿蛋即各種鴿的卵。性味:甘、咸,平。功效:補腎養(yǎng)心。用于腎虛或心腎不足所致腰膝酸軟、乏力、心悸、頭暈、失眠等癥。此外,本品可預防麻疹。第19頁/共62頁鵪鶉肉《嘉祐本草》

為雉科動物鵪鶉的肉。冬季長棲于近山的平原,潛伏雜草或灌從中。主食谷類和雜草的種子,繁殖于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qū),遷徙及越冬時遍布我國東部。除去毛和內臟,將肉洗凈備用。[別名]宛鶉肉、鶉鳥肉、赤喉鶉肉。[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經。[功效應用]1、補中益氣用于脾胃虛弱所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癥。鵪鶉肉的營養(yǎng)和藥用價值較高,有“動物人參”的美稱。2、清利濕熱用于濕熱下痢,濕痹。此外,能強健身體,提高耐寒力。[用法用量]內服,煮食,煎湯飲用。第20頁/共62頁附鵪鶉蛋即鵪鶉的卵,性味:甘,平。功效:補五臟,益氣血,壯筋骨。用于氣血不足,倦怠乏力及病后、產后體弱。此外,對貧血、婦嬰營養(yǎng)不良,神經衰弱、氣管炎、結核病、高血壓、血管硬化者,都能起滋補調治作用。本品含蛋白質、卵磷脂、鐵、維生素等。其所含賴氨酸、胱氨酸、腦磷脂均比雞蛋高,據研究,1個鵪鶉蛋相當于3個雞蛋的營養(yǎng)。第21頁/共62頁燕窩《本經逢原》

為雨燕科動物金絲燕及多種同屬燕類用唾液或唾液與絨毛等混合凝結所筑成的巢窩。主產于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日本等地。品種有白燕、毛燕、血燕。以白燕的最佳。[別名]燕蔬菜、燕菜、燕根。[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胃、腎經。[功效應用]1、滋陰潤肺用于肺陰虛所致咳嗽、痰喘、咯血、勞瘵。燕窩能大養(yǎng)肺陰,兼能化痰止嗽,補而能清,為調理虛損勞瘵圣藥。2、益氣補中用于身體虛弱之吐血、久痢、久瘧、噎膈、反胃等證。因其能添精補髓,和中開胃,可單用本品燉湯服。[用法用量]內服,絹包煎湯,隔湯燉,用4.5克-6克,或入膏劑。[使用注意]肺胃虛寒,濕停痰滯及有表邪者忌用。第22頁/共62頁中醫(yī)食療學

(第二版)水產類第23頁/共62頁黃鱔《雷公炮灸論》

為鱔科動物黃鱔的肉或全體。我國除西北外,各地江河、湖塘、稻田中均有分布。獲得后,除去內臟和頭、尾、或剔去骨,洗凈鮮用。[別名]海蛇、黃鱔。[性味歸經]甘、溫。歸肝、脾、腎經。[功效應用]1、補益氣血用于氣血不足、虛贏瘦弱、體倦乏力、產后惡露不盡及久痢、痔瘡出血等證。2、強筋骨,祛風濕治療風寒濕痹、肢體酸痛、腰腳無力等。3、止血用于久痢、痔瘡出血、便濃血等。[用法用量]適量。煎炒或煮食。[使用注意]凡病屬虛熱,或熱癥初愈,痢疾,腹脹屬實者不宜用。第24頁/共62頁草魚《本草綱目》

為鯉科動物草魚的肉。我國南、北各平原地區(qū)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獲得后、除去鱗、腮、鮮用熟食。[別名]鯇魚、混子。[性味歸經]甘、溫。歸脾、胃經。[功效應用]1、暖胃和中用于胃寒冷痛,食欲不振。2、平降肝陽用于肝陽上亢之頭脹頭痛、口苦目赤、煩躁易怒等癥。[用法用量]適量。蒸食、煮食或炒魚片。第25頁/共62頁鯰魚《名醫(yī)別錄》

為鲇科動物鲇魚的肉或全體。分布于黑龍江,長江及珠江流域。獲得后,除區(qū)鱗,腮及內臟。洗凈鮮用。[別名]額白魚、粘魚。[性味歸經]甘、溫。歸胃、膀胱經。[功效應用]1、滋陰利尿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本品既可滋養(yǎng)陰液,又可利尿消腫。2、催乳,開胃用于產后乳汁減少,血虛眩暈。[用法用量]適量。煮食。第26頁/共62頁鰱魚《本草綱目》

為鯉科動物鰱魚之肉。分布于長江、黑龍江、珠江、西江諸流域。獲得后,除去腮、鱗,內臟,洗凈鮮用。[別名]白腳鰱。[性味歸經]甘、溫。歸脾、胃經。[功效應用]補脾益氣,溫胃散寒:用于脾氣虛弱、中焦虛寒之少氣乏力、胃脘冷痛、飲食減少等癥。[用法用量]適量。煎食、煎湯或煨熟食。[使用注意]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第27頁/共62頁鳙魚《本草拾遺》

為鯉科動物鳙魚的肉或全體。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下游地區(qū)。捕得后,去腮鱗及內臟,鮮用熟食。[別名]胖頭魚。[性味歸經]甘,溫。歸胃經。[功效應用]暖胃補虛:用于脾胃虛寒之脘腹疼痛,可煮食,又可與核桃肉同煮,治老年多痰。[用量用法]煮食。[使用注意]性偏溫,熱病及內熱者慎用。第28頁/共62頁鳳尾魚《食療本草》

為鳀科動物鱭魚的肉。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中下游及其附屬的湖泊中。捕獲后,去鱗、腮及內臟,鮮用熟食。[別名]

鱭魚、刀魚、江鱭。[性味歸經]

甘,溫,歸脾、肝經。[功效應用]補氣活血:用于食少腹脹、體虛無力,癰疽痔漏。[用量用法]適量。煮食。[使用注意]不可多食,易助火發(fā)疥。第29頁/共62頁帶魚《本草從新》

為帶科動物帶魚和小帶魚、沙帶魚的肉。分布于我國黃海、渤海、南海和東海。獲得后,除去頭、鰭、內臟,洗凈鮮用。[別名]柳鞭魚、帶柳、裙帶魚、海刀魚。[性味歸經]

甘,溫。歸肝、脾經。[功效應用]補脾益氣,養(yǎng)肝補血:用于脾胃虛弱,勞傷虛羸,肝血不足之食少倦怠、惡心、毛發(fā)枯黃、產后乳汁不足等癥。帶魚油補而不膩,長于補養(yǎng)托毒。現(xiàn)代用于病毒性肝炎。其鱗中提得的6-TG等成分可治急性白血病、胃癌、淋巴瘤等。[用量用法]蒸熟或煎熟食較好。[使用注意]古稱發(fā)物,過敏體質者慎用。第30頁/共62頁鯉魚《神農本草經》

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肉或全體。我國黑龍江、黃河、長江、閩江流域及云南、新疆等湖泊、江河中均有分布。捕獲后,去鰓、鱗、內臟、洗凈鮮用。[別名]赤鯉、白鯉、赪鯉。[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腎經。[功效應用]1、補脾健胃用于脾胃虛弱之食欲不振等癥。本品味甘性平而補脾胃。2、利水消腫用于脾虛水腫之小便不利等癥。本品既能補脾,又可利尿。3、通乳用于脾胃虛弱之產后氣血虧虛、乳汁不足等癥?,F(xiàn)代多用治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等病。[用量用法]煮湯或燉食。[使用注意]本品系發(fā)物,素體陽亢及瘡瘍患者慎食。第31頁/共62頁鯽魚《名醫(yī)別錄》

為鯉科動物鯽魚的肉或全體。我國除西部高原外,各地江河湖塘均有分布。獲得后,捕獲后,去鰓、鱗、內臟、洗凈鮮用。[別名]鮒魚、喜頭魚、童子鯽。[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大腸經。[功效應用]1、補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之少食乏力、產后乳汁減少等癥。2、通乳用于產后氣血不足、乳汁減少者。3、除濕利水用于脾虛水腫,小便不利之癥。此外,鯽魚煅灰存性,可以外敷痞腫、乳癌;其頭煮湯可治脫肛、子宮下垂;骨煅灰可外敷治黃水瘡;鱗片熬膏內服可治婦女白帶、高血脂癥、血友病及子宮癌;魚子補肝,可去目中翳障。[用法用量]適量。煮食。第32頁/共62頁鮰魚《本草經集注》

為鮠科動長吻鮠的肉。主產于長江流域、其他江河底層也有生長,獲得后,去腮、內臟等,洗凈鮮用。[別名]鮠魚、闊嘴魚。[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經。[功效應用]補中開胃,利水消腫用于脾虛胃弱,胃納不佳,下肢浮腫。[用法用量]適量。煮食。[使用注意]清明后服食,營養(yǎng)最豐富。第33頁/共62頁鰻魚《名醫(yī)別錄》

為鰻鱺科動物鰻魚的肉或全體。主要分布在長江、閩江、珠江流域及海南島及江河湖泊中。捕獲后,去其內臟等,洗凈鮮用。[別名]鰻鱺魚、白鱔、蛇魚。[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脾、腎經。[功效應用]1、補虛扶正用于虛勞體弱之證。2、祛濕殺蟲用于風濕痹痛、瘡瘍痔漏。此外,鰻魚骨蒸酥食之治疳積、痢疾。骨煅灰外敷瘡疽。其脂肪(膏)可涂敷皮膚白斑。[用法用量]蒸食,煮食或燒灸研末食。[使用注意]咳嗽痰多及脾虛泄瀉者忌食。第34頁/共62頁青魚《神農本草經集注》

為鯉科動物青魚的肉。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qū)。獲得后,去鱗、腮,洗凈鮮用。[別名]鯖、黑鯇、螺螄青。[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經。[功效應用]1、化濕利水用于濕痹、腳氣、下肢浮腫無力、小便不利等癥。2、益氣補虛用于頭暈無力、未老先衰、體質虛弱者。此外,青魚頭內枕骨,稱為青魚枕,能治心絞痛。[用法用量]適量。蒸、煮均可。[使用注意]勿與白術同用。第35頁/共62頁鰣魚《食療本草》

為鯡科動物鰣魚的肉或全體。分布于我國南海及東海,亦見于長江、珠江、錢塘江等流域的中、下游。捕獲后,去其鱗、腮。鮮用。[別名]瘟魚、鰛魚、時魚。[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肺經。[功效應用]1、補益虛勞用于體虛不足,氣血虧損。尤以小兒體虛及產后氣血不足調補尤佳。2、療瘡用于疔瘡火傷。[用法用量]適量。蒸食。[使用注意]多食發(fā)疥,故體質過敏者及皮膚病患者慎食。第36頁/共62頁鱖魚《開寶本草》

為鰭科動物鱖魚的肉。我國各地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捕獲后,去其腮、鱗、內臟等。洗凈鮮用。[別名]石桂魚、桂魚。[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經。[功效應用]補氣血,益脾胃:用于氣血不足、虛癆羸瘦、體弱乏力,食欲不振等癥。尤適用于肺結核病患者,有強壯作用。[用法用量]適量。蒸食或燴食。[使用注意]寒濕盛者慎用。第37頁/共62頁銀魚《本草綱目》

為銀魚科動物銀魚的全體。分布于山東至浙江沿海地區(qū),尤以長江口崇明等地為多。鮮用或曬干用。[別名]銀條魚、面條魚、鱠殘魚。[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胃經。[功效應用]1、寬中健胃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慢性腹瀉等癥;還可治小兒消化不良。2、潤肺止咳用于肺陰不足之干咳少痰、形體消瘦者。[用法用量]適量。煮食或炒雞蛋。第38頁/共62頁黃魚《本草述》

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或小黃魚的肉。分布于我國東海、南海,以浙江舟山群島最多。獲得后,洗凈去腮、鱗、內臟,鮮用。[別名]石首魚、黃花魚、石頭魚。[性味歸經]甘、咸、平。歸腎、胃經。[功效應用]1、和胃止血用于體恤納呆、胃脘疼癰、嘔血等癥。2、益腎補虛用于腎虛滑精、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耳鳴;另可治白帶過多。[用法用量]適量。蒸食或煮食。[使用注意]

古稱發(fā)物,過敏體質者慎用。第39頁/共62頁鮑魚《神農本草經集注》

為鮑科動物九孔鮑或盤大鮑的肉。主要分布廣東、福建沿海一帶,以春末夏初最為肥滿。捕得后取肉鮮用,或制成鮑魚干。[別名]鰒魚、石塊明肉、明目魚。[性味歸經]甘、咸,平。歸肝經。[功效應用]1、養(yǎng)血柔肝用于血枯經閉、乳汁不足,或血虛崩漏、帶下等癥。2、滋陰清熱用于勞瘵虛損、骨蒸潮熱、盜汗。3、益精明目用于肝腎不足、青盲內障、視物不清。[用法用量]適量。煮食或煎湯。第40頁/共62頁鱸魚《食療本草》

為鰭科動物鱸魚的肉。分布于我國沿海一帶及河口和江河中。獲得后,去其鱗、腮、內臟,洗凈鮮用。[別名]花鱸、花糜、鱸子魚。[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腎經。[功效應用]1、健脾利水用于脾氣虛弱、水腫、小便不利。2、補腎安胎用于腎虛胎動不安或妊娠水腫、婦人帶下。[用法用量]適量。煮食,燉食或做膾食。第41頁/共62頁墨魚《名醫(yī)別錄》

為烏賊科動物金烏賊、針烏賊和無針烏賊的肉。分布于我國沿海地區(qū),尤以山東、江蘇、浙江較多。獲得后,剝出內殼(烏賊骨),洗凈鮮用,亦可干燥備用。[別名]烏賊魚、烏側魚、纜魚。[性味歸經]咸,平。歸肝、腎經。[功效應用]1、養(yǎng)血通經催乳用于肝腎兩虛、陰血不足而致的閉經、崩漏或月經量少,產后乳汁不足等證。2、補脾益腎滋陰用于精血虧損之頭暈耳鳴、遺精早泄及年老體弱等一切不足之癥。[用法用量]煮食或鮮用炒食。第42頁/共62頁鱧魚《神農本草經》

為鱧科動物烏鱧的肉或全體。廣泛分布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河流、湖沼。獲得后,除區(qū)腮、鱗、內臟等,洗凈鮮用。[別名]黑鱧、烏鱧、烏魚、蛇皮魚、火柴頭魚、蠡魚。[性味歸經]甘,寒。歸脾、胃經。[功效應用]1、補脾益氣,利水消腫用于脾虛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癥。本品利水而不傷正,補脾而不滋膩,有補瀉兼施之功。2、清熱解毒用于疥癬、瘡疹、麻風病等年久不愈者。本品性寒清熱而解毒。此外,黑魚血可活血通絡,治筋骨不舒。黑魚腸煅灰存性可敷治痔腫。[用法用量]煮食或煨熟食。第43頁/共62頁鳡魚《本草綱目》

為鯉科動物鳡魚的肉。我國平原地區(qū)的河流中均有分布。捕獲后,除區(qū)腮、鱗、內臟等,洗凈鮮用。[別名]竿魚、桿條魚。[性味歸經]甘,溫。歸肺、胃經。[功效應用]暖中益胃:用于脾胃虛弱,胃脘冷痛者。[用法用量]適量。燒湯或做菜肴服食。第44頁/共62頁龜肉《名醫(yī)別錄》

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肉。我國各地均產全年可捕捉,但以秋冬為多。殺死后,去筋肉,洗凈鮮用。其腹甲乃龜板。[別名]金龜、水龜、元緒。[性味歸經]咸,平。歸肺、肝經。[功效應用]1、滋陰補血用于陰虛所致的癆瘵骨蒸、咳嗽、咯血。龜肉為滋養(yǎng)補益的峻品。2、止血用于治療血痢、腸風痔血及久瘧等證。[用法用量]適量。煮食。第45頁/共62頁鱉肉《名醫(yī)別錄》

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分別很廣,尤以湖北、安徽二省產量最大。獲得后,砍去鱉頭,將鱉身入沸水內煮至甲上硬皮能脫落時,剝去背甲,取出肉,洗凈鮮用。其背作鱉甲入藥。[別名]團魚、甲魚、水魚。[性味歸經]甘,平。歸肝經。[功效應用]1、滋陰涼血用于陰血虧損所致骨蒸勞熱、五心煩熱、午后低熱、遺精等癥,因其能補陰而長于涼解血分之熱。也可用于婦女因陰血不足所致之經少、經閉、崩漏、帶下。2、補益調中用于身體虛弱所致四肢乏力、腰膝酸軟、羸瘦。此外,單以鱉肉清水煮食,可以治療肝脾腫大、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用法用量]50-200克。煮食或燉湯食。[使用注意]本品滋膩,不宜進食過多,一面妨礙脾胃運化功能。痰食壅盛者慎用,孕婦忌服,不宜與筧菜同食。第46頁/共62頁蚶肉《本草拾遺》

為蚶科動物魁蚶、泥蚶毛蚶等蚶子的肉,分布于我國沿海,尤以河北、遼寧沿海產量最大,沿海地區(qū)亦有繁殖,獲得后,洗凈泥沙,取肉備用。[別名]蚶子、毛蚶。[性味歸經]甘,溫。歸脾、胃經。[功效應用]1、補益氣血用于氣血不足之身體虛弱。經常食用,可強壯身體。2、健脾益胃用于脾胃虛弱之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證。其滋味鮮美,可食可藥。[用法用量]煮食,或炒食。[使用注意]脾胃濕熱盛者不宜服。食蚶肉應煮熟。第47頁/共62頁蚌肉《食療本草》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或褶紋冠蚌,三角帆蚌等蚌類的肉。獲得后,去殼取肉,洗凈鮮用,備用。[別名]河蚌、河歪。[性味歸經]甘、咸、微寒。歸肝、腎經。[功效應用]1、清熱解毒用于熱毒所致目赤火眼、小兒胎毒,以及濕疹、鼻疔、痔毒、酒毒等。2、滋陰明目用于肝腎不足之目昏眼干、眩暈。本品具滋補肝腎之陰而達到明目之效,也可用治消渴煩熱等。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50克,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忌服。第48頁/共62頁蜆肉《新修本草》

為蜆科動物河蜆的肉。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捕得后,入沸水中,殼即張開,去殼,取肉,洗凈鮮用。[別名]扁螺。[性味歸經]甘、咸、寒。歸胃經。[功效應用]清熱解毒利濕:用于濕熱毒氣、疔瘡癰腫、小便赤澀、目赤澀痛等癥。[用法用量]15-30克。煮食或煎湯,外用多搗敷。[使用注意]腎虛滑精者慎用。第49頁/共62頁田螺《藥性論》

為田螺科動物中國園田螺或其同屬動物的肉,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獲得后,置清水中養(yǎng)之,使除去泥沙,或略煮后去殼取肉漂凈用。[別名]田中螺、黃螺。[性味歸經]甘,咸、涼。歸膀胱經。[功效應用]1、利尿通淋用于熱結膀胱、小便淋漓澀痛、水腫等證。2、清熱止渴用于消渴飲水、小便頻數。[用法用量]煎湯、煮食或炒熟食。第50頁/共62頁螺螄《名醫(yī)別錄》

為田螺科動物方形環(huán)棱螺或其他同屬動物的全體。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獲得后,洗凈泥沙,燒透食用。[別名]喎籬、師螺、蝸贏。[性味歸經]甘、寒。歸膀胱經。[功效應用]1、利水消腫用于水腫脹滿、小便不利、腳氣腫痛以及濕熱淋癥。2、清熱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視物不清。[用法用量]適量。煮食、煎湯或搗汁飲。[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忌用。第51頁/共62頁牡蠣《神農本草經》

為牡蠣科動物近江牡蠣、長牡蠣或大連灣牡蠣等的貝殼。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廣東、福建、山東沿海有養(yǎng)殖。取得后。取肉去殼制成干制品備用[別名]

蠣黃、海蠣子。[性味歸經]

甘、咸,平。歸心經。[功效應用]滋陰養(yǎng)血:用于心血不足、煩熱失眠、盜汗、心神不安等癥。[用法用量]適量。鮮用或制成干品及罐頭使用。[使用注意]脾虛精滑者忌用。第52頁/共62頁泥鰍《滇南本草》

為鰍科動物泥鰍的肉或全體。我國南、北大部分湖、塘、溝渠、水田均有分布。獲得后除去內臟,洗凈備用。[別名]鰼、鰍。[性味歸經]甘,平。歸肝經。[功效應用]1、補中益氣,除濕退黃用于脾虛體弱、小便不利、黃疸等癥。本品味甘性平而偏溫,入脾能補脾益氣,除濕利水。2、益腎助陽用于腎陽不足陽萎等證。3、祛濕止瀉用于濕盛泄瀉。本品補而能清,諸病不忌。此外,現(xiàn)代可用于各種類型的肝炎,能明顯地促使黃疸消退及轉氨酶下降,尤其對急性黃疸性肝炎的療效更為顯著。[用法用量]內服煮食。第53頁/共62頁河蝦《名醫(yī)別錄》

為長臂蝦科動物青蝦等多種淡水蝦的全體或肉。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淡水湖沼,河流中。獲得后,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其大者,可蒸曬去皮用,即稱蝦米。[別名]青蝦、蝦子、蝦米。[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肝、腎經。[功效應用]1、補腎壯陽用于腎虛陽痿、遺精、遺尿或精少、腰腳無力等癥。2、下乳治無乳。3、溫補托毒用于血風臁瘡,癰疽腫毒、丹毒等,外用為主。[用法用量]煮湯、油炸,或研末外服。[使用注意]體制過敏者慎用。第54頁/共62頁海蝦《本草綱目》

為蝦科動物對蝦或龍蝦科動物龍蝦等海產蝦的肉或全體。對蝦為我國特產,分布于黃海,渤海及長江口以北各海域,龍蝦,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和廣東沿海。獲得后,除去腸污,洗凈用,或曬干備用。[別名]紅蝦、大紅蝦、對蝦、明蝦、龍蝦、中國龍蝦。[性味歸經]甘、咸、溫。歸腎經。[功效應用]1、補腎壯陽用于腎虛陽痿等癥。2、下乳汁用于產后氣血不足、乳汁不下等癥。[用法用量]炒食、煮湯、浸酒或做蝦醬。[使用注意]食海蝦有過敏者,可用蝦殼煮水口服或洗擦身體。第55頁/共62頁螃蟹《神農本草經》

為方蟹科動物中華絨螯蟹的肉或全體。分布于我國渤海、黃海和東海、長江流域自崇明到湖北沿江各地。獲得后,除去胃、腸、腮及小爪,洗凈鮮用。[別名]河蟹、毛蟹、橫行介士、無腸公子。[性味歸經]咸、寒。歸肝、胃經。[功效應用]1、活血祛淤,續(xù)筋接骨用于跌打骨折損傷、淤血腫痛以及婦人產后淤血腹痛、難產、胎衣不下等癥。本品味咸而走血分,性善活血散結。2、清熱利濕退黃對于濕熱黃疸,有輔助治療作用。以外,腌螃蟹汁,可用于咽喉腫痛。[用法用量]酒浸、油炸、清蒸、煎湯,或作丸、散服。蒸食時宜以姜、醋蘸佐餐,能減其寒涼之性。[使用注意]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