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六國論》比較閱讀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阿房宮賦》《六國論》比較閱讀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阿房宮賦》《六國論》比較閱讀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阿房宮賦》《六國論》比較閱讀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阿房宮賦》《六國論》比較閱讀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阿房宮賦》《六國論》比較閱讀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2、了解“賦”和“論”這兩種不同的文體;3、理解常見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4、了解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學習作者“借古諷今”手法并體會作者借古諷今的用意。

一、知人論世:杜牧,字牧之,唐京兆萬年人。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他“杜樊川”,晚唐時期杰出詩人,與李商隱并稱為“小李杜”,著名的“文賦”和古文大家。古文方面,多為針砭時事的作品。在“賦”這種文體由駢驪趨向散文化的進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栋⒎繉m賦》:歷來被人們視為“文賦”的開先河之作,典范之作。知人一:蘇洵

蘇洵(1009一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相傳“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憤”,經(jīng)過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yè)大進,達到通六經(jīng)百書、下筆頃刻數(shù)千言的程度。他的論文大多針對時政而發(fā),能切中時弊。后人因其子蘇軾、蘇轍也都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父子三人合稱“三蘇”,三人均被列人唐宋八大家。《阿房宮賦》作于唐敬宗寶歷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碧凭醋诶钫渴鶜q繼位,與宦官嬉戲終日,貪好聲色,大興土木,游宴無度,不視朝政,曾在長安洛陽有興修宮殿的龐大計劃。后因平盧、成德節(jié)度使借口“以兵匠助修東都”想趁機奪取洛陽,才作罷。作者預感到唐王朝的危險局勢,與黑暗現(xiàn)實,就寫這篇賦,表面上寫秦因修建阿房宮,揮霍無度,貪色奢侈,勞民傷財,終至亡國,實則是借秦之故事諷唐之今事,規(guī)勸唐朝的當政者,要以古為鑒,不能哀而不鑒,最終只能落得“后人復哀后人也”的結(jié)局。論世一:《阿房宮賦》時代背景。論世二:《六國論》時代背景。

北宋建國后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契丹、西夏軍隊大小六十余戰(zhàn),輸多勝少。1004年契丹大舉攻宋,直逼黃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脅宋都,宰相寇準力主抗遼,這次宋軍打了勝仗,但北宋最高統(tǒng)治者面對有利的形勢卻屈辱求和,與之訂立“澶淵之盟”,向遼輸幣、納貢求和。這樣賄賂的結(jié)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這與“六國”賂秦而求一夕安寢的政策極為相似。所以,蘇洵寫了《六國論》,以“六國破滅之道”來進行諷諫,希望北宋統(tǒng)治者改弦更張,勿蹈覆轍。正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二、文體:1、賦賦者,鋪也。古文體。鋪采摛(chī,舒展)文,體物寫志也?!獎③摹段男牡颀垺焚x體的流變大致經(jīng)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各個階段。2、論論,是古代常用的一種散文文體,以論證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分為兩種:①政論:主要用于發(fā)表作者對于時政的見解和主張。②史論:通過評論歷史,總結(jié)歷史教訓,為當時統(tǒng)治者提供治國借鑒。三、常見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1、古今異義2、詞類活用3、特殊句式古今異義《阿房宮賦》原指宮室建筑結(jié)構(gòu)錯綜精密?,F(xiàn)多比喻各用心機,明爭暗斗。1.鉤心斗角2.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3.可憐焦土指籌劃并管理(企業(yè)等);也泛指計劃和組織。指憐憫或值得憐憫;也指(數(shù)量少或質(zhì)量壞到)不值一提。4.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詞類活用1.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2.辭樓下殿,輦來于秦3.朝歌夜弦

4.朝歌夜弦

5.鼎鐺玉石,金塊珠礫6.函谷舉在北邊/向西乘坐輦車名詞用作動詞:當作鐵鍋當作石頭當作土塊當作碎石

被攻占在早晨、在夜里唱歌彈琴8.楚人一炬,可憐焦土9.縵立遠視,而望幸焉10.后人哀之而不鑒之11.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金玉珍寶等物以……為借鑒被寵幸化為焦土

句式滅六國者,六國也多于市人之言語、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1、判斷句(“……也”表判斷。句意是:滅掉六國的人,其實是六國自己。)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2、狀語后置句(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句意是:比集市上眾人的話語還要多。)探究古漢語句式③賓語前置句:秦人不暇自哀④被動句:函谷舉(函谷關(guān)被攻占)(自哀:哀自,哀嘆自己)

古今異義詞

(1)思厥先祖父古義:祖輩與父輩。今義:父親的父親。(2)其實百倍古義:它(前者)的實際數(shù)量。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承上文,多含轉(zhuǎn)折意)。(3)至于顛覆古義:表示由于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下文的結(jié)果。相當于“以致”“以至于”,落到…的地步/結(jié)果/結(jié)局,最終…。今義:表示《六國論》達到某種程度;表示另提一件事。(4)可謂智力孤危,古義:智謀和力量。今義: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jīng)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等。(5)刺客不行,古義:不去行動。今義:不可以,不被允許。(6)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古義:可以憑借。今義:表示可能或能夠。(7)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古義:舊事。今義: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有連貫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xiàn)主題的情節(jié)。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侍奉)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作戰(zhàn),打仗)燕趙之君……義不賂秦(堅持正義)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侍奉;禮遇)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降低身份)(2)名詞作狀語

日削月割(一天天;一月月)

至于顛覆,理固宜然(按道理)(3)形容詞作動詞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堅持到底)始速禍焉(招致)(4)形容詞作名詞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5)使動用法李牧連卻之(使…退卻)文言句式(1)判斷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2)被動句

洎牧以讒誅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3)省略句

舉(之)以予人(4)狀語后置句

趙嘗五戰(zhàn)于秦

其勢弱于秦(5)定語后置句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6)賓語前置并力西向四、結(jié)構(gòu)梳理:阿房宮賦敘述描寫議論抒情雄偉壯觀警示當世宏大寬廣宏偉瑰麗美人之多珍寶之富轉(zhuǎn)為議論美人珍寶對比君民秦王驕奢宮化焦土戒奢愛民“鋪采摛文”“體物言志”

六國論:議論文的典范第一段弊在賂秦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舉例論證假設(shè)論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