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誕生》讀書心得5篇_第1頁
《悲劇的誕生》讀書心得5篇_第2頁
《悲劇的誕生》讀書心得5篇_第3頁
《悲劇的誕生》讀書心得5篇_第4頁
《悲劇的誕生》讀書心得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悲劇的誕生》讀書心得5篇《悲劇的誕生》讀書心得1

一、叔本華的哲學理論

(一)作為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認為哲學是無前提的,也是最普遍的知識。哲學與科學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在他看來,科學要問的是“為什么”,而哲學首先問“什么”。哲學的根本問題是“世界是什么”,同時,哲學必須是普遍性的知識,它將我們作為認識主體本來就有的直觀知識抽象化、明晰化,這就是哲學任務??档抡軐W使叔本華擺脫了樸素的實在論,而是首先從主體和客體的依存性出發(fā)來看待世界。他談到的表象和意志的區(qū)分,實際上對應的就是康德的現(xiàn)象與自在之物的區(qū)分。叔本華認為,要探討“世界是什么”這個問題,應從表象出發(fā)?!啊澜缡俏业谋硐蟆哼@是一個真理,是對于任何一個生活著和認識著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過只有人能夠將他納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識罷了?!痹谶@里,叔本華十分重視身體的作用,這對其作為意志的世界的哲學觀點有著重要的影響。(二)作為意志的世界世界絕不僅僅是表象,在康德那里,現(xiàn)象與自在之物得以區(qū)分,但現(xiàn)象界是可通過直觀形式和知性范疇認識的,而自在之物則不可。叔本華的意志學說則是為了認識這個自在之物。在叔本華的哲學里,這個自在之物就是意志,它是世界的本質。在解釋這個重要命題時,叔本華是從身體入手,但其的主要觀點則是意志甚至是整個自然的內(nèi)在的本質,且意志是不可分的。意志不同于表象,所以叔本華也提到“意志作為自在之物是在具有各種形態(tài)的理由律的范圍之外的,從而就簡直是無根據(jù)的”二、尼采的哲學理論——權力意志在尼采看來,權力意志也是一種強力意識,這里的含義是盡力肯定、把握意志;是一種充分的肯定。雖然尼采對叔本華的意志主義哲學有些許的繼承,但是,他并認同叔本華對表象和意志進行區(qū)分。在他看來,表象就是所謂的本質。權力意志是尼采哲學的核心思想,它是一個匿名的過程;需要釋放與保持自己的生命力,這就是一種主人意識,即要做主人,要擁有支配力、權力,保持自身;權力意志也是一種求真一直,我們要理解,在尼采的眼中,真理不是純粹的、客觀的、絕對的而是虛構的、錯誤的,在認識與權力意志的關系中,權力意志是第一原則;權力意志也是永恒輪回的,它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毀滅、循環(huán)往復,在永恒輪回的過程中,權力意志是有限的、守恒的、循環(huán)的、沒有目的的。三、悲劇的誕生在未閱讀《悲劇的誕生》時,通過多方面的理解,我以為這是一本蘊含尼采悲劇美學觀點的著作,尼采通過古希臘輝煌的藝術歷史講述日神文化和酒神文化,從二者沖突中剖析悲劇的誕生。但在閱讀過本書以及相關的二手文獻后,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本解釋希臘悲劇起源、通過希臘悲劇而探討悲劇本質的美學著作,而是一本毋庸置疑的哲學著作,一本由美學通向哲學的著作。在探究本書的寫作背景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1870年,尼采參加普法戰(zhàn)爭無疑推動了該書的成形?!?870年,尼采參加普法戰(zhàn)爭的精力和痛苦感受,進一步推動他向總體生命哲學邁進,……,迪奧尼索斯和阿波羅的形象不斷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中,對他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對非常不同的希臘神袛,而是指在歷史上,在藝術和生存中極不相同的兩種巨大力量?!盵4]尼采的悲劇旨在建立,建立一種不同于希臘世界的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的觀念,這是一種新的文化觀念。也是需要我們?nèi)ダ斫?、剖析的觀念。四、日神文化與酒神文化日神文化與酒神文化無疑是《悲劇的誕生》一書中最惹人關注的重點。在我看來,只有理解的酒神沖動,才能理解尼采的悲劇哲學,才能理解尼采哲學?!八^日神沖動首先是指本體性的生命意志表現(xiàn)為具體事物的沖動,這種沖動創(chuàng)造出包括天地萬物在內(nèi)的整個現(xiàn)象世界;所謂酒神沖動是本體性生命意志否定,消滅具體事物和現(xiàn)象世界的沖動,而所謂酒神世界,便是本體性的意志世界本身。”[5]這是對日神沖動、酒神沖動最普遍的認識了。我的理解便是,日神沖動創(chuàng)造現(xiàn)象世界,但是它是刻板的,沒有生命的。而酒神沖動雖然在消滅、破除現(xiàn)象世界確是時時創(chuàng)新,有著生命力的。如果一成不變又怎會有生命力?只有毀滅再創(chuàng)造才可以實現(xiàn)生命的永恒。其實也可以說日神沖動和酒神沖動都是意志下的不同表現(xiàn),日神沖動是意志的肯定性,酒神沖動是意志的否定性。有沖突才會有新生。其實,日神藝術與酒神藝術在相互爭奪優(yōu)勢地位和主導地位時,二者之間也是互相需要的,就像尼采本人說道“我們必須把希臘悲劇理解為不斷重新向一個日神的形象世界迸發(fā)的酒神歌隊”。五、權力意志(一)意志主義意志主義是對黑格爾理性主義哲學的全面反動:在存在論上,意志主義義務目的的意志沖動代替了理性,認為生命和世界的本質是意志;在認識論上,意志主義以直觀代替了理性認識,認為只有通過直觀才能把握世界的本質,認識僅僅是一直發(fā)展到某個階段的產(chǎn)物,是意志的工具;在人生論上,意志主義以個體主義和悲觀主義代替了歷史主義和樂觀主義。叔本華作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尼采的權力意志使得二位成為了意志主義的重要代表。(二)叔本華和尼采的不同意志叔本華主張通過自我意識和藝術直觀把握意志本身,在他看來,意志是單一的,沒有任何理由的,盲目的,是一種悲觀、饑餓意志。在上文提到過,尼采的權利意志是一個永恒輪回的過程,這恰恰體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尼采雖然與叔本華一同關注意志,但二者的一直觀念卻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只有理解了他們之間的相同處、不同處才能了解《悲劇的誕生》的背景,才得以真正讀懂這本著作?!侗瘎〉恼Q生》讀書心得2有時候覺得自己實在太笨了,讀了一本書,只是差不多懂了,但對生活有什么“指導意義”,就完全不知道,馬克思一定會認為這是脫離實際的吧,對我來說活學活用真是很難很難…很佩服能把知識尤其是哲學貫徹于人生的人,畢竟大多人只是靠著工具理性和直覺在生活。貫徹知識與哲學于生存,一定需要很大的勇氣,還有對精神的深知和信任。年輕少不更事的人來說,還有可能吧…可能只是簡單卻自以為是的哲學,等步入現(xiàn)實后(或…個性原則崩潰…)呢?等哲學真正顯露出它的復雜和玄妙呢?我們就像20世紀那群迷惘的人那樣,選擇“我信,因為荒謬”了嗎?17世紀的人生如夢,18世紀的理性光輝,19世紀的浪漫主義,20世紀就步入荒誕了嗎?21世紀呢?哲學越來越不愿意讓我們輕盈地快樂起來了?;貋韺懽x書筆記,前兩章還是相當?shù)販\顯易懂。第一章。介紹了阿波羅和狄奧尼索斯精神,就是夢神和酒神精神,兩者由希臘意志(“意志”估計是從叔本華那兒借用的),結合成為阿提刻悲劇藝術。夢境在造型藝術(包括史詩)上起作用,它直接呈現(xiàn)現(xiàn)象的樂趣。夢境由“生存的底層”轉化而來,其固存于人的性質就由于此,也因此,其愉悅必然性在于畫景的反映。但是即使在幻景達到極致,也可以感受其若明若滅,正如最明澈之人會覺得生活若明若滅(估計因為醉境在召喚吧)。夢境于阿波羅的掌管下,是完滿的,但是它存在界限,即個性原則(叔本華所謂“幻maja”):苦海中人所寄身的一葉慈舟,在苦難中賴此獨處的靜觀而活。個性原則與靜觀是夢境的最高境界,是至美至樂的,也是夢不可逾越的邊界。個性原則崩潰時(畢竟它不是真相,是幻),人在惶恐之外卻產(chǎn)生心靈深處的狂喜,這就是酒神性的顯露,隨個性原則的摧毀和狂喜醉態(tài)產(chǎn)生,“萬物與我為一”。嗯,醉境狀態(tài)的描寫十分宏大淋漓,實在縮寫不出來了。第二章。夢境與醉境是原始的無人力斧鑿的創(chuàng)造力,悲劇藝術家被視為在醉境中受到夢境感召,則“為一”的過程呈現(xiàn)為象征性的夢景圖畫。尼采(以后就簡稱尼了)相信從希臘人自然主義的藝術傾向可以看出他們比任何一個民族更受夢神的影響,阿波羅的約束使希臘的酒神祭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淫欲節(jié)會,性靈的放浪形骸在夢神藝術下賦予了藝術性。酒神祭音樂這種醉境藝術使象征藝術達到極致,于是“幻”開始破裂,個性原則融入普遍存在,個體必須為感受到的新的存在——無垠的本質尋求新的象征(例如音樂),于是人進入忘我境界,才能達到如此的象征能力。三。就是這一章讓我后悔西美考試第一題答成那樣――!原來希臘哲學的自然主義傾向很來之不易。首先的問題是:奧林匹斯眾神作為希臘文化的光輝畫卷,卻遠非莊嚴神圣(主要是因為那些風流韻事…),那么這種無顧善惡的恣情快樂從何而來?而且古希臘的民間智慧表現(xiàn)為西列諾斯的可怕警句,是懼生的。正因為在希臘人看來,生存可怖可懼,于是為了生存,只能依靠假象的救濟,即奧林匹斯神境。因此,阿波羅可看作整個神界之父。最后是“素樸”的概念,即自然主義傾向(但不完全同于醉境下的物我合一),藝術家與詩人之所以敢于擁抱可怖的自然,是因為夢神的幻象生成美之意境。奧林匹斯神界就是人世的美化(馬克思不也認為“神”這種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么,不過尼ms認為希臘人是故意的)。荷馬的史詩,即是夢神幻想的絕對勝利,是宏大神界幻想的高峰。四。人所經(jīng)驗的實在與一般的世界的存在,都是“真正的存在和太一”相對應的快樂假象,也是對它的救濟。因此夢可以看作假象的假象,甚至是原始假象快感之高度滿足(其救濟的功能很強大)。拉斐爾的《耶穌變?nèi)荨芳疵枥L了這二次的形變:痛苦的人們是對永劫、苦難的第一次反映,在此基礎上升起了新的假象,其美妙足以成為一種救濟。太一的假象,假象的假象,解釋了奧林匹斯神界與西列諾斯警句的共存。由于夢景掩蓋了痛苦,太一得以實現(xiàn);相對地夢神認為痛苦的世界是必要的,讓他有理由存在。個性原則是夢神文化的重要標志,衍生為適度原則(馬哲…),這在第九章寫得詳細一些,包括不同世界的界線,人的界限。酒神祭喚醒了希臘人心中的酒神因素,呼喚著過度與化一,但它也揭露出一切美夢慘淡的根基,然后,夢神與酒神的對抗就開始了,之后的時期根據(jù)他們的力量作用可以劃分為(我估計)荷馬時期,抒情詩產(chǎn)生時期,最后是多里斯時期,雖則它是夢神文化主導,但悲劇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埃斯庫羅斯,索福克樂斯,最后是悲劇被蘇格拉底滅殺時期的歐里庇德斯?!侗瘎〉恼Q生》讀書心得3在這本書里尼采開門見山的解釋了希臘悲劇產(chǎn)生的內(nèi)在機制。指出,是阿波羅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即日神和酒神。所謂日神精神就是沉湎于外觀的幻覺,反對追究本體,日神的光輝使萬物呈現(xiàn)出美的外觀,制造一種幻覺,日神精神的潛臺詞是:就算人生是個夢,我們要有滋有味地做這個夢,不要失掉了夢的情致和樂趣。;所謂酒神象征著情緒的放縱,它的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痛苦與狂喜交織的顛狂狀態(tài)。酒神精神要破除外觀的幻覺,與本體溝通融合。酒神精神的潛臺詞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劇,我們要有聲有色地演這幕悲劇,不要失掉了悲劇的壯麗和快慰。前者用美麗的面紗遮蓋人生的悲劇面目,后者揭開面紗,直視人生悲劇。前者教人不放棄人生的歡樂,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前者迷戀瞬時,后者向往永恒。我們都很喜歡聽音樂,而音樂正是日神與酒神精神的一種綜合情緒的表露。尼采把悲劇看作是阿波羅精神與狄俄尼索斯精神而這的合成物。但是從實質上他更欣賞狄俄尼索斯精神。這也就是他所說的音樂精神。尼采認為,看悲劇時,"一種形而上的慰藉使我們暫時逃脫世態(tài)變遷的紛擾",通過個性的毀滅,我們反而感覺到世界生命意志的豐盈和不可毀滅,于是生出快感?,F(xiàn)實的苦難化作了審美的快樂,人生的'悲劇化作了世界的喜劇,肯定生命,連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與毀滅,與痛苦相嬉戲,從人生的悲劇性中獲得審美快感。這就是尼采所提倡的審美人生態(tài)度的真實含義。其結果是造成普遍的罪惡感和自我壓抑,審美的人生要求我們擺脫這種罪惡感,超于善惡之外,享受心靈的自由和生命的歡樂?!彼阅岵捎羞@樣兩句話:“藝術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來的形而上活動”,“只有作為一種審美現(xiàn)象,人生和世界才顯得是有充足理由的?!薄侗瘎〉恼Q生》主體部分又可以分為兩大板塊,前十五章為尼采文藝理論的闡釋部分,十六章到最后則是將前文提出的文學、美學思想在德意志文藝復興中的方法論應用,故而下面的內(nèi)容概括以第一板塊為主,后十章的內(nèi)容與前文多有重復,可以用于對前面概念的佐證和解釋。而由上文可見,尼采《悲劇的誕生》存在著兩個層次,首先是對古希臘悲劇起源的探討以及由此生發(fā)的對現(xiàn)代理性主義的批判,另一層則是潛藏在這些討論背后的、真正的內(nèi)核——審美對于人的存在之意義的決定作用,即所謂“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的最初形式。后者是尼采美學的核心,是我們理解其日神-酒神理論的基點,是貫穿全書的一條線索。關于尼采《悲劇的誕生》,學者周國平有過一段概括:“關于《悲劇的誕生》的主旨,尼采原來一再點明,是在于為人生創(chuàng)造一種純粹審美的評價,審美價值是該書承認的唯一價值,‘全然非思辨、非道德的藝術家之神’是該書承認的唯一的‘神’。他還明確指出,人生的審美評價是與人生的宗教、道德評價以及科學評價根本對立的?!髞碛种赋觯骸覀兊淖诮?、道德和哲學是人的頹廢形式。相反的運動:藝術?!梢姡毓馈臉藴适菑V義藝術,其實質是以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反對倫理的人生態(tài)度和功利(科學)的人生態(tài)度。”尼采在寫作《悲劇的誕生》時還出在叔本華哲學思想的影響之下。尼采在本書第五節(jié)中,應用叔本華音樂哲學的觀點,說道:“我希望我是在他自己的意志下認識他的?!痹诘谒墓?jié)中顯示提出一個概念——“永在痛苦和矛盾的`原始太一’”,又稱“存在的基礎”這與叔本華的把宇宙看作是意志的表象觀點十分相似了。果然在第十六章中,他就明確的提出“我們可以稱世界為具體的音樂,正如我們稱它為具體表現(xiàn)的意志”,暴露出了他的唯意志論的觀點。后來提出“權力意志”的命題已經(jīng)在此顯現(xiàn)出了端倪。而能夠實現(xiàn)權利意志的所謂的“超人”,即“有藝術才能的專制君主,”他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奴役群眾。這種超人哲學也在本書中也有眉目。在第十八節(jié)中,尼采呼喚“一個具有大無畏眼光,具有指向那未經(jīng)發(fā)掘的世界之勇敢沖力的新興一代”,這是些非理性的“天才人物”是否認科學的普遍有效性和達到普遍目的的主張,并且開始打破所謂人類可借因果關系而探索宇宙的那種信心。這就是說超人在行動時無需理性的指導和制約,只需要抽象的意志和原始的本能。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看到尼采已經(jīng)在《悲劇的誕生》中構造出他在哲學、社會、歷史方面的唯意志論。悲觀主義。原始復歸主義、超人哲學的雛形。他想世人宣揚的是一整套令人震驚的思想,如:自覺的歌頌惡而排斥善,認為追求善行是一種錯誤;真正的美德與傳統(tǒng)的美德是相反的并只有少數(shù)人擁有;高等人向庶民開戰(zhàn),抵制時代的民主傾向;意志的力量高于一切,為了具有加害人的能力和忍受痛苦,要執(zhí)行斯巴達式的紀律,更充滿痛苦;男人應當訓練來戰(zhàn)爭,女人應當訓練來供戰(zhàn)士娛樂等等……《悲劇的誕生》讀書心得4《悲劇的誕生》是尼采第一步正式出版的著作,發(fā)表于1872年。尼采是德國人,在1866到1872年間,德國還處于皇帝的統(tǒng)治下,并且連年征戰(zhàn),社會比較動蕩,學術界也比較偏向于傳統(tǒng)保守。尼采當時是巴塞爾大學的古典文學教授,年輕有為且前途無量,正在研究古希臘羅馬精神,學界都在期待他寫的文章。然而,《悲劇的誕生》一經(jīng)出版,這一通驚世駭俗的新理論就激怒了學術界,還因此引來了不少批評,連他的老師和學生都不支持他。直到現(xiàn)在,這本《悲劇的誕生》雖然已經(jīng)非常出名了,卻依然沒有得到承認。但是尼采是很有點執(zhí)著又浪漫的文人精神的,面對這么多的反對聲音,依然沒有放棄追求自己的哲學理想,堅持把自己的思考進行到底,后來又陸續(xù)發(fā)表了代表其思想的其他文章和書籍,比如《自我批判的嘗試》、《偶像的黃昏》等等。我買的譯本是周國平先生翻譯的版本。作為國內(nèi)第一個翻譯尼采書籍的翻譯家和文學家,周國平先生很用心地為現(xiàn)代青年們作了序言和導語,在書籍的最前面簡要介紹了《悲劇的誕生》的主要思想。二十世紀時,周國平先生把尼采美學帶到國內(nèi)之后立馬引起了一股美學熱潮,當時的人們都以談論哲學為榮,有文化有情懷的人才是高貴、高尚人士。尼采說過這樣一句話:“蘇格拉底殺死了悲劇?!蔽译m然還沒有讀過蘇格拉底的著作,但前不久剛剛讀完蘇格拉底的徒弟柏拉圖寫的《理想國》一書?!独硐雵防锇颜x定義為,城邦里的每個公民都做好自己的分內(nèi)事,可見柏拉圖的思想倡導的是用理性約束自身的行為,光靠感性是不能建設美好國家的。柏拉圖的思想有很大一部分承襲于蘇格拉底。蘇格拉底以研究人性中的理性、倡導“獨立自主”思想而聞名,后世不少西方政治學家和哲學家的理論起源都來自于蘇格拉底。尼采是一個富于感性的、浪漫的思想家,他像無數(shù)的思想家一樣關心人類存在和存在價值的問題,但他不認同蘇格拉底在人性中這種只看重理性忽視感性的觀點,網(wǎng)上有網(wǎng)友這樣評論:蘇格拉底作為“科學精神”和理性主義的化身,既謀殺了古希臘悲劇和藝術,又可能造成巨大的政治災難;蘇格拉底用理性否定本能,其“理論樂觀主義”殺死了悲劇。蘇格拉底作為“科學秘教的傳播者”,導致求知欲和科學精神在后世的泛濫,由此成了“世界歷史的轉折點和漩渦”,可能帶來可怕的政治后果。先意識到尼采是這樣一個充滿浪漫感性、想法大膽又天馬行空的人之后,或許能夠更好地理解尼采的美學思想。尼采尋找諸如音樂、抒情詩、悲劇等藝術種類的本質以及人為什么需要審美的根源時,開創(chuàng)了獨特的“日神酒神二元沖動”學說。日神和酒神都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代表人物。日神阿波羅是光明之神,支配著世界的美麗外觀,這種外觀是不同的人主觀看到的不同世界,也可以說是一種幻覺,并不一定是真實的客觀世界本來的面目;酒神狄奧尼索斯是一種藝術力量的象征,古希臘常常有民謠集會來紀念酒神受苦的場景,而這種集會儀式中人們盡情飲酒作樂,縱情恣意,說明古希臘人潛意識中渴望脫離個體的束縛、回歸原始回歸自然,本質是“個體化原理崩潰時從人的最內(nèi)在基礎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滿幸福的狂喜”,是人類放肆的天性。酒神與世界的本質相聯(lián)系,日神與現(xiàn)象相聯(lián)系,那么自然是酒神是本原的因素。我對此簡單粗暴的理解是,日神象征人類用理性建造出的實物上的美,而酒神象征著人類感性上對原始自然的天然渴望。周國平先生認為,日神是個體的人借外觀的幻覺自我肯定的沖動,酒神是個體的人系我否定而復歸世界本體的沖動。用我的頭腦來理解,就是時代在發(fā)展在進步,效率越來越高事物也越來越精致,從原始人的小木屋到如今的摩天高樓就可以看出來,人類理性上是追求事物外觀的精致和完美的;但是這種外觀的精致美麗是“建立在某種隱蔽的痛苦和知識之根基上”的,意思是說社會發(fā)達的背后伴隨著人民精神上的壓抑與痛苦,看看二十一世紀人民的生活現(xiàn)狀就不難理解了——生活節(jié)奏太快,打工人們?yōu)榱烁仙鐣\轉的速度每天痛苦的上班,社會競爭也加劇,從上學讀書時開始就有“內(nèi)卷”,每一天都處于壓力之下,人性難免有壓抑和扭曲——這些都是“隱蔽的痛苦”的外化表現(xiàn)?!岸獩_動”,意思是日神和酒神雖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對立力量,但兩者可以相互制衡相互促進,這就是人類存在的本質,社會也是在這種沖突矛盾中不斷前進——當酒神力量放縱時,人民就會松散且沉溺于欲望中,需要理性的日神力量把人們從欲望的泥沼中拔出來;當日神力量盛行時,人們會感到苦悶不堪,需要感性的酒神力量來給人們進行一場心靈和肉體上的慰藉?!叭丈窈途粕裣嗷ゼしǜ辛Φ男律?,在彼此銜接的不斷新生中相互提高。”在人們的頭腦中,悲劇往往比大團圓結局更容易留下印象,悲劇也被認為時高級甚至是頂峰的藝術形象。古希臘神話中有許許多多的悲劇,出名的`例如普羅米修斯之火,都給人留下超出故事本身的震撼之感。按照尼采的解釋,悲劇的誕生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最初,只是群眾的幻覺,酒神信徒縱情狂歡,在意識模糊的時候把自己看作是酒神隨從薩提兒;然后,由此出現(xiàn)了薩提兒歌隊,歌隊成員用舞蹈、聲音、臺詞等來扮演薩提兒,談論這種幻想,但這個時候是沒有舞臺的,酒神只是作為人們談論的對象被想象在場;最后戲劇產(chǎn)生了,有專人扮演死神本人,死神“真的”在場而不是聊天對象,是更立體的形象。這個過程就是酒神音樂不斷向日神的形象世界進化的過程,所以周國平認為尼采正是在探索悲劇的誕生過程中開創(chuàng)了二元對立理論,進而找到了尼采的人生哲學?!侗瘎〉恼Q生》之中的語言和普通研究所采用的正式學術語言很不一樣,無怪乎學界既不接受尼采的思想也不接受這本書本身了。本書的文字就像尼采本人在和讀者聊天,又或者是尼采本人在自言自語,把他的所思所想娓娓道來,很連貫很流暢,沒有生硬的一二三四點或者是開頭過程結果。平直中也有文學性,在寫到激動的時候,尼采會連用五個反問句來抒發(fā)情感;行文中也有一些感性的、華麗的描寫,把他要表達的內(nèi)容夸張的敘述一番,加上他主觀的感情“濾鏡”于事物之上。文學書是不好讀的。在中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讀張愛玲、李碧華的小說,這些書籍當然也屬于文學之列,但是是非常有趣輕松的,有情節(jié)有描繪;但是像《悲劇的誕生》一樣純粹闡述作者的思想的文學書籍讀起來就遠沒有那么輕松,有時讀起來還覺得有些晦澀,需要大量的總結提煉才能讀懂作者想表達的意圖。然而研究文學,不能只選擇讀那些自己喜歡的、輕松的書,各方面經(jīng)典的書籍都要涉獵,才能有一些小小的心得。《悲劇的誕生》讀書心得5在《悲劇的誕生》里尼采從沒提到這一相似性,而他對阿里斯托芬的提及也僅限于引用后者對蘇格拉底的批評。阿里斯托芬在《云》里面把青年時期的蘇格拉底描述成熱衷于自然奧秘和修辭術的智術師形象,喜劇對蘇格拉底提出了如下兩項指控:瀆神罪(蘇格拉底否認宙斯的存在)和敗壞青年(蘇格拉底教導青年毆打自己的父親)。在劇中蘇格拉底對其青年弟子的培訓是通過代表兩種相反生活方式的“正理”與“歪理”的爭辯而完成的。正理代表了馬拉松老戰(zhàn)士時代的生活:主張嚴格的健身運動,克制情欲與享樂獲得,遠離政治和市場。而歪理代表了雅典的民主政治走向頹敗階段的狀況:沉浸于荒淫無度的享樂生活中不能自拔,并且熱衷于修辭術和政治。正理與歪理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埃斯庫羅斯和歐里庇得斯之間的對立:正理主張的生活類似于埃斯庫羅斯筆下的悲劇角色——簡單的性格與言辭描寫同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與充斥苦難的命運之間的對照;而歪理所推崇的修辭術顯然代表了歐里庇得斯及阿伽通這些新悲劇詩人的那種細膩化的描寫風格。然而問題在于正理與歪理都不足以代表《云》劇中蘇格拉底的生存方式:主張修辭術的同時過著完全禁欲的生活,而同時正理與歪理任何一方也都不代表阿里斯托芬本人的立場。對青年蘇格拉底的指控被尼采引用作為對哲人蘇格拉底乃至柏拉圖作品的指控,這種“對象偷換”是否合理;其次,阿里斯托芬本人對城邦諸神與哲學的關系持何種看法,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