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電路的基本定律與基本分析方法演示文稿_第1頁
第一章電路的基本定律與基本分析方法演示文稿_第2頁
第一章電路的基本定律與基本分析方法演示文稿_第3頁
第一章電路的基本定律與基本分析方法演示文稿_第4頁
第一章電路的基本定律與基本分析方法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電路的基本定律與基本分析方法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優(yōu)選第一章電路的基本定律與基本分析方法目前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二.學習電工學的目的:

1.科技發(fā)展自身的需要

以電工基礎為技術支撐的五個系統(tǒng)1.通信系統(tǒng)2.計算機系統(tǒng)3.控制系統(tǒng)4.電力系統(tǒng)5.信號處理系統(tǒng)

當前的發(fā)展趨勢:系統(tǒng)間的相互融合。例:數(shù)碼相機,數(shù)控加工中心,先進制造系統(tǒng)2.人才市場的需求,系統(tǒng)型、跨專業(yè)復合型人才需求擴大。目前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三.學習方法1.大學學習的三個階段:基礎教學、專業(yè)基礎教學、專業(yè)教學學習方法上:應試學習到主動學習,到自主學習,到學習與創(chuàng)新2.電工電子技術:具有綜述的特點,范圍廣;實踐性強,具有一定的工程性;學時緊張,要求及時復習。前言四.成績評定

平時:25%-30%(包含到課率30%,課堂表現(xiàn)40%,作業(yè)(嚴禁抄襲!30%)

實驗:10%(包含實驗操作部分50%,實驗報告50%,若沒有做實驗則實驗成績?yōu)榱悖┪?參考書

秦曾煌主編,《電工學》,高教出版社

ElectricalEngineering-ForAllEngineers,WillamH.Roadstrum羅守信主編,《電工電子技術》(上下冊)

,高教出版社

期末考試:60-65%目前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六、答疑時間、地點:每周四下午2:00~3:30,電氣大樓(519)電工教研室七、作業(yè):下次公布上次的作業(yè)答案。批改1/2(簡單內容不批改),作業(yè)請用作業(yè)本。前言目前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第一章電路的基本定律與基本分析方法1.1電路的組成及基本物理量1.2電路的基本元件1.3電路的基本定律1.4基本元件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1.5電路的3種基本工作狀態(tài)1.6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目前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1電路組成及基本物理量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參考方向

電路模型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目前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1.

電路的組成及基本物理量

電路是電流的通路,它是為了某種需要由某些電工、電子器件或設備組合而成的。電路的組成:電源、負載和聯(lián)接導線、變壓器控制開關保護裝置等中間環(huán)節(jié).翻頁實際電路電路模型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E+–SIR強化目前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

各種蓄電池和干電池由化學能轉換成電能。電源電源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為電能的裝置目前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

汽輪發(fā)電機和風力發(fā)電機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目前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實際的負載包括電動機、電動工具和家用電器等等。電動機手電鉆吸塵器負載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負載是消耗電能的設備,將電能轉換成非電形態(tài)的能量并消耗掉目前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中間環(huán)節(jié)中間環(huán)節(jié)包含變壓器/連接導線/控制開關/保護裝置等.作用:在電路中主要起傳輸/控制/分配與保護的作用.目前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力系統(tǒng)擴音器電路的作用實現(xiàn)電能的傳輸和轉換實現(xiàn)信號的傳遞和處理電路的作用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電燈電爐電動機發(fā)電機升壓變壓器降壓變壓器話筒揚聲器放大器目前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1.1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參考方向1.基本物理量W、kW、mWV、kV、mV、μVV、kV、mV、μVA、mA、μA(用電或供電)電源力驅動正電荷的方向(低電位高電位)電位降低的方向(高電位低電位)

正電荷移動的方向高電位流向低電位PE(直流)

e(交流)U(直流)

u(交流)i(交流)I(直流)物理量單位方向功率電流電壓電動勢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目前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2.電壓、電流參考方向

在復雜電路中難于預先判斷某段電路中電流的實際方向,從而影響電路求解。問題電流方向ba,ab?電壓、電流實際方向: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abR5R2R1R3R4R6++E1E2E+ˉ+URIabˉ方向確定目前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在解題前先任意選定一個方向,稱為參考方向(或正方向)。依此參考方向,根據(jù)電路定理、定律列電路方程,從而進行電路分析計算。解決方法:計算結果為正,實際方向與假設方向一致;計算結果為負,實際方向與假設方向相反。

由計算結果可確定U、I

的實際方向: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目前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解:假定I的參考方向如圖所示。

則:(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反?。?/p>

已知:E

=2V,R=1Ω問:當Uab為1V時,I=?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例1.1.1]URE

IRabd+-+-目前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假定U、I

的參考方向如圖所示,若I=-3A

,E

=2V,R=1Ω

Uab=?(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一致)

小結1.電壓電流“實際方向”是客觀存在的物理現(xiàn)象,“參考方向”是人為假設的方向。解: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URE

IRabd+-+-={[-(-3)]×1+2}V=

5V[例1.1.2]目前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4.為方便列電路方程,習慣假設I與U

的參考方向一致(關聯(lián)參考方向)。

2.方程U/I=R

只適用于R中U、I參考方向一致的情況。即歐姆定律表達式含有正負號,當U、I參考方向一致時為正,否則為負。

3.在解題前,一定先假定電壓電流的“參考方向”,然后再列方程求解。即

U、I為代數(shù)量,也有正負之分。當參考方向與實際方向一致時為正,否則為負。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

小結目前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設電路任意兩點間的電壓為U,電流為I,則這部分電路消耗的功率為3.電路功率如果假設方向不一致怎么辦?功率有無正負?問題: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bIRUa+-P=UI目前二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按所設參考方向列式U、I參考方向一致

P=UI功率的計算

U、I參考方向相反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bIRUa+-IbRUa-+bRUa+-IbIRUa-+P=–UI目前二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2)將U、I

的代數(shù)值代入式中

若計算的結果P>

0,則說明U、I

的實際方

向一致,此部分電路吸收電功率(吸收能量)

負載

。

若計算結果P<0,則說明U、I

的實際方向相反,此部分電路輸出電功率(提供能量)

電源

。P=UI翻頁上頁下頁返回第1章目前二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已知:U=

10

V,I=

1A

。按圖中

P=10

W

(負載性)假設的正方向列式:P=UI

1

)

P為“+”表示該元件吸收功率;

P為“-”則表示輸出功率。2)在同一電路中,電源產(chǎn)生的總功率和負載消耗的總功率是平衡的。小結若:U=10

V,I=-1

A

P=-10W

(電源性質)[例1.1.3]IbaU+-IbaU+-目前二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1.2電路模型實際電路由實際電路元件構成,每一個實際元件都包含了多種復雜的電磁關系.為了便以分析計算,引入電路模型的概念.只含一種主要的電磁關系的電路元件稱為理想的電路元件.實際電路可以用一個或若干個理想電路元件經(jīng)理想導體連接起來模擬,這便構成了電路模型目前二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手電筒的電路模型目前二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2

電路的基本元件

電阻、電容、電感元件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

電壓源

電流源目前二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上頁下頁第1章返回1.電阻元件電阻(R):具有消耗電能特性的元件。

伏安特性:電阻元件上電壓與電流間的關系稱為伏安特性。Riu+-1.2.1電阻、電容、電感元件目前二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iu當恒定不變時,稱為線性電阻。翻頁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Riu+-

伏-安特性曲線目前二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

實際的金屬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尺寸及材料的導電性能有關。式中ρ稱為電阻率,是表示材料對電流起阻礙作用的物理量。l

是導體的長度,S

為導體的截面積。電阻的單位是歐姆(Ω),千歐(kΩ)。目前二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幾種常見的電阻元件普通金屬膜電阻繞線電阻電阻排熱敏電阻目前三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非線性電阻:當電壓與電流之間不是線性函數(shù)關系時,稱為非線性電阻。iu+-iu

伏-安特性曲線二極管二極管電壓電流關系目前三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2電容元件C相當于開路電容元件在直流電路中:電容:具有存儲電場能量特性的元件。翻頁dudt=0i=0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ui+-Ci=Cdudt電容元件的基本伏—安關系式i=dud

tCdqdt=C上有電壓嗎!目前三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電容是一種儲能元件,儲存的電場能量為:上頁下頁返回翻頁

電容器的電容與其極板的尺寸及其間介質的介電常數(shù)有關。式中ε即為其間介質的介電常數(shù)(F/m),S

為極板的面積(m2),d是極板的距離(m)。=tdtuiW=∫t0dtp∫0目前三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幾種常見的電容器普通電容器電力電容器電解電容器目前三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電解電容目前三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常用的各種電容器陶瓷電容聚脂膜電容有機薄膜電容玻璃釉電容滌綸電容目前三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小結(1)、i的大小與u

的變化率成正比,與u的大小無關;(3)、電容元件是一種記憶元件;(2)、電容在直流電路中相當于開路,有隔直作用;(4)、當u,i為關聯(lián)方向時,i=Cdu/dt;

u,i為非關聯(lián)方向時,i=–Cdu/dt。目前三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3.電感元件

單位:H,mH,H單位電流產(chǎn)生的磁鏈

電感:能夠存儲磁場能量的元件。翻頁上頁下頁第1章返回L符號i目前三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電感元件的基本伏—安關系式電感元件的基本關系式翻頁其中: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uiL+-eL+-iu=Ldidt目前三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電感是一種儲能元件,儲存的磁場能量為電感元件在直流電路中相當于一根無阻導線!翻頁第1章=tdtuiW=∫t0dtp∫0目前四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

線圈的電感與線圈的尺寸、匝數(shù)以及附近介質的導磁性能等有關。

對于一個密繞的N

匝線圈,其電感可表示為

式中μ即為線圈附近介質的磁導率(H/m),S為線圈的橫截面積(m2),l是線圈的長度(m)。目前四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幾種常見的電感元件帶有磁心的電感陶瓷電感鐵氧體電感目前四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常用電感臥式電感工形電感工形電感(帶外套)環(huán)形電感多層電感貼片功率電感目前四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u的大小與i

的變化率成正比,與i的大小無關;(3)、電感元件是一種記憶元件;(2)、電感在直流電路中相當于短路;(4)、當u,i為關聯(lián)方向時,u=Ldi/dt;

u,i為非關聯(lián)方向時,u=–Ldi/dt。小結:目前四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理想元件的伏安關系第1章上頁下頁返回RLCu=Rii=Cdudtu=Ldidt翻頁(u與i參考方向一致)目前四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實際電壓源u=us–iR0(1-2-10)實際電壓源伏安特性可見:實際電壓源的內電阻R0越小,外特性曲線越平,電源的帶載能力越強。+-NusiuR0iuuuS1.2.2電壓源

由電動勢E和電阻R0串聯(lián)組成的電源模型,稱為電壓源.當I=0(電壓源開路),U=U0=E,U0稱為開路電壓;當U=0(電壓源短路),I=IS=E/R0,IS稱為短路電流;注意:實際的電壓源決不允許短路,避免燒壞電源!目前四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外特性:輸出電壓與輸出電流的關系。特點:UIO(1)端電壓始終恒定,等于直流(交流)電壓US(us)。(2)輸出電流是任意的,即隨負載(外電路)的改變而改變。_U+IUS+_RL

2、理想電壓源(R0=0)(3)理想電壓源不能短路,否則引起矛盾。(4)理想的電壓源不存在,當R0<<RL時,U~E,此時的電壓源可看做理想的電壓源目前四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

實際電流源i=is–uG0,模型如左圖,外特性曲線如右圖,實際電流源伏安特性實際電流源的內電導G0越小,外特性曲線越陡,電源的帶載能力越強??梢姡篘G0uiisiuiiS1.2.3電流源由(1-2-10)兩邊同除以R0,得當電流源開路時,I=0,U=U0=ISR0(U0稱為開路電壓)當其短路時,U=0,I=IS(IS稱為短路電流).目前四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2、理想電流源(1)輸出電流恒定不變。(2)端電壓是任意的,即隨負載不同而不同。(3)理想電流源不能斷路。U=IS.RLI=IS外特性方程IUIS+-RL特點IUISO注意:以上理想電源、實際電源均為“獨立電源”,能單獨對外電路提供電能??梢栽陔娐分衅鸬健凹睢钡淖饔谩M瑯?理想電流源也是不存在的,當R0>>RL時,可將此電流源看做理想的電流源.目前四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1]分析:IS

固定不變,US

固定不變。USIRU-=IsU=?+-IUS+-R所以:

I=Is,已知:Is

,US

,R

問:I等于多少?U又等于多少?目前五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2]US+bRIsIIUsa-1A4V2Ω已知:IS

,US

,R;試分析:1.I等于多少?2.若使R減小為1Ω,I如何變?兩個電源的功率如何變?解:1.Uab=US

2.若R減小為1Ω,電流源的功率不變!電壓源的功率IUs=I–Is=3A增大!P=USIUs=12WI=US/R=4A為什麼?I=US/R=4/2=2A目前五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3]求下列各電路的等效電源解:+–abU25V(a)++–abU5V(c)+a5AbU3(b)+a+-2V5VU+-b2(c)+(b)aU5A23b+(a)a+–5V32U+b目前五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自學)三、受控電源——非獨立電源ibibβic=電流ic

受電流ib

控制一條支路的電壓(或電流)受另一條支路的電壓(或電流)控制。被控支路

電壓電流控制支路

電壓電流VCCSVCVSCCCSCCVSibibβic=電流控制的電流源受控源目前五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受控源的電路模型圖中的μ、β

沒有單位,k的單位是Ω,g的單位是S。+–uμuVCVSuguVCCSRiiβCCCSCCVS+–kiRi目前五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注意事項:1.控制支路、被控支路及參考方向在電路圖中一定要標清楚。2.控制支路控制量的參考方向改變,被控量的參考方向也要相應改變。uS+-+–μiiR2R1R3R4uS+-+–μiiR2R1R3R4目前五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3.變換電路時,控制支路不能變換掉。uS+-+–μiiR2R1R3R4uS+-+–μiR1R4R2∥R34.受控源不是獨立電源。受控源不能單獨在電路中起“激勵”作用。目前五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3電路的基本定律§1.3.2基爾霍夫定律基爾霍夫定律是電路作為一個整體所服從的基本規(guī)律,它闡述了電路各部分電壓或各部分電流相互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Kirchhoff’sCurrentLaw)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Kirchhoff’sVoltageLaw)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是進行電路分析和計算的基本定律.§1.3.1歐姆定律指流過線性電阻中的電流與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正比,u=iR,當元件的電壓u與電流i的關系滿足歐姆定律時,稱為線性器件,反之,不滿足歐姆定律時稱為非線性器件.目前五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GustavRobertKirchhoffKirchhoffwasaGermanphysicistbornonMarch12,1842.Hisfirstresearchwasontheconductionofelectricity,whichledtohispresentationofthelawsofclosedelectriccircuitsin1845.Hewasthefirsttoverifythatanelectricialimpulsetravelledatthespeedoflight.KirchhoffdiedinBerlinonOctober17,1887目前五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一、名詞注釋:支路:流過同一電流的電路分支?;芈罚河芍窐嫵傻拈]合路徑。支路:ab,ad,…(b=6)回路:abda,bcdb…(L=7)結點:a,b,…(n=4)結點:三條或三條以上支路的連接點。網(wǎng)孔:在電路模型的平面圖上不含其它支路的回路。網(wǎng)孔(m=3)aUS1dbc_+R1_+_+R6R5R4R3R2US6US5目前五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二、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任一時刻,對任一結點,所有通過結點的各支路電流的代數(shù)和恒等于零。設:流出結點的電流為“+”,流入為“-”結點a:–I4–

I5+I6=0

結點b:–I1+I2+I3+I4=0I4+I5=I6

I1=I2+I3+I4

I出=I入i出=i

入i=0I1I2I3I4I5I6Rab目前六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I1I2I3I4I5I6Rab若:I1=5A,I2=2A,I3=–

3A,R=1求:UabI4=I1–I2–I3=5–2–(–3)=6(A)Uab=–

I4R=–

6(V)電流參考方向與實際方向相反電流從結點流出目前六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的擴展應用

--用于包圍部分電路的任意封閉面廣義結點

包圍部分電路的任意封閉面I1-I3-I6=0R5US5US1I1d_aR6I3bc_+R1+_+R4R3R2US6I6目前六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I=?廣義結點I=0IA+IB+IC=0ABCIAIBIC2+_+_I51156V12V目前六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I=?KCL的擴展應用舉例翻頁IsR2R3US2+_R4US1+_R1II=0返回目前六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3.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內容:在任一時刻,沿電路內任一回路以任一方向巡行一周時,沿巡行方向上的電位升(電動勢)之和等于電位降之和?;芈罚篴-b-d-a電位升電位降依據(jù):電位的單值性。翻頁US1_+R6R5US5I2I1I3dbc_E1+R1_+R4R3R2US6aE6返回目前六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KVL應用步驟:翻頁US1_+R6R5US5I2I1I3dbc_+R1_+R4R3R2US6a

在電路圖上標出電流(電壓或電動勢)的參考方向。*

標出回路的循行方向。*根據(jù)KVL列方程,依IR=E,I(E)與參考方向一致取正,否則取負。*返回目前六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KVL的擴展應用--用于開口電路。KVL的意義:表明了電路中各部分電壓間的相互關系。電位升電位降US+_RabUabI+-目前六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解:設流過R1電流的參考方向如圖所示。應用KCL可得IR1=I2-I1=1A發(fā)出功率P2=(Uca+Uab)I2電流源I2的功率=-80W

(-I2R2

-IR1R1)I2=已知電路參數(shù)如圖中所示,求各電流源的功率、并判斷是輸出還是吸收功率。b1AI1I2R1R2aW10W202AcIR1電流源I1的功率W20==PIUba11=IRIR111··吸收功率目前六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作業(yè):,,目前六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4基本元件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

元件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是電路最簡單最常用的連接形式

電容、電感元件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1、電容的串聯(lián)

2、電容的并聯(lián)3、電感的串聯(lián)4、電感的并聯(lián)目前七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電容的串聯(lián)u1uC2C1u2+++--i目前七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等效電容iu+-C等效u1uC2C1u2+++--i目前七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串聯(lián)電容的分壓iu+-Cu1uC2C1u2+++--i目前七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2、電容的并聯(lián)i2i1u+-C1C2iiu+-C等效目前七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并聯(lián)電容的分流i2i1u+-C1C2iiu+-C目前七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3、電感的串聯(lián)u1uL2L1u2+++--iiu+-L等效目前七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串聯(lián)電感的分壓u1uL2L1u2+++--iiu+-L等效目前七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4、電感的并聯(lián)u+-L1L2i2i1iu+-L等效目前七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并聯(lián)電感的分流u+-L1L2i2i1iu+-L等效目前七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課堂小結3、電容、電感的串并聯(lián)。2、電感元件;1、電容元件;目前八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4.2電壓源、電流源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

1.理想電壓源的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串聯(lián)等效電路注意參考方向下頁上頁+_u返回uSn+_+_uS1+_u+_uS2目前八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下頁上頁并聯(lián)相同電壓源才能并聯(lián),電源中的電流不確定。注意+_uuS1+_+_iuS2+_u返回等效電路各電源的參考方向相同各電源大小相等目前八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壓源與支路的串、并聯(lián)等效下頁上頁uS2+_+_uS1+_iuR1R2+_uS+_iuRuS+_i任意元件u+_RuS+_iu+_返回對外電路而言,與電壓源并聯(lián)的元件為虛元件,應斷開。R目前八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RabuS+-電壓源與電阻并聯(lián)+-iSabuSR電壓源與電阻及電流源并聯(lián)abuS+-電壓源的并聯(lián)(續(xù))目前八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2.理想電流源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

相同的理想電流源才能串聯(lián),每個電流源的端電壓不能確定。串聯(lián)并聯(lián)注意參考方向下頁上頁iS1iS2iSni等效電路等效電路iiS2iS1i注意返回目前八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下頁上頁電流源與支路的串、并聯(lián)等效R2R1+_uiS1iS2i等效電路iS等效電路iS任意元件u_+R返回對外電路而言,與電流源串聯(lián)的元件為虛元件,應短路。RiSi+_uR目前八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電流源與電阻串聯(lián)電流源與電阻及電壓源串聯(lián)abiSabiSR+-abiSRuS電流源的串聯(lián)(續(xù))目前八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2:例1:usisusus1is2is1us2is=is2-is1isusisis小結:對外電路而言,與電壓源并聯(lián)的元件為虛元件,應斷開。與電流源串聯(lián)的元件為虛元件,應短路。目前八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1.通路2.斷路(開路)3.短路目錄頁前一頁1.5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目前八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通路目錄頁前一頁目前九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5

電源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1)電壓與電流

電源有載工作

當電源內阻Ro<<R時,則UE

,表明當電流(負載)變動時電源的端電壓變動不大,這說明它帶負載能力強。EUIO電源的外特性曲線+-+-目前九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電源輸出的功率電源產(chǎn)生的功率內阻損耗的功率

在一個電路中,電源產(chǎn)生的功率和負載取用的功率以及內阻上所損耗的功率是平衡的。2)功率與功率平衡1.5電源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目前九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3)電源與負載的判別②U和I取非關聯(lián)參考方向,若P=UI

0,電源;

若P=UI

0,負載。①U和I取關聯(lián)參考方向,若P=UI0,負載;若P=UI

0,電源。

⑴方法一:根據(jù)U和I的實際方向判別⑵方法二:根據(jù)U和I的參考方向判別電源:U和I的實際方向相反,電流從“+”端流出,發(fā)出功率;負載:U和I的實際方向相同,電流從“+”端流入,取用功率。1.5電源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目前九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下圖所示方框為電路元件,已知:UAB=50V,I1=15A,I2=10A,I3=-5A,試求電路各元件的功率,并校驗功率是否平衡。解:∵UAB=50V∴A點為“+”,B點為“-”∵I1=15A∴I1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同,電流從“+”端出,“1”元件為電源,輸出功率為:1.5電源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123ABI1I2I3UAB目前九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I2=10A∴I2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同,電流從“+”端入,“2”元件為負載,吸收功率為:∵I3=-5A∴I3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反,電流從“+”端入,“3”元件為負載,吸收功率為:可見負載吸收的功率與電源輸出的功率平衡1.5電源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123ABI1I2I3UAB目前九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4)額定值與實際值額定值:電氣設備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和額定功率及其他標準使用規(guī)定值稱為電氣設備的額定值。分別用UN、IN、PN表示。

制造廠在制定產(chǎn)品的額定值時,要全面考慮使用的經(jīng)濟性、可靠性及壽命等因素,特別要保證設備的工作溫度不超過規(guī)定的容許值。

使用時,電壓、電流和功率的實際值不一定等于它們的額定值。1.5電源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目前九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2.斷路(開路)目錄頁前一頁目前九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當開關斷開時,電源處于開路(空載)狀態(tài),不輸出電能,其特征如下:

電源開路電源端電壓(即開路電壓)等于電源電動勢負載功率為零開路電流為零1.5電源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目前九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3.短路目錄頁前一頁目前九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電源短路電源端電壓為零負載功率為零電源產(chǎn)生的電能全被內阻所消耗短路電流(很大)短路通常是一種嚴重事故,應該盡力預防1.5電源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

當電源的兩端被短接時,其特征如下:目前一百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6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所謂的電分路析,就是在已知電路各元件的參數(shù)、激勵和電路結構的條件下,分析和計算電路中的響應.簡單電路用串并聯(lián)等效,對于復雜電路,應用電路的分析方法.以電阻電路為例介紹支路電流法,節(jié)點電壓法,疊加原理,電源的等效變換,電源等效定理等幾種常用的電路分析方法.上述的分析方法都是以歐姆定律和基爾霍夫定律為基礎.目前一百零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支路電流法以支路電流為變量求解電路的方法

1.思路:應用KCL、KVL分別對結點和回路列方程,聯(lián)立求解。翻頁R1R2abd+_US4R4R5US3R3+_R6cI1I6I3I2I4I5返回目前一百零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2.解題步驟:節(jié)點a:節(jié)點c:節(jié)點b:節(jié)點d:節(jié)點數(shù)n=4支路數(shù)b=66條支路6個未知電流,應列6個方程可列“n-1”個獨立的電流方程。翻頁R1R2abd+_US4R4R5US3R3+_R6cI1I6I3I2I4I51)設各支路電流的參考方向如圖所示。

2)根據(jù)KCL列方程。返回目前一百零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6條支路6個未知電流應列6個方程??闪?/p>

m個獨立的回路電壓方程。US4=I4R4+I1R1-I6R6bCd:adc:US3-US4=I3R3-I4R4-I5R5abd:0=I2R2+I5R5+I6R6翻頁3)設各回路的循行方向,應用KVL列方程,如圖示(順時針)。求解4)聯(lián)立以上方程組61~IIR1R2abd+_US4R4R5US3R3+_R6cI1I6I3I2I4I5返回目前一百零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若一支路中含有理想電流,可否少列一個方程?結點電流方程翻頁思考題dR6n=4b=6US+_abcIS3I1I2I3I4I5I6R5R4R2R1返回目前一百零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回路電壓方程翻頁結果:未知數(shù)少一個支路電流,但多一個未知電壓,方程數(shù)不變!dR6n=4b=6US+_abcIS3I1I2I3I4I5I6R5R4R2R1+-Ux返回目前一百零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1.應用支路電流法解題步驟:

小結設定支路電流的參考方向。根據(jù)KCL可列“n-1”個獨立的電流方程。設各回路的循行方向。應用KVL可列

m個獨立的回路電壓方程。解聯(lián)立方程組求解。2.支路電流法是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適用于任何電路。缺點是當支路較多時,需列的方程數(shù)多,求解繁瑣。返回目前一百零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結點電壓法結點電壓的概念:任選電路中某一結點為零電位參考點(用表示),其他各結點對參考點的電壓,稱為結點電壓。結點電壓的參考方向從結點指向參考結點。結點電壓法適用于支路數(shù)較多,結點數(shù)較少的電路。結點電壓法:以結點電壓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在求出結點電壓后,可應用基爾霍夫定律或歐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的電流或電壓。baI2I3E+–I1R1R2ISR3在左圖電路中只含有兩個結點,若設b為參考結點,則電路中只有一個未知的結點電壓。目前一百零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2個結點的結點電壓方程的推導:設:Vb=0V

結點電壓為U,參考方向從a指向b。2.應用歐姆定律求各支路電流:1.用KCL對結點a列方程:

I1–I2+IS–I3=0E1+–I1R1U+-baE2+–I2ISI3E1+–I1R1R2R3+–U目前一百零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將各電流代入KCL方程則有:整理得:注意:(1)上式僅適用于兩個結點的電路。

(2)分母是各支路電導之和,恒為正值;分子中各項可以為正,也可以可負。當E和IS與結點電壓的參考方向相反時取正號,相同時則取負號。而與各支路電流的參考方向無關。2個結點的結點電壓方程的推導:即結點電壓方程:目前一百一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1:baI2I342V+–I11267A3試求各支路電流。解:①求結點電壓Uab②應用歐姆定律求各電流目前一百一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2:電路如圖:已知:E1=50V、E2=30VIS1=7A、IS2=2AR1=2、R2=3、R3=5試求:各電源元件的電流。解:(1)求結點電壓Uab注意:恒流源支路的電阻R3不應出現(xiàn)在分母中。b+–R1E1R2E2R3IS1IS2a+_I1I2+UI1–目前一百一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2)應用歐姆定律求各電壓源電流+UI2–b+–R1E1R2E2R3IS1IS2a+_I1I2+UI1–目前一百一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疊加原理返回疊加原理是分析線性電路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它反映了線性電路的兩個基本性質,即疊加性和比例性.目前一百一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疊加原理

將一個多電源共同作用的電路,轉化為單電源分別作用的電路。

思路:

對于一個線性電路來說,由幾個獨立電源共同作用所產(chǎn)生的某一支路的電壓或電流,等于各個電源單獨作用時分別在該支路所產(chǎn)生的電壓或電流的代數(shù)和。當其中某一個電源單獨作用時,其余的獨立電源應除去(電壓源予以短路,電流源予以開路)。

內容:翻頁返回目前一百一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BI1I2R1US1R2AI3R3+_US2+_=R1US1R2ABR3+_I2'I1'I3'R1R2AUS2R3+_I2''I1''I3''+目前一百一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應用說明翻頁返回疊加原理只適用于線性電路。疊加時只將電源分別考慮,電路的結構和參數(shù)(包括電源的內阻)不變。暫時不予考慮的恒壓源應予以短路,即令US

=0;暫時不予考慮的恒流源應予以開路,即令Is=0。=USIs+-Is+US+-II'I''目前一百一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解題時要標明各支路電流、電壓的參考方向。最后結果是各部分電壓或電流的代數(shù)和。少返回疊加原理只能用于求電壓或電流,不能用于求功率。I3R3U3+-+-+_US1US2

分別單獨作用產(chǎn)生的功率目前一百一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1(疊加性):

電路如圖,已知

E=10V、IS=1A,R1=10

R2=R3=5,試用疊加原理求流過R2的電流I2和理想電流源IS兩端的電壓US。

(b)

E單獨作用將IS

斷開(c)IS單獨作用將E短接解:由圖(b)

(a)+–ER3R2R1ISI2+–US+–ER3R2R1I2'+–US'R3R2R1ISI2+–

US目前一百一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例1:電路如圖,已知

E=10V、IS=1A,R1=10

R2=R3=5,試用疊加原理求流過R2的電流I2

和理想電流源IS兩端的電壓US。

(a)+–ER3R2R1ISI2+–US(b)

E單獨作用+–ER3R2R1I2'+–US'(c)IS單獨作用R3R2R1ISI2+–

US解:由圖(c)

目前一百二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2(比例性):已知:US=1V、IS=1A時,Uo=0VUS=10V、IS=0A時,Uo=1V求:US=0V、IS=10A時,Uo=?解:電路中有兩個電源作用,根據(jù)疊加原理可設

Uo=K1US+K2IS當

US=10V、IS=0A時,當

US=1V、IS=1A時,US線性無源網(wǎng)絡UoIS+–+-得0

=K11+K21得1

=K110+K20聯(lián)立兩式解得:K1=0.1、K2=–0.1所以

Uo=K1US+K2IS

=0.10+(–0.1)10

=–1V目前一百二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等效電路的概念1.兩個結構參數(shù)不同的電路在端子上有相同的電壓、電流關系,因而可以互相代換;2.代換的效果是不改變外電路(或電路未變化部分)中的電壓、電流和功率。等效只是針對外電路而言,對其內部電路是不等效的。1.6.4電壓源和電流源的等效變換目前一百二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電壓源與電流源變換公式:iSuiG22變換條件u

=ui=iuSRi==–uS–uRuRi=i

S–uG令i

S=uSRG=1R電壓源電流源即:i

S為電壓源的短路電流;電阻不變。電流源電壓源uS=i

SRR=1G即:u

S為電流源的開路電壓;電阻不變。+–uSRui11目前一百二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注意:1.電壓源、電流源變換前后要保證對外的電壓、電流大小、方向均不改變。2.變換只是對外等效,對內部不等效。3.理想電壓源、理想電流源之間不能變換。4.含有受控源時,不能把受控源的控制支路變換掉。5.獨立源變換后仍是獨立源,受控源變換后仍是受控源。目前一百二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1]+–+–6V2A3VI3Ω6Ω1Ω3Ω1Ω2A試利用電源的等效變換求I。+–+–2A2A3Ω6Ω1Ω1Ω3Ω2V3VI目前一百二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續(xù)前:+–+–4A2Ω1Ω1Ω3Ω2V3VI+–+–1Ω1Ω3Ω2V3VI+–2Ω8V2A3Ω1A3Ω1ΩI3A1.5Ω1ΩII=A95目前一百二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例2]2I1AI2Ω2Ω8Ω求:電流I=?解:將左邊受控電流源變換為受控電壓源。+–1A8ΩI2Ω2Ω4I1A8ΩI4ΩI不能變換成電壓源I=0.5A目前一百二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有源二端網(wǎng)絡無源二端網(wǎng)絡翻頁返回無源二端網(wǎng)絡abNPabb有源二端網(wǎng)絡aNA二端網(wǎng)絡

等效電源定理

名詞解釋:二端網(wǎng)絡,對外有兩個端點的電網(wǎng)絡。目前一百二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當求解對象為某一支路的電壓或電流時,可將所求支路以外的電路,用一個有源二端網(wǎng)絡等效代替。返回R1R2R3R4+-USIRIabRNAR1R2R3R4+-USIabR目前一百二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翻頁IabRNA返回戴維寧定理+-UOR0ab諾頓定理baISCR0目前一百三十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內容:對外電路來說,任意一個線性有源二端網(wǎng)絡可以用一個電壓源模型來等效代替。戴維寧定理

“等效”是指端口對外電路等效。!翻頁bU0R0+_RaRab有源二端網(wǎng)絡返回目前一百三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四十四頁\編于二十二點

等效電壓源模型的電動勢,等于有源二端網(wǎng)絡的開路電壓;R0無源二端網(wǎng)絡U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