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儲運工程設計_第1頁
油氣儲運工程設計_第2頁
油氣儲運工程設計_第3頁
油氣儲運工程設計_第4頁
油氣儲運工程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油氣儲運工程設計

EngineeringDesignFor

Oil&GasStorageandTransportation

主講:馬國光石油工程學院油氣儲運研究所目前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工程設計的意義和要求

工程設計是工科院校重要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其畢業(yè)生應具濃厚的工程意識,為強化畢業(yè)生的工程意識而設置的實踐環(huán)節(jié),目的是使每個學生在畢業(yè)設計前,初步掌握工程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步驟,進行系統(tǒng)的工程設計訓練。目前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基本要求

本課程基本要求是在學生學完了所有的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的基礎上結合專業(yè)方向進行部分系統(tǒng)的工程設計,為后期的畢業(yè)設計或畢業(yè)論文進行前期訓練。目前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題目一某含硫單井集輸站場施工圖設計

題目二某常溫分離多井集輸站場施工圖設計題目三某輪換計量集輸站場施工圖設計題目四某輸氣干線首站施工圖設計題目五某輸氣干線清管站施工圖設計題目六某輸氣干線中間分輸站施工圖設計題目七某輸氣干線末站施工圖設計題目八CNG站工程初步設計工程設計題目目前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文獻綜述及工藝路線選擇工藝流程圖和方案設計主要設備的工藝計算主要設備的選型總平面布置圖、工藝流程圖和工藝安裝圖說明書、計算書、設備表和材料表設計內容

目前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該課程的考核由以下兩部分構成:工程設計報告及圖紙:成績占70%;工程設計答辯:成績占30%??荚嚳己宿k法

目前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按照我國習慣,設計前期工作主要指項目方案設計、規(guī)劃設計、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而工程設計一般分為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工程設計基本知識目前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設計前期工作是指從建設項目的立項申請、可行性研究至項目核準前所進行的一系列工作,是項目初步設計開展前應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項目建議書、方案設計、規(guī)劃設計、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核準申請報告等工作環(huán)節(jié)的材料編制、評估、審查、報送及相關工作。設計前期工作

目前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設計前期工作的核心是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編制項目核準申請報告。天然氣集輸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通過收集有關的資料、數(shù)據進行分析研究,對項目進行現(xiàn)場踏勘調查,從項目的技術、經濟、工程、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論證和分析,從而提出項目的可行性結論和建議,為項目決策審批提供充分的依據。項目核準申請報告通常由業(yè)主編制,當業(yè)主委托時也可由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配合業(yè)主完成。設計前期工作

目前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初步設計是以核準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基礎,對建設項目進行深入研究,進行具體實施階段的設計。初步設計文件包括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設備清單和材料清單、工程概算書、設備及材料技術規(guī)格書等。初步設計是編制年度投資計劃和開展項目招投標工作的依據。初步設計文件應當滿足編制施工招標文件、主要設備材料訂貨和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的需要,是下一階段施工圖設計的基礎。初步設計

目前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天然氣集輸工程施工圖設計是項目設計的最后階段,其主要任務是滿足施工、生產運行管理、維修搶修要求。是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把滿足工程施工、生產運行管理、維修搶修要求的各項具體要求反映在圖紙上,確定工程施工的所有尺寸、具體的設備材料規(guī)格型號、繪制工程全部設計詳圖、編制工程說明書或技術要求等。施工圖設計

目前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可行性研究階段天然氣集輸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內容和深度應符合《氣田地面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guī)定》的要求,可行性研究報告主要內容包括:1)說明書2)圖紙

工程設計文件編制內容

目前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圖紙包括:

①集輸系統(tǒng)總工藝流程圖②集輸站場工藝流程圖(PFD圖)③集輸線路閥室工藝流程圖(PFD圖)④集輸站場總平面布置圖⑤集輸管道線路走向平面圖⑥繪制跨越結構立面圖PFD:ProcessFlowDiagram工藝流程圖,是簡化版的PID。PID:PipingandInstrumentDiagram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

目前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初步設計階段天然氣集輸工程的初步設計文件編制內容和深度應符合《石油天然氣工程初步設計內容規(guī)范》第1部分:油氣田地面工程SY/T0082.1的要求,編制內容主要包括:1)說明書2)設備匯總表3)材料匯總表4)設備材料技術規(guī)格書及數(shù)據單5)圖紙6)資料圖紙目錄目前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1)站場設計圖紙包括:①集輸系統(tǒng)總工藝流程圖②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PID圖)③設備平面布置圖

(2)線路工程設計圖紙包括:①油氣田區(qū)域系統(tǒng)圖②管道(油、氣、水)平面走向圖(包括截斷閥室、緊急放空點布局圖等)③全線帶狀地形圖目前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④特殊地段縱斷面圖⑤水力坡降及翻越點計算圖⑥河流、公路、鐵路穿越典型圖⑦穿跨越結構圖⑧線路閥室工藝儀表流程圖(PID圖)⑨各專業(yè)設計相關圖紙目前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施工圖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是將項目分為單項工程、單元工程或單體工程進行詳細設計,以滿足施工、生產運行、維護管理的需要。1)單項工程和單元工程設計文件編制內容(1)采氣管線、集輸管線等線路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的編制內容①說明書或施工技要求②設備表③材料表目前二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④圖紙包括:a.線路走向平面圖b.線路走向縱斷面圖c.線路閥室工藝管道安裝圖d.河流及沖溝穿越設計圖e.道路穿(跨)越設計圖f.線路水工保護設計圖⑤資料圖紙目錄目前二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站場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的編制內容①說明書或施工技術要求②設備表③材料表④圖紙包括:a.站場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PID圖)b.站場工藝管道平面安裝圖c.站場工藝管道豎面安裝圖d.站場系統(tǒng)管線安裝圖(或站外管線連接圖)⑤資料圖紙目錄目前二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一)PFD和PID表達的內容1、可行性研究階段1)集輸系統(tǒng)總工藝流程圖表達的內容

集輸系統(tǒng)總工藝流程圖是指天然氣從井口產出經過井場裝置處理、采氣管線輸送、集氣站處理、集氣支線和集氣干線輸送、天然氣處理廠處理(含硫天然氣凈化、天然氣液烴回收和加工)、輸氣管輸送至外輸首站等各環(huán)節(jié)的流程圖。它是集輸方式、管網形式、工藝方法、工藝參數(shù)等內容的表達。設計文件編制深度

目前二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枝狀式管網集輸系統(tǒng)流程示意圖Sw—井場裝置;Sgs—單井站(集氣站);Lgb—集氣支線;Lgt—集氣干線目前二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集輸站場工藝流程圖表達的內容(PFD)①單井站流程圖表達的內容

a.天然氣進入井場裝置的條件,包含天然氣的組成、流量、壓力、溫度、天然氣凝液及自由水含量等;b.井場裝置內各級降壓前后的壓力和溫度參數(shù);c.出站產物及條件,包含天然氣及天然氣液烴的物質組成和流量、自由水量、出站壓力及溫度等;d.井場裝置降壓防凍措施,熱量消耗或防凍劑消耗量,燃料耗量等;e.井場裝置安全保護措施,保護壓力(安全減壓)參數(shù)。目前二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A型井場裝置原理流程圖(加熱防凍)1—采氣樹;2—井口緊急截斷閥;3—節(jié)流閥;4—加熱爐;5—節(jié)流閥;T—溫度計P—壓力表目前二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二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②集氣站工藝流程圖所表達的內容(PFD)a.進出站物料平衡參數(shù),即進站天然氣量和出站天然氣量及天然氣液烴量、物料組成、產品或中間產品質量等參數(shù);b.天然氣進、出站壓力及溫度參數(shù);c.天然氣在站內的處理過程和工藝方法;d.天然氣在站內各級降壓前后的壓力和溫度,中間產物組成及產物量;e.天然氣在站內降壓防凍方法,熱量或防凍劑耗量,燃料耗量;f.站內各級壓力條件下的安全保護措施和泄壓參數(shù);g.各級壓力控制方法和控制參數(shù)。目前二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二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A型低溫分離集氣站原理流程圖(液烴和甘醇富液分離后出料)1—壓力調控閥;2—氣液分離器;3—液位控制閥;4—孔板流量計;5—抑制劑注入器;6—閃蒸分離器;7—氣體流量分配調節(jié)器;8—換熱器;9—壓力調控閥;10—液位控制閥;11—壓力調控閥;12—低溫分離器;13—液位控制閥;14—加熱器;15—壓力調控閥;16—三相分離器;17—液位控制閥;18—液位控制閥;19—加熱器;20—流量計;目前三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三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輸氣站工藝流程圖表達的內容(PFD)①進出站天然氣物料平衡參數(shù),天然氣組成氣質參數(shù);②天然氣進、出站流量、壓力、溫度等參數(shù);③天然氣在站內的凈化(機械凈化)方法和設備處理能力參數(shù);④站內調壓方法,壓控參數(shù),設備規(guī)格及通過能力參數(shù);⑤站內各級壓力系統(tǒng)的安全保護方法,泄放設備規(guī)格、泄放能力和泄放壓力參數(shù)。目前三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初步設計階段1)集輸系統(tǒng)總工藝流程圖表達的內容與可行性研究階段所表達內容相同。2)集輸站場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表達的內容(PID)(1)單井站流程圖表達的內容①天然氣進入井場裝置的條件,包含天然氣的組成、流量、壓力、溫度、天然氣凝液及自由水含量等;②井場裝置內各級降壓前后的壓力和溫度參數(shù);目前三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③出站產物及條件,包含天然氣及天然氣液烴的物質組成和流量、自由水量、出站壓力及溫度等;④井場裝置降壓防凍措施,熱量消耗或防凍劑消耗量,燃料耗量等;⑤井場裝置安全保護措施,保護壓力(安全減壓)參數(shù);⑥工藝系統(tǒng)所有的設備;⑦工藝系統(tǒng)所有的儀表及控制原理。目前三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集氣站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所表達的內容(PID)①進出站物料平衡參數(shù),即進站天然氣量和出站天然氣量及天然氣液烴量、物料組成、產品或中間產品質量等參數(shù);②天然氣進、出站壓力及溫度參數(shù);③天然氣在站內的處理過程和工藝方法;④天然氣在站內各級降壓前后的壓力和溫度,中間產物組成及產物量;目前三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⑤天然氣在站內降壓防凍方法,熱量或防凍劑耗量,燃料耗量;⑥站內各級壓力條件下的安全保護措施和泄壓參數(shù);⑦各級壓力控制方法和控制參數(shù);⑧工藝系統(tǒng)所有的設備;⑨工藝系統(tǒng)所有的儀表及控制原理。目前三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施工圖設計階段本階段以初步設計階段的PID圖為基礎,當施工圖階段對工藝儀表流程圖無優(yōu)化修改時,可直接利用初步設計階段的PID圖進行施工圖設計。目前三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二)PFD和PID的繪制要求1、集輸系統(tǒng)總工藝流程圖的繪制1)管線和站場的表示方法①管線用圖線表示,站場用方框圖例表示。②站場與站場間的集輸管線用帶箭頭的粗實線表示,箭頭所指方向表示介質流向。在管線上方用標注方式表明管線的編號、名稱、公稱直徑等;當項目與已建管網系統(tǒng)有關聯(lián)時,對圖中的已建管道用帶箭頭的粗虛線表示,并在管線上方標明已建管道名稱、公稱直徑等。目前三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三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③井場裝置、集氣站、輸氣站、壓氣站、天然氣處理廠等用細實線繪制的方框圖表示。在方框內標注站場的編號、名稱、處理能力、工藝方法和主要參數(shù)。2)圖線的畫法:粗實線、細實線和虛線的寬度按《石油工程制圖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3)總工藝流程圖的附圖表格按照下表1所示內容和格式編制。編號站場名稱、處理能力單位數(shù)量備注集輸管線站場一覽表目前四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集輸站場工藝流程圖的繪制(PFD)1)圖例和圖線①繪制工藝流程圖的圖例按《石油工程制圖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當標準中的圖例不能滿足流程圖選用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另行補充,增補的圖例應在工藝流程圖內右上角位置全部繪出并用文字說明圖例的代表意義。②繪制工藝流程圖的圖線的名稱和寬度按《石油工程制圖標準》執(zhí)行。③設備、閥門、建筑物、構筑物等圖例的繪制采用細實線;主要工藝管線的繪制采用粗實線;次要工藝管線、放空管線及其他管線的繪制采用中粗線;儀表引線的繪制采用細實線。目前四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圖線的畫法a.表示管線的圖線,當橫線與豎線交叉時,橫線為連續(xù)線,豎線為斷開線。b.表示管線的圖線與設備、閥門、建筑物、構筑物交叉時,橫線和豎線均為斷開線。c.管線中介質流向用單線箭頭表示,箭頭繪在表示管線的圖線上。單線箭頭的畫法按《石油工程制圖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目前四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圖線的畫法d.進出站場的介質流向用雙線箭頭表示,其畫法按《石油工程制圖標準》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e.設備的進口和出口管線上繪出介質流向箭頭,按單線箭頭繪制。f.凡用三通方式連接的管線,三通附近的主管和支管段上應標注介質流向,用單線箭頭表示。目前四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設備、閥門、管線的編號和標注①設備的代號和編號按《石油工程制圖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編號標注可在圖例的上方、下方或側面等位置,但同一張圖中其標注位置應整齊統(tǒng)一。②閥門只需標注公稱直徑,標注位置應整齊統(tǒng)一。③工藝管道可不編號。

目前四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4)附表①工藝流程圖中所有非標設備按類別統(tǒng)計匯總填入工藝流程圖的附表內,設備的圖紙檔案號填寫在附表的備注欄內。②附表格式附表格式按照《石油地面工程設計文件編制規(guī)程》執(zhí)行,詳見下表2。

編號名稱型號及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備注設備材料表目前四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5)圖幅和比例①圖幅一般情況采用2號圖幅或3號圖幅繪制。只有當工藝流程圖的內容十分復雜,設備和管線較多的情況,2號圖幅不能容納時才采用1號圖幅繪制工藝流程圖。②圖幅尺寸按《石油工程制圖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③工藝流程圖的繪制無比例,原則上應圖面整齊、布局均衡、美觀,反映的內容清晰。目前四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集輸站場工藝管道儀表流程圖的繪制(PID)在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階段要求繪制PID圖,PID圖的繪制除按上述PFD圖繪制的要求外,還增加以下內容:1)繪制儀表及控制原理2)對設備如:分離器、加熱爐、閥類等進行編號3)對工藝管道進行編號,并標識其屬性目前四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三)平面布置圖的內容1、集輸系統(tǒng)總平面布置圖表達的內容為各種站場、廠、設施和各類管線的平面位置的布置以及各種站場、廠、設施及管線的處理能力或通過能力的標注。集輸系統(tǒng)總平面布置圖內各種站場、廠、設施及管線的名稱、編號、處理能力(或通過能力)應與集輸系統(tǒng)總工藝流程圖相一致。目前四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三)平面布置圖的內容

2、集輸站場內設備平面布置圖表達的內容為站場內部設備平面位置的布置以及各種設備的名稱、規(guī)格、處理能力(或通過能力)的標注。站內設備平面布置圖所列各種設備的名稱、規(guī)格、處理能力(或通過能力)應與站場工程工藝流程圖相一致。目前四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四)平面布置圖的繪制要求1、平面布置圖的圖例和圖線按《石油工程制圖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2、系統(tǒng)總平面布置圖內站場、廠、設施的位置采用坐標標注法表示;站場設備平面布置圖內的設備位置采用尺寸標注法表示。3、設備或設施、站場、廠的編號和標注①總平面布置圖內各種設備、設施、站場、廠的編號和名稱應與相應的總工藝流程圖相一致;②編號的標注位置可在圖例的上方、下方或側面,但在同一張圖內其標注位置應整齊統(tǒng)一。目前五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4、附表①各種平面布置圖均應在圖內列附表。②附表的格式。系統(tǒng)工程總平面布置圖附表按本節(jié)表1的規(guī)定標示;站內設備平面布置圖附表按本節(jié)表2的規(guī)定標示。5、圖幅和比例①集輸系統(tǒng)總平面布置圖采用地形圖繪制,地形圖比例根據氣田面積的大小確定,一般采用1∶10000或1∶50000地形圖。②站內設備平面布置圖采用一般繪圖紙繪制,繪圖比例采用1∶50、1∶100。目前五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五)說明書說明書分為可行性研究報告說明書、初步設計總說明書、項目工程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書和單元工程或單項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書。各種工程按工程內容和設計階段的不同,其說明書編寫范圍和深度也有所區(qū)別。1、可行性研究報告說明書的編寫天然氣集輸工程可行性研究說明書主要內容包括以下方面:1)總論。包括編制依據、研究目的和項目背景、研究范圍、編制原則、遵循的法規(guī)和標準規(guī)范、研究結論、存在問題和建議。目前五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社會人文及經濟狀況、交通運輸、供電和通信。3)天然氣儲量和開發(fā)方案。包括天然氣儲量、開發(fā)方案、采氣工程、流體性質、開發(fā)部署及工程量。4)氣田集氣工程。包括建設規(guī)模、集氣站、天然氣凈化裝置、集氣管網、腐蝕與防護、集氣總流程和總平面、主要工程量及設備材料、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目前五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5)自動控制。包括自動控制系統(tǒng)建設的必要性、系統(tǒng)方案、主要工程量。6)通信工程。包括通信業(yè)務需求、技術方案、主要工程量。7)給排水及消防工程。包括給水、排水、氣田水處理、防洪排澇、消防。8)供電工程。包括用電負荷和用電量、電源、供配電網絡、主要工程量及設備。9)供熱和暖通。包括供熱、采暖與通風、主要消耗指標。10)生產維修工程。包括維修體制和工作量、維修設施配置、倉庫、主要工程量及設備。目前五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12)總圖運輸。包括站址選擇、總平面布置、豎向布置、運輸、主要工程量及技術指標。13)道路工程。包括地區(qū)道路現(xiàn)狀發(fā)展規(guī)劃、路線布局、技術標準、路基路面及排水、橋梁及涵洞、工程構成及主要工程量。14)建筑結構。包括工程范圍及主要內容、建筑物種類、建筑物面積、耐火等級及消防、衛(wèi)生標準。說明建、構筑物的結構形式、抗震設防及特殊地區(qū)的地基處理要求。15)節(jié)能。包括節(jié)能綜合分析、節(jié)能措施、單項節(jié)能工程。目前五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16)環(huán)境保護。包括環(huán)境現(xiàn)狀、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污染控制、環(huán)境影響分析。17)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包括職業(yè)危害分析、職業(yè)危害防護。18)環(huán)境影響評價、安全予評價、水土保持方案、職業(yè)病危害予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壓覆礦產資源評估七項評價中的對策措施及工程量;19)組織機構和定員。包括組織機構、定員、培訓。20)項目實施進度安排。包括實施階段、實施進度。目前五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1)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包括投資估算、資金籌措。22)財務評價。包括依據和基礎數(shù)據、成本和費用估算、財務分析、不確定性與風險分析。23)國民經濟評價。包括主要參數(shù)、基礎數(shù)據調整、社會效益分析。24)經濟評價結論及建議。包括經濟評價結論、社會效益評價。目前五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初步設計說明書的編寫初步設計總說明書由參加工程設計的有關專業(yè)分章編寫。第一章總說明由主體專業(yè)編寫,應對其余各章主體專業(yè)作范圍審查。初步設計總說明書主要內容應包括:總說明、天然氣集輸、天然氣處理廠(裝置)、天然氣外輸、防腐工程、自動控制、通信工程、供配電工程、給排水及消防、道路工程、供熱與暖通、總圖運輸、建筑與結構、設備及維修搶修、節(jié)能、防火、環(huán)境保護、勞動安全衛(wèi)生、安全、組織機構與定員、總工程量、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工程概算、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等。目前五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1)總說明應包含的主要內容有:

設計依據,設計原則及指導思想,設計范圍及分工,遵循的標準及規(guī)范,開發(fā)方案要點及基礎資料、建設規(guī)模、建設區(qū)域及線路沿線概況、總體布局、總體工藝及工藝特點、產品種類及銷售、主體工程主要工藝設備選型、規(guī)格及數(shù)量,總工程量等。2)天然氣集輸一章應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建設規(guī)模、總工藝流程方案和技術經濟比較,方案論證比選和評價,集輸站場,集輸管線,工程地質,防腐,穿越,集輸工藝等。目前五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腐蝕與防護一章應包含的內容主要有:腐蝕環(huán)境情況、介質腐蝕性及主要設計參數(shù),管道內外和特殊地段管線防腐層的種類、結構、等級和厚度,管道保溫方式、結構、保溫厚度及外防水層結構,陰極保護方式、有效保護范圍或長度、保護站分布及數(shù)量,犧牲陽極的種類、數(shù)量和使用年限,主要工程量。4)專篇編制,根據項目的復雜程度,初步設計需編制以下專篇:節(jié)能專篇、環(huán)境保護專篇、防火專篇、安全專篇、職業(yè)衛(wèi)生專篇、水土保持專篇等,編制內容接國家相關專篇編制深訂要求執(zhí)行。目前六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5)生產組織和勞動定員一章應包含的主要內容有:組織機構設置方案,人員配備的種類,分支機構的定員人數(shù)和全機構的定員人數(shù),生產管理制度,定員指標。6)總工程量和分期建設順序一章應包含的主要內容:單元工程量的統(tǒng)計和匯總,分期建設順序的建議和限期完成的日期或時限。目前六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書的編寫1)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書編制的目的和作用①說明施工圖設計的依據,對初步設計意見的處理情況,原始資料的變動情況,設計內容或方案的變動情況,工藝流程和平面布置的變動情況和修改內容;②作為工程施工和竣工驗收的依據,建設單位進行范圍審查的依據。目前六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書編寫的方法和內容①施工圖設計總說明書編寫由章和節(jié)組成。各章的標題與初步設計總說明書相同,但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舍和簡化。②總說明按節(jié)編寫應包含的內容為:設計依據和設計原則,設計規(guī)模和產品方案,工程內容和設計范圍,原始資料和設計數(shù)據,基礎資料和設計數(shù)據,工程量和工程概算修改指標,單元工程匯總。目前六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六)設備表和材料表1、初步設計的設備表和材料匯總表的編制1)設備和材料的開列順序和深度:初步設計文件中所開列的設備和材料是工程建設準備階段訂貨和備料的依據,設備和材料開列的名稱、規(guī)格、型號及技術條件等應滿足訂貨和備料要求。設備的名稱、規(guī)格、型號、技術條件等項應開列齊全。材料的名稱、規(guī)格、標準號、材質以及技術條件等項開列齊全。目前六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初步設計文件不需開列的材料①地方建筑材料:磚(不包括耐火磚及瓷磚)、瓦、石灰、砂、石等;②消耗材料:電焊條、氧氣、電石等。2.施工圖設計的設備表和材料表的編制1)設備和材料應分類按順序進行開列。目前六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設備和材料的開列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①開列的通用設備、標準設備、定型設備及非標準設備的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應與管線安裝圖附表的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相一致;②非標準設備和自制設備的制造材料均不列入工程設計的材料表內;③開列的各種管材均應符合管線安裝圖中的名稱、規(guī)格、標準號、材質和數(shù)量;④各種標準法蘭和非標準法蘭及法蘭緊固件均按管線安裝圖中的名稱、規(guī)格、標準號、材質和數(shù)量開列。非標準法蘭應在備注欄內注明制造圖的檔案號。制造非標準法蘭和緊固件的材料不列入工程設計的材料表內;目前六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⑤各種管件均按管線安裝圖中的名稱、規(guī)格、材質、數(shù)量開列。標準管件須注明標準號,非標準管件須注明圖紙檔案號。制造非標準管件的材料不列入工程設計的材料表內;⑥各種支架、吊架、管卡等均按管線安裝圖中的名稱、規(guī)格、型號、材質、數(shù)量開列。標準支架、吊架注明標準號,非標準支、吊架注明圖紙檔案號。制造非標準支、吊架的材料不列入工程設計的材料表內;⑦建筑、保溫、保冷、油漆、防腐絕緣及消耗等材料按有關定額計算總重,分別開列名稱、規(guī)格、標準號及數(shù)量。目前六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七)設計文件目錄編制1、設計文件目錄編制體系設計文件目錄按目錄、分目錄、總分目錄、總目錄和合總目錄的體系進行編制。“目錄”是單體設計文件編制的目錄?!胺帜夸洝笔菃雾椆こ袒騿卧こ淘O計文件按一個專業(yè)的單體設計文件目錄進行匯總所編制的目錄。目前六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七)設計文件目錄編制1、設計文件目錄編制體系

“總分目錄”是單項工程或單元工程設計文件由各專業(yè)的分目錄或(和)目錄進行匯總所編制的目錄?!翱偰夸洝笔琼椖抗こ逃伤鶎俑鲉卧こ痰目偡帜夸涍M行匯總所編制的目錄?!昂峡偰夸洝笔琼椖抗こ逃伤鶎俑鲉卧こ痰目偰夸涍M行匯總所編制的目錄。目前六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設計文件各種編目的格式和編制方法1)目錄編排按以下順序:說明書、設備表(或設備匯總表)、材料表(或材料匯總表)、資料圖紙目錄、工藝流程圖(或總工藝流程圖)、平面布置圖(或總平面布置圖)、管線安裝圖。列編排中如有缺項即予取消,如有增項即按適當位置加入。重復利用的設計文件資料,接著上列編排中如有缺項即予取消,如有增項即按適當位置加入。重復利用的設計文件資料,按著上列編排的內容之后列入一項“復用設計”標題,在該標題之后依次編入各種重復利用的設計文件資料的名稱和檔案號。目前七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分目錄”的編排:按單體設計目錄的檔案號由小到大的順序編制。3)“總分目錄”的編排:按分目錄檔案號的號頭順序編排,檔案號的號頭按以下順序排列:儲、加、制、控、水、建、總、電、訊、熱、護、測、地、研等。4)“總目錄”的編排:按主體專業(yè)對單元工程的編排順序進行編制。5)“合總目錄”的編排:按主體專業(yè)對單元工程的編排順序進行編制。目前七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設計階段的設計條件

1、設計前期工作和初步設計1)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任務書②項目建設單位的委托書和與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單位簽訂的合同③項目建設規(guī)劃或其他有關部門批準的前期文件及批復文件④氣田資源報告及國家儲委會的批復文件⑤氣田的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或氣藏構造產能建設計劃(或規(guī)劃)目前七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⑥氣田地質開發(fā)方案及審批文件⑦環(huán)境影響評價、安全予評價、水土保持方案、職業(yè)病危害予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壓覆礦產資源評估七項評價;⑧有關地方部門的水土保持或沙化防治方案或法規(guī)⑨有關投資、開發(fā)、協(xié)作、經營、市場等方面的意向性協(xié)議或文件⑩其他與項目有關的文件⑾委托單位提供的其他有關氣田資料目前七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初步設計階段設計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設計任務書、設計委托書或設計合同②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文件③油氣田開發(fā)方案及批復文件④環(huán)境影響評價、安全予評價、水土保持方案、職業(yè)病危害予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壓覆礦產資源評估等七項評價及批復文件;⑤設計基礎資料⑥委托單位有關項目建設意見的會議紀要等。目前七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氣象資料包括:大氣壓力、溫度、濕度、降雨量、最大積雪厚度、地溫、風向、風速、全年雷暴日數(shù)等。4)地質資料和測量資料包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耐力、地下水位、土壤電阻率、地下隱蔽工程資料,1:10000或1:50000地形圖。5)其他資料包括:①地區(qū)公路、鐵路交通圖②城鎮(zhèn)規(guī)劃圖③地區(qū)工業(yè)、企業(yè)和地方工業(yè)分布和規(guī)劃④地方材料⑤當?shù)馗潘阗Y料⑥當?shù)亟ㄖ?、構筑物配件標準圖⑦其他有關資料目前七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6)屬于擴、改建工程資料①原建集輸工程資料。包括集輸管線、站場的施工圖紙和施工資料②原有公用工程資料。包括新鮮水、循環(huán)水、消防水、水蒸氣、燃料氣、壓縮空氣、電力、通信等設施供應條件、交接條件及有關圖紙等目前七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施工圖設計1)設計依據①設計委托書或設計合同②上級批準的初步設計文件③設計專篇的批復文件增加項目專項評估報告意見書或批復④氣田開發(fā)方案補充資料⑤其他有關項目建設的文件目前七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地質資料、測量資料①地質資料a.提供站場區(qū)的詳勘地質報告,包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地下水位、地溫、土壤電阻率、不良工程地質條件及地下隱蔽工程資料等。b.提供管線經過地區(qū)的詳勘地質報告,包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值、地下水位、地溫、土壤電阻率、災害性地質類型及所處地段、土石分界情況及地下隱蔽工程資料,線路走向建議等。目前七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②測量資料a.站場區(qū)域、集輸管道河流穿(跨)越、等級公路穿越、鐵路穿越等處的1∶200或1∶500地形圖;b.集輸管道線路走向1:2000平面測量圖;c.基地建設地的1∶500地形圖。3)其他資料地方材料,當?shù)貥嬛锱浼藴蕡D。目前七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集輸站場設計

1、設計總則1)集輸站場包括單井站、集氣站和集氣總站等

單井站的功能是調控氣井生產量和采氣管線的輸氣壓力或兼分離計量功能。當氣井產出的天然氣中含砂量較高而需要分離出去后才有利于輸送時,單井站又兼具氣一固分離的功能。當氣井產出的天然氣壓力低于24MPa時,氣井的產氣量控制可移到集氣站去完成。目前八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集氣站的功能是收集各氣井的天然氣,對各井產氣量、產液量進行計量,根據輸送工藝確定是否設置分離設備、脫水設備或脫烴設備。

集氣總站的功能是收集各集氣站來氣,兼有集氣站功能。天然氣進入集氣站或集氣總站經相關設備處理后送入集氣管線。對于經脫水、脫烴處理后的不含硫氣可直接進外輸管道;

對于未經脫水、脫烴處理的天然氣進入集氣管道,由集氣管道送入天然氣處理廠。

目前八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單井站一般設置在氣井井場。集氣站一般設置在所收集的各氣井之間位置適中的地方。集氣總站一般與天然氣處理廠相鄰或在處理廠內,與處理廠共用公用設施。3)集輸站場工藝應與集輸系統(tǒng)工藝相適應。4)站場設計處理能力應滿足集輸系統(tǒng)處理能力的要求,并與集輸管線的通過能力相一致。5)站場設計壓力應滿足集輸系統(tǒng)設計壓力要求,并與集輸管線壓力協(xié)調一致;系統(tǒng)中前一站場的出站氣體溫度應滿足集輸管線對天然氣輸送溫度的要求。6)站場的布點應服從于集輸系統(tǒng)總體設計,具體位置應根據氣田地形條件、井場分布和交通條件來確定。目前八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設計參數(shù)確定1)單井站設計參數(shù)(1)天然氣出井場裝置的操作壓力為集氣站進站壓力加采氣管線的壓力降。(2)天然氣出井場裝置的操作溫度,根據出裝置壓力下的水合物形成溫度和采氣管線沿程總溫度降來確定,即天然氣出井場裝置的操作溫度應為出裝置壓力下水合物形成溫度加采氣管線沿程總溫度降再加3~5℃,其中3~5℃為防止水合物形成的溫度裕量。目前八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常溫分離集氣站設計參數(shù)(1)分離器的操作壓力,其操作壓力根據下游處理廠的進廠壓力和集輸管線的總壓力降來確定,即分離器的操作壓力等于或大于天然氣處理廠進廠壓力加集輸管線總壓力降。(2)分離器的操作溫度,根據其操作壓力下水合物形成溫度和集輸管線沿程總溫度降來確定,即分離器的操作溫度等于或大于操作壓力下水合物形成溫度加集輸管線沿程總溫度降再加3~5℃。目前八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低溫分離集氣站設計參數(shù)(1)脫液分離器(高壓分離器)的設計參數(shù)。操作壓力系根據低溫分離器的操作溫度和操作壓力來確定。即脫液分離器壓力等于或大于低溫分離器操作壓力加滿足低溫要求的節(jié)流壓力差。操作溫度系根據操作壓力下水合物形成溫度來確定,即脫液分離器溫度等于操作壓力下水合物形成溫度加3~5℃。目前八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低溫分離器的設計參數(shù)。操作壓力取決于下游管線的起點壓力,即低溫分離器的操作壓力等于或大于低溫分離器氣體出口以后站內管路系統(tǒng)的總壓力降加下游管線的起點壓力。操作溫度取決于天然氣液烴回收深度。礦場回收條件下低溫分離器的操作溫度一般為-4~-20℃。目前八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閃蒸分離器的設計參數(shù)。操作壓力取決于低溫分離器操作壓力,即閃蒸分離器操作壓力等于或大于低溫分離器操作壓力。操作溫度取決于脫液分離器的操作溫度,即閃蒸分離器操作溫度等于或大于脫液分離器操作溫度。目前八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4)三相分離器的設計參數(shù)。操作壓力取決于再生塔的操作壓力,即三相分離器的操作壓力等于或大于再生塔的操作壓力。操作溫度隨穩(wěn)定液烴在分離器內的停留時間和液烴的粘度而定。通??砂赐A魰r間10~20min計算,溫度應為30~35℃。目前八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流程選擇1)站場流程的確定根據集氣工藝及天然氣輸送工藝確定有關站場流程。天然氣輸送工藝通常有干氣輸送工藝和濕氣輸送工藝,濕氣輸送工藝又分為氣液分輸工藝和氣液混輸工藝。集輸工藝流程應根據氣體組分、凝液含量、壓力和產品方案等因數(shù)確定。目前八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1)天然氣的組成以甲烷為主,每立方天然氣中戊烷及以上的烴類組分按液態(tài)計低于10mL時,宜采用常溫分離工藝;當輸送工藝要求脫水后輸送,可采用低溫分離工藝。(2)每立方天然氣中戊烷及以上的烴類組分按液態(tài)計大于10mL時,應通過相態(tài)平衡工藝模擬計算和技術經濟分析后,確定采用常溫分離、常溫多級分離或低溫分離工藝。(3)每立方天然氣中丙烷及以上的烴類組分按液態(tài)計,通過相態(tài)平衡工藝模擬計算和技術經濟分析后,小于100mL時,采用常溫分離、常溫多級分離或低溫分離工藝;大于100mL時,采用常溫多級分離或低溫分離工藝。目前九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防止水合物形成的方法選擇天然氣水合物的防止,可采用天然氣脫水、加熱保溫和向天然氣中加入抑制劑等措施,應確保天然氣溫度高于水合物形成3℃以上。(1)單井站防止形成水合物的方法選擇,根據井口流體性質和下游集氣站的工藝選擇來確定。當集氣站采用常溫分離流程時,可采用加熱法或注抑制劑法防止;當集氣站采用低溫分離流程時,應采用注抑制劑法防止。(2)集氣站防止形成水合物的方法選擇,須根據其流程選擇來確定。當選用常溫分離流程時,可采用加熱法或注抑制劑法防止;當選用低溫分離流程時,必須采用注抑制劑法防止。目前九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氣田壓氣站壓縮機的選型根據氣體組成、進氣壓力和氣量等變化的特點而進行壓縮機的選型。一般按下述原則選型:(1)往復式壓縮機氣源不穩(wěn)定或氣量較小的低壓天然氣增壓。高壓注氣和高壓氣舉。壓比較高的天然氣增壓。(2)氣源比較穩(wěn)定、氣量較大,壓比不大時,宜選用適合氣田氣的離心式壓縮機。(3)氣量較小、進氣壓力比較平衡時,可選用螺桿式壓宿機。當氣質較貧時,可選用噴油螺桿式壓縮機。(4)壓縮機的驅動機可選用電動機或燃氣機。目前九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4、設備布置1)布置原則(1)設備布置必須符合防火、防爆和防毒要求,并符合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2)設備平、立面布置應滿足操作、維護、檢修和施工的要求;(3)設備布置應滿足工藝流程的要求,同類設備應集中布置。目前九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布置方法(1)分離器的布置功能相同的分離器應成組布置,其凈間距不應小于0.7m。分離器與儀表室建筑和圍墻的距離應滿足表3的要求。表3分離器類別儀表室建筑外墻圍墻內墻高、中壓分離器①>6m>2m低壓分離器②>4m>2m目前九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加熱器和換熱器的布置套管加熱器或套管換熱器應布置成組,當每組超過三個時應重疊成立體布置。兩個換熱器之間的間距應根據換熱器大小和管程回轉彎的曲率半徑決定。組與組的凈間距不應小于2m。管殼式換熱器應布置成組,當每組超過三個時應重疊成立體布置。組與組的凈距不應小于3m。目前九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機泵的布置①機泵布置原則。壓縮機和泵可采取露天、半露天和廠房布置三種方案。其考慮原則為:a.輸送醇液的泵,三種布置方案均可采用。b.輸送液烴或含硫液烴的泵,宜采取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如采取廠房布置時,應有良好的通風和換氣設施及防爆措施。c.天然氣壓縮機宜采取半露天布置,如采用廠房布置時,應有良好的通風和換氣設施及防爆措施。d.生產操作和維修頻繁的泵不宜露天布置。e.露天布置的泵,一般應排列在管橋或框架下面。目前九十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九十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1加氣站設計原則

CNG加氣站總平面布置原則:

(1)總平面布置遵照《工業(yè)企業(yè)總平面設計規(guī)范》(GB50187-93)、《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J16-87)(2001年版)、《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GB50156-2002(2006年版)等規(guī)范。(2)根據生產功能和危險程度等進行分區(qū)布置,與豎向設計統(tǒng)一考慮。(3)生產區(qū)位于站內常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

CNG油氣合建站設計目前九十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4)具有良好的操作空間和巡查路線,保證工藝流程、人流、車流等的順暢。(5)平面布置緊湊合理,符合消防防火要求,并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6)工藝區(qū),貯氣井區(qū)以及放散管應遠離公路和加氣區(qū),以滿足生產需要,并且滿足與周圍其他民用建筑的安全距離,各建筑間利用車道和消防通道連接,布置部分綠化帶調節(jié)環(huán)境。站場布局在確保各建筑間安全距離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緊湊合理,既要美觀大方,又要節(jié)約用地。目前九十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豎向設計原則:

(1)與總平面設計統(tǒng)一考慮,合理確定各類場地和建筑物標高。(2)結合生產工藝要求和運輸要求,使豎向布置順暢。(3)盡量按就地平衡的原則確定地坪標高。以站內地面標高為參考,站房、壓縮機房、儀控間、脫水間室內地面比室外地面高0.15m,配電房室內比室外高0.6m。工藝裝置區(qū)、儲氣井區(qū)比周圍地坪高0.1m。目前一百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油氣合建站工程初步設計步驟

一、流程設計1、分析天然氣氣質參數(shù),確定天然氣是否進行脫硫?脫水?是否調壓分離?確定CNG工藝流程。2、根據儲油能力確定加油站的級別。根據級別確定加油站的油罐容量。同時確定加油工藝流程。

按石油天然氣工程制圖標準(2003版)和相關規(guī)定繪制CNG工藝流程圖、加油工藝流程圖(油氣回收)。目前一百零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一百零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CNG加氣站的調壓計量工藝流程圖

目前一百零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二、總平面布置圖設計仔細分析地形圖,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GB50156-2002和行業(yè)規(guī)定布置總平面布置圖。1、站房位置的確定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中的要求,確定站房的的大小、站房的位置、站房的形式。主要考慮站房與站棚的距離、與壓縮機房的距離、與站棚的距離、與油罐的距離等。目前一百零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2、站棚位置的確定根據站棚的大小和設計要求確定加油機和加氣機的數(shù)量、根據<<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中的要求確定站棚的位置。主要考慮與站房和油罐的距離、站房的距離、壓縮機房的距離、加油加氣是否方便和汽車的進出口的位置。汽車車道的寬度。目前一百零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3、儲氣方式確定(1)儲氣罐(2)儲氣井(3)儲氣瓶根據規(guī)范確定儲氣位置。主要與站房、加氣棚、油罐、壓縮機房等距離和工藝方便。目前一百零六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一百零七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4、油罐位置的確定根據規(guī)范確定油罐位置。主要與站房、加氣棚、油罐、壓縮機房等距離和工藝方便。特別注意工藝方便。5、其它附屬設備的布置洗車場、停車場、卸油場、汽車進出口、綠化、圍墻目前一百零八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一百零九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三、工藝計算和設備選型1、計算內容:(1)管線(高壓、低壓),根據計算選型。(2)脫硫器(采用固體脫硫)(3)脫水器(采用分子篩)(4)壓縮機(選型、壓縮比、功率),根據功率和流量選壓縮機。(5)調壓器,根據計算選型。(6)分離器和緩沖罐目前一百一十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加氣站脫硫工藝其化學原理為:2Fe2O3+6H2S→2Fe2S3+6H2O2Fe2S3+3O2→2Fe2O3+6S反應在常溫和堿性條件下進行最順利,溫度超過66.7℃,以及在中性或酸性條件下都會使氧化鐵失去結晶水而難于再生。主要用于處理H2S含量不超過24g/m3天然氣。目前一百一十一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高壓脫水裝置工藝流程圖水是一種強極性分子,分子直徑(2.76?~3.2?)很小。不同的多孔性固體的孔徑是不同的,孔徑大于3.2?的,都可以吸附水。吸附能力的大小與多種因素有關,主要是固體的表面力。物理吸附是指流體中被吸附的分子與吸附劑表面分子間為分子間吸引力—范德華力所造成,其吸附速度快,吸附過程類似于氣體凝聚過程。目前一百一十二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吸附脫水的原理流程圖目前一百一十三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ZZ-20高壓脫水裝置工藝流程圖目前一百一十四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目前一百一十五頁\總數(shù)一百三十八頁\編于十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