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4 古詩詞曲鑒賞-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黃金知識板塊高效復習訓練營(原卷版)_第1頁
專題14 古詩詞曲鑒賞-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黃金知識板塊高效復習訓練營(原卷版)_第2頁
專題14 古詩詞曲鑒賞-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黃金知識板塊高效復習訓練營(原卷版)_第3頁
專題14 古詩詞曲鑒賞-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黃金知識板塊高效復習訓練營(原卷版)_第4頁
專題14 古詩詞曲鑒賞-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黃金知識板塊高效復習訓練營(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文閱讀專題十四古詩詞曲鑒賞一.【考點概述】古詩詞鑒賞是中考語文的重要考查內(nèi)容之一,體現(xiàn)了課標“誦讀詩詞,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的要求,是對學生認讀、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測??碱}一般涉及詩詞作品的內(nèi)容、語言、寫作技法及作品風格,要求考生欣賞其描繪的景,鑒別其所表達的主旨,感悟作者的情感。二.【備考方略】【備考方略】(一)再現(xiàn)與概括畫面【考點解析】該考點包括兩個部分,即再現(xiàn)畫面和概括畫面。一般以填空題和簡答題呈現(xiàn)【答題技巧】古詩詞都是通過具體的畫面來表現(xiàn)景物、抒發(fā)情感、展現(xiàn)意境的。賞析時可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感受畫面形象:一是擴展,即通過想象來描繪詩歌所表現(xiàn)的畫面;二是濃縮,即對畫面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提煉。(二)品讀與辨析字詞【考點解析】古典詩詞語言簡潔,很講究煉字。對字詞的品讀既是賞析的基本素質(zhì),又是詩詞考查的重點與難點。一般考查動詞、形容詞,因為它們具有準確、簡練、形象、生動、傳神、雋永、意蘊深刻豐富、富有表現(xiàn)力的特點。常常以填空題和簡答題呈現(xiàn)?!敬痤}技巧】品讀與辨析過程中,我們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①留心該字詞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②體會該字詞在詩中創(chuàng)設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③分析該字詞傳達的感情;④組織答案時,要選擇恰當?shù)脑~語(深刻、含蓄、突出、生動、形象、傳神),以強調(diào)其妙處。(三)解讀與體味意象【考點解析】詩歌鑒賞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正確把握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即詩歌中所描寫的形象(人、物、景、事)。解讀與體味意象,就是通過形象思維,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感知詩詞中的景物特點和畫面,體會作品的情景、意境,領悟作者的情感。【答題技巧】作品中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跋蟆迸c“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chuàng)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的主觀情意。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guī)律可循的,例如“梅”就帶上了清芳高潔、傲雪凌霜的意趣。解讀與體味意象的方法:聯(lián)系作品內(nèi)容,對其形象(意象)進行定位,即屬于什么形象,并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概括特點。(四)品析與鑒賞技法【考點解析】詩詞的表達技法是一個含義很廣泛的概念,包括內(nèi)容方面的動靜結合,選材方面的虛實結合,結構方面的伏筆照應。在詩詞鑒賞中,主要應該掌握修辭方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疾樵摽键c的題目一般以簡答題和填空題呈現(xiàn)?!敬痤}技巧】手法技巧是詩人用以抒發(fā)感情的手段方法,以手法技巧設題,是古詩詞鑒賞的又一大熱點。1.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古典詩詞常用的修辭方法包括比喻、擬人、對偶、借代、夸張、反復、設問、反問、互文。解答辭格作用,一要答出其通用作用,二要答出其語境作用。2.從表達方式的角度賞析。古詩詞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抒情和描寫。其中抒情又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描寫按對象分,有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和場面描寫。按詳略分,有細描和白描。按方法分,有實寫、虛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解答過程中,我們要在確定表達方式的基礎上,簡要分析其作用。3.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烘托或?qū)Ρ?、渲染、抑揚、借物喻人、用典寓意、以動寫靜懷古傷今、借古諷今、虛實結合。解答其作用,一要答出通用作用,二要答出語境作用。分析解答時,首先要準確指出詩中用了什么手法技巧;然后結合詩句舉例分析這種手法的具體運用;最后點明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旨意或在結構安排、審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表達技法在多數(shù)情形下并非單一使用,往往是綜合地運用。具體做題時,我們應準確分析,靈活運用。(五)把握與體悟情感【考點解析】閱讀詩歌需要把握和體悟其中的情感。詩詞抒發(fā)的感情一般有感時傷懷、離別之情,友情愛情,愛國思鄉(xiāng)之情,贊美祖國大好河山,抒發(fā)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做好此類題目,要抓住寫景敘事的特點來揣摩詩人的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取向。【答題技巧】先把握詩歌內(nèi)容,并從景物或者物象中體味其中寄寓(抒發(fā))的感情,并根據(jù)感情屬性用恰當?shù)脑~語表述出來。分析抒情方式,從不同方式中感受出不同情感,特別要注意一首詩詞中可能抒發(fā)出多種不同的情感。此外,還要注意詞的不同流派抒發(fā)出的不同情感,譬如豪放與婉約的區(qū)別。三.【真題回放】1.(2022·山東德州·中考真題)閱讀詩歌江畔獨步尋花(其五)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1)下列作品和這兩首詩情感基調(diào)最為接近的一項是(

)A.《春望》 B.《茅屋為秋風所破歌》C.《石壕吏》 D.《絕句(遲日江山麗)》(2)兩首詩寫“花”,分別運用了襯托和側面描寫的手法,請結合詩句進行分析。(3)杜甫眼中,花是美麗的:一種是自由生長,一種是精心管護。由花及人,談談這組詩給你的啟發(fā)。2.(2022·江蘇南通·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己亥雜詩(其二十八)[清]龔自珍不是逢人苦譽[注]君,亦狂亦俠亦溫文。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咀ⅰ?1)依據(jù)一、二兩句,用自己的話說說龔自珍的這位朋友是一個怎樣的人。(2)結合“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說說你在交友方面得到的啟示。3.(2022·寧夏·中考真題)初秋行圃①〔宋〕楊萬里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聽來咫尺②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注:①行圃:指在園子里散步。②咫尺:形容距離很近。(1)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詩歌前兩句寫夕陽看似無情,其實最有情,正催著園子里樹上的蟬鳴叫。B.詩歌的后兩句寫蟬鳴仿佛就在身邊,可是去尋找時,蟬卻不鳴叫了,就好像是知道有人來找它。C.這首詩用寥寥數(shù)語描寫了初秋時節(jié)夜晚的情致,同時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的感受。D.這首詩極為平淡,卻充滿詩情畫意,而且蘊含理趣。(2)本詩寫作手法多樣,請你作簡要分析。4.(2022·山東棗莊·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甲《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乙《我愛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呢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1)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長于律詩,有“杜律”之稱?!洞和窞槲逖月稍姡磉_了憂國傷時、念家悲己之情。B.艾青是“土地的歌者”,代表作《我愛這土地》,詩節(jié)形式自由,句子長短錯落,不講究押韻和對仗。C.甲詩頸聯(lián)寫出了戰(zhàn)爭離亂中人們共有的一種心情,能夠引起廣泛的同情和共鳴。(2)甲詩以“____”字領起前四句,由遠及近,視域開闊;乙詩以“________”一詞統(tǒng)領四句,由近及遠,虛實相映,以聲奪人。(3)情到深處,詩人淚目。杜甫和艾青之“淚”有什么相通之處?5.(2022·廣西桂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1)詞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作者是如何描繪出獵“壯觀”場面的?請從善用夸張,巧用動詞等角度,結合具體詞句加以分析。四.【基礎演練】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對這首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以游客身份乘舟去“青山”游玩。B.由于潮水上漲、江面開闊,詩人因此感到懸心。C.詩人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D.家鄉(xiāng)的書信從何處傳來,原來是大雁從洛陽捎來。(2)這首詩抒發(fā)了哪些情感?2.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拉杖無時夜叩門。(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記游抒情詩。全詩八句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字,游興十足。B.五、六兩句在寫詩人流連忘返的同時,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苦悶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C.七、八兩句寫詩人如有“閑”時,哪怕拄著拐杖,也愿意“乘月”而來,再訪此地。D.在詩中,詩人以明快、抒情的筆調(diào),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農(nóng)村風光圖。(2)當你的朋友因身處困境而煩悶失意時,你認為這首詩中的哪一聯(lián)最適合用來勸慰朋友?并說明理由。3.古代詩歌賞析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1)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這首詩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表現(xiàn)了悲憤中的一種豪邁氣概。B.詩人用“斗十千”“直萬錢”這種比喻的手法營造出歡樂的宴飲氣氛。C.“閑來”兩句用兩個歷史典故,表現(xiàn)詩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夠一展宏才、有為當世。D.全詩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了詩人苦悶、惆悵、徘徊、昂揚等復雜的情感變化。(2)班刊《名詩佳句欣賞》欄目正在向同學們征集對《行路難(其一)》最后兩句的賞析,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從內(nèi)容和情感兩個角度進行賞析。4.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晚春韓愈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移家別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首詩描繪的都是春景。在詩人們的筆下,草木仿佛都有了情思,成了精靈。B.樸實無華的楊花榆莢也不甘寂寞,像雪花般漫天飛舞,寥寥數(shù)筆,風光滿眼。C.黃鶯頻頻地啼叫,在詩人戎昱看來,是它在離別之際,向久住的湖上亭告別。D.韓愈詩語言輕靈,戎昱詩風格清新。兩首詩構思角度新穎,讀起來饒有情趣。(2)《晚春》中的“斗”字和《移家別湖上亭》的“系”字用得生動傳神,請從擬人手法的角度分別加以賞析。5.閱讀古詩,完成問題。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1)概括作者筆下“滄?!钡膬蓚€特點。(2)作者借“觀滄?!币浴霸仭逼洹爸尽?,請寫出所詠之“志”的含義。6.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選自《陳子昂集》)(1)“前不見古人”的“古人”指誰?“后不見來者”的“來者”又指什么人?(2)詩人為什么“愴然涕下”?從詩中找出理由。7.【古詩賞析】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的頷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8.詩詞賞析。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1)這首詞的詞牌名是:_____,從本詞的_____及語言風格看,是一首豪放詞。(2)古人用詞講究推敲,“千騎卷平岡”中的“卷”一字傳神,請簡要賞析。9.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yǎng)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1).曲中表現(xiàn)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2).請從感官角度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表達效果。10.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小題。如夢令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詞中“爭渡”的“爭”,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中有“爭奪,競爭”和“怎,怎么”的義項。教材把“爭渡”解釋為“奮力把船劃出去”,而有人認為“爭渡”應解釋為“怎渡”,即“怎么把船渡過去呢”。你傾向哪種理解?試結合上下文加以分析。1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咸陽城東樓(許渾)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1)“_______________”一句常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是千古傳詠的名句?!癬______________”二字指秦漢故都咸陽。(2)結合詩歌內(nèi)容,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12.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磕相l(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乙】秋日登吳公臺①上寺遠眺唐·劉長卿古臺搖落②后,秋入望鄉(xiāng)心。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磬③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咀⑨尅竣賲枪_:在今江蘇省江都縣,原為南朝宋將沈慶之所筑,后陳將吳明徹重修。②搖落:零落、凋殘,這里指臺已傾廢。③磬:寺院中敲擊以召集眾僧的鳴器,這里指寺中報時拜神的一種器具。(1)【甲】詞“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句中的疊詞含義豐富,意蘊深厚,請你說說“悠悠”一詞中所蘊含的內(nèi)涵。(2)【甲】【乙】兩首詩詞都是通過吊古來抒懷的,但抒發(fā)的情感不相同,請具體概括。13.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甲】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疽摇科脐囎印殛愅x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1)甲詩作者為_____代詩人_____。乙詞作者為_____代著名詞人_____。(2)下列對詩詞中畫線句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熱鬧的練兵場上),的盧戰(zhàn)馬飛一樣地奔馳,箭射出去,弓弦震響如霹靂。B.(熱鬧的練兵場上),戰(zhàn)馬像的盧馬一樣飛馳,箭射出去,弓弦震響如霹靂。C.(兩軍對壘的戰(zhàn)場上),戰(zhàn)馬像的盧馬一樣飛馳,箭射出去,弓弦震響如霹靂。D.(兩軍對壘的戰(zhàn)場上),的盧戰(zhàn)馬飛一樣地奔馳,箭射出去,弓弦震響如霹靂。(3)下面對古詩詞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是作者經(jīng)過當年赤壁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時,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作。B.甲詩后兩句強調(diào)周瑜在特定自然條件下偶然取勝,含蓄表明機遇垂青的重要。C.乙詞在夢境中回憶軍營餐肉、演奏軍樂、沙場點兵等三個昔日軍旅生活片段。D.乙詞虛實結合,上片描寫,下片抒情,符合詞作常規(guī)寫法,是詞作中的經(jīng)典。(4)甲乙兩首古詩詞中都有一個英雄的身影。甲詩中,作者除感嘆“東風”成就了周瑜英雄之名,也暗含了對自己__________的意味。乙詞最后“可憐”一句,道盡了詞人__________的英雄之悲。14.閱讀古代詩歌,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下列選項中,對本詩內(nèi)容與寫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角聲滿天”寫鼓角齊鳴、殺聲干云的戰(zhàn)爭場面,給人以低沉哀戚之感。B.“半卷紅旗”寫將士們乘夜奔襲之狀。夜寒霜重,戰(zhàn)鼓擂不響的細節(jié),更突出悲壯的氣氛。C.最后兩句用燕昭王黃金臺上招攬?zhí)煜沦t士的典故,含蓄地點出了詩作的主旨。D.此詩用三個畫面,涵蓋了將士們在不足一晝夜的戰(zhàn)爭中的主要活動,反映了戰(zhàn)爭的艱苦性(2)請自選角度賞析劃線詩句。15.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列各題。秋詞(其一)【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1)下列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首句中的“自古”一詞,明確指出人們悲嘆秋日寂寞蕭索的看法由來已久。B.第二句中詩人運用對比手法,通過直抒對春朝的厭惡來突出對秋日的喜愛。C.第四句寫出了秋的“神韻”,與前一句詩虛實融合,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D.全詩氣勢雄渾,意境開闊,融情、景、理于一爐,唱出了非同凡響的秋歌。(2)“晴空一鶴排云上”中的“排”字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你說說它的妙處。16.閱讀《飲酒(其五)》,完成下面小題。飲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依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詩的開頭,詩人雖然“結廬在人境”,卻感受不到“_____”;詩的結尾,詩人已得“_____”,卻“欲辨已忘言”。(2)“心遠地自偏”一句中的“心遠”意指遠離俗世生活。依據(jù)這首詩的內(nèi)容,你認為詩人理想的生活場景是怎樣的?用自己的話描述。(不得抄寫原文)17.古詩詞鑒賞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詩句“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18.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下面小題。定風波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序?qū)憰r間,地點及詞人出游的獨特感受,交代寫作緣由。B.從“吟嘯且徐行”中可以想見沙湖道上詞人率性灑脫的情貌。C.“竹杖芒鞋輕勝馬”一句,表達詞人對權貴的蔑視與抗爭。D.這首詞以風趣幽默的筆調(diào),寫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2)“也無風雨也無晴”是詞人對天氣的態(tài)度,更是對生活的態(tài)度。請簡要分析。19.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jié)選)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新制布裘白居易桂①布白似雪,吳②綿軟于云。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馀③溫。朝擁坐至暮,夜覆眠達晨。誰知嚴冬月,支體暖如春。中夕④忽有念,撫裘起逡巡⑤,丈夫責兼濟,豈獨善一身。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⑥,穩(wěn)暖皆如找,天下無寒人。①桂,地名。②吳: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豐皮。⑤逡巡;遲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邊際。(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杜甫因________________一事,產(chǎn)生聯(lián)想,表達內(nèi)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這件事,產(chǎn)生聯(lián)想,表達自己的愿望。(2)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這兩首詩中作者的境況不同,但抒發(fā)的情感有相同之處,都抒發(fā)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懷。20.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句概括峰和塔的高度,古代八尺為尋,“千尋塔”,極言塔的高峻。B.第二句寫在晨雞報曉時分,便可以看到旭日東升,進一步渲染塔之高。C.第三句用典來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詩歌中,往往用來借代品德高尚的人。D.這首詩是登高抒懷之作,詩人登上飛來峰,觸景生情,抒發(fā)豪情壯志。(2)有人評價此詩有“哲理的詩化,詩化的哲理”之妙,請結合詩的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1.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贈從弟(其二)劉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①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②凝寒③?松柏有本性。(選自統(tǒng)編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注釋】①一何:多么。②罹:遭受。③凝寒:嚴寒。(1)請你賞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中疊詞的表達效果。(2)詩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詩人寫松柏“本性”的目的是什么?2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文后小題。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1)這首敘事詩中直接表達詩人對賣炭翁情感態(tài)度的詞語是______。(2)詩經(jīng)《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一句的“蒼蒼”意思為“茂盛的樣子”,有同學據(jù)此推斷出“兩鬢蒼蒼十指黑”中“蒼蒼”描寫的是賣炭翁頭發(fā)長得茂密。你是怎么理解的?談談你的看法。(3)下面是根據(jù)本詩部分內(nèi)容改編的微劇本片段。請根據(jù)題目要求,在橫線處補充內(nèi)容。劇本題目日已高,市南門外。這時“得得”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賣炭翁掙扎著起身,揉了揉昏花的雙眼。賣炭翁:(不安、疑惑、欣喜)這來的是誰?(馬蹄聲漸近)賣炭翁:(恐懼、害怕)??!怎么是他們!黃衣使者:(①)皇上命我等來征收你的炭!白衫兒:(得意洋洋地拿出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在牛角上)喏,給你的炭錢。賣炭翁:(無奈絕望地癱倒在地、眼角流下淚水)②牛角上的那抹紅綾,在風雪中舞動,在白雪的映照下特別的鮮紅。(1)根據(jù)情景,在①______處填一個描寫黃衣使者神態(tài)的詞語。(2)根據(jù)情景,在②______處填補人物對白23.賞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按要求回答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a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b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下列對古詩的理解無誤的一項是(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中,詩人用一個“望”字,即把目標從風煙迷蒙的巴山蜀水,移向鎮(zhèn)控三秦的煌煌京城,充滿深情厚意。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渡荊門送別》都是送別友人的詩,都運用了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C.《渡荊門送別》頷聯(lián)中“隨”“入”二字用移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寫出了楚地平野開闊,江水奔騰之景。這首詩流露出詩人行舟水上,離家漸遠的無限傷感之情。D.《渡荊門送別》頸聯(lián)以靜觀的視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兩幅圖畫。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圖,第二幅是天邊云霞圖。(2)兩首詩中畫線的a、b兩處都是作者情感的體現(xiàn),請任選一處進行賞析。24.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詩句中與本詩描寫的季節(jié)最接近的一項是(

)A.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B.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C.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有學生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作為畢業(yè)贈詩送給同學,是否合適?請說明理由。25.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堪籽└杷臀渑泄贇w京(節(jié)選)唐·岑參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疽摇克屠钌俑H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唐·高適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①。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②上秋帆遠③,白帝城邊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咀⑨尅竣僦喚樱嘿H官的地方。②青楓江:指瀏水,在長沙。③秋帆遠:指秋風吹著小舟,送友人遠去。(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乙】兩詩都是七言律詩,每句七個字,皆為雙句押韻,都押“u”韻。B.兩詩都是送別詩,【甲】詩因朋友返京而送別,【乙】詩因朋友被貶外地而送別。C.【甲】詩中“飲”字寫出了中軍帳里設宴餞別的情景;【乙】詩中“問”字表現(xiàn)了作者對朋友的關心和安慰。D.【甲】詩中“風掣紅旗凍不翻”一句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乙】詩頷聯(lián)首句用典,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峽中為荒涼之地。(2)【甲】【乙】兩詩表達的情感不盡相同,請具體分析其不同之處。26.讀下面的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康秋w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疽摇款}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1)下列對兩首宋詩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緊扣“登”字,詳細講述登山經(jīng)過:乙詩緊扣“題”字,簡略描寫登山所見。B.兩詩內(nèi)容均與“山”有關,甲詩重在突出山高聳之勢,乙詩重在表現(xiàn)山變化之形。C.兩詩所寫角度一高一低,但都巧妙蘊含著“境界高低則見識不一樣”的生活哲理。D.兩詩感情基調(diào)略有差異,甲詩于清醒中含自得之喜,乙詩于清醒中寄寓孤獨之憂。(2))下列對兩首宋詩藝術手法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側重寫景抒情,乙詩側重詠物寓理。B.甲詩側重詠物寓理,乙詩側重寫景抒情。C.甲乙兩詩都側重寫景抒情。D.甲乙兩詩都側重詠物寓理。27.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點題,交代游蹤,從大處落筆,簡單勾畫出西湖早春的輪廓。B.尾聯(lián)“行不足”,說明詩人余興未盡,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C.全詩句句寫景,并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營造的意境相同。D.這首詩描寫了西湖早春時節(jié)的明媚風光,抒發(fā)了詩人無比喜悅的感情。(2)微視頻是時下流行的表現(xiàn)形式,小張同學想將這首詩中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意境用微視頻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腳本設計。詩句畫面內(nèi)容表現(xiàn)狀態(tài)預期表現(xiàn)效果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早鶯新燕動態(tài)①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亂花淺草②花草欣欣向榮的趨勢28.閱讀【甲】【乙】兩首詩歌,完成小題?!炯住刻靸羯场で锼捡R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疽摇壳镌~(其一)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古人云:“三分詩七分吟?!睂W習古詩離不開朗誦,上面兩首寫秋天的詩歌,你會用什么樣的語調(diào)朗誦呢?請分別說明理由。29.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頸聯(lián)中的“芳草萋萋”寫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點。(2)詩歌前兩聯(lián)有實寫,有虛寫,請對此作簡要賞析。3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滿江紅秋瑾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鄬z強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八年風味徒思浙”,表達了詞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反映出她四處飄蕩的艱辛和對個人家庭穩(wěn)定生活的向往。B.“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表明作者素有的濟世情懷?!耙蛉顺帷?,主要指對封建專制的痛恨,對民生疾苦的同情。C.“俗子胸襟誰識我”中的“俗子”,從語境來看當指詞人的丈夫;從廣義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D.“英雄末路當磨折”,是講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難重重,反映出作者對今后求索的艱險早有思想準備。(2)下列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秋容如拭”,是寫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過一般明凈,但這明麗的秋景卻不能抹去詞人的國難心愁,樂景反增悲哀。B.“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三字短句斬截有力,通過身與心的對比與反襯,寫出了詞人不是男兒勝似男兒的豪邁氣概。C.“青衫濕”指因悲嘆無知音而落淚。此處為用典,語出白居易詩《琵琶行》?!八拿娓铓埥K破楚”也是一處用典。D.本詞既有堅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巾幗英雄的俠肝義膽,蘊含了強烈的愛國情懷?;{(diào)傷感低沉,語言剛健清新。3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炯自姟柯勍醪g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疽以姟坑诳こ撬兔髑洧僦髅骼钆数埱鄺黠S颯雨凄凄,秋色遙看入楚②迷。誰向孤舟憐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咀ⅰ竣倜髑洌鹤髡叩暮糜?。②楚:楚地。③逐客:被貶逐的官員,這里指明卿。(1)乙詩“秋色遙看入楚迷”一句中哪個字最有意蘊?請簡析。(2)甲、乙兩詩的后兩句在修辭手法和情感表達上有何相同之處?請簡要分析。32.閱讀詩歌,結合典故,完成小題。野望[唐]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南安軍[南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同誰出?歸鄉(xiāng)如此歸!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镜涔省坎赊薄妒酚洝げ牧袀鳌份d:般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齊,反對周武王伐紂,曾扣馬而諫。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們“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蕨而食,……遂餓死于首陽山。(選自《漢語典故大辭典》)下面是某同學的探究成果,請你補全。3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炯住恳巴蹩儢|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疽摇客稀こ慌_①作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②試新茶③。詩酒趁年華?!咀ⅰ竣俪慌_:在密州城北,蘇軾在密州做地方官時建。②新火:唐宋習俗,清明節(jié)前兩天起,禁火三日,節(jié)后另取榆柳之火稱“新火”,③新茶:指清明節(jié)前采的茶,即明前茶。(1)請發(fā)揮你的想象,描繪甲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所呈現(xiàn)的優(yōu)美畫面。(2)下列對兩首詩詞的理解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詩首聯(lián)“望”字點題,交代時間、地點,以及人物的心情、“徙倚”點明詩人歸隱東皋后的徘徊無依的孤苦心境。B.【乙】詞首句以比喻寫出了春柳在春風中的姿態(tài),也點明了當時的季節(jié)特征:春已暮而未盡。C.【甲】詩寫景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與近、靜與動,和諧自然:【乙】詞寫景色彩多樣,明暗相襯,濃淡相諧,畫面豐富。D.【甲】詩作者借典故寄意,雖三仕三隱并未超然物外;【乙】詞作者借酒茶化郁,有了“詩酒趁年華”的暫時超然達觀。3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問題。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1)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漫步山林,進入古寺。“照”字寫出了旭日東升時的勃勃生機,反襯出詩人孤寂落寞的情緒。B.頷聯(lián)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肅穆的禪房,構成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飛靈魂。C.頸聯(lián)“空人心”對應上句“悅鳥性”,點出如此空靈純凈的世界可以凈化心靈,讓人參悟這空寂中的禪意。D.這首詩語言樸素、構思巧妙,善于引導讀者在平易中進入勝景,體會詩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詞藻取勝。(2)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35.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該詞是作者駐守邊防時的感懷之作,意境開闊,筆力雄健,感情沉郁。B.上片勾勒了一幅塞外關山圖,突出了邊塞時刻備戰(zhàn)以防不測的特點。C.“濁酒一杯家萬里”形象地寫出了戍守邊關的將士們的思鄉(xiāng)之情。D.“羌管悠悠霜滿地”寫邊關雖寒冷,但有音樂相伴,生活并不艱苦。(2)有些同學年默寫時會把“衡陽程去無留意”中的“雁”寫成“燕”,請向他們解釋為什么這里用“雁”字。五.【能力提升】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朝饑示子聿①陸游水云深處小茅茨②,雷動空腸慣忍饑。外物不移方是學,俗人猶愛未為詩。生逢昭代③雖虛過,死見先親幸有辭。八十到頭終強項④,欲將衣缽付吾兒。【注】①子聿:陸游的兒子。②茅茨:茅屋。③昭代:政治清明的時代。④強項:剛強,不肯低頭。(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詩人的居住環(huán)境和食不果腹的窘?jīng)r,“慣”字表明忍饑挨餓已成常態(tài)。B.頷聯(lián)告誡兒子,讀書治學要禁得起外界事物的干擾,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C.頸聯(lián)感嘆生逢昭代,歲月虛度,詩人因此心生愧疾,感到死后也無顏見祖先。D.這首詩是作者寫給兒子子聿的詩,全詩談治學,論詩歌,說希望,明白如話。(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觀書(明)于謙①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钏戳麟S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②芳客,未信我廬③別有春。[注]①于謙,明代詩人,生性剛直,博學多聞。②金鞍玉勒:飾金的馬鞍,飾玉的馬籠頭,此處泛指馬鞍和籠頭的貴美。③廬:書房。(1)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首聯(lián)將書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了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B.頸聯(lián)“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觀書有感》中的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說明堅持讀書的好處。C.尾聯(lián)運用襯托的手法,以實襯虛,虛實結合,用詩人沉醉于書房的精神享受,來反襯尋常游客追求物質(zhì)享受的膚淺。D.本詩寫詩人親身體驗,盛贊書之好處。極寫讀書之趣。抒發(fā)其喜愛讀書之情,語言生動,說理形象,有較強感染力。(2)本詩運用了多種修辭,請選擇其中兩種,結合詩句賞析。3.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菩薩蠻黃庭堅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選自《全宋詞》)(1)詞中說“問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樣的地方?請根據(jù)詞意概括作答。(2)同是溪邊漁者,本詞中的“漁翁”與李白《行路難》(其一)中“閑來垂釣碧溪上”的垂釣者分別是怎樣的人?請簡要作答。4.你將以下面這首詞為內(nèi)容,參加“中華經(jīng)典”誦讀比賽,請做好準備。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①南宋·辛棄疾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fā)蒼顏。布被秋宵夢覺②,眼前萬里江山?!咀⑨尅竣俅嗽~寫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閑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軒書屋”,時常往來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②覺(jué):睡醒。(1)你需要拍攝一段短視頻作為誦讀背景,請完善拍攝腳本。短視頻腳本(上片部分)誦讀內(nèi)容畫面內(nèi)容畫面意境背景音樂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①_____________昏暗荒涼低沉、漸急的音樂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屋外狂風急雨。被吹得破裂的窗紙,瑟瑟作響,好像在自言自語。②______________(2)請說說在朗誦下片時應讀出哪些情感。5.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月山草堂四詠①[明]湯顯祖(一)樓轉(zhuǎn)松風韻紫虛,眠云夜冷晝芙蕖。山中所有應如此,直是江南陶隱居。(二)風露涓涓浣竹林,月窗秋影夜來深。不知叢桂山中客,長聽瀟湘云水音。(三)君子山前放午街,濕煙青竹弄云霞。燒將玉井峰前水,來試桃溪雨后茶。(四)酒是金盤露滴成,花如素女步輕盈。西風暮雨何辭醉,便向池亭臥亦清?!咀⑨尅竣龠x自《湯顯祖詩文集》。月山,在遂昌縣城西。(1)下列是四首詩歌的標題,請將詩歌序號分別填到對應的標題后面。松屋臥云()竹院烹茶()荷亭酌酒()竹窗延月()(2)你從這組詩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人生追求?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6.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居竹軒元

倪瓚翠竹如云江水春,結茅依竹住江濱。階前迸筍從侵徑,雨后垂陰欲覆鄰。映葉黃鸝還自語,傍人白鶴亦能馴。遙知靜者忘聲色,滿屋清風未覺貧。(1)請簡要賞析第二聯(lián)中“侵”“覆”兩字的妙處。(2)詩歌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氛圍?表現(xiàn)了屋主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7.閱讀下面三首詩,完成題目。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1)從“空山不見人”“深林人不知”“澗戶寂無人”三句中,你讀出了詩人王維的心境。(2)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蹦阕钕矚g上面哪首詩中的“詩畫”之境?請簡要分析。8.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長相思·雨①[宋]萬俟詠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②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注]①長相思,詞牌名。②道,知。(1)運用想象,描繪“窗外芭蕉窗里燈”的畫面。(2)賞析“一聲聲,一更更”或者“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的妙處。9.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江山秋色圖①胡行簡連山縹緲樹槎牙②,江上西風雁影斜。萬迭③秋光無限好,畫圍偏在野人④家。[注]①此詩為畫作《江山秋色圖》上的題詩。②槎(chá)牙:形容樹木錯雜不齊貌。③萬迭:萬重。④野人:山野之人。(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兩句通過山、樹、江、風、雁等意象,營造了秋的意境。B.前兩句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江山秋色圖,與題目照應。C.本詩寫景從視覺感受出發(fā),寫出了多種景物的形態(tài)。D.本詩是一首題畫七絕,讀起來音韻和諧優(yōu)美。(2)結合本詩三、四句,用自己的話說說詩人喜愛畫作《江山秋色圖》的原因。1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李侍御赴安西①高適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②。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虜障③燕支④北,秦城太白東⑤。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注】①安西;即安西都護府,治所在今新疆庫車縣。②驄(cōng):毛色青白相間的馬。③虜障:類似碉堡的防御工事。④燕支:山名,在今甘肅。⑤太白東:指秦嶺太白峰以東的長安。(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為送別之作,兩首詩的情感基調(diào)相同。B.“行子對飛蓬”與“征蓬出漢塞”中的“蓬”都表達出漂泊無定之感。C.頸聯(lián)既照應“萬里”的漫漫征途,又引出“離魂莫惆悵”的殷切勸慰。D.最后一句中“雄”字頗有表現(xiàn)力,讓人聯(lián)想到揮刀奮擊的戰(zhàn)斗場面。(2)請結合全詩,說說頷聯(lián)的“一杯”中飽含詩人的哪些“心事”。11.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小題。憶邢惇夫①(宋)黃庭堅②詩到隨州更老成,江山為助筆縱橫。眼看白璧埋黃壤,何況人間父子情?!咀⑨尅竣傩蠍颍涸暇訉崳謵?,河南陽武人。曾隨父居隨州,年十九而卒。后人贊其“幼有俊才,名聲籍甚,一時前輩皆愛之”。②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與邢居實為忘年之交。(1)下列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首句是寫邢惇夫在隨州生活時詩歌創(chuàng)作藝術更為成熟。B.第二句寫隨州的大好河山激發(fā)了邢惇夫的激情,其創(chuàng)作更加自如。C.第三句中的“白璧埋黃壤”暗指邢惇夫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D.第四句意思是我們要珍愛生命,珍惜友情、親情。(2)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12.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舟師[明]俞大猷①倚劍東冥②勢獨雄,扶桑③今在指揮中。島頭云霧須臾盡,天外旌旗上下翀④。隊火⑤光搖河漢⑥影,歌聲氣壓虬龍宮⑦。夕陽景⑧里歸篷近,背水陣奇⑨戰(zhàn)士功?!咀⑨尅竣儆岽髴欤好鞔鷳?zhàn)功顯著的抗倭名將。②東冥:東海。③扶桑:我國對日本的舊稱。④翀:通“沖”,舞動的意思。⑤隊火:排列成隊的戰(zhàn)船上的炮火。⑥河漢:指銀河。⑦虬龍宮:比喻倭寇的巢穴。⑧景:通“影”。⑨背水陣奇:比喻抗倭水軍戰(zhàn)陣的精妙奇特。(1)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劍”“扶?!睂懗隽怂娢淦鞯匿h利和倭寇的兇殘。B.“云霧”寫出了戰(zhàn)時環(huán)境的惡劣,“旌旗”寫出了倭寇人數(shù)之多。C.“隊火”“河漢影”寫出了戰(zhàn)爭中炮火連天的凄慘場面。D.“夕陽景”“歸篷近”描繪了在夕陽的余暉里,戰(zhàn)船徐徐歸來的情景。(2)請分析詩歌表現(xiàn)的情感,填寫下面的表格。階段表現(xiàn)的情感戰(zhàn)前(首聯(lián))堅信戰(zhàn)爭必勝的自信戰(zhàn)中(頷聯(lián)、頸聯(lián))①戰(zhàn)后(尾聯(lián))②13.閱讀下面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燈①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②靜,船尾跳魚撥刺③鳴?!咀⑨尅竣亠L燈:船中桅桿上掛著的燈,有紙罩能避風。②聯(lián)拳:指夜宿的白鷺屈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團聚在沙灘上。拳,屈曲。③撥刺:擬聲詞,指魚在水里跳動發(fā)出的聲音。(1)這首詩通過“__________”“風燈”“宿鷺”“______________”等意象,描繪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圖。(2)這首詩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請結合第四句簡要分析。14.古詩閱讀。鄱陽湖①吳國倫欲向匡廬②臥白云,宮亭水色晝氤氳。千山日射蛟龍窟③,萬里霜寒雁鶩群。浪涌帆檣天際亂,星臨吳楚鏡中分。東南歲晚仍鼙鼓④,莫遣孤舟逐客聞。[注釋]①選自《明詩觀止》。本詩是作者被貶江西時游廬山經(jīng)鄱陽湖寫下的詠景詩。吳國倫,明代文學家。②匡廬:即廬山。③蛟龍窟:指鄱陽湖。④鼙鼓:戰(zhàn)鼓。這句指嘉靖年間倭寇騷擾東南沿海地區(qū)一事。(1)“浪涌帆檣天際亂”中的“涌”,有的版本又寫作“擁”。你覺得哪個更好?為什么?(2)關于此詩的情感基調(diào),小嘉說是歡快的,小舟說是憂傷的。你的看法呢?請簡述理由。15.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時人見寒山(唐)寒山時人見寒山,各謂是瘋顛。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纏。我語他不會,他語我不言。為報往來者,可來向寒山。(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二句意思是,時人看見詩人,都認為他是個瘋瘋癲癲的人。B.三,四句寫詩人外部形象:不但貌不驚人,還胡亂穿著粗布衣服。C.后四句說詩人雖然與時人有嚴重隔膜,但還是歡迎時人來“寒山”。D.這首詩特色鮮明,語言典雅絢麗,沉郁頓挫,意蘊深厚、富有哲理。(2)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16.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問題?!炯住看核?/p>

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shù)鳥,爭浴故相喧?!疽摇坑文淆S韋應物池上鳴佳禽,僧齋日幽寂。高林晚露清,紅藥無人摘。春水不生煙,荒岡筠翳石。不應朝夕游,良為蹉跎客。(1)甲詩用一“沒”一“__________”來寫春汛之猛;乙詩則通過春水、高林、“__________”等意象,抒寫春日出游的感慨。(2)甲乙兩詩都寫了“春水”,但借此表達的感情大不相同,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17.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秋霽①寄遠杜牧初霽獨登賞,西樓多遠風。橫煙秋水上,疏雨夕陽中。高樹下山鳥,平蕪②飛草蟲。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咀⑨尅竣凫V:雨雪停止,天放晴。②平蕪:平曠原野。(1)本詩寫“煙”著一“橫”字,《使至塞上》寫“煙”著一“直”字。請簡析這兩個字的表達效果。(2)這首詩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情感?18.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題《云山圖》二首沈周①(一)看云疑是青山動,誰道云忙山自閑。我看云山亦忘我,閑來洗硯寫云山。(二)侵曉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許白云分。故人到此云相接,欲去還須云送君?!咀ⅰ竣偕蛑?,長洲(今蘇州)人,明代繪畫大師,工詩善畫。(1)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侵曉溪山半是云,草堂亦許白云分”所表現(xiàn)的畫面。(2)下面的詩句都寫到了云,意境與這兩首詩最接近的一項是(

)A.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崔顥《黃鶴樓》)B.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白居易《白云泉》)C.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初山。(王之渙《涼州詞》)D.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fā)白帝城》)(3)詩人寫云山,手法別致,富有情趣。請以“看云疑是青山動,誰道云忙山自閑”為例,作簡要分析。19.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登樓望水(唐)顧況鳥啼花發(fā)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xiāng)何處一歸船。(1)本詩四句起承轉(zhuǎn)合,一句一轉(zhuǎn)換,頗具特色,就此談談你的理解。(2)下列選項中表達正確的兩項是(

)A.本詩寫“登樓望水”,與許多寫登山登樓登塔的唐詩一樣,都是借景抒懷。B.作者強調(diào)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注重教化,故寫本詩寄語少年應珍惜青春時光。C.本詩為作者暮年所作,寫登高望遠,看到迎接他的歸船,思鄉(xiāng)心切,無心賞景。D.全詩文句通俗易懂,景情并有,不著一“愁”,實則寫“愁”。20.漫步古詩苑,欣賞一首詩,回答下面的問題。題稚川山水【唐】戴叔倫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注:戴叔倫,唐代詩人,此詩作于作者宦游途中。(1)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本詩的寫景,著墨不多,頗似元人簡筆寫意山水,富有意趣。B.藝術的靈感往往來自錯覺,這首詩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關系,行人在發(fā)現(xiàn)“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之后,才有“無限秋風思”,三四句卻予以倒置,頗具匠心。C.詩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樹”像在清水中洗浴過一樣,給人以舒暢之感,一個“涼”字就傳達了這種快感。D.本詩通過對稚川山水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2)請你把“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的畫面描述出來。21.閱讀元好問的《陽興砦①》,完成小題。亂石通樵徑,重崗擁戍城。山川帶淳樸,雞犬見升平。雨爛沙仍軟,秋偏氣自清。年年避營馬②,幾向此中行?!咀ⅰ竣訇柵d砦(zhài)今山西陽曲縣陽興鎮(zhèn)。金末,蒙古軍入侵山西,作者曾避兵陽曲山中。②避營馬:避騎兵奪馬。(1)從詩歌前兩聯(lián)看,陽興砦周圍環(huán)境具有______和______的特點。(2)品析詩中“年年”的表達效果。22.朗誦小組選定下面這首詩參加校古詩朗誦大賽,請你參與。度關山[唐]李端雁塞日初晴,狐①關雪復平。危樓緣廣漠,古竇②傍長城。拂劍金星出,彎弧玉羽③鳴。誰知系虜者,賈誼是書生。(選自《全唐詩》,中華書局)【注】①狐:一作“孤”。②竇:溝渠。③羽:箭尾上的羽毛,即箭翎,引申為箭。(1)文博找到下面兩幅圖,你認為哪幅圖更適合作為朗誦時的背景?請說明理由。選擇______圖,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朗誦頸聯(lián)時,文棟想要增強詩歌感染力,請你為他配上適宜的表情、動作。表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朗誦尾聯(lián)時,文博對重讀詞語把握不準,請你提出建議,并說明理由。(選擇一個詞語即可)23.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瀑布聯(lián)句李忱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焉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1)首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2)請簡要分析最后兩句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懷?24.閱讀古代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柳州榕葉落盡偶題①柳宗元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zhuǎn)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注]①柳宗元三十三歲被貶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長安,僅一個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1)請對“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作簡要賞析。(2)你對“宦情羈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25.古詩類。燕子來舟中作①杜甫湖南為客動經(jīng)春,燕子銜泥兩度新②。舊入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蓱z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托此身。暫語船檣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咀ⅰ竣俅嗽姙樘拼诖髿v五年(770年)杜甫漂泊在潭州(今長沙)附近的湘江上所作。②兩度新:杜甫來到潭州已是第二個春天。(1)請賞析頸聯(lián)“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托此身”加點疊詞的表達效果。(2)從形象描寫和感情表達兩個角度,說說你對“暫語船檣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的理解。26.閱讀曾鞏的《城南》,完成問題。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1)對本詩的理解與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睂懗隽擞甑牧看蟆菝偷奶攸c。B.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描寫了暮春時節(jié)大雨過后的山野景象。C.本詩的作者曾鞏是唐代著名詩人,本詩筆調(diào)流暢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D.本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詩人由衷贊美了桃花、李花的美麗,大自然的生機勃勃。(2)本詩三、四兩句描寫小草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賞析。27.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秋日田園雜興(其八)[宋]范成大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睛。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①響到明?!咀ⅰ竣龠B枷:農(nóng)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戲木條構成。使用時,操作者將連枷把上下甩動,使連枷拍旋轉(zhuǎn),來拍打敲擊曬場上的作物穗頭,使之脫粒。詩中農(nóng)人秋季收獲打稻的場景有什么特點?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具體分析。28.依據(jù)對全詞的理解,將下面的批注補寫完整。減字木蘭花?姚江阻雨[明]趙寬寒風吹水,微波鼓作魚鱗起。白雨橫秋,秋色蕭條動客舟。疏鐘何處?知在前村黃葉樹。茅屋誰家?荒徑無人菊自花。批注:(1)“橫”與題目中的“阻”呼應,描繪出________(2)從“寒風”“客舟”“荒徑”等意象營造出的意境中,我們可以體會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9.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壽陽曲①·_______(元代)馬致遠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②。四圍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③又添鋪翠。壽陽曲·_______(元代)馬致遠鳴榔④罷,閃暮光。綠楊堤數(shù)聲漁唱。掛柴門幾家閑曬網(wǎng),都撮⑤在捕魚圖上?!咀⑨尅竣賰墒自姼杈x自《元散曲一百首》。壽陽曲,曲牌名。②霽:雨停。③錦屏風:這里指像屏風一樣的一排排山頭。④榔:同“桹”,漁人系在船舷上敲擊以驅(qū)魚入網(wǎng)的長木棒。⑤撮:聚集。(1)請根據(jù)所寫內(nèi)容推斷兩首詩歌的標題,下面選項中最貼切的一項是A.邊塞出獵

江頭懷古 B.山中別友

晨起出漁C.山市晴嵐

漁村夕照 D.野渡新晴

綠楊春曉(2)兩首詩歌都展現(xiàn)了美好的情景。第二首詩歌的情景中,有榔聲、歌聲,可能還有人們曬網(wǎng)時交談的聲音。如果第一首詩歌的情景中也有聲音,哪兩種聲音最恰當?請簡要描繪這個情景。30.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去蜀注杜甫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關塞阻,轉(zhuǎn)作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