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近代戰(zhàn)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 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1頁
第12課 近代戰(zhàn)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 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2頁
第12課 近代戰(zhàn)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 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3頁
第12課 近代戰(zhàn)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 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4頁
第12課 近代戰(zhàn)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 導學案 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導學案第12課近代戰(zhàn)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學習目標:1.通過了解歷史上的著名戰(zhàn)爭(美國獨立戰(zhàn)爭、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拿破侖戰(zhàn)爭)的主要史實,理解戰(zhàn)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以及造成的文化斷裂。2.認識戰(zhàn)爭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學科素養(yǎng):1.通過史料實證,探究獨立戰(zhàn)爭后的美國文化與拉丁美洲文化多樣性逐步形成的過程;運用唯物史觀理解其產生的雙重影響。2.通過史料實證,探究拿破侖戰(zhàn)爭后歐洲文化的重構逐步形成的過程。3.從歷史解釋和唯物史觀的角度理解歐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文化的雙重影響。自主梳理一、獨立戰(zhàn)爭后的美國文化與拉丁美洲文化1.美國文化(1)獨立戰(zhàn)爭前①背景:來自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________和被販賣為奴的非洲黑人,與當地的印第安人共同生活在北美洲的土地上。各種文化相互融合與混合,形成了美國文化的________特征。北美居民在種族、血統(tǒng)和________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樣性。②內容:他們使用的英語已經發(fā)展為________英語,與英國本土英語不盡相同。他們的飲食文化、藝術生活也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地方自治、勤儉務實、重視教育和創(chuàng)造精神等,也成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③評價:“美利堅人”已經成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稱。白人對黑人、印第安人的________和文化優(yōu)越感根深蒂固。(2)獨立戰(zhàn)爭后①背景:獨立戰(zhàn)爭直接推動了美利堅民族與美利堅文化的形成。1787年的聯(lián)邦憲法,使北美大陸出現了第一個以________的理論為指導建立的聯(lián)邦制共和國。②內容:________原則成為美國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③評價:發(fā)展種植園經濟和繼續(xù)實行奴隸制,是與美利堅主流文化相違背的,是美國歷史上黑暗的一面。2.拉丁美洲文化(1)背景①到19世紀上半葉,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著美國以南的廣大美洲地區(qū)。②拉丁語族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是這一地區(qū)的主要語言。③隨著大量西、葡移民的到來,拉丁美洲的民族與文化發(fā)生了巨大變化。(2)表現①在拉丁美洲,歐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種族融合現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級分明的“________”。②在歐洲移民活動的區(qū)域內,傳統(tǒng)的印第安文化逐漸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為主體,________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③________成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號之一。但是在偏遠的內陸地區(qū),印第安人保留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tǒng),如________、圖騰崇拜等。(3)發(fā)展①19世紀上半葉,在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中,除海地外,西屬殖民地的土生________成為革命的主要領導者。②獨立后的西屬拉丁美洲和葡屬巴西都頒布了憲法,取消了奴隸貿易、奴隸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頭稅和強制勞役,但對黑人與印第安人的種族壓迫與歧視仍然存在。③戰(zhàn)爭也促成了戰(zhàn)后________獨裁權力的形成,這成為獨立戰(zhàn)爭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4)特點: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非常明顯。答案:1.(1)①移民多元宗教②美式③種族歧視(2)①啟蒙思想家②權力制衡2.(2)①混血社會②天主教③拉丁舞多神信仰(3)①白人③考迪羅二、拿破侖戰(zhàn)爭后歐洲文化的重構1.背景(1)17—18世紀,歐洲大多數國家仍處于封建統(tǒng)治之下。(2)拿破侖通過戰(zhàn)爭,在歐洲建立了一個龐大帝國,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向這些地區(qū)傳播。2.內容(1)拿破侖廢除封建貴族特權,推行《________》,傳播啟蒙思想,受到各國革命者的歡迎。(2)在反抗法國征服的斗爭中,歐洲各地出現了不斷高漲的________意識和民族獨立要求。(3)拿破侖戰(zhàn)爭后,歐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構,民主、獨立、自由、________等越來越成為歐洲的普遍訴求。3.表現①俄國:一些貴族青年軍官于1825年12月發(fā)動了試圖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的武裝起義,被稱為“________”。在俄國傳播了革命的主張。②波蘭:1830年11月,一批貴族青年軍官和學生在華沙發(fā)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進一步推動了波蘭的民族解放斗爭。③德意志:普魯士進行并不徹底的廢除農奴制改革。1848年2月和3月,奧地利和普魯士等地發(fā)生革命,要求建立統(tǒng)一的獨立國家、制定憲法。答案:2.(1)拿破侖法典(2)民主(3)法治3.①十二月黨人三、歐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含義:殖民國家向被殖民地區(qū)輸出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觀及________。2.目的:改造甚至消滅被殖民地區(qū)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識,達到殖民目的。3.結果: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來文化,但也努力保護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現出新的多樣性。4.概況①中國a.以林則徐、魏源、鄭觀應等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張向西方學習以求自強。b.清政府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也使一些新技術、新思想傳入中國。②印度a.英國把英語和英國的法律體系、政府體制、________制度等移植到印度。b.印度上層精英運用歐洲的意識形態(tài)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口號。c.印度的傳統(tǒng)文化頑強地保留下來,如:________和伊斯蘭教還是印度的主要宗教。d.種姓制度雖然被廢除,但仍然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③埃及a.埃及獨立后實行君主立憲制。b.________仍然是埃及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也得以保留。答案:1.基督教4.②a.文官c.印度教③b.伊斯蘭教[知識拓展]印第安人在世界上絕不是愚昧和落后的象征,以瑪雅、阿斯特克和印加人所創(chuàng)造的文明為代表的美洲古代文明獨立地在美洲廣闊的土地上產生、發(fā)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光輝成就。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話,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文化相媲美?!瓲柗颉妒澜缥拿魇贰穂豐富教材]自由女神像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位于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1886年落成。自由女神穿著古希臘風格服裝,頭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著《獨立宣言》;腳下是打碎的手銬、腳鐐和鎖鏈,象征著掙脫暴政的約束和自由。自由女神像是美國的象征,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的象征,表達美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精要點撥]拉美文化的特征(1)以西葡為主的南歐拉丁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印第安文化和黑人文化。(2)拉美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和地域化特征。(3)天主教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4)獨立戰(zhàn)爭后考迪羅獨裁權力成為其政治文化的顯著特征。(5)拉丁舞成為拉丁美洲重要文化符號之一。[名師點撥]美國文化的多樣性與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樣性的異同[思維突破]拿破侖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1)根本原因:歐洲大陸封建勢力的力量大于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2)連年戰(zhàn)爭消耗了法國國力,國內人民厭戰(zhàn)。(3)大陸封鎖政策既打擊了英國,也損害了法國資產階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4)被奴役國家人民的反抗,歐洲各地不斷高漲的民主意識和民族獨立要求。(5)靠強權和武力維系,根基不牢。(6)直接原因:滑鐵盧戰(zhàn)役拿破侖失敗。[思想感悟]對戰(zhàn)爭與文化的關系的認識(1)西方文化擴張往往伴隨著侵略戰(zhàn)爭,要堅決反對侵略戰(zhàn)爭,努力維護和平。(2)文化擴張具有雙重性,是一把雙刃劍。(3)要樹立開放包容的意識,加強文化交流,吸收外來先進文化,不斷發(fā)展完善自身文化。(4)堅持文化自信,防止并反對一切形式的文化侵略。重難點研習研習1近代戰(zhàn)爭與文化擴張[合作討論]材料一自由女神像,全名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位于美國紐約海港內自由島的哈德遜河口附近,她右手高舉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拿著的文獻代表著美國的建立。它是法國于1876年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1886年10月28日銅像落成。材料二美國的建國者從歷代的分權理論和制度中獲得借鑒,把它加以改造、轉化為一種復合的分權和制衡體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奪或壟斷權力,從而保證“有限政府”理念的實現。材料三1804年,《拿破侖法典》頒布實施,它明確規(guī)定成年法國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體現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則;嚴格規(guī)定了私有財產的合法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權,確立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原則。材料四拿破侖在其所有征服地區(qū)都貫徹法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則,他廢除封建制度和農奴制,承認所有公民的平等,實施其著名的法典。雖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團坐立不安,反對這些變革,但變革也在許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他的非法國臣民終于漸漸對征購、賦稅、征兵、戰(zhàn)爭和關于戰(zhàn)爭的謠言感到厭煩。[探究](1)材料一體現了自由女神像在美國文化中的什么地位?(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是通過什么文獻實現“有限政府”的?體現了怎樣的政治文化?(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拿破侖法典》對歐洲的重要意義。(4)據材料四和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拿破侖戰(zhàn)爭對歐洲文化重構的影響。提示:(1)地位:自由女神像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2)文獻:1787年憲法。政治文化:權力制衡原則成為美國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3)《拿破侖法典》把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傳播到歐洲其他地區(qū),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4)傳播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封建、專制成為眾矢之的,民主、獨立、自由、法治等成為歐洲的普遍訴求;奴役和掠奪了被征服地區(qū)的人民,引起歐洲各地民主意識和民族獨立要求的不斷高漲。[史論背誦]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拿破侖戰(zhàn)爭對文化的影響(1)美國獨立戰(zhàn)爭①共和主義的思想壓制了專制主義,加快了早期的美國社會民主的發(fā)展,使一切朝著更為平等的方向前進。②對廣大人民來說,自由、平等和民主不再是陌生的字眼。③自由與平等是美國的立國之本,獨立戰(zhàn)爭勝利后,自由與平等更加深入人民內心,影響著美國一代又一代。④留下種族歧視的烙印。(2)拿破侖戰(zhàn)爭①拿破侖戰(zhàn)爭傳播了法國大革命的思想,推動了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②法國大革命提出的平等、自由與博愛的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隨著拿破侖戰(zhàn)爭傳播到被拿破侖征服的封建各國,給予了那些封建國家里的人民以反對封建主義的思想武器。③拿破侖戰(zhàn)爭推動了法國科學技術和教育的發(fā)展。④拿破侖戰(zhàn)爭的破壞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鞏固練習1.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各州制定的憲法都附上了《權利法案》,其中列舉了政府在任何借口下都不得侵犯的人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出版自由、請愿權利、陪審審判制、人身保護法、禁止建立常備軍等。這表明,新生的美國()A.采取了英國的政治體制B.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C.威脅了人民的基本權利D.采納了聯(lián)邦制的模式答案:B解析:各州制定的憲法都附上《權利法案》,旨在保護“人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體現了啟蒙思想在美國的廣泛影響,故B項正確;美國未采取英國的政治體制,A項錯誤;憲法的規(guī)定是防范舉措,是為了防止人民的基本權利遭受政府威脅,C項錯誤;1787年憲法頒布后美國確立了聯(lián)邦制,D項錯誤。2.拿破侖對歐洲歷史發(fā)展所產生的最重要影響是()A.強化君主專制B.打擊英國的霸權C.推廣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觀念D.促進歐洲經濟發(fā)展答案:C解析:拿破侖戰(zhàn)爭嚴厲地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君主專制,故A項錯誤。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但沒有徹底打垮英國的殖民霸權,排除B項。拿破侖頒布的《拿破侖法典》把法國大革命時期有利于資產階級的成果用法律條文確定下來,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法律經典,傳播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故C項正確。拿破侖戰(zhàn)爭對歐洲經濟的發(fā)展有一定破壞作用,故D項錯誤。研習2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合作討論]材料一歐洲人在技術(包括軍事技術在內)、經濟和行政上的成就遠優(yōu)于亞非地區(qū)的人民。藉著這些成就,歐洲人能夠讓亞非地區(qū)的人民在世界市場上享有他們的成品,大量工業(yè)生產的利益,改進了的生產力,較佳的保健教育,內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⑶野褋喎堑貐^(qū)導向一個以技術與理智為基礎的世界社群?!浴兑蠛9馕募凡牧隙W洲人藉著濫用他們軍事上的優(yōu)勢,并且受他們工業(yè)家渴求廉價原料所推動,以及為他們的大量生產找市場,歐洲國家的政府把亞非地區(qū)獨立的人民拉到他們的軸心里去,在經濟上剝削他們,挫折其本土經濟的增長和民族生活,否認他們自決的天然權利,攻擊他們的文化,并且把他們暴露在所謂的西方文明的罪惡之下?!浴兑蠛9馕募穂探究](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觀點并指出其立場。依據中國近代前期的有關史實進行論證。(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觀點并指出其立場。依據中國近代前期的有關史實進行論證。提示:(1)觀點:歐洲人的成就改善了亞非人民的生活,推動了亞非地區(qū)社會的進步(現代化進程)。立場:站在歐洲殖民者的立場。論證:魏源等向西方學習以求自強;開展洋務運動,開啟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實行戊戌變法、進行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等。(2)觀點:歐洲人的成就導致亞非地區(qū)變成歐洲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亞非地區(qū)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亞非民族文化受到沖擊,給亞非人民帶來民族災難。立場:站在同情亞非人民的立場上。論證:西方列強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掠奪中國人民的財富,毀壞中華文明遺產,中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組成部分。[史論背誦]1.英國殖民統(tǒng)治對印度政治文化的影響(1)英國殖民者對印度原有政治體制進行了英國式改造,加快了印度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展進程。(2)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激發(fā)了印度的民族意識,有助于印度的統(tǒng)一。(3)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印度文明多元的、分散的特點,對原住民文化造成嚴重破壞。(4)使印度政治文化處于一種“真空”狀態(tài),導致印度文化面臨轉型,出現諸多進退兩難的問題。2.近代中國應對歐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特點(1)參加階層廣泛:包括地主階級、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等不同階級。(2)目的明確:學習西方與抵御侵略、啟蒙和救亡相連,體現了強烈的反侵略性質。(3)層次鮮明:學習西方經歷了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不斷深化的過程,對西方文化的認識經歷了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過程。鞏固練習1.19世紀,英國為加強對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標準的鐵路、電報和郵政設施,普及了英語教育,將西方文學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印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措施客觀上()A.加大英國對印度的經濟掠奪B.導致印度民族意識增強C.使印度在經濟上從屬于西方D.同化了當地的經濟與文化答案:B解析:“加大英國對印度的經濟掠奪”是英國的主觀目的,排除A項;材料“修建了英式標準的鐵路”“普及了英語教育,將西方文學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印度”屬于奴化印度,加劇了英國與印度之間的矛盾,客觀上會增強印度的民族意識,故B項正確;材料側重于思想政治方面,排除C項;“同化了當地的經濟與文化”是主觀目的,排除D項。2.梁啟超曾說,魏源所謂“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師夷長技以制夷”之三大主義,“由今觀之,誠幼稚可笑,然其論實支配百年來之人心,直至今日猶未脫離凈盡”。其意在強調魏源()A.拋棄了藐視西方人的傳統(tǒng)觀念B.改變了中國傳統(tǒng)外交觀念C.找到了反抗外國侵略的正確途徑D.開啟了近代學習西方的先河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學習西方的思潮。據題意可知,魏源之“攻夷”“款夷”“制夷”三大主義旨在學習西方以抵御西方侵略,這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首要話題,故能“支配百年來之人心”,答案為D項。當時夷夏之辨仍流行,對西方仍用蔑稱,故A項錯誤;中國外交近代化的標志是總理衙門的設立,材料未體現中國傳統(tǒng)外交觀念的改變,排除B項;魏源對西方的認識是粗淺片面的,尚未找到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確途徑,排除C項。要點記憶1.美國文化以西歐文化為主體,吸收了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文化。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權和權力制衡原則是美國政治文化的主要內容。自由女神像是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2.拉丁美洲文化是以西葡為主的南歐拉丁文化為主體,融合了印第安文化和黑人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地域化特征;獨立戰(zhàn)爭后考迪羅獨裁權力的形成成為其政治文化的顯著特征;拉丁舞是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3.拿破侖戰(zhàn)爭破壞了歐洲傳統(tǒng)封建文化,拿破侖戰(zhàn)爭后,民主、獨立、自由、法治等越來越成為歐洲的普遍政治訴求。4.在歐洲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重要組成部分。在回應殖民者文化侵略過程中,被殖民者會不同程度地接受外來文化,但也努力保護傳統(tǒng)文化,如中國和印度,其文化都呈現出新的多樣性。課堂訓練一、選擇題1.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其與另一個民族之間迄今所存在著的政治聯(lián)系時,就要求他們一定要把那些迫使他們不得已而獨立的原因宣布出來。這一主張應出自()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答案:B解析:由材料“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其與另一個民族之間……的政治聯(lián)系”“把……不得已而獨立的原因宣布出來”可聯(lián)系到美國獨立戰(zhàn)爭中發(fā)表的《獨立宣言》,故B項符合題意?!稒嗬ò浮肥怯h會為限制王權而通過的文件;《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的文獻,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等基本原則;《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美國內戰(zhàn)期間頒布的文獻,主要涉及廢除奴隸制的問題。故A、C、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應排除。2.獨立戰(zhàn)爭后,美洲土著的實際地位更加惡化,他們被屠殺、驅趕,并被限制在遙遠、荒涼的保留地。這說明當時的美國()A.啟蒙思想影響有限B.種族歧視十分嚴重C.法律意識有待加強D.美利堅民族尚未形成答案:B解析:材料“美洲土著的實際地位更加惡化”說明當時美洲土著居民受到嚴重歧視,故B項符合題意;啟蒙思想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A項;C項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美利堅民族在獨立戰(zhàn)爭前就已形成,排除D項。3.獨立后的拉丁美洲文化呈現出多樣性的特征,對其形成原因說法不正確的是()A.各地文明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各異,文化上表現出的特征亦不相同B.不同的種族構成使各地區(qū)的文化展現出了各自的特色C.各地區(qū)地理、自然環(huán)境不同,導致了各自文化所具有的特色D.考迪羅獨裁權力的形成成為獨立戰(zhàn)爭后拉美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答案:D解析:考迪羅獨裁權力的形成是拉丁美洲文化呈現出多樣性特征的表現之一,而不是其形成的原因。故D項符合題意。4.拿破侖帝國在歐洲盛極一時,這種強盛只是表面上的,主要是因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