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亞體系_第1頁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_第2頁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_第3頁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_第4頁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第一節(jié)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產生第二節(jié)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運行與變化第三節(jié)17-18世紀的全球國際關系體系第一節(jié)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產生一、產生背景:三十年戰(zhàn)爭二、體系的建立:威斯特伐利亞會議三十年戰(zhàn)爭:1618——1648正處于歐洲從封建時代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從中世紀國際關系向現代國際關系轉換的階段。它是歐洲在這個大變革時代爆發(fā)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參與者差不多包括了歐洲所有的國家,戰(zhàn)爭幾乎全部在德意志的土地上進行。背景錯綜復雜:宗教紛爭+王朝利益王朝利益哈布斯堡家族一方((HouseofHabsburg)反哈布斯堡家族一方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統(tǒng)治時間最長、統(tǒng)治地域最廣、支系最為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統(tǒng)治家族。由于它的主要分支在奧地利,也被稱為奧地利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的統(tǒng)治時期從公元1282年起一直延續(xù)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除了統(tǒng)治神圣羅馬帝國和奧地利帝國外,哈布斯堡家族還統(tǒng)治過西班牙、波西米亞、匈牙利、葡萄牙等國。神圣羅馬帝國(962-1806):既不“神圣”,也不“羅馬”,亦非“帝國"(伏爾泰語)右圖:1356年頒布的《金璽詔書》,從此皇帝就一直由七大選侯遴選,而且不許世襲馬克西米利安在與諸侯國家權力的斗爭中一無所成。但是他通過王室通婚卻大大增強了哈布斯堡家族勢力。首先,他娶了勃艮第公爵的女兒,得到了尼德蘭和勃艮第。后來他的兒子菲利普與西班牙國王的一個女兒結婚,繼承了西班牙、撒丁、兩西西里王國,同時也繼承了西班牙在美洲大陸的殖民地。馬克西米利安的孫子查理繼位時,已經是歐洲自843年查理曼帝國分裂以來最大的帝國的統(tǒng)治者。他是西班牙國王、奧地利皇帝、尼德蘭的所有者。至此,哈布斯堡家族的勢力范圍已經囊括德意志、西班牙等廣大地區(qū)。1519年查理成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他在德意志被稱為查理五世,在西班牙則被稱為查理一世.1526年,土耳其人擊敗匈牙利人,匈牙利人不得不依靠于龐大的哈布斯堡家族。這樣哈布斯堡家族又得到了匈牙利和波西米亞王國的王冠。近代奧地利皇后瑪麗·苔萊絲幾乎聯(lián)姻了整個歐洲,皇帝弗萊茨·約瑟夫則有“歐洲之父"之稱。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子王孫們,一脈相傳地恪守祖訓,他們不僅嫻于生兒育女,而且,還精于廣結秦晉之好哈布斯堡家族的對手哈布斯堡家族的急劇膨脹使歐洲剛剛出現的民族國家體系又陷于危機,當時人們驚呼歐洲遭到“世界性君主國"的威脅。奧斯曼土耳其荷蘭法國英國法國法國在17世紀初時,長期處于哈布斯堡家族勢力的三面包圍的狀態(tài).背負巨大的政治軍事壓力。法國國王亨利四世(HenryIV,1589—-1610年在位)執(zhí)政時,制定了兩個基本國策:一是削弱哈布斯堡家族勢力,二是維持歐洲列強之間已經形成的有利于法國的均勢,奪取歐洲霸權.在歐陸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勢力的圍堵是其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法國的這一國策在路易十三(LouisXⅢ,161~1643年在位)任命紅衣主教黎塞留(1624—-1642年在任)為宰相后繼續(xù)發(fā)展。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現代國家制度之父——黎塞留對內致力于強化專制王權,對外謀求法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黎塞留將國家的利益而非宗教信仰放在第一位。鎮(zhèn)壓胡格諾派叛亂,解除了他們的軍事和政治權力,但對其公民權和宗教權則不加干涉。三十年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欣喜若狂地看待德意志的內亂,并努力使之繼續(xù)下去以達到削弱德意志的目的.1625年通過靈活的策略促成針對西班牙的法英聯(lián)盟.1635年三十年戰(zhàn)爭已陷入僵局,戰(zhàn)爭雙方精疲力竭,而且瑞典也大有不支之勢。這時他派遣一支精銳的法軍進入德境,為法國贏得三十年戰(zhàn)爭奠定了基礎。荷蘭:1609年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后,與西班牙在歐陸和海上一直進行著沖突和戰(zhàn)爭,這種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三十年戰(zhàn)爭結束在北歐,丹麥和瑞典爭奪波羅的海的霸權是這一地區(qū)的主要矛盾。它們或是為了奪取德意志領土,或是想干涉德意志事務而卷入三十年戰(zhàn)爭.在東歐,俄羅斯、波蘭、立陶宛和瑞典為爭奪波羅的海東岸地區(qū)的土地和商路不斷地進行武裝較量。英國英國在歐洲大陸的政策是力圖保持歐陸的均勢(balanceofpower),通過維持均勢來為自身取得權益.英國的戰(zhàn)略是平常置身于歐陸事務之外,只有歐陸均勢遭到嚴重破壞時才進行干涉。17世紀初,英國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削弱西班牙,但是,英國由于國內爆發(fā)資產階級革命而對三十年戰(zhàn)爭的進程影響較小.宗教紛爭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新教與天主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及其策動的歷次帝國戰(zhàn)爭(1453—1606年)對于正在形成中的歐洲近代民族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東歐,它與俄羅斯、波蘭以及瑞典爭奪廣闊的東歐大草原(尤其是烏克蘭);在東南歐,它同神圣羅馬帝國的奧地利爭奪匈牙利;在地中海,它和威尼斯就海上優(yōu)勢和航路控制權展開較量?;浇淌澜缗c奧斯曼帝國的互動是歐洲近代國際體系形成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基督教的歐洲經常發(fā)現自己處于防御穆斯林軍隊進攻的地位,而且時不時地還要為生存而戰(zhàn)。西歐各國君主們最初是通過強調伊斯蘭文明及其他國家對歐洲的威脅來塑造自己權力的合法性的。伊斯蘭教文明與基督教文明的對抗和沖突是歐洲觀念和國家利益至上觀念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對抗中歐洲區(qū)別出我者與他者,認識到國家利益高于宗教情感的現實性,明確了自己的身份和認同.新教與天主教1555年德意志新教諸侯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V)簽訂《奧格斯堡宗教和約》后,路德教和加爾文教在法律上取得了與天主教平等的地位德意志各邦諸侯在其領土內,有權決定他本人和其臣民的宗教信仰。德意志諸侯從此擴大了政治和宗教勢力,天主教和帝國皇帝的權力被削弱了。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德意志宗教紛爭激化的最直接的表現是新教聯(lián)盟(1608年)和天主教聯(lián)盟(1609年)的建立。這兩個聯(lián)盟都是政治軍事聯(lián)盟,并且各自都得到了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支持。新教聯(lián)盟得到了反對哈布斯堡家族擴張的英國、法國、荷蘭、瑞典、丹麥和俄國的支持,天主教聯(lián)盟得到了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羅馬教廷、西班牙和波蘭貴族的支持,這樣,在德意志就形成了兩大對立集團。百合花和新月的瀆圣的結合:法土同盟歐洲與奧斯曼帝國形成緊密外交關系是在16世紀上半葉,發(fā)起者是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法國瓦盧瓦王朝與哈布斯堡王朝為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展開的一系列帝國式的意大利戰(zhàn)爭,法國遭到慘敗,屈辱地接受了《馬德里條約》,獲釋的弗朗西斯一世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把目光轉向了德國的新教徒和奧斯曼帝國以尋求他們的支持來反哈布斯堡王朝.這種不擇手段的做法不僅有助于德國新教的存在和土耳其人對地中海地區(qū)的控制(這就必然使意大利徹底衰落),而且也引出了有關國際關系和法律原則的重要問題。這一時期的國際關系仍然依據婚姻和血緣關系決定君主之間和王朝之間關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夢想一統(tǒng)基督教世界,團結一致對付土耳其人,但是卻遭到了弗朗西斯一世等的強烈抵抗。建立民族國家的決心和國家軍隊的興起,結束了基督教世界與騎士精神的神話。另外,由于歐洲人未能消除奧斯曼人對威尼斯的嚴重威脅之時,威尼斯人也不得不退出與哈布斯堡王朝的聯(lián)盟,轉而與法國和奧斯曼土耳其聯(lián)盟,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戰(zhàn)略態(tài)勢。聯(lián)盟關系的確立和拓展使聯(lián)盟成為歐洲近代國際體系的一部分,也是保持列強均勢的一個重要因素。奧斯曼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外交關系上表現的十分清楚:帝國可以接受外國派駐大使,但帝國不向任何外國派駐常駐性質的使節(jié),除非具有特殊使命的使節(jié);蘇丹只在自己的都城簽署條約,和平條約不是經過雙方平等協(xié)商而制定出來的,而是一種恩賜。法國通過常駐使節(jié)機制把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拉入正在構建的歐洲國際體系,為這個體系定下了一個純粹現實主義的基調,而宗教教義等意識形態(tài)因素已不再是國際體系的維系紐帶,外交決策最根本的指導原則是國家的自我利益.2,三十年戰(zhàn)爭經過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zhàn)爭”,是歐洲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被卷進來了。它們先是為宗教信仰而戰(zhàn),新教諸侯與天主教勢力勢不兩立;接著又拋開了宗教外衣,為赤裸裸的國家(或準國家)利益而戰(zhàn),宗教信仰不再是劃分敵我的主要依據。直接起因:奧地利對波希米亞(今捷克)的侵略和占領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和德意志一些新教統(tǒng)治者以及信奉新教的丹麥、瑞典等國聯(lián)合起來,反對奧地利擲出窗外事件波西米亞自1526年起就處于神圣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之下。這一地區(qū)長期以來具有強烈的民族獨立傾向和反教會傳統(tǒng)。在16世紀末的宗教改革運動中,波西米亞必然傾向于新教。在新教徒的斗爭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作出了讓步,于1609年7月簽署了“大詔書”,給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權.然而,斐迪南(Ferdinand)任捷克國王后,違背“大詔書”,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運動,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動,迫害新教徒,拆毀新教教堂。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爆發(fā)了起義,起義的新教徒沖人了王宮,把斐迪南派遣的兩名欽差從20多米高的窗戶扔出,史稱“擲出窗外事件”。擲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戰(zhàn)爭的導火線。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決心再次糾集“十字軍”,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亞。戰(zhàn)爭的四個階段波西米亞階段(1618--—1623):波西米亞的戰(zhàn)敗丹麥階段(1625--—1629):丹麥意圖控制北德意志的企圖落空瑞典階段(1630—--1635):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在荷蘭、法國和俄國的資助下挺入德意志。1635年薩克森(Saxony)和各新教諸侯背叛了與瑞典的聯(lián)盟,與奧地利皇帝簽訂了《布拉格和約》,瑞典戰(zhàn)敗。瑞典—法國階段(1635~1648):法國與荷蘭、瑞典結盟,隨后又與薩瓦、帕爾馬公國結盟。瑞典的勝利引起了丹麥的不滿和嫉妒,1643—-1644年爆發(fā)了丹麥一瑞典戰(zhàn)爭,結果丹麥戰(zhàn)敗.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國與瑞典的同意,戰(zhàn)爭結束。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古斯塔夫·阿道夫:現代戰(zhàn)爭之父亦稱古斯塔夫二世,系瑞典國王查理九世之長子,是17世紀歐洲最偉大的軍事家。拿破侖對古斯塔夫有極高的評價,認為他可以和亞歷山大、漢尼拔、愷撒等人相提并論。作為一名杰出的軍事家,古斯塔夫對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流行已久的西班牙軍事體制、軍事思想有比較清醒的、恰當的認識。當時,西班牙軍事體制在歐洲獨領風騷長達100年之久,享有“步兵之花”的美譽。但到了古斯塔夫所處的時代,這一體制早已成為明日黃花,缺少創(chuàng)新和活力,遠不能適應戰(zhàn)爭發(fā)展之需要.古斯塔夫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在戰(zhàn)爭藝術上有兩項杰出貢獻:第一,他第一個認識到機動是以紀律為基礎的,而紀律是行使領導權的前提;第二,他進行了差不多是包羅萬象的軍事改革:實行義務兵役制;整頓軍紀;重視火器,改革步兵建制;改進火炮,建立團屬炮兵;革新騎兵戰(zhàn)術;建立隨營工兵,重視野戰(zhàn)工事;系統(tǒng)嚴格的軍事訓練;采取了“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策略;不拘一格用人材,等等。這些改革不僅使他本人贏得了美名,而且也開創(chuàng)了近代戰(zhàn)爭史上的新紀元。二、體系的建立1,威斯特伐利亞會議天主教聯(lián)盟的使節(jié)在閔斯特(神圣羅馬皇帝、法國、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諸侯的代表)、新教聯(lián)盟的使節(jié)在奧斯納布魯克(神圣羅馬皇帝、德意志新教諸侯的代表)分別舉行法國和瑞典兩大盟國的戰(zhàn)略目標迥異、爭霸計劃不同:法國的目的是建立它在中歐的霸權,瑞典所關心的是擴大它在波羅的海的霸權。因此,法國支持德意志諸侯,包括信奉天主教的諸侯,瑞典的目的是奪取波羅的海的南岸地區(qū)-—新教統(tǒng)治的德意志。1643年和談開始,前后延續(xù)5年之久,大部分參戰(zhàn)者在1648年接受了停戰(zhàn)條件。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的戰(zhàn)爭一直持續(xù)到1659年簽訂《比利牛斯條約》為止。威斯特伐利亞和會被公認為是歐洲最早的一次國際會議2,《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領土問題瑞士和荷蘭不再屬于神圣羅馬帝國,成了獨立國家,不再對帝國承擔法律義務.法國獲得了洛林(Lorraine)和阿爾薩斯(Alsace),占據了布雷薩克和菲利普斯堡,滿足了天然疆畀的要求。瑞典得到了波美拉尼亞的西半部和維斯馬城以及不來梅、費爾登兩個主教轄區(qū)。由此控制了德國奧得河、威悉河的入??诤筒_的海、北海沿岸的重要海港。在帝國內部,勃蘭登堡得到了波美拉尼亞東部和馬德堡大主教轄區(qū)的大部,奠定了日后普魯士崛起的根基。巴伐利亞得到了帕拉丁,取得了選帝侯的地位。宗教問題和約重申了《奧格斯堡宗教和約》的“教隨國定”原則,每個德意志邦都有權決定其宗教信仰.在《奧格斯堡宗教和約》中沒有得到承認的加爾文教也獲得了和天主教、路德教同等的地位。和約還否定了“歸還教產敕令"的有效性,恢復1624年的地產占有狀況。和約實際上解決了宗教和教會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問題,它第一次根據世俗原則而非宗教原則解決爭端,這是長期以來歐洲政治世俗化的重要成果。和約發(fā)表后,梵蒂岡發(fā)布訓諭,宜稱威斯特伐利亞條約“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是毫無價值的,令人氣憤的,無效的,非正義的,非法的,應該受到聲討和譴責的,有害的,沒有任何效力和意義的”。德意志國家的體制體現法國的勝利,因為德意志從法律上被歷史性地分裂了。和約規(guī)定,對各諸侯國,“確認享有他們自古以來的權利,特權,自由,優(yōu)惠,自由行使領土權,不論是宗教的還是政治的或是禮遇性的權利",實際上承認了三百多個德意志邦成為主權國家。各邦可以獨立地實施外交和締約權,只是“不得針對皇帝和帝國"?!暗蹏T侯的權力愈來愈接近完全的獨立自主”,德意志從此“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國家"。皇帝不經由境內所有主權國家組成的帝國議會同意,不能立法、征稅、招兵、宣戰(zhàn)或媾和。這等于說皇帝不能再代表帝國作出任何決定了.條約將德意志幾乎變成一具行尸走肉,“帝國的各種機構已腐敗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皇帝幾乎只有授予貴族稱號的權力,累根斯堡帝國議會是用最無聊的閑談來消磨時間的各邦公使大會,韋茨拉爾的帝國最高法院是以審理案件最為拖拉而臭名遠揚于全歐洲的衙門,而帝國陸軍簡直是一群衣衫檻樓,骨瘦如柴的稻草人."哈布斯堡王朝末代皇帝奧托3.現代國際關系原則的確立開創(chuàng)了一個先例,即以“會議"解決爭端。明確規(guī)定了現代國際關系的重要法律原則,確認了國家主權的平等.首次創(chuàng)立并確認了條約必須遵守和對違約的一方可施加集體制裁的原則羅馬教皇神權統(tǒng)治體制的世界主權論被打破。世俗專制的封建王權體制得到了加強,其中,在法國體現得最為明顯確立了外交常駐代表機構的制度,為主權國家間經常性的政治經濟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現代國際關系原則A.“國家利益至上”(馬基雅維里首創(chuàng))“國家利益至上”實際上就是“國家主權至上”,這意味著國家主權高于一切法律因而國際法的強制實施一般只能依靠國際法主體即國家本身來進行B.“天然疆界”反映了要根據本國實力制訂對外政策目標、建立相對安寧的國際秩序的愿望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里,法國人所夢想的是恢復古高盧的邊界,這在當時只能意味著戰(zhàn)爭和磨難,因而人們對于建立國際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也日益迫切現代國際法研究的鼻祖-—格老秀斯(右圖,1583—1645)《戰(zhàn)爭與和平法》一書系統(tǒng)論述了國際法的主要內容,堪稱現代國際法的奠基之作他不僅實現了自然法理論的現代化,而且使之更加神圣化和權威化了。在他看來,自然法乃人類理性或本性的體現,是判斷社會是非曲直的標準格老秀斯的國際法理論就是建立在這一嶄新的現代自然法理論基礎之上的左圖:《戰(zhàn)爭與和平法》書影格老秀斯的國際法理論強調:國際法的最高宗旨應當是尋求國際和平與盡可能減少戰(zhàn)爭的破壞這種高舉和平大旗、充滿人道主義關懷的國際法理論,為現代歐洲國際社會的健康發(fā)展指明了前景三十年戰(zhàn)爭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格老秀斯《戰(zhàn)爭與和平法》的問世至此,一個由眾多主權國家組成的歐洲終于定型,而現代國際法的若干最基本原則如國家獨立、主權平等、領土不容侵犯等等,也通過威斯特伐里亞和約得到了普遍的承認經過“三十年戰(zhàn)爭”的洗禮,四分五裂的歐洲通過國際會議與和約的方式,肯定了國家的主權原則和新教與天主教的平等權利,形成了歷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際關系體系——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歐洲新現象是現在有了一個被大家(除羅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結局。歐洲國家的組織形式真正開始走出了中世紀。第二節(jié)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運行與變化三十年戰(zhàn)爭后,在歐洲各國之間形成了一種“均勢"格局。法國、瑞典和英國的實力和優(yōu)勢都有所增強。當時衡量一國國家實力的標準有兩方面:一是財稅來源,二是地理面積的大小。在以上國家中,法國意在奪取歐陸霸權,瑞典想建立波羅的海霸權,英國謀求海上稱霸。但此時在歐洲所形成的“均勢”格局并非是一種神圣的穩(wěn)定局面。各國的興衰隆替以一種令人目眩的速度進行著……到18世紀終了之前,三個-—瑞典、荷蘭、西班牙——已不再成為大國,而另個波蘭則已根本不存在。它們的地位為俄國和普魯士所取代”。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一個復雜的、多極的國際關系體系。隨著各國實力對比的變化,歐洲國際政治舞臺上風云變幻,一些國家崛起了,一些國家衰落了,到了18世紀初,法國、英國、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五強逐漸成為歐洲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熬鶆荨保˙alanceofPower)雙刃劍--它既可用以維護歐洲的主權國家體系,同時也可成為大國謀求霸權的重要手段局內:歐陸諸國局外:英國均勢局面:“動態(tài)”而“常在”均勢是由絕對主義王權國家組成的歐洲國際社會特有的、動態(tài)的秩序,是現代國際社會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里的基礎性原則之一“均勢"是國際關系理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僅是對國際關系某種狀態(tài)的描述,而且還發(fā)展成一種理論、學說。論者眾、歧義多。它既可以是國際關系的一種情勢或態(tài)勢,也可以是一種普遍傾向或法則;既可以被看成是某種政策和指南,也可以被界定為某種類型的體系以及維持體系的方式,需要綜合把握。這一時期的“均勢"具有以下特點歐洲大國間的力量平衡通過“均勢”得以維持,歐陸幾大國基本上處于勢均力敵狀態(tài),隔海相望的英國扮演著制衡者的角色;為了維持大國間的力量均衡,不惜犧牲戰(zhàn)敗國和小國的利益,對它們的領土進行肆無忌憚的分割、蠶食、吞并;通過均勢防止了大國間戰(zhàn)爭的進一步升級和對現存秩序的破壞;各大國各自發(fā)展了自身的實力,相近的實力保證了均勢的實現和國際體系的穩(wěn)定;這時的“均勢"原則只適用于歐洲具有共同傳統(tǒng)的大國,并借此來保證大國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qū)的統(tǒng)治。換句話說,此時的“均勢”格局只是歐洲大國權力關系和結構的一種反映,“均勢”原則也只是歐洲大國間制定和遵循的外交游戲規(guī)則,并不適用于世界其他地方.內容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爭奪海上霸權的斗爭2,法國的大陸擴張與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3.歐強列強爭霸與七年戰(zhàn)爭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爭奪海上霸權的斗爭(1)歐洲國家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態(tài)度:它們忙于相互間的沖突,對英國革命基本采取靜觀其變的態(tài)度。(2)共和國與護國主期間英國的對外關系(1649-1658):內戰(zhàn)期間,議會的對外政策目標是保持與歐洲國家的良好關系,阻止大陸國家對國王的支持,避免它們干涉英國內部事務,也避免卷入歐陸的戰(zhàn)爭.革命后,英國對外政策重點是海外擴張,爭取殖民地。針對西、荷兩國,加強海軍建設.發(fā)生英荷戰(zhàn)爭,參與法西戰(zhàn)爭(3)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與光榮革命時期英國的對外關系(1660-1688):對外擴張基本目標不變,重商主義仍是其經濟政策基礎。嚴格執(zhí)行《航海條例》,取代荷蘭在美洲的轉口貿易。對法、西政策變化:寄希望于用天主教鞏固封建政權,與法、西保持親密關系.發(fā)生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戰(zhàn)爭,荷蘭的海上霸權徹底喪失,再也不是英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了.(4)光榮革命后,英國對外關系:①英法同盟結束,英法爭霸開始,英法矛盾成為近代國際關系中的主要矛盾;②英荷建立特殊關系;③在爭奪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戰(zhàn)略據點的對外擴張活動中,英國地更多采取主動態(tài)勢.在歐洲大陸參與了18世紀開始的一系列王位繼承戰(zhàn)爭,并對戰(zhàn)爭的結局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英國外交的特點“地理上的優(yōu)越性和經濟利益結合在一起,使英國得以實行其兩面戰(zhàn)略:一面轉向歐洲大陸,調整均勢,另一方面則指向大海,加強其制海權。"在英國的對外政策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關鍵點是維持歐陸的“力量均衡”——即平時通常置身事外,只在關鍵時刻關鍵之處實施關鍵一擊來左右事態(tài)的發(fā)展。由于英國外交帶有多邊和實用主義色彩,人們送給英國人一個頗具諷刺性的綽號“背信棄義的英國人"英國采取“力量均衡”政策的原因首先英國是一個島國,它無力在歐洲長期維持一支軍隊以在眾強之中保障自己的勢力范圍,因而它干脆不在歐洲謀求任何勢力范圍而只在大陸維持一種勢力范圍的大致均衡.其次,任何一國的強大都將對英國形成巨大的生存壓力,這正是它反對一切霸權的原因。最后,英國經濟的發(fā)展使其在自足性與擴張性兩方面都得到了滿足,“英國是歐洲各國當中惟一不需在歐洲擴張便可維持國家最高利益的國家,因此她成為對歐陸僅求其不出現獨霸的強權,此外別無他求的唯一一國”。2,法國的大陸擴張與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1)法國的擴張與《比例牛斯條約》:西班牙淪落為歐洲的二流國家。路易十四夢想實現法國所謂“天然疆界”的宏大計劃.揚言要“奪取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皇冠,成為全歐洲的主宰.”伏爾泰稱之為“路易十四時代”(2)“遺產戰(zhàn)爭”:1667年,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逝世帶來的遺產繼承問題,路易十四借此向西班牙發(fā)動戰(zhàn)爭。在英、荷、瑞干涉下結束.說明勢力過分強大的法國已對現有國際秩序構成威脅,其擴張政策已引起了歐洲各國的警惕。法國的讓步也反映了法國的實力還不足以與多國為敵。(3)法荷戰(zhàn)爭:1672年對荷蘭開戰(zhàn)。在荷蘭的堅決抵抗和奧地利、西班牙等國的聯(lián)合壓制下,法國未能取勝.(4)奧格斯堡同盟戰(zhàn)爭:路易十四在國內迫害新教徒。所有反對路易十四的國家,包括天主教國家和新教國家,在1688年組成了奧格斯堡聯(lián)盟共同反法。法國與奧格斯堡聯(lián)盟發(fā)生了戰(zhàn)爭,歷時九年,史稱“九年戰(zhàn)爭”.1697年,雙方簽訂《里斯維克和約》,對歐洲國際關系有深遠的影響。法國的霸權地位受到削弱;英國的勢力則開始上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挽回了頹勢,力量得到恢復。歐洲國際關系向多極格局發(fā)展,英國、法國、奧地利在西歐對峙,俄國、奧地利、波蘭在東南歐和東北歐爭雄.(5)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1701-1713由于婚姻關系,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和路易十四都擁有西班牙王位的繼承權。1700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病逝,其遺囑要求西班牙務須保持完整,并由路易十四的孫子繼承,如路易十四拒絕,再由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兒子繼承.整個歐洲又一次分裂成兩大陣營:法國的一方有西班牙、巴伐利亞,神圣羅馬帝國的一方有荷蘭、英國、勃蘭登堡、葡萄牙和薩伏依。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1702—1713)這是法王路易十四發(fā)動的著名戰(zhàn)爭對歐洲的均勢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主要戰(zhàn)場在意大利、尼德蘭和德意志,還蔓延到了美洲(在美洲被稱作“安妮女王之戰(zhàn)”)法國受到了重挫,但也未完全戰(zhàn)敗安妮女王之戰(zhàn)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期間,英國與法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而進行的戰(zhàn)爭(因英國當時系安妮女王統(tǒng)治而得名)。英國的美洲殖民地經常遭受法軍及其盟友印第安人的野蠻襲擊。1710年英軍攻克羅亞爾港,將阿卡迪亞改為英屬新斯科舍省。根據烏德勒支和約(1713),英國進一步取得紐芬蘭和哈德孫灣地區(qū)。烏特勒支和約(1713年):路易十四的孫子可以繼承西班牙王位,條件是法、西永遠不得合并;法、西的一些殖民地轉讓給英、奧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對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沒有實現以外,其他戰(zhàn)勝國的目的基本上都達到了。右圖:烏特勒支和約后的歐洲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在世界外交史和戰(zhàn)爭史上的地位: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規(guī)模的戰(zhàn)爭第一場與宗教完全無關的戰(zhàn)爭由新型職業(yè)軍隊進行第一次主要為商業(yè)和海上霸權的利益角逐的戰(zhàn)爭是英國金錢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歐洲政治上的戰(zhàn)爭確定了歐洲政治格局的基本走向歐洲大陸的均勢得到了維護并且更加穩(wěn)固,因為大國受到削弱,小國紛紛崛起,普魯士得以加入到列強行列,最引入注目的是英國從一個島國上升為歐洲一強.3.歐強列強爭霸與七年戰(zhàn)爭(1)北方大戰(zhàn):1700—1721年,俄國為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和波羅的海霸權與瑞典進行了北方大戰(zhàn)。瑞典衰落,俄國步入歐洲強國行列.(2)英西戰(zhàn)爭:1718-1721,英、法、荷、奧四國——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中的曾經敵對的各方,在維護《烏得勒支條約》的目標下結成了反對西班牙的同盟。西班牙帝國更加虛弱不堪(3)波蘭王位繼承戰(zhàn)爭:1733年2月,波蘭老國王剛剛去世,便冒出了許多繼承人要求繼承這一王位,這次是以法國為一方,以俄、普、奧為一方。雙方再次打得精疲力盡,同時俄、奧后院起火:它們與土耳其的戰(zhàn)爭即將爆發(fā),實力受到了牽制。1735年,在英國的調停下,雙方簽訂了《維也納和約》.從此以后,波蘭歷史進入被列強任意宰割的痛苦階段。(4)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5)七年戰(zhàn)爭從1740年到1763年,發(fā)生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和七年戰(zhàn)爭?!斑@兩場戰(zhàn)爭實際是一場戰(zhàn)爭,它們涉及相同的兩個主要爭端:英國和法國為爭奪殖民地、貿易和海上霸權而進行的斗爭,普魯士和奧地利為爭奪中歐霸權而進行的斗爭”。奧皇查理六世沒有男性繼承人,為了避免奧地利分裂,他頒布了《國事詔書》,規(guī)定所有奧地利領地永遠不可分割。1740年他死后,長女瑪麗亞·特麗莎(MariaTheresa)繼承了王位?!秶略t書》遭到了普遍的漠視,奧地利處于列強的虎視眈耽之下,只有英、俄支持奧地利,匈牙利貴族宣誓效忠。戰(zhàn)爭爆發(fā)后,規(guī)模和范圍不斷擴大,到1744年已變成以英奧和法普為核心的兩個聯(lián)盟的戰(zhàn)爭,在性質上已接近于英法爭霸,在范圍上也逐漸擴大到海上。英法爭奪政治優(yōu)勢、商業(yè)和殖民地霸權的矛盾和普奧爭奪中歐霸權的矛盾交織在一起,是導致1756—-1763年七年戰(zhàn)爭的主要原因。英法斗爭的焦點集中在北美、西印度、印度的領土和商業(yè)領域,普奧爭奪的重心集中在領土和對德意志的領導權上。七年戰(zhàn)爭(1756-1763)英法、普奧的繼續(xù)爭斗導致了歐洲有名的“外交革命”,亦稱“聯(lián)盟顛倒",即聯(lián)盟的重新分化組合。“革命”這個詞似乎有些夸張,實際上類似的這種朋友變敵人,敵人變朋友的現象在國際關系史上可以說是司空見慣,而且在均勢原則下這也是十分正常的。奧地利為了扼制普魯士的強大,暫時將奧法矛盾棄置一邊,而與法國結成同盟.俄國、西班牙、瑞典、薩克森加入了法奧聯(lián)盟.在法奧結盟的情形下,本來支持奧地利的英國一方面由于與法國的矛盾,一方面為了保護歐洲均勢,解除了與奧地利的聯(lián)盟,而與普魯士結成了同盟.歐洲“外交革命”后,出現了兩個集團對壘的局面。戰(zhàn)爭初期法奧聯(lián)盟占優(yōu)勢,但由于俄國與普魯士單獨議和,法國最終戰(zhàn)敗,確立了普魯士的強國地位七年戰(zhàn)爭后,歐洲出現了新的國際政治格局,戰(zhàn)前英法爭奪歐洲、商業(yè)和殖民地霸權的局面由于英國成為海外貿易和殖民地霸主而宣告終結。英國獲勝的原因:?法國的對外擴張的重點是歐洲霸權而不是海外殖民地英法殖民地人口上的懸殊與法國相比,英國在工業(yè)、海軍上占優(yōu)勢英國將法國的殖民勢力逐出北美和印度,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北美:這一斗爭客觀上為民主美國的誕生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外交史上看,英國的勝利意味著格蘭德河以北的美洲將發(fā)展成為英語世界的一部分,這個前景的世界性戰(zhàn)略意義十分重大在造成了大量破壞的同時,這些戰(zhàn)爭也產生了一個非常的積極后果,即推動了現代國家觀念、國際社會以及一系列具有現代意義的國際關系準則、國際行為規(guī)范乃至國際法的形成和發(fā)展。這些要素,對于將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一體化進程,都具有根本的規(guī)范意義。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和普魯士的崛起,引起了歐洲政治格局的急劇變化在七年戰(zhàn)爭的同時,隨著西班牙、荷蘭影響的衰減和俄國實力的增強,歐洲國際政治斗爭的重心由西歐移向東歐.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開始成為歐洲政治舞臺上的主角。奧地利的轉變奧地利和普魯士是邦國林立的德意志境內的兩個強國,它們在德意志內部產生了一種均勢格局。奧地利一度顯得統(tǒng)一大業(yè)非它莫屬,在歐洲政治家眼中成為一號種子選手奧地利和土耳其對于匈牙利的爭奪由來已久.三十年戰(zhàn)爭后,法國在歐洲大陸推行霸權政策,于是奧地利加入了西歐反對法國的聯(lián)盟。法國為了打擊奧地利,實現自己在德意志的擴張,重拾聯(lián)合土耳其反對奧地利的策略。波蘭、巴伐利亞、薩克森等國援軍與奧地利軍隊一起擊退了土耳其人,提高了奧地利在德意志和歐洲的威望。奧地利在收復地區(qū)大肆迫害新教徒,恢復天主教,引起了匈牙利人還是塞爾維亞人都十分不滿,再加上列強尤其是法俄也在這一地區(qū)謀權奪利,使這一地區(qū)成了一個歷史性的“火藥桶"。普魯士的崛起三十年戰(zhàn)爭前在德意志各邦國中有一個并不十分顯要的角色:由最初只是“神圣羅馬帝國”東北邊陲的邊區(qū)馬爾克發(fā)展而來的勃蘭登堡選侯國.1618年,勃蘭登堡選帝侯從波蘭國王手里繼承了普魯土公爵領地,同時也繼承了這片土地原先的主人--條頓騎士團的后代們:容克地主.普魯士公國開始與勃蘭登堡并不接壤,而是被波蘭領土所包圍。它是條頓騎士團領地的一部分。勃蘭登堡經過長期的領土擴張,終于和普魯士連在了一起。在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上,勃蘭登堡還得到了哈爾伯施塔特主教區(qū)和馬德堡大主教區(qū).這樣,勃蘭登堡一普魯士既向著波羅的海和東方,又朝著更發(fā)達和繁榮的西方,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家.腓特烈·威廉他是一個標準的馬基雅維利式的人物,為了實現國家利益,在國際關系中大展翻云覆雨朝三暮四之能事.他時而支持瑞典反對波蘭,時而支持波蘭反對瑞典,時而支持荷蘭反對法國,時而支持法國反對哈布斯堡皇帝.腓特烈一世(1701--1713年在位)也是一樣,利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的機會,從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那里得到了普魯士國王的稱號。他的兒子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創(chuàng)立了有效的軍隊和官僚機構.普魯士諸王有這樣一句話:“普魯士不是一個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支有國家的軍隊.”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位),即有名的腓特烈大帝,繼承了這樣一個國家,他擁有龐大的軍隊——---20多萬人,寬裕的軍費--占國家總開支的4/5,以及軍事氛圍濃厚的人民,面對的卻是一個衰弱的德意志帝國,所以他和他的國家不久就投人到歐洲的爭奪之中.俄羅斯的海陸擴張對俄羅斯對外政策具有深遠影響的因素有:宗教:東正教作為國教。拜占庭的東正教具有“帝國崇拜”觀念和在世俗和宗教世界為首的兩種觀念。這兩種觀念又與古代羅斯所稱的“沙皇”--一種舉世無雙、至高無上、威力無窮的統(tǒng)治者形象相適應、匹配。15世紀末,以莫斯科為基督教世界合法繼承者的“第三羅馬”理論應運而生。泛斯拉夫主義:既包含了俄國中心主義的觀念,又表現出俄羅斯沙文主義(Choavlnism)的特征。民粹主義:追求的目標是“社會主義”-—以俄國村社為社會基礎。在俄國歷史上,民粹派第一次提出了“全人類價值”的問題。村社精神:它的基本要素有:奉行多數決定原則高于考慮個人權利原則;一般是由魅力型領袖與群眾的集體無意識因素形成決策機制;“合群為樂,離解為苦"等集體崇拜因素成為村社基本的思維方式。地理環(huán)境:俄羅斯處在一個寒冷孤獨的平原,既沒有天然的地理邊界來保護它的獨立發(fā)展,也沒有暢通的道路通向先進的西方。專制皇權:俄羅斯歷代統(tǒng)治者野心勃勃,從14世紀以來就開始了不間斷的擴張活動彼得大帝獲取出??诔蔀槎韲志玫臄U張目標1712年,彼得大帝把帝國首都從莫斯科遷往彼得堡。此舉無論是對俄羅斯的歷史,還是對世界的發(fā)展變化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意義。馬克思指出:“對于一種地域性蠶食體制來說,陸地是足夠的;對于一種世界性侵略體制來說,水域就成為不可缺少的了?!薄氨说糜贸錾绢I把帝國的都城從內陸中心遷到濱海地區(qū),他特有的膽量把新都建在他征服的第一塊波羅的海海岸上,距離邊境幾乎在步槍射程之內,就這樣有意給他的領土制造一個偏外中心。彼得堡這個帝國的外偏中心從一開始就表明:一個圓周尚待劃定.”“彼得大帝是斯拉夫擴張主義的奠基人,他被后來的俄羅斯人當作民族英雄和現代俄國的締造者來稱頌、謳歌,他因而也為俄羅斯樹立起一個致富致強的傳統(tǒng)-—陸路蠶食加水域開拓,構成了從彼得大帝起的一貫政策?!北狈酱髴?zhàn)(1700-1721)這是俄皇彼得一世為爭奪波羅的海出??诙腿鸬溥M行的一場激烈搏斗右上圖:1700年的納爾瓦戰(zhàn)役右下圖:1709年的波爾塔瓦戰(zhàn)役1721年尼斯塔特和約(左圖)-—俄國終于獲得了波羅的海東岸地區(qū),瑞典的波羅的海霸權宣告終結北方戰(zhàn)爭最顯見的歐洲意義,就是它使俄國從此以一個舉足重輕的大國的身分被正式納入了歐洲的政治地圖經過一個世紀的優(yōu)勝劣汰、弱肉強食,18世紀歐洲的政治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西班牙、荷蘭、瑞典和波蘭等從一流強國淪為二流國家,法國英國、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等歐洲五強崛起。它們成為18世紀歐洲外交舞臺上的主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外交思想。歐洲大陸中心地帶的法、奧、普漸呈三足鼎立之勢,維持著一種均勢。歐洲側翼英國和俄國在努力確保歐陸均勢的情況下,向歐洲以外的地區(qū)擴張。英國的殖民步伐邁向浩瀚的海洋,俄國擴張矛頭指向廣褒的歐亞大陸東端。軍事力量、財政收入、地理位置以及政府的組織能力是這一時期影響各大國力量對比和國際格局變化的主要因素。第三節(jié)17—18世紀的全球國際關系體系一、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全球性國際關系體系二、歐洲、拉丁美洲與非洲三、亞洲:一個相對“獨立”的世界一、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全球性國際關系體系1。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歐洲列強的反應:法美同盟,西班牙、荷蘭參戰(zhàn),歐洲武裝中立同盟,《巴黎和約》歐洲武裝中立同盟俄國的對外政策的目的是努力提高它在歐洲政治舞臺上的地位,因此,它既需要聯(lián)合英國與法、奧、普在歐陸抗衡,又不希望英國的勢力在北美進一步增強。1780年2月29日,葉卡特琳娜二世發(fā)表了《武裝中立宣言》,宣布中立國船只可以在交戰(zhàn)國各口岸之間和交戰(zhàn)國沿?!白杂珊叫?;交戰(zhàn)國臣民的財產,除違禁品外可以“自由裝載中立國船只";只有當進攻國家在某一港口的附近駐扎了足夠的船只、并對開進去的船只構成明顯的威脅時,那個港口才稱為封鎖港口等內容。法、西接受了《武裝中立宣言》,英國則加以拒絕。丹麥、瑞典、荷蘭、普魯士、奧地利、葡萄牙和兩西西里王國等歐洲主要國家相繼加入了“武裝中立同盟'?!拔溲b中立同盟”主要是以武力對付英國艦隊,打破英國獨霸海上的局面,保證它們與北美的貿易關系順暢?!段溲b中立宣言》是海事法史上的一個著名文件。它規(guī)定了現代海戰(zhàn)法的原則,包括了一系列在戰(zhàn)時保護中立國商業(yè)利益的原則,對國際關系產生了重大影響.1607到1733年,英國在北美陸續(xù)建立了13個殖民地新英格蘭,“美國民主傳統(tǒng)的搖籃”美利堅民族的逐漸形成及其獨立意識的迅速覺醒1781年英軍在約克敦投降(右圖)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獨立美國革命通過《獨立宣言》以及由此導致的一系列立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全新的國家這些立法的特點:廢除了盛行于東半球的限嗣繼承地產權和長子繼承制擴大了公民權廢除了一些州的州教會確立了富含民主因素的立憲制度北美獨立戰(zhàn)爭對參戰(zhàn)各國產生了不同的影響英國雖然受到美、法、西、荷的聯(lián)合打擊,但總體實力沒有受到重大削弱,相反,它通過與美國單獨簽約而拆散了美法同盟。西班牙未能奪回直布羅陀海峽,因而對英國仍然懷恨在心。荷蘭丟掉了印度的訥加帕塔姆港。法國雖然戰(zhàn)勝,卻沒有得到任何重大利益,反而背上了巨大的戰(zhàn)債,國家財政更加困難,最后引發(fā)了18世紀末的資產階級大革命。2.美國獨立與全球性國際關系體系美國獨立后的對外政策總目標是維護和發(fā)展商業(yè)資本,保證資本原始積累,鞏固新近贏得的獨立。孤立主義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總統(tǒng)華盛頓在他卸任總統(tǒng)一職的《告別詞》中,提出了孤立主義的外交原則。華盛頓指出,卷入歐洲的政治糾紛是極不明智的,美國應該“在發(fā)展我們的商業(yè)關系時,盡可能避免同外國發(fā)生政治聯(lián)系”,美國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何外國簽訂永久性同盟”,暫時性同盟僅是“應付緊急事變"的權宜手段?!陡鎰e詞》把傳統(tǒng)的孤立思想上升為政策方針。在美國漫長的對外政策史中,孤立主義常常與“不結盟”、“中立”、“不卷入"、“不干涉”、“海上自由”等一系列口號聯(lián)系在一起。擴張是貫穿于美國對外政策史的最明顯、最永恒的主題。美國的歷史特性:持續(xù)的擴張運動美國的歷史特性“(美國社會)呈現了一縷迷人的微光,使我們得以看到一個在很大程度上歐洲化的社會,但缺少封建傳統(tǒng)的社會中所發(fā)生的事情。美國是歐洲人創(chuàng)造的,但卻沒有歐洲的過去。它是在歐洲思想的坩堝中,而不是在歐洲社會經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