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湖北宜昌興山縣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57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03月湖北宜昌興山縣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57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03月湖北宜昌興山縣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57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03月湖北宜昌興山縣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57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03月湖北宜昌興山縣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57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023年03月湖北宜昌興山縣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57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一.參考題庫(共1000題)1.某社區(qū)對100戶居民的生活情況作了調查,結果顯示,安裝了電熱水器的占30戶,擁有電視的占66戶,安裝了空調的占88戶,其中,同時擁有電熱水器和電視的占17戶,同時擁有電視和空調的占56戶,同時擁有電熱水器和空調的占22戶,三樣都沒有的占5戶。則三樣都有的占(

)戶。A.0B.3C.6D.9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根據(jù)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可知:,,解得,則三樣都有的占6戶。故正確答案為C。2.A.AB.BC.CD.D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元素組成不同,且無屬性和數(shù)量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xiàn),第一組圖中,右側線段每次縮短線段全長的四分之一且每次按順時針方向旋轉45度;第二組圖中,圖形按順時針方向每次增加四分之一圓,故?應選擇一個在順時針方向增加了四分之一圓的圖形,只有A項符合。故正確答案為A。3.古典農業(yè)社會中,人的鄉(xiāng)愁和城市沒有太大關系。彼時的鄉(xiāng)愁大抵是懷才不遇的流蕩,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________和鄉(xiāng)土難返。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鄉(xiāng)愁感慨”是具有城市空間生存經歷的人發(fā)出的,他們發(fā)愁的是“工作好不好找,能不能買得起房子”等等。過去隨時可能返回的家鄉(xiāng),消失在現(xiàn)代化社會的大結構背景當中。他們對鄉(xiāng)愁的________可能完全不是同一個方向,甚至可能是“城愁”。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民不聊生

認可B.流離失所

認識C.背井離鄉(xiāng)

認同D.饑寒交迫

認知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后文的“和”可知,該空與“鄉(xiāng)土難返”構成并列關系,表達的是戰(zhàn)爭年代人們遠離家鄉(xiāng)無法回鄉(xiāng)之意。A項“民不聊生”形容老百姓的生活困難;D項“饑寒交迫”強調無衣無食,又冷又餓。兩者均不能體現(xiàn)因為戰(zhàn)爭人們遠離家鄉(xiāng),難以返鄉(xiāng)之意,排除A項和D項。B項“流離失所”側重無處安身而流浪,不一定是因為離開“家鄉(xiāng)”而無處安身,而C項“背井離鄉(xiāng)”強調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其中的“鄉(xiāng)”與“鄉(xiāng)土難返”中的“鄉(xiāng)”對應,符合文意,排除B項。答案鎖定C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認同”指認可贊同,與“鄉(xiāng)愁”搭配得當,強調人們所認可的“鄉(xiāng)愁”已經不是指原來的鄉(xiāng)愁,可能是“城愁”,符合文意。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根據(jù)句子邏輯關系找到對確定答案有幫助的提示信息。第二步,從第一空入手分析,辨析四個成語語義的不同,鎖定最能與“鄉(xiāng)土難返”構成并列關系的A。第三步,代入A項第二空驗證,確定答案。文段主要說明古代和現(xiàn)今社會對鄉(xiāng)愁的不同感受。分析可知,第一空所填詞語應與“鄉(xiāng)土難返”構成并列關系,即應表達戰(zhàn)爭使人們遠離家鄉(xiāng)之意。A項“背井離鄉(xiāng)”指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求生,填入符合句意。B項“流離失所”指到處流浪,沒有安身的地方。C項“民不聊生”指老百姓失去生活的條件,沒有辦法活下去。D項“饑寒交迫”形容缺衣少食,生活極度貧困。三項均沒有體現(xiàn)鄉(xiāng)愁,排除。驗證A項第二空,“認同”指認可,贊同。用來形容現(xiàn)今社會人們對鄉(xiāng)愁的認識,恰當。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和”可知,所填成語需與“鄉(xiāng)土難返”呈語義相近的并列,表達“遠離故鄉(xiāng)”之意,A項“背井離鄉(xiāng)”指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符合文意且與“鄉(xiāng)土難返”構成程度上的加重,符合文意。B項“流離失所”指無處安身,到處流浪;C項“民不聊生”指老百姓無以為生,活不下去,強調生活窘迫;D項“饑寒交迫”指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B、C、D三項均與話題“鄉(xiāng)愁”無關,故排除。答案基本鎖定A項。驗證第二空,“認同”指承認、認可,與“鄉(xiāng)愁”搭配得當。故正確答案為A。【文段出處】《鄉(xiāng)愁未解脫,“城愁”已凸顯:如何相看兩不厭》4.管理者的決策角色中,(

)是指管理者密切關注組織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和事態(tài)的發(fā)展機會,發(fā)現(xiàn)機會,利用機會,發(fā)起和監(jiān)督那些將改進組織績效的新項目。A.企業(yè)家角色B.干擾對付者角色C.資源分配者角色D.談判者角色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根據(jù)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可歸入三大類:(1)人際角色:人際角色直接產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權力基礎,管理者在處理與組織成員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時,扮演的就是人際角色。(2)信息角色:管理者既是所在單位的信息傳遞中心,也是組織內其他工作小組的信息傳遞渠道。管理者負責確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員具有足夠的信息,從而能夠順利完成工作。(3)決策角色:管理者負責作出組織的決策,以便讓工作小組按照既定的路線行事,并分配資源以保證小組計劃的實施。決策角色又可細分為四種:①企業(yè)家角色。管理者對所發(fā)現(xiàn)的機會進行投資以利用這種機會。②干擾應對者角色。也稱““沖突管理者”或“混亂駕馭者”。管理者必須善于處理沖突或解決問題。③資源分配者。管理者決定組織資源用于哪些項目。④談判者角色。管理者的談判對象包括員工、供應商、客戶和其他工作小組。管理者進行必要的談判工作,以確保小組朝著組織目標邁進。題干中說管理者不斷發(fā)現(xiàn)和利用外部新機會開拓新的項目,這在扮演企業(yè)家角色。故正確答案為A。5.對下列詩詞蘊含的化學原理解釋錯誤的是:A.蠟炬成灰淚始干——烴類的不完全燃燒B.爆竹聲中一歲除——爆炸產生二氧化硫C.日照香爐生紫煙——多環(huán)芳香烴的升華D.洪爐照破夜沉沉——燃燒釋放二氧化碳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化學原理并選錯誤項。第二步,“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紫煙”其實是水霧而不是真正的煙?!叭照障銧t生紫煙”的大意為:廬山的香爐峰,在日光的照耀下,水汽蒸騰,呈現(xiàn)出紫色的煙霞。這個過程中涉及了水蒸發(fā)為水蒸氣,然后水蒸氣又液化為水霧,水霧對照射的陽光進行散射,從而讓人看上去水霧變成了紫色。這是一種物理的現(xiàn)象,不是化學變化。而多環(huán)芳香烴是煤、油類、煤氣、木頭、垃圾或其他有機物在不完全燃燒時形成的一類化學物質。這里并未涉及到多環(huán)芳香烴這一物質。因此,選擇C選項。A項:“蠟炬成灰淚始干”中的蠟燭在燃燒時會釋放二氧化碳和水,燃燒形成的“灰”屬于烴類的不完全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反應。A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C項:“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的爆竹的主要成分為硝酸鉀、硫磺和木炭,爆竹爆炸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屬于化學反應。C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D項:“烘爐照破夜沉沉”中,爐里的煤炭燃燒會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燃燒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反應。D項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6.甲(16周歲)因涉嫌搶劫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偵查階段,甲可以委托(

)為其代理申訴、控告的人員。A.律師B.人民團體推薦的人C.甲的父母D.甲在某大學法學院讀書的哥哥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事訴訟法知識。第二步,偵查階段是偵查機關從發(fā)現(xiàn)犯罪或犯罪線索開始,至通過偵查,確認犯罪分子并查清其主要犯罪事實到偵查終結為止的階段。依照法定程序發(fā)現(xiàn)和收集有關案件的各種證據(jù),查明犯罪事實,查獲和確定犯罪嫌疑人,并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防止現(xiàn)行犯和犯罪嫌疑人繼續(xù)進行犯罪活動或者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從而保證刑事追訴的有效進行。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故偵查階段,甲可以委托為其代理申訴、控告的人員是律師。A項正確,當選。因此,選擇A選項。B項、C項、D項: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一)律師;(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親友。正在被執(zhí)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被開除公職和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zhí)業(yè)證書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近親屬的除外。故人民團體推薦的人、甲的父母、甲在某大學法學院讀書的哥哥都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但題干中指的是偵查階段,只能由律師擔任辯護人。B項、C項、D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7.“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句詩出自:A.聞一多的《發(fā)現(xiàn)》B.郭沫若的《爐中煤》C.艾青的《我愛這土地》D.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知識。第二步,《我愛這土地》是現(xiàn)代詩人艾青于1938年寫的一首現(xiàn)代詩。這首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xù)寫出歌唱的內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后魂歸大地,最后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因此,選擇C選項。A項:《發(fā)現(xiàn)》是現(xiàn)代詩人聞一多所寫的一首現(xiàn)代詩。這首詩是聞一多愛國詩篇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雖短小卻立意非凡,構思新穎靈巧。該詩直抒胸臆,直截了當?shù)乇憩F(xiàn)了詩人從美國回來之后,對當時軍閥混戰(zhàn)下的殘破祖國的失望與憤懣,以及在這種深廣的憂憤中升騰的對祖國執(zhí)著和忠貞的愛。A項錯誤。B項:《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是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新詩,寫于1920年,首次發(fā)表在1920年2月3日《時事新報·學燈》上。全詩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自己的深情和熱望,一層深似一層地表現(xiàn)了愛國的衷腸。B項錯誤。D項:《再別康橋》是現(xiàn)代詩人徐志摩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fā)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xiàn)得真摯、濃郁、雋永,是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D項錯誤。8.在常見鍵盤的右上方有三個指示燈,其中中間的指示燈代表的是大小寫。(

)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計算機網絡知識。第二步,為了適應不同用戶的需要,常規(guī)鍵盤具有CapsLock(字母大小寫鎖定)、NumLock(數(shù)字小鍵盤鎖定)、ScrollLock(滾動鎖定鍵)三個指示燈。第一個指示燈為開啟關閉數(shù)字鍵盤區(qū),第二個指示燈為開啟關閉大小寫輸入。因此,本題正確。9.某小學校長的侄子趙某在學校開了一家專門賣零食的商店,某天幾名學生放學后到趙某開的商店里購買到了過期食品,導致食物中毒。對于這起事故應承擔主要責任的是:A.趙某B.學校C.中毒學生D.中毒學生的監(jiān)護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侵權責任法相關知識。第二步,根據(jù)《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二條,責任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題干中幾名學生在趙某的商店里購買過期的食品,發(fā)生的食品中毒事件,是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過期依然售賣,故趙某負主要責任。因此,選擇A選項。根據(jù)《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蛘咂渌逃龣C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題干中學生已經放學,不屬于在學校受到的人身損害。10.舉辦排球比賽,選男員工的和12名女員工,剩余男員工是剩余女員工的2倍,總員工人數(shù)156人,男員工有多少人:A.100B.99C.111D.121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數(shù)字特性法解題。第二步,選男員工的,可知男員工人數(shù)為11的倍數(shù),排除A,C選項。第三步,將B選項代入,選出男員工9人,剩余90人;女員工人數(shù)為156-99=57(人),選出12人,剩余45人;剩余男員工是剩余女員工的=2倍,符合題意。因此,選擇B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設男員工有x人,則有1-,解得x=99(人)。因此,選擇B選項。11.“電閃雷鳴”表明光波比聲波傳播得快。(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化學知識。第二步,根據(jù)相關物理知識,打雷時,雷聲和閃電是在同地同時發(fā)生的,由于光速大于聲速,根據(jù)公式t=s/v可知,在路程一樣的情況下,光傳播所用的時間要比聲音傳播所用時間少得多,所以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就是“電閃雷鳴”。因此,本題正確。12.2.05,4.07,4.09,8.11,(

),8.15A.10.12B.8.17C.8.13D.4.11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觀察數(shù)列特征,數(shù)列全是小數(shù),且項數(shù)較多,考慮多重數(shù)列。先把整數(shù)與小數(shù)部分分開看,整數(shù)部分組成的新數(shù)列為、(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出現(xiàn)次數(shù)為2的指數(shù)n,即應出現(xiàn)3次,所以(

);小數(shù)部分組成的新數(shù)列為:05、07、09、11、(

)、15,為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則(

);則所求項。故正確答案為C。13.“真實”是指事實、真理,它可以用于客觀事物:自然、社會、個人;它的反面是虛假,是不真。“真誠”也是“真”,但是指主觀意識領域里的真,它僅涉及人,而且是主體的個人,它強調的是向內反省,要求的是忠實于自己,是不欺己、不欺心,這就好像內心有一個法官在檢查所有的意識和念頭,看它們是真的發(fā)自內心,還是一些浮在表層的托辭和借口。徹底的真誠要求一個人能鑒別和杜絕一切有意無意哄騙自己的念頭,在行為上就反映為:言其真心所欲言,行其真心所欲行。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真實”與“真誠”的區(qū)別B.“真誠”的本質含義及外部表現(xiàn)C.“真誠”行為屬于主觀表現(xiàn)因而難以鑒別D.如何使“真實”與“真誠”實現(xiàn)內在統(tǒng)一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文段開篇引出“真實”,接著論述話題“真誠”,隨后通過“但”轉折后強調“真誠”的本質在于主觀意識領域的真,最后指出“徹底的真誠”在行為上的體現(xiàn),對應B項。A項,主題詞為“真實”與“真誠”,文段僅強調“真誠”,與核心話題不符,排除;C項,“真誠”行為難以鑒別,文段中未體現(xiàn),無中生有,排除;D項,僅提及“內在統(tǒng)一”,未提及外在的行為表現(xiàn),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14.所謂“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就是賦予自然以經濟價值,并將環(huán)境納入市場經濟體系中,將環(huán)境轉化成像其他商品那樣也可以進行分析的產品。只要在經濟決策中賦予環(huán)境適當?shù)膬r值,環(huán)境就能得到更好的保護。這種觀點認為,各種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出現(xiàn),正是由于資源環(huán)境沒有被視為“商品”,沒有拿到市場上進行交易造成的。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自然和環(huán)境應被賦予經濟的價值B.環(huán)境是當今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元素C.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可以更好地對環(huán)境進行保護D.生態(tài)問題的出現(xiàn)與資源環(huán)境未被視為與“商品”有關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文段首句介紹了“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的內涵,隨后強調賦予環(huán)境適當?shù)膬r值,環(huán)境就能得到更好的保護,接著進一步解釋說明,故文段的重點在于強調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對于環(huán)境的作用,對應C項。A項沒有文段的主題詞“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脫離文段核心,排除;B項表述為無中生有,排除;D項屬于原因的論述,本身非重點,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境鎏帯俊度伺c自然的矛盾及其化解》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先論述了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的概念。第二句通過“只要……就……”提出觀點,說了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在環(huán)境中的作用。第三句說明資源環(huán)境沒有被視為“商品”會導致各種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從反面進一步論證了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對于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文段是“分—總—分”結構,重點在第二句,強調的是“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與“環(huán)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第二步,對比選項。D選項為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介紹概念—提出觀點—反面論證的結構,選擇與觀點意思一致的選項。文段首先介紹了“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的含義,然后說明了“在經濟決策中賦予環(huán)境適當?shù)膬r值”,即“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對環(huán)境保護的作用,最后反面論證,說沒有把環(huán)境當做商品造成一些環(huán)境問題。由此可知,“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應為文段的論述主題。選項中明確提到這一主題的只有C。A項是“環(huán)境資源商品化”概念的介紹;B項文段沒有提及;D項是反面論證部分內容。故本題選C。15.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讓“萬物皆媒”“萬眾皆媒”成為可能,也讓自媒體成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載體。任何自媒體玩家想從動輒數(shù)以千萬計的同類自媒體賬號中________,都必須有響當當?shù)挠矊嵙?。填入劃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首屈一指B.局指可數(shù)C.鶴立雞群D.脫穎而出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jù)文段語境“同類中”“都必須有響當當?shù)膶嵙Α笨芍亩蔚囊馑际且獜谋姸嗟淖悦襟w賬號中顯露出來,超越其他的自媒體。第二步,辨析選項。D項“脫穎而出”指錐尖透過布袋顯露出來,比喻人的本領全部露出,符合語境。A項“首屈一指”是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文段只是說從其他自媒體出顯露出來,但是沒有說是第一名,排除A項。B項“屈指可數(shù)”形容數(shù)量稀少,文段不是說數(shù)量少,而是表現(xiàn)優(yōu)秀,突出的意思,搭配不當,排除B項。C項“鶴立雞群”意思是指比喻儀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一般主要形容人,而文段是“自媒體賬號”,搭配不當,排除C項。因此,選擇D選項。16.下列數(shù)詞是實數(shù)的一項是:A.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葿.軍書十二卷C.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D.三十而立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第二步,“三十而立”中的“三十”是年齡,30歲是實數(shù)。因此,選擇D選項。A項:“三人行”,“三”為虛指,意為多人。A項錯誤。B項:“軍書十二卷”,“十二”為虛指,意為多卷征兵名冊。B項錯誤。C項:“三十功名塵與土”,“三十”亦為虛指。C項錯誤。17.要正確處理經濟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經濟發(fā)展不能對資源和環(huán)境搞

,生態(tài)保護也不能舍棄經濟發(fā)展,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飲鴆止渴

升山采珠B.從長計議

南轅北轍C.殺雞取卵

刻舟求劍D.涸澤而漁

焚林而獵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要正確處理經濟發(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可知,發(fā)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環(huán)境搞破壞。A項“飲鴆止渴”指喝毒酒來解渴。比喻用有害的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不顧嚴重后果。保留。B項“從長計議”形容從長遠的角度考慮,“搞從長計議”不搭配,排除B項。C項“殺雞取卵”比喻貪圖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利益。保留。D項“涸澤而漁”排盡湖中或池中的水捕魚。比喻獲取利益只顧眼前,不作長遠打算。保留。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jù)“生態(tài)保護也不能舍棄經濟發(fā)展”可知,經濟和環(huán)保都要兼顧。A項“升山采珠”意思是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辦事的方向、方法錯誤,一定達不到目的??捎脕硇稳萆鷳B(tài)保護和經濟之間的關系。正確。C項“刻舟求劍”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變通的人。排除C項。D項“焚林而獵”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可用來說“經濟發(fā)展不能對資源和環(huán)境焚林而獵”。不能說“生態(tài)保護也不能舍棄經濟發(fā)展,焚林而獵”。排除D項。因此,選擇A選項。18.“和諧”是什么?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可以說話,就是一種最為樸素的“和諧”,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這段話是說:A.人人有飯吃、可以表達個人看法,是和諧社會的主要特征B.人人有飯吃、可以表達個人看法,是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C.人人有飯吃、可以表達個人看法,是和諧社會的最高標準D.人人有飯吃、可以表達個人看法,是和諧社會的最終目標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問什么是“和諧”,接下來通過對“和諧”的解釋來闡明“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文段重點句為最后一個分句?!皯兄x”為必要條件的表述,指“應該含有的意義”。因此重點句強調的是:人人都有飯吃,人人都可以說話是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本題為中心理解題。“題中應有之義”指主題中應包含的義理。材料理解為“人人有飯吃、可以表達個人看法”是構建和諧社會應包含的義理,即“人人有飯吃、可以表達個人看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擇B。A項的“主要特征”,C項的“最高標準”,D項的“最終目標”都不是“題中應有之義”的同義替代。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對這段話內容的理解。解答本題可以首先結合選項內容判斷入手點,再回到文段中找到解題的關鍵信息“最為樸素”“題中應有之義”等,通過分析在選項中找到最恰當?shù)囊豁椉纯伞S伞白顬闃闼亍薄邦}中應有之義”可知,“人人有飯吃、可以表達個人觀點”是和諧社會的構成要件,即為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白罡邩藴省薄白鹬啬繕恕睙o法體現(xiàn)出來,而“主要特征”并不能體現(xiàn)上述兩點的不可或缺性。故本題選B。19.“玉不琢,不成器”,玉石在沒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凹凸不平,光發(fā)生的是漫反射,玉石在研磨以后,其表面看起來光滑有光澤,這時光發(fā)生的是(

)。A.折射B.鏡面反射C.衍射D.光的色散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A項錯誤,光的折射指的是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比如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處“折斷”。B項正確,鏡面反射指的是若反射面比較光滑,平行入射的光線射到這個反射面時,仍會平行的向一個方向反射出來。比如用鏡子將太陽光反射在墻面上。C項錯誤,衍射指的是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或小孔時,光會偏離直線傳播的路徑而繞到障礙物后面?zhèn)鞑サ默F(xiàn)象。D項錯誤,光的色散指的是將復色光(如:白光)分解為單色光的過程。故正確答案為B。20.2,4,9,23,64,(

)A.92B.124C.156D.186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數(shù)列變化趨勢平緩,優(yōu)先考慮做差。第二步,做兩次差如圖所示:二次差數(shù)列是公比為3的等比數(shù)列,則下一項為27×3=81,一次差數(shù)列下一項為41+81=122,則所求項為64+122=186。因此,選擇D選項。解法二:數(shù)列變化趨勢平緩,考慮較小倍數(shù)遞推。觀察數(shù)列發(fā)現(xiàn)4=2×3-2,9=4×3-3,23=9×3-4,64=23×3-5,規(guī)律為第二項=第一項×3+修正項,修正項數(shù)列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下一項為-5+(-1)=-6,則所求項為64×3+(-6)=186。因此,選擇D選項。21.下列各句中加橫線詞,運用正確的是:A.“兩橫三縱”快速路投入使用后,長春市交通會更加順暢,從賽德廣場到前進大街的行駛時間估計大體只需十多分鐘B.除了家庭之外,沒有一種社會組織對社會生活的變化如此敏感,能夠如此明顯地反映社會歷史發(fā)展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困難C.對于公務員考試來說,英語考試并不是必然的,因為只有個別崗位對英文水平有要求D.一來到臺北,我們就徑直來到101大廈看夜景。此時的臺北燈火闌珊,顯得尤其迷人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

第一步,分析提問方式,本題考查的是詞語的正確使用。

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語義重復。“大體”是大概、基本上的意思,與“估計”意思重復,可刪除“大體?!盉項說的是社會歷史發(fā)展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困難都是看得清楚的,“明顯”指清楚地顯露,容易讓人看出,運用恰當。C項“必然”指事情一定是這樣,“英語考試”與“必然”搭配不當,應改為“英語考試并不是必須的”。D項“尤其”表強調,并在強調中包含著比較,句中并沒有將臺北的燈光與其他城市的燈光進行比較,可把“尤其”改為“特別”。

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A項中的“大體”和“估計”重復;C項“必然”應該改為“必須”;D項“尤其”應改為“特別”。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副詞和形容詞的使用。此類題目涉及的詞語含義較為簡單,解題關鍵在于對于語境的把握??忌鶕?jù)各句句意進行判斷,看其使用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句意。由“時間……只需十多分鐘”可知,“行駛時間”是一個估約的數(shù)值,可用“大約”修飾,“大體”一般用于“看法”等,且“大體”與前面的“估計”有重復之嫌,故“大體”用在句中不合適,排除A?!氨厝弧敝甘挛锏陌l(fā)展趨勢的確定性,英語筆試與“必然”搭配不當,應改為“必需”,排除C?!坝绕洹北硎驹谌w中或與其他事物比較時特別突出,句中不存在比較,“尤其”用在此處不合適,故排除D。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22.都市型農業(yè)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間范圍內,具有一定生態(tài)空間格局,以(

)為核心,體現(xiàn)城鄉(xiāng)融合,服務于城市,具有多功能、高科技、高度產業(yè)化、市場化的生態(tài)農業(yè)系統(tǒng)。

A.綠色循環(huán)

B.滿足市場需求

C.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

D.可持續(xù)發(fā)展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都市型農業(yè)的概念。

都市型農業(yè)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間范圍內具有一定生態(tài)空間格局,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核心,體現(xiàn)城鄉(xiāng)融合,服務于城市,具有多功能、高科技、高度產業(yè)化、市場化的生態(tài)農業(yè)系統(tǒng)。

故正確答案為D。23.下列送別詩句中不屬于描寫目送友人場景的是:A.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B.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C.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D.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常識。A項正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這是首送別詩,不僅寫出了友人所乘船孑然遠逝的情景,而且寫出詩人憑欄目送的情景,此刻,詩人佇立在黃鶴樓上,久久地注視著那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處的一片孤帆,他的心早已隨船而去了。寄寓了詩人的惜別之情。B項正確,“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背鲎允⑻漆瘏⒌摹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岑參在這首詩中,以詩人的敏銳觀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筆調,描繪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景色,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表現(xiàn)了詩人和邊防將士的愛國熱情,以及他們對戰(zhàn)友的真摯感情?!吧交芈忿D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很平淡質樸的語言表現(xiàn)了將士們對戰(zhàn)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雖然描寫對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但也表現(xiàn)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C項錯誤,“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出自唐代許渾的《謝亭送別》。這是一首送別詩。一覺醒來,已是薄暮時分。天色變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兩岸的青山紅葉都已經籠罩在蒙蒙雨霧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隨著急流駛到云山霧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不僅寫出身留謝亭而友人早已遠去,而且寫出暮色蒼茫風雨凄迷的孤寂落寞的離愁情。D項正確,“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背鲎蕴拼哌m的《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這是一首送別詩,同時也是一首邊塞詩,同時送別兩人,且兩人均為遭貶而遷。“青楓江”指瀏水,在長沙與湘江匯合。寫王少府到了長沙,在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望著那明凈高遠、略無纖塵的藍天,自然會洗盡煩惱。想象李少府到了峽中,可以去古木參天、枝葉扶疏的白帝城憑吊古跡,以求慰藉。這一句是對離別的二人共同講的,體現(xiàn)了目送的場景。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本題四個選項都是送別詩,描寫的都是送別友人。題目要求選擇的是不屬于描寫目送友人場景的一項,所以需要對每個選項中詩句所描寫的具體場景進行辨析。注意D項既寫“青楓江”又寫“白帝城”,細細分析,兩者屬于不同的城市,應該不屬于目送友人場景的描述。A項錯誤?!肮路h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出自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描寫的是李白送別孟浩然時,注視著友人乘船孑然遠逝,消失在茫茫水天相接之處的場景。B項錯誤?!吧交芈忿D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出自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寫的是詩人遙望朋友遠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轉中漸漸不見,只看見雪地上留下的馬蹄印。C項錯誤?!叭漳壕菩讶艘堰h,滿天風雨下西樓”出自許渾的《謝亭送別》,描寫的是詩人送別友人,在暮色降臨時醒來才知道人已遠去,而這時候,滿天風雨,只有詩人一人獨自離開了西樓。D項正確。“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出自高適的《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描寫的是詩人的想象,上句是他想象長沙的自然風光,下句則是他想象夔州的名勝古跡。此句屬于詩人自己的想象,不屬于目送友人場景。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并選錯誤項。第二步,題干關鍵詞“目送”?!叭漳壕菩讶艘堰h,滿天風雨下西樓?!背鲎蕴拼S渾的《謝亭送別》,詩句大意是當暮色降臨,我醒來了,才知道人已遠去,而這時候,滿天風雨,只有我一個人的身影獨自離開了那西樓。并未體現(xiàn)詩人目送友人遠去的場景。因此,選擇C選項。24.蘇軾稱“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書至于顏魯公,畫至于昊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其中顏魯公指的是顏真卿,他具有代表性的“魯公三稿”,即《祭侄文稿》《告伯父文稿》《爭座位稿》,都屬于(

)作品。

A.草書

B.行書

C.楷書

D.隸書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

《祭侄文稿》(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創(chuàng)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現(xiàn)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都啦肝母濉酚址Q《告伯父文稿》,全稱《祭伯父濠州刺史文》,自署書于乾元元年(758年)。乾元元年顏真卿被御史唐旻誣劾,貶饒州刺史,遂祭其伯父顏元孫及一門去世者。原卷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稜幾惶酚置墩撟贰稜幾桓濉贰杜c郭仆射書》,為唐廣德二年(764年)十一月顏真卿致尚書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函,是顏真卿行草書法的代表作,原跡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

故正確答案為B。25.L城有四位著名的雕刻家張明、楊剛、李強和劉慶,該城近20年來所有的名人雕像都出自他們中某一人之手。他們四人都有一個習慣:即完工后在作品不顯眼處刻字留言。已知張明和楊剛的留言總是真的,李強和劉慶的留言總是假的?,F(xiàn)發(fā)現(xiàn)L城去年雕刻完成的一尊名人像,據(jù)上面的留言可確定此像為李強所雕,那么該留言內容應為:A.此像非張明所雕B.此像非楊剛所雕C.此像為李強所雕D.此像為劉慶所雕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真假限定,確定為真假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題干真假限定為:張明和楊剛的留言總是真的,李強和劉慶的留言總是假的。已知“根據(jù)L城一尊名人像上面的留言,可確定此像為李強所雕”,可利用代入法進行判斷。A項:已知李強的留言是假的,那么“此像非張明所雕”為假,即此像是張明所雕,與已知條件矛盾,排除;B項:已知李強的留言是假的,那么“此像非楊剛所雕”為假,即此像是楊剛所雕,與已知條件矛盾,排除;C項:已知李強的留言是假的,那么“此像為李強所雕”為假,即此像不是李強所雕,與已知條件矛盾,排除;D項:已知李強的留言是假的,那么“此像為劉慶所雕”為假,即此像不是劉慶所雕,與已知條件不矛盾,正確。因此,選擇D選項。26.下列對杜絕“破窗效應”有最直接作用的做法是()。A.堅持剛性的制度約束,對鋪張浪費行為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B(yǎng).加強宣傳教育,大力倡導和建設節(jié)約文化C.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體制機制D.預算制度公開透明,打造陽光財政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破窗效應,是關于環(huán)境對人們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誘導性影響的一種認識,是指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戶。因此杜絕“破窗效應”就是嚴厲處罰“破壞玻璃”的行為,同時對于“被破壞的玻璃”也要及時維修。A項正確,堅持剛性的制度約束,對鋪張浪費行為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符合杜絕“破窗效應”的做法。B、C、D三項均沒有體現(xiàn)對破壞行為的治理,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A。27.一片草地每天都勻速長出青草,如果可供20頭牛吃5天,或可供17頭牛吃8天,那么可供16頭牛吃(

)天。A.9B.10C.11D.12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牛吃草問題,用公式法解題。第二步,根據(jù)題意:y=(20-x)×5,y=(17-x)×8,解得y=40,x=12。那么,這片草地可供16頭牛吃40÷(16-12)=10(天)。因此,選擇B選項。牛吃草問題:草地原有草量=(牛吃草量-每天長草量)×天數(shù)28.下列說法與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項是:A.盡管今天廠商都為尋找新的商機而挖空心思,然而市場上卻出現(xiàn)了許多“盲點”,即市場的空白點,這些“盲點”,部分是銷售利潤和服務收費較少的行業(yè)B.形成市場盲點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消費者新的需求尚未引起廣泛的關注,其二是某些產業(yè)像老年產業(yè)長期被廠家和市場所漠視C.只要廠家和商家轉變觀念,對市場“盲點”重新認識,就能把“盲點”變成“亮點”,培育出市場的新商機D.專家認為,市場“盲點”孕育商機;消費者也感到,我國商業(yè)正在向“薄利多銷”的時代過渡;商家廠家也認識到了“不以利小而不為”的道理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此題考查細節(jié)判斷。本題選項D中提到的,我國商業(yè)正在向“薄利多銷”的時代過渡,以及“不以利小而不為”的道理,這兩個都是原文中專家的觀點而并非是消費者的觀點。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將選項與原文一一對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和B項對應“如今的廠商都為尋找新的商機而挖空心思,不想在身后留下一批‘盲點’產業(yè)。有關專家認為,這些‘盲點’產業(yè)中,一部分是由于新需求尚未引起廣泛關注而造成的。另有一部分,像老年產業(yè)剛好是被長期忽視的。廠商們普遍認為‘長期漠視’的都是生產利潤較小的產業(yè),他們不愿傾力經營”,均符合原文,排除A項和B項。C項對應“長期被忽視的產業(yè)更需要工商界重新認識,這些產業(yè)‘盲點’和‘空白’若能及早被發(fā)現(xiàn)、填補,消費者就會痛快地‘掏腰包’,廠商也可以如愿贏得大市場”,符合原文,排除C項。D項對應“專家認為,我國商業(yè)正在向‘薄利時代’過渡,‘不以利小而不為’應該成為有眼光廠商的經營理念”,這些觀點均屬于專家的觀點,“消費者是否感到”文章未提及。且“‘不以利小而不為’成為廠商的經營理念”屬于對未來的期望,現(xiàn)階段尚未實現(xiàn),不是“認識到了……”,屬于偷換時態(tài),與原文不符。因此,選擇D選項。29.“三教九流”中的“三教”通常是指:A.天地人B.儒法墨C.儒釋道D.儒道陰陽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第二步,“三教九流”出自宋代趙彥云《云麓漫鈔》:“帝問三教九流及治朝舊事;了如目前。”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學術流派的統(tǒng)稱,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一種是對社會人群的劃分。分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因此,選擇C選項。30.2018年4月28日,我國有條件批準用于預防(

)的九價HPV疫苗上市。這一疫苗是全球第一個用于預防腫瘤的疫苗,也是人類首次嘗試通過疫苗消滅一種癌癥。A.宮頸癌B.乳腺癌C.膀胱癌D.前列腺癌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事熱點知識。第二步,2018年4月28日,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有條件批準用于預防宮頸癌的九價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上市。目前全球上市的HPV疫苗有二價、四價、九價三種,“價”代表了疫苗可預防的病毒種類。二價疫苗,可以預防由HPV16和HPV18型病毒感染;四價疫苗可以預防6、11、16、18型HPV感染;九價疫苗則是針對HPV6、11、16、18、31、33、45、52、58九種亞型。九價HPV疫苗,是用于預防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宮頸癌,可以預防90%以上的宮頸癌。A項正確。因此,選擇A選項。HPV疫苗主要用于9-26歲的女性。目前對HPV疫苗的研究主要針對高危型HPV,包括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兩大類,預防性疫苗主要通過誘導有效的體液免疫應答即中和抗體的產生來抵抗HPV感染,而治療性疫苗則主要通過刺激細胞免疫應答以清除病毒感染或已變異的細胞。31.演講∶講演A.科學∶學科B.立國∶國立C.定規(guī)∶規(guī)定D.效仿∶仿效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演講”就是“講演”,二者屬于全同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科學”與“學科”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B項:“立國”不同于“國立”,“立國”是動詞,“國立”是名詞,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C項:“定規(guī)”不同于“規(guī)定”,“定規(guī)”是動詞,“規(guī)定”是名詞,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D項:“效仿”就是“仿效”,二者屬于全同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32.甲立遺囑將財產留給兒子乙,但乙生病先于甲去世,乙的兒子丙繼承甲的財產,這適用于:A.遺贈B.代位繼承C.轉繼承D.遺囑繼承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繼承法知識。第二步,根據(jù)《繼承法》第十一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甲立遺囑將財產留給兒子乙,但乙生病先于甲去世,故遺囑失效,適用法定繼承。乙的兒子丙作為乙的晚輩直系血親,可以繼承甲的財產,故適用的是代位繼承。因此,選擇B選項。A項:遺贈是遺囑人用遺囑的方式將個人財產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人以外的人的一種法律制度。本題適用的是代位繼承,與遺贈無關。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轉繼承,是指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遺產分割之前,因為某種緣故尚未實際取得遺產而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其應繼份額轉由他的法定繼承人繼承。本題適用的是代位繼承,與轉繼承無關。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遺囑繼承是按照被繼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遺囑而承受其遺產的繼承方式。乙生病先于甲去世,遺囑已失效。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33.一批零件,由3臺效率相同的機器同時生產,需10天完工,生產了2天之后,車間臨時接到工廠通知,這批零件需要提前兩天完成,若每臺機器的效率不變,則需要再投入(

)臺相同的機器。A.1B.2C.3D.4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效率類。第二步,賦值相同機器每臺的效率為1,可知這批零件工程總量為3×1×10=30,設這批零件需要提前兩天完成,若每臺機器的效率不變,則需要再投入x臺相同的機器,可列方程:2×3×1+(10-2-2)×(3+x)=30,解得x=1,則需要再投入1臺相同的機器即可。因此,選擇A選項。34.班會開始前十分鐘,小張發(fā)現(xiàn)有學生沒有提前到會。如果這個命題為真,則下列陳述不能斷定真假的是:Ⅰ.小王是第一個提前到班的學生Ⅱ.班會主持人小楊提前到會了Ⅲ.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提前到班A.Ⅰ和ⅡB.Ⅰ、Ⅱ、ⅢC.Ⅰ和ⅢD.只有Ⅰ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題干的關鍵詞“所有都”,確定為集合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有學生沒有提前到會第三步,辨析選項。Ⅰ:根據(jù)題干“有學生沒有提前到會”無法推出到底是誰沒有提前到會,“有的……沒有”不能推出“有的……有”。所以無法確定是否有學生提前到,更不確定小王是否是第一個提前到的學生,不能斷定其真假。Ⅱ:根據(jù)題干“有學生沒有提前到會”無法推出到底是誰沒有提前到會,“有的……沒有”不能推出“有的……有”。所以無法確定是否有學生提前到,更不確定小楊是否提前到,不能斷定其真假。Ⅲ.“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提前到班”等價于“有的學生沒有提前到班”,與題干信息一致,必然為真。本題要求選擇不能斷定真假的陳述。因此,選擇A選項。35.張某翻修祖屋,請施工隊來蓋房時,在屋底發(fā)現(xiàn)了一壇銀子。關于該埋藏物的所有權歸屬,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歸國家所有B.歸施工隊所有C.歸張某所有D.歸集體所有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根據(jù)《民法典》三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拾得漂流物、發(fā)現(xiàn)埋藏物或者隱藏物的,參照適用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guī)定。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比僖皇藯l規(guī)定:“遺失物自發(fā)布招領公告之日起一年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币虼?,該銀子歸國家所有。故正確答案為A。36.下列關于行政合同的特征,說法錯誤的是(

)。A.行政合同是行政主體履行行政職責的一種手段B.行政合同應當遵循平等原則和自愿原則C.行政主體可以根據(jù)情況,單方變更或者解除行政合同D.行政主體在行政合同中享有優(yōu)先處分權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行政合同,也叫行政契約,指行政機關為達到維護與增進公共利益,實現(xiàn)行政管理之目的,與相對人之間經過協(xié)商一致達成的協(xié)議。例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行政合同是行政主體履行行政職責的一種手段,A選項說法正確;行政主體可以根據(jù)情況,單方變更或者解除行政合同,C選項說法正確;作為國家行政權力代表者的行政主體,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在行政合同中享有優(yōu)先權,包括合同標的確定權、相對人選擇權、監(jiān)督合同履行權、單方變更(解除)合同權和行政制裁權,D選項說法正確。行政合同主要表現(xiàn)為行政主體居于優(yōu)勢地位,雙方地位不平等。B項說法錯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熟悉行政合同的特征。最好排除的是A項,顯然正確。其他幾項涉及行政主體對于行政合同履行的行政優(yōu)益權,該考點比較專業(yè),對非法學專業(yè)的考生難度較大。A項說法正確。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實施行政管理。行政主體簽訂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實現(xiàn)行政管理職能,維護公共利益,而不是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如為了修建道路、橋梁、機場等公共設施,行政主體與企業(yè)簽訂的共同投資建設合同等。B項說法錯誤。行政合同中,對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的設置是為了達成特定的行政目的之需要,這種權利義務的設置常常向行政主體一方傾斜,主要表現(xiàn)為行政主體居于優(yōu)勢地位,雙方地位不平等。C、D兩項說法正確。行政主體對于行政合同的履行享有行政優(yōu)益權。與民事合同主體簽訂合同是為了自身利益不同,行政主體簽訂行政合同是實現(xiàn)行政管理目標,維護公共利益。因此,行政主體對行政合同的履行享有民事合同主體不享有的行政優(yōu)益權。具體體現(xiàn)為對合同履行的監(jiān)督權、指揮權、單方變更權和解除權。故本題選B。37.-7,0,1,2,(

)A.3B.6C.9D.10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數(shù)列,每項數(shù)據(jù)皆在冪次數(shù)附近波動,考慮冪次修正數(shù)列。第二步,冪次化指數(shù)形式如下:底數(shù)數(shù)列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下一項為1+1=2,指數(shù)數(shù)列和修正數(shù)列分別是3和1的常數(shù)數(shù)列,則所求項為23+1=9。因此,選擇C選項。38.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

)。A.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B.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C.景海鵬:劉旺:劉洋D.楊利偉:景海鵬:聶海勝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均為神舟十號飛船航天員,其中王亞平為女航天員,所以三者為并列關系。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楊利偉、費俊龍和聶海勝均為航天員,但其中沒有女航天員,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均為航天員,但其中沒有女航天員,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景海鵬、劉旺和劉洋均為神舟九號飛船航天員,其中劉洋為女航天員,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D項:楊利偉、景海鵬和聶海勝均為航天員,但其中沒有女航天員,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39.下列成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嘎然而止B.大名頂頂C.按部就班D.不足掛恥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A項,應為“戛然而止”。形容聲音因為被打斷而突然終止,排除。B項,應為“大名鼎鼎”。形容名氣很大,極其有名,排除。C項,“按部就班”正確。指照章辦事,依次進行,不越軌、不逾格,也指按老規(guī)矩辦事,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D項,應為“不足掛齒”。比喻自己做的事不夠重大。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40.休閑,不在于生存實用,而在于精神的體驗,它使人在精神的自由體驗中歷經審美的、道德的、創(chuàng)造的、超越的感覺,呈現(xiàn)自律性與他律性、功利性與超功利性、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高度統(tǒng)一,從而使人進入一種自由自在的生命狀態(tài)和從容自得的人生境界。上述語段重在講述:A.休閑的內涵B.休閑的類別C.休閑的層次D.休閑的價值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篇介紹了休閑是精神的體驗,接下來通過“它使人……從而使人……”,闡述休閑的作用或好處,故文段重在講述休閑的價值意義。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重點同義替換。因此,選擇D選項。A項、B項和C項:“內涵”“類別”“層次”文段均沒有談及,無中生有。41.下列每組現(xiàn)象包含的物理學原理不同的是:A.高壓鍋蒸煮食物——火星上水的沸點降低B.飲料從摔碎的瓶子中濺出——大質量恒星末期爆炸C.烤箱中葡萄干面包膨脹,葡萄干遠移——宇宙擴張,星系遠移D.用LED手電直射滴入1滴牛奶的水杯,末端呈黃色——傍晚天邊呈橘紅色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飲料原本依附在瓶子上,瓶子破裂,飲料與瓶子之間的附著力消失,體現(xiàn)張力原理;恒星末期爆炸是因為引力與塌陷產生的壓力不平衡造成的,體現(xiàn)引力原理,二者原理不同。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物理常識。B項符合題意:飲料本來依附在瓶子上,瓶子破裂,飲料與瓶子之間的附著力消失,飲料濺出,體現(xiàn)的是彈力原理。大質量恒星的質量越大,引力越大,塌陷時的壓力就越強,大質量恒星末期爆炸是由于引力與塌陷產生的壓力不平衡造成的。A項不符合題意:兩種現(xiàn)象均體現(xiàn)壓強原理,高壓鍋蒸煮食物利用壓強提高沸點,火星上由于氣壓低,水的沸點也降低。C項不符合題意:兩種現(xiàn)象都是由于膨脹造成周圍物質遠移。天體物理學家經常用“葡萄干面包”來比喻宇宙擴張。D項不符合題意:兩種現(xiàn)象均體現(xiàn)了光的散射原理。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42.-32+5-3-5+12的值為:A.22B.-22C.23D.-23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第二步,原式=(-32+12)+(5-5)-3=-23。因此,選擇D選項。43.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版權保護需要更為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在保障原創(chuàng)者、版權人利益的同時,也為互聯(lián)網開放、共享的內生動力預留空間。實際上,從早期在線下制售盜版書、光碟和錄音帶,到今天在線上點點鼠標、敲敲鍵盤,就能輕松復制他人的智力成果,侵犯版權的困擾由來已久。有些擁有海量用戶的媒體平臺,自動轉載他人新聞作品,既沒獲得授權也不標明來源。在互聯(lián)網時代,如何防止“我辛苦種草,你免費放羊”的尷尬又不妨礙開放、共享的互聯(lián)網精神,如何化解以互動傳播為特點的新型傳播方式與現(xiàn)有版權制度的沖突,這些都需要更為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是:A.網絡版權保護形勢嚴峻B.版權保護要立足網絡特性C.網絡版權保護中的“不破不立”D.版權保護“呼喚”政策支持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標題的選擇。解答本題先分析文段結構,抓住文段的觀點句,把握作者對“互聯(lián)網時代版權保護政策措施”的態(tài)度。文段為總分結構,首句亮明作者觀點,即“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版權保護需要更為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在保障原創(chuàng)者、版權人利益的同時,也要為互聯(lián)網開放、共享的內生動力預留空間”,后文解釋了采取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的原因。故文段重點是強調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版權保護要符合網絡時代的特征,在版權保護和不傷害互聯(lián)網精神之間求取平衡。B項“版權保護要立足網絡特性”明確了網絡版權保護的特殊性,與文段觀點一致。A項的“形勢嚴峻”非文段重點,排除。C項的“不破不立”在文段沒有體現(xiàn),排除。D項,文段強調的是政策的靈活包容,而非呼吁出臺政策保護版權,且“版權保護”脫離了“互聯(lián)網時代”這一背景,排除。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版權保護需要更為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從而達到保護利益和確保共享二者兼顧。中間部分屬于問題的分析說明,從以前到如今,版權侵犯由來已久。尾句再次點明主旨,強調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特點要求更為包容靈活的政策措施。文段為“總—分—總”結構,首尾的對策句為主旨句,強調要用更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解決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版權保護問題。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主旨句的同義替換,適合做文段標題。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文段首句提出觀點“互聯(lián)網時代的版權保護需要更為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后文闡述了當前互聯(lián)網時代侵犯版權的困境,從反面論證了“政策措施”的必要性,最后再次提出觀點“這些都需要更為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呼應文段觀點即版權保護需要政策措施,對應D項。A項,“網絡版權保護形勢嚴峻”對應現(xiàn)狀和問題的闡述,文段強調的是政策支持這一對策,非文段重點,排除A項;B項,“立足網絡特性”無中生有,排除B項;C項,“不破不立”無中生有,文段并沒有表述“破”的內容,排除C項。故正確答案為D。【文段出處】《互聯(lián)網時代,版權保護要立體》44.A.8B.6C.4D.2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題干列式可轉換為:,尾數(shù)分別為3、9、7、1……,四項一循環(huán),,則第2013項應為3;的尾數(shù)分別為4、6……兩項一循環(huán),可以整除,則第2014項為6。則原式尾數(shù)計算可以轉換為,尾數(shù)為8。故正確答案為A。45.一項關于肥胖癥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肥胖癥患者有60%以上患有抑郁癥,由此推理,肥胖癥患者由于肥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更易患上抑郁癥。以下最能削弱上述論述的一項是:A.抑郁癥患者更容易暴飲暴食B.遺傳因素是抑郁癥的重要成因C.許多抑郁癥患者并不肥胖D.我們身邊有很多快樂的肥胖者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最能削弱”,確定為削弱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論點:肥胖癥患者由于肥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更易患上抑郁癥,即肥胖導致了抑郁癥。論據(jù):肥胖癥患者有60%以上患有抑郁癥。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因果倒置。抑郁癥患者的暴飲暴食導致了肥胖,而不是肥胖導致了抑郁癥,具有削弱作用。B項:不明確項。遺傳因素是抑郁癥的重要成因,但無法確定肥胖癥患者中受遺傳導致抑郁癥的比例或人數(shù)是多少,因此就無法確定抑郁癥到底是遺傳導致的還是肥胖導致的,不具有削弱作用。具有削弱作用。C項:無關選項。題干是肥胖導致了抑郁,而此項是抑郁了以后,是不是肥胖,論題不一致,排除。D項:無關選項。身邊有許多快樂的肥胖癥,并未提及肥胖和抑郁的關系,論題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46.沉積物基準是指特定化學物質在沉淀物中不對底棲生物或上覆水體質量產生危害的實際允許濃度,它既是對水質基準的完善,也是評價沉積物污染和生態(tài)風險的基礎,是進行湖泊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評價的基本要素。國外對沉積物基準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但還未形成完善和統(tǒng)一的沉積物基準體系。由于沉積物中污染物的遷移、轉化、生物累積過程及界面過程的復雜性,目前仍缺乏關鍵的研究手段。國內已有不少科學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研究仍然比較零散,還沒有國家主管部門頒布湖泊沉積物基準規(guī)范。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亟需彌補現(xiàn)有沉積物基準體系不足B.沉積物基準非常重要但研究未成體系C.沉積物基準為湖泊水環(huán)境重要研究內容D.沉積物基準的相關研究已經有較多進展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文段首先介紹沉積物基準這一概念,并指出其對評價沉積物污染、生態(tài)風險、湖泊生態(tài)環(huán)境有重要的作用,接下來轉折,從國外和國內兩個角度指出目前關于沉積物基準的研究未形成體系,對應B項。A項:“亟需”表述錯誤,文段沒有體現(xiàn)出時間的緊迫性,且現(xiàn)在的問題是沉積物基準的研究未成體系,“彌補現(xiàn)有沉積物基準體系不足”是有了體系之后的對策,表述不當,排除。C項:為轉折前的表述,且為并列分句的一個方面,非重點,排除。D項:“較多進展”對應轉折前“國內已有不少科學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屬于轉折之前內容,且與文段的傾向不符,文段重點強調的是目前沉積物基準的研究未成體系,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為轉折結構,引出概念—指出問題。但沒有關鍵詞提示,需要考生仔細梳理行文思路。文段首先介紹了沉積物基準的定義及其重要性。然后轉折指出,雖然沉積物如此重要,但關于它的研究國外還未形成完善和統(tǒng)一的基準體系,國內研究也比較零散,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文段強調的是對沉積物的研究還沒有統(tǒng)一的體系。B項與此相符,為正確答案。A項“彌補……體系的不足”說法不妥,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體系,故談不上彌補不足。C項只是文段的部分內容,D項在文中沒有提及。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紹了沉積物基準的概念,并指出它對評價沉積物污染、生態(tài)風險、湖泊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有重要的作用。第二、三句對沉積物基準做進一步的說明,國外的研究情況是未形成完善和統(tǒng)一的體系,國內的情況是研究比較零散,國家主管部門沒有頒布規(guī)范,即關于沉積物標準的研究尚未形成體系。綜上,文段強調“沉積物基準很重要但是目前研究未形成體系”。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對文段內容的全面概括。因此,選擇B選項。47.曹雪芹《紅樓夢》中寫到:“雨村笑道:‘你也算貧賤之交了’?!边@里的“貧賤之交”指的是貧困潦倒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貧賤之交的意思是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出自《后漢書·宋弘傳》。故表述正確。48.從所給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

)。A.AB.BC.CD.D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元素組成不同,且無屬性規(guī)律,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xiàn)題干圖形‘十’字交點依次為0、1、2、3,故?處應該選擇‘十’字交點數(shù)量為4的圖形,只有A選項符合。故正確答案為A。49.1,-2,-3,-2,1,(

)A.6B.3C.-1D.-4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題干所給數(shù)字增減無序,數(shù)字非常小且相似,只能堅定地作差尋找規(guī)律。后項減前項的差依次為-3,-1,1,3,(5),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應填入5+1=(6)。故本題選A。50.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幾十年間,老百姓對“安全”的認知已經發(fā)生了深刻的

。如果說幾十年前老百姓對“安全”的憧憬是雞犬相聞、路不拾遺,那么近些年來,老百姓對“安全”的認知已經有了更進一步的

,既包含良好的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治安環(huán)境,更意味著在更為宏觀的風險社會背景下,讓制度具有更好的

作用。填入畫橫線部分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變革拓展協(xié)調B.變化擴大推動C.轉變延伸庇護D.轉化深入支撐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后文可知,老百姓之前不在意安全,而現(xiàn)在老百姓對安全的認知有了提高,故需填入表示改變詞意的詞語。B項“變化”指發(fā)生改變,符合文意,保留;C項“轉變”指從一種形式、狀態(tài)或特點變?yōu)榱硪环N形式、狀態(tài)或特點,符合文意,保留;A項“變革”指改變事物的本質,多指社會制度而言,與“安全認知”搭配不當,排除;D項“轉化”指將事物A通過某種方法或途徑轉變?yōu)槭挛顱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文段未出現(xiàn)表明將安全認知變?yōu)槠渌挛锏谋硎?,故不符合文意,排除。第二空,搭配“認知”,B項“擴大”指使范圍、規(guī)模等增大,通常搭配具體事物,與“認知”搭配不當,排除;C項“延伸”指在寬度、大小、范圍上向外延長、伸展。這一變化既可用在客觀事物上,也可以用于抽象的諸如話題上,符合文意,鎖定正確答案為C。驗證第三空,“庇護”指包庇、保護,與“風險的社會背景”對應合適,驗證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語境信息“幾十年前”和“近些年來”可知,老百姓對“安全”的認識是發(fā)生了變化的。B項“變化”指改變;C項“轉變”指從一種形式、狀態(tài)或特點變?yōu)榱硪环N形式、狀態(tài)或特點。二者均符合文意。A項“變革”指改變事物的本質,多指社會制度而言。D項“轉化”指矛盾的雙方經過斗爭,在一定條件下,各自向著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轉變,向著對立方面所處的地位轉變。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和D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該空搭配“認識”。B項“擴大”指范圍、規(guī)模等增大,搭配不當。C項“延伸”指在寬度、大小、范圍上向外延長、伸展,搭配得當。答案鎖定C選項。第三步,驗證第三空。文段意思是有風險的社會背景下,制度就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保障作用。“庇護”指包庇,保護,符合文意。因此,選擇C選項。51.村民王某和白某同在路邊晾曬新收的麥子,中午時分,天空電閃雷鳴,將要下大雨。王某見此情形馬上收起自家的麥子,見白某沒有出現(xiàn),于是也幫忙收起了白某的麥子,則王某的行為屬于:A.拾得遺失物B.不當?shù)美鸆.無因管理D.授權行為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事法律行為知識。第二步,根據(jù)《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一條,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這是法律對無因管理的規(guī)定。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①須管理他人的事務。此處的事務包括民事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②須有為他人管理事務的意思。③無法定或約定的義務。④管理事務利于本人且不違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表示,或違反本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表示,但其所管理的事務系為本人盡公益或法定扶養(yǎng)義務。王某將白某的麥子收起來,屬于為他人管理事務,未違背本人的意思且具有為他人管理事務的意思,此外,王某與白某之間并無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符合無因管理構成要件。因此,選擇C選項。A項:遺失物指非基于遺失人的意志而暫時喪失占有的物。王某只是幫白某收起麥子,并未占有。A項錯誤。B項:根據(jù)《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王某未取得不當利益,白某也未遭受損失,二者之間不構成不當?shù)美項錯誤。D項:委托授權行為又稱授權行為,是指被代理人將代理權授予代理人的行為。白某未授權王某幫其收麥子。D項錯誤。52.江某在某購物網站購買的下列商品中,不能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的有()。A.時令水果B.江某定做的刻有其女友名字的項鏈C.江某已拆封的一張CDD.江某已收到的兩本時尚雜志參考答案:ABCD解題思路:2014年3月15日起實施的新修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款規(guī)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做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shù)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jù)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A項正確,屬于鮮活易腐商品,不能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B項正確,屬于消費者定做的,不能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C項正確,屬于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不能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D項正確,屬于交付的報紙、期刊,不能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故正確答案為ABCD。53.知識:豐富A.土地:貧瘠B.戰(zhàn)爭:死亡C.政策:落實D.動聽:音樂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豐富的知識,豐富可以用于形容知識。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貧瘠的土地,貧瘠可以用于形容土地,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B項:戰(zhàn)爭可能會帶來死亡,二者為因果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落實政策,二者為動賓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動聽的音樂,動聽可以用于形容音樂,但兩詞順序相反,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54.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qū)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A.消除黑臭水體B.河道疏浚C.中水循環(huán)D.雨污分離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事熱點知識。第二步,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f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要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qū)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因此,選擇A選項。55.事業(yè)單位需要兼顧(

)和(

)雙重效率。A.社會經濟B.文化教育C.文化政治D.經濟政治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事業(yè)單位相關制度。事業(yè)單位的特點有:(1)事業(yè)單位不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力,不具有行政職能(不包括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yè)單位)。(2)事業(yè)單位通常以社會公益為主要發(fā)展取向,具有社會和經濟雙重屬性,需兼顧社會和經濟雙重效益。(3)事業(yè)單位一般以腦力勞動者為主體。(4)事業(yè)單位門類繁多,跨度大,情況復雜。故正確答案為A。56.采購商余賈對農民老王說:“你家的西瓜真甜,我想顧客們肯定都會喜歡吃的。”過一會,他接著說:“沒有哪一個顧客會不喜歡吃的?!币陨衔淖挚梢哉f明:A.顧客們都喜歡老王種的西瓜B.余賈認為老王種的西瓜很好C.有些顧客會喜歡老王種的西瓜D.余賈的話前后矛盾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依據(jù)題干特征和提問方式,確定為歸納推理選是題。第二步,辨析選項。采購商余賈認為:所有的顧客都喜歡老王的西瓜。A項:事實上可能并不是所有的顧客都喜歡老王的西瓜,說法過于絕對,無法推出;B項:“西瓜種的好”在題干中并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無法推出;C項:根據(jù)采購商的話可知“所有的顧客都喜歡老王的西瓜”可以推出有些顧客喜歡老王種的西瓜;D項:余賈的話前后并不矛盾,無法推出。因此,選擇C選項。57.阿倫特指出,歧視是一項不可分割的政治權利。實際且正當?shù)哪繕瞬皇峭耆?/p>

歧視,而是控制在社會領域。如今的時代與阿倫特發(fā)布這些論述的時代已經

,種族歧視已絕對成為“政治不正確”。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消滅

天差地別B.解除

涇渭分明C.破除

相去甚遠D.消除

截然不同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空,橫線處所填詞語需與“歧視”搭配,A項,“消滅”指消失、滅亡,經常搭配敵對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D項,“消除”指排除、除去,均可搭配“歧視”,保留A、D兩項。B項,“解除”指免除、消除,常搭配警報、武裝、職務等,與“歧視”搭配不當,排除;C項,“破除”指除去、消除,常搭配迷信、陋習等,與“歧視”搭配不當,排除。第二空,根據(jù)文意可知“如今的時代與阿倫特發(fā)布這些論述的時代”不同,D項,“截然不同”指彼此差異非常明顯,毫無共同之處,符合文意,當選。A項,“天差地別”形容兩種或多種事物之間的差距很大,與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確答案為D。【文段出處】《歧視與隔閡》58.下列選項中,符合所給圖形的變化規(guī)律的是

。A.AB.BC.CD.D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每一幅圖形均由直線、黑圓和白圓組成,考慮三種元素之間的關系,在第一組圖形中每一條線上均有2個黑圓,一個白圓,且兩個黑圓之間均有一個白圓,第二組應符合此規(guī)律,前兩幅圖形中每一條線上均有兩個黑圓,一個白圓,且兩個黑圓中間沒有白圓間隔,觀察選項只有D項符合要求。故正確答案為D。59.愚公移山:鄭人買履A.弄巧成拙:囫圇吞棗B.杞人憂天:庖丁解牛C.邯鄲學步:東施效顰D.鑿壁偷光:田忌賽馬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題干兩詞結構相同,愚公移山和鄭人買履均為主謂賓結構,且主語都是人。第二步:逐一判斷其他選項。A項兩詞均不是主謂賓結構;C項邯鄲為地名;D項鑿壁偷光,沒有主語。三項均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與題干邏輯關系相同的只有B項,杞人憂天和庖丁解牛均為主謂賓結構,且主語都是人,當選。故正確答案為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