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題庫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1.gif)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題庫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2.gif)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題庫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3.gif)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題庫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4.gif)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題庫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11549abfb9eb7330f0f00a1204f29c3d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教師資格之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題庫
單選題(共200題)1、教師在講授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時,讓同學們舉出類似的愛國詩詞,下列選項中不適合用來舉例的是()A.晏殊《破陣子·春景》B.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C.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D.王昌齡《從軍行》【答案】A2、閱讀《故都的秋》教學實錄(片段),按要求答題。A.抓住“故都”這個切入點,整篇文章的基調(diào)就被抓住了,流露出作者對北平的懷念之情B.文章標題為“故都的秋”,這只是作者個人的一種偏好用法,無需做過多的探討C.運用換詞法,對比“故都”與“古都”的區(qū)別,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的用意,理解文章表達的感情D.這種問題式導入可以起到引導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作用【答案】B3、閱讀《孔雀東南飛》教學實錄(節(jié)選),按照要求回答問題。A.教師突破了傳統(tǒng)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角色定位B.創(chuàng)設了民主活躍的課堂,實現(xiàn)了課堂效益最大化C.主體性教學可以淡化教師的作用、引發(fā)學生大膽質(zhì)疑、積極思考D.教師肯定學生的發(fā)言、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答案】C4、閱讀某寫作教學論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題。A.發(fā)揮學生的獨特性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B.認真思考辨析作文立意,學會在作文中使用正反事例C.傳統(tǒng)意義上的作文立意,并不完全都屬于正確的立意D.將嚴謹思維運用于寫作,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創(chuàng)新立意【答案】D5、某版教科書課文《故都的秋》后設有一道課后練習題:A.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內(nèi)容,學習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B.引導學生研讀文章語句.體會作者情感C.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要線索.體會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D.引導學生展開對景物描寫的細節(jié)分析.抓住文章主旨【答案】D6、閱讀某高中語文考試題,按要求答題。A.側(cè)重于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B.充分利用了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教學資源C.考查了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了解情況,有利于學生關注并重視傳統(tǒng)節(jié)日D.“七夕節(jié)”不適合作為高中考試題的內(nèi)容,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答案】D7、教師在講授《陳涉世家》中“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這句時,講到“唱”在這里是個通假字,通“倡”,是“帶頭、倡導”的意思。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通假字,教師請他們在課下搜集之前學過的通假字。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B.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孔雀東南飛》)C.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D.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察今》)【答案】D8、學生喜歡《水滸傳》中的故事,教師推薦這類課文供學生閱讀,下列適合的是()A.《智取生辰綱》B.《范進中舉》C.《三顧茅廬》D.《劉姥姥進大觀園》【答案】A9、教學《送東陽馬生序》時,教師要求學生舉出一個與“余因得遍觀群書”中“因”的意義、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適合的是()。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C.未若柳絮因風起D.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答案】A10、古代文學復習課上,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記憶文言文作品。下列作品中,出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唐雎不辱使命》B.《曹劌論戰(zhàn)》C.《鄒忌諷齊王納諫》D.《觸龍說趙太后》【答案】B11、在學習《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一課時,教師指出,明清是中國古代小說的黃金時期。為了佐證這一論述.教師又為學生列舉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A.湯顯祖—《牡丹亭》—明B.蘭陵笑笑生—《金瓶梅》—明C.吳敬梓—《儒林外史》—清D.蒲松齡—《聊齋志異》—清【答案】A12、教學《馬說》時,教師要求學生舉出一個與“其真不知馬邪”中“其”的意義、用法相同的向子,下列合適的是()。A.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B.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C.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ā短砌虏蝗枋姑罚敬鸢浮緽13、某選修教材設置了“語言的藝術”選讀專題,這一專題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選修系列中所屬的系列是()。A.新聞與傳記B.小說與戲劇C.詩歌與散文D.語言文字應用【答案】D14、以下教師對7~9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認識,錯誤的一項是()。A.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B.養(yǎng)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800字C.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D.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xù)性文本、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答案】B15、《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8年版)》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A.視頻能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B.配樂朗讀能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因素C.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朗讀和感悟能力D.不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情感【答案】D16、閱讀綜合性學習《馬的世界》活動方案的片段,按要求答題。A.其環(huán)節(jié)展示作品能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B.整體活動設計未能體現(xiàn)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C.專題研究中的歷史傳說沒有脫離語文學習的范疇D.多種活動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發(fā)展【答案】B17、《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8年版)》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列教師對“探究學習”的記憶與認識正確的是()。A.改變學生單一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地接受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讓學生學會學習B.學生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獲得自主發(fā)展的學習方式C.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和互助性的學習方式D.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nèi)容和過程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答案】B18、名著導讀課上,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水滸傳》這部經(jīng)典著作,并請學生說出作品中著名的故事情節(jié)。下列學生總結的情節(jié)不屬于《水滸傳》的是()。A.智取生辰綱B.三打祝家莊C.火燒博望坡D.大鬧飛云浦【答案】C19、閱讀《氓》教學實錄片段,按照要求答題。A.教師能準確找到品析人物的切入角度B.品析人物的切入角度新穎,有助于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C.教師能結合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理解,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D.教師能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答案】C20、在學習《陳情表》時,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下面有很多對文中重要實詞、虛詞的解釋,從語文教材的構成來看,這屬于語文教科書的哪一系統(tǒng)()A.范文系統(tǒng)B.知識系統(tǒng)C.助讀系統(tǒng)D.作業(yè)系統(tǒng)【答案】C21、教學陸游的《游山西村》一詩,教師講到詩中富有哲理的詩句時,要求學生整理其他富有哲理的詩句。下列學生整理的筆記正確的是()。A.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晚春》)B.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C.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D.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答案】B22、閱讀《游褒禪山記》的教學隨筆(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A.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發(fā)展學習的探索精神B.引導學生主動從文本中獲取知識C.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獨立思考D.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問題進行討論,進而相互學習【答案】D23、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古文中的詞類活用”專題研究,為考查學生對詞類活用的掌握情況,教師給出一些示例讓學生分類。下列不能與其他三項歸為一類的是()。A.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B.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C.范增數(shù)目項王D.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答案】C24、某版高中必修教材“名著導讀”共選10部中外名著,每冊安排2部。導讀內(nèi)容包括“背景介紹”“作品導讀”和“思考與探究”三個部分。其所推薦名著涉及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包括小說、戲劇、語錄體散文等多種文體作品,旨在豐富學生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以及提升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等。對該“名著導讀”部分的實施建議恰當?shù)氖牵ǎ?。A.名著學習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意義重大、應規(guī)定學生課內(nèi)外均要大量反復閱讀B.以“名著導讀”部分所推薦的作品為重點,依據(jù)學情適當增補推薦作品C.利用兩周時間集中完成名著導讀部分的學習。以迅速取得此專題的教學成果D.課內(nèi)學習計劃的文章足以豐富學生閱讀,能提升學生閱讀鑒賞的能力。名著導讀可忽略【答案】B25、古代詩詞鑒賞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從修辭的角度鑒賞詩詞作品,并列舉了運用擬人修辭的詩詞。下列不適合的是()。A.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B.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卜算子·詠梅》)C.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D.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山園小梅》)【答案】C26、如果讓你對學生講述“每假借于藏書之家”這句話,以下講解角度不正確的一項是()A.讓學生在翻譯時注意:此句中的“假”和“腰白玉之環(huán)”中的“腰”一樣,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B.要向?qū)W生指明“假借”是同義復合詞,“假”和“借”都理解為“借”C.可將“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中的“之”和“走送之”“當余之從師也”“無鮮肥滋味之享”“弗之怠”幾句中的“之”放在一起講解,加深學生對“之”的幾種用法的理解D.要讓學生明確這是一個倒裝句,原句應是“每于藏書之家假借”【答案】A27、在學習杜甫的《登高》時,看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時,學生問落下的應該是樹葉才對,應該把“木”改成“葉”。下列教師評價中能夠促進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一項是()。A.這個問題問得好.其他同學也有這么認為的嗎?B.有批判意識,敢質(zhì)疑教材,很好,請為他鼓掌。C.有點道理.看看這首詩中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錯誤?D.有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值得表揚,能根據(jù)作者當時的心境說一下“落木”和“落葉”的區(qū)別嗎?【答案】D28、教學文言文句式辨析課,教師安排學生總結一些定語后置的句子。下列例句合適的是()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荀子《勸學》)B.具告以事(司馬遷《鴻門宴》)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國也》)D.昊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答案】A29、閱讀綜合性學習《正是菊黃蟹肥時》教學設計(節(jié)選),按要求答題。A.把分組的自主權給予學生,可能導致各組能力不均等B.前兩個階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表達和合作能力C.后三個階段的學習意在訓練學生口語和書面表達能力D.各階段的學習形式比較繁復,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答案】D30、閱讀《牧鵝散記》教學實錄(節(jié)選),回答問題。(畫線語句的序號與選項的序號是對應的)A.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也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B.借多媒體顯示強調(diào).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本的清晰印象.并適時檢驗自己的思路及其表達.以便接下來自覺自為地有所矯正C.緊扣學習的重點、難點:品味科學小品準確生動的語言。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D.適度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個人的生活體驗閱讀文本、習得知識、積累語言、獲得獨自的見解,以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答案】C31、以下是某次口語交際課上教師設計的自由辯論會環(huán)節(jié)。閱讀活動步驟,回答問題。A.聽講、誦讀、復述、答問、討論、辯論、演講等是常見的口語交際訓練方式B.不同類型的口語交際教學,其所使用的教學方式存在差異,但是差異性不大C.合理的口語交際教學評價能引導學生開展口語交際實踐,鍛煉口語交際能力D.教師應從辯論會的組織準備、辯論技巧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給予學生具體指導【答案】B32、文言文復習課上.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和“欲信大義于天下”中“信”用法相同的句子,以下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出師表》)B.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麗(《鄒忌諷齊王納諫》)C.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與朱元思書》)D.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答案】B33、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新課標的要求,而訪談、討論、辯論、演講等是鍛煉學生此種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開展此類活動,通過模擬真實情景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在此之前應通過講解讓學生明確這幾種口語交際方式的基本知識。枯燥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接受理論性的東西,也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因此,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或者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效果,當成為教師備課著重考慮的因素。在講解“訪談”知識時一教師就多次使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其中不合理的一處是()。A.講解“訪談需保持互動性交流”時,教師播放了楊瀾采訪余秋雨教授的視頻片段,旨在讓學生學習楊瀾的互動方式B.講解“訪談中的預備提問及方法”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舉例介紹了《東方時空》記者采訪作家蕭乾夫人文潔若女士時所用的提問C.講解“訪談中的即興提問及方法”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舉例介紹上海衛(wèi)視《財富人生》主持人葉蓉與明基電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jīng)理曾文祺之間的訪談片段D.講解“訪談需保持互動性交流”時,教師想舉楊瀾的訪談藝術進行說明,首先用幻燈片進行楊瀾生平簡介【答案】D34、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古代詩歌中“月”的意象,體悟其多樣的內(nèi)涵。下列詩句中“月”的意象所表達的思想情感不同于其他的是()A.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B.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D.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答案】B35、某版初中語文教材《海燕》一課后附有一篇短文《句子成分》,這部分內(nèi)容屬于教科書的哪個系統(tǒng)?()A.知識系統(tǒng)B.練習系統(tǒng)C.助讀系統(tǒng)D.范文系統(tǒng)【答案】A36、在學習杜甫的《登高》時,看到“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時,學生問落下的應該是樹葉才對,應該把“木”改成“葉”。下列教師評價中能夠促進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一項是()。A.這個問題問得好、其他同學也有這么認為的嗎B.有批判意識,敢質(zhì)疑教材,很好,請為他鼓掌。C.有點道理、看看這首詩中還有沒有其他類似的錯誤D.有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值得表揚,能根據(jù)作者當時的心境說一下“落木”和“落葉”的區(qū)別嗎【答案】D37、教師在講授借代這一修辭是,想給學生舉一些古詩文中的例子,下列合適的是()。A.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B.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C.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D.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敬鸢浮緼38、閱讀某教師在教學《逍遙游》時的導入語,按要求答題。A.詳解“逍遙”二字,加深了學生的印象B.引用魯迅的評價,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C.導入簡練精要,既不會占用課堂教學太多時間,又簡明扼要地指出了文章特點D.教師應該讓學生主動講解其內(nèi)容,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答案】D39、《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文中引用了《箜篌引》《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桃花扇》,對這三篇作品思想情感的共同點分析正確的是()A.表現(xiàn)出熱愛祖國的熾熱情感B.傳遞了國破家亡的悲傷之情C.表達了希望祖國繁榮的愿望D.借愛情故事表現(xiàn)國家的興衰【答案】A40、學習海倫·凱勒《再塑生命的人》后,教師向?qū)W生推薦其他表現(xiàn)“磨難促人成長”主題的文學作品。下列適合的是()。A.老舍《駱駝祥子》B.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記》C.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D.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答案】C41、學習了《裝在套子里的人》之后,學生對典型人物形象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因勢利導,鼓勵學生閱讀有關吝嗇鬼形象的作品。下列作品不適合的是()。A.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B.茅盾《子夜》C.果戈理《死魂靈》D.吳敬梓《儒林外史》【答案】B42、閱讀《聽聽那冷雨》教學片段,按照要求答題。A.導人抓住問題。切中文意B.選擇式提問,展開討論,最后統(tǒng)一C.問題層次分明,逐步深入,引導學生分析文本D.講授法運用得恰到好處【答案】D43、學習《囚綠記》時,教師提出一個問題: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內(nèi)涵?教師提問后,教室內(nèi)很安靜,沒有學生回答此問題。教師繼而又提出了三個問題:作者為什么喜歡綠?“囚綠”之后為什么又“放綠”?“放綠”之后又為何“懷綠”?教師鼓勵學生結合時代背景進行討論。最終總結出文章內(nèi)涵并有條理地表述出來。下列針對教師以上教學行為的評價,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教師在首次提問無人回答后,應對學生行為及時做出正面評價,以免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B.教師之后所提的三個問題是教師對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及時調(diào)控,體現(xiàn)出教師的教學機智C.后三個問題的設置由易到難、由淺到深,有助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逐步理解文意D.教師要求學生結合時代背景分析討論,體現(xiàn)出教師對學生的適時、適度的引導作用【答案】A44、教學《師說》時,教師給學生隨文介紹了古代論說文的文體知識,對于教師的這一做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介紹文體知識,可以讓學生整體認知古代論說類議論文的特點B.隨文介紹,重點在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寫作特點C.有助于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語文學科的文體知識D.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的語言特點【答案】C45、某教材必修(3)第四單元的選文為《動物游戲之謎》《宇宙的邊疆》《物理學家的教學歷程》,對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的是()。A.重視精神科學的培養(yǎng),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B.感受科學家在探求真理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魅力C.學習科普文的寫作方式,能夠運用這種體裁進行文本創(chuàng)作D.注意審美鑒賞。感受科學思維及其語言表達的特殊美感【答案】C46、教師在講授《紅樓夢》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時,下列情節(jié)不相關的一項是()A.探寶釵黛玉半含酸B.埋香冢飛燕泣殘紅C.林瀟湘魁奪菊花詩D.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答案】D47、某版高中語文教材《裝在套子里的人》后“研討與練習”第一題是:“別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為什么要把自己裝在‘套子’里?”從語文教材的構成來看,這屬于語文教科書的哪一系統(tǒng)()A.知識系統(tǒng)B.練習系統(tǒng)C.助讀系統(tǒng)D.范文系統(tǒng)【答案】B48、某版教科書中《涉江采芙蓉》一課后有這樣一道練習題:A.設置情境,引導學生理解古人贈花草所表達的思想感情B.運用多種方式朗誦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加深記憶C.舉例同類主題詩歌,展開對比分析,體會意象“芙蓉”所寄托的情感D.小組合作,討論詩歌的離別之思,仿寫詩句【答案】B49、文言文總結課上,教師舉例說明“古今異義詞”。下列例子不合適的是()。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B.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D.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陳涉世家》)【答案】B50、閱讀《望天樹》教學實錄(節(jié)選),回答問題。A.教師設計體現(xiàn)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閱讀新聞和說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的要求B.讀懂文本、理解文本是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展開聯(lián)想C.閱讀是吸收的過程。而寫作是表達的過程,課后作業(yè)的設計注重了學生對自然和社會觀察與思考的培養(yǎng).注重了讀寫的有機結合,也注重并延伸了語言的有效訓練D.閱讀和寫作的結合。課內(nèi)知識和課外知識的結合,鼓勵學生多觀察自然、社會、生活與提倡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體驗結合.多樣化地落實教學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答案】C51、教學《愛蓮說》時,為了引導學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教師列舉應用該手法的其他詩詞來說明,下列詩詞不能作為例子使用的是()A.陸游《卜算子·詠梅》B.鄭燮《竹石》C.賀知章《詠柳》D.于謙《石灰吟》【答案】C52、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專題時,教師舉出以下成語運用的示例,請學生找出加點成語A.隨著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文章及作品不斷涌出,但其質(zhì)量卻十分堪憂,令人不忍卒讀B.許多年輕人看似按部就班,但內(nèi)心早已產(chǎn)生改變現(xiàn)狀的想法,想要過一種別樣的人生C.沈從文對湘西世界有著生動的描繪,對湘西風土人情的刻畫入木三分D.面對某些市場亂象,相關部門應該上下其手,對其進行整治【答案】B53、某位初中語文教師教學《事物的答案不止一個》時,為學生設計了這樣幾個作業(yè):A.第一題意在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從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來看,應放在第三問發(fā)問B.第二題意在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結構上的特點,把握作者的思路C.第三題意在讓學生具體結合本文.理解議論文的語言特色D.第四題意在引導學生積累文中重要語段.從而學會應用于寫作,著眼于學生的識字與寫字、寫作能力【答案】B54、以下是某教師設計的《包身工》的三維教學目標:A.三維目標中,知識與能力目標是教學的重點,需要重點關注B.在以上教學目標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整個教學目標的出發(fā)點C.以上三維目標的設計符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要求D.三維目標之間是獨立的,可以單獨完成【答案】C55、學習完高中語文課文《過秦論》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和“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中“云、響、景”用法相同的句子,以下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A.而相如廷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B.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C.士大夫終不肯夜泊絕壁之下(《石鐘山記》)D.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答案】B56、閱讀《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實錄(節(jié)選),回答問題。A.片段一中.教師將一種通俗無力的說辭與燭之武的進諫進行對比,讓學生對文本產(chǎn)生了強烈的探知欲望B.片段二中.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將學習難點分解,將幾個階段有效關聯(lián)。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還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C.片段一中,教師在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后,再輔以名家評論,激起學生自主解讀經(jīng)典文化的欲望。這樣,教師激起了學生細心精讀文本的興趣D.片段一中,教師采用“移位”法進行語言分析;片段二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合了聽、說、讀、寫四種手段,比較而言,片段一的教學方式更勝一籌【答案】D57、古代詩詞復習課上,教師要求學生列出具有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的意象的詩詞。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A.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B.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C.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D.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答案】B58、《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8年版)》在“教學建議”部分指出,應“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下列是某教師對這一教學建議的理解,其中錯誤的是()。A.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B.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C.語文教學應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D.語文教學應讓學生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答案】D59、期末復習時,教師引導學生積累定語后置的相關知識,下列屬于該類句式的是()。A.客有吹洞簫者,其聲嗚嗚然。B.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C.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敬鸢浮緼60、古代詩歌鑒賞課上,教師指出《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詩中,“天街小雨潤如酥”一句所運用的是比喻修辭手法,同時請學生聯(lián)想其他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C.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D.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答案】B61、教師教學《伶官傳序》時指出,議論是中國古今文章中的常見表達方式,在浩如煙海的古代篇章中不乏優(yōu)秀的議論文。為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古代議論文特征的理解與認識,教師組織學生舉辦了以“好文共享——品析古代優(yōu)秀議論文”為主題的學習交流會。下列篇目中,不能入選的一項是()。A.《勸學》B.《陳情表》C.《過秦論》D.《師說》【答案】B62、教師教學“有趣的對聯(lián)”時。為增加教學內(nèi)容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講述了乾隆和紀曉嵐給一位老叟所寫的一副對聯(lián)——“花甲重逢還長三七歲月,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A.120歲B.121歲C.140歲D.141歲【答案】D63、在學習某教材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時,教師要求學生總結和孔子、孟子相關的知識。以下學生總結錯誤的一項是()。A.孔子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出自孔子《論語》中的《學而》C.孟子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D.《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代表著傳統(tǒng)散文寫作的一個高峰【答案】B64、閱讀《沁園春·長沙》教學實錄(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A.引導學生分析關鍵字詞,把握詩歌內(nèi)容的深層含義B.引導學生分析景物描寫,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C.引導學生概括詞作內(nèi)容,鍛煉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D.引導學生建立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生思考與探究精神【答案】B65、教師在班級里每個月會根據(jù)學過的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觀點舉行一次小型的辯論會,如“亡羊補牢,為時晚矣”和“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該教師的做法意在引導學生達成的目標,不包括下列選項中的()。A.學會演講.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B.在表達實踐中發(fā)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C.借助語調(diào)、語氣、表情和手勢,增強口語交際的效果D.在討論或辯論中積極主動地發(fā)言。恰當?shù)貞獙娃q駁【答案】B66、教師講授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時,引導學生感受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要求學生舉出與“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詩句。以下學生所舉的例子中,符合要求的一項是()。A.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B.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C.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D.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答案】B67、閱讀《寡人之于國也》教學實錄(片段),按照要求答題。A.設計不同類型的課堂提問較好地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B.擴散式提問不拘泥于課文,由古人今,引發(fā)對社會現(xiàn)狀的思考C.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究。解讀儒家經(jīng)典的現(xiàn)實意義D.打破了傳統(tǒng)的接受型學習模式,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答案】C68、語文小測驗后,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已講過的課文理解的程度不一樣,導致分數(shù)有的高,有的低。對上述案例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該案例表現(xiàn)了學生的差異性B.學生對同一現(xiàn)象理解的差異,定會造成學生成果的差異C.學生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師不必改變教學策略D.教師不需要考慮如何建構教學來讓學生掌握預期的教學內(nèi)容【答案】A69、名著導讀課上,教師用幻燈片為學生呈現(xiàn)了下面一段話,讓學生利用知識積累完成填空。A.吳承恩駱駝祥子諸葛亮堅毅B.施耐庵駱駝祥子關羽忍耐C.吳承恩茶館諸葛亮機警果斷D.羅貫中茶館關羽勇敢無畏【答案】A70、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古代詩詞中“柳”的意象,體悟其多樣的內(nèi)涵,下列“柳”的意象與離愁別恨無關的是()A.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B.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C.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D.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答案】D71、某教師在教學《鴻門宴》一課時,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A.使用多媒體設備,巧妙展現(xiàn)中國古代座次文化,更利于學生形象理解、分析并識記B.教師特意使用多媒體展現(xiàn)項王的排座,其實質(zhì)是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他藐視敵人、驕傲自大的性格特征C.教師抓住座次安排這一教學點,用新穎的形式進行深層教學,為學生理解項羽最后的失敗埋下了伏筆D.多媒體教學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形象直觀,教師雖然為學生拓展了座次文化這一知識點,但和內(nèi)容聯(lián)系得不是特別緊密,抓小失大【答案】D72、教師指出在元、明、清三代,我國長篇小說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并就這一時期產(chǎn)生的長篇小說進行了推薦閱讀。下列作品不合適的是()。A.《三國演義》B.《西游記》C.《儒林外史》D.《聊齋志異》【答案】D73、學習《狼》,教師在講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一句中“犬”的意義時,指導學生學習了“犬”字的語法現(xiàn)象,下列加點詞用法與其相同的一項是()A.斗折蛇行(《小石潭記》)B.春風又綠江南岸(《泊船瓜洲》)C.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劌論戰(zhàn)》)【答案】A74、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與優(yōu)良道德品質(zhì)尤其重要,下列文章適合向?qū)W生推薦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的是()。A.《秋天的懷念》B.《變色龍》C.《敬業(yè)與樂業(yè)》D.《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答案】D75、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古代詩詞之修辭研究”主題活動,并給出以下幾個示例,請學生找出與“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不同的句子。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C.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D.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蕩(溫庭筠《蓮浦謠》)【答案】C76、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A.在他人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感慨唏噓中,汲取正能量,以此來砥礪學行B.達成“在品文中.感受一代大師梁啟超的風采,學習其愛國熱情及做任何事都充滿激情、積極投入的精神”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C.總結文本寫作特點,重申文章思想內(nèi)容,強化德育目標D.補充拓展梁任公語言特點、人物背景及人生態(tài)度,達到升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答案】A77、在教學完高中語文課文《氓》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了以下作業(yè):A.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閱讀,深刻理解《氓》的表現(xiàn)手法B.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加深對《詩經(jīng)》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手法的理解C.引導學生拓展閱讀面,擴大對《詩經(jīng)》不同主題篇章的理解D.引導學生通過課內(nèi)、課外比較閱讀,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答案】B78、教師在講授完《寡人之于國也》后,要求學生注意“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這種句式的特殊性,并歸納同類用法的句子。下列語句中,含有相同用法的一項是()。A.甚矣,汝之不惠B.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佚之狐言于鄭伯曰D.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答案】C79、通過《再塑生命》,學生認識了海倫·凱勒,教師引導學生去閱讀相關的表現(xiàn)女性人格魅力的文學作品,下列推薦不合適的是()。A.托爾斯泰一《安娜·卡列尼娜》B.川端康成一《伊豆的舞女》C.夏洛蒂·勃朗特一《簡·愛》D.海倫·凱勒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答案】B80、以下教師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總目標認識錯誤的一項是()。A.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教師不能人為地進行割裂B.語文教學應注意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使學生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C.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D.初中語文階段的語文教學應使學生具有高超的日??谡Z交際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學會運用口頭語言高效、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答案】D81、閱讀下面的教學論文(節(jié)選),按要求答題。A.誦讀是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古代詩歌內(nèi)容的基本途徑和方法B.比較閱讀是分析“為什么這樣寫”,感受作品風格的有效策略C.用“專門化”的術語解讀詩歌,能有效提高詩歌教學效率D.文中概括的三個層次是教學的層次,也是閱讀古代詩歌的層次【答案】C82、閱讀《寡人之于國也》教學實錄(片段),按照要求答題。A.設計不同類型的課堂提問較好地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B.擴散式提問不拘泥于課文,由古人今,引發(fā)對社會現(xiàn)狀的思考C.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究。解讀儒家經(jīng)典的現(xiàn)實意義D.打破了傳統(tǒng)的接受型學習模式,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答案】C83、文學閱讀課上,老師為了考查學生的閱讀識記能力,向?qū)W生出示了這么一段話: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似乎上帝將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最后要求學生完成填空題:這段描寫是作家——在作品中——對人物進行的生動形象的外貌描寫。以下哪位學生的回答是完全正確的()A.學生甲:海明威,《老人與?!?,漁夫B.學生乙:巴爾扎克,《人間喜劇》,高老頭C.學生丙:雨果,《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D.學生?。核緶_,《紅與黑》,于連【答案】C84、在教學王昌齡的《出塞》的前兩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時,教師指出此處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下列詩句中運用了此修辭手法的一項是()A.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B.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C.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D.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答案】A85、在學習《胡同文化》時,教師為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表達出的“京味兒”,播放了北京胡同的紀錄片和老北京的小販兒的吆喝聲兒。對于這一教學資源分析不恰當?shù)氖牵ǎ〢.引導學生體會“京味兒”,有利于學生品味文章語言B.再現(xiàn)了文章中的內(nèi)容,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C.真實的教學情境對學生體會文章情感沒有幫助D.有效利用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是教學現(xiàn)代化的進步【答案】C86、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A.在自由誦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達成總結課文內(nèi)容及寫作特點的目標,體現(xiàn)了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視為課堂教學主體的教學思想B.學生自由地誦讀課文并領悟文章內(nèi)容和寫作特點,從學生回答的實際情形來看,大家很好地掌握了賦體的特征C.如果學生不能了解賦的問題特點,在閱讀中必然難以讀出應有的節(jié)奏感.故教師應把對賦的教學放在教學之初,而不能放在結束部分D.在教學中教師反復強調(diào)誦讀課文,這體現(xiàn)了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誦讀教學是最主要的教學方式【答案】C87、閱讀下面的教學案例,按要求答題。A.對《雨巷》主題的分析討論,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思想B.教師適時將學生的課堂討論轉(zhuǎn)移到網(wǎng)絡平臺進行,既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探索積極性,又利于學生對課文的深入了解C.網(wǎng)絡平臺快捷、高效,案例中的情況充分體現(xiàn)了在現(xiàn)代教學中網(wǎng)絡平臺已經(jīng)逐漸發(fā)揮教學主導作用D.教師把課堂爭論引到網(wǎng)絡平臺交流,體現(xiàn)了課堂預設與生成的有機融合【答案】C88、閱讀《荊軻刺秦王》教學實錄(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A.教師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將學生引入設定的情境氛圍中去B.從文章題目人手。引入對課文的學習C.以舊引新,自然過渡,激起學生好奇心D.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為課文內(nèi)容打下情感基礎【答案】C89、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qū)W生提出若干問題,對于每一位學生的回答,教師都是以“好”“很好”“不錯”等評價。以下選項中對該教師做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該教師的評價,沒有發(fā)揮課程評價的檢查、診斷、反饋、激勵和發(fā)展等多種功能B.該教師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要求.采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C.該教師的評價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夠保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D.該教師的評價沒有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答案】C90、外國文學名著閱讀課上,教師向?qū)W生介紹了巴爾扎克的《高老頭》,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請學生總結高老頭的結局。下列總結正確的是()。A.高老頭得到女兒的侍奉,頤養(yǎng)天年B.高老頭認清女兒的面目,斷絕父女關系C.高老頭被女兒拋棄,中風慘死D.高老頭原諒了女兒,重享天倫之樂【答案】C91、閱讀某教師有關《蘇武傳》一課的教學反思片段,回答問題。A.突出了本文人物的形象特點,準確地抓住了本文教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要求B.以文章人物形象為切人點,能夠讓學生圍繞人物展開討論,加深對文章內(nèi)涵的理解C.四個問題,體現(xiàn)了層層深入的課堂教學節(jié)奏,有利于學生領略文學作品在選材和表現(xiàn)上的藝術手法,使學生在知識積累中拓展、遷移D.整個閱讀教學課堂以“高貴”為中心串聯(lián)在一起,課堂結構緊湊,閱讀中心明確,提高了閱讀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答案】B92、學習《琵琶行》時,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一段經(jīng)典琵琶演奏曲《霓裳》,在音樂聲中說:“在自居易時代,‘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請大家隨著這琵琶聲走進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比缓?,教師播放范讀錄音。對該教學導入的評價不恰當?shù)氖牵ǎ?。A.該詩情感濃厚、意蘊豐富,適合運用情境導入B.教師用琵琶曲來渲染氛圍,喚起學生情感共鳴C.凄冷的畫面一下子將學生引入沉悶凄冷的氛圍D.導入能成功引出課題,離不開教師的適時引導【答案】C93、教師在講授完高中語文課文《荊軻刺秦王》一課后,對荊軻這一人物形象進行總結時說:“這篇課文通過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情況,表現(xiàn)了荊軻重義輕生、反抗暴秦、勇于犧牲的精神,塑造了俠義英雄荊軻的形象?!边@時有學生指出,不能說荊軻是俠義英雄,也不能說秦是“暴秦”。針對這一情況,最恰當?shù)淖龇ㄊ牵ǎ〢.肯定學生的獨特見解,詢問還有沒有相同看法的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布置成課后作業(yè),下節(jié)課組織討論B.肯定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但否定這種觀點,再次強調(diào)自己的歸納,要求學生準確識記C.肯定學生大膽質(zhì)疑的精神,延長下課時間,組織五分鐘的討論D.請學生闡明原因,如果覺得合理,吸取并重新歸納,如果不合理,讓學生記住自己的總結【答案】A94、在名著導讀課上,教師與學生分享外國著名小說。下列作品不適合分享的是()。A.巴爾扎克《人間喜劇》B.席勒《陰謀與愛情》C.福樓拜《包法利夫人》D.大仲馬《基督山伯爵》【答案】B95、某教材設有“文化名著研讀”專題,教師向?qū)W生推薦“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作品,下列作品不合適的是()A.《紅與黑》B.《巴黎圣母院》C.《安娜·卡列尼娜》D.《死魂靈》【答案】B96、教授《天凈沙·秋思》時,教師舉例幫助學生理解“夕陽”在古詩詞中渲染意境、表達情感的作用,下列詩詞不能作為例子使用的是()A.李白《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B.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C.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D.王績《野望》(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答案】C97、對于《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提出的“表達與交流”方面的實施建議,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A.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B.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C.應鼓勵學生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D.鼓勵學生開展多種活動,如寫書評、讀后感,舉辦讀書報告會、作品討論會等【答案】D98、下列有關《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學習任務群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的學習貫串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個階段B.“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任務群貫串整個高中階段,既有課內(nèi)活動,也應有課外任務。必修和選擇性必修階段,均安排1個學分,選修階段不安排學分C.“外國作家作品研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研習外國文學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國家和民族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面貌,感受人類精神世界的豐富,培養(yǎng)閱讀外國經(jīng)典作品的興趣和開放的文化心態(tài)D.“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專題研討”任務群為2學分,18課時。建議設置3—4個專題,每個專題9—12課時【答案】D99、教學《小石潭記》時,教師以“斗折蛇行”為例講解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下列加點字的用法和例句不合適的是()。A.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鄒忌諷齊王納諫》)B.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傷仲永》)C.手自筆錄,計日以還(《送東陽馬生序》)D.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答案】D100、古代文學常識分享課上,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相關知識。下列學生的總結中,不正確的是()。A.《贈從弟》的作者劉楨,字公干,是東漢末詩人,“前七子”之一B.《范進中舉》出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C.《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D.《河中石獸》出自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志異》均為志怪小說集【答案】A101、學完《鴻門宴》,教師鼓勵學生閱讀更多《史記》中的作品。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A.《蘇武傳》B.《張衡傳》C.《項羽本紀》D.《曹劌論戰(zhàn)》【答案】C102、閱讀口語交際課“采訪”的教學反思(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畫線語句的序號與選項的序號是對應的)A.教材要求和學情都是設計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jù)B.整個學習活動的設計具體、完整,具有可操作性C.活動化的教學有效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D.教學內(nèi)容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應該由學生來確定【答案】D103、以下是兩位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長亭送別》一課時針對同一教學內(nèi)容設計的兩個不同問題:A.教師甲的提問更好,有方法,有方向,有要求,更具有針對性B.教師乙的提問更好,簡練有效,針對性強,更有利于學生抓住重點、要點C.教師甲抓住重點內(nèi)容進行提問,引導學生進行內(nèi)容解析,提問更有效D.教師乙的提問明確性更強,教師提供給了學生鑒賞的具體方法,讓學生知道該從哪里著手去分析、回答問題,不至于無的放矢,提問更有效【答案】D104、在學習曹禺的《雷雨》后,教師建議學生搜集并閱讀曹禺的其他劇作,以便對曹禺有更為全面的認識。下列作品不適合的是()。A.《王昭君》B.《北京人》C.《上海屋檐下》D.《原野》【答案】C105、初中語文復習課上.教師引導學生歸納中國文學作品之最,學生做了以下筆記。其中無誤的一項是()。A.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史記》B.我國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是班超的《漢書》C.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是劉勰的《文心雕龍》D.《木蘭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答案】C106、下面是一位教師在教學《邊城》一課時的導入語和結束語,按要求答題。A.導入語語言優(yōu)美,營造了美妙的情境,具有吸引力和指向性B.導入語新穎精煉,契合了課文的思想感情C.結束語文白搭配,不易于學生明確和領會課文的主旨D.結束語含蓄雋永,升華文章的思想感情,余味無窮【答案】C107、教學《裝在套子里的人》,教師課后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為別里科夫撰寫墓志銘。以下對該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有利于學生掌握“銘”這種文體的寫作B.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發(fā)散性思維C.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獲得獨特的感受和情感體驗D.發(fā)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提升文字表達功力【答案】A108、在某教師在教學前幻燈片出示了以下文字:A.沈雁冰B.沈從文C.老舍D.夏衍【答案】D109、閱讀某教師在教學《逍遙游》時的導入語,按要求答題。A.詳解“逍遙”二字,加深了學生的印象B.引用魯迅的評價,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C.導入簡練精要,既不會占用課堂教學太多時間,又簡明扼要地指出了文章特點D.教師應該讓學生主動講解其內(nèi)容,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答案】D110、教師講授朗讀技巧時,舉例說明漢語言現(xiàn)象中的變調(diào)問題,引導學生朗讀中正確發(fā)音,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項是()。A.理想B.轉(zhuǎn)眼C.體貼D.涂改【答案】D111、學習文言文句式時,有一位學生對賓語前置句進行了整理。下列不應出現(xiàn)在其整理結果中的一項是()。A.大王來何操B.古之人不余欺也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D.四海之大,有幾人歟【答案】D112、在以“敘事的藝術”為主題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作品的敘述順序。下列作品采用了插敘的是()。A.海明威《老人與海》B.歐·亨利《麥琪的禮物》C.張之路《羚羊木雕》D.李星華《十六年前的回憶》【答案】C113、學完《鴻門宴》,教師鼓勵學生閱讀更多《史記》中的作品。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A.《蘇武傳》B.《張衡傳》C.《項羽本紀》D.《曹劌論戰(zhàn)》【答案】C114、閱讀某教師關于《梁生寶買稻種》一課所設計的系列問題,按要求答題。A.①②③三個問題體現(xiàn)了認知性問題特點,從詞句入手,從“小”處著眼,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答案B.④⑤兩個問題是“課文閱讀理解式”問題,旨在讓學生初步熟悉課文,了解故事情節(jié)C.⑥⑦⑧三個問題是評價性問題,讓學生站在評價者的立場上進行比較與評判,對梁生寶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全面分析D.問題⑨是創(chuàng)造性問題,需要學生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進行回答,還需要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解決這一問題【答案】B115、教學《荷塘月色》,為了讓學生理解“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的修辭手法,教師補充其他句子加以說明,下列不合適的是()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B.希望的肥皂泡雖然迸裂了,載在敞口船里的米卻總得糶出C.一口口米酒千萬句話,長江大河起浪花D.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荷花變成人了?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答案】D116、文言文總結課上,教師舉例說明“古今異義詞”。下列例子不合適的是()。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B.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孫權勸學》)D.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陳涉世家》)【答案】B117、教學《空城計》,教師推薦另外幾篇節(jié)選自四大名著的文章,建議學生比較閱讀,下列作品不適合推薦的是()A.《草船借箭》B.《智取生辰綱》C.《香菱學詩》D.《范進中舉》【答案】D118、學習完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后,學生對科幻小說產(chǎn)生了興趣,教師借機向?qū)W生推薦其他科幻小說作品。下列不適合的是()。A.凡爾納《海底兩萬里》B.威爾斯《時間機器》C.克拉克《太空序曲》D.霍金《時間簡史》【答案】D119、在一次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上,某教師說自己在教學《聽聽那冷雨》時遇到如下幾個困難:A.查找重點詞匯,了解其用法B.預習至關重要,要求學生課前熟讀課文C.課前了解作者的生平介紹,理解文章的社會背景、歷史現(xiàn)狀D.這篇課文是節(jié)選,讓學生在課前了解全文的內(nèi)容【答案】A120、名著導讀課上.教師為學生出示了以下作品。要求學生歸納其作品主題。A.學生甲:《雷雨》通過周、魯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前后30年間復雜的糾葛,寫出舊家庭的悲劇和罪惡。這個封建家庭的覆滅預示著中國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會走向滅亡B.學生乙:《圍城》描繪了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慘痛事實C.學生丙:《邊城》精細入微地描繪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眾生相,無情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生、社會的荒涼D.學生?。骸都摇烦晒Φ厮茉炝送粑男?、曾樹生、汪母這三個人物形象,深刻地寫出了抗戰(zhàn)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命運【答案】A121、某教師在學習《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課程目標時,做了以下筆記。下列表述錯誤的是()。A.在語言積累與建構方面,積累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和言語活動經(jīng)驗,形成良好的語感B.在語言表達與交流方面,能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文明得體地進行表達與交流C.在傳承中華文化方面,繼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D.在理解多樣文化方面,提高社會責任感,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使命感【答案】D122、為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教師組織學生策劃并舉辦了一場“文學知識競賽”。在“快速搶答”環(huán)節(jié)中,主持人出示了以下內(nèi)容,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并判斷正誤。下列文學常識內(nèi)容說法有誤的是()。A.法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創(chuàng)作的《名人傳》包括《貝多芬傳》《達.芬奇?zhèn)鳌贰睹组_朗基羅傳》B.契訶夫與莫泊桑、歐·亨利并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C.《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都是大仲馬的作品D.《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正劇【答案】A123、教師講授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時,引導學生感受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要求學生舉出與“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詩句。以下學生所舉的例子中,符合要求的一項是()。A.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B.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風波去又來C.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D.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答案】B124、某高中語文教師在講授《包身工》一課時,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然后講述包身工的故事。下列對教師這一做法的評述中,不正確的是()。A.該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注意發(fā)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B.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捕捉文章信息的能力C.這是初讀課文的教學設計,意在讓學生在閱讀中盡快抓住報告文學的特點D.意在鼓勵學生在日常教學中勇于表達自己,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和概括能力【答案】C125、閱讀下面的教學論文(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A.語言知識教學是語文課程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B.語言知識教學過程中“整理”比“積累”重要C.“有效整理”有利于學生學會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D.“有效積累”的是模糊的、個別的、散漫的知識【答案】C126、閱讀某教師的教學敘事(片段),按要求答題。A.分組及布置組內(nèi)任務時教師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B.寫作實踐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C.三個實踐活動難度相當體現(xiàn)了教師一視同仁的教學原則D.第一組學生改寫所需時間過長,會耽誤全班的教學進度【答案】B127、古詩詞鑒賞課上,教師向?qū)W生介紹了古代詩詞中借代的修辭手法。為幫助學生加深對借代這一修辭手法的理解,教師結合相關示例進行講解。下列示例不適合的是()。A.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B.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D.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答案】B128、閱讀有關合作學習的教學論文(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A.教師應在理解合作學習的真正內(nèi)涵的基礎上采用此學習方式B.合作學習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否則會流于形式C.合作學習應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D.教師只要加強過程性指導,學生的討論過程就不會脫離文本的中心和重點【答案】D129、在某教師在教學前幻燈片出示了以下文字:A.沈雁冰B.沈從文C.老舍D.夏衍【答案】D130、教師教學文言文閱讀時,為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基礎知識,引導學生對詞類活用現(xiàn)象進行歸納梳理。下列學生的歸納梳理不合適的是()。A.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詞作動詞,稱王C.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詞作狀語,每天D.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遠:形容詞作名詞,遠的地方【答案】D131、某教師選擇曹禺的《北京人》開設校本選修課程,這一課程屬于《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選修系列中的()。A.詩歌與散文B.小說與戲劇C.新聞與傳記D.文化論著研讀【答案】B132、在閱讀完高中選修課文《橋邊的老人》后,有學生向老師反映對海明威的小說很感興趣,讓老師推薦幾部海明威的其他小說。以下老師的推薦不能滿足學生要求的一項是()。A.《永別了,武器》B.《老人與?!稢.《百年孤獨》D.《乞力馬扎羅的雪》【答案】C133、某選修教材中有“新聞閱讀與實踐”單元,教師準備從單元選文中《目擊楊利偉飛天歸來》人手,聯(lián)系單元中的其他新聞作品如《劉翔勇奪世界室內(nèi)田徑錦標賽男子60米欄冠軍》進行閱讀,通過讓學生練習寫作新聞,完成對“博觀約取、簡潔真實”這一新聞特點的掌握。該教學設計的特點不包括()。A.實現(xiàn)了新聞教學中“閱讀”與“實踐”的統(tǒng)一B.提高了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C.有效地利用了選修教材中的內(nèi)容、加深了學生對新聞的了解程度D.對單元內(nèi)容進行了整合、利用專題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答案】B134、某學校組織教師學習《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有關學習任務群的內(nèi)容。下列教師筆記中,不正確的是()。A.學習任務群2:當代文化參與——建設各類語文學習共同體(如文學社團、新聞社、讀書會等),在閱讀、表達中探析有關文化現(xiàn)象,拓寬視野,培養(yǎng)多方面語文能力B.學習任務群6:思辨性閱讀與表達——閱讀近期重要的時事評論,學習作者評說國內(nèi)外大事或社會熱點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C.學習任務群7: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對社會上出現(xiàn)的語言熱點問題展開討論,用正確的觀點與方法分析問題,得出結論,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努力促進祖國語言文字健康發(fā)展D.學習任務群17:跨文化專題研討——研討不同時期、不同國家與民族的文學、文化經(jīng)典作品,增進對人類文明史上多樣文化并進的事實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樣性的理解【答案】C135、在以“敘事的藝術”為主題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探究作品的敘述順序。下列作品采用了插敘的是()。A.海明威《老人與海》B.歐·亨利《麥琪的禮物》C.張之路《羚羊木雕》D.李星華《十六年前的回憶》【答案】C136、在一次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上,某教師說自己在教學《聽聽那冷雨》時遇到如下幾個困難:A.查找重點詞匯,了解其用法B.預習至關重要,要求學生課前熟讀課文C.課前了解作者的生平介紹,理解文章的社會背景、歷史現(xiàn)狀D.這篇課文是節(jié)選,讓學生在課前了解全文的內(nèi)容【答案】A137、古代詩詞復習課上,教師請學生舉出一些與“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運用相同修辭手法的詩句。下列學生所舉詩句不合適的是()。A.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B.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溫庭筠《南歌子詞》)C.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D.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答案】C138、老師在講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時,為了更好地讓大家理解判斷句,特地找出以下句子進行拓展,下面選項中的句式不適合用來舉例的是()A.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觀潮》)B.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曹劌論戰(zhàn)》)C.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D.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答案】B139、教學《雷雨》時,教師要求學生揣摩人物語言的潛臺詞,體會人物語言內(nèi)涵的豐富性。針對以上教學要求,下列教師的教學安排不恰當?shù)氖牵ǎ?。A.教師設置隋境,要求學生表演劇本,體會人物語言的深意B.教師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思考說話者潛臺詞的深意C.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揣摩潛臺詞,把握人物的個性D.教師引導學生一一找出劇本中的潛臺詞,逐字逐句分析【答案】D140、某教師在講解標點符號的使用時舉出了以下例子,其中正確的一項是()A.“這題實在錯得冤枉”!他恨得跺了一下腳說,“下次再不能‘大意失荊州’了。”B.如果想了解一下外國哲學、社會科學名著的情況,可以讀一讀《西方名著提要(哲學、社會學部分)》。(英國漢默頓編著,何寧翻譯,1959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C.我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D.巴金先生對歷史的反思主要貢獻于80年代,也就是他寫作“隨想錄”的時代。我們不能離開那個時代背景來理解“隨想錄”?!敬鸢浮緾141、語文課堂教學媒體的選用應該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緊扣教學目標選用媒體,二是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在學習《威尼斯商人》一課時,教師打算放映其同名電影的視頻資料。下列選項中,對該教師的做法評價正確的一項是()A.課前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精心剪輯,課上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有選擇地播放、講解B.課上播放整部電影,邊播放教師邊講解C.自習課播放整部電影,不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自習D.教師作為設備操作員、課堂的監(jiān)督者,課上播放電影,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答案】A142、在復習總結古詩文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運用動靜結合手法的古詩詞。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A.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B.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C.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D.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答案】D143、閱讀《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教學實錄(片段),按照要求答題。A.學生用頒獎詞表達對課文的理解、強化了語言運用實踐B.學生撰寫的頒獎詞并不十分確切,教師應系統(tǒng)講授頒獎詞撰寫知識C.教師評價具體準確,有助于學生修正、完善學習成果D.教師要求學生撰寫頒獎詞。不利于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偏移【答案】A144、教學某版高中語文課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課時教師設置了下面的導入:A.這段教學導入完全是傳統(tǒng)套路的“開局”,方式陳舊,內(nèi)容單一。使學生沒有任何新鮮感B.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開局”索然寡味,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求知欲C.這段教學導入意在讓學生在進入課文前對人物背景有初步認知D.教學導入應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故不能使用背景導入,而應使用激疑導入、故事導入、多媒體導入等富有趣味性的導入方式【答案】D145、閱讀某教師關于《寓言四則》的教學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題。A.課堂氣氛活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B.教師應該善于利用教材,挖掘?qū)W生潛在的才能C.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活動,吸引了學生注意力D.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是語文課程的唯一任務【答案】D146、教學某版教材胡適《我的母親》一文時,教師提及本篇課文選自《胡適自傳》。為幫助學生加深對自傳文體的認識,教師舉出以下示例。下列適合舉例的是()。A.茨威格《列夫·托爾斯泰》B.高爾基《在人間》C.汪曾祺《端午的鴨蛋》D.馮驥才《俗世奇人》【答案】B147、在教學《曹劌論戰(zhàn)》“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一句時,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察”的用法.以下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中的“察”是動詞“看清楚”的意思B.“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中的“察”是形容詞“仔細看”的意思C.“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中的“察”是形容詞“精明”的意思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中的“察”是動詞“考察后加以推薦”的意思【答案】B148、某教材設置了“品味詩歌中的傳統(tǒng)文化”專題,教師在教學這一專題時提到,許多詩歌中都蘊含著有趣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為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此類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中的獨特文化與豐富趣味,教師舉出以下例子,其中不適合的是()。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B.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diào)歌頭》)C.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柳永《雨霖鈴》)D.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秦觀《鵲橋仙》)【答案】C149、在古代文學復習課上,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梳理文化常識知識。下列選項中,學生的總結錯誤的是()。A.“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嬋娟”指明月B.“慶祝弄璋之喜”意思是慶祝生了個男孩兒C.“一片孤城萬仞山”中的“仞”是長度單位,一仞約為一個成年人的身高D.成語“一衣帶水”中的“水”指的是黃河【答案】D150、(2018年真題)某男,60歲,患慢性腸炎數(shù)年,癥見腹痛綿綿、大便清稀或有黏液及黏液血便、食少腹脹、腰酸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虛。宜選用的成藥是()A.啟脾丸B.右歸丸C.固本益腸片D.四神丸E.龜鹿二仙膏【答案】C151、學生學習完魯迅的小說《祝?!分螅J識到“封建禮制吃人的本質(zhì)”。教師計劃推薦相關主題的其他作品,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一主題的認知,以下選項作品符合要求的是()。A.茅盾《幻滅》B.高爾基《童年》C.巴金《家》D.郭沫若《棠棣之花》【答案】C152、《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學建議中提出,要針對高中語文課程的特點實施教學。教師依據(jù)這一建議采取了以下教學行為,其中符合這一建議要求的是()。A.教師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通過反復的練習讓學生掌握語文的規(guī)律B.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幫助學生選擇適當?shù)倪x修課C.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yǎng)。采用多種形式開展教學D.重視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鍛煉學生表達和交流能力【答案】B153、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A.讓學生從題目中讀出兩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期待,為后面理清文脈奠定了基礎B.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旨在調(diào)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C.學生對藺相如的言行,進行比較分析,完成了對他的立體剖析和全方位理解D.學生的解析使藺相如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形象更加清晰,這為他們學習下面兩個小故事打下了基礎【答案】C154、《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教學建議中指出:“發(fā)揮語文課程的獨特功能,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應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正確引導B.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方面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既各有側(cè)重,又相互融通C.選修和選擇性必修課程都應該圍繞核心素養(yǎng)D.教學時應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發(fā)揮語文課程的熏陶感染作用【答案】C155、教師在“語言表達的藝術”專題教學中指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學會自然得體地表達。教師設置情境,要求學生模擬對話。下列學生的語言表達中,符合要求的是()。A.既然這樣,那我也就不推脫了。你送來的特產(chǎn),我就笑納了。B.大爺,您這蘿卜多少人民幣一千克啊?C.剛才陳老師的話算是拋磚引玉,我下面要講的是狗尾續(xù)貂。D.歡迎各位到寒舍一敘。【答案】D156、閱讀《山中訪友》教學實錄(節(jié)選),回答問題。A.學生對文中作者拜訪了幾位朋友的模糊是沒有認真預習和朗讀課文的不正?,F(xiàn)象B.由問題切入教學,能迅速引發(fā)學生的疑問,激起學生探索文本的興趣C.由題目導入,抓住文本中心事件.有利于學生準確解讀文本內(nèi)容D.“為什么題目叫‘山中訪友’?”是本文閱讀中最具有價值、最核心的問題。教師開篇點題.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答案】D157、閱讀以下教學片段。回答問題。A.因本段在語言與內(nèi)容上均有相當難度,故教師設計了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幫助學生理解B.這一環(huán)節(jié)最大的問題在于頻繁轉(zhuǎn)換情境、使學生的思維缺乏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C.教師在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提出若干問題后,沒必要一定要給學生留下思考時間D.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課堂教學時間【答案】C158、某版高中語文教材設置有“和平的祈禱”主題單元,意在引導學生“沉思戰(zhàn)爭災難,珍愛和平,理解世界人民和平的愿望”。下列不適合選人的作品有()。A.《這里的黎明靜悄悄》B.《兵車行》C.《靜靜的頓河》D.《邊城》【答案】D159、教學《紫藤蘿瀑布》時,教師講到“在山川溪泉中聽見回蕩的心聲,在花草樹木間發(fā)現(xiàn)人生的影子”主題,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下列作品適合的是()。A.賈平凹《一棵小桃樹》B.劉湛秋《雨的四季》C.梁啟超《最苦與最樂》D.葉圣陶《蘇州園林》【答案】B160、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A.在他人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感慨唏噓中,汲取正能量,以此來砥礪學行B.達成“在品文中、感受一代大師梁啟超的風采,學習其愛國熱情及做任何事都充滿激情、積極投入的精神”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C.總結文本寫作特點,重申文章思想內(nèi)容,強化德育目標D.補充拓展梁任公語言特點、人物背景及人生態(tài)度,達到升華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答案】A161、在學習完《孔雀東南飛》這篇課文以后,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作業(yè):中外文學史上還有許多凄美的愛情故事,請同學們課下搜集整理,下節(jié)課大家一起分享。下列對于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分析不恰當?shù)氖牵ǎ.作業(yè)布置不是簡簡單單的課后作業(yè),而是培養(yǎng)學生搜集同類文章的能力B.留作業(yè)的時候教師可以從聽、說、讀、寫四個角度出發(fā),題干中這一作業(yè)主要從讀文章這個角度出發(fā)C.更多地拓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下也能更好地學習D.課下應給學生布置固定的篇目去讀,節(jié)約學生的學習時間【答案】D162、在“中國古代詩歌格律研習”教學活動中,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區(qū)分古體詩與近體詩,理解近體詩內(nèi)部詩歌格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9-2025年中國游艇行業(yè)市場調(diào)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補考的申請書范文
- 中國共享汽車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中國智能手機攝像頭模組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價值評估分析報告
- 2025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yè)發(fā)展趨勢預測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報告
- 電子競技運動員的心理健康與職業(yè)規(guī)劃
- 2025年復合鈍感氧化劑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環(huán)保視角下的知識付費平臺綠色發(fā)展策略
- 小學一級教師職稱申請書
- 中國二手車行業(yè)市場調(diào)研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地理-廣東省上進聯(lián)考領航高中聯(lián)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題和答案
- 2025年熱管換熱氣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華為采購質(zhì)量優(yōu)先及三化一穩(wěn)定推進
- 職業(yè)學院學生晚出、晚歸、不歸管理辦法
- 2025年高三歷史高考第二輪復習知識梳理中國史部分復習提綱
- 《安利蛋白質(zhì)粉》課件
- 護理三基三嚴習題+參考答案
- 2025門診護理工作計劃
- 員工互評表(含指標)
- 電氣領域知識培訓課件
- 山東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選科指導聯(lián)合測試地理試題( 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