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研究生統(tǒng)一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考前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2023-2024研究生統(tǒng)一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考前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2023-2024研究生統(tǒng)一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考前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2023-2024研究生統(tǒng)一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考前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2023-2024研究生統(tǒng)一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考前練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研究生統(tǒng)一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考前練習題及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5題)1.兒童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這個概念后,再學習“矩形”“菱形”和“正方形”這些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這屬于()。

A.下位學習B.上位學習C.組合學習D.派生類屬學習

2.關于人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實施,盧梭的主張是

A.人為教育、事要教育配合趨同于自然教育

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趨同人為教育

C.自然教育、人為教育要配合趨同事物教育

D.人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別獨立實施

3.有學者稱,“教育這個改造社會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阻礙社會的進步,如果不顧當前事實的需要,應用這個工具灌輸不能實現(xiàn)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會的混亂”,這種觀點表明教育對社會發(fā)展具有()

A.顯性功能B.隱性功能C.正向功能D.負向功能

4.認知教學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魯納,以下不屬于布魯納理論基本主張的是()

A.理智發(fā)展的教育目標B.動機-結構-序列-強化原則C.學科知識結構D.程序教學方法

5.中國書院教育史上第一個綱領性學規(guī)是()

A.《東林會約》B.《白鹿洞書院揭示》C.《學海堂章程》D.《岳麓書院學規(guī)》

6.中國古代早起教會學校中開設儒學的經典課程是為了()

A.滿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

B.執(zhí)行中國政府的相關文教政策

C.提高學生對儒家學說的批判能力

D.為了在中國文化壞境中立足

7.某4位學生的智力測驗成績分為王明100分、李佳110分、劉一瀾115分和陳楠105,并對這4位同學成績進行排序比較,這種測量屬于()

A.定名測量B.定序測量C.定距測量D.比率測量

8.古羅馬帝國后期,創(chuàng)立了基督教哲學體系,并為中世紀基督教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的是()

A.昆體良B.西塞羅C.奧古斯丁D.托馬斯阿奎那

9.我國最早將手工、圖畫、音樂列入中小學課程的學制是

A.癸卯學制B.壬子癸丑學制C.壬戌學制D.戊辰學制

10.后來被英國教師蘭卡斯特和貝爾沿襲,并創(chuàng)造了19世紀英國盛極一時的蘭卡斯特-貝爾制,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

A.古儒學校B.職官學校C.宮廷學校D.文士學校

11.對于自發(fā)的,原本就有興趣的學習任務,外部物質獎勵往往會降低個體的內在學習動機,這一觀點的動機理論是()

A.行為強化理論B.需要層次理論C.自我價值理論D.自我決定理論

12.在西方教學設計的理論中,存在眾多的教學設計模式,有一種教學設計模式的程序是:“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分析、分析學生的現(xiàn)實發(fā)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標、確定測驗項目的參照標準、測定教學策略、選擇教學材料、進行形成性評價、修正教學”,這些教學設計模式是()

A.系統(tǒng)分析模式B.目標模式C.過程模式D.程序模式

13.由清末民初實利主義教育思想發(fā)展而來,適應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提出教育要授人以一技之長和促進事業(yè)發(fā)展的教育思潮是()

A.實用主義教育思潮B.職業(yè)教育思潮C.工讀主義教育思潮D.科學教育思潮

14.20世紀30年代前后,國民政府對中學教育制度進行了改革,其重要舉措有

A.高中不分文理科,廢止綜合中學

B.高中不分文理科,建立綜合中學

C.高中分文理科,建立綜合中學

D.高中分文理科,廢止綜合中學

15.基于夏山學校實踐,尼爾認為在自然生長狀態(tài)下,當孩子的自我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其自我中心就會變成利他觀念,以及對別人的自然關心。這種觀念涉及個體身心發(fā)展的:

A.順序性B.階段性C.差異性D.不平衡性

16.“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持這一觀點的教育家是()

A.荀子B.董仲舒C.墨子D.孔子

17.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漸進,主要依據(jù)的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是()

A.差異性和階段性B.差異性和順序性C.不均衡性和差異性D.階段性和順序性

18.19世紀上半期,英國新大學運動開始,標志是

A.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改革B.倫敦大學的成立C.曼徹斯特學院的創(chuàng)設D.伯明翰學院的開辦

19.主張用“理解和解釋”研究教育問題的教育學派是()

A.實驗教育學B.文化教育學C.實用主義教音學D.批判教育學

20.20世紀30年代英國的《哈多報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標是

A.初等教育均衡發(fā)展B.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兒童實施C.高等教育大眾化D.普通與職業(yè)教育融合發(fā)展

21.“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徳厚之不足以止亂也”.這一觀點出自()

A.《墨子》B.《荀子》C.《莊子》D.《韓非子》

22.“總數(shù)為N=500,樣本容量是n=50,求出間隔500÷50=10,于是每隔10個抽取一個樣本,連續(xù)抽樣50次?!边@是采用()

A.簡單隨機取樣法B.分層隨機取樣法C.系統(tǒng)隨機取樣法D.整群取樣法

23.王老師在道德與法治學的課中將學生分組,組織各組圍繞課本里描述的同伴沖突事件編寫同伴調解的劇本。最后,各組登臺演出相互評議,形成了一個最優(yōu)質的方案。這堂課使用的學習方法有()

A.角色扮演法、實踐鍛煉法、情境模擬法

B.角色扮演法、討論法、情境模擬法

C.實踐鍛煉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

D.實踐鍛煉法、討論法、情境模擬法

24.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實際運行中出現(xiàn)了與之相符的結果,是實現(xiàn)了教育的()

A.正向教育功能B.負向教育功能C.顯性教育功能D.隱性教育功能

25.強調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經典名著的學習,對美國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產生了廣泛影響的教育思潮是()

A.永恒主義教育思潮B.新托馬斯主義教育思潮C.要素主義教育思潮D.現(xiàn)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潮

26.2017年,教育部頒布了中學、小學、學前教育專業(yè)認證標準。下列選項中,列入師范生“畢業(yè)要求”的是()

A.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發(fā)展、學會育人

B.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發(fā)展、學會教學

C.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fā)展

D.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創(chuàng)新

27.某研究者對15位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的教學日記進行了逐級編碼分析,以探索鄉(xiāng)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源性影響因素,構建相應的理論模型()

A.行動研究B.敘事研究C.民族志研究D.扎根理論

28.訪談者在沒有征求訪談對象意見的情況下,悄悄地將訪談內容進行了錄音,這種做法有可能違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則是()

A.客觀性原則B.倫理原則C.理論聯(lián)系實踐原則D.創(chuàng)新性原則

29.為了比較講授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在語文“草船借箭”教學中的不同效果。某小學語文教研組從全部五年級12個自然教學班中隨機抽取三個班作為實驗班,并選擇了三位教學水平接近的教師任課,該實驗屬于()

A.單因素真實驗B.單因素準實驗C.三因素真實驗D.三因素準實驗

30.在智力技能形成的過程中,依據(jù)智力活動的實踐模式,以展開的、外顯的方式付諸實施的階段是()。

A.操作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內化D.原型定向

31.教師個體專業(yè)性發(fā)展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一項的內容是教師在職業(yè)生活中創(chuàng)造并體現(xiàn)符合自己志趣、能力與個性的教育教學生活以及個體自身在職業(yè)生活中形成的知識、觀念、價值體系與教學風格的綜合,這是教師個體專業(yè)發(fā)展的()

A.專業(yè)理想的建立B.專業(yè)能力的完成C.專業(yè)知識的拓展D.專業(yè)自我的形成

32.注重對生員實行動態(tài)管理,被稱作是清朝地方官學管理上一個重要創(chuàng)新的措施是()

A.蘇湖教法B.三舍法C.六等黜陟法D.積分法

33.奧蘇伯爾認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要類型是()

A.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學習B.有意義的接受學習C.機械的發(fā)現(xiàn)學習D.機械的接受學習

34.亞里士多德將人的靈魂分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其中,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靈魂和動物的靈魂。以這三種靈魂為人性論基礎的教育是()

A.體育、德育、智育B.體育、智育、美育C.體育、德育、美育D.智育、德育、美育

35.當已知一個復合現(xiàn)象A(C、D、E)是引起另一個復合現(xiàn)象B(c、d、e)發(fā)生的原因,

A.求同法B.求異法C.共變法D.剩余法

二、判斷題(5題)36.心智技能的獲得,只要通過反復練習達到“熟能生巧”即可。

A.正確B.錯誤

37.教育應與人的天性合作。

A.正確B.錯誤

38.赫爾巴特認為道德教育和教學可以分開進行。

A.正確B.錯誤

39.場獨立型學習風格優(yōu)于場依存型學習風格。

A.正確B.錯誤

40.中世紀大學是宗教性質的大學。

A.正確B.錯誤

參考答案

1.A

2.A盧梭從兒童受的多方面的影響來論證教育必須“歸于自然”。他說每個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為的教育三者培養(yǎng)起來。只有三種教育圓滿的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無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為的教育靠攏,只能是后兩者向自然的教育趨于一致。因此,教育“歸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為基準才能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3.D教育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可分為正向教育功能和負向教育功能,所謂負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fā)展的消極影響的作用。

4.D認知教學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魯納,布魯納理論的基本主張的是:理智發(fā)展的教育目標、動機-結構-序列-強化原則、學科知識結構和發(fā)現(xiàn)教學法。

5.B

6.D這道題任何班型都講過,早期教會學校開設儒學課程僅僅是為了滿足中國人學習儒學的需要,適應中國的國情,并有助于他們立足于中國。

7.C

8.C

9.B壬子癸丑學在1912年11月頒布的《小學校教則及課程表》中,指出初等小學校開設修身、國文、算術、手工、圖畫、唱歌、體操更7門課程。所以據(jù)此本題選B。

10.A

11.D

12.B目標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迪克和科瑞,其主要觀點是這種模式的程序有九步: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分析、分析學生的現(xiàn)實發(fā)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標、確定測驗項目的參照標準、測定教學策略、選擇教學材料、進行形成性評價、修正教學

13.B

14.A國民政府最初中學的體制最初沿襲綜合中學,1932年以后教育部整頓全國教育,認為中學系統(tǒng)系統(tǒng)混雜,后12月教育部頒布《示范學校法》、《職業(yè)學校法》、《中學法》,廢除綜合中學,將普通中學、師范學校、職業(yè)學校分別設立、高中不分文理科。所以本題選A。

15.A此題題干所表述的重點為當孩子的自我需求被滿足后,道德發(fā)展水平就會隨之得到提升發(fā)展。由低層次水平向高水平發(fā)展,這個過程為個體身心發(fā)展的順序性體現(xiàn)。

16.A

17.D本題關鍵點是哪些特點體現(xiàn)循序漸進,只有順序性和階段性,這二者都說明教育發(fā)展有個內在的順序,不可以逾越這個順序。而差異性主要說明不同個體之間教學要因材施教,不平衡性主要指關鍵期,也只個體內不同方面發(fā)展的不同。

18.B1828年,為了與貴族、教會控制的古典大學相抗衡,并滿足富裕的中產階級的需要,成立了倫敦大學學院,標志著新大學運動的開始。1829年,國教派成立了“國王學院”,1836年,兩所學院合并為倫敦大學。

19.B文化教育學主張人是一種文化的存在,教育要用陶冶和喚醒培養(yǎng)完整的人格.用理解和解釋的方法研究教育問題。關于學派的題我們做過很多,這道題不難。

20.B《哈多報告》第一次從國家角度闡明了使中等教育成為面向全體兒童的教育的思想,并從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的角度,明確提出了初等教育的終點和初等教育后的教育分流的主張,以滿足不同階層人們的需要。

21.D這道題很簡單,只要理解題干這句話的含義是:道德有時候是無效的,威勢才是有效的。那么只有法家主張依法治固,輕視德治,那么直接看四個選項中誰主張法家思想,那么只有《韓非子》。

22.C

23.A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教材中的要求扮演相應角色,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學方法為“角色扮演法”。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情境,并讓學生扮演情境角色,模擬情境過程,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為“情景模擬法”。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參與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為“實際鍛煉法”。這三個方法在題干表述中都有體現(xiàn)。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zhèn)我垣@取知識的方法,在題干中并沒有體現(xiàn)。

24.C顯性功能和隱性功能是美國社會學家默頓提出功能劃分的一個緯度,按照默頓的思想,教育功能也分為顯性和隱性,顯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xiàn)的與之相符的結果。

25.A

26.C2017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yè)認證實施辦法(暫行)》,分類制定中學教育、小學教育、學前教育、職業(yè)教育、特殊教育等專業(yè)認證標準,作為開展師范類專業(yè)認證工作的基本依據(jù)。其中規(guī)定,師范生畢業(yè)要求有: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fā)展。

27.D扎根理論是在經驗資料的基礎上自下而上地建立理論的方法。操作程序包括:①從資料中產生概念,對資料進行逐級登錄;②不斷地對資料和概念進行比較,系統(tǒng)地詢問與概念有關的生成性理論問題;③發(fā)展理論性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④理論性抽樣,系統(tǒng)地對資料進行編碼;⑤建構理論,力求獲得理論概念的密度、變異度和高度的整合性。對資料進行逐級編碼并建構理論模型是扎根理論中最重要特色。

28.B

29.B單因素實驗是在實驗中只施加一種實驗因素的實驗(單因素實驗一般設1-3個水平不等)。多因素實驗是在實驗中施加兩種或兩種以上實驗因素的實驗。真實驗是隨機分派被試(打亂原有班級、隨機分派成組成新班)的實驗,準實驗是從原有若干班級中隨機抽取幾個班的實驗。題干中“比較講授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是一個教學法自變量的三個水平,屬于單因素實驗;“從全部五年級12個教學班中隨機抽取三個班作為實驗班”,是從12個班中整群抽取了三個班,并沒有隨機分派被試,屬于準實驗。

30.B

31.D專業(yè)自我的形成是指教師在職業(yè)生活中創(chuàng)造并體現(xiàn)符合自己志趣、能力與個性的教育教學生活以及個體自身在職業(yè)生活中形成的知識、觀念、價值體系與教學風格的綜合;專業(yè)理想的建立是指教師在對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所形成的關于教育目的、教育本質、教育價值和生活等理想和信念;專業(yè)知識的拓展是指教師職業(yè)區(qū)別于其他職業(yè)的理論體系與經驗系統(tǒng);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是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形成的順利完成某項任務的本領和能量。

32.C

33.B奧蘇伯爾認為,學校中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學習,但最重要的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34.A

35.D

36.B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的合乎法則的認知活動方式,包括基本技能和認知策略;練習是指以形成某種技能為目的的學習活動,是以掌握一定的活動方式為目標而進行的反復操作。心智技能的學習不僅是熟練地掌握相應的一套合乎法則的認知活動方式,還涉及靈活的運用。在心智技能學習中,學生需要通過一定練習將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方式付諸執(zhí)行,并隨著練習促使活動方式定型化、簡縮化和自動化。反復練習只是提供了促進這種基本技能的熟悉以致自動化的機會,并不能自動解決心智技能的靈活運用,即學會在何時何處使用該技能之認知策略的學習,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實現(xiàn)心智技能的掌握或獲得。

37.A(1)教育要尊重個體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從個體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如順序性、階段性與不平衡性)出發(fā),適應其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2)教育建立在個體內部狀態(tài)(興趣、需要與能力等)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的基礎上,這也體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