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血液學檢驗技術-第十章-第二節(jié)-常見出血性疾病及檢驗-課件_第1頁
臨床血液學檢驗技術-第十章-第二節(jié)-常見出血性疾病及檢驗-課件_第2頁
臨床血液學檢驗技術-第十章-第二節(jié)-常見出血性疾病及檢驗-課件_第3頁
臨床血液學檢驗技術-第十章-第二節(jié)-常見出血性疾病及檢驗-課件_第4頁
臨床血液學檢驗技術-第十章-第二節(jié)-常見出血性疾病及檢驗-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造血及造血調控第一節(jié)造血器官與造血微環(huán)境臨床血液學檢驗技術第十章出血與血栓性疾病應用第二節(jié)常見出血性疾病及檢驗

目錄一、過敏性紫癜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五、血友病六、血管性血友病

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八、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癥

九、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

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一、過敏性紫癜(一)概述

過敏性紫癜(allergicpurpura),又稱為許蘭-亨諾綜合征(Schonlein-Henochsyndrome),是一種以皮膚、黏膜出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變態(tài)反應性出血性疾病。

(一)概述某些致敏物質(過敏原)毛細血管壁脆性和(或)通透性增加血液滲出到血管外機體產生變態(tài)反應一、過敏性紫癜由肥大細胞釋放的白三烯、組胺等導致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或血管擴張而引起血管病變。速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免疫復合物(主要含IgA)沉積于毛細血管壁后激活補體引發(fā)血管炎癥性反應。抗原抗體復合物兩種變態(tài)反應類型一、過敏性紫癜(一)概述

臨床特點:

多發(fā)季:春秋兩季

發(fā)病癥狀:常于發(fā)病前1~3周出現(xiàn)上呼吸道感

染,有非特異性前驅癥狀,可表現(xiàn)

為乏力、倦怠、納差、低熱等。一、過敏性紫癜

特異性出血癥狀因累及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1.皮膚癥狀2.腹部癥狀3.關節(jié)癥狀4.腎臟病變5.神經癥狀6.其他癥狀一、過敏性紫癜

1.皮膚癥狀

皮膚紫癜為本病最常見的首發(fā)癥狀,大多在前驅癥狀出現(xiàn)后2~3天出現(xiàn),多位于下肢伸側及臀部。特點:對稱性分布,分批出現(xiàn),多呈紫紅色,略高于皮面,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紫癜可伴有局部或彌漫性水腫、蕁麻疹及多形性紅斑,偶見瘙癢感。嚴重的皮膚紫癜可融合成大皰,發(fā)生中心出血性壞死。一、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的皮膚損害a.單純性紫癜伴天皰瘡樣皮膚損害b.蕁麻疹伴血管神經性水腫c.彌散性紅斑(伴或不伴水腫)d.皮膚壞死或伴潰瘍形成經過2周而逐漸消退一、過敏性紫癜2.腹部癥狀

癥狀:大約50%的患者出現(xiàn)臍周或下腹部疼痛,常呈陣發(fā)性痙攣性絞痛。

發(fā)生時間:多在皮膚紫癜出現(xiàn)的第1~7天。

一、過敏性紫癜a.位于臍周或下腹部,呈陣發(fā)性絞痛,可伴有壓痛但無肌緊張,呈癥狀與體征分離b.腹部癥狀嚴重者合并嘔吐及消化道出血c.可誘發(fā)小兒腸壞死、腸套疊等d.少數(shù)患者可被誤診為急腹癥腹痛特點一、過敏性紫癜3.關節(jié)癥狀

a.常累及膝、踝等大關節(jié)

b.關節(jié)局部可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等表現(xiàn)及運動障礙。

c.疼痛部位不固定而呈游走性

d.癥狀反復發(fā)作,但無后遺癥常被誤診為風濕性關節(jié)炎一、過敏性紫癜4.腎臟病變發(fā)生率:約1/2~1/3的患者出現(xiàn)腎臟病變發(fā)生時間:多在皮膚紫癜出現(xiàn)后第1~8周持續(xù)時間:可為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臨床表現(xiàn):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等,極

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尿毒癥而導致死亡一、過敏性紫癜紫癜性腎炎急進型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遷移性腎炎根據(jù)臨床進展一、過敏性紫癜5.神經癥狀:極為少見病變累及腦和腦膜的毛細血管頭暈、頭痛、嘔吐、眩暈、煩躁、神志恍惚、譫妄、意識模糊、昏迷等,亦可見癲癇、偏癱等癥狀。一、過敏性紫癜6.其他癥狀

根據(jù)病變累及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a.呼吸道:可出現(xiàn)咯血、胸膜炎b.心臟:心肌梗死c.肝臟:肝腫大d.睪丸:睪丸出血等一、過敏性紫癜

臨床上根據(jù)累及部位的不同可將過敏性紫癜分為皮膚型(單純紫癜型)、腹型(Schonlein型)、關節(jié)型(Henoch型)、腎型。累及兩種以上部位時則稱為混合型。一、過敏性紫癜(二)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驗對過敏性紫癜的診斷缺乏特異性及敏感性。1.一般檢測2.凝血象檢測3.免疫學檢測4.皮膚或腎臟活檢一、過敏性紫癜一般檢測:WBC常為正?;蜉p度升高,合并感染可增高RBC和Hb為正?;蜉p度降低,極少數(shù)出血嚴重者可見重度貧血PLT計數(shù)多為正常血常規(guī)一、過敏性紫癜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一)概述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mmunethrombocytopenia),也稱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癥(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種由免疫因素導致血小板破壞過多而引發(fā)的疾病。兒童患者(急性型):由病毒抗原激發(fā)機體產生抗體,使血小板致敏,被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破壞導致血小板減少。成人患者(慢性型):由機體產生原因不明的抗血小板抗體,該抗體與血小板膜糖蛋白結合,引起血小板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如脾臟)中過多過快地破壞而導致血小板減少。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一)概述多見于青壯年常無誘因起病緩慢,臨床表現(xiàn)以皮膚、黏膜出血為主,女性患者可表現(xiàn)為月經量過多,脾臟不腫大或稍大病程長達1至數(shù)年,且反復發(fā)作急性型慢性型ITP見于3~7歲兒童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起病急驟,常伴有發(fā)熱、皮膚紫癜、黏膜出血及泌尿道、胃腸道等內臟出血,少數(shù)患者可發(fā)生顱內出血呈自限性,多數(shù)患者在半年內自愈

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一)概述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急性型ITP和慢性型ITP臨床及實驗室檢查特點比較

①脾臟切除治療后無效或復發(fā)者②需要治療(包括應用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

素或其他治療)來降低出血風險的患者③除外其它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原因難治性ITP診斷條件重癥ITP:若PLT≤10×109/L,出現(xiàn)皮膚黏膜多部位明顯出血和(或)內臟出血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1.血象PLT明顯減少,急性型較慢性型顯著BT延長,血塊退縮不良,束臂試驗呈陽性無明顯貧血及白細胞減少(二)實驗室檢查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2.血小板功能檢測血小板黏附功能檢測常常減低對膠原、ADP、腎上腺素或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板聚

集反應則可表現(xiàn)為增強或減弱血小板第3因子的活性檢測通常減低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二)實驗室檢查3.骨髓象檢查

巨核細胞計數(shù)正常或增高,其中以幼稚型巨核細胞增多為主,可見細胞胞質顆粒減少,嗜堿性較強。產生血小板的巨核細胞則減少甚至缺如,細胞胞質中出現(xiàn)空泡、變性。難治性ITP患者,骨髓中巨核細胞數(shù)可減少。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4.血小板膜糖蛋白特異性自身抗體檢測多推薦采用單克隆抗體特異性俘獲血小板抗原試驗

(MAIPA)方法,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高,有助于ITP

的診斷。血小板表面相關抗體(PAIgG、PAIgA、PAIgM和PAC3)

的檢測,敏感性高,但特異性差,不被推薦采用。

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5.其他檢測

包括血小板生成素(TPO)、網(wǎng)織血小板(RP)、血小板微顆粒(PMP)及幽門螺桿菌的檢測等。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是一種微血管性出血綜合征,由Moschcowitz于1924年首先報道。1958年開始使用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這一名稱。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一)概述vWF-cp質的缺陷或量的缺乏大分子的vWF多聚體堆積遺傳性獲得性血小板+促進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增加血小板在血管內的滯留,在體內形成廣泛的微血栓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一)概述TTP起病急驟,常見于10~40歲,兒童及青壯年女性多見。溶血血小板減少發(fā)熱神經癥狀腎臟損害三聯(lián)癥五聯(lián)癥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1.血象和骨髓象

血常規(guī)檢查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網(wǎng)織紅細胞顯著增高可見紅細胞碎片、有核紅細胞及異形紅細胞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伴中性粒細胞核左移血小板減少

骨髓象:紅系細胞增生明顯活躍,巨核細胞增生

或正常,常伴成熟障礙。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二)實驗室檢查2.溶血指標檢查

以血管內溶血為特征。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檢測

vWF:Ag含量增高而vWF-cp出現(xiàn)質的缺陷或量的缺

乏為診斷TTP的“金標準”。4.組織病理學檢查

病變部位組織活檢可見廣泛的微血管內透明血栓。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無力癥

巨血小板綜合征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癥貯藏池病血小板活化缺陷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較少見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ㄒ唬└攀?/p>

臨床表現(xiàn):皮膚和黏膜輕度至中度的出血在手術、創(chuàng)傷和分娩后出血加重,且難于止血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IIIa異常,同時伴有GPIIb/IIIa基因缺陷血小板對膠原、ADP、凝血酶、腎上腺素、花生四烯酸等誘導的聚集無反應對瑞斯托霉素誘導的血小板凝集反應良好1.血小板無力癥(G1anzmann?。┏H旧w隱性遺傳性疾病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2.巨血小板綜合征(

Bernard-Soulier綜合征)血小板膜不能與vWF結合血小板不能黏附于內皮下組織、并對瑞斯托霉素誘導的血小板凝集無反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膜糖蛋白GPIb/Ⅸ或GPV異常GPIb/Ⅸ或GPV的基因缺陷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3.貯藏池病(storagepooldisease)①α-顆粒缺陷癥(即灰色血小板綜合征)②致密顆粒缺陷癥③α-顆粒與致密顆粒聯(lián)合缺陷癥血小板缺乏貯存顆?;蚰撤N內容物釋放障礙血小板對膠原、ADP和凝血酶等誘導劑缺乏釋放反應,而使血小板釋放產物減少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4.血小板第3因子(PF3)缺乏癥血小板膜磷脂結構缺陷血小板表面缺乏凝血因子Va和Xa的受體血小板不能有效提供凝血催化表面,引起凝血異常血小板PF3有效性測定異常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血小板無力癥巨血小板綜合癥*致密顆粒缺陷癥α-顆粒缺陷癥PF3缺乏癥血小板活化缺陷BT↑↑↑/NN/↑N/↑↑BPCN,散在分布↓,伴巨血小板↓N/↓NNCRTN/↓NN/↓N/↓NNPF3aT↓NNN↓BPCTN↓NN↓N聚集反應ADP(一)N↓/O(Ⅱ°)N↓腎上腺素(一)N↓/O(Ⅱ°)N↓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ǘ嶒炇覚z查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癥的檢驗結果血小板無力癥巨血小板綜合癥*致密顆粒缺陷癥α-顆粒缺陷癥PF3缺乏癥血小板活化缺陷花生四烯酸(一)N↓/N(Ⅱ°)N↓/N膠原(一)N↓(Ⅱ°)N↓瑞斯托霉素N(一)NNN凝血酶(一)NNN↓釋放反應ATP↓N↓NNN5-HTNN↓NNNPF4NNN(一)NNβ-TGNNN(一)NN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癥的檢驗結果血小板無力癥巨血小板綜合癥*致密顆粒缺陷癥α-顆粒缺陷癥PF3缺乏癥血小板活化缺陷Fg(一)NN(一)NNFnNNN(一)NNGPⅡb/Ⅲa(CD41/CD61)(一)或質的異常NNNNNⅠb(CD42b,c)N(一)NNNNⅤ(CD42d)N(一)NNNNⅨ(CD42a)N(一)NNNN四、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疾病遺傳性血小板功能異常癥的檢驗結果

血友?。╤emophillia)是因遺傳性凝血因子Ⅷ和Ⅸ基因缺陷引起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發(fā)生障礙而導致的一組出血性疾病。五、血友病凝血因子Ⅸ基因缺陷凝血因子Ⅷ基因缺陷血友病A(hemophiliaA,HA)

血友病B(hemophilliaB,HB)

(一)概述血友病A與血友病B的遺傳方式均為性連鎖隱性遺傳。

FⅧ基因位于Xq28,F(xiàn)Ⅸ基因位于Xq27。男性血友病患者所生的女兒均為致病基因攜帶者,

所生兒子均為健康人。部分血友病患者存在基因缺陷。五、血友?。ㄒ唬└攀雠R床特征1.自發(fā)性出血,或輕微外傷后出血難以自止。2.出血部位常為負重的肌群內或負重的大關節(jié),關節(jié)腔內長期反復出血造成關節(jié)畸形與殘疾。3.重型血友病可發(fā)生內臟出血,甚至發(fā)生顱內出血而危及生命。五、血友病血友病A血友病B*因子Ⅺ缺乏癥重型中型輕型亞臨床型重型中型輕型亞臨床型純合子型雜合子型篩選實驗CT普通試管法↑NNN↑NNNN/↑N涂硅試管法↑↑↑↑/N↑↑↑↑/N↑NACT↑↑↑↑/N↑↑↑↑/N↑NAPTT↑↑↑↑/N↑↑↑↑/N↑N糾正試驗STGT和TGT↑↑↑N/↑↑↑↑N/↑↑N加正常新鮮血漿(+)(+)(+)(+)(+)(+)(+)(+)(+)五、血友?。ǘ嶒炇覚z查血友病A血友病B*因子Ⅺ缺乏癥重型中型輕型亞臨床型重型中型輕型亞臨床型純合子型雜合子型加正常吸附血漿(+)(+)(+)(+)(-)

(-)(-)(-)(+)加正常新鮮血清(-)(-)(-)(-)(+)(+)(+)(+)(+)因子促凝活性和抗原含量FⅧ:C(%)<12~56~2526~45NNNNNNFⅧ:CAg↓/N↓/N↓/N↓/NNNNNNN五、血友病血友病A血友病B*因子Ⅺ缺乏癥重型中型輕型亞臨床型重型中型輕型亞臨床型純合子型雜合子型遺傳基因分析NN血友病AaNaNaNaNNNNNNN血友病BNNNNaNaNaNaNNN因子Ⅺ缺乏癥NNNNNNNNaNaN五、血友病六、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onwillebranddisease,vWD)是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基因缺陷而導致患者血漿中vWF質量異?;蛘邤?shù)量減少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一)概述遺傳性vWD1型vWD2型vWD3型vWD六、血管性血友病分型病因及臨床特點遺傳方式1型vWDvWF數(shù)量減少引起,vWF多聚體結構基本正常常染色體顯性遺傳2型vWDvWF結構與功能缺陷所導致,臨床變現(xiàn)為輕到中度皮膚及黏膜出血常染色體顯性遺傳3型vWDvWF活性及抗原均極度減低甚或缺如所引起,臨床出血表現(xiàn)嚴重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六、血管性血友病2型vWD亞型特點2A亞型血漿中缺乏高及中等相對分子質量的vWF多聚體2B亞型血漿中缺乏高相對分子質量的vWF多聚體,但vWF與血小板糖蛋白GPIb結合能力增強2M亞型vWF衛(wèi)星帶型異常2N亞型vWF多聚體正常,但其與凝血因子Ⅷ結合位點結構異常六、血管性血友病1.出血時間檢測:BT延長是vWD篩選指標之一。

1型vWD患者BT可正常或接近正常

大部分2型vWD及3型vWD患者,BT均明顯延長六、血管性血友?。ǘ嶒炇覚z查2.APTT及因子Ⅷ:C檢測:APTT延長和FⅧ:C水平減低2型vWD患者中FⅧ含量也可正常3.vWF:Ag定量檢測:

1型vWD患者可中度降低,而重型vWD患者vWF:Ag量可極低或缺如,vWD患者的vWF:Ag異常發(fā)生率為40%左右。六、血管性血友病4.vWF多聚物檢測:此檢測對vWD分型診斷有重要意義??蓪⒉煌鄬Ψ肿淤|量的vWF多聚物區(qū)帶明顯分開。在2型(2A、2B型)vWD患者可見vWF高分子多聚物區(qū)帶缺乏。六、血管性血友病5.瑞斯托霉素誘發(fā)血小板聚集反應:

vWD患者缺乏vWF:Rco活性,導致瑞斯托霉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無反應,大部分vWD患者表現(xiàn)為RIPA減低或缺如。6.vWF:Rco檢測:大多數(shù)vWD患者血漿vWF:Rco降低。7.膠原結合試驗:本實驗有助于1型vWD與2型vWD(特別是

2A型)的分型診斷。8.FⅧ結合試驗:是2N型vWD的確診試驗。

vWD分類與檢測結果vWD遺傳方式FⅧvWF抗原瑞斯托霉素輔因子活性RIPA多聚體結構分子缺陷1型顯性↓

↓5%~30%↓↓血漿、血小板多聚體均正常部分患者存在vWF基因點突變或移碼突變2A亞型顯性↓或正?!蛘!獫{中缺乏大的和中等大小的多聚體多聚體生物合成缺陷或對蛋白溶解的敏感性增加,突變主要位于A2區(qū)域六、血管性血友病vWD遺傳方式FⅧvWF抗原瑞斯托霉素輔因子活性RIPA多聚體結構分子缺陷2B亞型顯性↓或正?!蛘!蛘!獫{中缺乏大的多聚體,血小板多聚體類型正常血漿中大的多聚體與血小板自發(fā)結合,清除加速,突變主要位于A1區(qū)域2M亞型多聚體分布正常,衛(wèi)星條帶類型可異常vWFA1區(qū)域突變影響與血小板糖蛋白Ⅰb結合的親和力

vWD分類與檢測結果六、血管性血友病vWD遺傳方式FⅧvWF抗原瑞斯托霉素輔因子活性RIPA多聚體結構分子缺陷2N亞型隱性中等度↓正常正常正常血漿、血小板中多聚體正常與因子Ⅷ結合的區(qū)域發(fā)生錯義突變3型隱性中等度至明顯↓缺乏或很少缺乏缺乏血漿或血小板中無或有少量多聚體少數(shù)患者vWF基因全部或部分缺失,或mRNA表達缺陷

vWD分類與檢測結果六、血管性血友病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

出血是肝臟疾病(簡稱肝病)的常見癥狀及重要死因,大約85%的肝病患者可見1項或1項以上的出凝血檢查異常,而其中15%的患者可見出血傾向。(一)概述

肝病患者出血臨床表現(xiàn)各異:可表現(xiàn)皮膚瘀斑、黏膜出血女性患者可見月經量多血尿、嘔血、便血等內臟出血患者出血的嚴重程度與肝功能損害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1.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合成減少肝臟疾病合成凝血因子及抗凝蛋白減少凝血和抗凝機制紊亂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

2.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消耗增多

肝病并發(fā)DIC或原發(fā)性纖溶患者血漿纖溶酶水平增高,纖溶酶能水解纖維蛋白(原),亦能水解凝血因子凝血過程消耗大量抗凝蛋白+肝病患者血漿凝血因子或抗凝蛋白水平進一步下降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3.異??鼓镔|及FDP增多4.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及功能障礙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癥肝炎肝硬化原發(fā)性肝癌肝葉切除凝血試驗

APTTN/↑↑↑↑↑/N↑↑PTN/↑↑↑↑↑/N↑↑TTN/↑↑↑↑↑/N↑↑↑HPTN/↑↓↓↓↓↓↓肝病時血栓與止血檢測結果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二)實驗室檢查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癥肝炎肝硬化原發(fā)性肝癌肝葉切除凝血因子

VKD因子活性N↓/↓↓↓↓↓↓↓/不定↓Fg和FV:CN/↑N/↓↓↓/↓↓↓/不定↓FⅧ:CN/↑↑/N↑↑↑↑↑↑vWF:Ag↑↑↑↑↑↑↑↓↓抗凝試驗

ATN/↓↓↓↓↓↑/N↓PC和PSN/↓↓↓↓↓↓↓/N

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肝病時血栓與止血檢測結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癥肝炎肝硬化原發(fā)性肝癌肝葉切除類肝素物質NN/↑↑↑↑↑N/↑HC-ⅡN/↓↓↓↓↓↓↓纖溶試驗

ELTNN/↓不定↓不定↓t-PA↑↑↑↑↑↑↑↑PAI↓↓↓↓↓↓↓↓PLGN↓↓↓↓↓↓α2-PIN↓↓↓↓↓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肝病時血栓與止血檢測結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癥肝炎肝硬化原發(fā)性肝癌肝葉切除FDPN/↑N/↑↑↑↑↑↑↑D-DN/↑N/↑↑↑↑↑/N血小板試驗

BPCNN/↓↓↓不定↓血小板功能N/↓↓/N↓↓/N↓/NN膜糖蛋白N↓↓↓↓

BTNN↑↑NN七、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礙肝病時血栓與止血檢測結果八、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癥

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癥是指因維生素K缺乏而導致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本癥常有明確病因,并呈多個凝血因子聯(lián)合缺乏。臨床上除原發(fā)病的表現(xiàn)外,尚可見皮膚、黏膜和內臟出血傾向。(一)概述吸收不良綜合征腸道滅菌綜合征新生兒出血癥口服抗凝劑八、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癥本癥常見原因如下:1.篩選試驗:APTT及PT檢測:

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癥的常用篩選試驗。當依賴維生素K的凝血因子活性需下降到健康人水平的30%~35%以下時,才可能出現(xiàn)APTT和PT的延長。八、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癥(二)實驗室檢查2.確診試驗:直接測定血漿維生素K濃度。測定血漿非羧化的因子Ⅱ濃度和尿中Gla水平,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癥患者血漿非羧基化蛋白水平升高,24小時尿Gla水平<25μmol/24h尿。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活性下降,如FⅡ:C、FⅦ:C、FⅨ:C和FⅩ:C均<50%,蛋白C和蛋白S活性均<40%。八、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癥九、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

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是指循環(huán)血液中出現(xiàn)直接抑制某一特異性凝血因子及其凝血反應,或與凝血因子非活性部位結合導致其清除率增加,或針對多種凝血因子及不同凝血階段和途徑的獲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一)概述獲得性抗凝物質包括:非特異性凝血因子抑制物:以肝素樣抗凝物質和

狼瘡樣抗凝物質為多見;特異性凝血因子抑制物:指凝血因子Ⅴ、Ⅶ、Ⅷ、

Ⅸ、Ⅺ、XIII、Fg、vWF抑制物,多為遺傳性凝血

因子缺乏癥患者反復輸注血制品后出現(xiàn)的同種

(異體)抗體。九、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

肝素樣抗凝物質(heparin-likeanticoagulants)具有葡胺聚糖的理化性質及生物學特性,可加速抗凝血酶對多個活化凝血因子的滅活。

多見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嚴重肝病、流行性出血熱、DIC、急性白血病、惡性腫瘤、器官移植后、服用某些藥物、老年人等。九、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1.

肝素樣抗凝物質增多實驗室檢查

APTT、PT、TT均延長,且不能被正常血漿糾正,

但延長的TT可被魚精蛋白或甲苯胺藍糾正;血漿中肝素定量增高。九、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1.

肝素樣抗凝物質增多2.狼瘡樣抗凝物質增多

狼瘡樣抗凝物質(lupuslikeanticoagulant,LA)是一種免疫球蛋白,多數(shù)為IgG,少數(shù)為IgM或兩者混合物。它主要通過與磷脂復合物結合及抑制發(fā)生在磷脂表面的凝血反應,而干擾依賴磷脂的凝血過程而發(fā)揮抗凝作用。

九、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

可見于SLE,也可見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藥物引起的免疫反應等,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血栓栓塞、流產,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皮膚、黏膜及內臟的出血傾向。2.狼瘡樣抗凝物質增多九、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實驗室檢查:

篩選試驗:依賴磷脂的凝血篩選試驗;糾正試驗:加入正常血漿不能糾正篩選試驗異常結果;但補充外源性磷脂能縮短或糾正延長的篩選試驗。確診試驗:狼瘡樣抗凝物質檢測陽性具有確診價值。排除其它抗凝物質的存在。排除其他抗癌物質的存在3.因子Ⅷ抑制劑九、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HA患者接受含有因子Ⅷ的血制品替代治療后可產

生特異性抑制或滅活因子Ⅷ促凝活性的抗體??梢娪?0%~20%的HA患者。近年來發(fā)現(xiàn)該抑制物

產生與FⅧ基因突變相關。3.因子Ⅷ抑制劑九、獲得性抗凝物質增多實驗室檢查:

篩選試驗:PT、TT正常;APTT延長且不能被正常血漿所糾正,檢測FⅧ:C水平可隨孵育時間延長而進行性下降。

因子Ⅷ抑制物定量(Bethesda法)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血栓與止血病理生理改變的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均可產生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一)概述患者體內發(fā)生血小板聚集,生成病理性凝血酶,微血管中出現(xiàn)纖維蛋白沉積而形成廣泛性微血栓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消耗凝血活性下降繼發(fā)性纖溶亢進以出血、血栓及微循環(huán)障礙為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原發(fā)性疾病

本癥常發(fā)生于嚴重感染(重癥肝炎、敗血癥)、大面積灼傷、廣泛性手術、體外循環(huán)、嚴重創(chuàng)傷(擠壓傷)、惡性腫瘤(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腫瘤廣泛轉移等)、產科意外(胎盤早期剝離、羊水栓塞)以及其他疾?。ê粑狡染C合征、溶血性輸血反應)。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臨床表現(xiàn):除原發(fā)疾病臨床表現(xiàn)外出血:常表現(xiàn)為廣泛性出血,靜脈穿刺部位或手術創(chuàng)面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