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jié)氣傳統(tǒng)習俗介紹_第1頁
大暑節(jié)氣傳統(tǒng)習俗介紹_第2頁
大暑節(jié)氣傳統(tǒng)習俗介紹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暑節(jié)氣傳統(tǒng)習俗介紹大暑,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雖然是熱至極,但已經是酷暑的尾期,常常午后會帶來涼快的雷陣雨,作者我細心為小伙伴們帶來了最新大暑節(jié)氣傳統(tǒng)習俗介紹(優(yōu)秀4篇),盼望能夠給大家的寫作帶來肯定的啟發(fā)。

大暑吃什么傳統(tǒng)美食篇一

1、吃仙草

廣東許多地方在大暑季節(jié)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

由于其奇妙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將其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2、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在福建莆田的人喜愛在大暑的時候吃荔枝、羊肉和米糟,還有人說大暑時吃荔枝,養(yǎng)分價值跟人參一樣高。

荔枝是莆田特產,其中如宋家香、狀元紅、十八娘紅等是優(yōu)良品種,古今馳名。在莆田,大暑前后,荔枝已是滿樹流丹、十里飄香的成熟時候了。根據(jù)習俗,大暑到了,親友之間,常以荔枝作為互贈的禮品。

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fā)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jù)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互贈。

3、喝老冬瓜鮮荷葉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tǒng)的消暑飲食湯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奇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大暑過后幾天涼

一般要一個月后。由于三伏天要40天才結束,結束后還有“秋老虎”,“秋老虎”一般發(fā)生在每年公歷8月至9月之間,所以起碼要到9月前后才會涼快。

一般說來,大暑節(jié)氣是華南地區(qū)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shù)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消失最頻繁的時期。

在江南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在這酷熱季節(jié),滴雨似黃金。

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漸漸削減,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北方內陸地區(qū)夏季干燥酷熱,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7、8兩月。大暑節(jié)氣開頭,我國北方地區(qū)間續(xù)進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時段。

大暑吃什么食物最好篇二

1、鴨肉

肉的種類有許多,平常我們最常吃的就是豬肉,不過對于上火了想要降火的伴侶們來講還是多吃一些鴨肉比較好一些。中醫(yī)認為,鴨肉性寒,有養(yǎng)胃補腎、消水腫、止熱痢、消毒熱、止咳化痰等功效。適用于體內有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者食用。

2、包心菜

包心菜也就是我們叫的圓白菜,它所含的維生素C是西紅柿的3。5倍,其中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包心菜還含有人體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以上養(yǎng)分元素是人體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行少的原料。它們能夠促進人體物質代謝,非常有利于兒童成長發(fā)育。常食可以降火、清心潤肺。其中所含的維生素C還能夠增加機體的抗癌力量。

3、蓮藕

蓮藕能夠關心健脾開胃、消暑清熱、涼血行淤等。特殊是不同的蓮藕吃法所帶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生吃蓮藕清熱潤肺、涼血解暑;熟吃蓮藕健脾開胃,止瀉固精,夏天不管是哪種方式吃蓮藕都是不錯的,它的最佳的降火食物。

4、蓮子

夏季最相宜養(yǎng)心,由于夏日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簡單煩躁難過,易難過血,而中醫(yī)認為蓮子性平味甘、澀,入心、肺、腎經。具有補脾、益肺、養(yǎng)心、益腎和固腸等作用,蓮子芯所含生物堿具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蓮芯堿則有較強抗鈣及抗心律不齊的作用。

5、蘿卜

民間把蘿卜稱為“小人參”,這可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哦。蘿卜不僅養(yǎng)分價值高,還是預防上火的好手。對已經氣郁上火甚至生痰的人來說,蘿卜有很好的清熱消痰作用。假如要比拼“降火”力量的話,青蘿卜是最佳,紅皮白心者次之。

6、苦瓜

有人把西瓜當成夏日解暑的珍寶,實際上從理論上說最開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類食品卻是苦瓜。中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閱歷之談。中醫(yī)認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味道,吃后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熱防暑,所以,夏食苦瓜正適宜。用鮮苦瓜搗汁或煎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幫助食療佳品??喙吓葜频臎霾瑁嫼笙钼?。

大暑簡介篇三

大暑(Greatheat),是一年中最熱的節(jié)氣,正值二伏前后,長江流域的很多地方,大暑常常消失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jié)氣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留意防汛防澇?!对铝钇呤蚣狻罚?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qū)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大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于黃經120°。大暑期間,漢族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征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jié)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許多地區(qū)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難也最為頻繁。

大暑代表什么?篇四

古文記載“六月中,解見小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币虼?,好多的古文中對大暑節(jié)氣都有過敘述。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笔郎衔灮鹣x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其次候是說天氣開頭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就會消失,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頭向立秋過渡。

信任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是處在三伏里的中伏階段。這個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不是有句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大暑對于小暑來說,天氣更加的酷熱。在《1971~_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從30年8月的極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