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直部分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專業(yè)考試安排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1頁
菏澤市直部分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專業(yè)考試安排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2頁
菏澤市直部分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專業(yè)考試安排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3頁
菏澤市直部分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專業(yè)考試安排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4頁
菏澤市直部分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專業(yè)考試安排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菏澤市直部分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專業(yè)考試安排考試筆試高頻考點題庫附答案解析預??荚図樌?!一.綜合題庫(共1000題)1.下列關于設定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的設定機關均應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進行評價B.部門規(guī)章可以依法設定一定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C.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guī)可以依法設定一定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D.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以外的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設定任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要了解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的不同。對于行政許可的設定、行政處罰的設定、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的區(qū)別,考生要對比記憶。A項錯誤?!缎姓S可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許可進行評價”,但《行政處罰法》沒有相關規(guī)定。B項錯誤?!缎姓S可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規(guī)章可以在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范圍內,對實施該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guī)定。法規(guī)、規(guī)章對實施上位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的具體規(guī)定,不得增設行政許可;對行政許可條件作出的具體規(guī)定,不得增設違反上位法的其他條件”?!缎姓幜P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國務院部門規(guī)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guī)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國務院部門規(guī)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通報批評或者一定數(shù)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guī)定”。C項正確?!缎姓S可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法》(2021年)第十一條規(guī)定,“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D項錯誤?!缎姓S可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必要時,國務院可以采用發(fā)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法。第二步,根據(jù)《行政許可法》第14條規(guī)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行政許可。根據(jù)《行政處罰法》第10條規(guī)定,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律常識,主要涉及行政許可法與行政處罰法的相關知識。A項錯誤,《行政許可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行政許可的設定機關應當定期對其設定的行政許可進行評價,但行政處罰法沒有相關規(guī)定;B項錯誤,根據(jù)《行政許可法》第十六條和《行政處罰法》第十三條,部門規(guī)章只能對已經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實施的具體規(guī)定,但可以在法律、法規(guī)沒有規(guī)定的情況下設定一定的行政處罰;C項正確,根據(jù)《行政許可法》第十四條,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guī)可以設定行政許可,根據(jù)《行政處罰法》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guī)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以外的行政處罰;D項錯誤,根據(jù)《行政許可法》第十四條,必要時,國務院可以采用發(fā)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行政許可。故正確答案為C。2.請從四個選項中選出恰當?shù)囊豁?,其特征或?guī)律與題干給出的一串符號的特征或規(guī)律最為相符。由甲申曱甲申甴甲由曱A.己已巳乙已巳己已己乙B.上下卡卞下卡土下上卞C.人八六入八六人八人入D.土士二干士二二士土干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題干符號間關系。從相同符號的位置入手:位置1、9的符號相同;位置2、5、8的符號相同;位置3、6的符號相同;位置4、10的符號相同;位置7的符號與其他位置均不相同。第二步:判斷選項符號間關系。A項:位置7的符號與位置1、9的符號相同,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位置1、9的符號相同;位置2、5、8的符號相同;位置3、6的符號相同;位置4、10的符號相同;位置7的符號與其他位置均不相同,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C項:位置7的符號與位置1、9的符號相同,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位置7的符號與位置3、6的符號相同,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3.下列編碼中表示高速公路的是:A.G15B.G105C.S105D.D105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地理國情知識。第二步,沈陽—??诟咚俟?,簡稱沈海高速,又稱沈海高速公路,國家高速公路編號:G15。因此,選擇A選項。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編號由字母標識符和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組成,其中,字母標識符用“G”表示。數(shù)字編號規(guī)則如下:①首都放射線編號為1位數(shù),由正北開始按順時針方向升序編排,編號區(qū)間為1—9;②縱線編號為2位奇數(shù),由東向西升序編排,編號區(qū)間11—89;③橫線編號為2位偶數(shù),由北向南升序編排,編號區(qū)間12—90;④地區(qū)環(huán)線的編號按照由北向南的順序排列,編號區(qū)間91—99;⑤城市繞城環(huán)線編號為4位數(shù)。本市省級高速公路網(wǎng)編號由字母標識符和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組成,字母標識符用“S”表示。數(shù)字編號規(guī)則如下:①射線編號為1位數(shù),由正北開始按順時針方向升序編排,編號區(qū)間為1—9;②縱線編號為2位奇數(shù),編號區(qū)間為11—89;③橫線編號為2位非整十偶數(shù),編號區(qū)間為12—88;④環(huán)線編號為2位整十位數(shù),編號區(qū)間為10—90。4.愚公移山∶鄭人買履A.弄巧成拙∶囫圇吞棗B.杞人憂天∶庖丁解牛C.邯鄲學步∶東施效顰D.鑿壁偷光∶田忌賽馬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愚公移山和鄭人買履都是主謂結構的成語;杞人憂天和庖丁解牛也都是主謂結構的成語。C項邯鄲學步指到邯鄲學步,與題干略有不同。故答案選B。5.張先生的孩子簡直就是一個“麻煩制造者”,在學校上課經常與身旁同學交頭接耳,不時還與老師唱反調;在家里邊寫作業(yè)邊聽音樂,不到10分鐘就又開始上躥下跳;批評兩句他根本不放在心上,反而嘻皮笑臉對你做個鬼臉。張先生覺得自家的孩子渾身上下到處是缺點,對他的未來充滿了焦慮。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有助于緩解張先生目前的焦慮?A.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行為和性格特點,這些特點可能與其父母或他人不盡相同,但不一定是真正的缺點B.孩子思維活躍、行動自在,敢于打破常規(guī)、表達自我,恰恰是其充滿活力、有創(chuàng)新潛能的表現(xiàn)C.孩子不把家長批評放在心上,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家長的批評實際上是關心愛護自己的表現(xiàn)D.如果孩子過于安靜,不喜歡結交同學,對家長的批評總保持沉默,家長也會感到焦慮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論點:張先生覺得自家的孩子渾身上下到處是缺點,對他的未來充滿了焦慮。論據(jù):張先生的孩子簡直就是一個“麻煩制造者”,在學校上課經常與身旁同學交頭接耳,不時還與老師唱反調;在家里邊寫作業(yè)邊聽音樂,不到10分鐘就又開始上躥下跳;批評兩句他根本不放在心上,反而嘻皮笑臉對你做個鬼臉。論點說的是張先生因覺得孩子充滿缺點而對其未來充滿焦慮,論據(jù)說的是孩子的一些表現(xiàn),二者均討論孩子充滿缺點,話題一致,削弱優(yōu)先考慮削弱論點。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說的是孩子與他人不同的特點不一定是真正的缺點,但孩子與他人不同的特點是否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并不清楚,不明確選項,無法削弱,排除;B項:說的是孩子的表現(xiàn)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是優(yōu)點,說明孩子并非充滿缺點,進而也無須對其未來充滿焦慮,直接削弱論點,可以削弱,當選;C項:說的是孩子為什么不把家長批評放在心上,只解釋了孩子其中一個缺點的形成原因,與張先生對孩子未來充滿焦慮無關,無法削弱,排除;D項:說的是即使孩子的表現(xiàn)與現(xiàn)在完全相反,張先生也會焦慮,但不能明確說明目前孩子的表現(xiàn)張先生是否會對其未來充滿焦慮,二者話題不一致,無關項,無法削弱,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6.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tǒng)計局、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發(fā)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人口共(

)。A.141178萬人B.141168萬人C.141158萬人D.141148萬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時事政治。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tǒng)計局、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發(fā)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故正確答案為A。7.巫馬子對墨子說:我不能兼愛。我愛我的家人比愛我家鄉(xiāng)的人深,愛我的雙親比愛我的家人深,愛我自己勝過愛我雙親,這是因為切近我的緣故。打我,我會痛,打別人,不會痛在我身上,所以我只會殺他人以利于我。墨子問道:你的這種義會告訴別人嗎?巫馬子答道:我為什么要隱藏,我會告訴別人。墨子說:既然你這樣,如果有人喜歡你的主張,那么這個人就要殺你以利于自己。如果有人不喜歡你的主張,那他也要殺你,因為他認為你是散布不祥之言的人。

由上文可推知:

A.巫馬子只能遠走他鄉(xiāng)

B.巫馬子必須承認自己的觀點是錯的

C.巫馬子一定要改變自己原來的觀點

D.巫馬子一定會被人殺死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A項:巫馬子遠走他鄉(xiāng)題干中根本沒提到,屬于無中生有,排除;

B項:題干中只是二者之間的對話,并未涉及最后的結論,也就是說巫馬子是否要承認自己的觀點是錯的并未明確說明,排除;

C項:巫馬子一定要改變自己原來的觀點說法太絕對,墨子只是在反駁巫馬子的觀點,但是最終巫馬子會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我們無從得知,排除;

D項:墨子的觀點給出的是在一組矛盾假設的基礎上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因此結論一定成立,即喜歡你的觀點,你會被人殺死,不喜歡你的觀點,你也會被人殺死,所以我們可以得到巫馬子一定會被人殺死,正確。

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涉及矛盾關系,矛盾關系包含了世上所有的情況。比如世界上只有兩種情況,喜歡你的主張,不喜歡你的主張,在這兩種情況下結論是一樣的,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必然發(fā)生。

再舉一個例子,下雨和不下雨是矛盾的。如果下雨,我去逛街;如果不下雨,我去逛街。也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下,逛街這件事是必然發(fā)生的。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jù)題干關聯(lián)詞“如果……那么……”,確定為翻譯推理。

第二步,翻譯題干。

①支持巫馬子→殺巫馬子

②?支持巫馬子→殺巫馬子

第三步,進行推理。

根據(jù)歸謬推理,可得:無論支不支持巫馬子,巫馬一定會被人殺死。

因此,選擇D選項。8.

貝多芬的交響曲中被稱為“命運交響曲”的是:A.第三交響曲B.第五交響曲C.第六交響曲D.第九交響曲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C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7號,又名命運交響曲,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聲望之高,演出次數(shù)之多,可謂交響曲之冠。故正確答案為B。9.宴會上有10個人,要求每個人都要和別人握手但不重復,已知每人最多握手8次,則10個人共握手多少次?A.90B.44C.45D.40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宴會10個人,每人最多握手8次,因此握手總人次數(shù)。因為兩個人握手一次共2人次,所以握手次數(shù)共。故正確答案為D。10.甲和乙兩名水平相當?shù)倪x手打羽毛球,每一局每人的勝率都是50%,如果兩人連打五場,甲至少連勝三場的概率為:A.1/4B.1/8C.1/16D.3/16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概率問題,用枚舉法解題。第二步,甲至少連勝3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①連勝5局,概率為;②連勝4局,前4局或者后4局連勝,概率為2×;③連勝3局,可以前3局或者中間3局或者后3局連勝,前三局連勝,則第四局一定失敗,概率為;中間三局連勝,即第一局和第五局一定失敗,概率為;后三局連勝,即第二局一定失敗,概率為,則連勝三局的總概率為;故甲至少連勝三場的總概率為:。因此,選擇A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概率問題,用枚舉法解題。第二步,甲至少連勝三場有以下四種情況:①甲前三場連勝(不需考慮第四、五場勝負),概率為()3=;②甲第一場負,第二、三、四場連勝(不需考慮第五場勝負),概率為×()3=;③(不需考慮第一場勝負)甲第二場負,第三、四、五場連勝,×()3=。第三步,甲至少連勝三場的概率為++=。因此,選擇A選項。第三、四、五場連勝,只需要第二場負,不需考慮第一場勝負11.定義①正強化:對某種行為予以鼓勵、肯定、獎賞,使之更加頻繁地發(fā)生并不斷強化。②負強化:撤消或減弱原來存在的消極刺激或者條件,以使某些行為發(fā)生的頻率提高。典型例證:a.小冬在老師的積極鼓勵下,學習成績得到很大提高b.由于小玉進步明顯,老師取消了對他的處分c.每次同事讓小吳幫他打印資料,小吳都不予理睬,后來同事就不找小吳了d.小凡亂扔垃圾被媽媽批評以后,再也沒有亂扔垃圾根據(jù)上述定義,典型例證中屬于正強化的有(

)。A.1個B.2個C.3個D.4個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正強化:“對某種行為予以鼓勵、肯定、獎賞”、“使之更加頻繁地發(fā)生并不斷強化”。負強化:“撤消或減弱原來存在的消極刺激或者條件”、“以使某些行為發(fā)生的頻率提高”。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小冬在老師的積極鼓勵下,符合“對某種行為予以鼓勵、肯定、獎賞”,學習成績得到很大提高,符合“更加頻繁地發(fā)生并不斷強化”,屬于正強化;b項:老師取消了對他的處分,符合“撤消或減弱原來存在的消極刺激或者條件”,屬于負強化;c項:每次同事讓小吳幫他打印資料,小吳都不予理,后來同事就不找小吳了,不符合“對某種行為予以鼓勵、肯定、獎賞”,也不符合“撤消或減弱原來存在的消極刺激或者條件”,不屬于正強化和負強化;d項:小凡亂扔垃圾被媽媽批評,屬于增加消極刺激,不符合“對某種行為予以鼓勵、肯定、獎賞”,也不符合“撤消或減弱原來存在的消極刺激或者條件”,不屬于正強化和負強化;則只有a符合正強化,上述典型例證中屬于正強化的有1個。故正確答案為A。12.下列現(xiàn)象屬于首因效應中“先入為主”的是:A.考生面試時穿著整潔,最后面試官給其分數(shù)高B.某人現(xiàn)在表現(xiàn)良好,就對之前的不好既往不咎C.情人眼里出西施D.人們對精神病人避而遠之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知識。第二步,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yōu)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后交往關系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并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并且決定著以后雙方交往的進程。如果一個人在初次見面時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們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會影響人們對他以后一系列行為和表現(xiàn)的解釋。反之,對于一個初次見面就引起對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種原因難以避免與之接觸,人們也會對之很冷淡,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在心理上和實際行為中與之產生對抗狀態(tài)。A項表述的“考生面試時穿著整潔,最后面試官給其分數(shù)高”屬于首因效應。因此,選擇A選項。B項:近因效應是指最新出現(xiàn)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現(xiàn)的場合,印象形成的決定因素是后來新出現(xiàn)的刺激物。例如介紹一個人,前面先講他的優(yōu)點,接著“但是”,講了許多缺點,那么后面的話對印象形成產生的效果就屬于近因效應。B項表述的“某人現(xiàn)在表現(xiàn)良好,就對之前的不好既往不咎”屬于近因效應。B項錯誤,不當選。C項:光環(huán)效應又稱暈輪效應,它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因素。這種愛屋及烏的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暈的光環(huán)一樣,向周圍彌漫、擴散,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一心理效應為光環(huán)效應。C項表述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屬于光環(huán)效應。C項錯誤,不當選。D項: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這種觀點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征,而忽視個體差異。人們認為精神病人是危險的,這種固化的認知使社會公眾對精神病患者產生歧視和偏見,將他們列為危險人群,進而避而遠之,屬于刻板印象。D項錯誤,不當選。13.工作之余,他的最大________是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填入文段劃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愿望B.愛好C.專長D.嗜好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jù)“工作之余,他的最大________是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可知該空所填實詞搭配“進行發(fā)明創(chuàng)造”,且表達在工作之外的所做的事情,為積極語境。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的“愿望”指對一件事情的美好希望、設想與期待,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的“愛好”指對某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符合文意。C項的“專長”指獨到的學識、技藝、專業(yè)本領,特殊才能,不符合文意,排除C項。D項的“嗜好”指特殊的愛好,多指不良的,多用于貶義,如“不良嗜好”,不符合文意,排除D項。因此,選擇B選項。14.一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夏某被法院依法判處罰金并賠償被害人李某損失,但夏某的財產不足以全部付罰金和承擔民事賠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刑事優(yōu)先,應當先執(zhí)行罰金B(yǎng).分期執(zhí)行罰金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C.應當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D.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后減免罰金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知識。第二步,根據(jù)《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由此可知,夏某應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因此,選擇C選項。A項:根據(jù)《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夏某應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刑事優(yōu)先,應當先執(zhí)行罰金的說法是不正確的。A項錯誤。B項:根據(jù)《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夏某應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分期執(zhí)行罰金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說法是不正確的。B項錯誤。D項:根據(jù)《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夏某應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后減免罰金的說法是不正確的。D項錯誤。15.某醫(yī)院門診大樓最多容納1500人,進出大樓有4個門,其中2個大門大小一致,2個小門大小一致,大樓安全員對4個門的通行能力進行測試,同時打開1個大門和2個小門,2分鐘內可通過600人;同時打開一個大門和一個小門,3分鐘內可通過720人。當緊急情況發(fā)生時,出門效率降低30%,根據(jù)安全標準,緊急情況下大樓所有人員需在5分鐘內撤離,那么發(fā)生緊急情況時這4個門最多能夠通過多少人?A.1440B.1500C.1600D.1680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統(tǒng)籌推斷,用方程法解題。第二步,設大門每分鐘通過x人,小門每分鐘通過y人,根據(jù)題意有:2(x+2y)=600,3(x+y)=720,解得x=180,y=60;則緊急情況下,5分鐘內能夠通過人數(shù)為(2×180+2×60)×(1-30%)×5=1680(人),然而整個門診大樓最多容納1500人,小于四個門能夠通過的人數(shù)。因此,選擇B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統(tǒng)籌推斷。第二步,已知1個大門、1個小門3分鐘通過720人,則可得2個大門、2個小門3分鐘通過1440人,5分鐘通過

(人),緊急情況時,通過2400×(1-30%)=1680(人),然而整個門診大樓最多容納1500人,小于四個門能夠通過的人數(shù)。因此,選擇B選項。16.甲與乙簽訂了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約定:乙對甲盡扶養(yǎng)義務,甲死后,其四間房屋歸乙所有。乙按協(xié)議盡了扶養(yǎng)義務。甲臨終前又立一自書遺囑:“我死后二間房歸乙,二間房留給兒子?!币勒辗梢?guī)定,四間房屋應(

)。A.按法定繼承處理B.按遺囑處理C.按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執(zhí)行D.由法定繼承人協(xié)商處理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法律常識。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的,按照協(xié)議辦理?!备鶕?jù)該法條,被繼承人死亡后,有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的,先按照協(xié)議執(zhí)行;沒有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或者協(xié)議無效的,才按照遺囑繼承;最后按照法定繼承處理。甲既訂立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又立有自書遺囑,應當按照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執(zhí)行,即四間房屋歸乙所有。故正確答案為C。17.下列選項中,引起第二環(huán)境問題的是(

)。A.水災、旱災B.地震、臺風C.山崩、海嘯D.水面過圍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地理常識。第二環(huán)境問題,是指由人為原因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而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態(tài)平衡破壞稱為第一環(huán)境問題。A、B、C項錯誤,水災、旱災、地震、臺風、山崩、海嘯均屬于自然因素,它們引起的生態(tài)平衡破壞屬于第一環(huán)境問題。D項正確,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奪性利用,例如水面過圍、盲目開荒、草原超載等,都會使環(huán)境質量惡化,使生態(tài)平衡失調。這些都屬于第二環(huán)境問題。故正確答案為D。18.管理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主要表現(xiàn)為管理者的組織協(xié)調和指揮運籌才能,在分配形式上主要有崗位工資制、承包制、年薪制、津貼制等。(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知識。第二步,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生產要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主要表現(xiàn)為組織協(xié)調和指揮運籌才能。在分配形式上,主要包括承包制、年薪制、津貼制等。崗位工資制是指按照職工在生產工作中的不同崗位確定工資標準,并根據(jù)崗位責任制完成情況支付勞動報酬的一種工資制度。崗位工資制在分配形式上不屬于按管理要素分配。題干表述錯誤。因此,本題錯誤。19.1,1,3,1,3,5,6,(

)A.1B.2C.4D.10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項數(shù)較多,考慮多重數(shù)列。第二步,數(shù)列有8項,考慮兩兩分組如下:[1,1],[3,1],[3,5],[6,()]。觀察組內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組內加和后結果分別為2,4,8,(16),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下一項為8×2=16。故所求項為16-6=10。因此,選擇D選項。20.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于常被偷獵,藏羚羊種群數(shù)量急劇下降,被列為“瀕?!蔽锓N,后來經過有效保護,其野外種群數(shù)量達到20多萬只,被調整到了“近?!钡燃?。我國的東北虎、東北豹、亞洲象、朱鹮、揚子鱷等重點保護物種數(shù)量,也顯著增加。根據(jù)以上文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瀕危品種的數(shù)量已經達到樂觀狀態(tài)B.我國對野外瀕危物種的保護工作初現(xiàn)成效C.東北虎的數(shù)量明顯增加,可以調整到“近?!钡燃塂.對瀕危物種的保護力度可以適當減弱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此題為典型的細節(jié)判斷題,將選項答案與原文一一對應即可。A項,表述有誤,文段講的是“被調整到了“近?!钡燃墶保f明情況只是有所緩解,而不是已經達到樂觀程度,排除。B項,文段提到藏羚羊種群數(shù)量經過有效保護,被調整到了“近?!钡燃?,“重點保護物種數(shù)量,也顯著增加”,可以得出我國對野外瀕危物種的保護工作初現(xiàn)成效,符合文意。C項,表述有誤,文段提到的是“藏羚羊種群”可以調整到“近?!钡燃?,而不是“東北虎數(shù)量”,排除。D項,文段呼吁的是對瀕危動物的加強保護,“適當減弱”無法體現(xiàn),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境鎏帯咳嗣窬W(wǎng)《別讓它們消失在故鄉(xiāng)》21.(1)成功登頂(2)俯瞰山腳(3)山下仰望(4)相約登山(5)準備登山工具A.4-5-1-2-3B.4-5-3-1-2C.4-3-5-1-2D.5-4-3-1-2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先確定邏輯關系最為明顯的事件順序。觀察題干,五個事件主要圍繞“登山”的過程。邏輯關系的先后順序比較明顯的是事件(4)和事件(5),只有先“相約登山”,才會去“準備登山工具”,因此事件(4)和事件(5)相鄰,且事件(4)排在事件(5)前面,同時容易判斷事件(4)應該排在最前,排除C、D項。

第二步:逐一對照選項并判斷正確答案。根據(jù)第一步得到的結果可以判斷只有A和B項符合,通過分析事件(1)、(2)、(3)可知,先在山下仰望,再成功登頂,最后俯瞰山腳,排序為:(3)-(1)-(2),從而排除A項。故正確答案為B。22.商業(yè)銀行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chuàng)造功能的金融機構。我國商業(yè)銀行的主體業(yè)務是(

)。

A.基金管理

B.辦理結算

C.存款業(yè)務

D.貸款業(yè)務參考答案:D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微觀經濟。

信貸資產是指銀行所發(fā)放的各種貸款所形成的資產業(yè)務。貸款是按一定利率和確定的期限貸出貨幣資金的信用活動,是商業(yè)銀行資產業(yè)務中最重要的項目,在資產業(yè)務中所占比重最大,貸款業(yè)務是商業(yè)銀行的主體業(yè)務,存款業(yè)務是商業(yè)銀行的基礎業(yè)務。

故正確答案為D。23.曹七巧∶張愛玲A.杜甫∶李白B.于連∶狄更斯C.林徽因∶郭沫若D.駱駝祥子∶老舍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曹七巧”是“張愛玲”著作《金鎖記》中的人物,二者屬于故事人物與作者的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杜甫”與“李白”都是唐代詩人,二者屬于并列關系,排除;B項:“于連”是司湯達著作《紅與黑》中的人物,而非“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排除;C項:“林徽因”與“郭沫若”都是作家,二者屬于并列關系,排除;D項:“駱駝祥子”是“老舍”著作《駱駝祥子》中的人物,二者屬于故事人物與作者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24.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觀察發(fā)現(xiàn)圖形組成相同,優(yōu)先考慮動態(tài)位置類。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向右找規(guī)律。首先發(fā)現(xiàn)所有圖形都是由黑白球組成,且個數(shù)相同,只是黑球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在觀察發(fā)現(xiàn)如下圖所示,相連黑球每次順時針移動一個格子故選項排除B、D.再觀察發(fā)現(xiàn),內部圈的相鄰兩個黑球,也是順時針移動一個格子,如標紅所示,故選擇A選項。因此,選擇A選項。25.甲為了早日得到張老太的遺產,遂在其水杯中投放了老鼠藥,致張老太死亡。那么張老太的財產由(

)繼承。A.乙B.甲C.甲和乙一人一半D.乙繼承多數(shù),甲繼承少數(shù)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繼承法知識。第二步,根據(jù)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jié)嚴重;(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jié)嚴重;(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jié)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xiàn),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根據(jù)法條可知甲因故意殺害被繼承人張老太而喪失對張老太遺產的繼承權。根據(jù)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張老太的遺產只有乙作為法定繼承第一順位繼承人來繼承。因此,選擇A選項。26.①我的食物基本都不是我自己做的,衣服更是一件都沒做過。②用我們的專長來表達是唯一的方式——因為我們不會寫鮑勃·迪倫的歌或湯姆·斯托帕德的戲劇。③我想大多數(shù)創(chuàng)造者都想為我們得以利用前人取得的成就表達感激。④我并沒有發(fā)明我用的語言或數(shù)學。⑤我們很多人都想回饋社會,在這股洪流中再添上一筆。⑥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賴于我們人類的其他成員,以及他們的貢獻和成就。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③⑥①④⑤②B.⑥④③①②⑤C.③④①⑥⑤②D.⑥⑤②①④③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此題考查語句排序??v觀6個句子,⑤中提到要回饋社會,而②解釋回饋方式“用我們的專長來表達”,因此⑤②應銜接在一起,因此排除B項;D項中②①不能銜接,②解釋回饋方式“用我們的專長來表達”,而①的內容是“食物、衣服都不是我做的”,前后矛盾,可排除D項;比較A、C兩項主要區(qū)別在④、①、⑥三句的關系,①中含有表示遞進關系的詞“更”,因此④應在前,①在后,C項語序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句排序。第一步,快速瀏覽6個句子并觀察選項。第二步,根據(jù)首句較難排除選項,分析選項可知,根據(jù)①④⑥是否相連可將選項分為兩組,分析三句排除兩項。第三步,根據(jù)⑤中指代詞尋找其前句,由此確定答案。①與④明顯為并列關系,⑥是對①、④的總結,說明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有賴于其他社會成員的貢獻。故①、④、⑥不論排列順序如何,都應放在一起,由此排除B、D。A、C兩項比較,A項⑤接在④后,C項⑤接在⑥后。仔細比較,可發(fā)現(xiàn)⑤中的“這股洪流”在④句中找不到對應的內容,但與⑥中其他社會成員“他們的貢獻和成就”可以對應上。故⑥⑤相連比④⑤相連更緊密,排除A,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③句和⑥句無法確定首句。第二步,觀察各句,進行關聯(lián)驗證。①句主要講“我的食物和衣服不是自己做的”,④句主要講“我用的語言和數(shù)學不是我發(fā)明的”,⑥句講“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依賴其他成員”,這三句話話題一致,故可進行捆綁,排除B項和D項。比較A項和C項,判斷是④⑤相連還是⑥⑤相連。⑤句話題為“回饋社會”,④句話題為“我沒有發(fā)明語言和數(shù)學”,二者話題不一致,不能銜接,排除A項。答案鎖定C選項。第三步,驗證C選項。③句先指出大多數(shù)人因可以利用前人取得的成績而心懷感激,接著④①⑥三句進行原因分析,⑤句指出“我們很多人都想回饋社會”,②句是回饋社會的具體方式,與首句“感激”相照應。因此,選擇C選項。27.某生物體細胞中含有18條染色體,則在由一個體細胞正常分裂成兩個體細胞的過程中,單個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情況是:A.36條→18條→18條B.18條→18條→18條C.18條→36條→18條D.18條→36條→36條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細胞分裂是指一個細胞變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使細胞數(shù)量增加,但細胞中的遺傳物質不變,即分裂出來的兩個細胞中都含有和原細胞相同的染色體數(shù)量。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復制后,一條染色體上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細胞核一分為二,即染色體分裂成完全相同的兩份(每份中均含有18條染色體),分別進入兩個細胞核;緊接著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一個細胞核;最后膜(壁)分離,形成兩個新細胞(每個細胞中含有18條染色體)。故含有18條染色體的單個體細胞正常分裂成兩個體細胞的過程中,單個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是18條→36條→18條。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本題考查生物中遺傳知識點。第二步,分析原理。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數(shù)目復制加倍,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分裂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故單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量變化為18條→36條→18條。因此,選擇C選項。28.“暈輪效應”又稱“光環(huán)效應”,屬于心理學范疇,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他還傾向于據(jù)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暈輪效應”的是(

)。A.一個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壓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發(fā)表了B.有些老人對現(xiàn)在個別青年人的生活習慣看不順眼,便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C.小李看到小張穿衣打扮非??ㄍ?,便認為她在性格上也是個和善可親的人D.小劉傾慕同學小王已久,因為小王總是那么的溫柔美麗,但有一天,小劉看到小王在路邊吸著煙破口大罵時,頓時失望了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還傾向于據(jù)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一個作家出名符合“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壓箱底的稿件不愁發(fā)表符合“還傾向于據(jù)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符合定義,排除;B項:老人對個別青年的生活習慣形成壞印象,符合“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從而認為他們沒出息,符合“還傾向于據(jù)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符合定義,排除;C項:從穿衣卡通推論和善可親,符合“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征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后”,“還傾向于據(jù)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征”,符合定義,排除;D項:小劉開始對小王的印象很好,但是當他看到小王在路邊吸煙罵人后,轉變了對小王的印象,不符合根據(jù)某種特征形成印象后,推論其他方面的特征,不符合定義;當選。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29.根據(jù)我國《勞動法》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工會和勞動者協(xié)商后,一般情況下加班時間為:

A.每天不超過1小時

B.每天不超過3小時

C.每周不超過8小時

D.每周不超過10小時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勞動法》。

第二步,根據(jù)《勞動法》(2018年修正)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xié)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因此,選擇選A項。

根據(jù)《勞動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的限制:(一)發(fā)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fā)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30.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wěn)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

)年。A.二十年B.三十年C.五十年D.七十年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十九大相關知識。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wěn)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A項錯誤,與十九大原文不符。B項正確,與原文相符。C項錯誤,與十九大原文不符。D項錯誤,與十九大原文不符。故正確答案為B。31.下邊四個圖形中,只有一個是由上邊的四個圖形拼合而成(只能通過上、下、左、右進行移動),請把它找出來:A.AB.BC.CD.D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的是平面拼合,可以采用平行等長消去的方式。消去平行等長的線段(相同顏色標注)后進行組合得到輪廓圖,即為C選項。故正確答案為C。32.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如果突然發(fā)生斷電事故,計算機硬盤中的信息將全部丟失。(

)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計算機網(wǎng)絡知識。第二步,RAM依靠計算機電源供電,當計算機斷電時,RAM中的信息會完全丟失,不可恢復。但硬盤中的信息不會全部丟失。因此,本題錯誤。33.甲、乙、丙、丁四人共同出資成立了××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1月,甲打算轉讓自己的股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向乙轉讓應得到丙、丁過半數(shù)同意B.甲向戊轉讓應該得到乙、丙、丁過半數(shù)同意C.甲向戊轉讓時,乙、丙、丁不同意轉讓又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D.甲向戊轉讓時,在同等條件下,乙、丙、丁有優(yōu)先購買權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商法。A項錯誤,根據(jù)《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币覟楣竟蓶|,甲可以直接向其轉讓股權,無需征得其他人同意。B項正確,根據(jù)《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蔽鞛楣蓶|以外的人,甲向其轉讓股權應得到乙、丙、丁過半數(shù)同意。C項正確,根據(jù)《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shù)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盌項正確,根據(jù)《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三款規(guī)定:“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yōu)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的,協(xié)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xié)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北绢}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34.①水箱破裂

②氣溫驟降

③結冰

④從新使用

⑤找人修理

A.②③①⑤④

B.⑤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⑤

D.①③②⑤④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確定首句應從①②⑤中選擇。

“水箱破裂”之后才能“找人修理”,所以①應在⑤的前面,排除B項。而“氣溫驟降”是造成“水箱破裂的原因”,所以②應為首句,排除D項。

第二步,觀察分析剩余選項,確定尾句應從④⑤中選擇。

對比④⑤,只有修理好之后才能出現(xiàn)“從新使用”的情況,所以④應為尾句,排除C項。

因此,選擇A選項。

35.經濟發(fā)展是經濟增長的基礎,但經濟增長不等同于經濟發(fā)展。(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宏觀經濟知識。第二步,經濟增長通常是指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上,一個國家人均產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續(xù)增加。經濟發(fā)展則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按人口平均的實際福利增長過程,它不僅是財富和經濟機體的量的增加和擴張,還意味著其質的方面的變化,即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的創(chuàng)新,社會生活質量和投入產出效益的提高。經濟增長是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兩者意思不同。題干中,經濟發(fā)展是經濟增長的基礎的說法錯誤。因此,本題錯誤。36.改變最重要的就是重視民生細節(jié),廣開渠道

民意,兼聽則明。填入橫線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征求B.征召C.征詢D.咨詢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根據(jù)后文“兼聽則明”可知,橫線詞語應表達“多詢問”之意,C項“征詢”是指征求詢問,符合文意,且“征詢民意”為常見固定搭配,當選。A項“征求”是指訪求,體現(xiàn)不出“詢問”之意,排除。B項“征召”是指征求召集,多用于聘用他人,體現(xiàn)不出“詢問”之意,排除。D項“咨詢”是指征求意見,與“民意”搭配不當,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文段出處】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民生觀:“母嬰室尷尬”折射管理傲慢》37.根據(jù)以上信息,可以得知:A.甲被圍棋協(xié)會錄用B.乙被辯論協(xié)會錄用C.丙被辯論協(xié)會錄用D.戊被圍棋協(xié)會錄用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由條件(3)可知,被兩個社團同時錄用的不是甲也不是?。ㄈ艏谆蚨⊥瑫r被兩個社團錄用的話,那么甲丁應歸屬于同一個社團);由條件(4)可知,乙、丙也沒有被兩個社團同時錄用;由條件(5)可知,丁、戊也沒有被兩個社團同時錄用;故只有己被兩個社團同時錄用。由條件(3)可知丁被錄用,則由條件(5)推知,戊也被錄用,且二人同時加入圍棋協(xié)會。則圍棋協(xié)會的人有:丁、戊、己。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明顯的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由(3)可知丁被錄用,結合(5)可知,戊也被錄用,且兩人都在圍棋協(xié)會,所以戊在圍棋協(xié)會。因此,選擇D選項。38.“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月光、蟬鳴、蛙聲與稻香,都是夏夜田間的

景物,遭遇罷官的辛棄疾在此一住十幾年,心性漸漸

,詞句變得安詳平實。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尋常淡然B.平凡索然C.平常安然D.常見了然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可從第二空入手,所填詞語應與“心性”搭配,且與“安詳平實”

對應。A項“淡然”形容心情平靜,不在意,搭配恰當,符合語境,保留;

B項“索然”形容乏味,沒有興趣,感情色彩偏消極,與文意不符,且與“心性”搭配不當,排除;C項“安然”形容沒有顧慮,很放心,文段并非強調沒有顧慮,且“安然”與

“心性”搭配不當,排除;

D項“了然”指清楚明白,與文意不符,且與“心性”搭配不當,排除。

第一空,代入驗證,A項“尋常”與“景物”搭配恰當,契合文意,當選。

故正確答案為A。

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橫線處詞語搭配“心性”,并且需照應“安詳平實”,即安靜祥和、平靜樸實,故所填詞語感情色彩積極。A項“索然”形容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感情色彩偏消極,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B項“淡然”意為漫不經心、毫不在意,形容心境淡泊、不趨名利,符合語境。C項“安然”意為平安無事的,沒有顧慮,很放心,文段沒有體現(xiàn)“平安”與“放心”之意,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D項“了然”指清楚、明白,不能照應“安詳平實”,且與“心性”搭配不當,不符合語境。答案鎖定B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一空?!皩こ!奔雌胀ā⒁话悖c“景物”搭配,且符合語境。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閱讀材料,對文意及空缺詞語含義有一個初步把握。第二步,分析選項,第一空四個詞語填入句中均無不妥,分辨難度較大,可以從第二空入手,通過辨析選項詞語含義尋找突破口。第一空,四個詞語都可以用來形容景物的“平?!?,較難排除,可從第二空入手。第二空,“索然”指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了然”指清楚,明白。此處句意為遭遇罷官的辛棄疾在此一住十幾年,心懷由最初的憤懣逐漸釋然,詞句也變得安詳平實。“索然”“了然”與句意不符,排除A、D?!暗弧毙稳莶唤浶?,不在意;“安然”指平靜,安定?!暗弧钡摹暗庇械疵囊馑?,與“遭遇罷官的辛棄疾”對應更恰當,排除C。故本題選B。39.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同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規(guī)律。(

)A.AB.BC.CD.D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觀察圖形,元素組成相同,考慮位置關系,時針(最短箭頭)每次依次順時針走1-2-3格,?處應走4格,排除A項;分針(短粗箭頭)每次依次順時針走2-3-4格,?處應走5格,無法排除;秒針(長細箭頭)每次依次順時針走3-4-5格,?處應走6格,排除C、D兩項,對應B項。故正確答案為B。40.①我們通常在心情愉快的時候,身體的感覺也特別好②但一旦被壞情緒綁架,就根本也顧不上去關注自己的身體了③實際上,此時此刻身體里正發(fā)生著許多小動靜④令我們感到舒心、使我們獲得健康的,還有我們的情緒將以上4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A.④③①②B.④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③句出現(xiàn)轉折關聯(lián)詞“實際上”,不適合做首句,排除D項。④句講情緒會讓我們感覺舒心。①句具體講我們的心情好會影響身體的感覺也很好,是對④句的具體解釋,所以應為④①順序,答案鎖定B選項。第二步,驗證B項。B項語義連貫,邏輯通順。因此,選擇B選項。41.甲、乙、丙三人事先約定盜竊某個體商店,并決定由甲、乙二人進店盜竊,丙在店外望風。某日深夜,三人按事先約定和分工盜竊了該個體商店價值4000余元的商品。甲、乙、丙的行為不屬于(

)。A.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B.任意共同犯罪C.復雜共同犯罪D.有組織的共同犯罪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A項正確。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是指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在著手實行犯罪前已形成的共同犯罪。甲、乙、丙事先約定盜竊,顯然屬于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B項正確。任意共同犯罪,是指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可以由一個人單獨實施的犯罪,當二人以上共同實施時,所構成的共同犯罪。盜竊罪可以由一個人單獨實施而構成,因此甲、乙、丙三人的行為構成任意共同犯罪。C項正確。復雜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間存在著犯罪分工的共同犯罪。甲、乙、丙三人的犯罪行為存在分工(甲、乙二人進店盜竊,丙在店外望風),因而構成復雜的共同犯罪。D項錯誤,有組織的共同犯罪,又稱特殊共同犯罪,通常指犯罪集團。甲、乙、丙三人并非犯罪集團,其行為不屬于有組織的共同犯罪。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42.由1、2、3、4不重復使用數(shù)字組成的所有四位數(shù),將這些四位數(shù)從小到大依次排列,則3421排在多少位?A.15B.16C.17D.18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排列組合問題,屬于基礎排列組合。第二步,根據(jù)題意,1、2、3、4的排列可分為4種情況:①首位是1:組成的四位數(shù)有

=6(個);②首位是2:組成的四位數(shù)有

=6(個);③首位是3:組成的四位數(shù)有

=6(個);④首位是4:組成的四位數(shù)有=6(個)。第三步,其中3421是首位為3的最大的一個數(shù),因此從小到大依次排列,排第:6+6+6=18(位)。因此,選擇D選項。43.面向未來是教育活動自身規(guī)律所決定了的一種內在特征,它具有如下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教育總是要表現(xiàn)出一種為未來社會服務的職能;第二種含義是說,在特定的教育活動開始之前,為了能在服務于未來社會需要的意義上最大程度地保證教育活動的實際效果,教育活動有必要也應當首先對于相應未來社會的狀況及其需要進行一番盡可能全面與系統(tǒng)的了解和認識。本段旨在闡述:

A.教育面向未來的必要性B.教育面向未來的重要性C.教育面向未來的必然性D.教育面向未來的緊迫性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篇指出“面向未來是教育活動自身規(guī)律所決定了的一種內在特征”接下來通過兩方面進行具體論述,文段為“總—分”結構,首句為文段重點。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為重點句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C選項。A項:“必要性”與文段“自身規(guī)律所決定了的一種內在特征”描述不符,排除。B項:“重要性”無中生有。D項:“緊迫性”無中生有。44.往某水庫中注水,A泵注水400立方后,換用效率是A泵注水速度2倍的B泵,已知B泵注水700立方的時間比A泵注水400立方的時間少50分鐘,則A泵的注水速度為多少立方/分鐘?A.0.5B.1C.1.5D.2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條件類。第二步,設A泵的注水速度為x立方/分鐘,B泵的注水速度為2x立方/分鐘,根據(jù)“已知B泵注水700立方的時間比A泵注水400立方的時間少50分鐘”可得,-=50,解得x=1。因此,選擇B選項。45.法律責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實所引起的對于損害予以補償、強制履行或者接受懲罰的特殊義務,亦即由于違反第一性義務而引起的第二性義務。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導致法律責任的是(

)。A.陳某向電視臺舉報揭露某公司造假,電視臺沒報道B.陳某被公共汽車售票員提醒后,仍不給殘疾人王某讓座,結果王某被擠傷C.孫某和肖某談戀愛,后因感情不和分手,肖某極度痛苦,患上抑郁癥D.某公司要求工人每天至少工作16小時,加班費每小時5元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分析法律責任的定義可知其原因是“違反第一性義務”。A、B、C三項都不符合這一定義要點。D項違反了勞動法所規(guī)定的義務?!秳趧臃ā返谌鶙l規(guī)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薄秳趧臃ā返谒氖臈l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符合定義要點。故正確答案為D。46.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與給定的四個圖形的規(guī)律保持一致: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不同,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類或屬性類,線條的特征比較明顯,考慮數(shù)線。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guī)律。從左到右觀察,直線特征非常明顯,直線數(shù)依次為3、3、3、?,呈現(xiàn)常數(shù)列,所以問號處應該選擇為3條直線的圖形,只有D項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47.

之于黑暗,好像白天之于

。A.黃昏黎明B.夜晚光明C.夜晚日光D.黃昏月亮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逐一代入選項。A項:黃昏之后是黑暗,二者是對應關系,黎明是白天的組成部分,二者是包容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夜晚是黑暗的,二者是表示屬性的對應關系,白天是光明的,二者是表示屬性的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當選;C項:黑暗是夜晚的屬性,二者是表示屬性的對應關系,日光是太陽發(fā)出的光亮,不屬于白天的屬性,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黃昏之后是黑暗,二者是對應關系,白天與月亮無明顯邏輯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48.名校辦分校是近年來冒出的新生事物,這項舉措受到各方意見的________:“名校連鎖”是否________、是否與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___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質疑有名無實背道而馳

B.質詢名不副實南轅北轍

C.質疑名存實亡分道揚鑣

D.質詢名實不符不謀而合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備選詞語的語體色彩不同,根據(jù)文段的文體色彩進行判斷。第三步,第二空不好辨析,辨析第三空備選詞語的含義,選擇與文意最相符的一項。第一空,“質詢”為法律術語,專指代議機關的成員向其他國家機關及其官員提出質疑或詢問并要求答復的活動,不適用于句中所說的各方對“名校辦分?!边@項舉措的質疑,排除B、D。

第三空,句中質疑的是這項舉措是否與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理念不一致。“背道而馳”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胺值罁P鑣”比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道路。據(jù)詞義排除C。

故本題選A。

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語境,橫線上填入的詞語應搭配“舉措”,且體現(xiàn)出各方對于名校辦分校這種現(xiàn)象存有疑問,A項和C項“質疑”指提出疑問,符合語境。B項和D項的“質詢”指質疑詢問,詢問對象不能是“舉措”,排除B項和D項。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C項“名存實亡”指名義存在而實際已經消亡。名校辦分校是新生事物,并未消亡,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A項“有名無實”指空有名義或名聲而沒有實際,符合語境。答案鎖定A項。

第三步,驗證第三空。A項“背道而馳”指朝著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動方向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完全相反。形容名校辦分校的做法與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目標相反,符合語境。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成語和實詞的混搭填空。第一空,“質疑”指提出疑問以求解答;“質詢”指質疑詢問,多用于國家行政活動。文中提及的是名校辦分校這種舉措和各方的態(tài)度,不涉及國家行政活動,因此“質疑”較符合語境。排除B、D兩項。

第二空,名校辦分校,各方質疑的是分校是否具有與本校相當?shù)霓k學質量,A項的“有名無實”符合語意,“有名無實”指光有空名,實際上并不是那樣。而如果用C項的“名存實亡”意思則是說實際上學校已經消亡,不合文意,排除C項。

第三空代入驗證,文段的意思是,“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是各方的希望,而在名校辦分校時各方質疑這個舉措和均衡發(fā)展的方向是否相符,因此A項的“背道而馳”符合文意,“背道而馳”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故正確答案為A。

【成語積累】

名實不符:指名聲和實際不相符,空有虛名。

名不副實:指名稱或名聲與實際不相符,空有虛名。

不謀而合:指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分道揚鑣: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49.根據(jù)下列圖形上的數(shù)字規(guī)律,“?”處的數(shù)字應為

A.64B.88C.96D.104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是數(shù)圖推理。第二步,第一個圖片觀察可發(fā)現(xiàn)(2+6+4)×(3+1+5)=108,規(guī)律為周圍6個數(shù)字中不相鄰的兩組3個數(shù)字相加,再相乘可得中間的數(shù),驗證規(guī)律(5+4+6)×(2+1+3)=90,規(guī)律驗證成功,則所求項為(1+5+2)×(4+3+6)=104。因此,選擇D選項。50.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圖形組成元素不同,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類或屬性類,線條的特征比較明顯,考慮數(shù)線。第二步,一條式,從左到右找規(guī)律。所給圖形漢字筆畫數(shù)都是五筆,故問號處也應選筆畫數(shù)為五筆的圖形;排除C、D;題干圖形的封閉性依次是封閉、半封閉、半封閉、?,若最后有個全封閉圖形即可呈現(xiàn)對稱規(guī)律,由此排除B。因此,選擇A選項。51.批復適用于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其主要特點包括:A.針對性B.結論性C.敘述性D.及時性參考答案:AB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公文知識。第二步,批復適用于上級領導機關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屬于下行文,具有針對性,結論性,及時性和被動性等特點。因此,選擇ABD選項。C項:公文寫作的表達方式與其它寫作的表達方式一樣,包括敘述、說明、議論、描寫和抒情五種,其中最基礎、應用頻率最高的表達方式就是敘述,敘述的正確運用與否直接關系到公文的質量。敘述在指揮決策類、公布知照類和報請商洽類公文中經常運用,以期服務于機關公文的寫作。故敘述性不是批復的主要特點。C項錯誤。52.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jié)杠桿為(

)。A.匯率B.利率C.市場D.貿易總額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jié)杠桿。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jié)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故正確答案為A。53.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形象和________的精神標識,在全球化浪潮使一切物質生活、社會生活趨于同化的今天,文化及其內含的哲學、倫理已經成為不同國家民族間________自身身份的基礎,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內容和深層標準。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獨一無二

確認B.獨樹一幟

認知C.歷久彌新

認識D.亙古不變

明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第一空應與“精神標識”搭配,文化是國家的精神標識,自然是獨特不同的。C項“歷久彌新”指經歷長久的時間而更加鮮活,更加有活力,更顯價值,或者是指一樣東西不因時間而變舊,變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顯價值。D項“亙古不變”指從古至今永遠也不會改變。C項和D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和D項。A項“獨一無二”指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B項“獨樹一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家。A項和B項均符合語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疾閯淤e搭配。B項“認知”與“身份”搭配不當,排除B項。A項“確認”與“身份”搭配得當,符合語境。因此,選擇A選項。認識: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與聯(lián)系、并揭露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用的思維活動。明確:清晰明白而確定不移。54.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駕馭自然、開發(fā)自然,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時事熱點知識。第二步,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jié)約優(yōu)先、保護優(yōu)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tài)安全邊界。因此,本題錯誤。55.冰川--冰川期A.保險--保險金B(yǎng).斷代--斷代史C.近日--近日點D.年夜--年夜飯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guī)模冰川的地質時期叫做冰川期,但有冰川覆蓋的時期并不一定就是冰川期,兩者為非一一對應的關系。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jù)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因其發(fā)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保險會涉及到保險金,得到保險金就一定買了保險,保險和保險金為一一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斷代是指按時代或朝代劃分段落;斷代史指只記載某一段時代歷史的史書;根據(jù)斷代,寫的其中某個時代的歷史書叫做斷代史,但根據(jù)斷代寫的歷史書不一定叫斷代史,斷代和斷代史為非一一對應的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C項,近日是指最近過去的幾天,近來;星體在其運行軌道上,離太陽最近的點叫做近日點。二者之間無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年夜是指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年夜飯只農歷除夕晚上吃的飯。年夜吃年夜飯,年夜飯就是年夜吃的飯,年夜與年夜飯為一一對應的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56.M市某飯店因衛(wèi)生條件不達標,被當?shù)厥袌霰O(jiān)督管理部門依法暫扣營業(yè)執(zhí)照,這屬于行政處罰中的:

A.榮譽罰

B.行為罰

C.人格罰

D.財產罰

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處罰知識。

第二步,行政處罰是一種用來懲戒違法行為的行政行為。行為罰亦稱能力罰,是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行政相對方所采取的限制或剝奪其特定行為能力或資格的一種處罰措施。行為罰包括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yè)、責令關閉、限制從業(yè)幾種形式。題干中,M市某飯店被當?shù)厥袌霰O(jiān)督管理部門依法暫扣營業(yè)執(zhí)照即屬于行為罰。

因此,選擇B選項。

57.掛靠經營,是指企業(yè)、合伙組織、個體戶或者自然人與另外的一個經營主體達成掛靠協(xié)議,然后掛靠的企業(yè)、合伙組織、個體戶或者自然人以被掛靠的經營主體的名義對外從事經營活動,被掛靠方提供資質、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并定期向掛靠方收取一定管理費用的經營方式。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掛靠經營的是:A.甲將車輛登記在某個具有運輸經營權資質的單位名下,以單位的名義進行運營,并支付一定的管理費用B.乙加盟了一家連鎖奶茶店,按約定乙使用統(tǒng)一的加盟商標對外營業(yè),奶茶店向乙收取材料和技術管理費C.丙研究生畢業(yè)后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一般由律師事務所和委托人簽訂代理合同并寫明費用,然后由丙代理委托人處理相關事務D.丁和某公司達成協(xié)議,丁按照該公司的質量標準和名義對外供貨,該公司向丁收取相應的產品質量管理費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皰炜糠揭员粧炜糠降拿x對外從事經營活動”、“被掛靠方提供資質、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并向掛靠方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甲以具有運輸資質的公司的名義運營,符合“掛靠方以被掛靠方的名義對外從事經營活動”,甲支付一定的管理費用,符合“被掛靠方提供資質、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并向掛靠方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符合定義,排除;B項:乙使用連鎖奶茶店統(tǒng)一的加盟商標對外營業(yè),符合“掛靠方以被掛靠方的名義對外從事經營活動”,奶茶店向乙收取一定的材料和技術管理費,符合“被掛靠方提供資質、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并向掛靠方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符合定義,排除;C項:丙研究生畢業(yè)后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不符合“掛靠方以被掛靠方的名義對外從事經營活動”,不符合定義,當選;D項:丁按照某公司的質量標準和名義對外供貨,符合“掛靠方以被掛靠方的名義對外從事經營活動”,該公司向丁收取質量管理費,符合“被掛靠方提供資質、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并向掛靠方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符合定義,排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58.古代帝王、諸侯等死后,根據(jù)他們的生平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謚或謚號,謚號一般分為表揚型、批評型和同情型三種,下列歷史人物的謚號不屬于批評型的有:A.齊桓公B.隋文帝C.漢武帝D.唐太宗參考答案:ABC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常識。謚號是人死之后,后人給予評價的文字。根據(jù)謚法分為上謚、下謚和平謚,通俗的說就是表揚型、批評型和同情型。表揚型的謚號有“文”“武”“穆”等,批評型的謚號有“紂”“幽”“煬”“厲”等,同情型的謚號有“愍”“殤”等。A項錯誤,“桓”屬于上謚,表揚型的謚號。B項錯誤,“文”屬于上謚,表揚型的謚號。C項錯誤,“武”屬于上謚,表揚型的謚號。D項錯誤,“宗”為廟號,廟號一般稱為“祖”“宗”,一般開國之君稱祖,例如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等。守成之君稱宗,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宋高宗趙構等,故唐太宗不屬于批評型謚號。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BCD。59.謊言:欺騙A.謠言:抱怨B.讒言:無知C.佯言:委婉D.諍言:勸誡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分析題干詞項間關系,謊言帶有欺騙的屬性,二者之間是特征關系。謊言是欺騙的話。A項,謠言是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話,不是抱怨,與題干關系不一致。B項,讒言是誹謗的話,不是無知,與題干關系不一致。C項,佯言是說假話,不是委婉,與題干關系不一致。D項,諍言是勸誡的話,與題干關系一致。故本題選D。60.真正會溝通的人,________你自己說的話特別有意思,________你說的話,讓對方很容易接下去。劃橫線處依次填入正確的是:A.不但

而且B.既是

也是C.不僅

而且D.不是

而是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jù)語境“你自己說的話特別有意思”“讓對方很容易接的下去”可知,前后語義相反。第二步,辨析選項。D項“不是……而是”符合語境。因此,選擇D選項。A項和C項:均表示遞進關系。B項:表示并列關系。61.管理活動的本質是對組織資源的管理。(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管理(活動)的本質是對人的行為進行協(xié)調,即對人的管理,不是對組織資源的管理。故表述錯誤。62.1837年,莫爾斯發(fā)明了電報機;1876年,貝爾發(fā)明了電話機。這樣,利用電磁波可以傳輸(

)。A.圖像B.語言C.文字D.文字和語言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1837年,莫爾斯發(fā)明了電報機:1876年,貝爾發(fā)明了電話機。這樣,利用電磁波不僅可以傳輸文字,還可以傳輸語音。一般來說通信中使用的電磁波分為兩種:載波和基波,兩者之間的頻率差別很大,載波一般比基波大百倍、千倍,基波通過一定方式影響載波的參數(shù),信源和信宿約定好基波同載波參數(shù)的關系,從而實現(xiàn)了信息的傳遞。故正確答案為D。63.下列關于粉塵爆炸的說法錯誤的是:A.顆粒越小越易燃燒,爆炸也越劇烈B.越易氧化的物質,其粉塵越易爆炸C.越易帶電的物質,其粉塵越易爆炸D.含鹵素和鉀、鈉的粉塵,爆炸趨勢增強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可用常識法和可能性推理法解答。我們都知道,顆粒小的物體其分子的活躍度更高,爆炸后力量肯定更強,那么物體的顆粒越小爆炸應該越劇烈。A項正確的可能性大。易帶電的物質,其粉塵很可能也帶電,帶電粉塵運動過程中相互碰撞很可能產生電火花,使其更容易爆炸。C項正確的可能性大。由此可排除這兩項,增加準確作答的概率。A項說法正確。顆粒大小是影響粉塵反應速度和靈敏度的重要因素,顆粒越小越易燃燒,爆炸也越強烈。B項說法正確。越易氧化的物質,其粉塵越易爆炸,例如鎂、氧化亞鐵、染料等。C項說法正確。越易帶電的粉塵越易引起爆炸。粉塵在生產過程中,由于互相碰撞、摩擦等作用,產生的靜電不易散失,造成靜電積累,當達到某一數(shù)值后,便出現(xiàn)靜電放電。靜電放電火花能引起火災和爆炸事故。D項說法錯誤。據(jù)實踐分析,有機物粉塵中若含有COOH、OH、NH2、NO、C=N、C=N和N=N的基團時,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較大;含鹵素和鉀、鈉的粉塵,爆炸趨勢減弱。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常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粉塵發(fā)生爆炸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歸納起來主要是燃料、氧氣和溫度等。根據(jù)實踐分析,有機物粉塵中含有-COOH、-OH、-NH2、-NO、-C≡N、-C=N和-N=N的基團時,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較大;含鹵素和鉀、鈉的粉塵,爆炸趨勢減弱,并非增強。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呈細粉狀的固體物質被稱為粉塵,能燃燒和爆炸的粉塵叫做可燃粉塵。工廠內一些金屬粉塵,如鎂粉、鋁粉,生活中常見的淀粉、木粉等都是可燃粉塵。粉塵在爆炸極限范圍內,遇到熱源(明火或高溫),火焰瞬間傳播于整個混合粉塵空間,化學反應速度極快,同時釋放大量的熱,形成高溫高壓。由于這一過程中不斷有升高的壓力會產生沖擊波,因此,爆炸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力。A項正確,粉塵的表面能夠吸附空氣中的氧,顆粒越細小,粉塵總的表面積就越大,從而表面吸附的氧就越多,越容易發(fā)生爆炸。B、C項正確,粉塵爆炸的難易程度與粉塵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環(huán)境條件等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