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玉龍雪山審美意象_第1頁
淺談玉龍雪山審美意象_第2頁
淺談玉龍雪山審美意象_第3頁
淺談玉龍雪山審美意象_第4頁
淺談玉龍雪山審美意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淺談玉龍雪山審美意象

摘要:結(jié)合納西族留傳的關(guān)于玉龍雪山的故事傳說來探析玉龍雪山的審美意象。玉龍雪山在納西人的審美視野下是一座圣山,象征納西族靈魂深處的信仰;他又是一座情山,象征納西人至情至性的生活理想;同時玉龍雪山所象征的如夢如幻的“玉龍第三國”可以超越民族成為人類靈魂詩意棲居之所。

關(guān)鍵詞:玉龍雪山;審美美意象;圣山;情山;詩意棲居

玉龍雪山,位于麗江壩子北端。東西寬約13公里,南北長約35公里。全山13峰,峰峰終年披云戴雪,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并肩聳立在金沙江東岸;如一條矯健的玉龍,從碧空婉蜒而來,騰躍于錦繡大地之上。它氣勢磅礴,洋溢著一種雄奇、壯麗的美。這座銀裝素裹、巍峨屹立的玉龍雪山在納西族審美視野中已超越其雄奇、壯麗的外在形式之美,他在一代代納西人心目中是一座代表其民族靈魂信仰的圣山,同時又是一座代表納西族至情至性愛情、生活理想的情山。如果超越民族情感的層面玉龍雪山所象征的人間世外桃源—“玉龍第三國”可以說是人類靈魂的詩意棲居之所。他可以讓一個個旅人尋回在紛擾的現(xiàn)代社會中缺失的自我,尋回純真、寧靜、圣潔的精神休憩之所。

一、玉龍雪山簡介

玉龍雪山是云南亞熱帶的極高山地,從山腳河谷到峰頂具備了亞熱帶、溫帶到寒帶的完整的垂直帶自然景觀。雪山自然旅游資源豐富,景觀大致可分為雪域?冰川景觀、高山草甸景觀、原始森林景觀、雪山水景等。

玉龍雪山分布著歐亞大陸離赤道最近的現(xiàn)代海洋性溫冰川和雪海,冰川類型齊全,發(fā)育有19條現(xiàn)代冰川,總面積達平方公里,“白水一號”現(xiàn)代冰川長達公里,位于在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的正下方。從山腳望去,如同一條瀑布懸掛天際,令人震撼不已。冰舌部分的冰塔林,像一把把刀戟直刺蒼穹,在陽光的照射下,不白而綠、綠雪萬仞,仿佛一塊塊巨大的翡翠碧玉鑲嵌在怪石嶙峋之間,此景即為已故的原臺灣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先生筆下的“綠雪奇峰”??拷?,只聽見有“嘩啦啦”的流水聲,那是冰川融化后形成的冰河。前方的扇子陡發(fā)出陣陣巨響,那是雪崩時發(fā)出的響聲,就像在“滾雪?!薄Gf年來,扇子陡始終如一、源源不斷的為冰川補給著新雪。變幻莫測的雪山,不時漫天雪花,令人舉步維艱;不時風起云涌,令人略感寒意;不時光芒萬丈,恍若隔世,不禁感慨萬千。

二、玉龍雪山審美意象

審美意象就是意中之象,象中之意;是意與象的契合,情思與物象的交融;是我情投射于外物、染化外物、外物反射我情、被我情染化,使情由物依、物以情存,這種渾沌的統(tǒng)一體在情感的張力下,由想象力驅(qū)動記憶表象和知解力,發(fā)生共振,以具體的個別的實情實景為依托,無限延伸,由近而遠,由實而虛,由存在而幻化,由清晰而模糊;并超越當下自我與對象的有限、必然,喚醒積淀在心靈深處的對人生、命運、世事、萬物乃至天地古今的本體關(guān)注,達到高峰體驗。一代又一代的納西人面對大自然如此這般神奇、美妙的造化—玉龍雪山,在納西人的審美視野下玉龍雪山的審美意象已不僅僅是一座雪山,他是一個民族的“民族保護神”的化身,又是納西人心中生命的歸宿地。在漫漫歲月中,這座圣山與情山鑄造著納西人的心靈,陶冶著納西人的精神,也記下了納西古王國的美麗和清純,記下了納西人在茫茫人世上的溫馨快樂和絕世悲情。生生死死,永生永世,玉龍山都在納西人的心靈中,無論是生與死,無論世路千里萬里,他們的心和靈魂,最終都要回歸于這白雪茫茫的凈土。這山是麗江之魂,納西之魂。同時對于一個個慕名而來的雪山游客來說,他們對雪山的自然審美中,在感嘆于雪山的雄奇秀美時,通過理解雪山與納西人的骨肉聯(lián)系可以找尋到每個人夢想中的精神家園。

(一)圣山—納西族靈魂深處的信仰

審美意象是一種主體意象性的設(shè)計圖像,具有強烈鮮明的情感色彩,情景交融,景情混同。所以景已不僅僅是客觀純自然的物境,浸透著主觀覺悟;情也不是個體哀樂,而是在審美地認識客觀現(xiàn)實過程中產(chǎn)生的對自然和生命的態(tài)度,是被外物所激發(fā)起來的具有意象特征的審美沖動。雖然質(zhì)樸的納西人面對玉龍雪山質(zhì)樸地審美中從來沒有想到過這般深奧地審美意象原理但這種人與山的情感交融卻實實在在的存在于納西人心中,在他們心中玉龍雪山是神圣的,象征他們靈魂深處的一種信仰。

相傳納西族全民信仰的民族保護神“三多”是玉龍雪山山神,玉龍雪山是他的棲息之地和化身。納西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古時,玉龍雪山下村里一小伙上山打獵,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只如白雪一樣晶瑩燦爛的白鹿,他急忙張弓搭箭射過去,但白鹿悠然消失。小伙跑過去看到剛才白鹿出現(xiàn)處橫臥著一個雪白的大石,他用手推了一下,大石居然動了起來。他覺得這石頭很神就打算背回家。結(jié)果一上背感覺這石頭輕如一張紙,背了到半路歇了一會這石頭就再也背不起來了,石頭一下子變得重如山,小伙意識到這石頭有靈,便跪拜說:“神石,這里不是你呆的地方,請讓我繼續(xù)背你走。”說完白石果真又變得輕如鴻毛。當小伙把它背到后來建蓋三多廟的那個地方時,這個白石又變得重如泰山,而且再也不變輕了。這件事情驚動了納西王,納西王便命令在那里建蓋了一座神房,將白石供奉在神房里。從這以后,每逢納西人與敵人戰(zhàn)斗,總是有一個面如白雪,目如閃電,身著白盔甲,騎白馬、持白矛的武將出現(xiàn),幫助納西士兵戰(zhàn)勝敵人,擊敗敵人后又悠然消逝。從此納西王統(tǒng)治的王國在這個神秘武將的幫助下變得日益強盛起來。這個神秘的武將曾托夢給納西王,說他的名字叫三多。從此玉龍雪山成了納西人心中美好家園的“保護神”,直至今日仍把農(nóng)歷二月初八做為“三多節(jié)”,代表對玉龍雪山三多神的祭奠。

三多是玉龍雪山山神,又是戰(zhàn)神。過去納西武士出征前都要祭三多神,無數(shù)納西兒女在沙場上高呼著三多的威名,沖鋒陷陣,視死如歸??梢娪颀堁┥皆谝淮{西人的心目中具有其特殊的神圣意義。他見證了一部納西族悠悠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可以說沒有雪山神靈的保佑就沒有納西兒女成長的今天。這座神奇的雪山,演繹出大千世界天地精靈和納西族人無數(shù)悲歡離合的故事,將無數(shù)傳奇和勝跡留在人間,將納西人漫漫歲月中的心靈史融在雪間。

(二)情山—納西人至情至性的生活理想

審美意象強調(diào)自由和主體精神,想象力不受束縛地馳騁。在納西人的審美視野玉龍雪山又是一座象征其至情至性生活理想的情山,他跨越了兩個空間,兩個域界—關(guān)于情的此岸和彼岸,今生和來世。傳說中的納西人特別是那西女人因不滿包辦婚姻不能和自己心愛的胖金哥永結(jié)同心,他們就結(jié)伴來到愛神和徇情精靈們所在地高山理想園,穿上他們平生最漂亮的衣服,載歌載舞的尋歡幾天后,找一處至美的風景或草坪,或山澗,或大樹,或繩索橋上一同徇情,最多的是九對青年相約一起情,他們視雪山為死后可以去云霓彩霞織衣,與飛禽走獸同樂共歡的生命理園。因此它成了一座“情山”,它背后的虎跳峽也成了一個“情峽”,這里流傳著無數(shù)的山川人物傳奇,其中很多都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的故事,那真是人間有情,山川亦情深。這些情山情峽,山水癡情故事的背景,是納西古國那無數(shù)的風塵絕世情。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男女在雪山對面的山崖上相識并且相愛了。但是那在很早已前,村里還流行著指父為婚的傳統(tǒng),所以村里的人們不接受他們的感情,想要拆散他們,可是他們卻都是熱血青年,不愿意服從。經(jīng)過雙方多次商議決定離開,他們一直向往那坐神秘的雪山,所以他們走向那里。他們走到了他們相識并且相愛的山崖才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路可以通想雪山,而且山崖與雪山之間是一個深不見底,石進不聞聲的懸崖峭壁啊,可是后面就是家族的人們在追趕他們,他們不想回去,也不想分開,于是倆人對視良久,又回頭看了看族人,縱身而下。層層的云霧之間,只能隱隱約約的看見倆人的身影,就象是幻雪之都的神,他們自由了,他們可以相愛了,可以永遠的在一起了。從此之后,有很多的相愛男女遭受家族反對之后都會在這里徇情,這里也就成了戀人們常來得地方。傳說只要是相愛的戀人能夠登上這坐神奇的雪山,就能夠擁有甜蜜的愛情,所以有很多很多的戀人都會來這里看,希望能夠在這里找到通往雪山的密道。這個傳說讓雪山變得神秘,神秘深不可測他可以蘊含人們心中一切美好的幻想與憧憬。

玉龍雪山還有一個流傳至今關(guān)于愛情的“一米陽光”的傳說。傳說很久以前美麗的納西女子開美久命金和朱補羽勒盤深深相愛,卻遭到男方父母的極力反對,傷心絕望的開美久命金殉情而死,朱補羽勒盤沖破重重阻撓趕來,已是陰陽兩隔。悲痛之中他燃起熊熊烈火,抱著情人的身體投入火海,雙雙化為灰燼……開美久命金死后化為“風”神,她在玉龍雪山頂上營造了一個情人的天堂:沒有苦難、沒有蒼老、無比美好的玉龍第三國,專門誘惑失意的情人步她的后塵。開美久命金和朱補羽勒盤是納西傳說里最早殉情的一對戀人……后來,民間逐漸相傳,在麗江玉龍雪山頂上,每到秋分的時候,上天就會撒下萬丈陽光,在這一天,所有被陽光照耀過的人們都會獲得美麗的愛情和美滿的生活!可這招來了善妒的“風”神的嫉妒,因此,每到這天,天空總是烏云密布。人們的所有夢想都被那厚厚的云層所遮蓋。風神善良的女兒,因為同情渴望美好生活的人們,就在那天,偷偷的把遮在云層里給人們帶來希望和幸福的陽光剪下一米,撒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上的一個山洞中,讓那些愛情的勇者,讓那些對愛情執(zhí)著同時又不懼怕困難和危險的人們,可以在那天得到那一米陽光的照耀,而因此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總之一個個震撼靈魂的傳說,見證著玉龍雪山非同尋常的審美意象。玉龍雪山是無數(shù)殉情青年男女的感情、靈魂的最佳歸宿,

他像我們閃耀著納西人至情至性的人性光輝,展露著納西人對生命的執(zhí)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所以那些與玉龍雪山真正有緣的游人,來到這里在欣賞雪山壯觀景色的同時,只有讓自己靜下心來聆聽一下大山和森林的聲音,只有懷著一顆安靜的心,才能品味出這個地神下降的高山草甸那種曠世的凄美,才能聽得到那大山之魂的歌聲,大地精靈的絮語。

(三)玉龍第三國—人類靈魂的詩意棲居之所

在很早之前,納西族的先民用東巴文字書寫的故事就勾畫出了玉龍雪山中這樣一幅美景:生靈間沒有相互踐踏、相互吞噬和惡語相交,也沒有生老病死,只有無憂無慮的生活。姑娘們用白云和白風織衣,用牛乳和羊乳沐浴,騎紅虎和白鹿出行,乘仙鶴與雄鷹高翔。人們把這個美好的世界稱之為“玉龍第三國”,人們相信殉情后的人的靈魂就會到達這里,愛情將天長地久。民間流傳的殉情調(diào)《游悲》對于“玉龍第三國”的描寫也充分在現(xiàn)了這一理想國的內(nèi)涵,“撫魯游翠閣,愛神居住地。雪石像綠玉,雪巖像水晶。金水右邊流,銀水左邊繞。土地不用耕,年年松軟軟。莊稼不用種,歲歲綠茵茵。花開永不謝,綠葉常青翠。蜂叫似口弦,鳥鳴如彈琴。晨霧是紗帳,日月做明燈。彩霞織衣裳,白云做腰帶。這里沒有蚊子,這里沒有蒼蠅。沒有苦和痛,沒有淚和愁。獐子當家狗,斑虎當牛耕;玉鹿當馬騎,野雞當晨雞”。青春不消逝,快樂永相隨?!边@樣一幅美好生活畫卷類似納西族版的“世外桃源”:生命復(fù)歸自然,在自然中自得其樂。一直以來留在納西人對玉龍雪山的審美意象中。

同時古往今來的不少高人雅士、中外名士都對這座山結(jié)下不解之緣,玉龍雪成了他們夢幻中的家園。徐霞客當年來到云南見“雪山一指,豎立天外,若隱若現(xiàn)”,欣然寫下了詠玉龍雪山的詩章《觀雪》:北辰咫尺玉龍眼,粉碎虛空雪萬年。華表不驚遼海鷗,崆峒只對藐姑仙。沈從文也曾對玉龍雪山結(jié)下一段深深的惆悵迷惘之情。他曾構(gòu)思過一部以玉龍雪山風光民情為題材的小說《虹橋》,從中流露出沈從文先生對玉龍雪山一種不同反響的大自然審美意識及他對自然美、自然之神秘的感悟力,一種自然之美到極致產(chǎn)生的宗教感、神圣感、空靈感。從雪域高峰那四顧茫茫、天地悠悠、白雪靜默、古泉淙淙、山花寂寂等景象中感悟到宇宙洪荒,滄海桑田,想到歲月悠悠而人生苦短的千載孤獨,萬年惆悵。被西方稱為“納西學(xué)奠基者”的美籍奧地利人洛克,從1921—1949年長期留居中國麗江,進行關(guān)于中國西南植物、地理、納西族歷史、東巴文化的研究。洛克對麗江、玉龍雪山也有著深厚的情感,洛克曾想以自己所有的藏書,換取雪山腳下供他長眠的一塊凈土,讓自己的身心和靈魂永生永世與這座雪山長相廝守。在他去世之前在躺夏威夷的病床上還多次念叨著:與其死在這病床上,我是多么想死在玉龍雪山的白雪和鮮花叢中。

現(xiàn)如今無數(shù)慕名前往雪山的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游人都對玉龍雪山充滿了深深地眷戀。很多游人離開雪山后在網(wǎng)上、博客上留下了對玉龍雪山的贊美和感嘆,留下他們永遠的懷念,因為在這里讓他們尋到了在現(xiàn)代社會中失卻的樂園,面對皚皚白雪,青青的綠草,千年的古樹,清冽的泉水,星星點點的野花,品味雪山所孕育的如詩如畫的古老傳說,陶醉在這一片飛花雪月的唯美世界,疲憊的現(xiàn)代人尋到了靈魂的休憩所。正如一段殉情悲劇長詩《魯般魯饒》中愛神游祖阿主呼喚痛苦的女主人公開美久命金來投奔他的樂土玉龍第三國時說:“開美久命金!你痛苦的眼睛,來這里看一看草場上的鮮花。你疲憊的雙腳,來這里踩一踩如茵的青草!你痛苦的雙手,來這里擠牦牛的奶!你來吧,到這云彩繚繞的雪峰中來!來這里吃樹上的也蜂蜜,來這里飲高山的清泉水。來這里把美麗的野花插滿你的頭。用紅虎當你的座騎,用白鹿耕耘山中的地。來吧,你來這里擠寬耳朵母鹿的奶,你來這里織飄飄的白風和白云?!眮淼竭@里與清風白云、綠樹紅花相伴,啜飲高山清流,腳踏如茵芳草,與飛禽走獸為友,以白云彩霞為衣。來到這里,一切人間的惡濁,皆可以擺脫,一切世俗的痛苦,皆可以忘卻。這種樸素而超越的人生理想和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美麗境界是生活在鋼筋混凝土中的現(xiàn)代人夢寐以求的。

所以說玉龍雪山—如夢如幻的玉龍第三國,足以超越一個民族曾為人類靈魂的詩意棲居之所。

總之,玉龍雪山做為麗江旅游形象的一個符號性標識,在浩浩蕩蕩的旅游發(fā)展熱潮中,將不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