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崇拜與古典小說的怪力亂神_第1頁
圖騰崇拜與古典小說的怪力亂神_第2頁
圖騰崇拜與古典小說的怪力亂神_第3頁
圖騰崇拜與古典小說的怪力亂神_第4頁
圖騰崇拜與古典小說的怪力亂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圖騰崇拜與古典小說的怪力亂神

“圖騰”,源于印安第語,本義為“親屬”和“標(biāo)記”。“一種公共團體所用的名號與標(biāo)識。”圖騰與母系社會共存。在母系社會中,圖騰信仰是占有支配地位的思想意識。它認(rèn)為,人與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血緣關(guān)系,每個氏族發(fā)端于這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因而它成了該氏族的共同祖先和保護神,成了該氏族的徽號、標(biāo)志和象征。圖騰崇拜成了原始宗教的一種形式。馬林諾夫斯基認(rèn)為圖騰包含三個基本內(nèi)容:1、自然崇拜和對動植物的祭祀;2、一種公共團體的信仰;3、人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親屬關(guān)系。他說:“如果我們把圖騰放入較大的布局中,而看到其中的自然崇拜和對于動植物的祭祀,我們很容易覺察出這一種信仰是確認(rèn)人與其周圍環(huán)境的親密的親屬關(guān)系?!?/p>

中國史前神格人面巖畫的諸種符式系統(tǒng)即顯現(xiàn)了人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親屬關(guān)系:人們對宇宙、天地、日月、星辰、水波的崇拜,尤其是對太陽神的崇拜。內(nèi)蒙古桌子山、狼山達(dá)里等處,大量的太陽巖畫證明中國確有過一個太陽神崇拜的時期,并且達(dá)到了極盛的狀況。在我國山東、四川、內(nèi)蒙、廣西、云南、江蘇等地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的巖畫中,亦皆有光芒四射的太陽圖象。這類自然神崇拜巖畫“形象而又直觀地表達(dá)了古人對于宇宙、天地、太陽、人類之間關(guān)系的率直的認(rèn)識,尤其是對太陽與人類生命之關(guān)系,把握了真諦?!弊匀怀绨菔亲钤绲囊环N原始信仰?!吨芏Y·春官·大司樂》提到“以祀天神”,里的“天神”,指的是五帝及日月星辰?!抖Y記·祭法》說“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fēng)雨,見怪物,皆曰神?!惫识匀怀绨葜杏钟酗L(fēng)雨、雷電、山川、江河、樹木等,皆莫不各神其職。

中國遠(yuǎn)古時代就有對雷神的崇拜。據(jù)《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崩咨竦纳窀褫^高,《太平御覽》卷五引《春秋合誠圖》說“軒轅,主雷雨之神?!敝腥A民族的始祖之一黃帝,原為雷神。周秦以后,稱為“雷師”或“雷公”。雷公地位下降,成為催云助雨的雷部天將。古人認(rèn)為,雷神能辨別善惡,替天行道,擊殺有罪之人。如《西游記》第四十五回孫悟空在車遲國召喚來了雷神鄧化時,就高呼:“老鄧!仔細(xì)替我看那貪贓壞法之官,忤逆不肖之子,多打死幾個示眾?!蹦抢自桨l(fā)震響起來。道教吸收民間的雷神信仰,加以改造,建造成一部完整的雷部神系,道經(jīng)稱“九天應(yīng)元崍聲普化天尊”為雷部主宰之神,下統(tǒng)三十六員雷神天君,諸天君中比較著名的有鄧、辛、龐、劉、畢幾位元帥。

《搜神記》有關(guān)于雨神的記述:“赤松子,神農(nóng)時雨師也。服水玉散,以教神農(nóng),能入火不燒。至昆侖山。常入西王母室中。隨風(fēng)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帝時,復(fù)為雨師,游人間。今之雨師本是焉。”據(jù)《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記載,雨師有妾,為人黑身人面:“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龜。”雨師亦名“屏翳”和“玄冥”。

神仙在天地之間自由遨游,也需要一個歇腳和聚集之地,從“仙”字來看,它與山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因而高聳入云,幽深莫測的山便成了眾神仙聚集活動的場所,蓬萊山就是其中之一。蓬萊山在渤海中,由三座山組成,包括蓬萊、方丈、瀛州。因后世流傳的仙話往往多稱蓬萊,因此蓬萊就成了“仙山”的代稱?!逗?nèi)十洲記》分別敘及這三座神山。說蓬萊周圍環(huán)繞著黑色的海水,即使無風(fēng)也會碧波萬丈,凡人無法靠近;方丈島上專門聚集著群龍,有金玉琉璃的宮殿;瀛州島上生長著靈芝仙草。據(jù)傳,居住和往來于仙山的,只能是修煉出老的超脫塵世的“仙人”。這些仙人神通廣大,長生不死。蓬萊仙系是一個成員眾多的群體,從其來歷和身份看,一般有以下三類:一是神仙家、方士修煉而成;二是從神仙轉(zhuǎn)化而來,如盤古、黃帝、西王母等;三是一些歷史人物,如老子、呂尚、東方朔等。這些歷史人物各有其不凡的傳說,因此被奉為仙人。

在《淮南子》中,昆侖山被仙話為長生不死、能使風(fēng)雨和太帝之居的神靈之地:“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fēng)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fēng)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之乃神,是謂太帝之居?!?/p>

《淮南子·地形篇》中,有對溝通天地之具的“建木”的描寫:“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p>

《山海經(jīng)》中亦記述了可以登天的肇山、靈山等,《海內(nèi)經(jīng)》稱

華山青水之東,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大荒西經(jīng)》

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

又有名為“天樞”之日月山,《大荒西經(jīng)》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

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天下雄”之譽的華山,由落雁峰、朝陽峰、蓮花峰、云臺峰、玉女峰五峰組成。五峰環(huán)聳,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名“華山”。據(jù)傳,盤古、軒轅黃帝都曾在此居住。后來堯舜及周武王都曾巡狩華山。歷史上許多神仙家于山中隱居、修煉,如馮夷、青鳥公、毛女、赤斧、蕭史、弄玉等。

紀(jì)昀云:“《山海經(jīng)》書中敘述山水,多參與神怪……核實定名,實則小說之最古者耳?!焙鷳?yīng)麟亦稱其為“古今語怪之祖”。

上述神話,正如卡西爾《語言與神話》所說,它們并非“從確定的、經(jīng)驗的、實際的存在中蒸發(fā)出來,像一片眩目的霧氣那樣漂浮在實際世界之上的幻想產(chǎn)品……原初的‘經(jīng)驗’本身即浸泡在神話的意想之中,并為神話氛圍所籠罩。

圖騰神話形象地反映了上古先民的信仰態(tài)度與思維模式。在我國上古神話中,物怪之多遠(yuǎn)勝于人妖。一部《山海經(jīng)》,是奇禽異獸、精靈物怪的大觀。這里有人面如魚,其音如鴛鴦的人魚;有九首人面鳥身的九鳳;有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fēng)雨是謁的燭龍;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的九尾狐;有其狀如鳩,其音苦呵,名曰灌灌的鳥;有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食人之狍鴞;有人頭龍身、鼓腹而遨游的雷神;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的食人之獸;有三面一臂的顓臾之子;有操戈盾立,無首的夏耕之尸;亦有有游于東海,溺而不返,化為精微鳥而發(fā)誓填海的炎帝女……種種設(shè)想,光怪陸離,神氣風(fēng)霆,令人驚嘆不已。上古神話中的風(fēng)神韻致為后世小說家提供了大量具有可拓性的前形象,哺育激發(fā)了小說家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馬林諾夫斯基解釋的“圖騰”亦包括對動植物的祭祀活動。弗洛伊德談到這種“動物崇拜”的祭祀活動時說:“這種動物圖騰一方面是具有血肉之軀的祖先,是保護整個家族的精靈……”這種由先民的風(fēng)俗習(xí)尚,積淀而成的原始宗教信仰認(rèn)為,人與某種動物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血緣關(guān)系。每個氏族發(fā)端于這種動物,因而它成了該氏族的共同祖先和保護神,成了該氏族的徽號、標(biāo)志和象征。圖騰崇拜也因而成了原始宗教的一種形式。動物圖騰的形式經(jīng)歷了其本體形象、圖騰神話,以及圖騰神圣化的演變。動物圖騰因不同的民族、區(qū)域文化圈而異。如半坡氏族是魚圖騰;越族先民信仰鳥圖騰;殷人是燕子圖騰;臺灣高山族信仰蛇圖騰、山羊圖騰;壯族信仰蛙、龍、鳥圖騰;普米族以虎圖騰;彝族以獐圖;瑤族、苗族以狗、龍為圖騰;傈傈氏族的圖騰物是虎、蜂、熊、猴、羊;怒族以蜂、鼠、虎、蛇為圖騰;畬族信仰狗圖騰,并將圖騰繪在畫上,號稱祖圖,祭祀時要唱狗皇歌,敘述其與狗的骨肉之情。周人的圖騰物是熊。關(guān)于周人的始祖后稷的誕生《詩·大雅·生民》云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姜嫄,炎帝后,為高辛之世妃。這首詩敘述姜嫄憂慮無子,便虔誠地祭祀上帝,祈求賜子。她踏著了上帝的大足跡,心震感動,于是懷孕了。生下了后稷——周人的始祖。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币蛱熳又附獘愃`之足跡乃大熊的足跡,所以周人以熊為圖騰。

圖騰崇拜既有因不同的民族、區(qū)域文化圈而異的神話,又有在神州大地各民族互相交流、影響中孕育的神話,這類神話是圖騰的神圣化?!抖Y記·禮運》:“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彼鼈円巡粌H僅是神話傳說中的精靈物怪,而是被神化為人們生活中的吉祥物。關(guān)于“龍”圖騰神話,《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即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與后宮跟從而上的有七十余人,龍乃上天。還有些小臣不得上,于是都抱著龍髯,髯斷落地,并墜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只得抱弓與龍髯而哭號。《史記》是一部謹(jǐn)嚴(yán)的史書,乃持此說,可見龍與中華民族文化淵源之深了。

弗賴分析圖騰象征的基礎(chǔ)時說:“把神靈同動物、植物認(rèn)同一體,這便構(gòu)成了圖騰象征的基礎(chǔ)?!蔽覀兊淖嫦纫札垶槭甲?,“龍”因人而“神”,“天子”被敬為“真龍”。故而視為至上、至圣、至尊?!褒垺币啾簧窕癁槌帻?、青龍、黃龍、紫龍、白龍、黑龍、金龍、玉龍;又被譽為飛龍、游龍、臥龍、盤龍、蟄龍和潛龍?!褒垺辈粌H為中原漢族所尊奉,而且為一些邊遠(yuǎn)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所敬奉。如古代匈奴會諸部落酋長祭祀祖先、天地、神鬼,商議國事,皆于“龍城”舉行慶典,稱之為“龍祀”。南單于歸附漢朝后,凡舉行龍祀,便兼祀漢帝。新疆吐魯番一帶發(fā)現(xiàn)的古代龍神圖象,西藏地區(qū)許多出土的龍形工藝品,與江淮一帶無異。邊地古來的尊龍意識亦與中原的“天人感應(yīng)”的觀念趨同。往往將自然的某些怪異現(xiàn)象視為天帝有意制造出來“譴告”人們的東西。西漢學(xué)者董仲舒《春秋繁露·心仁且智》中說:“國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災(zāi)異以譴稿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不僅自然界的雷電雨雪、日出月落、山崩河溢、花開葉墜……一切都?xì)w因于上天的神力,甚至人類的悲歡離合、吉兇際遇等也都賦予神秘的天意。這種天人感應(yīng)思想,就是篤信神靈對人的絕對支配、掌握的宿命觀和祈望人對神靈的皈依。在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篇》卷二十九“正德龍異”中就有這樣一段關(guān)于神異之龍的記述

正德七年六月,山東招遠(yuǎn)縣,夜有赤龍懸空如火,自西北轉(zhuǎn)東南,盤旋而上……直隸山陽縣有九龍晝見,俱黑色,一龍吸水,聲聞數(shù)里,吸魚舟并舟中女子于空中,復(fù)墜而無傷。水涌白丈,行人不能渡者七日……直隸常熟縣俞野村,迅雷振電,有白龍一、黑龍二,乘云并下,口吐火,目如炬,鱗、甲、頭、角俱見,撤去民間房三百余家,吸舟二十余艘,并舟人空中墜地,有怖死者。

四靈之一的“鳳凰”,為殷商的圖騰?!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描述鳳凰的形狀與特征:“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之祥和鳥。這種鳥“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洞蠡奈鹘?jīng)》視鳳為三種類型:“有五采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鸞鳳自歌,鳳鳥自舞?!泵鳌っ珪x《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廣要·鳳凰于飛》認(rèn)為鸞即鳳也:“鳳有五種,多青色者為鸞?!薄稄V雅·釋鳥》:“鸞鳥……鳳凰屬也?!薄墩f文解字》:“鸞,亦神靈之精也。赤色,五采,雞形。鳴中五音?!薄傍P凰”是古代傳說的瑞鳥名,是為鳥中之王?!对姟ご笱拧ぞ戆ⅰ罚骸傍P凰于飛,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薄妒酚洝ぴ徽吡袀鳌罚骸傍P皇不與燕雀為群”,贊美了鳳凰這一圣鳥,翱翔萬里,不與雜鳥為伍的特立獨行。

據(jù)說鳳凰只棲息于梧桐樹上,故古人又將梧桐樹枝稱之為“鳳條”。在中華民族圖騰崇拜中,鳳龍并尊?!赌淆R書·王僧虔傳》曰:“優(yōu)者則龍鳳,劣者猶虎豹?!薄逗鬂h書·光武記》:“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薄稌x書·束暫傳》:“在野者龍逸,在朝者鳳翔?!蹦铣悺ば炝辍对诒饼R與梁太尉王僧辨書》:“鷹龍圖以建國,御鳳邸以承家?!彼瓮趺髑濉稉]塵錄》:“鳳燭龍燈,燦然如晝?!蓖蹙S《奉和圣制御春明樓應(yīng)制詩》:“遙聞鳳吹喧,闇識龍輿度。”高啟《詠隱逸詩》:“南陽有龍鳳,乘時各飛翻?!崩畎住断尻柛琛罚骸败嚺詡?cè)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倍鸥Α蹲襄返钔顺谔枴罚骸皩m中每出歸東省,會送夔龍集鳳池?!苯泽w現(xiàn)了古人龍鳳崇拜意識。

“麟”也是人們傳說中的一種罕見的神靈、祥兆之物,故而又稱麟為“祥麟”?!渡胶=?jīng)》:“雄曰麒,雌曰麟。其狀麋身,牛尾,狼蹄,一角?!睎|方朔《十洲記》記曰:“西海中央有鳳麟洲,洲上多鳳、麟,數(shù)萬各為群。有山川地澤及神藥百種。”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篇·禨祥》稱麟為龍子

龍極淫,遇牝必交。如得牛,則生麟。

麒麟之生,多托牛腹。戌化二十年甲辰,泗洲民家牛生一麟,咸以為怪,殺之……嘉靖十二年癸巳,山東聊城縣農(nóng)家牝牛產(chǎn)一麟,形狀瑰異,甫出腹,即嚼一鐵煎盤,食之盡……萬歷十三年乙酉,河南光山縣有一麟,亦牛所孕。其產(chǎn)時,光怪照耀,比鄰皆謂火發(fā)……至甲午年,鎮(zhèn)江府復(fù)獲異獸,大抵與前二類相類。

傳說中的“麟”不僅神靈,而且仁厚?!对娊?jīng)·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詩中“趾”乃蹄子,“定”是額頭。意謂:襟懷坦白的公子就像麟一樣仁厚,不用蹄子踢人;襟懷坦白人的子孫就像麟一樣仁厚,不損人;襟懷坦白人的子孫就像麟一樣仁厚,不用角觸碰人。

四靈之“龜”亦稱為靈龜。《爾雅·釋魚》:“一曰‘神龜’,二曰‘靈龜’。”郭璞注曰:“涪陵郡出大龜,甲可以卜,緣中文似玳瑁。俗呼為‘靈龜’,即今‘觜攜龜’。”因龜被視為靈物,古人用龜甲占卜,以判兇吉?!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褒斦變醇??!段究澴印の渥h》:“合龜兆,視吉兇,觀星辰風(fēng)云之變?!薄抖Y記·禮表》:“是以不廢日月,不違龜筮,以敬事其君長,是上不瀆于民,下不瀆于上?!饼?,龜被神化之后,山城亦因之而得名為“龜山”、“龜城”?!渡胶=?jīng)·中山經(jīng)》記曰

又東南一百三十里……曰龜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青雄黃,多扶竹。

“龜山”又被稱之為“蛇巫”之山?!逗?nèi)北經(jīng)》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而東向立。一曰龜山。

據(jù)傳,戰(zhàn)國時,秦國張儀、司馬錯取蜀后,在成都筑城,屢頹不立,時有大龜從江中出現(xiàn),周行旋走,人以為神異,遂隨其所行走的路線筑城。旋筑即立,穩(wěn)固而堅。由于緣龜而成城,此城即以龜而命名。五代蜀太后徐氏曾因游覽此地而作七絕《題天迥驛》

周游靈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暫得行。

所恨風(fēng)光看未足,卻驅(qū)金翠入龜城。

詩中所提“龜城”,亦即成都的別名。

《尚書》稱龜為靈物,《周易·系辭上》記曰:“河出圖,洛出書?!毕鄠鞣耸蠒r,有龍馬從黃河出現(xiàn),背負(fù)“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xiàn),背負(fù)“洛書”。此二物皆為天授神物。漢儒孔安國認(rèn)為,“河圖”即“八卦”;“洛書”即“洪范九疇”。漢代張衡《東京賦》:“龍圖授羲,龜書畀姒?!碧谱诔汀对伮逅罚骸安势炫R鳳闕,翠幙遶龜津?!薄褒敃?、“龜經(jīng)”皆出自《周易》“河出圖,洛出書”之語。古代還設(shè)置專職,掌管六龜之屬,若有祭祀,則奉龜以往。而此類官員又稱為“龜人。”他們有的專門從事龜卜算卦之業(yè),《淮南子·說山訓(xùn)》記曰:“神龜能夢見元王,而不能自出漁者之籠。”《莊子·外物》亦載:神龜為漁者余目捕獲,托夢于宋元王,元王令余目獻龜,殺龜取殼,用于占卜,皆靈驗。龜人也有的從事理術(shù)研究。

龜人所出的此類專著名曰“龜經(jīng)”。如《隋書·經(jīng)籍志》中即有《龜經(jīng)》一卷,系晉代掌卜大夫史蘇撰著?!缎绿茣に囄闹尽酚涊d,柳彥詢、柳世隆著有《龜經(jīng)》各三卷,劉寶真、王弘禮、莊道明、孫思邈各著《龜經(jīng)》一卷。

《宋史·兵志》記載:“戰(zhàn)國時,大將之旗以龜為飾,蓋取前列先知之義,今中軍亦宜以龜為號,其八隊旗,別繪天、地、風(fēng)、云、龍、虎、鳥、蛇。”漢代典制,高官的印紐皆刻龜形?!稘h官舊議》:“中二千石,二千石銀印青緺,皆龜紐。”《補遺》:“列侯印黃金龜紐,文曰印;丞相、大將軍黃金印龜紐,文曰‘章’,其他大臣銀印,皆龜紐,其文刻‘某官之章’。”而元龜與九鼎并稱為“龜鼎”。《漢書·宦者傳序》:“自曹騰說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遷龜鼎?!逼渥⒃唬骸褒敹?,國之守器,以喻帝位?!?/p>

圖騰信仰除了麟、鳳、龜、龍這“四靈”之外,還有仙鶴、瑞鹿、喜鵲、鴿子、鯉魚、虎、象、羊、牛、馬、犬、豕等,也被浸人祥瑞,信為吉物。

如果說上述圖騰意識是從人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的親屬關(guān)系,從宗教的角度反映了我國上古先民的信仰態(tài)度與思維模式,那么弗洛伊德的圖騰理論則是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闡釋了“動物崇拜”意識,他認(rèn)為,圖騰的社會歷史根源只不過是原始人為了得到部落統(tǒng)治權(quán)而進行斗爭的標(biāo)志而已。他說,在原始人那里,“兒子們結(jié)伙居住在一起,打敗了父親,并且按照當(dāng)時的習(xí)俗,分食了他的尸體”,然而由殺父引起的罪惡感及恐懼感則形成一種難以超越的心理障礙。弗洛伊德還說:“然而對父親的記憶依然存在,某種最初令人畏懼的兇猛野獸被用來當(dāng)成了父親的替代物”,這就是所謂的“動物圖騰”。它的功用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這種動物圖騰一方面是具有血肉之軀的祖先,是保護整個家族的精靈,另一方面,到慶?;顒拥絹淼哪且惶欤@種動物要遭受到同原始人父親相同的厄運,他將被宰殺,由所有的弟兄們一起享受。”這種圖騰制度被看成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宗教現(xiàn)象。

這一宗教現(xiàn)象,也許可從史前文化中找到注腳。鐫刻在在史前巖畫上的很多形象的動物畫。如鹿與鹿類,即是仿生形繪的,它們四腳站立于地面。其他的動物則都是頭朝上,四肢騰空地豎繪。但凡豎立之動物,它們邊上都有獵人,手中都拿有張開的或劍已射出的弓,顯然那是一個已經(jīng)獵到的動物。巖畫中的射獵物,也許就是弗洛伊德所提到的作為圖騰的動物之一,它們或許與巖畫郊祀中所用的“犧牲”一樣,將遭到被宰殺,由所有祭祀者分享的厄運。弗洛伊德的這一斷論,拓展了圖騰研究的視野,對于圖騰文化的哲學(xué)理解具有原創(chuàng)意義。

因圖騰信仰等因素而在文學(xué)作品中記錄下來的“怪力亂神”,這些呈現(xiàn)在文化傳承中的神話,應(yīng)是考察神話小說的依據(jù)。

中國民間信仰亂神風(fēng)氣雖甚熾,但作為正統(tǒng)文化的儒家卻是排斥怪力亂神的。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他對鬼神的態(tài)度是“敬而遠(yuǎn)之”。鬼神文化歷來被排斥在經(jīng)史之外,而流入筆記野史,形成一個與正統(tǒng)文化迥異的世界。在鬼神世界中,奇思幻想,荒誕不經(jīng),作家神與物游,寄興遣懷,作家的自由精神在鬼神世界里得到了盡情發(fā)揮。

《山海經(jīng)》這部被稱為“中國小說之最古者”的神話大觀??芍^怪力亂神之源頭。其中“黃帝戰(zhàn)蚩尤”、“鯀禹治水”、“精衛(wèi)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神話尤其著名?!渡胶=?jīng)》之用意,乃為“考禎祥變怪之物,見遠(yuǎn)國異人之俗。”其歷來為儒者所不重。司馬遷指出“自張騫使大夏之后,窮河源,惡睹所謂昆侖者乎?至《禹本紀(jì)》、《山海經(jīng)》所有怪物,余不敢言?!北砻髁苏放c稗官野史者不同的立場。

《山海經(jīng)》之類的典籍是作者“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之產(chǎn)物。它雖然不為儒者所重,卻在那些心與之會,情與之合的文藝家心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晉郭璞為了“令逸文不墜于世,奇言不絕于今”,宣稱“非天下之至通,難與言《山?!分x矣”。故作《山海經(jīng)注》。

劉安《淮南子》,亦保存了不少珍貴的神話傳說如“女蝸補天”、“后羿射日”、“姮娥奔月”、“夏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均有很高的文學(xué)價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神話小說主要還有曹丕《列異傳》、葛洪《神仙傳》所記俱為道教神仙事跡。多有服食、修煉、度人等“輔教”之談。

東晉干寶的《搜神記》自序,稱此書之作乃在“發(fā)明神道之不誣”,“幸將來好事之士錄其根體,有以游心娛目而無游焉?!睍胁┎善媛劗愂?,舉凡神仙方術(shù),神靈感應(yīng),妖祥卜夢、物怪靈異、神話傳說,無不畢載。其中“干將莫邪”、“李寄斬蛇”、“韓憑夫婦”、“東海孝婦”、“董永織女”、“紫玉韓重”、“宋定伯”、“三王墓”等篇,借助超現(xiàn)實離奇情節(jié)表達(dá)現(xiàn)實的憎愛和理想,有“鬼之董狐”之譽。其材料來源如序所云:“考先志于載籍,收遺逸與當(dāng)時?!惫蕰休嬩浟嗽诟蓪氈八a(chǎn)生的諸如劉向《列仙傳》、魏文帝《列異傳》、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張華《博物志》之類書中的神怪故事,此外包括子、史諸書中所載的神仙故事。書中還采集了當(dāng)時的一些傳說,多為魏晉之事,亦有秦漢甚至更古之事。其書是在巫風(fēng)和宗教盛行的環(huán)境下寫成。

東方朔的《神異經(jīng)》,胡應(yīng)鱗認(rèn)為是“漢人駕名東方朔”其書仿《山海經(jīng)》的體例,記述山川道里、奇人異物,如設(shè)想東王公與西王母相會于銅拄鳥背之上?!笆承笆彻怼保段鞅被慕?jīng)》中的窮奇,“聞人斗,輒食直者;聞人忠信,則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薄段髂匣慕?jīng)》里的訛獸“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惫属斞钢^其“間有嘲諷之辭”。

托名于東方朔的另一部神話《十洲記》,一般認(rèn)為成書于曹魏之際。其序云:“漢武帝既聞王母說八方巨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窯洲等十洲,并是人跡所罕絕處。又始知東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親問十洲所在,方物之名。”

《述異記》卷上所記的奇獸“獬豸”一名為法獸,甚至可以斷獄:“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人有罪,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薄逗鬂h書》、《晉書》、《宋史》等書的《輿服志》都提到當(dāng)時的執(zhí)法官頭戴獬豸冠。北周瘐信《正旦上司憲府》詩中也寫道:“蒼鷹下獄吏,獬豸飾刑官?!北磉_(dá)了對“獬豸”這一神獸的欽佩。

東晉王嘉《拾遺記》起于庖犧,迄于東晉石趙,多記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所記事雖多標(biāo)明朝代,多涉及歷史上真人,但大都以為線索,另為生發(fā)。末卷專記四海名山,包括昆侖、蓬萊、方丈、瀛洲、員嶠、岱輿、昆吾、洞庭等,間及神仙人物,與《十洲記》相近。此書體例無論是記仙人之事,或?qū)懨街?,都將其與歷代帝王聯(lián)系起來,以后者求仙、遇仙作為線索來展開記述,而把王朝作為分卷的依據(jù)。

東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亦存有豐富的神話傳說資料。如“女蝸造人”、“李冰斗蛟”為此兩種故事的最先記錄。其中關(guān)于“三皇”、“五帝”,封禪泰山梁甫以及對灶神、稷神和民間祭祀的記述,可見出古代神話在漢代的演變過程。

郭璞的《穆天子傳》,胡應(yīng)麟評為“文極贍縟,有法可觀,三代前敘事之詳,無若此者,然頗為小說濫觴矣?!?/p>

舊題西漢劉向著《列仙傳》,記載了赤松子、玄俗等共七十一位仙家道人的事跡,將各類人物的仙風(fēng)道骨描寫得栩栩如生。如寫其隱身變化、白日升天等。

陶淵明《搜神后記》,舊題陶潛撰。主要內(nèi)容同于《搜神記》,也多為鬼神靈異一類的故事。其中神仙故事占有很大的比重。傳誦千古,家喻戶曉的不朽名篇《桃花源記》,描寫凡人進入神仙洞窟。表現(xiàn)出厭倦攘攘塵世,向往世外桃源的傾向。書中多為取材于當(dāng)世傳聞的新作。如描寫求仙學(xué)道的《丁令威》,寫山神物怪的《姑舒泉》,寫人神之戀的《剡縣赤城》、《李仲文女》、《徐玄方女》、《崔少府》等。

魏晉時期張華《博物志》,踵武《山海經(jīng)》,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