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講記敘文(四)表達方式-暑假講義(學生版+教師版)-七年級語文部編版(五四學制)上冊_第1頁
第10講記敘文(四)表達方式-暑假講義(學生版+教師版)-七年級語文部編版(五四學制)上冊_第2頁
第10講記敘文(四)表達方式-暑假講義(學生版+教師版)-七年級語文部編版(五四學制)上冊_第3頁
第10講記敘文(四)表達方式-暑假講義(學生版+教師版)-七年級語文部編版(五四學制)上冊_第4頁
第10講記敘文(四)表達方式-暑假講義(學生版+教師版)-七年級語文部編版(五四學制)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講記敘文(四)表達方式-暑假講義(學生版+教師版)-七年級語文部編版(五四學制)上冊記敘文(四)表達方式

導入

同學們,請大家注意下面兩個句子,分別朗讀一下。

句子1:“呼倫貝爾大草原很遼闊。”

句子2:“呼倫貝爾大草原真遼闊?。 ?/p>

同學們,如果你們真的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看到了草原景象,你會選擇哪個句子呢?我想,大家更多的是選擇第2個句子,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從未去過大草原,從未見過如此遼闊的景象,因此,我們會被遼闊的大草原震撼,從而產生強烈的贊美之感,而這種感情的抒發(fā),我想只能使用句子2來體現(xiàn)吧,那么,這兩個句子為何有如此差異呢?關鍵在于表達方式的運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一)記敘文五種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

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時,有一個方法或手段問題,人們習慣上將它稱為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分為5種: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抒情

1.記敘順序及作用。

記敘:記載、述說人物活動的一般情況和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

作用:介紹人物的身世、地位、經(jīng)歷、事跡等,敘述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或變化過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1)順敘,按時間的先后次序來敘述事件,跟事件的實際情況相一致,作者容易把握,讀者容易理解,是最常見的敘述方法。

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時間(當天下午——天黑——當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兩點——兩點以后)的推移,記敘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過程。

運用順敘的方法應避免平鋪直敘,記流水賬。

作用:文章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記敘了……,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是把后發(fā)生的情節(jié)提前記敘介紹,然后回過來敘述發(fā)生在先的情節(jié)的敘述方法。倒敘的主要作用是造成懸念,吸引讀者,增強感染力。

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一件小事》、《回憶我的母親》、《記一輛紡車》等。

(3)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開展情節(jié),刻畫人物性格,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jié)相關的內容的敘述方法。

如:魯迅的《故鄉(xiāng)》中有兩處插敘。一處是當“我”的母親談到閏土時,作者用“這時候,我的腦海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引出對少年閏土形象的插敘。

作用:①補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②襯托主要人物(性格、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③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的主題(中心思想)更鮮明、更深刻;

④使結構更加緊湊;

⑤結構方面作用,可考慮鋪墊(為下文故事內容作鋪墊)、對比、襯托、照應……

2.描寫

(1)人物描寫

重要人物描寫的作用:

分析人物一般分析他的三個方面:一是人物描寫,二是人物的性格特征,三是人物的精神品質。一般來說,所有的人物描寫是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質服務的。

①肖像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tài)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jīng)歷以及××心理狀態(tài)、××思想性格等情況。

②語言(對話)描寫和動作(行動)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③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即使是夢境也是心理描寫)

(2)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環(huán)境描寫常見作用:①交代作品發(fā)生的背景;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③渲染氣氛;④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暗示人物的前途命運;⑤突出、深化主題。

答題步驟:先概括,即劃線句描寫了……的環(huán)境;從以上5個作用里選(一般需要選2個以上);考慮結構方面作用(鋪墊、對比、襯托、照應……)

3.議論及抒情的作用。

議論:引發(fā)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抒情:抒發(fā)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fā)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1)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開表白愛憎,直接抒發(fā)、傾吐感情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

例: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2)間接抒情:作者把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感情滲透到敘述和描寫之中,使感情同寫人、敘事、寫景、狀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來。也就是通過描寫和敘述的方式來表達,不管采用何種方式,作者抒發(fā)的感情,應當健康、真切、強烈,以激起讀者的共鳴。一般寫景、狀物的文章都用間接抒情。

①寓情于事:

我們見了她不由得就圍上去。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著她,連她握鉛筆的姿勢都急于模仿。

②寓情于景: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注意:記敘文中的議論、抒情都不可篇幅過長,都應該是畫龍點睛之筆。

(二)表達方式辨析

表達方式第一辨析條件第二辨析條件第三辨析條件

記敘客觀不變過程敘述“誰干什么”或“誰怎么了”或“發(fā)生了什么”等

說明特征或關系介紹“是什么”“什么東西怎么樣”“為什么”【事理】等

描寫特點描摹“誰什么樣”“誰如何做的”“環(huán)境怎么樣”等

抒情主觀可變情感抒發(fā)“愛或厭”?

議論觀點或態(tài)度傾向“我認為……”“(不)應該怎么了”“支持/贊成”等

例題

1.選出下面表達方式有誤的一項()

A.是誰,偷偷兒把千年相思的顏色寫成秋天最美的楓葉,我多想捧起一片珍藏進日記的扉頁,讓那醉人的感動彌漫在夢里?。ㄊ闱椋?/p>

B.我去小興安嶺的烏馬河林業(yè)局采訪。(記敘)

C.圓月如一面鏡子,高懸在藍空。(議論)

D.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記敘)

2.判斷下列句子使用的表達方式。

(1)陰霾籠罩著整個國家,我們走出家門,手拉著手,互相安慰。()

(2)啊,讓(羅納德的愛稱),我們將永遠懷念你的薩克管。()

(3)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整個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

(4)他說:“如果出現(xiàn)什么,它決不意味著太空計劃的結束?!保ǎ?/p>

3.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擴寫“鷹擊長空”的場景。要求所寫語句符合表達方式的特點,每題字數(shù)不得超過40字。(6分)

(1)用描寫的方式擴展。(其特點是,能反映出事物具體情形,如形、聲、色、動態(tài)等)

(2)用議論的方式擴展。(其特點是,語句中有觀點,有分析判斷)

練習

(一)基礎題

1.下列句子所用的表達方式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yè)生產,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說明)

B.我卻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記敘)

C.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恒的生命。(抒情)

D.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他的魂靈?。ㄊ闱椋?/p>

2.對下列各句運用的表達方式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那一條條鼓起來的鞭痕,是紅的,而且發(fā)著熱。(描寫)

B.我們畢業(yè)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間位子上。(記敘)

C.最糟的是爸爸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議論)

D.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zhèn)定,這樣的安靜。(抒情)

3.下列各句中表達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B.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這樣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C.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D.我注視著我的女兒們所養(yǎng)的蠶正在結繭,這使我感興趣。

(二)閱讀下文,完成1—4題(11分)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①秋風頓起、氣溫驟降,走在街上,會有一種進入深冬的感覺。剛回到家,接到老媽打來的電話:“妞兒,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絨服整理好了,趕快過來取一下?!薄叭∮鸾q服干啥?”“傻閨女,你看天這么冷,你不得穿羽絨服???”老媽的話讓我不禁咂舌,這天確實是冷,可還不至于穿羽絨服呀??伤睦锟下犖业霓q解,撂下一句“你不來取,我給你送去?!北銙炝穗娫?。

②在去老媽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網(wǎng)上流行的一個段子,二十來度的天氣,一位小美女郊游時卻穿著羽絨服,面對好友們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聯(lián)想到老媽的行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著笑著,心頭涌上溫暖。

③從小到大,每次天氣轉涼,不管我身上穿著什么,老媽總會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頭,瞧你穿的那點東西,快去加件衣裳?!蹦菚r候年少,一來愛美,二來也真不覺得冷,總是有意無意地和老媽作對,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初中時住校,周末回家,老媽特意交代我多帶點衣服,說看天氣預報這周要降溫。我撇了撇嘴,對老媽的話不以為意。臨走時,還悄悄把老媽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褲取了出來。

④沒想到,到周三時,天空竟然零星飄起了雪花。陰歷十月,誰能想到會下雪呀。只穿一條秋褲的我坐在教室里凍得瑟瑟發(fā)抖,我一邊不停地搓著手,一邊暗罵自己不聽老媽的話,活該受罪。課間我一路小跑著去廁所,隱約聽到熟悉的叫聲,下意識地回頭,竟然看到了滿身雪花的老媽。“死丫頭,跟你說的話偏偏不聽,這下凍壞了吧。”老媽嘴上責備著,眼神里卻滿是關切和疼惜。在寢室里換上棉衣后,渾身一下子暖和起來,這時我才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媽,你怎么來的呀?”老媽一直不會騎自行車,從家到學校可是十幾里的路呀。“走路唄,又不遠,正好鍛煉身體。”老媽輕描淡寫地回答??粗蠇尰ò椎念^發(fā),略顯肥胖的身軀,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雙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長大成年,老媽卻依然時不時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還是那個倔強的不懂事的孩子。那天和同事們閑聊,說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們都爭先恐后地“控訴”起老媽的“罪行”來。然而,我卻分明在同事們的臉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種幸福的炫耀啊。其實,我們都知道,有一種愛,是最深沉最體貼的母愛。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④段的主要內容。(2分)

2.選文第①段畫線句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

3.請分析第②段中“笑”的原因。(2分)

4.請簡要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三)優(yōu)等生的自卑

吳志翔

①我曾經(jīng)在學校里體驗過作為一名優(yōu)等生的驕傲感。當時還流行在全班甚至全校根據(jù)成績排座次,兩三年時間里,我?guī)缀鹾翢o爭議地牢牢占據(jù)著榜首。那時候我真是風光無限,有一次在全市大賽上獲獎以后,進教室時同學們如眾星拱月一般將我圍在中間。平時,常常有同學送給我看自己訂閱的雜志,耐心地等著我一塊兒去食堂,只要我招呼一聲,也總是有人樂意跟我去打乒乓球或者到河邊散步。

②但是,除了我自己,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相信,我的心里埋著深深的自卑。我一直覺得,自己除了會讀書、考試成績好之外一無所長。我羨慕志輝能下一手出色的圍棋和象棋,連擁有業(yè)余段位的數(shù)學老師也會在周末提著棋子上宿舍來找他廝殺一番。我羨慕國宏在全校運動會上百米跑的那種風采,最后沖刺時在現(xiàn)場掀起的那種歡呼對我來說太陌生也太有誘惑力了。還有能輕松做二三十個腹部繞杠的許為、能寫一手漂亮粉筆字的東益、能彈吉他的峰子……我時時厭恨自己其實是一個多么平庸而且乏味的人。

③有一個高個子同學樂平,此人頗有領袖才能,身上有一股不羈的瀟灑勁兒,每次班級活動都是最活躍的,在籃球場上更能吸引女生的目光。他雖然還無法完成扣籃動作,但會做不少很帥的運球動作。更難得的是,這么一個略帶痞氣的人,學習成績也很不賴。當然跟我相比還是遜了那么一籌。大概也正因為此,我一直覺得他看我的眼光里有點敵意。

④轉眼高中畢業(yè)20多年,我跟樂平早已成為很好的朋友。說起往事,他怎么也不相信我當時會羨慕他。他說他才自卑呢,表面上嘻嘻哈哈,但也曾暗中發(fā)力試圖沖擊我學習上的霸主地位,但每一次都失敗,眼看我似乎在不經(jīng)意之中斬獲一個個獎項,他也逐漸從嫉妒變成了佩服。他說之所以不太跟我說話,就是因為我不太跟他說話。

⑤他還說,如果那些成績不佳的人知道我那么羨慕他們,恐怕也不至于自動把自己歸入“差生”的陣營,覺得中學幾年了無意趣了,因為他們能從優(yōu)等生的自卑感里收獲一點自信,在“分數(shù)至尊”的畸形校園環(huán)境里也多少能體驗到一絲成就感。

⑥如果你羨慕優(yōu)等生,那么請相信你自己一定也有值得他羨慕的東西,這個世界上的尺度永遠不會是單一的,

你根本無須自卑。如果你是優(yōu)等生,當然也沒有必要太苛求自己的完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倘若心里會冒出一點點的自卑感,那也未嘗不可,這點驕傲感背后的自卑感可以提醒你,你沒什么好膨脹的,真正的挑戰(zhàn)永遠在考場之外。

(選自《青年文摘》)

1.寫出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2分)

(1)更難得的是,這么一個略帶痞氣的人,學習成績也很不賴。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普通學生的眼中,優(yōu)等生充滿了自豪感和優(yōu)越感,為何文中的“我”還會自卑?這自卑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上下文,從下面選項中選取符合文意的一句放回⑥自然段的橫線處。()(只寫序號)(2分)

A.是牡丹就要盛放___B.野百合也有春天

C.沒有雄鷹不想搏擊長空___D.鴻鵠亦當高翔

4.第⑥自然段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完此文,你覺得文中的“我”是個什么樣的人?從中你悟出了什么?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先生

趙威

①先生姓凌,有絕活兒,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上,一塊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讓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園三結義”還是“三英戰(zhàn)呂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間逃荒來的。凌木匠來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頭最短的時候。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進了三叔家的院門,繼而是一個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進來的,破衣舊絮,褡褳掛在肩頭,趿拉著一雙單布鞋的腳,有一只似乎受了傷,纏著破布條。正在院里喂雞的三嬸,委實被嚇著了,以為大白天撞到鬼。剛要喊人,“鬼”卻先開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飯的來了,給口吃的吧?!比龐鹱屑氁磺?,是個討飯的。只見他端著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從那里發(fā)出來的。給完吃的,三叔三嬸看他可憐,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過夜。凌木匠望著三叔三嬸的眼睛,變得渾濁了。天亮后,他見磨坊里堆著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這家要蓋房。就對三叔說,他會做木工,可以幫忙,給口吃的就行。三叔尋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讓他試試吧。沒想到,凌木匠的手藝精得很,不但會做門窗,還會木雕,窗欞花飾、門簪頌語,好看極了。聊著聊著,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藝,還裝著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個先生。

③就這樣,凌木匠留在了我們村,成了凌先生?!笆炙嚾恕痹诖迦丝谥懈裢庾鹳F,而凌先生的尊貴,一部分來自他的手藝,一部分來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藝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稱他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兒細,字兒好,可悶頭做活兒可以,寫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學問也便像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而大先生卻總認為自己的理兒多,不光要講個“知其然”,還要講個“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講越糊涂,化簡單為復雜了。漸漸地,就不受娃們待見,老是捉弄他。一開始,大先生氣得直跺腳,罵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來,習慣了,也便沒了火氣,只顧講他的,哪管下面亂成一鍋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總是跟我們講,歷代風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還是半個。他說李白一半是詩,一半是酒,他最討厭喝酒,也便只佩服半個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歡講唐詩,尤其是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贝笙壬f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欄。說這話時,身為木匠的大先生顯得頗有把握。我們卻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欄呢?每次我們一笑,他就一窘,嗓門提高了,像是要爭辯,說:“你們想想,床在屋里,窗戶是木頭的,還貼著紙,哪會看得見月光?在院子里,就著月光,看到井欄,才會思鄉(xiāng),背井離鄉(xiāng)嘛!”

⑥講到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頭望著窗外,我們也停止了議論,只有窗外不知誰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著。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變得渾濁。然后,他又扭過頭來,說:“這是思歸之辭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聲,“死鬼之詞”,大先生罵李白是個死鬼哩……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靈感,我站起來說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渾濁的目光向我投來贊許之意,似乎還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p>

⑦農村撤點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幾十年的書,一下子閑下來,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兒。讓他想不到的是,國家針對民辦教師的新政策出臺后,給大先生補上了退休待遇。頭次領到工資,他就跑到支書家里,不干了,說:“我教書時,每月不到300塊,現(xiàn)在不教了,怎么還拿3000塊呢?不能白拿這錢?!敝读税胩欤矝]講明白,命令道:“國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渾濁起來。

⑧后來,大先生用每月領到的錢買了好多木料,做了結實的課桌椅,給鎮(zhèn)上的學校送去。再后來,還設了助學會,村里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他就贊助一筆。直到有一天,他心滿意足地躺進自己打制的棺材。

⑨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辭?!?,其中一條寫:“床,井上圍欄?!?/p>

(選自《人民日報》2016年2月22日)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分)

A.本文開頭描寫大先生卻以“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上”的“絕活兒”呈現(xiàn)其木匠形象,頗能吸引讀者,并引出下文對大先生不平凡經(jīng)歷的敘述。

B.文中寫大先生“見磨坊里堆著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這家要蓋房”,可見其精明能干,有學問,這也是他成為村里人心中尊貴的好藝人和先生的契機。

C.本文多次描繪大先生眼睛“變得渾濁”,分別表現(xiàn)了他對三嬸的感激之情、李白詩句觸動了他思鄉(xiāng)之情、對國家給他發(fā)放退休工資的感恩之情。

D.文中寫大先生退休后的第一件作品是將舊課桌搬回家,拆掉,打磨,變成一口棺材,留給自己用,這雖表現(xiàn)了他節(jié)儉的美德,但也看出他的自私自利。

E.文中的“我”僅是線索人物,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更加真實地表現(xiàn)了一個鄉(xiāng)村普通人物的悲喜人生,“我”沒有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

2.閱讀選文,依次概括大先生為村里人所做的益事。(3分)

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劃線句運用了哪兩種人物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

4.第⑨自然段言簡義豐,獨具匠心,請談一談這一結尾的妙處。(4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守山人

張小萌

①甘河鎮(zhèn)的山,初見的人定是不會喜歡的,偏大的土包罷了,不巍峨,不崢嶸。時間久了,就明白這山的好了,一座連著一座,仿佛是看不到頭的遠。她是安靜的,平和的,像母親的懷抱,溫暖舒適。山與山之間有時會出現(xiàn)一處緩坡,往往有溪水流過,一股炊煙在大山深處的山腳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靜靜地立在小河旁。

②“老康呦,我退休了,明個兒回鎮(zhèn)上?!笨床灰娙擞埃n老的聲音從密林深處傳來。屋里的老康聽到這話,頓了一頓,發(fā)出一聲嘆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門上,看看前方的樹林,又是一聲嘆息。恰好林間的小路上現(xiàn)出個人影,頭發(fā)花白,顫顫巍巍地行著,弓著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沖他一笑?!肮?,你那點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養(yǎng)了一年的雞都帶來了,哈哈……”老朱笑得很開心,快走幾步,奔著老康去了?!昂?,你這死老頭子,沒多大個出息,除了吃,你還有啥念想?給你吃,都給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無福呦。哈哈……”老康也離了門,走向老朱,兩個人擁抱在一起。

③“老康,我老了啊。”

④“老朱,我也老了?!?/p>

⑤山間的風很少,這一刻卻是舞動著,搖動著這山上的樹,松樹,楊樹,樺樹,高的,矮的,發(fā)出嘩嘩的聲響。

⑥兩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開。良久,老康接過老朱手上的雞,進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樹樁上,光滑油亮,樹是蓋房子時伐的,好大的樹,當年他們數(shù)了數(shù)年輪,大概百年多吧,決不是一百年,他們卻是沒數(shù)清的,這樣的塒在這里好多,數(shù)不清的多。掏出煙袋子,裝上一袋煙,火一燃,藍色的煙霧飛了起來?!袄峡蛋?,我是不中用了,咱們仨上山那年,跟著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雖然累但是有勁兒啊,現(xiàn)在是又……”

⑦“閉上你的臭嘴,哪三個,不就咱們倆嗎?哪三個,哪里有三個?”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卻是一臉的不高興。老朱的煙槍停在了空中,不一會兒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煙槍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來。

⑧也不知過了多久,老朱惦記的小雞燉蘑菇發(fā)出誘人的香味兒。老康也坐在樹樁上,折幾根柳條,遞給老朱一雙,自顧自地喝了起來。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歡。他倆之間,也有個樹樁,也有過打磨的痕跡,只是不像他倆坐的那般油亮。“伙計,你算算咱們來了多少年了?”聞聽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著鐵鍋,一言不語,老朱瞇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⑨“三十七年了”老康說。

⑩“三十七年?。 崩现煺f。

“大家都沒忘啊?!崩峡殿D了一下又說道,“我總是不愿正視他的離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過去吧,當年,咱們仨剛來,我至今還記得這鎮(zhèn)上的人的好?!?/p>

老朱點了點頭,“這里的人淳樸,風景也好,當時魏大叔讓咱們來守山,咱們還不愿意,這里真是好地方……”

老康喝了口酒,接過老朱的話,“大叔帶著咱仨走遍了山,這里的好東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見過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崩峡悼粗佒械牟耍駠u不已。

“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說話,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崩峡邓坪跏强蘖?。

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著老朱走的方向,不一會兒,一個老人走了出來。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樹一樣挺拔,像山楊一樣沉穩(wěn)。老朱確實走了,走的時候,向著山頂揮手,像是知道老康在這里,或許他在向大山告別。

藍天,白云,清脆的樹林。一個月過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兩個年輕人。

“老康叔,老康叔——”老康聞聲而出,那日沒白盡的頭發(fā),已經(jīng)全白了?!澳銈兪恰崩峡碉@然是不認識他們的?!袄峡凳?,我叫朱明澤,你大概聽過我的名字,父親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癥,他告訴我,這里還有山,還有樹,讓我來幫您?!泵鳚傻难廴t了,轉過頭,看著山,又是那么堅定。

“老康叔,我叫陳遺志,當年父親為了救火犧牲的時候,我還沒出生,母親給我起名遺志,告訴我長大后,幫父親看著這山?!边z志也看著這山,他的父親就埋在這里。

老康看著兩個青年,笑著哭了……

(原文有刪改)

1.(4分)請根據(jù)提示,簡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

①三人在魏大叔的帶領下守護山林。

②在一場山林火災中,陳遺志的父親殉職。

③_____

④_____

2.(4分)和段中兩次寫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是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

3.(4分)結合語境,賞析文章第段中的畫線句。

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樹一樣挺拔,像山楊一樣沉穩(wěn)。

_____________

4.(4分)第段畫線句子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4分)文章—段耐人尋味,請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

(六)以“聽雨”為題,寫一篇以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短文。

要求:

(1)要寫出季節(jié)特點,但不能出現(xiàn)“春夏秋冬”等字樣。

(2)不少于200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寫雨例文

馮劍華

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華。

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于人間,她輕輕悄悄地走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彼缂喨珈F,如情似夢,沾衣不濕,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飄過處,天地萬物從沉沉昏睡中蘇醒過來,種子發(fā)出嫩芽,竹林長出春筍,楊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靈也伸伸懶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贈給大地。

春雨,又是一個愛美的姑娘,一個極擅丹青的畫師。她手執(zhí)神奇的畫筆,揮灑出一個美麗的天地?!袄婊ㄒ恢Υ簬в辍?,何等脫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又是怎樣的清幽。這全是春雨的手筆啊。

春雨,遍地芬芳的少女,愛美寫美的畫師。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個急性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個利索干凈還帶著幾分潑辣的中年婦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幾分溫柔和文靜,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親。

江河湖海等待著她補充營養(yǎng),以豐腴自己的身軀。被太陽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著她的滋潤。田野上的莊稼禾苗,山坡上的樹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著她的乳汁。年復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飽了結實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莢,喂足了圓滾滾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實,才有收獲,才有萬種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親。

秋日的雨,是閱盡滄桑的老婦人。

她見過了許多,經(jīng)過了許多,也做過了許多。她曾經(jīng)年輕過,輝煌過。如今,桃花梨花謝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該做的要做的都已做過,便顯得有幾分落寞。更有那喜歡悲秋的寫出“冷雨敲窗”的詩句,發(fā)出“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抱怨??伤菍捜莸?,豁達的。她知道,人們不會忘記她的過去,不會忘記她做過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畫“紅于二月花”的霜葉,繪制出層林盡染、色彩絢麗的秋之圖。更何況,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姍姍而來。

作業(yè)

一、片段練習

請以“夕陽下的美景”為題寫一個片段作文,以描寫的表達方式為主,突出景物的特點,不少于150字。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父親是一盞燈

崔立

①兒子與父親在漫無邊際的森林中行走。

②原本,他們不該迷路。看時間差不多了,父親說:“兒子,咱們回吧?!眱鹤油娴门d起,說:“爸,我想再玩一會兒?!眱鹤?4歲,正是貪玩的年紀。

③直到天微微黑了,他們還是找不到來時的路。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隱約看見自己的兩只手,腳底下一片漆黑,遠方也看不見一星半點的燈光。兒子害怕了,往日在電視里看到的一幕幕駭人的場景,都在眼前跳了出來。兒子想哭,說:“爸,我害怕?!备赣H拍了拍兒子的肩說:“別怕,我們一會兒就走出去了?!?/p>

④父親說著話,抬起頭,激動地說:“快看,前面有燈光。”兒子順著父親說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父親說:“你個子矮,當然看不真切了?!眱鹤悠鋵嵰簿捅雀赣H差半個頭的高度。但既然父親說看見了點光,兒子心頭的恐懼瞬時就淡化了。

⑤父親在前面走,兒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聽見兩個人走路的腳步聲。走了好一會兒,兒子有點累了,說:“爸,怎么還沒到?。俊备赣H說:“快了,你再堅持堅持,你看,前面就有燈光了?!眱鹤禹樦赣H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見。

⑥繼續(xù)走,父親在前面走著,兒子在后面跟著。走在前面的父親忽然踉蹌了一下,差點兒摔倒。兒子說:記敘文(四)表達方式

導入

同學們,請大家注意下面兩個句子,分別朗讀一下。

句子1:“呼倫貝爾大草原很遼闊?!?/p>

句子2:“呼倫貝爾大草原真遼闊??!”

同學們,如果你們真的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看到了草原景象,你會選擇哪個句子呢?我想,大家更多的是選擇第2個句子,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從未去過大草原,從未見過如此遼闊的景象,因此,我們會被遼闊的大草原震撼,從而產生強烈的贊美之感,而這種感情的抒發(fā),我想只能使用句子2來體現(xiàn)吧,那么,這兩個句子為何有如此差異呢?關鍵在于表達方式的運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一)記敘文五種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

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時,有一個方法或手段問題,人們習慣上將它稱為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分為5種: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抒情

1.記敘順序及作用。

記敘:記載、述說人物活動的一般情況和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

作用:介紹人物的身世、地位、經(jīng)歷、事跡等,敘述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或變化過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1)順敘,按時間的先后次序來敘述事件,跟事件的實際情況相一致,作者容易把握,讀者容易理解,是最常見的敘述方法。

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時間(當天下午——天黑——當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兩點——兩點以后)的推移,記敘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過程。

運用順敘的方法應避免平鋪直敘,記流水賬。

作用:文章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記敘了……,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是把后發(fā)生的情節(jié)提前記敘介紹,然后回過來敘述發(fā)生在先的情節(jié)的敘述方法。倒敘的主要作用是造成懸念,吸引讀者,增強感染力。

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一件小事》、《回憶我的母親》、《記一輛紡車》等。

(3)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開展情節(jié),刻畫人物性格,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jié)相關的內容的敘述方法。

如:魯迅的《故鄉(xiāng)》中有兩處插敘。一處是當“我”的母親談到閏土時,作者用“這時候,我的腦海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币鰧ι倌觊c土形象的插敘。

作用:①補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②襯托主要人物(性格、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③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的主題(中心思想)更鮮明、更深刻;

④使結構更加緊湊;

⑤結構方面作用,可考慮鋪墊(為下文故事內容作鋪墊)、對比、襯托、照應……

2.描寫

(1)人物描寫

重要人物描寫的作用:

分析人物一般分析他的三個方面:一是人物描寫,二是人物的性格特征,三是人物的精神品質。一般來說,所有的人物描寫是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質服務的。

①肖像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tài)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jīng)歷以及××心理狀態(tài)、××思想性格等情況。

②語言(對話)描寫和動作(行動)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③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即使是夢境也是心理描寫)

(2)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環(huán)境描寫常見作用:①交代作品發(fā)生的背景;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③渲染氣氛;④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暗示人物的前途命運;⑤突出、深化主題。

答題步驟:先概括,即劃線句描寫了……的環(huán)境;從以上5個作用里選(一般需要選2個以上);考慮結構方面作用(鋪墊、對比、襯托、照應……)

3.議論及抒情的作用。

議論:引發(fā)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抒情:抒發(fā)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fā)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1)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開表白愛憎,直接抒發(fā)、傾吐感情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

例: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2)間接抒情:作者把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感情滲透到敘述和描寫之中,使感情同寫人、敘事、寫景、狀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來。也就是通過描寫和敘述的方式來表達,不管采用何種方式,作者抒發(fā)的感情,應當健康、真切、強烈,以激起讀者的共鳴。一般寫景、狀物的文章都用間接抒情。

①寓情于事:

我們見了她不由得就圍上去。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著她,連她握鉛筆的姿勢都急于模仿。

②寓情于景: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注意:記敘文中的議論、抒情都不可篇幅過長,都應該是畫龍點睛之筆。

(二)表達方式辨析

表達方式第一辨析條件第二辨析條件第三辨析條件

記敘客觀不變過程敘述“誰干什么”或“誰怎么了”或“發(fā)生了什么”等

說明特征或關系介紹“是什么”“什么東西怎么樣”“為什么”【事理】等

描寫特點描摹“誰什么樣”“誰如何做的”“環(huán)境怎么樣”等

抒情主觀可變情感抒發(fā)“愛或厭”?

議論觀點或態(tài)度傾向“我認為……”“(不)應該怎么了”“支持/贊成”等

例題

1.選出下面表達方式有誤的一項()

A.是誰,偷偷兒把千年相思的顏色寫成秋天最美的楓葉,我多想捧起一片珍藏進日記的扉頁,讓那醉人的感動彌漫在夢里!(抒情)

B.我去小興安嶺的烏馬河林業(yè)局采訪。(記敘)

C.圓月如一面鏡子,高懸在藍空。(議論)

D.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記敘)

【參考答案】C

【解析】A項的表述中,可以體會到“我”對“楓葉”的愛,因此為抒情。B項在敘述了“我去采訪”這一件事,因此為記敘,D項敘述了即將發(fā)生的事件“孩子來訪問他”,屬于記敘。C項“圓月高懸,環(huán)境美好”,因此為描寫。值得注意的是,當描述的對象是自然現(xiàn)象中的某些事物時,若是使用比喻或擬人等修辭手法,往往是描寫表達方式的運用。

2.判斷下列句子使用的表達方式。

(1)陰霾籠罩著整個國家,我們走出家門,手拉著手,互相安慰。()

(2)啊,讓(羅納德的愛稱),我們將永遠懷念你的薩克管。()

(3)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整個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

(4)他說:“如果出現(xiàn)什么,它決不意味著太空計劃的結束?!保ǎ?/p>

【參考答案】(1)記敘、描寫(2)抒情(3)議論(4)描寫

【解析】A項在敘述“我們走出家門”這一事件,同時“手拉著手”進行了描寫。B項是直接抒情,抒發(fā)了“我們對羅納德的懷念”。C項可以用“我認為”來檢驗,就是在表述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D項對“他”的語言進行描寫,故而為描寫。

3.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擴寫“鷹擊長空”的場景。要求所寫語句符合表達方式的特點,每題字數(shù)不得超過40字。(6分)

(1)用描寫的方式擴展。(其特點是,能反映出事物具體情形,如形、聲、色、動態(tài)等)

(2)用議論的方式擴展。(其特點是,語句中有觀點,有分析判斷)

【參考答案】

(1)一只矯健的蒼鷹,奮力揮動著翅膀,翱翔在清晨的碧空中。它在這陰森荒涼的山谷間盤旋,盤旋,又陡然沖過岡巒重疊的高峰,飛向遠方。

(2)雄鷹振翅高飛,劃過長空,那一片藍天包容了它的不羈,承載了它的穩(wěn)重。為此,藍天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麗。

【解析】解答此題,可先描寫鷹飛行的姿態(tài)、鳴叫的聲音等方面,抓住在長空翱翔的狀態(tài)進行細節(jié)方面的刻畫。描寫的時候使用一些修飾性的詞語作定語,以突出描寫的形象生動。然后再對“鷹擊長空”作評論,要有觀點,表達鷹的精神和品格,也可表達鷹的追求等。

練習

(一)基礎題

1.下列句子所用的表達方式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yè)生產,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說明)

B.我卻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記敘)

C.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恒的生命。(抒情)

D.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他的魂靈?。ㄊ闱椋?/p>

【參考答案】C

【解析】C項議論。

2.對下列各句運用的表達方式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那一條條鼓起來的鞭痕,是紅的,而且發(fā)著熱。(描寫)

B.我們畢業(yè)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間位子上。(記敘)

C.最糟的是爸爸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議論)

D.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zhèn)定,這樣的安靜。(抒情)

【參考答案】D

【解析】D項描寫。

3.下列各句中表達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B.神圣的事業(yè)總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這樣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

C.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D.我注視著我的女兒們所養(yǎng)的蠶正在結繭,這使我感興趣。

【參考答案】D

【解析】ABC項均為議論,D項為描寫、記敘。

(二)閱讀下文,完成1—4題(11分)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①秋風頓起、氣溫驟降,走在街上,會有一種進入深冬的感覺。剛回到家,接到老媽打來的電話:“妞兒,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絨服整理好了,趕快過來取一下?!薄叭∮鸾q服干啥?”“傻閨女,你看天這么冷,你不得穿羽絨服啊?”老媽的話讓我不禁咂舌,這天確實是冷,可還不至于穿羽絨服呀??伤睦锟下犖业霓q解,撂下一句“你不來取,我給你送去?!北銙炝穗娫挕?/p>

②在去老媽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網(wǎng)上流行的一個段子,二十來度的天氣,一位小美女郊游時卻穿著羽絨服,面對好友們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聯(lián)想到老媽的行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著笑著,心頭涌上溫暖。

③從小到大,每次天氣轉涼,不管我身上穿著什么,老媽總會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頭,瞧你穿的那點東西,快去加件衣裳?!蹦菚r候年少,一來愛美,二來也真不覺得冷,總是有意無意地和老媽作對,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初中時住校,周末回家,老媽特意交代我多帶點衣服,說看天氣預報這周要降溫。我撇了撇嘴,對老媽的話不以為意。臨走時,還悄悄把老媽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褲取了出來。

④沒想到,到周三時,天空竟然零星飄起了雪花。陰歷十月,誰能想到會下雪呀。只穿一條秋褲的我坐在教室里凍得瑟瑟發(fā)抖,我一邊不停地搓著手,一邊暗罵自己不聽老媽的話,活該受罪。課間我一路小跑著去廁所,隱約聽到熟悉的叫聲,下意識地回頭,竟然看到了滿身雪花的老媽?!八姥绢^,跟你說的話偏偏不聽,這下凍壞了吧?!崩蠇屪焐县焸渲?,眼神里卻滿是關切和疼惜。在寢室里換上棉衣后,渾身一下子暖和起來,這時我才突然想起一個問題:“媽,你怎么來的呀?”老媽一直不會騎自行車,從家到學??墒鞘畮桌锏穆费健!白呗穯h,又不遠,正好鍛煉身體?!崩蠇屳p描淡寫地回答??粗蠇尰ò椎念^發(fā),略顯肥胖的身軀,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雙腿,我的鼻子一酸。

⑤如今我已長大成年,老媽卻依然時不時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還是那個倔強的不懂事的孩子。那天和同事們閑聊,說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們都爭先恐后地“控訴”起老媽的“罪行”來。然而,我卻分明在同事們的臉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種幸福的炫耀啊。其實,我們都知道,有一種愛,是最深沉最體貼的母愛。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第④段的主要內容。(2分)

2.選文第①段畫線句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

3.請分析第②段中“笑”的原因。(2分)

4.請簡要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

1.老媽在雪天步行幾十里到學校給“我”送棉衣。

2.自然環(huán)境描寫.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寫出了天氣的寒冷,為下文老媽打電話讓我拿羽絨服作鋪墊。

3.因為想起網(wǎng)上的段子和老媽以前有趣的行為而笑;因為感到幸福、甜蜜而笑。

4.內容上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愛,字里行間中體現(xiàn)了“我”及同事們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結構上照應開頭。(4分)

(三)優(yōu)等生的自卑

吳志翔

①我曾經(jīng)在學校里體驗過作為一名優(yōu)等生的驕傲感。當時還流行在全班甚至全校根據(jù)成績排座次,兩三年時間里,我?guī)缀鹾翢o爭議地牢牢占據(jù)著榜首。那時候我真是風光無限,有一次在全市大賽上獲獎以后,進教室時同學們如眾星拱月一般將我圍在中間。平時,常常有同學送給我看自己訂閱的雜志,耐心地等著我一塊兒去食堂,只要我招呼一聲,也總是有人樂意跟我去打乒乓球或者到河邊散步。

②但是,除了我自己,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相信,我的心里埋著深深的自卑。我一直覺得,自己除了會讀書、考試成績好之外一無所長。我羨慕志輝能下一手出色的圍棋和象棋,連擁有業(yè)余段位的數(shù)學老師也會在周末提著棋子上宿舍來找他廝殺一番。我羨慕國宏在全校運動會上百米跑的那種風采,最后沖刺時在現(xiàn)場掀起的那種歡呼對我來說太陌生也太有誘惑力了。還有能輕松做二三十個腹部繞杠的許為、能寫一手漂亮粉筆字的東益、能彈吉他的峰子……我時時厭恨自己其實是一個多么平庸而且乏味的人。

③有一個高個子同學樂平,此人頗有領袖才能,身上有一股不羈的瀟灑勁兒,每次班級活動都是最活躍的,在籃球場上更能吸引女生的目光。他雖然還無法完成扣籃動作,但會做不少很帥的運球動作。更難得的是,這么一個略帶痞氣的人,學習成績也很不賴。當然跟我相比還是遜了那么一籌。大概也正因為此,我一直覺得他看我的眼光里有點敵意。

④轉眼高中畢業(yè)20多年,我跟樂平早已成為很好的朋友。說起往事,他怎么也不相信我當時會羨慕他。他說他才自卑呢,表面上嘻嘻哈哈,但也曾暗中發(fā)力試圖沖擊我學習上的霸主地位,但每一次都失敗,眼看我似乎在不經(jīng)意之中斬獲一個個獎項,他也逐漸從嫉妒變成了佩服。他說之所以不太跟我說話,就是因為我不太跟他說話。

⑤他還說,如果那些成績不佳的人知道我那么羨慕他們,恐怕也不至于自動把自己歸入“差生”的陣營,覺得中學幾年了無意趣了,因為他們能從優(yōu)等生的自卑感里收獲一點自信,在“分數(shù)至尊”的畸形校園環(huán)境里也多少能體驗到一絲成就感。

⑥如果你羨慕優(yōu)等生,那么請相信你自己一定也有值得他羨慕的東西,這個世界上的尺度永遠不會是單一的,

你根本無須自卑。如果你是優(yōu)等生,當然也沒有必要太苛求自己的完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倘若心里會冒出一點點的自卑感,那也未嘗不可,這點驕傲感背后的自卑感可以提醒你,你沒什么好膨脹的,真正的挑戰(zhàn)永遠在考場之外。

(選自《青年文摘》)

1.寫出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2分)

(1)更難得的是,這么一個略帶痞氣的人,學習成績也很不賴。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普通學生的眼中,優(yōu)等生充滿了自豪感和優(yōu)越感,為何文中的“我”還會自卑?這自卑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上下文,從下面選項中選取符合文意的一句放回⑥自然段的橫線處。()(只寫序號)(2分)

A.是牡丹就要盛放___B.野百合也有春天

C.沒有雄鷹不想搏擊長空___D.鴻鵠亦當高翔

4.第⑥自然段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完此文,你覺得文中的“我”是個什么樣的人?從中你悟出了什么?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傲慢不羈,率性而為

(2)弱處,不足,缺點,毛病

2.原因:因為太過渴求完美(追求完美),對自己不滿足,(或者,覺得自己除了會讀書,考試成績好之外一無所長。(2分)表現(xiàn)方面:(1)羨慕同學的長處(厭恨自己的平庸);(2)對能沖擊自己的人感到膽怯。(答對1點得1分)

3.B

4.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1分)作用示例一:敘議結合,在前文敘述“我”作為優(yōu)等生自卑,時時羨慕別人長處的基礎上,結尾水到渠成地引出作者的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點明所述之事的深意。

示例二:卒章顯其志,點明主旨,人無完人,不管優(yōu)等生還是“差生”都不必太過自卑,人生處處有考場,深化了文章中心。(作用必須結合文章內容分析,2分)

5.(第一問)“我”是一個成績優(yōu)秀而又能認識到自身不足、渴求完美、積極向上的人。(答對兩點即可,2分)(第二問)示例一: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不管我們成績優(yōu)秀與否,我們都無須自卑,優(yōu)等生自有不足,“差生”亦有閃亮之處。這個世界不以學習成績論英雄,只要我們努力,就能成為別人心中的“優(yōu)等生”。

示例二:我是個成績不大理想的學生,但我不會自卑,我有我的優(yōu)點長處,我會努力進取,自信生活,因為野百合也有春天。

示例三:我是個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但我不會驕傲自滿,我要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同學間相互學習,因為真正的挑戰(zhàn)永遠在考場之外。(2分)

(四)大先生

趙威

①先生姓凌,有絕活兒,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上,一塊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讓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園三結義”還是“三英戰(zhàn)呂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間逃荒來的。凌木匠來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頭最短的時候。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進了三叔家的院門,繼而是一個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進來的,破衣舊絮,褡褳掛在肩頭,趿拉著一雙單布鞋的腳,有一只似乎受了傷,纏著破布條。正在院里喂雞的三嬸,委實被嚇著了,以為大白天撞到鬼。剛要喊人,“鬼”卻先開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飯的來了,給口吃的吧?!比龐鹱屑氁磺疲莻€討飯的。只見他端著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從那里發(fā)出來的。給完吃的,三叔三嬸看他可憐,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過夜。凌木匠望著三叔三嬸的眼睛,變得渾濁了。天亮后,他見磨坊里堆著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這家要蓋房。就對三叔說,他會做木工,可以幫忙,給口吃的就行。三叔尋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讓他試試吧。沒想到,凌木匠的手藝精得很,不但會做門窗,還會木雕,窗欞花飾、門簪頌語,好看極了。聊著聊著,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藝,還裝著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個先生。

③就這樣,凌木匠留在了我們村,成了凌先生?!笆炙嚾恕痹诖迦丝谥懈裢庾鹳F,而凌先生的尊貴,一部分來自他的手藝,一部分來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藝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稱他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兒細,字兒好,可悶頭做活兒可以,寫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學問也便像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而大先生卻總認為自己的理兒多,不光要講個“知其然”,還要講個“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講越糊涂,化簡單為復雜了。漸漸地,就不受娃們待見,老是捉弄他。一開始,大先生氣得直跺腳,罵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來,習慣了,也便沒了火氣,只顧講他的,哪管下面亂成一鍋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總是跟我們講,歷代風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還是半個。他說李白一半是詩,一半是酒,他最討厭喝酒,也便只佩服半個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歡講唐詩,尤其是李白的詩?!按睬懊髟鹿?,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說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欄。說這話時,身為木匠的大先生顯得頗有把握。我們卻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欄呢?每次我們一笑,他就一窘,嗓門提高了,像是要爭辯,說:“你們想想,床在屋里,窗戶是木頭的,還貼著紙,哪會看得見月光?在院子里,就著月光,看到井欄,才會思鄉(xiāng),背井離鄉(xiāng)嘛!”

⑥講到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頭望著窗外,我們也停止了議論,只有窗外不知誰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著。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變得渾濁。然后,他又扭過頭來,說:“這是思歸之辭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聲,“死鬼之詞”,大先生罵李白是個死鬼哩……不知從哪冒出來的靈感,我站起來說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渾濁的目光向我投來贊許之意,似乎還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p>

⑦農村撤點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幾十年的書,一下子閑下來,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兒。讓他想不到的是,國家針對民辦教師的新政策出臺后,給大先生補上了退休待遇。頭次領到工資,他就跑到支書家里,不干了,說:“我教書時,每月不到300塊,現(xiàn)在不教了,怎么還拿3000塊呢?不能白拿這錢?!敝读税胩?,也沒講明白,命令道:“國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渾濁起來。

⑧后來,大先生用每月領到的錢買了好多木料,做了結實的課桌椅,給鎮(zhèn)上的學校送去。再后來,還設了助學會,村里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他就贊助一筆。直到有一天,他心滿意足地躺進自己打制的棺材。

⑨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辭?!罚渲幸粭l寫:“床,井上圍欄?!?/p>

(選自《人民日報》2016年2月22日)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ǎǎ?。?分)

A.本文開頭描寫大先生卻以“能把戲里的場景搬到木頭上”的“絕活兒”呈現(xiàn)其木匠形象,頗能吸引讀者,并引出下文對大先生不平凡經(jīng)歷的敘述。

B.文中寫大先生“見磨坊里堆著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這家要蓋房”,可見其精明能干,有學問,這也是他成為村里人心中尊貴的好藝人和先生的契機。

C.本文多次描繪大先生眼睛“變得渾濁”,分別表現(xiàn)了他對三嬸的感激之情、李白詩句觸動了他思鄉(xiāng)之情、對國家給他發(fā)放退休工資的感恩之情。

D.文中寫大先生退休后的第一件作品是將舊課桌搬回家,拆掉,打磨,變成一口棺材,留給自己用,這雖表現(xiàn)了他節(jié)儉的美德,但也看出他的自私自利。

E.文中的“我”僅是線索人物,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更加真實地表現(xiàn)了一個鄉(xiāng)村普通人物的悲喜人生,“我”沒有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

2.閱讀選文,依次概括大先生為村里人所做的益事。(3分)

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劃線句運用了哪兩種人物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

4.第⑨自然段言簡義豐,獨具匠心,請談一談這一結尾的妙處。(4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

1.AC

2.為村里人做木工活;在村里小學做先生,教孩子讀書;用退休工資設立助學金,贊助村里考上大學的孩子。

3.肖像描寫。描寫凌木匠的衣著,表現(xiàn)了他的窮困、窘迫(落魄),為下文三叔三嬸同情、幫助他作鋪墊。

4.寫大先生去世后,“我”查明“床”的含義,印證了大先生的博學,含蓄地表達了“我”對大先生的敬佩與懷念之情,照應了前文大先生講課的內容,使文章結構嚴謹,引人深思、耐人尋味。

(五)守山人

張小萌

①甘河鎮(zhèn)的山,初見的人定是不會喜歡的,偏大的土包罷了,不巍峨,不崢嶸。時間久了,就明白這山的好了,一座連著一座,仿佛是看不到頭的遠。她是安靜的,平和的,像母親的懷抱,溫暖舒適。山與山之間有時會出現(xiàn)一處緩坡,往往有溪水流過,一股炊煙在大山深處的山腳下突兀而出,青天白云下,十分扎眼,一座木制的房靜靜地立在小河旁。

②“老康呦,我退休了,明個兒回鎮(zhèn)上。”看不見人影,蒼老的聲音從密林深處傳來。屋里的老康聽到這話,頓了一頓,發(fā)出一聲嘆息,出了屋子,半倚在門上,看看前方的樹林,又是一聲嘆息。恰好林間的小路上現(xiàn)出個人影,頭發(fā)花白,顫顫巍巍地行著,弓著腰,看到老康,直了身子沖他一笑?!肮?,你那點蘑菇是留不下了吧,我可是把我養(yǎng)了一年的雞都帶來了,哈哈……”老朱笑得很開心,快走幾步,奔著老康去了?!昂?,你這死老頭子,沒多大個出息,除了吃,你還有啥念想?給你吃,都給你吃,可是只怕你的牙無福呦。哈哈……”老康也離了門,走向老朱,兩個人擁抱在一起。

③“老康,我老了啊?!?/p>

④“老朱,我也老了?!?/p>

⑤山間的風很少,這一刻卻是舞動著,搖動著這山上的樹,松樹,楊樹,樺樹,高的,矮的,發(fā)出嘩嘩的聲響。

⑥兩人拍了拍肩膀,不愿分開。良久,老康接過老朱手上的雞,進屋去了。老朱一屁股坐在樹樁上,光滑油亮,樹是蓋房子時伐的,好大的樹,當年他們數(shù)了數(shù)年輪,大概百年多吧,決不是一百年,他們卻是沒數(shù)清的,這樣的塒在這里好多,數(shù)不清的多。掏出煙袋子,裝上一袋煙,火一燃,藍色的煙霧飛了起來?!袄峡蛋。沂遣恢杏昧?,咱們仨上山那年,跟著魏大叔山上山下地不知跑了多少趟,雖然累但是有勁兒啊,現(xiàn)在是又……”

⑦“閉上你的臭嘴,哪三個,不就咱們倆嗎?哪三個,哪里有三個?”老康放下手里的松枝,不看老朱,卻是一臉的不高興。老朱的煙槍停在了空中,不一會兒老朱呵呵地笑了,把煙槍放到嘴里大口地吸了起來。

⑧也不知過了多久,老朱惦記的小雞燉蘑菇發(fā)出誘人的香味兒。老康也坐在樹樁上,折幾根柳條,遞給老朱一雙,自顧自地喝了起來。老朱笑了笑,也不示弱,自己也喝得歡。他倆之間,也有個樹樁,也有過打磨的痕跡,只是不像他倆坐的那般油亮?!盎镉?,你算算咱們來了多少年了?”聞聽此言,老康放下酒杯,看著鐵鍋,一言不語,老朱瞇上眼,筷子停在空中。

⑨“三十七年了”老康說。

⑩“三十七年??!”老朱說。

“大家都沒忘啊?!崩峡殿D了一下又說道,“我總是不愿正視他的離去,你也要走了,我就想想過去吧,當年,咱們仨剛來,我至今還記得這鎮(zhèn)上的人的好?!?/p>

老朱點了點頭,“這里的人淳樸,風景也好,當時魏大叔讓咱們來守山,咱們還不愿意,這里真是好地方……”

老康喝了口酒,接過老朱的話,“大叔帶著咱仨走遍了山,這里的好東西真多,蘑菇,木耳,以前哪見過這么大的,野果也好多,山丁,山杏,榛子,吃也吃不完?!崩峡悼粗佒械牟?,唏噓不已。

“你真的舍得?”老朱不說話,只是喝了杯中的酒,“都走了,走了好啊?!崩峡邓坪跏强蘖?。

第二天清晨,老康爬上了山,看著老朱走的方向,不一會兒,一個老人走了出來。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樹一樣挺拔,像山楊一樣沉穩(wěn)。老朱確實走了,走的時候,向著山頂揮手,像是知道老康在這里,或許他在向大山告別。

藍天,白云,清脆的樹林。一個月過去了,老康的房前多了兩個年輕人。

“老康叔,老康叔——”老康聞聲而出,那日沒白盡的頭發(fā),已經(jīng)全白了?!澳銈兪恰崩峡碉@然是不認識他們的?!袄峡凳?,我叫朱明澤,你大概聽過我的名字,父親回去后,不到半月就去世了,他得了癌癥,他告訴我,這里還有山,還有樹,讓我來幫您?!泵鳚傻难廴t了,轉過頭,看著山,又是那么堅定。

“老康叔,我叫陳遺志,當年父親為了救火犧牲的時候,我還沒出生,母親給我起名遺志,告訴我長大后,幫父親看著這山?!边z志也看著這山,他的父親就埋在這里。

老康看著兩個青年,笑著哭了……

(原文有刪改)

1.(4分)請根據(jù)提示,簡要概括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

①三人在魏大叔的帶領下守護山林。

②在一場山林火災中,陳遺志的父親殉職。

③_____

④_____

2.(4分)和段中兩次寫到老康“哭了”,但原因不同,第一次是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

3.(4分)結合語境,賞析文章第段中的畫線句。

今天老朱走得很直,像松樹一樣挺拔,像山楊一樣沉穩(wěn)。

_____________

4.(4分)第段畫線句子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4分)文章—段耐人尋味,請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

【答案】

1.③老朱因為身體原因離開山林

④兩個年輕人繼承父親志愿來守護山林

2.為朋友離開而悲傷為守山后繼有人而欣慰

3.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老朱”比作“松樹”“山楊”,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他走路的姿勢,“挺拔”“沉穩(wěn)”與前文“弓著腰”形成鮮明對比,表現(xiàn)了他完成了守護大山使命的自豪與從容。

4.環(huán)境描寫(景物描寫)。用簡潔的語言寫出了山中景色的特點,渲染出清新美好的氣氛,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為兩個年輕人的出現(xiàn)作了鋪墊。

5.交代了老朱離開山林后去世的情況,補充交代了陳遺志的父親守山人。

(六)以“聽雨”為題,寫一篇以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短文。

要求:

(1)要寫出季節(jié)特點,但不能出現(xiàn)“春夏秋冬”等字樣。

(2)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是明確寫作的內容,那就是聽雨,不可偏。二是要描寫,描寫自己聽到的雨的情景。三是明晰季節(jié)的特征,在寫景中突顯季節(jié)特征。

寫雨例文

馮劍華

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華。

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于人間,她輕輕悄悄地走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彼缂喨珈F,如情似夢,沾衣不濕,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飄過處,天地萬物從沉沉昏睡中蘇醒過來,種子發(fā)出嫩芽,竹林長出春筍,楊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靈也伸伸懶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贈給大地。

春雨,又是一個愛美的姑娘,一個極擅丹青的畫師。她手執(zhí)神奇的畫筆,揮灑出一個美麗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帶雨”,何等脫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