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解析 )_第1頁
甘肅省白銀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解析 )_第2頁
甘肅省白銀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解析 )_第3頁
甘肅省白銀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解析 )_第4頁
甘肅省白銀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解析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高二開學檢測語文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孔子是最早有意識地以《詩經(jīng)》為教材的人?!对娊?jīng)》本名是《詩》。漢代董仲舒把《詩》奉為經(jīng)典,此后便有了《詩經(jīng)》這個名字,后人把它列為“五經(jīng)”之首。直到1912年民國臨時政府“廢止讀經(jīng)”,兩千多年間,《詩經(jīng)》一直是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教材,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而孔子的詩教思想對人的和諧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在孔子看來,《詩經(jīng)》、禮、樂是弟子道德修養(yǎng)的三個階段,《詩經(jīng)》是弟子學習道德知識和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開始階段。孔子的詩教借助音樂啟迪和陶冶人的情感,使人氣質高雅,提高道德涵養(yǎng),提升品格和情操。這種道德教化形式,是和詩樂的審美結合在一起的?!缎⒔?jīng)》里有“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三句是斷取《小雅·小旻》末章拿來教人謹慎、恐失孝道的名言。像這樣直接用《詩經(jīng)》教人修養(yǎng)自己德行的例子在《學而》《八佾》《子罕》等篇都能見到;《論語》中直接引用《詩經(jīng)》說明修身養(yǎng)性進行道德教化的篇章有七章?!对娊?jīng)》還有獨特的審美特質,孔子對《詩經(jīng)》的審美功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他總結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其大意是“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fā)己心”。首先是《詩經(jīng)》引起人們的審美感覺,感染人情,激發(fā)人的志氣,振奮人的精神,從而最終達到美育的效果;然后通過“觀”來考察社會和執(zhí)政的得失,提高人的觀察能力,先秦有“觀風俗,知得失”;再有“群居相切相磋”,在相互切磋中引發(fā)感悟,交流感情,增強集體觀念和凝聚力;最后的“怨”是諷喻社會或者是表達不滿情緒。因此說“詩教”是雙向的,詩教是人心靈的凈化器,純潔的心靈是人和諧發(fā)展的基礎。孔子在詩教的方法上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妒酚洝吩裕骸叭傥迤?,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笨鬃诱J為,樂應該體現(xiàn)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正平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詩歌教學中,主張配樂吟誦,而且他還親自把詩譜成樂曲,在教學中“弦歌”而誦,詩的內容通過美妙動聽的“雅言”來表現(xiàn),使學生不但受到思想的啟迪,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藝術的熏陶??鬃舆€運用或引用《詩經(jīng)》中的句子,采用談話問答的方式來教育弟子?!俄n詩外傳集釋》第十六章,就記述了孔子引證《詩經(jīng)》的“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的詩句,用談話問答法,教誨子路“取束帛以贈先生”。孔子用這種教學方法,以師生輕松、平等的關系進行知識的傳授,使學生的性情在和諧的氛圍中得到了陶冶??鬃拥脑娊趟枷?,無論是把《詩經(jīng)》作為教材的角度,還是他的詩教方法和原則,都是在強調詩教對人的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有不可小覷的作用。詩教有助于養(yǎng)心怡德,它把漢語的聲情、韻律、節(jié)奏及樂感的美發(fā)揮到了極致,能自然地和著人的生理和心理節(jié)律,引起情感的升華;能變化人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即是;能啟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促進人的和諧發(fā)展。(摘編自趙會莉《孔子詩教思想與人的和諧發(fā)展》)材料二:孔子開創(chuàng)儒家的私學,堅持“有教無類”的主張,以真誠坦率的立場和民主平等的作風教育學生。他舉辦私學,目的就是為國舉才,他感到當時各諸侯國缺乏棟梁之材管理政事,以致社會混亂,民生凋敝。因為當時掌握政權的世卿大夫多不稱職,所以孔子在培養(yǎng)人才時不會只從貴族子弟中選取學生,而是秉持了“有教無類”的態(tài)度,不問階級階層,不分貧富貴賤,不限地域、年齡,來者不拒。“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彼牡茏又?,有貴族,有富商,有新興階級,有平民。從區(qū)域上說,除魯國人外,還有來自齊、晉等諸侯國的人??鬃印坝薪虩o類”的主張,沖破了學在官府、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他的“有教無類”的主張更切合了當時士階層提高社會地位的要求,士人在春秋時或直接從貴族階層下降,或直接從平民上升,而后者居多,他們處于社會中間部分,沒有多少物質手段和政治資本,只有靠自己掌握文化知識,具備政治才能,才可躋身統(tǒng)治階層??鬃右栽姙榻?,培養(yǎng)了士人的政治才能,他堅信“學而優(yōu)則仕”“學也祿在其中”,目的是鼓勵士人更加努力。同時他深信教育是可以造就人才的,對學生充滿了教育的信心。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認為后天的勤學苦讀可以使人成才。因此他才滿腔熱情、真誠坦白地教育學生。恰是在這種真誠的情感基礎上,孔子養(yǎng)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學作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從來不強迫弟子的學業(yè),而是平等地與他們探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就說明了這一點。孔子知道:“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他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從學生身上學到不少東西,《八佾》記錄孔子和子夏討論《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孔子從子夏那里得到了理論的啟發(fā),感嘆“起予者商也!”平等討論從而教學相長正是儒家詩教的特色之一。孟子和荀子沿著孔子的教育態(tài)度在不同路線上發(fā)展。孟子在實踐中看重學習的自求自得,即使對儒家經(jīng)典也是如此,“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他說“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何謂“以意逆志”?前人說法有兩種,關鍵在對“意”的理解有異。一種認為“意”是讀者之“意”,即從讀詩之人自身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出發(fā)去推度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志”;另一種認為“意”是客觀地存在于詩篇中之“意”。從教育的角度看,孟子的關注在于前者,強調用讀者自己的理解去揣摩作者之志??梢娒献影l(fā)展了孔子平等觀念中學生主動性的一面。荀子則把孔子之道神圣化,同時視傳播儒道的教師為君子、圣人,認為教師應當具有絕對的權威,學生應“師云亦云”,服從老師,這就和孔子的教育態(tài)度背離了。盡管如此,荀子畢竟流傳下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名句,認可弟子可以超越老師,這又契合了孔子“后生可畏”的觀點。(摘編自馬兆杰《早期儒家詩教的理論與實踐-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漢代的統(tǒng)治者提升了《詩經(jīng)》的地位,但是到了民國時期,人們開始普遍否定《詩經(jīng)》存在的價值。B.孔子在弟子完成道德修養(yǎng)的三個階段后,便借助音樂啟迪和陶冶人的情感,提高道德涵養(yǎng),提升品格和情操。C.《論語》和《孝經(jīng)》深受《詩》的影響,兩部著作都有引用《詩》的內容,以此起到教化的作用。D.孔子著重從平民中選取學生,很少收納貴族子弟,此舉意在沖破當時貴族階層壟斷教育的局面。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的詩教思想注重人與社會的關系,他認為學習《詩經(jīng)》可以讓人增強集體觀念和凝聚力,并可以表達不滿情緒。B.孔子強調樂的教化作用,他主張以樂為媒介將詩歌表達出來,這可以啟迪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C.孔子認為教與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老師在與學生的教學互動中,也能從學生處得到啟發(fā),讓自己成長。D.孟子和荀子都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強調教育的實踐功能,而荀子更注重教育理論的研究與探索。3.下列選項,最能體現(xiàn)孟子“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觀點的一項是()A.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B.述而不作,信而好古。C.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D.不學而好思,雖知不廣矣;學而慢其身,雖學不尊矣。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下面三段文字分別體現(xiàn)了孔子、孟子、荀子什么樣的教育思想?請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①南郭惠子問于子貢曰:“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曰:“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yī)之門多病人,櫽栝①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荀子·法行》)②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盡心》)③言而不稱②師,謂之畔③;教而不稱師,謂之倍。(《荀子·大略》)[注]①櫽栝,矯正木的工具。②稱,稱道。③畔,通“叛”?!敬鸢浮?C2.D3.A4.文章首先論述了《詩經(jīng)》的歷史及其意義,在此基礎上,提出文章觀點,即孔子的詩教思想對人的和諧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然后從德育和美育兩個方面闡述了孔子詩教思想的重要影響,接著又著重論述了孔子詩教與樂教結合、談話問答法的兩種詩教方法,最后重申觀點,強調詩教對人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5.①孔子對來到自己門下受教的人一視同仁,因此孔子門下來往的人就龐雜,這體現(xiàn)了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主張。孔子對想來的學生不拒絕,對想走的學生也不阻止,具有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作風。

②孟子強調學生應具有學習的主動性,他認為學生求索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去。

③荀子強調了教師的尊嚴,認為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如果學生說話時不稱道老師那就是反叛;教學時不稱道老師那就是背離?!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但是到了民國時期,人們開始普遍否定《詩經(jīng)》存在的價值”錯誤,于文無據(jù)。由原文“直到1912年民國臨時政府‘廢止讀經(jīng)’,兩千多年間,《詩經(jīng)》一直是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教材,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而孔子的詩教思想對人的和諧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可知,原文只是說“到1912年民國臨時政府‘廢止讀經(jīng)’”,并沒有說人們開始普遍否定《詩經(jīng)》存在的價值。B.“孔子在弟子完成道德修養(yǎng)的三個階段后,便借助……”表述邏輯錯誤。由原文“在孔子看來,《詩經(jīng)》、禮、樂是弟子道德修養(yǎng)的三個階段,《詩經(jīng)》是弟子學習道德知識和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開始階段??鬃拥脑娊探柚魳穯⒌虾吞找比说那楦?,使人氣質高雅,提高道德涵養(yǎng),提升品格和情操”可知,“弟子完成道德修養(yǎng)的三個階段”是“借助音樂啟迪和陶冶人的情感,提高道德涵養(yǎng),提升品格和情操”的結果。D.“孔子著重從平民中選取學生,很少收納貴族子弟”錯誤。由原文“因為當時掌握政權的世卿大夫多不稱職,所以孔子在培養(yǎng)人才時不會只從貴族子弟中選取學生,而是秉持了‘有教無類’的態(tài)度,不問階級階層,不分貧富貴賤,不限地域、年齡,來者不拒”可知,原文是“孔子在培養(yǎng)人才時不會只從貴族子弟中選取學生”,并沒有說“孔子著重從平民中選取學生,很少收納貴族子弟”。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荀子更注重教育理論的研究與探索”錯誤,于文無據(jù)。由原文“荀子則把孔子之道神圣化,同時視傳播儒道的教師為君子、圣人,認為教師應當具有絕對的權威,學生應‘師云亦云’,服從老師,這就和孔子的教育態(tài)度背離了。盡管如此,荀子畢竟流傳下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名句,認可弟子可以超越老師,這又契合了孔子‘后生可畏’的觀點”可知,原文說的是“荀子則把孔子之道神圣化”,沒有說“荀子更注重教育理論的研究與探索”。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A.意思是一個人把《詩》三百篇讀得很熟,讓他處理政務,卻不會辦事;讓他當外交使節(jié),卻不能獨立跟人交涉。書讀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這句話是在反對死讀《詩經(jīng)》,倡導活學活用,體現(xiàn)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的觀點。B.意思是傳述先王之道而不自我創(chuàng)作,篤信并愛好古圣先賢之道。這句話表現(xiàn)出了孔子對于傳統(tǒng)文化及歷史經(jīng)驗的重視。C.意思是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jīng)叛道了。D.意思是不愛學習而專好思考,這樣即使能懂得一些知識也不會太多;注重學習而忽視修身,這樣即使能獲得淵博的學識也不會尊貴。這句話說明學習貴在能結合修養(yǎng)身心來進行,這樣才能相得益彰,不能體現(xiàn)“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的觀點。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結合材料一第1段關鍵句“兩千多年間,《詩經(jīng)》一直是儒家思想的經(jīng)典教材,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而孔子的詩教思想對人的和諧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可知,文章首先論述了《詩經(jīng)》的歷史及其意義,在此基礎上,提出文章觀點,即孔子的詩教思想對人的和諧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結合第2段關鍵句“在孔子看來,《詩經(jīng)》、禮、樂是弟子道德修養(yǎng)的三個階段,《詩經(jīng)》是弟子學習道德知識和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開始階段”和第3段關鍵句“《詩經(jīng)》還有獨特的審美特質,孔子對《詩經(jīng)》的審美功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他總結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可知,然后從德育和美育兩個方面闡述了孔子詩教思想的重要影響;結合第4段關鍵句“孔子在詩教的方法上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和第5段關鍵句“孔子還運用或引用《詩經(jīng)》中的句子,采用談話問答的方式來教育弟子”可知,接著又著重論述了孔子詩教與樂教結合、談話問答法的兩種詩教方法;結合第6段關鍵句“孔子的詩教思想,無論是把《詩經(jīng)》作為教材的角度,還是他的詩教方法和原則,都是在強調詩教對人的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可知,最后重申觀點,強調詩教對人全面和諧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的能力。結合材料二“孔子開創(chuàng)儒家的私學,堅持‘有教無類’的主張,以真誠坦率的立場和民主平等的作風教育學生。他舉辦私學,目的就是為國舉才,他感到當時各諸侯國缺乏棟梁之材管理政事,以致社會混亂,民生凋敝”可知,孔子對來到自己門下受教的人一視同仁,因此孔子門下來往的人就龐雜,這體現(xiàn)了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主張。結合“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yī)之門多病人,櫽栝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可知,孔子對想來的學生不拒絕,對想走的學生也不阻止,具有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作風。結合材料二“孟子在實踐中看重學習的自求自得,即使對儒家經(jīng)典也是如此,……從教育的角度看,孟子的關注在于前者,強調用讀者自己的理解去揣摩作者之志??梢娒献影l(fā)展了孔子平等觀念中學生主動性的一面”和材料“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可知,孟子強調學生應具有學習的主動性,他認為學生求索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去。結合材料二“荀子則把孔子之道神圣化,同時視傳播儒道的教師為君子、圣人,認為教師應當具有絕對的權威,學生應‘師云亦云’,服從老師,這就和孔子的教育態(tài)度背離了”和材料“言而不稱師,謂之畔;教而不稱師,謂之倍”可知,荀子強調了教師的尊嚴,認為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如果學生說話時不稱道老師那就是反叛,教學時不稱道老師那就是背離。參考譯文:①南郭惠子問子貢說:“孔夫子的門下怎么那樣混雜呢?”子貢說:“君子端正自己的身心來等待求學的人,想來的不拒絕,想走的不阻止。況且良醫(yī)的門前多病人,整形器的旁邊多彎木,所以夫子門下來往的人就龐雜?!保ā盾髯印しㄐ小罚趯で缶湍艿玫剿?,舍棄就會失掉它;這樣尋求就有益于得到,因為所尋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內的緣故。(《孟子·盡心》)③說話時不稱道老師的叫做反叛,教學時不稱道老師叫做背離。(《荀子·大略》)(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生活在天上畢飛宇蠶婆婆在這個悲傷的夜間開始追憶斷橋鎮(zhèn)養(yǎng)蠶的日子。成千上萬的桑蠶交相輝映,洋溢著星空一般的燦爛熒光。它們彎起背脊,又伸長了身體,一起涌向了蠶婆婆。它們的身體像夢的指頭,撫摩著蠶婆婆。每一個蠶季最后的幾天總是難熬的,一到夜深人靜,這個世界上最喧鬧的只剩下桑蠶啃噬桑葉的沙沙聲了。蠶婆婆像給愛蹬被單的嬰孩蓋棉被一樣整夜為它們鋪桑葉,往往是最后一張蠶床剛剛鋪完,第一張蠶床上的桑葉就只剩下光禿禿的葉莖了。然后,某一個午夜就這樣來臨了,孩子們開始向麥秸稈或菜籽稈上爬去。蠶婆婆在這樣的時候就會抓起一把桑蠶,把它們放在自己的胳膊上。它們會昂起頭,像一個個光著屁股的孩子,既像曉通人事,又像懵懂無知,以一種似是而非的神情與你對視。蠶婆婆每一次都要被這樣的對視感動,被爬行的感觸是那樣地切膚,附帶滋生出一種很異樣的溫存。一到夜間蠶婆婆就會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蠶婆婆看久了就會感受到一種揪心的空洞,一種無從說起的空洞。這種空洞被夜的黑色放大了,有點漫無邊際。星星在天上閃爍,淚水涌起的時候滿天的星斗像爬滿夜空的蠶。日子一過了谷雨連著下了幾天的小雨,水汽大了,站在二十九層的陽臺上,就像是在天上,再也看不見地面了。站了一陣子,感覺到大樓在不停地往天上鉆,真的是云里霧里。蠶婆婆對自己說:“一定得回鄉(xiāng)下,和天上的云活在一起總不是事?!毙Q婆婆望著窗外,心里全是茶色的霧,全是大捆大捆的亂云在迅速地飄移。蠶婆婆沒有料到兒子給她帶回來兩盒東西。兒子的懷里抱了兩只紙盒子,走到蠶婆婆的面前,讓她打開。盒子開了,空的,什么也沒有。這時候兒子的臉上笑得更詭異了,蠶婆婆定了定神,發(fā)現(xiàn)金底黑乎乎的,像爬了一層螞蟻。她發(fā)現(xiàn)那些黑色小顆粒一個個蠕動起來了,有了爬行的跡象。它們是蠶,是黑色的蠶苗。蠶婆婆的胸口咕嘟一聲就跳出了一顆大太陽。另一只盒子里塞滿了桑葉芽。蠶婆婆捧過來,吸了一口,二十九層高樓上立即吹拂起一陣斷橋鎮(zhèn)的風,輕柔、圓潤、濡濕、夾雜了柳絮、桑葉、水、蜜蜂和燕子窩的氣味。蠶婆婆在新時代大廈的第二十九層開始了養(yǎng)蠶生活,就此生龍活虎了起來。她拉上窗簾,在陽臺上架起了篾匾,一副回到斷橋鎮(zhèn)的樣子。蠶婆婆在新時代大廈的二十九層開始了與桑蠶的共同生活。她撫弄著蠶,和它們拉家常,說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的家鄉(xiāng)話。蠶婆婆的嘮叨涉及了她這一輩子的全部內容,沒有時間順序,沒有邏輯關聯(lián),只是一個又一個愉快,一個又一個傷心。蠶仔的身體一轉白就開始飛快地成長了。所用的籠匾一天比一天多,所占的面積一天比一天大。陽臺和整個客廳差不多都占滿了。離春蠶上山還有四五天了,大兒子突然要飛一趟東北。蠶婆婆一個人在家,心情很不錯。她打開了一扇窗,在窗戶底下仔細慈愛地打量她的蠶寶寶??焐仙降纳PQ身子開始笨重了,顯得又大又長。蠶婆婆從蠶床上挑了五只最大的桑蠶,讓它們爬在自己的胳膊上。蠶婆婆指著它們,自語說:“你是老大,你是老二……”蠶婆婆逗弄著桑蠶,把自己的五個兒子重新懷了一遍,重新分娩了一遍,重新哺育了一遍。仿佛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五個兒子又回到了眼前。意外事件說發(fā)生就發(fā)生了,誰也沒有料到蠶婆婆會把自己鎖在門外了。蠶婆婆突然聽見“轟”的一聲,一陣風過,門被風關上了。關死了。蠶婆婆握著錢包,十分慌亂地扒在門上,拍了十幾下,蠶婆婆失聲叫道:“兒,兒,給你媽開開門!”三天之后的清晨,兒子提了密碼箱走出了電梯,一拐彎就看見自己的母親睡在了過道上,身邊堆的全是打蔫的桑葉和方便面。母親面色如土,頭發(fā)散亂。大兒子丟開密碼箱,大聲叫道:“姆媽,出了啥事情咯?”大兒子忘了普通話,都把斷橋鎮(zhèn)的方言急出來了。蠶婆婆一聽到兒子的聲音就跪起了身子。她慌忙地用手指著門,說:“快,快,打開!”兒子打開門,蠶婆婆隨即就跟過來了。走到蠶床邊,蠶婆婆驚奇地發(fā)現(xiàn)所有的蠶床都空空蕩蕩,所有的桑蠶都不翼而飛。蠶婆婆喘著大氣,在二十九層樓的高空神經(jīng)質地呼喊:“蠶!我的蠶呢!”大兒子仰起了頭,雪白的墻面上正開始著許多秘密。墻體與墻體的拐角全部結上了蠶繭。不僅是墻,就連桌椅、百葉窗、排風扇、抽水馬桶、影碟機與影碟、酒杯、茶具,一句話,只要有拐角或容積,可供結繭的地方全部結上了蠶繭。然而,畢竟少三四天的桑葉,畢竟還不到時候,桑蠶的絲很不充分,沒有一個繭子是完成的、結實的,用指頭一想就是一個凹坑。這些繭半透明,透過繭子可以看見桑蠶們正在內部困苦地掙扎,它們蜷曲著,像忍受一種疼,像堅持著力不從心,像從事著一種注定了失敗的努力……半透明,是一種沒有溫度的火,是一種迷蒙的燃燒和無法突破的包圍……蠶婆婆合起雙手,緊抿了雙唇。蠶婆婆說:“罪過,罪過嗅,還沒有吃飽呢,一它們一個都沒吃飽呢!”桑蠶們不再關心這些了。它們還在緩慢地吐。沿著半透明的蠶繭內側一圈又一圈地包裹自己,因困自己。在變成昏睡的蠶蛹之前,它們唯一需要堅持并且需要完成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己吐干凈,使內質完完全全地成為軀殼,然后,把自己束之高閣。(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夜間的蠶婆婆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感受到揪心的空洞,表現(xiàn)了她在城市中生活的不適應。B.蠶婆婆發(fā)現(xiàn)兒子帶回來的蠶苗是黑色的,內心反應劇烈,這表明蠶婆婆對兒子帶來的蠶苗充滿疑惑。C.蠶婆婆養(yǎng)蠶時和它們拉家常,訴說著自己的過往,她從養(yǎng)蠶中找到了自我,也感受到了充實。D.結尾描寫蠶們不斷吐絲包裹自己,圍困自己,然后,把自己束之高閣,這樣的描寫引人深思。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以蠶婆婆對斷橋鎮(zhèn)生活的追憶開篇,用柔和詩意的筆調勾勒出主人公的情感家園,也為后文蠶婆婆在高樓養(yǎng)蠶情節(jié)的展開創(chuàng)設了基礎。B.小說中的心理描寫細膩傳神,蠶婆婆養(yǎng)蠶如同育兒,逗弄桑蠶時仿佛看到分散在全國各地的五個兒子又回到眼前,暗中指向兒子不孝的事實。C.小說語言極具藝術感染力,無論是精準的語詞還是恰切的修辭,無不體現(xiàn)出作者對生活細節(jié)的洞穿能力,給讀者帶來撞擊心靈的閱讀快感。D.在現(xiàn)代時空里,蠶婆婆感到深深的空洞與孤獨。作者選擇一個從鄉(xiāng)村進城的“他者”角度,在“城鄉(xiāng)互望”的語境中投射出現(xiàn)代人的精神困境。8.蠶快上山時,蠶婆婆卻把自己鎖在了門外,作者安排這一意外有什么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9.象征是這篇小說突出的藝術特色,小說中多處使用象征手法,請從文中舉出三例并簡要分析。【答案】6.B7.B8.①情節(jié)上,實現(xiàn)了突轉,使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②人物上,突出了蠶婆婆在城市中生活的不適應,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③主旨上,通過蠶婆婆把自己鎖在門外的情節(jié),暗示出農(nóng)業(yè)文明遭遇現(xiàn)代文明所引發(fā)的沖突與尷尬,投射出生活在“美麗新世界”里的現(xiàn)代人的空洞與孤獨。9.①蠶,象征著農(nóng)業(yè)時代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在城市里的蠶婆婆本人。

②新時代大廈二十九樓,象征著現(xiàn)代文明和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對人自由的束縛。

③斷橋鎮(zhèn),象征著與城市生活相對的農(nóng)村生活。

④門,象征著接納與暢通,關閉的門象征蠶婆婆被城市排斥?!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這表明蠶婆婆對兒子帶來的蠶苗充滿疑惑”錯誤,根據(jù)“蠶婆婆捧過來,吸了一口,二十九層高樓上立即吹拂起一陣斷橋鎮(zhèn)的風,輕柔、圓潤、濡濕、夾雜了柳絮、桑葉、水、蜜蜂和燕子窩的氣味”可知,表明蠶婆婆的驚喜。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暗中指向兒子不孝的事實”錯誤,文中沒有這一意思,屬過度解讀。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情節(jié)、語段作用的能力。情節(jié)上,結合“離春蠶上山還有四五天了”“意外事件說發(fā)生就發(fā)生了,誰也沒有料到蠶婆婆會把自己鎖在門外了”可知,情節(jié)突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物上,“誰也沒有料到蠶婆婆會把自己鎖在門外了。蠶婆婆突然聽見‘轟’的一聲,一陣風過,門被風關上了”“三天之后的清晨,兒子提了密碼箱走出了電梯,一拐彎就看見自己的母親睡在了過道上,身邊堆的全是打蔫的桑葉和方便面”可知,突出了蠶婆婆在城市中生活的不適應,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主旨上,蠶婆婆在新時代大廈養(yǎng)蠶,卻因自己被鎖在門外而無法照顧即將上山的春蠶,最后“墻體與墻體的拐角全部結上了蠶繭……然而,畢竟少三四天的桑葉,畢竟還不到時候,桑蠶的絲很不充分,沒有一個繭子是完成的、結實的,用指頭一想就是一個凹坑”,據(jù)此可知,暗示出農(nóng)業(yè)文明遭遇現(xiàn)代文明所引發(fā)的沖突與尷尬,投射出生活在“美麗新世界”里的現(xiàn)代人的空洞與孤獨?!?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文中一開始寫蠶婆婆回憶的斷橋鎮(zhèn)的“蠶”,“成千上萬的桑蠶交相輝映,洋溢著星空一般的燦爛熒光。它們彎起背脊,又伸長了身體,一起涌向了蠶婆婆。它們的身體像夢的指頭,撫摩著蠶婆婆?!Q婆婆像給愛蹬被單的嬰孩蓋棉被一樣整夜為它們鋪桑葉……”,這里的“蠶”是蠶婆婆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回憶,象征著農(nóng)業(yè)時代的生活方式;“這些繭半透明,透過繭子可以看見桑蠶們正在內部困苦地掙扎,它們蜷曲著,像忍受一種疼,像堅持著力不從心,像從事著一種注定了失敗的努力……半透明,是一種沒有溫度的火,是一種迷蒙的燃燒和無法突破的包圍”“桑蠶們不再關心這些了。它們還在緩慢地吐。沿著半透明的蠶繭內側一圈又一圈地包裹自己,圍困自己。在變成昏睡的蠶蛹之前,它們唯一需要堅持并且需要完成的只有一件事:把自己吐干凈,使內質完完全全地成為軀殼,然后,被自己束之高閣”,這些蠶用蠶絲把自己包裹起來,就好像蠶婆婆一直生活在斷橋鎮(zhèn)的回憶中,無法適應城市的生活,無法突破自己的精神困境,蠶還象征著生活在城市里的蠶婆婆本人?!靶Q婆婆在新時代大廈的第二十九層開始了養(yǎng)蠶生活”“蠶婆婆在新時代大廈的二十九層開始了與桑蠶的共同生活”“誰也沒有料到蠶婆婆會把自己鎖在門外了。蠶婆婆突然聽見‘轟’的一聲,一陣風過,門被風關上了。關死了。蠶婆婆握著錢包,十分慌亂地扒在門上,拍了十幾下,蠶婆婆失聲叫道:‘兒,兒,給你媽開開門!’三天之后的清晨,兒子提了密碼箱走出了電梯,一拐彎就看見自己的母親睡在了過道上”可知,新時代大廈二十九樓,象征著現(xiàn)代文明和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對人自由的束縛。根據(jù)“蠶婆婆在這個悲傷的夜間開始追憶斷橋鎮(zhèn)養(yǎng)蠶的日子”“二十九層高樓上立即吹拂起一陣斷橋鎮(zhèn)的風,輕柔、圓潤、濡濕、夾雜了柳絮、桑葉、水、蜜蜂和燕子窩的氣味”“她拉上窗簾,在陽臺上架起了篾匾,一副回到斷橋鎮(zhèn)的樣子”“大兒子忘了普通話,都把斷橋鎮(zhèn)的方言急出來了”可知,斷橋鎮(zhèn),象征著與城市生活相對的農(nóng)村生活。根據(jù)“誰也沒有料到蠶婆婆會把自己鎖在門外了。蠶婆婆突然聽見‘轟’的一聲,一陣風過,門被風關上了”“三天之后的清晨,兒子提了密碼箱走出了電梯,一拐彎就看見自己的母親睡在了過道上,身邊堆的全是打蔫的桑葉和方便面”可知,門,象征著接納與暢通,關閉的門象征蠶婆婆被城市排斥。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①不息②,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痹S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③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肩吾問于連叔曰:“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边B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④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嵋允强穸恍乓病!边B叔曰:“然,瞽⑤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女⑥也?;葑又^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鼻f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吐勚?,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之曰:‘我世世為澼絖,不過數(shù)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偷弥?,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選自《莊子·逍遙游》,有刪改)[注]①爝(juè)火:小火、火炬。②息,通“熄”。③庖人,泛指廚師。④藐,通“邈”,遠。⑤瞽(gǔ):盲人。⑥女,通“汝”。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B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C.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D.吾聞言于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于澤也”與“大破楚師于丹、淅”(《屈原列傳》)兩句中的“于”字含義不同。B.五谷,指五種谷物,古書中有不同說法,通常指稻、黍、稷、麥、豆,泛指糧食作物。C.“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與“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琵琶行并序》)兩句中的“信”字含義相同。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與“秦孝公據(jù)殽函之固”(《過秦論》兩句中的“固”字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部分堯和許由的對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堯通過比喻形象地說明了自己能力不夠、要把君位讓給許由的原因。B.文章第二段中的“神人”其中的兩個特點是:美貌,“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生活上超凡脫俗,“不食五谷,吸風飲露”。C.文章第三段,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葫蘆大而無用形容自己的理論雖然宏大,但實際上毫無用處,從而對莊子的學說加以肯定。D.文章第三段借助寓言,增強說理的趣味和效果。探討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了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當作有用的道理。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2)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14.許由拒絕堯禪讓天下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說明?!敬鸢浮?0.B11.C12.C13.(1)先生立為天子天下就會治理得好,可我還占著這個位置,我自覺心里不安。(2)難道只是形體方面有聾、盲等缺陷嗎?那智慧方面也有這些缺陷。14.①堯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自己不會為了虛名去治理天下;②天下很大,但大多對于自己沒有意義;③自己不會代替堯去干本不屬于自己該干的事?!窘馕觥?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聽接輿談話,他的話很大卻不適用,說開去就收不回來。我為他的話感到驚訝、震驚,他的話就像天河一樣沒有邊際,跟人之常情差得太遠,太不近人情了。“于接輿”作后置狀語,修飾“聞言”,故應在“接輿”后停頓,排除AD?!拔帷弊髦髡Z,“驚怖”作謂語,“其言”作賓語,中間不應停頓,排除C。故選B?!?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和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A.正確?!捌溆跐梢病?,句意:這對潤澤莊稼來說?!坝凇?,介詞,對。/“大破楚師于丹、淅”,句意:(秦軍)在丹水和淅水一帶打敗了楚軍。“于”,介詞,在。B.正確。C.錯誤,兩句中“信”含義不同?!拔嵋允强穸恍乓病保湟猓何艺J為這些話騙人,不真實?!靶拧?,真實。/“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句意:她低著頭隨手連續(xù)地彈個不停?!靶拧?,隨意。D.正確?!胺蜃庸套居谟么笠印?,句意:先生您本來就不善于使用大的東西?!肮獭保痹~,本來。/“秦孝公據(jù)殽函之固”,句意:秦孝公占據(jù)著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肮獭保U固。故選C。【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理解文章相關內容的能力。C.“形容自己的理論雖然宏大”“從而對莊子的學說加以肯定”錯。原文是“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梢?,“自己的理論”應是“莊子的理論”,“肯定”應是“否定”。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治”,治理得好,太平;“尸”,占著;“缺然”,不安的樣子。(2)“豈”,難道;“形骸”,形體;“知”,通“智”,智慧?!?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篩選信息的能力。(1)根據(jù)“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概括:堯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自己不會為了虛名去治理天下;(2)根據(jù)“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概括:天下很大,但大多對于自己沒有意義;(3)根據(jù)“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概括:自己不會代替堯去干本不屬于自己該干的事。參考譯文:堯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月亮出來了,可火把卻不熄滅,它要想發(fā)光,不也太難了嗎!合時宜的雨下來了,卻還要灌溉,這對潤澤莊稼來說,不也太辛勞了嗎!先生立為天子天下就會治理得好,可我還占著這個位置,我自覺心里不安。請讓我把天下交還給您?!痹S由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jīng)治理得很好了。可我還來代替你,難道我將為了名聲這樣做嗎?名聲居賓位,事實居主位。我將為了居賓位的名聲這樣做嗎?鷦鷯在深林里筑巢,所需要的不超過一個樹枝(盡管深林里的樹枝很多);田鼠到河里喝水,所需要的不超過喝滿肚子(盡管河里的水很多)?;厝バ商熳?,我用不著天下??!庖人即便不下廚,主祭的人也不會越過自己的職守來代替他的?!奔缥釂栠B叔說:“我聽接輿談話,他的話很大卻不適用,說開去就收不回來。我為他的話感到驚訝、震驚,他的話就像天河一樣沒有邊際,跟人之常情差得太遠,太不近人情了。”連叔說:“他的話說的是什么呢?”肩吾回答:“他說:‘遙遠的姑射山,有神人住在那里,神人的肌膚像冰雪一樣白皙,神人的體態(tài)像處女一樣美好;他們不吃五谷雜糧,吸清風喝甘露;乘著云氣,駕著飛龍,遨游于四海之外。他們的精神專注,使人或物不生災害疾病,而谷物豐熟?!艺J為這些話騙人,不真實?!边B叔說:“對?。∠棺記]法參與欣賞錯綜華美的色彩以及花紋等景象,聾子沒法參與欣賞鐘和鼓等樂器演奏的音樂。難道只是形體方面有聾、盲等缺陷嗎?那智慧方面也有這些缺陷。這話它說的,好比就是你啊。”惠子對莊子說:“魏惠王贈給我一種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上它,長成了瓠子,大小可以填塞五石的東西。掏空它用來盛水,它的硬度太小不能勝任。把這個大瓠子剖開做成兩個瓢子,寬大而沒有什么可盛受的東西。不是這葫蘆不內空且大,我因為它沒有用處把它擊破了。”莊子說:“先生您本來就不善于使用大的東西。宋國有一個善于制造防止手凍裂的藥物的人,代代以漂洗絲絮為職業(yè)。有一個外地人聽說了這件事,要求用百金來買他制藥的方子。這個宋人聚合族人,商量說:‘我家世世代代從事漂洗絲絮的事業(yè),所得到的金很少?,F(xiàn)在一下子賣制藥的技術能賣一百金,讓我們賣給他吧?!莻€外地人得到了制造防止手裂藥物的技術,憑它去游說吳王。越人發(fā)兵侵吳,吳王讓他帶兵。那時候是冬天,他率領軍隊跟越人在水上進行戰(zhàn)斗,靠著防止手裂的藥物使越人遭受了慘重的失敗,吳王分割了一塊土地來封賞他。這藥物能夠防止手裂是一樣的,有的靠著它得分封土地,有的擁有它卻不能免除艱苦的漂洗絲絮的勞動,那么就是使用它的地方有不同啊?,F(xiàn)在您有大小可以填塞五石東西的大葫蘆,為什么不把它系結在腰間充當大腰舟,而漂浮于江湖之上,卻擔憂它太大無處可容呢?那么先生還是有淺陋、遭受蒙蔽的識見啊!”(二)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小題。夜直①王安石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直玉堂②作洪咨夔禁門深鎖寂無嘩,濃墨淋漓兩相麻③。唱徹五更天未曉,一墀④月浸紫薇花?!咀ⅰ竣僖怪保爸薄蓖ā爸怠?,值夜班。此時宋神宗已決定實行新法,因此召王安石進京。②玉堂,翰林院的別稱。③兩相麻,在黃麻紙上為朝廷書寫拜任左右二丞相的詔書。麻,一種專用的公文紙,即黃麻紙。④墀(chí)皇宮內的臺階。15.下列對這兩首宋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詩處處緊扣著深夜來寫,卻又沒有一句直接說到夜已如何,而只寫夜深時的種種景象。B.“禁門深鎖寂無嘩”一句渲染了宮中肅靜的氛圍,同時也突出詩人在翰林院值班時翰林院的莊重。C.“春色惱人眠不得”一句中的“惱”字用得好,突出春色惱人,詩人心情惆悵而難入眠。D.兩首詩都是寫詩人晚上值班時的所見所想,王詩的語言意蘊深遠,而洪詩語言含蓄蘊藉。16.兩詩的尾句在情感內涵上有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敬鸢浮?5.C16.兩句詩都抒寫了詩人們因政治上得志而喜悅的心緒。王詩抒發(fā)的是得到宋神宗贊同、將要實現(xiàn)抱負的愉悅心情;洪詩抒發(fā)的是詔令完成后去欣賞景物時的青云得志、躊躇四顧的心理?!窘馕觥俊?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C.“突出春色惱人,詩人心情惆悵而難入眠”錯誤?!按荷珢廊嗣卟坏谩币痪渲械摹皭馈弊址戳x正用,突出春色撩人,詩人心情好而難以入眠。故選C。【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按荷珢廊嗣卟坏?,月移花影上欄桿”,意思是: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難以入睡,只見花影隨著月亮的移動,悄悄地爬上了欄桿?!按荷珢廊嗣卟坏谩睂懽髡咴趹敉饷鎸γ篮玫拇荷?,激動不已。這里“春色”既是實指美妙的景色,更是指歷史上難得的君臣際遇,確實是難得的“春色”;這里的“惱人”是撩人,由于時值新春,再加上恰逢神宗即位他有了一展宏圖的機會。故無數(shù)往事、感慨事、緊要事涌上心頭,所以才會興奮的“眠不得”?!俺獜匚甯煳磿?,一墀月浸紫薇花”,正在詩人為完成杰作而心滿意足時,窗外傳來宮中衛(wèi)士高聲報道已經(jīng)五更的聲音。他傾聽著聲音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然后,伸了伸疲乏的腰肢,踱出門外呼吸那清新的空氣。只見月光如水,浸漬著滿階婆姿的紫薇花影。衛(wèi)士報曉的唱聲,仰乎雷聲,把作者從重權在握的陶醉感中震醒,轉入了另一種精神狀態(tài),思索自己的榮耀從何而來。月光與紫薇花構成一組有深層含義的意象。這句暗中用唐時紫薇省的典故,所以,紫薇花成了他本人的化身,而那君臨天下的明月,恰恰是皇帝的象征。用一“浸”字將兩者溝通,不僅點出自己的一切全承皇恩而有,而且暗示了自己與皇上已溶為一體,難解難分,名符其實的是皇上的代言人。從而與詩的前兩句相互呼應,將他那種青云得志,躊躇四顧的心理含蓄婉轉地表現(xiàn)出來。故兩句詩都抒寫了詩人們因政治上得志而喜悅的心緒。王詩抒發(fā)的是得到宋神宗贊同、將要實現(xiàn)抱負的愉悅心情;洪詩抒發(fā)的是詔令完成后去欣賞景物時的青云得志、躊躇四顧的心理。(三)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列傳》中,司馬遷連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個被動句寫出了屈原誠信待人卻被猜疑、忠心耿耿卻被誹謗的現(xiàn)實。(2)賈誼在《過秦論》中交代陳涉的身份,說他不過是個“__________,__________”。(3)《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在文章開頭用兼帶感嘆語氣的反詰句對盛衰之理進行了闡述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信而見疑②.忠而被謗③.甕牖繩樞之子④.氓隸之人⑤.雖曰天命⑥.豈非人事哉【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寫時需要注意以下字詞:疑、謗、牖、氓、雖、哉。三、語言文字運用(一)語言文字運用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美術教育依托美學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為基礎,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延續(xù)和發(fā)展美術知識與技巧,滿足公眾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藝術設計是兼顧了美術和設計的實用藝術,在設計學中,藝術設計教育是融審美趣味、功能原理、科學技術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于一身的知識體系。作為未來的設計師,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是美育的受益者,也是美育的傳播者。優(yōu)秀的藝術設計人才要以美啟智,以德育美,要有扎實鉆研和①的精神,不能一味地彰顯個性而②,刻意迎合他人。創(chuàng)新思維是藝術設計的源頭活水。在藝術設計領域內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在具備扎實的文化和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與人、與社會的銜接而得以真正實現(xiàn)的。以設計解決問題,以設計助推發(fā)展,我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持續(xù)關注藝術設計與人、與社會、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以文化創(chuàng)造美,以道德培育美,以社會創(chuàng)新推動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做出百姓③的產(chǎn)品和設計。而這,也是激發(fā)藝術設計人才前瞻力、創(chuàng)造力的根本。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表達效果?!敬鸢浮?8.①精益求精

②嘩眾取寵

③喜聞樂見19.美術教育以美學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為基礎,其主要目的是延續(xù)和發(fā)展美術知識與技巧,滿足公眾精神和文化的需求。20.生動形象地寫出創(chuàng)新思維是藝術設計發(fā)展的動力與源泉,對藝術設計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第一空,根據(jù)語境聯(lián)系前文“要有扎實鉆研”可知,填入成語應是形容對藝術設計的要求很高,不斷追求更好的效果??梢蕴钊搿熬媲缶薄!熬媲缶保▽W術、技術、作品、產(chǎn)品等)好了還求更好。第二空,根據(jù)語境及后文“刻意迎合他人”可知,填入成語是形容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而討好他人,可以填入“嘩眾取寵”?!皣W眾取寵”,用浮夸的言行迎合眾人,以博取眾人的好感或擁護。第三空,根據(jù)語境,填入成語是形容產(chǎn)品受到百姓的喜愛,可以填入“喜聞樂見”?!跋猜剺芬姟保矚g聽,樂意看?!?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結構混亂的語?。海?)“依托……為基礎”句式雜糅,可以改為“美術教育以美學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為基礎”或“美術教育依托美學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2)“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句式雜糅,可以改為“其主要目的是延續(xù)和發(fā)展美術知識與技巧”或“其主要為了延續(xù)和發(fā)展美術知識與技巧”。故正確表達為:美術教育以美學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為基礎,其主要目的是延續(xù)和發(fā)展美術知識與技巧,滿足公眾精神和文化的需求?!?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表達效果的能力?!皠?chuàng)新思維是藝術設計的源頭活水”中將“創(chuàng)新思維”比喻為“源頭活水”,創(chuàng)新思維對藝術設計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源頭活水”則是形成河流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過“源頭活水”這一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創(chuàng)新思維是藝術設計發(fā)展的動力與源泉,對藝術設計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讓讀者易于理解,也增強了句子的表現(xiàn)力。(二)語言文字運用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冬季飲食進補①,北方冬季寒冷,進補宜選溫熱之品,如牛肉、羊肉等;南方氣溫相對較高,應以平補為主,攝入雞、鴨、魚等;高原地區(qū)雨量較小且氣候偏燥,人們應該適當多吃甘潤生津的食品。如果天氣持續(xù)干燥,還要在滋補時增加冰糖、百合等,以防身體上火。此外,②,飲食調養(yǎng)也要有所區(qū)分,陰虛體質的人可適當多吃豆?jié){、雞蛋、魚肉、蜂蜜、山藥、蘿卜、牛奶等柔和甘潤的食物;陽虛體質的人,可適當多吃南瓜、韭菜、大棗等溫熱熟軟的食物。進入冬季,這個時候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時節(jié),③,如丹參、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紅心蘿卜等。此外,還宜多吃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