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報任安書【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1.gif)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報任安書【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2.gif)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報任安書【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3.gif)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報任安書【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4.gif)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報任安書【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e6fd3b7952b193484435f75becd81a7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報任安書司馬遷生存或毀滅,這是個問題:是否應默默的忍受坎坷命運之無情打擊,還是應與深如大海之無涯苦難奮然為敵,并將其克服。此二抉擇,究竟是哪個較崇高?死即睡眠,它不過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結心靈之苦楚與肉體之百患,那么,此結局是可盼的!死去,睡去...但在睡眠中可能有夢,啊,這就是個阻礙:當我們擺脫了此垂死之皮囊,在死之長眠中會有何夢來臨?它令我們躊躇,使我們心甘情愿的承受長年之災,否則誰肯容忍人間之百般折磨,如暴君之政、驕者之傲、失戀之痛、法章之慢、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假如他能簡單的一刀了之?還有誰會肯去做牛做馬,終生疲於操勞,默默的忍受其苦其難,而不遠走高飛,飄於渺茫之境,倘若他不是因恐懼身后之事而使他猶豫不前?此境乃無人知曉之邦,自古無返者。任安,字少卿,西漢滎陽人。年輕時比較貧困,后來做了大將軍衛(wèi)青的舍人,由于衛(wèi)青的薦舉,當了郎中,后遷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發(fā)生巫蠱案,江充乘機誣陷戾太子(劉據(jù)),戾太子發(fā)兵誅殺江充等,與丞相(劉屈髦)軍大戰(zhàn)于長安,當時任安擔任北軍使者護軍(監(jiān)理京城禁衛(wèi)軍北軍的官),亂中接受戾太子要他發(fā)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動。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漢武帝認為任安“坐觀成敗”,“懷詐,有不忠之心”,論罪腰斬。任安入獄后曾寫信給司馬遷,希望他“盡推賢進士之義”,搭救自己。巫蠱之禍劉據(jù)大姨母衛(wèi)君孺與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行事驕奢不守法紀,居九卿太仆之高位,擅用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錢。征和元年,事情敗露后被捕。這時,漢武帝欲抓捕的陽陵人朱安世卻遲遲未能歸案,公孫賀便討此差以贖公孫敬聲罪過,武帝答應。后來朱安世果然被捕成功,卻在獄中上書誣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蠱詛咒天子之事。征和二年(前92年)春正月,抓捕丞相公孫賀,并冠以多條罪名,公孫賀父子竟然死在獄中。巫蠱之禍征和二年(前92年)閏四月,諸邑公主、陽石公主以巫蠱之罪處死,衛(wèi)青之子衛(wèi)伉及衛(wèi)長公主之子曹宗亦在連坐之內(nèi)。武帝游幸甘泉宮生病,江充害怕武帝去世之后被劉據(jù)誅殺,便妄言武帝生病是因為有人行巫蠱詛咒天子。江充指揮巫師四處掘地尋找木偶人。天下人心惶惶,京師三輔更是籠罩在一片驚恐氛圍之中。江充趁機說宮中有巫蠱之氣以致天子之病久不見好。征和二年秋七月,江充終是將鐵楸挖到了太子東宮,并得到了桐木人偶。巫蠱之禍劉據(jù)心中驚懼,而武帝卻養(yǎng)病,不通音信,劉據(jù)無法自白。少傅石德建議可以偽稱詔令用符節(jié)把江充等人收捕入獄,把他們的奸詐陰謀追查清楚。劉據(jù)采納了石德的意見。漢武帝認為太子是害怕了,又憤恨江充等人,所以發(fā)生這樣的變故。因而派使臣召太子前來。使者卻因膽怯未敢入城,對武帝謊稱太子造反要殺自己。武帝大怒,由是深信太子已反。巫蠱之禍左丞相劉屈牦劉屈牦逃跑,并丟了官印及綬帶。武帝賜詔:"捕殺叛逆者,朕自會賞罰分明···決不能讓叛軍沖出長安城!“劉據(jù)向文武百官發(fā)出號令:"皇上因病困居甘泉宮,我懷疑可能發(fā)生了變故,奸臣們想乘機叛亂。"漢武帝頒布詔書征調軍隊。劉據(jù)手中無正規(guī)軍隊,三輔軍隊又調遣不得,便假傳圣旨,將關在長安中都官的囚徒赦免放出,命少傅石德及門客張光等分別統(tǒng)轄;又派長安囚徒如侯持符節(jié)征發(fā)長水和宣曲兩地的胡人騎兵,一律全副武裝前來會合。巫蠱之禍而后,劉據(jù)來到北軍軍營南門之外,將護北軍使者任安召出,頒與符節(jié),命令任安發(fā)兵。但任安拜受符節(jié)后,卻返回營中,閉門不出。太子調兵再次失敗。太子帶著衛(wèi)隊囚徒以及臨時武裝起來的長安四市之人,在長樂宮外,與劉屈牦的軍隊會戰(zhàn)。民間都說“太子謀反”,所以人們不再依附。七月庚寅日,劉據(jù)兵敗,南逃到長安城覆盎門。司直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門,因覺得太子與武帝是父子關系,不愿逼迫太急,所以使太子得以逃出城外。巫蠱之禍而后,劉據(jù)來到北軍軍營南門之外,將護北軍使者任安召出,頒與符節(jié),命令任安發(fā)兵。但任安拜受符節(jié)后,卻返回營中,閉門不出。太子調兵再次失敗。太子帶著衛(wèi)隊囚徒以及臨時武裝起來的長安四市之人,在長樂宮外,與劉屈牦的軍隊會戰(zhàn)。民間都說“太子謀反”,所以人們不再依附。七月庚寅日,劉據(jù)兵敗,南逃到長安城覆盎門。司直田仁正率兵把守城門,因覺得太子與武帝是父子關系,不愿逼迫太急,所以使太子得以逃出城外。
司馬遷寫《史記》前99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根據(jù)地天山,幾乎全軍覆沒。李陵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zhàn)。單于親自率領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盡管李陵軍隊十分勇敢,但是漢軍寡不敵眾,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漢兵突圍出來。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動了朝廷。漢武帝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兒都下了監(jiān)獄,并且召集大臣,要他們議一議李陵的罪行。大臣們都譴責李陵貪生怕死,司馬遷說:“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他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么多的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皇上?!睗h武帝勃然大怒,說:“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人強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嗎?”他吆喝一聲,就把司馬遷下了監(jiān)獄,交給廷尉審問。
審問下來,把司馬遷定了罪,應該受腐刑。司馬遷拿不出錢贖罪,只好受了刑罰,關在監(jiān)獄里。
司馬遷受腐刑后,想到自殺。但又因為當時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寫《史記》。原來,司馬遷的祖上好幾輩都擔任史官,父親司馬談是太史令(掌管起草文書、編寫史料,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的官職)。司馬遷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到了長安,從小就讀了不少書籍?!妒酚洝ぬ饭孕颉酚羞@樣的記載:“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xiāng)射鄒、嶧、彭城,過梁、楚以歸?!?/p>
司馬遷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篤。父親臨終前囑咐他說:“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痹馊?,司馬遷繼父職,任太史令,得以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檔案和文獻,為《史記》的寫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司馬遷出獄后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實則近于宦官,為士大夫所輕賤。任安此時曾寫信給他,希望他能“推賢進士”。司馬遷由于自己的遭遇和處境,感到很為難,所以一直未能復信。后來,任安以重罪入獄,司馬遷擔心任安一旦被處死,就會永遠失去給他回信的機會,使他抱憾終生,同時自己也無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積憤,于是寫下了這篇《報任安書》。
在這封信中,司馬遷以無比憤激的心情,述說了因李陵事件而蒙受的奇恥大辱,傾訴了郁積在內(nèi)心的痛苦和憤懣,披露了封建最高統(tǒng)治者的專斷不公。說明了自己“隱忍茍話”的原因,表達了他“就極刑而無慍色”、堅持完成《史記》一書的決心。
“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就是“書信”的意思。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說明是寫給誰的信,信題多為“報……書”“答……書”“與……書”“上……書”“寄……書”等例如《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與朱元思書》(吳均)、《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慎于接物,推賢進士大質已虧、見笑自點——恐卒然不可為諱,不得舒憤懣不可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刑余之人、自古恥之賴先人緒業(yè),四者無一遂——虧形為掃除之隸,在阘茸之中(原本)思竭忠誠、親媚主上——大謬不然!李陵其人其事以及自己受刑始末——第一部分:來信內(nèi)容,對答復遲表示歉意?!巴瀑t進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說情”的委婉說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陳己志。——第二部分,遭受極辱而不自殺的原因?!?層,從“仆之先”至“素所自樹立使然也”?!嫦炔粸樘熳铀?,且為世俗所輕,再說自己假如“伏法受誅”,在別人眼里,自己是罪有應得,并不能顯示出自己有什么氣節(jié)。——死無價值——第2層,從“人固有一死”至“殆為此也”?!叭斯逃幸凰馈背猩蠁⑾?。——然后列舉四不辱、六受辱的不同等次,說明自己受到了極辱?!又帽扔鳌Ρ日f明人的志氣在困辱之中會逐漸衰微,再舉王侯將相受辱后不能自殺的例子,用來反說明“士節(jié)”不可折辱。自己若要死節(jié),應在受刑之前自殺。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姓姬,名昌,季歷之子,華夏族(漢族)人,西周奠基者,發(fā)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傳于世。季歷死后由他繼承西伯之位,又稱西伯昌。共在位50年。商紂時為西伯(“伯爵”),建國于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其子武王姬發(fā)有天下后,追尊他為文王。690年,武則天稱制時,自稱為周文王后代,追尊周文王為周始祖文皇帝。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早年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后勸說秦王滅諸侯、成帝業(yè)。前237年,上《諫逐客書》。秦統(tǒng)一后,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主張禁止私學,加強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參與制定了法律,統(tǒng)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后為趙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于咸陽鬧市,并夷三族?;搓?,王也,受械于陳漢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韓信謀反。劉邦用陳平的計策,說天子要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說:“我要游覽云夢澤。”其實是想要襲擊韓信,韓信卻不知道。劉邦將到楚國時,韓信打算起兵謀反,但又認為自己無罪;想去謁見劉邦,又怕被擒。這時有人向韓信建議:“殺了鐘離眛去謁見漢高祖,高祖必定高興,也就不用擔心禍患了?!庇谑琼n信把此事與鐘離眛商議,鐘離眛說:“劉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你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討好劉邦,我今天死,隨后亡的定是你韓信??磥砟阋膊皇俏坏滦懈呱械娜恕!苯Y果鐘離眛自殺而亡。韓信持鐘離眛首級去陳謁見劉邦。劉邦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后面的副車上。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就給韓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陽,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他為淮陰侯彭越,張敖,南面稱孤,系獄抵罪彭越,西漢開國功臣、著名將領,秦末聚兵起義,初在魏地起兵,后率兵歸劉邦,拜魏相國、建成侯,與韓信、英布并稱漢初三大名將,西漢建立后封為梁王。后因被告發(fā)謀反,被劉邦以"反形已具"的罪名誅滅三族,梟首示眾。張敖,外黃(今河南省民權縣)人,趙王張耳之子,妻子是劉邦獨女魯元公主,其女張嫣為漢惠帝劉盈皇后。秦末隨父參加陳勝、吳廣起義,曾封成都君。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漢高祖路過外黃時,張敖執(zhí)子婿禮甚恭,反遭辱罵。趙相貫高等以此謀刺漢高祖,未遂。次年事發(fā),受到牽連入獄。后因貫高極力辯白,得赦,娶魯元公主如故,貶爵宣平侯。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于請室周勃,前209年隨劉邦起兵反秦,屢建戰(zhàn)功。劉邦死后,呂后專權,呂后死后,周勃與陳平等智奪呂祿軍權,一舉謀滅呂氏諸王,擁立文帝。有人告發(fā)周勃想謀反,于是捕捉周勃治罪。獄吏欺凌侮辱他,周勃拿千兩黃金送給獄吏,獄吏示意他說:“請公主作證?!惫?,是漢文帝的女兒,周勃的長子勝之妻。薄太后說:“絳侯身掛皇帝賜給的印璽,在北軍率領軍隊,不在那時謀反,如今身居一個小縣,反倒要謀反嗎!”漢文帝釋放絳侯。絳侯出獄后說:“我曾經(jīng)率領百萬大軍,然而怎么知道獄吏的尊貴呀!”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三木竇嬰是竇太后侄,吳、楚七國之亂時,被景帝任為大將軍,守滎陽,監(jiān)齊、趙兵。七國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元光三年,竇嬰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對田蚡出言不遜,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獄,并被判處死刑。竇嬰傾全力搭救灌夫,并在朝會上就此事與田蚡辯論。但由于王太后的壓力,灌夫仍被判為族誅。竇嬰乃以曾受景帝遺詔“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為名,請求武帝再度召見。但尚書很快就發(fā)現(xiàn)竇嬰所受遺詔在宮中并無副本,于是以“偽造詔書罪”彈劾竇嬰。元光五年(前130),受人誹謗在渭城大街上被斬首示眾。季布為朱家鉗奴季布(生卒年不詳),楚地人,曾效力于西楚霸王項羽,多次擊敗劉邦軍隊。項羽敗亡后,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后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季布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講信用而著稱。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一諾千金”這個成語也是從這兒來的。季布躲藏在濮陽一個姓周的人家。周家把季布的頭發(fā)剃掉,用鐵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運貨的大車里,將他和周家的幾十個奴仆一同出賣給魯?shù)氐闹旒摇?/p>
灌夫受辱于居室灌夫本姓張,因父親張孟曾為潁陰侯灌嬰家臣,賜姓灌。吳楚七國之亂之時,灌夫率領一千人跟隨父親灌孟從軍,立下軍功被封為中郎將。父親戰(zhàn)死,灌夫不肯返鄉(xiāng)葬父,以勇猛聞名。后來,漢景帝任命灌夫為代國宰相。前141年漢武帝即位,認為淮陽是天下軍事要地,故改命為淮陽太守。建元元年(前140年),入京,擔任太仆。次年,灌夫酒后毆打竇甫,改任他為燕國宰相。幾年后,犯法免官,于是以百姓身份在長安居住。灌夫尚游俠,家產(chǎn)數(shù)千萬,食客每日數(shù)十百人,橫暴潁川郡。他交好魏其侯竇嬰,后來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因田蚡、程不識和灌嬰本家的灌賢看不起他與竇嬰,灌夫痛罵諸人,因此論不敬之罪,被斬殺,更因族人橫暴被滅族。——第3層,從“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馬遷進一步表明,他并不顧念家庭,也不缺少“引決”的勇氣。之所以受辱不死是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概括說明司馬遷受極辱而不自殺的原因。1.說明自己的職務不為天子所重,更為世俗所輕,死了毫無價值。2.說明若要自殺應在受辱之前3.不自殺的原因是為了完成《史記》,讓“文采表于后世”。
自選語段來閱讀,體會作者的憂憤情感,然后討論交流。
第2段:作者著力表現(xiàn)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寫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戲弄”幾句來表現(xiàn)其低下,進而使用一組假設關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來突出其低賤。寫自己遭受的屈辱,列舉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對比,更顯“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淺入深依次排開,恥辱感逐次加強,最后點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這樣寫來,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慘處境和由此產(chǎn)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為什么自殺應在受辱之前?1)列舉受辱的不同等次,說明自己受到極辱2)用比喻、對比說明人的志氣在困辱的境地中會逐漸衰微3)舉王侯將相受辱而不能自殺的例子,說明士節(jié)不可稍加折辱第三部分,進一步說明自己受腐刑后隱忍茍活的原因,是為了完成《史記》??煞譃閮蓪印5?層,從“古者富貴而名摩滅”至“思垂空文以自見”,列舉古代被人稱頌的“倜儻非常之人”受辱后“論書策,以舒其憤”的例子。第2層,介紹《史記》的體例和宗旨,說明自己“就極刑而無慍色”是為了完成《史記》。兩段文字上的聯(lián)系是什么?內(nèi)容上似與“推賢進士”無關,為什么要這樣寫?
第4段寫古代“倜儻非常之人”受辱處困,退而著書,“思垂空文以自見”。第5段寫仿效古之賢人,“就極刑而無慍色”,著《史記》以“償前辱之責”。第4段的人物是第5段中自己的榜樣和力量,兩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負重的原因。這似與回復內(nèi)容無關,實際上有著合理的邏輯關系:一者,上段已經(jīng)敘述了自己所受的極辱,自然會讓人想到他何以能“茍活”,在第5段對此作了回答,是因為《史記》“草創(chuàng)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對好友(也只能對好友)傾吐個人情懷是極為正常的,所以作者說“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第四部分是書信的結尾。司馬遷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憤懣心情,并陳說他對余生的看法。其中作者寓悲憤于自貶。最后與開端想照應,再次婉辭解說無從“推賢進士”的苦衷。司馬遷在李陵之禍后,受到了哪些肉體和精神上的摧殘?司馬遷受宮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司馬遷下獄之后受盡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于圜墻之中。”直至受宮刑。精神上也受到殘酷的迫害,“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毀謗恥笑接踵而來。在這種可怕的輿論壓力下,他直至沒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p>
信的內(nèi)容:
司馬遷在此信中以無比激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訴說了自己因李陵之禍所受的奇恥大辱,傾吐了內(nèi)心郁積已久的痛苦與憤懣,大膽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還不加掩飾地流露了對漢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滿。信中還委婉述說了他受刑后“隱忍茍活”的一片苦衷。
復信目的:
對任安“推賢進士”的期望“略陳固陋”。(第1段)
復信內(nèi)容:
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戲弄,流俗之所輕),身遭極辱,不能勝任。(第2、3段)
②效古之賢人忍辱負重,退而著書,“思垂空文以自見”。(第4、5段)
③再次表現(xiàn)自己無可比擬的憂憤處境,點明自己有負囑托的原因。(第6段)
為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司馬遷所忍受的屈辱和恥笑,絕非常人所能想像。但他有一條非常堅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價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記》的寫作,絕不能輕易去死,即使一時被人誤解也在所不惜。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終于實現(xiàn)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業(yè)。
今天我們讀著這部不朽的巨著,遙想司馬遷當年寫作時的艱辛與堅毅,怎能不對他的崇高精神無比敬佩。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鋪排句蓋西伯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陰,王也,受械于陳;彭越、張敖,南向稱孤,系獄具罪;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于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三木;季布為朱家鉗奴;灌夫受辱居室。用典句本篇不僅對我們研究司馬遷的思想以及《史記》的寫作動機和完成過程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并且在文學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視為天下奇文,可與《離騷》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現(xiàn)為氣勢的磅礴。作者長久郁積心中的悲憤,借此文噴發(fā)而出,有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其氣勢之壯闊,令人驚嘆。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縱橫開闔、起伏跌宕。作者是坦率的,但內(nèi)心的矛盾與痛苦又是極其復雜的,他無意矯飾,但三言兩語又無法說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實道來。時而慷慨激昂,時而如泣如訴;時而旁征博引,時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復,一波三折,充分表現(xiàn)出筆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暢,語言的生動,駢句、散句自然錯落,排句、疊句時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天下奇文特殊的時代、特殊的經(jīng)歷形成了司馬遷超越時代的文化人格,雖然作為王朝的史官卻保持了相對獨立的學者立場。《史記》不僅具有雄偉的氣魄,而且反映出不斷強化的君主專制統(tǒng)治對于社會思想文化的巨大壓迫,意識到這個時代的復雜的社會矛盾,體現(xiàn)了對人類社會歷史的深刻思考……《史記》不僅是漢代最偉大的著作,也是整個中國文化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
——章培恒
“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就是“書信”的意思。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說明是寫給誰的信,信題多為“報……書”“答……書”“與……書”“上……書”“寄……書”等例如《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與朱元思書》(吳均)、《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任安,字少卿,西漢滎陽人。年輕時比較貧困,后來做了大將軍衛(wèi)青的舍人,由于衛(wèi)青的薦舉,當了郎中,后遷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發(fā)生巫蠱案,江充乘機誣陷戾太子(劉據(jù)),戾太子發(fā)兵誅殺江充等,與丞相(劉屈髦)軍大戰(zhàn)于長安,當時任安擔任北軍使者護軍(監(jiān)理京城禁衛(wèi)軍北軍的官),亂中接受戾太子要他發(fā)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動。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漢武帝認為任安“坐觀成敗”,“懷詐,有不忠之心”,論罪腰斬。任安入獄后曾寫信給司馬遷,希望他“盡推賢進士之義”,搭救自己。
司馬遷寫《史記》
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打了個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逃了回來。李廣的孫子李陵當時擔任騎都尉,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zhàn)。單于親自率領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盡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殺了五六千名匈奴騎兵,但是匈奴兵越來越多,漢軍寡不敵眾,后面又沒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漢兵突圍出來。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動了朝廷。漢武帝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兒都下了監(jiān)獄,并且召集大臣,要他們議一議李陵的罪行。
大臣們都譴責李陵不該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六年級口算題卡
- 小學六年級800道數(shù)學口算題
- 2025年沈陽貨運從業(yè)資格試題及答案詳解
- 2025年太原貨車從業(yè)資格證答題技巧
- 監(jiān)控錄像管理協(xié)議書(2篇)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課時分層作業(yè)13噪聲污染及其防治含解析湘教版選修6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十一章三角形11.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作業(yè)設計新版新人教版
- 人事行政助理年終工作總結
- 公司辦公室工作總結
- 人力資源部年度個人工作計劃
- 2024年中考語文名著閱讀知識(考點)專題10《水滸傳》真題精練(單一題)(解析版)
- 新能源電力市場與電力交易
- 第15課 記憶小竅門(教學設計)-蘇教版心理健康四年級上冊
- 華能火力發(fā)電機組節(jié)能降耗技術導則(2023年版)
- 基礎知識3500個常用漢字附拼音
- 中考英語必背單詞
- 酒店財務部SOP(標準操作手冊)4092
- JJF(紡織)072-2018紡織滾筒式烘干機校準規(guī)范
- 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認定表
- 北京故宮作文600字
- 羊水栓塞的應急預案演練腳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