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1.gif)
![2016- 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2.gif)
![2016- 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3.gif)
![2016- 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4.gif)
![2016- 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77a849477a2016283bbcd313638b35e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課題統(tǒng)一長度單位課型新授課課時序數(shù)第1課時
備課人王炳智審核人齊尚飛授課人王炳智授課日期
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
知識與技能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教
學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
目過程與方法
度,來經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品質。
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tǒng)
重點
重點與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難點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tǒng)
難點
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具尺子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修改欄
教學內容師生互動
學生活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動,教師
談話:老師想要知道這本數(shù)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想
巡視指
可以用什么辦法?
導。
二、組織活動,體驗數(shù)學
(一)、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同一長度。
1、教師先明確活動的方法。
2、全班交流匯報。
3、讓學生選用同一物品進行測量的學生展示他們測量的結果。
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二)、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
1、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鉛筆、曲別針或用手等)去量
桌子、鉛筆盒等物體的長度。
2、交流展示學生測量的結果,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3、讓學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計量單位去量不同長度的物品看
結果如何,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做一做第1題,學生看圖直觀地判斷每種蔬菜大約有幾個方格那
么長。
學生先
2、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用鉛筆去量桌子的長、高,量凳子的高。
獨立完
明確量的方法與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標準的物品,一個接一個
成,再交
地擺放來量,而是讓學生用一個物品,一次接一次地進行測量,看
流。
所來年感長度有幾個這樣的物品長。
四、課堂總結:今天的數(shù)學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說什么?
五、隨堂練習
一、長度單位
測量長度的工具:尺子(直尺、軟尺、卷尺、皮尺等)
板書
長度單位:厘米cm
設計
1厘米2厘米3厘米7厘米10厘米26厘米
1cm2cm3cm7cm10cm26cm
作業(yè)
布置
教學
反思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課題認識米和用米量課型新課課時序數(shù)第2課時
授課
備課人王炳智審核人齊尚飛授課人王炳智
日期
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
知識與技能
教道1米=100厘米。
學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
目過程與方法具進行測量。
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并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
重點
重點與
念。
難點
難點學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具米尺、軟尺、卷尺、1米長的繩子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修改欄
教學內容師生互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交流測量
揭題: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場的長用厘米做單位就不方便
的結果。
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長度單位來量。今天我們就學習用米作
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
學生操
(板書課題:認識米和用米量。)
作:兩人
二、探究實踐,體驗活動。
一組,用
1、認識米尺,感受1米的長度。
米尺或1
(1)感知1米的實際長度。
米繩子比
出示米尺,告訴學生:它的長度是1米,也可表示為1m。
一比身
米尺的一面上有厘米刻度線,對應的數(shù)字是從0到100,有
高,看從
100厘米,也就是1米。
腳底到胸
(2)感知幾米的長度:
前哪里是
①學生操作:兩人一組,用米尺,量出1米、2米、3米
1米。
的長度給大家看。
學生操
②學生操作:點兩人合作,用米尺,量出教室地面長和
寬分別是幾米。作:用1
(3)認識米與厘米的進率。
米繩子比
再次展示米尺:米尺是1米長,上面有100厘米。
小結:1米也就是100厘米。(1米=100厘米)一比,課
2、用米量。
桌面長邊
三、鞏固練習:課本練習一的P8第3、4、5題。
四、課堂小結。有1米長
我們認識了米和厘米,學會了用米和厘米量。厘米適合表嗎
示較短的長度;米適合表示較長的長度。
五、拓展練習:比較長短,按從短到長的順序排列。
1米10厘米40厘米1厘米
1米35厘米5厘米28米
認識米和用米量
板書工具:米尺軟尺卷尺
設計
標注:1米、2米、3米、6米、9米
進率: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lm=100cm100cm=lm
作業(yè)
布置
教學
反思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認識線段
課題課型新課課時序數(shù)第3課時
齊尚飛授課人王炳智髓
備課人王炳智審核人
讓學生觀察、感知線段,認識線段的特征,并體驗畫線段的
教知識與技能
學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
目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的長,能用直尺畫出指定
標
過程與方法
長度的線段(限整厘米)。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像、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重點
重點與學會量線段、畫線段。
難點難點學會畫制定長度的線段。
教具米尺、軟尺、卷尺、1米長的繩子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修改欄
教學內容師生互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感知。學生操
線段都是直的。作:量一量課
線段的兩端有兩個點,表示線段的端點。本P5上線段
二、自主探究,量畫線段。的長度,并標
1、量線段。注在線下。(教
(1)提出問題:線段是可以量出長度的,怎么量呢?師巡查指導)。
點名說說,教師示范。
(2)小結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線對準線段的
左端,直尺不能把線段蒙住。再看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
幾厘米。
2、量折線。P5做一做第2
3、畫任意線段:直尺放平,鉛筆貼著直尺,從任意地題。
方起,畫至任意地方止,拿開直尺,標注端點。畫指定長度的
4、連接指定的兩點成線段:轉動直尺挨著兩點,露出
線段。
的差不多多,在兩點之間畫直線。
示范畫法:
③拿開直尺,在線的右邊標注端點。學生練習:
(強調:一定要按住直尺,在畫的過程中,要保證在練習本上畫
尺子不移動,筆尖貼著直尺,把線畫直。)
一條5厘米長
三、鞏固練習。
1、P6做一做;2、P9第6、7題:的線段,再畫
四、課堂小結。一條10厘米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長的線段,線
是線段,線段的特征,還有怎樣量一條線段的長度,怎樣
畫線段。)下標注。
認識線段
板書
設計
€------------------------------9
5厘米
作業(yè)
布置
教學
反思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課題練習課課型舊課課時序數(shù)第四課時
授課
備課人王炳智審核人齊尚飛授課人王炳智
日期
鞏固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的認識,它們之間的進率以及
知識與技能
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
學進一步認識線段,熟練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方
目過程與方法
法(限整厘米)。
標
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對長度和長度單位的感受以及動
情感、杰度、價值觀
手實踐能力。
重點
重點與比較長短。
難點難點用熟悉事物的長度來判斷長度單位。
教具直尺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修改欄
教學內容師生互動
一、復習。
在練習本上畫一條3厘米的線段。
比一比,按從短到長排列:
10米1米5厘米10厘米1厘米
二、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P7例8
2、引導分析:
(1)要解決什么問題?
(2)怎樣思考?(在直尺上比出13厘米)
要學生比劃出13厘米,想一想,旗桿可能只這么長(用熟悉
嗎?那肯定是13什么?的事物已知的
(3)還可以怎樣想?長度來比較,
三、鞏固練習:P7做一做(用熟悉的事物來比較判斷;例如:直尺是
防止題意理解錯誤,而用直尺在圖上測量)20厘米,新鉛
四、題型練習:指導完成P9T0第8-11題。筆長20厘米,
第8題:(1)理解題意:判斷單位對不對。米尺1米,身
(2)提示思考:用熟悉的事物聯(lián)想每個長度分別有高1米多,教
多長。室長9米)
26米(籃球場長邊28米);50厘米(課桌面長60厘米);
3厘米(食指長3-4厘米)6米(教室寬6米);
8米(教室長9米);10厘米(直尺的一半長)
(3)然后判斷事物長度表述是否正確
第9題、第10題、第11題:
(3)小結:測量多條線段時要標注長度,防止忘
記了。
五、單元小結:本單元結束了,你知道了什么?或學到了
什么?
5、比較長度的大小時,單位要化統(tǒng)一才能比,不能用
數(shù)字直接比。跟元角分一樣。
用熟悉事物的長度來比較判斷
食指寬1厘米食指長3-4厘米中指長5厘米
板書
設計直尺和新鉛筆長20厘米一步距離50厘米桌面長邊60厘米
米尺長1米教室門寬1米黑板長4米
教室長9米,寬6米籃球場長28米
作業(yè)
布置
教學
反思
第1課時(總二次
課題:第一單元練習
第5課時)修改
教學內容第一單元練習
一、知識與技能:完成練習一、二、三題
教學目標二、過程與方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重點難點
難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實物、尺子
一、導入:教師說明本節(jié)課要求。
二、練習(一)、選擇題。
1.《新華字典》的厚度為()oA、11厘米B、4厘米C、4
米D、11米
2.2米=()厘米A、2B、20C、200D、100
3.1米70厘米長可能是()的高度。A、鉛筆B、爸爸C、
樓房D、小草
4.小紅今年10歲,她媽媽今年40歲,猜一猜小紅哥哥合適的歲數(shù)是
)歲。
A、9B、38C、15D、42
5.小粗心在計算一道減法題時,本來應該減去36,去減了63,這樣
最后結果比正確結果小()。A、10B、27C、99D、
37
6.比9米多3米的線段的長是()。A、6米B、11米C、12米
7.一個排球運動員的身高是2()A、米B、厘米
(二)、填空題。
1.80米一40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34厘米
+6厘米=()厘米100米-50米=()米64米一60米
=()米45米+50米=()米
2.在()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一根跳繩長5()。(2)數(shù)學書封面的寬大約
是15()0
(3)王老的身高1()58()。(4)打火機的長大約是
8()。
(5)旗桿的高是12()。(6)游泳池的長60()0
(7)筷子的長大約是25((8)樓房的高是15
()。
(三).在O里填上“>”、"V”或“=”。
30米O30厘米100厘米O1米57米070米4
米O40厘米
1米50厘米O60厘米20厘米O1米一80厘米53厘米+27
厘米O70厘米
三、鞏固練習
1.拿一張紙條,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2.小組合作量鉛筆、
本子、課桌。
3.練習一第6題。先估測一下所量物體有幾個小方塊長,再用小方塊
實際測量一下,然后將估測與實測的結果對比,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4.練習一的8題。先估計每條邊的長,再實際測量,交流測量的方法。
5.第9\10題,學生動手試一試,再計算,說明計算的方法。
四、課堂小結
教學
反思
第2課時(總二次
課題:第一單元練習
第6課時)修改
教學內容第一單元練習
一、知識與技能:完成測試卷四、五、六題
教學目標二、過程與方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重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重點難點
難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實物、尺子
一、導入:教師說明本節(jié)課要求。
二、練習
四、判斷題。(對的打“J”,錯的打“X”)
(1)一座大樓高20厘米。()
(2)我的身高是140米。()
(3)我媽媽的床約長2米。()
(4)我的書桌長80厘米。()
五、畫線段。
(1)畫一條長8厘米的線段。
(2)畫一條比8厘米短3厘米長的線段。
六、解答下列問題。
1.小明畫了兩條線段,第一條長18厘米,第二條長9厘米。第
二條比第一條短多少厘米。
2.一條跑道需要重新整修,已經修了40米,還剩50米,這條跑
道長多少米?
3.—條繩子剪去15米,還剩6米。
(1)這條繩子原來有多長?
(2)剪去的比剩下的多多少米?
4.一條長48厘米的鐵絲,第一次剪去8厘米,還剩多少厘米?第二
次又剪去20厘米,最后剩下多少厘米?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教學
反思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課題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課型新課課時序數(shù)第7課時
齊尚飛授課人王炳智?
備課人王炳智審核人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
學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
目過程與方法能力。
標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獲得學習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成功的體臉。
重點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正確列豎式。
重點與
難點難點掌握筆算的書寫和計算方法,能熟練列豎式計算。
教具小棒,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修改欄
教學內容師生互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用小棒來算:拿出小
二、提出問題,列式待算。棒,數(shù)出35根擺好。
1、提出問題,引導分析問題:以前我們接著把2根
要解決什么問題?知道了什么?小棒擺在35根的右
怎樣解決?(就是把學生數(shù)和老師數(shù)加起來)邊,今天起變成擺在
2、列式待算:35+2=35的5根的下邊,與5
三、動手操作,探求新知。根對齊。數(shù)一數(shù),是多
2、引出新知:我們開始學習寫豎式,用筆算少根?
的方法計算。(筆算就是列豎式計算)
3、引導列豎式筆算:
(1)豎式怎么寫?拿算術本,寫35+2=的橫
式,然后學著老師的樣子寫,注意空格。
(2)豎式怎樣計算?
先算個位,5+2=7,在2下寫7。
再算十位,上面十位是3,下面十位沒
有就是0,3加0得3,得數(shù)十位處寫3。
35+2的得數(shù)就是37,37寫得與35的數(shù)
位對齊。
(3)最后在橫式后寫上得數(shù)。
(強調這步一定不能忘了。)學生寫豎式計算過程
列豎式計算40+8=(過程略)教師逐個巡查。
四、鞏固練習:P12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五、拓展認識:教師巡查。
用豎式筆算可以算很復雜的算式,例如:425
+153=(講解豎式書寫與計算過程)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筆算,也就是列豎式計算。
今后我們做加減法時就要有四步:看橫式,
寫豎式,豎式算得數(shù),橫式寫得數(shù)。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
板書
筆算:列豎式計算
設計
35+2=37
35
+2
37
P12做一做。
作業(yè)
布置1題:引導第一式的書寫和計算,強調不忘橫式最后寫得數(shù)。
2題:引導編題,帶單位列橫式,然后指導豎
教學
反思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課型新課課時序數(shù)第8課時
齊尚飛授課人王炳智?
備課人王炳智審核人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方法。
教
學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
目過程與方法能力。
標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獲得學習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成功的體驗。
重點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重點與
難點
難點掌握筆算的書寫和計算方法,能熟練列豎式計算。
教具小棒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修改欄
教學內容師生互動
一、復習,列豎式計算:
(點名演板,
34+4=72+5=3+42=4+95=
余下人在算
二、設置情境,提出問題,列式待算:
1、承接單元主題圖提出問題:二(1)班和二(2)班術本上做。先
一共多少名學生?
巡查,后訂
2、引導分析:
(1)要解決什么問題?(2)怎樣思考?(求兩個正)
班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兩個班人數(shù)加起來。)
(3)列式待算:35+32=
(1)擺小
3、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加數(shù)情況,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
棒:先拿35
兩位數(shù)
根小棒擺在
三、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桌上,左邊3
1、用小棒來算35+32=:
捆右邊5根。
2、引導列豎式筆算:
再在下面對
(1)嘗試自主探究:昨天我們模仿什么寫豎式的?誰
應擺上32根,
能模仿小棒的擺放寫出豎式?
3捆與3捆對
點名試一試,并問為什么這樣寫。
齊,散的5根
(2)豎式怎么算:
與散的2根對
先算個位,5+2得7,在得數(shù)區(qū)個位對齊寫7;
齊。
再算十位,3+3的6,在得數(shù)區(qū)十位對齊寫6;
(2)算
得數(shù)就是67。最后在橫式上寫得數(shù)67。
小棒:散的加
3、再試一題:列豎式計算57+40=(引導書寫和
散的,是7;
計算的過程)
整捆加整捆
4、小結:寫豎式時,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算
的,是60。得
起,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數(shù)是67o
四、鞏固練習:P13做一做五、補充練習:
P15第1、2題。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在列豎式計算時要注意
什么問題?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
35+32=6757+40=97
板書十個十個
設計
3557
+32+40
6797
作業(yè)課堂作業(yè):練習冊
布置
教學
反思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課型新課課時序數(shù)第9課時
齊尚飛授課人王炳智髓
備課人王炳智審核人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的筆算方法。
教
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并能選擇合理的算法,
學
過程與方法
目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
標
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良好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品質。
重點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重點與
掌握進位方法,理解進位點的意義,能熟練列豎式計
難點難點
算。
教具小棒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修改欄
教學內容師生互動
一、復習,列豎式計算:
34+4=4+95=72+22=30+42=
二、設置情境,提出問題,列式待算:
1、承接單元主題圖提出問題:二(1)班和二(3)
班一共多少名學生?
2、引導分析:(1)要解決什么問題?
(2)怎樣思考?(求兩個班一共多少人,就是把兩
個班人數(shù)加起來。)(3)列式待算:354-37=
3、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加數(shù)情況,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
加兩位數(shù)(進位)
三、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擺小棒:先拿
1、用小棒來算35+37=:
35根小棒擺在
2、引導列豎式筆算:
桌上,左邊3
(1)嘗試自主探究:昨天是模仿什么寫豎式的?誰
捆右邊5根。
能模仿小棒的擺放寫出豎式?
再在下面對應
點名試一試,并問為什么這樣寫。
擺上37根,3
(2)豎式怎么算:
捆與3捆對齊,
先算個位,5+7得12,向十位進1,個位寫2。
散的5根與散
35再算十位,3+3得6,再加進位過來
的7根對齊。
的1,十位得7。
(2)算小棒:
+37得數(shù)就是72
0散的加散的,5
72
+7得12,捆1
3、比較總結:例3和上節(jié)課的計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不
捆余2根;
同點。
4、嘗試練習:P14“做一做”。
捆加整捆的,3
三、鞏固練習。
捆加3捆再加
1、P15第4、6題。2、P14“思考題”。
進位的1捆,
四、課堂小結。
得7捆。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在筆算加法時要注意什
學生獨立完
么問題?
成,老師巡視。
(在筆算加法時要注意要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
集體訂正,糾
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正典型錯誤。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
板書35
設計
+317
72
作業(yè)
布置
教學
反思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練習課型新課課時序數(shù)第10課時
授課
備課人王炳智審核人齊尚飛授課人王炳智
日期
知識與技能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理。
教
學
掌握算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目過程與方法
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重點與
難點
難點掌握進位方法,能熟練列豎式計算。
教具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修改欄
教學內容師生互動
一、復習鞏固。
56+3=56+23=54+29=48+48=
二、題型練習。
1、P15第3題。
(1)了解文字和表格信息。
(2)根據(jù)問題在問號后列出橫式,在練習本上列豎
式計算。
還記得怎樣找出不同數(shù)學問題嗎?
(3)引導提出問
2、P15第5題。
題,在練習本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三題的書寫和計算過程,對照
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書寫和計算方法,重點讓學生指上完成提問、
出錯在哪,并把錯誤的地方改過來。
列式、筆算過
3、P16第7題。P16第8題。
要求:在練習本上列豎式計算,然后把得數(shù)卸載橫程。
式下面,最后比多少。
5、P16第9題。要求:在練習本上列豎式計算,
獨立完
再把得數(shù)卸載橫式后。
成,集體訂正。
6、P16第10題??衫每ㄆ某韶Q式,獨立完成,集
體訂正。
7、P16第11題。
0
(1)了解圖文信息。
(2)引導解決(1)小題:求什么?怎樣列式?
列豎式計算,橫式后寫得數(shù)和單位。教師巡視,找
(3)引導解決(2)小題:出部分同學計
理解題意:買兩樣或三樣,可以在50元以內或
算較慢和錯誤
剛好50元,但不超過50元。
有序思考:從飛機開始,按順序組合,在練習本上的原因。
列式計算。
飛機和汽車、飛機和火箭、飛機和船;
有些題目
汽車和火箭、汽車和船;火箭和船
要求列豎式筆
三、課堂小結。
算,就必須列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有的同學能很快口算出來,就不
豎式筆算。
用筆算??谒悴怀鰜?,就用筆算。
板書
設計
作業(yè)
布置
教學
反思
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課題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課型新課課時序數(shù)第11課時
王炳智段球
備課人王炳智審核人齊尚飛授課人土加曰日期
使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算理,鼓勵學生探索算
知識與技能
教法,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的筆算方法。
學
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及遷移
目過程與方法
標類推能力。
情感、杰度、價值觀結合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
重點
重點與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難點難點掌握筆算方法,能熟練列豎式計算。
教具小棒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修改欄
教學內容師生互動
一、復習:
1、列豎式計算:
36+23=36+50=36+28=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4.2《城鄉(xiāng)差距》聽課評課記錄
- 招投文件合同范本(2篇)
- 生物燃料鍋爐購買合同(2篇)
-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7-2-2用坐標表示平移》聽評課記錄
- 魯人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9.1《公正律師法律援助》配套聽課評課記錄
- 湘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2.3《快樂學習》聽課評課記錄
- 道德與法治部編版七年級上冊同步聽課評課記錄《第8課 生命可以永恒嗎》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鴉片戰(zhàn)爭》公開課 聽課評課記錄及教學反思
-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課題學習 關于勾股定理的研究》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2.3《等腰(邊)三角形的判定》聽評課記錄2
- 財務管控的間接成本
- 藏族唐卡藝術特色分析
- 操作系統(tǒng)課程設計報告
- 護士團隊的協(xié)作和領導力培養(yǎng)培訓課件
- QFD模板含計算公式計分標準說明模板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早產兒姿勢管理與擺位》
- 人工智能在生物醫(yī)學倫理與法律中的基因編輯與生命倫理問題研究
- 《論文的寫作技巧》課件
- 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條例
- 公務車輛定點維修車輛保養(yǎng)(附彩圖) 投標方案
- 00015-英語二自學教程-unit3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