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學案框架設計_第1頁
高三地理教學案框架設計_第2頁
高三地理教學案框架設計_第3頁
高三地理教學案框架設計_第4頁
高三地理教學案框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地理教學案框架設計

江蘇省震澤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

【課標解讀】

通過對新課標的研究,對課標的學習要求有更深刻的把握,深刻把握課標的精髓,

以求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演練探究】

圍繞課標展示的精神,精選整合試題,讓學生進行練習,通過練習知道自己知識點

的不足,然后再嘗試提升與鞏固。

【合作建構】

在演練知不足的情況下,對課本知識按照課標要求來進行整理,歸納與點撥、拓展。

教師寫在備課筆記匕學生建構在留空處。

【拓展鞏固】

精選一組試題,一般控制在1T0道選擇題,1-2道綜合題,進行當堂鞏固與演練,

不留課后。

【問題反饋】

此欄要求學生把所記錄下來的問題反饋上來,然后師生再次共同研究,把問題全部

解決到位。

【教學反思】

每堂課后對教學進行反思,思考應該改進的,需要完善的。字數(shù)不限。

一、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

【課標?解讀】

描述地球所處宇宙環(huán)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知道宇宙中的天體類別。

2、理解不同級別天體系統(tǒng)的關系。

3、掌握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4、閱讀太陽系八大行星特征資料,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以

科學的觀點認識宇宙。

5、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培養(yǎng)熱愛地球、珍愛生命的情感。

【演練探究】

1:讀天體系統(tǒng)層次圖,回答。

(1)寫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天體系統(tǒng)名稱:

A,B,

C,D。

(2)以地球為中心的天體系統(tǒng)是

(填字母),比該天體系統(tǒng)高一

級的天體系統(tǒng)的中心天體是。

(3)宇宙間天體的相互和相互.—形成天體系統(tǒng)。

(4)此圖中河外星系的級別與—(填字母)圖相同。最低一級的天體系統(tǒng)是—(填

字母),其中心天體是O

(5)按照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完成方框中的內容:

2:八大行星的結構分別有哪些特征?

行星分類包括行星特征

【合作建構】

【拓展鞏固】

1.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是()

A.太陽B.月球C.金星D.火星

2.人類探測宇宙,星際航行的第一站是()

A.火星B.木星C.月球D.金星

3.下列概念中,具有從屬關系,且從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陽系——木星——冥王星

B.宇宙——太陽系——銀河系

C.太陽系——地月系——月球

D.太陽——地球——哈雷彗星

4.下列天體中,質量最大的是()

A.彗星B.恒星C.衛(wèi)星I).行星

5.在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與地球公轉軌道相鄰的類地行星是

A.水星、金星B.金星、火星

C.火星、木星D.木星、土星

6.有關天體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

A.每個星座都是一個天體系統(tǒng)

B.每個天體系統(tǒng)都包括了所有的天體類型

C.運動的天體,相應組成一定的天體系統(tǒng)

D.目前,天文學上將銀河系和現(xiàn)在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合稱總星系

7:讀太陽系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寫行星名稱:C

F,I

(2)體積最大的行星是:

平均密度最大的行星是

距太陽最近的類地行星是

(用字母填寫)

(3)九大行星繞日公轉方向,而且繞門公轉軌道面幾乎在_________上。

8:讀太陽系模式圖(局部),分析回答

(1)圖中小行星帶位于軌道之

間。

(2)圖中A曲線是的

運行軌道;該天體上一次回歸地球是1986

年,它下次回歸將在年。

(3)試分析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和地理環(huán)境

的特點與生命物質存在條件的關系,并用直線相連。

①地球磁場a地球表面存在大氣層

②地球的質量與體積b削弱到達地面的紫外線

③地球與太陽的距高c水經常能處于液體狀態(tài)

④地球大氣層中的臭氧層d削弱宇宙射線對生命的傷害

(4)美國的“勇氣號”和“機遇號”登臨的是,為了尋找什么?

【問題反饋】

參考答案:

【演練探究】

1:(1)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2)D太陽(3)吸引繞轉

(4)BD地球(5)(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為)總星系河外星系銀河

系太陽系地月系

2:

分類包括行星特征

類地水、金、

質量小、體積小、密度大、衛(wèi)星少或無、無光環(huán)、距日近

行星地、火

巨行星木、土、質量大、體積大、密度小、衛(wèi)星多、有光環(huán)、距日中

遠日天王、

質量中、體積中、密度中、有衛(wèi)星、有光環(huán)、距日遠

行星海王、

【拓展鞏固】

1、B2、C3、C4、B5、B6、D7(1)地球土星冥王星

(2)ECA(3)自西向東同一平面

2(1)火星與木星(2)哈雷彗星2062(3)①一d②一a③一c④一b、

(4)火考察火星上是否有水

(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課標?解讀】

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理解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2、了解太陽大氣層的分層。

3、運用圖表資料,理解太陽活動(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對地球的影響。

【演練探究】

1.讀下圖,回答:

(1)不同緯度帶的年降水量平均超額量和黑子相對數(shù)之間的相關性是

(2)圖中各緯度地區(qū)降水量年際變化的周期約為年,這與太陽黑子活動的周期

相比,表現(xiàn)出的特點是

im

2i)h-____O

15。丁(3)此圖表明了太陽活動對地

IOUT球有影響。除此之外,

??t???.???,:.S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還主要

???,:?:'\/?/*,.

泗/?/????.?一r??>,

.*,?,J\??]|重“表現(xiàn)在

等方面。

to(l■\A/VV\AA/:

(4)以上所說的太陽活動是指

I癡[Ml卻IMMJJM^I什]所"7川有r..

---------ARIE;;數(shù)......阡小卡兩種。其中,出現(xiàn)在太

陽大氣最內層的是________,作為太陽活動強弱標志的是。

2.在太陽光球層和色球層分別出現(xiàn)的太陽活動主要標志是()

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

(一)近年來,人類探索太空熱情空前高漲,研究的新成果與新進展令人振奮。

3.2007年4月,美國宇航局發(fā)表了太空探測器拍攝到的太陽三維圖像。這是人類首次

從三維視角觀測太陽活動。目前,人們對太陽活動的正確認識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時耀斑也頻繁爆發(fā)B.太陽活動會引發(fā)極光、流星雨、磁暴

C.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D.光球層到日冕層依次出現(xiàn)黑子、太陽風、耀斑

4.2007年4月,歐洲天文學家首次發(fā)現(xiàn)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

適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行星上有巖石B.行星上有液態(tài)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D.行星接受來自恒星的輻射能量

【合作建構】

【拓展鞏固】

1、關于太陽的大氣層,正確的敘述是()

A、由內向夕卜,依次是日冕層、色球層、光球層

B、由內向夕卜,三層的厚度越來越小

C、由內向夕卜,三層的亮度越來越大

D、由內向夕卜,三層的溫度越來越高

2、太陽輻射能量來源于()

A.內部物質核聚變反應B.內部物質核裂變反應

C.黑子和耀斑的能量D.太陽風的能量

3、有關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正確的是()

A.太陽活動會引起電離層的擾動,影響地面無線電短波通訊

B.太陽活動發(fā)出的電磁波會引起電離層的擾動,產生磁暴現(xiàn)象

C.太陽黑子多的年份,降水量多

D.太陽活動放出的能量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直接所用的能源

4、太陽活動最強烈的顯示是()

A.太陽黑子B.耀斑爆發(fā)C.太陽輻射D.核聚變反應

5、公元前28年(即漢成帝河平元年),曾記載“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

中央”,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A.光球B.色球C.日冕D.中心核

6、太陽活動增強忖,地球上相應的變化是()

A.南極冰山融化速度增快

B.地球上火山地震頻發(fā)

C.南極上空臭氧空洞明顯增加

I).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強烈干擾

7、下列關于太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黑子數(shù)目最多的地方和時期,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陽活動就很少出現(xiàn)

B.太陽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為太陽活動強弱的標志

C.太陽黑子多少的變化周期大約為11年,耀斑多少的變化周期大約只有若干分鐘

D.太陽大氣層從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黑子和耀斑都出現(xiàn)在光球層里

1999年,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空間中心發(fā)表公報說,人類將迎來第23個太

陽活動周期。美國空間環(huán)境中心將對其密切觀察,并及時發(fā)布有關信息。閱讀材料后,

回答8~9題。

8、太陽活動是()

A.有規(guī)律可循的,但尚無法預報

B.發(fā)生在太陽的內部

C.與地球上的旱澇災害有一定的關系

D.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影響可忽略

9、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動最多的年份),下列行為能有效防范其影響的是()

A.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增強皮膚的活力

B.有關部門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潔

D.加強電信網絡建設,保持網絡通暢

10、我國下列地區(qū),太陽輻射能最豐富的是()

A、四川盆地B、漢中盆地C、海南島D、青藏高原

分析水平學業(yè)測試P715-16

【問題反饋】

參考答案:

【演練探究】

1(1)有些緯度帶的降水量與黑子相對數(shù)呈正相關,有的緯度帶二者呈負相關

(2)11兩者基本-致(3)氣候擾動地球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影響

磁場,產生磁暴;兩極地區(qū)出現(xiàn)極光(4)太陽表面的變化黑子耀斑黑子黑

子2、A3、A4、B

【拓展鞏固】

lxD2、A3、A4、B5、A6、D7、B8、C9、B10、D

(三)自轉及其影響

【課標?解讀】

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掌握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晝夜更替及地方時產生的原因。

3、能聯(lián)系實際進行簡單的區(qū)時換算。

4、了解地轉偏向力對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影響。

【演練探究】

1、填表:

概念速度

基本

(旋轉方向周期

形式

中心)角速度線速度

自西向東.

從北極上空

地球表面除

繞其看為

一口和了—外,各由赤道分別向兩側的

自轉()的

—日。處_,約為高低緯______。

運動時針:從南

15°/時。

極上空看為一

時針

2、讀下圖,并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在圖中用箭頭表示自轉方向。

(2)比較說明圖中A、B、N三點的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

(3)當圖中A點以太陽為參照點自轉一周又回到出發(fā)

地時,所用時間是,叫做一個_____日。

讀下圖,回答3-4題.

3.甲地位于()

A.大西洋B.非洲大陸

4.已知乙處的晝長為6小時,

A.18時B.16:20C.13:40D.14:20

下圖是巴黎(采用東一區(qū)區(qū)時)6月22日太陽高度隨

時間變化曲線圖,據此回答5—6小題:

5.從圖中可判斷出巴黎的經度是()

A.27°30zWB.27°30'EC.2°30'WD.2°30'E

6.這一天巴黎的夜長約是()

A.8小時B.10小時C.12小時D.16小時

【合作建構】

【難點突破】

(一)地方時

1、概念: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統(tǒng)稱為地方時,當太陽在某地上中天時定義為正

午。

2、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同一緯度,經度不同的各地,東邊早,西邊晚,地方

時刻要比西邊的大。

3、地方時求法:(東經度取“+”,西經度取“-”)

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時間土經度差X4(分鐘)

例:已知東經118°為晚上9點,求東經160°。

(二)區(qū)時

1、時區(qū)劃分:為了統(tǒng)一標準,國際上規(guī)定每隔15。劃分一個忖區(qū),全球共為24

個時區(qū)(0°經線東西7.5°為中時區(qū),或叫0時區(qū)。172.5°E-1800為東十二區(qū),

172.5°W-1800為西十二區(qū),它們合并為一個時區(qū),稱為東西十二區(qū))。(看P17

圖)

2、如何求忖區(qū)數(shù):用已知經度數(shù)除以15,余數(shù)小于7.5,商數(shù)即為時區(qū)數(shù);大于

7.5,時區(qū)數(shù)為商數(shù)加1。注:求得結果必須標明在東西時區(qū)。

例1:求115°位于哪個時區(qū)?

3、區(qū)時:又稱標準時,各時區(qū)都以本區(qū)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qū)共同使用的時

刻。(中央經線=時區(qū)數(shù)X15,注:不要忘記寫東、西經)

4、區(qū)時的計算:所求地的區(qū)時=己知地的區(qū)時土時區(qū)差XI小時(時區(qū)差求法:在

0時區(qū)兩側加,在0時區(qū)同側減。加減號的確定: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面取加號,

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取減號。)

例2:已知東8區(qū)為15點,求西三區(qū)為幾點?

注:計算時間時采用全天24小時制,如計算結果大于24,要減去24時,日期加

一天,即為所求時刻。若運算結果是負值,要加24小時,日期減一天,即為所求

時刻。碰到年月時,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要搞清楚。

5、特別計時:

(1)印度:東5、5區(qū)(半區(qū)時制)-----i82.5°E

(2)朝鮮:東9區(qū)(東部時間)—一135°E

(3)中國:東8區(qū)(北京時間120°E為了使用上的方便,全國都采

用北京所在的東八區(qū)的區(qū)時,也就是東經120°的地方時。(北京的經度是東經116

°,北京時間比北京的地方時早16分鐘)。

(4)美國:西五區(qū)(東部時間)、西六區(qū)(中部時間)、西七區(qū)(山岳時間)、

西八區(qū)(太平洋時間)

「設置目的:為了避免日期的紊亂

兩側日期的變更:從西向東(東十二區(qū)進入西十二區(qū))過

6、日界線<日界線,日期減-天;從東向西(西十二區(qū)進入東

十二區(qū))過日界線,日期加一天。

I彎曲:并不完全在180°經線上,而是略有曲折,有忖過180°經

線日期不變。

180"

西

?

區(qū)/

自西向東過日界線

十二區(qū)進入西十二區(qū),日期

減一天。

7月8日10點J7月7日10點

自東向西過日界線,即由西十二區(qū)進入東十二區(qū),日

期加一天-

【拓展鞏固】

1、地球.上產生晝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B.地球的公轉

C.地球的自轉D.地球的球體形狀

2.東經121°比東經120°的地方()

A.區(qū)時早B.地方時早C.一定先看到日出D.地方時晚

3.關于地方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同一條緯線上地方時相同B.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C.東邊的地點地方時晚于西邊的地點D.地方時每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4度

4.關于時區(q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全球共分成24個時區(qū)B.東八區(qū)的中央經線是東經120°

C.東經5°屬于東時區(qū)D.西經52°屬于西三區(qū)

5.有的國家采用本國東部時區(qū)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本國統(tǒng)一使用的時間,其主要目

的是()

A.為了使用方便B.為了延長工作時間

C.為了充分利用太陽照明D.為了提高工作效率

6.下列現(xiàn)象與地球自轉無關的是)

A.二月,海南島已進入春耕播種忖節(jié),而黑龍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沖刷,左岸泥沙淤積

C.中國球迷在凌晨3點觀看在德國進行的世界杯足球賽的比賽電視直播

D.一日內學校操場旗桿影子長度要變化

7.雅典奧運會女子排球決賽于北京時間2004年8月28日凌晨1:00舉行,比賽舉行

時當?shù)貢r間是:(雅典:東3區(qū))()

A.8月28日20時B.8月27日20時C.8月29日20時D.8月28日6時

8.如果地球沒有自轉,只有公轉,則()

A.地球上沒有晝夜現(xiàn)象

B.地球上沒有晝夜交替現(xiàn)象

C.地球上有晝夜交替,周期為一年

D.地球上有晝夜交替,周期為一天

9.讀恒星日與太陽日示意圖,回答:

(1)從E1到E2,地球自轉了度,需要的時間

是。

(2)從E1到E3,地球自轉了度,需要的時間

是。

(3)晝夜交替的周期是(填字母),地球自

轉的真正周期是(填字母)。

【問題反饋】

參考答案:

【演練探究】

1、(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地軸逆順恒星太陽南北兩極相等遞

減2(1)(畫圖略)逆時針方向(2)角速度A、B相等,N為0;線速度A>B>N,N

為0(3)24小時太陽3、A4、B5、D6、A

【拓展鞏固】

1、C2、B3、B4、C5、C6、A7、B8、C9(1)360°23小時56分

4秒(2)360°59'24小時(3)BA

(四)公轉及其影響

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課標?解讀】

1、掌握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周期、速度。

2、理解黃赤交角及其地理意義。

3、繪制太陽直射點移動軌跡示意圖,掌握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

4、掌握晝夜長短及正午太陽高度角緯度變化規(guī)律及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

5、了解四季的成因。

【演練探究】

1、填表:

概念速度

基本

(旋轉方向周期

形式

中心)角速度線速度

從北極上

空向下看:平均為1°/天。

平均為30千米/秒。

繞近日點到遠日

____年近日點到遠日點越

公轉()時針,從南點越來越,

和—年。來越―,遠日點到

的運動極上空向遠日點到近日

近日點越來越___。

下看:—點越來越.

時針

2、讀下面兩幅圖,回答。

(1)從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運行在左圖公轉軌道的段上。

(2)此時期太陽光直射點移動在右圖的段上.

(3)此時期北極圈內出現(xiàn)

現(xiàn)象。

-*\23026'N(4)此時期地球公轉速度逐漸

23°26'S變o

3、讀地球光照圖,回答:

(1)A、B兩點此時是日出還是日落:,

A點晝長小時,這一天B點正午太陽高度

是度。

陽(2)此時,北京時間是月日時。

___>

(3)圖中從A到B晝夜長短的變化趨勢是:

-----/

【合作建構】

【難點突破】

1、晝夜長短變化(隨緯度和季節(jié))

地球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叫晨昏線(圈)。晨昏線把所經過的緯線分割成晝弧

和夜弧。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時晨昏線通過兩極并平分所有緯線圈外,其它

時間,每一緯線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長的晝弧和夜弧兩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轉一周,

如果所經歷的晝弧長,則白天長;夜弧長,則白晝短。晝夜長短隨緯度和季節(jié)變化的規(guī)

律見下表:

夜弧

3月[日~9月23日9月23日~3月21日

太陽直射北*建太陽直射南半屏

北半睥直半年1?申即冬半年iX看冬半年而*瓦半玨

=與北岸尋JE*玨相與北半總冬手玨相

垂長雙炮.緯度建£?冬辛年IB網.要沮式長.及,豆半容相網.

育長,

6月22日復至日金12月22日委至0?

?長,?!龆?在北WMc,在

01s以北?B或密北*B以北?出坳聯(lián)

S.禊.

?分日、就分日?全利將地?表0長?缶12小時.

赤跡上:金拜長.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太陽光線對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用H表示)。同

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因此,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著一個地

方的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在太陽直射點上,太陽高度為90°,在晨昏線上,太陽高度

是0°。

②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原因: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guī)律:正午太陽高度就是一日內最大的太陽高度,它的

大小隨緯度不同而有規(guī)律地變化。

節(jié)氣日期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赤道

山_______向南北兩方遞減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0°

北回歸線由_______線向南北兩方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23°26'N遞減

南回歸線由_______線向南北兩方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23°26'S遞減

④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jié)變化:

緯度極大值極小值正午太陽高度曲線

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夏至日冬至日

北回歸線至赤道_______(90°)冬至日______

赤道春秋分(90°)冬夏至

南回歸線至赤道_______(90°)夏至日_____

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冬至日夏至日

思考:試求北回歸線以北及南回歸線以南,緯度為6的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的最大值?

(90-。+23°26')最小值?(90-6-23°26')

【拓展鞏固】

下圖所示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個地點晝夜長短比例示意圖(陰影部分表

示夜長),回答1—4題:

甲“乙丙丁

1.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

2.水平運動物體發(fā)生右偏的地點是()

A.甲B.乙C.丙D

3.上空最容易出現(xiàn)極光現(xiàn)象的地點是(:)

A.甲B.乙C.丙D

4.三個月后,貴陽的晝夜長短情況與目前四地晝夜長短情況相似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讀下圖中A、B兩建筑物位于30°34'F4,欲將B建筑物平頂屋改為兩側對稱的坡

頂屋,屋頂增加的高度最高不宜超過()

A.tg35°(L+5)-HB.tg35°L-H

C.tg35°(L+6)-H_____D.tg81°52'(L+5)-H

-H

H

?■,■’■",南

-----H12mr*-L--HIOmR-------

A

下圖為汕頭周邊地區(qū)太陽高度的等值

線圖,據此回答6-8題:力"

6、a地的緯度為()

A、45°NB、45°26'N

23-26*

C、21°34'ND、68°26N

7、設b地此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H,C地此刻地方時為T。

則下列不等式,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H>75°,T>13時

B、H<75°,TC13時

C、H>75°,TC13時

D、H<75°,T>13時

8、航行在b處海面的輪船上,懸掛著一面國旗,此刻旗桿影子的方向為()

A、甲B、乙C、丙D、丁

9、讀下圖,甲、乙兩圖,判斷并回答:

春M

(1)AD兩地的緯度分別是:AD

(2)B地在夏至時的正午太陽高度是,C地最有可能位于五帶中的

帶。

(3)假如其他條件相同,僅從緯度考慮,四點中發(fā)射衛(wèi)星最佳的是地,能

觀察到極光的是地,相同高度樓房南北間距最小的地。

(4)假如AB兩地均為東經120°,則兩地分別位于洲和洋。就

大氣環(huán)流而言,B地位于風帶。

10、下圖甲、乙、丙三幅圖反映了地處不同緯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陽光照射情況,每幅

圖中都畫出了冬至和夏至兩個節(jié)氣的陽光,用A或B表示。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陽光照射方向判斷,圖所示的房屋地處赤道地區(qū);

圖所示的房屋地處北回歸線以北;圖所示房屋地處南回歸線以南。

(2)甲圖中陽光(A或B)反映的冬至日陽光照射情況;乙圖中陽光

反映的是冬至日陽光照射情況;丙圖中陽光反映的是冬至日陽

光照射情況。

【問題反饋】

參考答案:

【演練探究】

1、太陽逆順恒星回歸慢快慢快

2(1)C(2)b(3)極夜(4)快

3(1)日落490°(2)12月22日24時(或12月23日0時)(3)在北半球時晝

短夜長,經過赤道晝夜相等,到南半球晝長夜短

【拓展鞏固】

1、A2、D3、B4、A5、A6、D7、A8、A9(1)23°26'N66034

zN(2)21°34z熱帶(3)CDC(4)亞印度西風10(1)甲乙丙

(2)AAA

(五)地球的圈層結構

說出地球的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課標?解讀】

1、繪制示意圖,說出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并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2、了解巖石圈的組成。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層的結構及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二、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和能量運動和能量交換

(一)大氣受熱過程與大氣運動

【課標?解讀】

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

1、閱讀示意圖說明大氣受熱過程、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2、繪制簡單示意圖,理解大氣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過程。

3、理解大氣水平運動的成因。

4、運用大氣熱力環(huán)流的基本原理解釋城市熱島效應、海陸熱力環(huán)流等現(xiàn)象。

【演練探究】

1、讀大氣熱量平衡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為______輻射,就波長而論,

稱其為輻射,它能透過大氣層到瞞』射向宇宙空間

達地面的原因是_______;到達地面后其螃少aA

能量主要去向是_______。

粒J1個上氣

(2)g為_______輻射,就波長而論,稱g

其為____________輻射,其能量來源,C,臼吸收

為__________,其能量的主要去向盤

1射?、地晶

射gjg弋射\

是------------0J,

(3)e為______輻射,就波長而論,它'd

屬于______輻射,其能量來源主要為______,它使一_的溫度變化比較和緩,進而使

的溫度變化也比較和緩。

(4)綜上所述,對流層大氣熱量的根本來源是______直接來源是______。因此,近

地面氣溫的高低與和兩方面因素密切相關。

(5)在圖示各項內容中,由于、(填寫代表的英文字母)

的存在,使大氣具有“溫室效應”(保溫效應)。

2、下圖是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

③/等壓面

2000~

(1)圖中①至⑤點,氣壓最高的是,氣壓最低的是一

(2)A、B兩地受熱的是——地,空氣—冷卻的是

地,空氣o

(3)用“一”畫出圖中的熱力環(huán)流。

【合作建構】

【要點解析】

1、熱力環(huán)流的形成:

(zs

注:A、I)表示近地面同一高度兩地,B、C表示高空同一高度兩地。

①氣壓是指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大氣柱的質量,因此在同一地點,氣壓隨高度的增

加而減??;

②通常所說的高氣壓、低氣壓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氣壓高低狀況。比較氣壓的高低

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進行比較,垂直方向氣壓下面高于上面。

③甲地近地面空氣受熱膨脹上升,乙地近地面空氣冷卻收縮下沉,導致甲、乙高空

同水平面上氣壓產生差異,氣流就從B處流向C處;因此甲地近地面A處的氣壓減小,

形成低氣壓,乙地近地面D處氣壓升高,形成高氣壓,近地面氣流就由D處流向A處。

④同一地點,海拔越高,氣壓越小,A>B,D>C?

⑤不同地點,同一高度,空氣密度越大,氣壓越大;D>A,B>C。

因此A、B、C、D四處氣壓高低為:D>A>B>Co

2、風向的畫法:

在彎曲等壓線圖上,確定任一地點的風向,

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a.在等壓線圖中,按要求畫出于該點相鄰的

等壓線垂直的虛線箭頭(由高壓指向低壓,但并非

一定指向低壓中心),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

(見圖中箭頭A)。

b.確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氣壓梯度力

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轉30°?45°

角畫出實線箭頭,即為經過這點的風向(見圖中箭

頭B)。

【拓展鞏固】

讀右圖,回答1-4題:

1、上面圖,正確反映熱力環(huán)流的是()

2、D圖若是正確的,則可能是下列哪種情

況()

①白天②晚上③冬季④夏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3、2002年春,上海市在取消統(tǒng)購糧后的

新的城市規(guī)劃上決定拿出1/3的土地搞植樹

造林。根據環(huán)流特點,今后造林的重點區(qū)應

在()

A、農村B、近郊C、郊區(qū)D、市區(qū)

4、市區(qū)與郊區(qū)相比,近地面()

A、氣溫高,氣壓高C、氣溫低,氣壓高

C、氣溫低,氣壓低I)、氣溫高,氣壓低

大氣的熱力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據此回答5-6題:

5、下列描述中,與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無關的是()

A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B雨后初晴,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

C日落后,天空依然明亮D秋天,經常出現(xiàn)秋高氣爽的天氣

6、對地面起保溫作用的最主要環(huán)節(jié)是()

A太陽輻射B大氣輻射C地面輻射D大氣逆輻射

讀右圖,回答7-9題:

7

圖中a代表______________,b代

,c代表,d代

8、該圖示地區(qū)位于半球。

9、如果是高空大氣,則力可忽略

不計,風向為

10、若d表示近地面風向,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