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律基礎知識專題四刑法學習任務四刑法案例分析1復習提問:1.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年齡(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2)已滿14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以及強奸、搶劫、販賣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3)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22.主刑的種類有哪些?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無期徒刑5、死刑3講授內容:專題四刑法學習任務四刑法案例分析4能力目標:能夠獨立的分析判斷簡單的刑事案例知識目標:運用具體的案例分析的方法,對前幾次所講授的刑法知識掌握程度做具體的了解素質目標:通過本次具體的案例分析課,分析判斷刑事案件,對學習刑法學有更大的幫助5案例一1.下列哪些情形可以認為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犯罪?A.甲偶爾強拿強要低年級學生少量財物的B.甲盜竊財物數額不夠較大,使用暴力威脅情節(jié)輕微的C.法院認定甲的犯罪行為情節(jié)輕微,決定免予刑事處罰D.法院認定甲犯罪中止,沒有造成損害結果,判決免除處罰6【答案】AB【解析】不選CD,因為免予刑事處罰和免除處罰都是認為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而第13挑“但書”,是不認為犯罪的,適用的法律依據、認定的性質均不同。72.甲、乙、丙三人為某單位保安,多次警告收購廢舊家具的丁不要進入院內。丁仍乘他們不注意時,溜進院內。被甲乙丙三人抓獲。帶到辦公室罰款350元,三人還用拳打丁數下。甲乙丙三人的行為:A.構成搶劫罪B.構成敲詐勒索罪C.構成尋釁滋事罪D.不構成犯罪8【答案】D【解析】刑法第13條“但書”的適用: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犯罪??勺髦伟蔡幜P。93.甲17歲,甲的母親乙因為甲過早與丙戀愛而將其趕出家門。并換了門鎖。甲得知乙回娘家之后,就和丙一起將乙家的門鎖撬開,在家居住。又因為無錢吃飯,就將家中的彩電、洗衣機、冰箱各一臺及分體式空調四臺(約價值18000元)變賣得款3150元。案發(fā)后,公安機關將空調一臺和洗衣機一臺追回發(fā)還,其余物品獲退賠14500元。A.甲構成盜竊罪,丙構成甲的共犯B.甲不構成犯罪C.丙構成盜竊罪D.甲、丙均不構成犯罪10【答案】D【解析】盜竊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的財物,也可以成立盜竊罪(不排除可以構成盜竊罪)。但是,根據司法解釋應當與發(fā)生在社會上的盜竊案區(qū)別對待??紤]到本案中甲未成年,甲的家長處理問題欠妥、涉案金額不大等因素,不作犯罪處理較為合理。11案例二1.警察甲與隊友乙、丙一同執(zhí)行追捕案犯任務,3人乘中巴車途中有3名歹徒。歹徒A拔出手槍威脅乘客要錢(車上約有8名乘客),另一歹徒B也搶去了甲的財物,B搜乙時,發(fā)現乙有槍便喊起來,A趕來用手槍指著乙,乙與A爭奪槍支,槍響擊中一歹徒C的膝蓋,彈頭又彈射擊中B的左腿。乙仍在與A爭搶手槍。此時,甲距乙約一米,但甲卻視而不見,端坐不動。已受傷的B從甲身邊走到車前拿出滅火器,又拐回用滅火器猛砸乙頭部多次,甲仍拒不相助。乙倒下后,A向其腹部開了一槍,并搶走其配帶的手槍及子彈。甲是否構成犯罪?以何種行為形式構成犯罪?是純正的不作為還是不純正的不作為?12【答案及解析】(1)甲構成玩忽職守罪。甲身為警察,在戰(zhàn)友與罪犯搏斗時有義務也有條件履行自己的職責二放棄職責,“袖手旁觀”,造成戰(zhàn)友犧牲的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2)甲是以不作為的形式構成犯罪的。甲相對于應當做的事項(與罪犯搏斗),端坐不能、視而不見,是一種典型的不作為行為。(3)是純正不作為。因為玩忽職守罪的行為方式中就包含不作為行為(不履行職責),而甲也是以不作為行為構成該罪的,所以是純正的不作為犯。132.甲(女,24歲)在M國留學時與乙同居生下女嬰丙,后甲被乙拋棄。甲、丙母女生活極端困難,乙得知后仍不聞不問。后來甲又結識新男友丁。為了獲丁歡心,甲經常將丙留在家中,自己到丁家陪伴丁。某日,甲在事先沒有與任何人打招呼的情況下,把丙單獨留在家中自己到丁家連續(xù)住了10天。其間,丁曾詢問甲誰照看孩子,甲騙丁說,她雇了保姆照看。丙因無人照料饑渴而死。甲、乙各應當負什么責任?14【答案及解析】(1)甲致丙死亡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屬于不作為犯。另故意殺人罪通常需要作為行為構成,而甲以不作為構成該罪,是不純正不作為犯。(2)乙拋棄丙且知道甲、丙母女生活在困難之中,構成遺棄罪,屬于不作為犯。但是,因為“遺棄罪”行為本身就是不作為,所以乙屬于純正的不作為犯。甲乙同樣以不作為形式損害了丙的權益,但是二人的犯罪性質是不同的。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①主觀認識不同,甲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作為行為發(fā)生丙死亡的結果,具有殺人的故意(間接故意);而乙沒有這種程度的認識,只有不履行撫養(yǎng)義務的故意。②作為義務的程度不同,甲是唯一照料丙的人,因此甲對保障丙的生存具有極強的作為義務;而乙可以合理期待有甲照料丙,其對丙生命權益而言,作為義務程度較低。所以甲乙對丙的危害都要負刑事責任,但是負責的程度是不同的。15案例三1.甲、乙二人為中學時代的好友,久別重逢,欣喜異常。二人熱烈擁抱,并像學生時代那樣用拳擊打對方。不料甲一拳打到乙的肚子以后,乙感到不適。一個小時后即暈倒。甲忙送乙急救,但搶救無效死亡。原因是乙脾腫大異常,受甲一拳的沖擊而破敗,大出血死亡。甲的行為與乙死亡結果有沒有因果關系?甲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16【答案及解析】(1)說到因果關系,首先需要了解最簡單的(必要)條件關系:“假如沒有A就不發(fā)生B”,A就是B的條件。在因果關系學說中有一種主張把條件當作原因,被稱為“條件說”。我國學說通常認為因果關系有“必然的”也有“偶然的”,承認部分“偶然的”現象也有因果關系。對于偶然的因果關系,接近于按照“條件關系”來掌握。就本例而言,甲擊打乙肚子,通常不會造成死亡結果,只是恰巧乙脾臟腫大極端脆弱,才發(fā)生了死亡結果。盡管事出偶然,甲的行為僅僅是引發(fā)脾破裂的條件,也認為有因果關系。照此掌握,不難發(fā)現理論上掌握的因果關系稍稍超出我們的常識,比常識上理解的因果關系范圍要寬泛一些。這是值得注意的,因為往往在這種地方容易出錯誤。17(2)因果關系的客觀性。認為甲的行為與乙的死亡結果有因果關系,能不能得出甲對其行為結果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結論呢?不能。認定因果關系與認定刑事責任的條件是不同的,只要認定行為與結果存在著客觀的某種聯系(引起被引起的聯系),即使事出偶然,也不排除有因果關系。但是刑事責任的條件除了客觀因果聯系之外,還必須在主觀上具有罪過。假如行為與損害事實客觀上有因果關系,但是行為人對造成該損害事實沒有罪過,也不負刑事責任。本例就屬于有因果關系但缺乏罪過而不負刑事責任的情況。既遂為因果關系判斷是“客觀的”(一個條件或聯系)。而責任是“主觀和客觀”統(tǒng)一的(兩個條件)。18(3)把握因果關系的關鍵之一是:把因果關系判斷與歸責判斷區(qū)分開來。因果關系判斷只包含一種客觀聯系的判斷;而歸責判斷還包含主觀對損害結果有無罪過的判斷。千萬不要把二者混淆。如果按照歸責判斷的標準來判斷因果關系,就會縮小因果關系的范圍;相反如果把認定有因果關系等同于認定有刑事責任,就會擴大刑事責任的范圍。193.某供電所搶修供電設備,將室外的總電閘關閉,并派甲前去懸掛“有人作業(yè),禁止合閘”的牌子。甲沒有找見牌子就沒有去掛,也沒有告訴他人或在閘下看守。乙正在用電泵抽水突然斷電,就查找斷電原因,發(fā)現電閘“未合上”(關閉)。以為是被風偶然刮下斷電,就將電閘合上。導致正在檢修的三名工人觸電死亡。甲乙的行為與死亡結果有無因果關系?甲乙二人是否都應當負刑事責任?20【答案及解析】(1)甲乙的行為與死亡結果有因果關系。這屬于多個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同一個結果的情況(多因一果)。在“多因一果”的情況下,每一個原因都認為與結果有因果關系。(2)甲屬于不作為(該掛牌未掛牌),乙的行為屬于作為(不該合閘而合上閘)。不論作為還是不作為行為,都不排除具有原因力。換言之,即使是不作為行為,也可以成為危害結果的原因。(3)至于甲乙二人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還要看主觀上有沒有罪名問題,對甲而言,屬于在生產過程中違反安全規(guī)章造成事故,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對于乙而言,屬于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預見可能是有關單位因為檢修拉閘斷電,而輕信是風吹掉閘。貿然將電閘合上。屬于國語自信過失,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213.某供電所搶修供電設備,將室外的總電閘關閉,并派甲前去懸掛“有人作業(yè),禁止合閘”的牌子。甲沒有找見牌子就沒有去掛,也沒有告訴他人或在閘下看守。乙正在用電泵抽水突然斷電,就查找斷電原因,發(fā)現電閘“未合上”(關閉)。以為是被風偶然刮下斷電,就將電閘合上。導致正在檢修的三名工人觸電死亡。甲乙的行為與死亡結果有無因果關系?甲乙二人是否都應當負刑事責任?22【答案及解析】(1)甲乙的行為與死亡結果有因果關系。這屬于多個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同一個結果的情況(多因一果)。在“多因一果”的情況下,每一個原因都認為與結果有因果關系。(2)甲屬于不作為(該掛牌未掛牌),乙的行為屬于作為(不該合閘而合上閘)。不論作為還是不作為行為,都不排除具有原因力。換言之,即使是不作為行為,也可以成為危害結果的原因。(3)至于甲乙二人是否應當負刑事責任還要看主觀上有沒有罪名問題,對甲而言,屬于在生產過程中違反安全規(guī)章造成事故,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對于乙而言,屬于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預見可能是有關單位因為檢修拉閘斷電,而輕信是風吹掉閘。貿然將電閘合上。屬于國語自信過失,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23(答案及解析)具備。根據司法解釋:窩藏、轉移、收購、銷售贓物罪的“明知”是贓物,是指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購買“二手車”有下列情形的之一的,可視為應當知道,但是有證據確屬被蒙騙的除外。(1)在非法的機動車交易場所和銷售單位購買的(2)機動車證件手續(xù)不全或者明顯違反規(guī)定俄(3)機動車發(fā)動機號或者車架號有更改痕跡的,沒有合法證明的(4)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購買機動車的。這是司法解釋中借助推定認定特殊犯罪的主觀故意的實例。對于嫖宿幼女罪,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罪等,通常需要借助推定認定明知。242.甲在火車上盜竊到乘客的一個提包,下車打開看,發(fā)現內有一支手槍和一份國家絕密文件,沒有其它財務。甲連同提包內中的物品一同拋到一池塘中。(1)甲是否成立盜竊槍支罪和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2)假如甲沒有將槍支丟棄,會有何種影響?25(答案及解析)甲不成立盜竊槍支罪和非法獲取國家機密罪,因為甲只有盜竊得故意,沒有盜竊槍支和國家秘密的故意。(1)要點是:1、故意的認識因素是指行為人對某一“構成要件事實”有認識,所謂“構成要件事實”是指分則條文中規(guī)定的事實,就本題中涉嫌的盜竊槍支罪而言,盜竊行為和盜竊對象“槍支”,屬于該罪的構成要件事實,行為人對此事實有認識才能成立該罪的故意。換言之,犯罪故意必須是“具體犯罪”得故意。即盜竊罪、故意殺人罪這樣具體罪名中的具體故意,而不僅僅是“有意而為”的意思。本題中的張某在盜竊時并無此認識,僅有盜竊(普通)財務之認識,故因為缺乏盜竊槍支故意而不成立盜竊槍支罪。本案中,甲偷包雖然是有意為之的,但是這種故意只是一種普遍意義上的有意偷竊,尚不能確認具有特定犯罪的故意。雖然足以認定有盜竊的故意,但是尚不足以證明具有盜竊槍支、國家秘密的故意,所以只能認定成立盜竊罪,不能認定成立盜竊槍支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2、對犯罪對象的認識(認識因素)或“追求””(意志因素),是認定特定犯罪故意的重要內容,本案的家有追求竊取財物(盜竊罪對象)的故意,所以,盡管事實上不是財務,也因此而未獲得財務,卻可以認定為盜竊未遂;相反,甲沒有盜竊槍支、國家秘密的認識(不知包中有槍,國家秘密)也沒有這種追求(目的),雖然客觀上盜竊了槍支、國家秘密,也不成立該罪,假如甲本有盜竊槍支、國家秘密的故意,那么,即使事實上未得手,也應當成立盜竊槍支罪和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未遂)。3、“認識”與“意志”的關系。假如甲知道“認識”到包內有槍而執(zhí)意竊取,通常認為它是追求該結果的。如果明知包內有槍因為貪圖包內的財務而不顧及槍支的問題,可能是一種“放任”態(tài)度,即對盜竊(財務)是直接故意的,對盜竊槍支是間接故意。但是明知包內有槍,對盜竊槍支的心態(tài)有時需要參考事后行為認定。假如甲盜取槍支后又持有,就很難排斥具有直接故意了(恐怕甲無法令人相信他沒有偷搶得意愿)假如甲得手后留下財務丟棄槍支,倒是可以印證他“當時”的確不是希望偷槍結果發(fā)生,可以認為是(盜竊槍支的間接故意)。263.甲為殺乙,在酒宴上乘機在乙的酒杯中投毒,不料乙鄰座的丙錯端乙的酒杯,一飲而盡,中毒而死。甲對乙、丙死亡結果的心態(tài)是什么?27【答案及解析】對乙之死亡具有直接故意;對丙之死,是間接故意。這是間接故意與直接故意區(qū)別的典型例子。(1)從理論上講,二者區(qū)別在于意志因素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間接故意是“放任”。甲對乙之死是希望的;對丙之死不是希望的,但也不是特別在意、謹慎防范的。(2)從實例上講,間接故意通常發(fā)生在追求一個犯罪結果(乙死)而放任另一個相似的犯罪結果(丙死),對該放任結果是間接故意。284.甲持槍要槍殺乙養(yǎng)的狗,乙以身遮護狗,甲怒,責令乙讓開,乙不讓開,甲朝狗射擊,不料擊中乙,乙死。甲對乙死亡結果是何種心態(tài)?29【答案及解析】一般尺度認為是間接故意,即甲對乙的死亡結果承擔故意殺人的罪責。不是財務,也因此而未獲得財務,卻可以認定為盜竊未遂;相反,甲沒有盜竊槍支、國家秘密的認識(不知包中有槍,國家秘密)也沒有這種追求(目的),雖然客觀上盜竊了槍支、國家秘密,也不成立該罪,假如甲本有盜竊槍支、國家秘密的故意,那么,即使事實上未得手,也應當成立盜竊槍支罪和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未遂)。3、“認識”與“意志”的關系。假如甲知道“認識”到包內有槍而執(zhí)意竊取,通常認為它是追求該結果的。如果明知包內有槍因為貪圖包內的財務而不顧及槍支的問題,可能是一種“放任”態(tài)度,即對盜竊(財務)是直接故意的,對盜竊槍支是間接故意。但是明知包內有槍,對盜竊槍支的心態(tài)有時需要參考事后行為認定。假如甲盜取槍支后又持有,就很難排斥具有直接故意了(恐怕甲無法令人相信他沒有偷搶得意愿)假如甲得手后留下財務丟棄槍支,倒是可以印證他“當時”的確不是希望偷槍結果發(fā)生,可以認為是(盜竊槍支的間接故意)。30案例五1.甲打獵時發(fā)現一只野兔,同時又發(fā)現距野兔約3米處有一兒童在玩耍。甲自恃槍法精準,不會傷及兒童,朝野兔射擊,不料擊中兒童。甲對兒童之死是何種心態(tài)?31【答案及解析】一般尺度認為是過于自信過失此為過于自信過失的典型例子。類似的例子如,甲為電死糟蹋莊稼的野豬(針對動物),而在通往自家山林中的玉米的中布下通電裸線,只在晚間通電并在地頭張貼告示通電時間(采取防范傷及人的錯事),結果造成晚間到期的地里偷玉米的人觸電死亡,一般認為是過失。再如,甲為防賊在花園四周私自布設電網,但是安裝了“漏電保護器”,并親自多次觸碰電網試驗,每次都能及時自動跳閘斷電,不致傷人(采取切實有效防范措施)。結果還是導致鄰居兒童攀爬電網觸電死亡,原因是該漏電保護器是偽劣產品,失靈出現了問題。通常認為是過于自信過失。322.病人乙在注射室打吊針時,醫(yī)院突然停電。乙的一瓶吊針滴完,護士甲摸黑從床下拿起一瓶鹽水給乙掛上后離去。沒想到這是一瓶煤油,致乙死亡。甲是否構成犯罪?33【答案及解析】構成醫(yī)療事故罪。本案要點是甲有沒有過失。從常理判斷,甲的這樣的行為造成他人死亡,應該認為是有過失的。可以說,上述兩例是過失(疏忽大意)與意外事件區(qū)分的典型例子。有沒有過失的判斷,歸根到底是一種良心或者習慣性判斷,是一種事實判斷,并無確切、絕對的法律標準。在沒有豐富司法經驗或生活經驗的情況下,干脆憑感覺。感覺這人這行為太大意、太粗心,該受到責備,就認為有過失;反之,沒什么可責怪的,則認為無罪過,是意外事件。這也是責任或罪過的本質。此外,對于交通事故、醫(yī)療事故,可以參照司法解釋,看行為人有沒有違反規(guī)章、規(guī)范的地方,如果沒有,通常沒有過失;如果有違章、違規(guī)行為并造成嚴重后果,可以判斷為有過失。34案例六1.甲乙共同盜竊一輛汽車價值20萬元,銷贓得款4萬元,二人平分。在量刑時對甲乙各按多少犯罪金額處罰?35【答案及解析】對甲乙二人都應當按照犯罪總額即20萬元處罰。(1)犯罪金額計算通常以贓物的實際價額為準,不以銷贓額為準。因為銷贓額往往低于實際價額。在特殊情況下,銷贓額可能高于實際價額,如在計劃經濟時代,配額供應的商品的實際價值高于定價,導致銷贓額可能高于實際價額,此時,“就高不就低”,按較高的銷贓額處罰。但是,假如犯罪使用欺詐的方式銷贓,比如把竊取的贗品冒充真品賣給他人的,使銷贓額大大高于贓物的實際價額,對此,應當以實際價額計算犯罪金額。不過,犯罪人有另外構成詐騙罪,高出的金額作為詐騙的犯罪金額。(2)共同犯罪人應當對共同故意范圍內的犯罪結果承擔刑事責任(一部行為全部責任),所以二人都按照總額20萬元處罰。362.甲乙二人共謀傷害丙。找到丙后,甲一棒子打在丙的頭部,致其受重傷,乙一棒子打在腰部,僅造成輕微傷。甲乙二人是否都應當對重傷結果承擔刑事責任?37【答案及解析】甲乙二人都應當對重傷結果負刑事責任(一部行為全部責任)。但是鑒于乙在共同傷害中(對重傷結果的)作用較小,可以認定為從犯,予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383.甲乙二人共謀殺害丙,二人各持一支步槍埋伏守候丙。丙進入射擊距離后,二人開槍射擊,丙中彈死亡。事后查明,丙身中兩彈,均為甲所射擊,乙未射中丙。甲乙是否都應當對丙死亡結果負刑事責任?39【答案及解析】都應當對死亡結果負刑事責任,因此都應當按照故意殺人罪(既遂)定罪處罰。鑒于乙未擊中,量刑時可酌情考慮,或者認定為從犯,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404.甲乙合謀騎摩托車搶奪。甲駕駛摩托車乙坐后座,由乙奪取行人丙的提包。抓獲后發(fā)現乙在腰間藏有一把火藥槍,甲對此不知情。甲乙各構成何罪?41【答案及解析】甲構成搶奪罪,乙攜帶兇器搶奪,構成搶劫罪。按照“部分犯罪共同說”,甲乙可在搶奪的范圍內構成共犯,但甲乙不構成搶劫罪的共犯。因為甲對乙?guī)У恫恢?,不能讓甲對不知情的事實負故意罪責。通常認為乙擅自攜帶兇器,屬于(甲乙二人)共同搶奪犯罪中,單獨實施了超出共同故意犯罪范圍的行為(過限行為、過度行為、過剩行為),由乙單獨承擔刑事責任。425.家予以共謀共同殺丙,但屆時乙因為生病而沒有前往犯罪地點,由甲一人殺死丙,甲乙二人是否構成共犯?43【答案及解析】本例要點是“共謀”而未參與實行的人是否成立共犯。這又涉及對“共謀”的理解,換言之要看是怎樣共謀的。例題中沒有具體講明是怎樣共謀的,那么解答本例題其實就是一個對“共謀”作用(或法律意義)的理解問題。理論上一般認為有共謀就足以認定具有共犯的行為與故意,可以成立共犯。有共謀而未參與犯罪實行的,有三種可能:第一種,由其他人代勞,不必事必躬親。如一些有組織犯罪的領導或骨干參與共謀但不親自出馬。第二種,遭遇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參與實行;第三種,自動放棄。對第一種情況沒人懷疑應該認為共犯;本立體屬于第二種情況。在肯定共謀足以認定為有共犯行為,除實行行為之外,還包括幫助、教唆和共謀行為。沒有實行行為不排除共犯的成立應該是好理解的。第三種情況實際與第二種情況相同,只不過是來參與犯罪實行的原因不同。問題是這個足以認為有共同犯罪行為和故意的“共謀”是什么樣的東西?具有成立共犯這樣意義的共謀,應當是指行為人與其他犯罪人基于共同的意志共同商定實施某個犯罪的情況。這種意義上共謀的共謀者,為參與犯罪實行,可能是第一種情況那樣是預先商定的;也可能不是預先商定的,通常不影響成立共犯。44但是要注意把這種意義的共謀與犯意表示和教唆犯區(qū)別開來。如果收到他人參加犯罪的邀請,當時僅僅表示同意,屆時未參與實行的,屬于犯意流露、犯意表示的范疇,不屬于共謀行為。不成立共犯。如果教唆他人犯罪并出謀劃策的,屬于教唆犯,也不是共謀者。作為共謀者與其他犯罪人的關系不是教唆與被教唆的關系,而是在都已經具有共同犯意的前提下形成的合作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肇慶學院《管理會計模擬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企業(yè)員工績效質量個人貢獻度評價體系
- 保險行業(yè)投資分析模板
- 20XX年度績效總結模板
- 房地產經紀操作實務-2019年房地產經紀人協理《房地產經紀操作實務》真題匯編
- 人資行政崗位述職報告模板
- 有關保護環(huán)境的調查報告
- 二零二五版帶利息支付的商業(yè)匯票貼現合同樣本3篇
- 陜西省西安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四次階段性檢測化學試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鋼筋材料供應協議3篇
- 2025寒假散學典禮(休業(yè)式)上校長精彩講話:以董宇輝的創(chuàng)新、羅振宇的堅持、馬龍的熱愛啟迪未來
- 安徽省示范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上)期末綜合測試物理試卷(含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
- 《酸堿罐區(qū)設計規(guī)范》編制說明
- PMC主管年終總結報告
- 售樓部保安管理培訓
- 倉儲培訓課件模板
- 2025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七講水循環(huán)與洋流自主練含解析
- GB/T 44914-2024和田玉分級
- 2024年度企業(yè)入駐跨境電商孵化基地合作協議3篇
- 《形勢與政策》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