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總論-課件_第1頁
方劑學總論-課件_第2頁
方劑學總論-課件_第3頁
方劑學總論-課件_第4頁
方劑學總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pt課件主要內容

1、方劑與方劑學的概念

2、方劑學的學科性質及學習目的和任務

3、方劑學的學習方法2ppt課件方劑的概念辨證論治治法≠在處方上寫幾味藥3ppt課件方劑學:闡明和研究治法和方劑的理論及其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1)方劑學是研究和闡明治法和方劑的理論。中醫(yī)藥學歷來用理法方藥四個環(huán)節(jié)來概括它。理是理論,包括生理[臟像學說為代表]、病理[病因病機學說為代表],以及治法、方劑、中藥。(2)方劑學,還強調臨床運用。在理論與臨床運用方面探討治法和方劑的本質及其運用規(guī)律。方劑先于治法而產生。方劑學的概念4ppt課件方劑學的學科性質、學習方劑的目的和任務方劑學的學科性質:方劑學是中醫(yī)學中理、法、方、藥四環(huán)節(jié)之一,是其中“法”的具體體現,“藥”的具體運用。也是辨證論治中“治”的具體體現。它是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中藥學、中醫(yī)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梁課。學習方劑的目的和任務:通過一定數量常用方劑的學習,掌握組方原理和配伍規(guī)律,具備分析、運用方劑和臨床組方的能力,為以后學習中醫(yī)臨床課程奠定基礎。教材里根據方劑的不同性質把方劑分為三類:基礎方、代表方、常用方。5ppt課件1、基礎方:是歷代方劑學發(fā)展過程當中,總結的一些針對基礎病機、基礎證型所確立的方劑。臨床較少單獨不變使用,它反映了病機共性。2、代表方:是在中醫(yī)學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中,一些醫(yī)學流派或者一些醫(yī)學大家,在理論上創(chuàng)新的同時,相應臨床上產生的,代表這種理論的典型的方劑。

象補中益氣湯、當歸補血湯,集中反映了李東垣“甘溫除熱”治法。又比如象朱丹溪的大補陰丸。集中反映了他學術思想方面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補陰學派的思想。

3、常用方:是經過很多年臨床運用中被公認的,確定有效的方劑。

6ppt課件方劑學的學習方法1.緊密連系已學各科知識。2.正確處理理解與記憶的關系。3.注意理論聯系實際。4.背誦一定數量的方歌。5.學習方劑學參考書目:《古今名醫(yī)方論》、《醫(yī)方集解》、《醫(yī)方考》、《成方切用》、《絳雪園醫(yī)方選注》。7ppt課件有必要了解的幾個名詞1、經方:①指漢代之前醫(yī)著中的方劑。②專指《黃帝內經》和仲景之方。

③專指仲景之方

2、時方:仲景之后的各家之方。3、成方:成熟、完善、有效、醫(yī)書有載的,并為后世醫(yī)家所公認的方劑。

4、禁方(秘方):秘而不傳的方8ppt課件9ppt課件10ppt課件第一章方劑學發(fā)展簡史學習要求:(1)了解方劑學發(fā)展每一歷史時期的時代特點;(2)從先秦開始,到近五十年分為七個歷史時期,至清為止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方書。掌握其時代,歷史意義、特點及作者。11ppt課件方劑的形成:是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不斷積累的醫(yī)藥知識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究竟成于何時尚無定論。一般將其分為七個時期:(1)先秦時期(2)兩漢時期(3)魏晉南北朝時期(4)隋唐時期(5)金元時期(6)明清時期(7)近代、現代一百年左右的時間方劑學發(fā)展史的歷史分期12ppt課件一、先秦時期(方劑學的產生和初步的發(fā)展階段)13ppt課件二、兩漢時期(方劑學的形成和理論基礎的奠定階段)14ppt課件兩漢時期(方劑學的形成和理論基礎的奠定階段)15ppt課件三、魏晉南北朝時期(臨床制方偏于實用,略于理論探討)16ppt課件四、隋唐時期(方劑學進步較快,大部頭方書出現)17ppt課件五、金元時期(方劑學全面發(fā)展階段)18ppt課件六、明清時期(明代側重在方藥共融發(fā)展,藥方發(fā)展中互相影響。清代又走向由博返約規(guī)范整理。)19ppt課件1.方劑工具書的大量涌現。以《中醫(yī)方劑大辭典》為杰出代表。2.教材建設的不斷更新。3.實驗方劑學的雛形出現。4.中藥新藥的研究與生產。七、近現代時期(方劑學更加快速發(fā)展時期)20ppt課件方劑發(fā)展過程中的幾部代表作:

書名作者年代特點《五十二病方》早于《內經》不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方書。

載方283《黃帝內經》春秋戰(zhàn)國不詳

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專著,它創(chuàng)立了方劑學理論,為方劑學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它包括治法、組方原則、組方體例等。載方1321ppt課件《傷寒雜病論》

東漢末年張仲景為方書之祖,最早將理法方藥融為一體。載方314《備急千金要方》唐初孫思邈唐以前方劑總結。載方5000余《千金翼方》唐初孫思邈千金要方補充。載方2900左右22ppt課件《太平惠民和濟局方》宋1085~1252年太醫(yī)局集體作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制、頒布的成藥藥典載方788《傷寒明理論·藥方論》金成無已為第一部以君臣佐使組方原則剖析方劑的專著,開方論之先河。載方20《普濟方》明朱棣為我國現存載方最多的方書載方6173923ppt課件24ppt課件25ppt課件第二章方劑與治法第一節(jié)治法概述第二節(jié)方劑與治法的關系第三節(jié)常用治法26ppt課件27ppt課件

治法的源流:源于《內經》(《內經·陰陽應象大論》),充實于《傷寒雜病論》。后又經歷代醫(yī)家不斷補充,至清代·程鐘齡在他的代表作《醫(yī)學心悟》中作了高度總結概括,正式提出了“八法”之名----汗、吐、下、溫、清、消、補、和。八法之間的關系:即清代·程鐘齡在它的代表作《醫(yī)學心悟》中所言:“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28ppt課件依據八綱推導八法的思路寒→溫單一治法(七法)+和(復合治法)+和(復合治法)八法熱→清虛→補實→瀉汗吐消下29ppt課件八法的含義:1、汗法:30ppt課件2、吐法:31ppt課件3、下法:32ppt課件4、和法:33ppt課件5、溫法:里寒證寒從中生外寒直中34ppt課件6、清法:熱證實熱經熱:散漫之熱郁熱:蓄聚之熱熱毒搏結氣血,腐敗血肉─局部紅腫熱痛或見膿血熱陷心包─心神病變、甚則神昏熱結熱實互結瘀熱互結痰熱互結水熱互結虛熱35ppt課件7、消法:36ppt課件8、補法:37ppt課件38ppt課件39ppt課件第三章在教學大綱安排里面,基本上是屬于三類內容。三類內容是屬于提示的。主要靠自學。1、七方說:又名七方分類法。(源于《內經》)所謂七方,是指的大、小、緩、急、奇、偶、重。后來又改為大、小、緩、急、奇、偶、復。復方。2、病證分類法:源于《傷寒雜病論》如:太陽病,少陽病等。3、主方分類法:施沛的《祖劑》是很典型的一本主方分類書籍。4、治法分類法:(以法統方)最早十劑,宣、通、補、泄、輕、重、滑、澀、燥、濕后面各加個劑字。它是從藥物分類沿用而來。比如,治蟲、癰瘍,這類是病證了。本種分類法為一種綜合的分類方法,所以又把它叫綜合分類法。40ppt課件七方(一)大方:藥味多或量大,以治療病邪較盛之證或下焦疾患的方劑,須頓服(二)小方:藥味少或量少,或分次服,以治療病邪較輕之證或上焦疾患的方劑(三)緩方:藥性緩和,用于一般慢性虛弱病證,需長期服用。(四)急方:藥性猛烈,用于病勢危急證,急于取效。(五)奇方:單味藥或組成藥物合于單數的方劑(六)偶方:兩味藥或組成藥物合于雙數的方劑(七)復方:兩方或數方合用治療較復雜的病的方劑41ppt課件十劑(一)宣劑:用宣散涌吐之品治療胸悶、嘔惡等壅塞之證(二)通劑:用通利之品以治療乳汁不下,濕痹留滯經脈等證(三)補劑:用補益之品,治療正氣不足等證(四)泄劑:用開泄之品,治療腑實便秘、肺實氣急等郁閉之證(五)輕劑:用輕浮之品,治療外感表邪、肌腠閉塞無汗之證(六)重劑:用重鎮(zhèn)之品,治療心神浮越、驚悸不寧證(七)滑劑:用滑利之品,治療膀胱、尿道結石(八)澀劑:用收澀之品,治療自汗、盜汗、遺精、遺尿、瀉泄、崩漏帶下等久病滑脫之證(九)燥劑:用燥濕之品,治療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水濕內停之證(十)濕劑:用滋潤之品,治療干咳無痰、口干舌燥等津液不足之證42ppt課件43ppt課件44ppt課件必須重視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第一節(jié)方劑的配伍目的第二節(jié)方劑組成的基本結構第三節(jié)方劑的變化形式熟煉藥物配伍技巧嚴密的組方基本結構45ppt課件第一節(jié)方劑的配伍目的

總的目的:不外增效、減毒兩個方面(控制多功效藥物作用發(fā)揮方向)影響藥物功效的因素主要有:配伍環(huán)境、用量特點、炮制方法、煎服方法、劑型選擇等。

方之與藥,似合而實離也。得天地之氣,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變易血氣以除疾病,此藥之力也。然草木之性,與人殊體,入人腸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效?圣人為之制方以調劑之,或用以專攻,或用以兼治,或相輔者,或相反者,或相用者,或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藥各全其性,亦能使藥各失其性。操縱之法,有大權焉,此方之妙也。若夫按病用藥,藥雖切中,而立方無法,謂之有藥無方,或守一方以治病。方雖良善,而其藥有一二味與病不相關者,謂之有方無藥。譬之作書之法,用筆已工,而配合顛倒,與夫字形俱備,而點畫不成者,皆不得謂之能書。故善醫(yī)者,分觀之,而無藥弗切于病情;合觀之,而無方不本于古法。然后用而弗效,則病之故也,非醫(yī)之罪也。而不然者,即偶或取效,隱害必多,則亦同于殺人而已矣。至于方之大小奇偶之法,則《內經》詳言之,茲不復贅云?!夺t(yī)學源流論?方藥離合論》用藥有利有弊,用方有利無弊。46ppt課件47ppt課件第二節(jié)方劑組成的基本結構君臣佐使君藥: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又稱主藥.臣藥又稱輔藥:1、協助主藥以加強治療作用的藥物.2、針對主要兼證佐藥:1.治療兼證或次要癥狀的藥物;2.正佐,制約主藥的烈性或

3.反佐,消除寒熱相拒,藥不能進的現象使藥:1.引經藥

2.調和藥性

3賦型劑、矯味劑48ppt課件常用引經報使藥太陽羌活,蒿本太陰蒼朮陽明白芷,葛根少陰細辛少陽柴胡,黃芩厥陰川芎、青皮載藥上行桔梗引藥下行牛膝49ppt課件理想有效的方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針對病機,正確的立法。2.熟練的配伍用藥技巧。3.主次分明,全面兼顧的基本結構。50ppt課件方劑組成的變化(成方的變化)1.為何要變化:方既有嚴格的原則性,又有極大的靈活性,也必須有靈活性。因為:①病證千變萬化,兼挾不同。②體質強弱不同。③性別男女、老少不同。④季節(jié),地域氣候不同。因此,必須變化。學方在于學法,師其法而不泥其方──方須切合病情,才能治療有效。2.方劑組成變化形式:(1)藥味加減。(2)藥量加減。(3)劑型變化51ppt課件(1)藥味加減:

a、隨證加減:主證不變,主要配伍不變,只是增減次要藥物(佐使藥)b、配伍變化:主證變化,則主要配伍隨之變化麻黃桂枝──風寒表實石膏──肺熱喘咳證杏仁、甘草──肺寒喘咳杏苡──風寒痹證

52ppt課件(2)藥量的變化:a、量變:病情輕重不同——附子、干姜、甘草四逆湯:脈微細──真寒無假熱—1枚、1.5兩、2兩通脈四逆湯:脈微欲絕─真寒假熱,格陽戴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