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_第1頁
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_第2頁
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_第3頁
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_第4頁
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頁第十二章核酸生物合成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頁學習要求了解核苷酸生物合成代謝路徑及核苷酸生物合成機理。了解用核苷酸生物合成路徑篩選融合細胞原理。掌握核酸生物合成模板、原料、能源物質、合成方向、酶。搞清中心法則、復制、半保留復制、不連續(xù)復制、轉錄、反轉錄、岡崎片段、翻譯等概念。了解病毒分子結構及繁殖與致癌作用和核酸生物合成間關系。了解核酸合成抑制劑及作用原理。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頁第十二章核酸生物合成12.1DNA生物合成DNA指導下DNA復制RNA指導下DNA復制DNA損傷和修復12.2RNA生物合成和加工12.3核酸病毒12.4核酸生物合成抑制劑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頁12.1.1DNA指導下DNA復制分子遺傳中心法則半不連續(xù)復制原核細胞DNA復制半保留復制DNA復制起點和方向真核細胞DNA復制DNA復制普通特征DNA復制忠實性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頁分子遺傳中心法則DNA是遺傳信息儲存和公布者,它在如圖聯絡中處于中心地位。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頁分子遺傳中心法則中心法則幾個基礎概念復制:以親代DNA或RNA為模板,依據堿基配正確標準,在一系列酶作用下,生成與親代相同子代DNA或RNA過程。轉錄:以DNA為模板,按照堿基配對標準合成RNA,即將DNA所含遺傳信息傳給RNA,形成一條與DNA鏈互補RNA過程。翻譯:亦叫轉譯,以mRNA為模板,將mRNA密碼解讀成蛋白質氨基酸次序過程。逆轉錄:以RNA為模板,在逆轉錄酶作用下,生成DNA過程。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7頁半保留復制以親代DNA雙鏈為模板以堿基互補方式合成子代DNA,這么新形成子代DNA中,一條鏈來自親代DNA,而另一條鏈則是新合成,這種復制方式叫半保留復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8頁半保留復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9頁半保留復制Meselson和Stahl將同位素15N標識15NH4Cl加入大腸桿菌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12代,使大腸桿菌DNA都帶上15N標識,然后將該大腸桿菌轉入14N普通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后,分離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子四代DNA,進行氯化銫密度梯度離心,試驗證實了DNA半保留復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0頁半保留復制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1頁DNA復制起點和方向(1)兩個起點,兩個生長端相向復制DNA每條鏈有1個復制起點,分別合成1條新DNA,兩條新鏈相向合成,每個生長點只有1條鏈合成,這種方式存在于線性DNA病毒。(2)1個起點,1個復制區(qū)單向復制DNA兩條鏈復制起始點在同一位置,復制向一個方向運動,兩條DNA鏈均被復制,這種方式偶見于一些環(huán)形DNA復制。(3)1個起點,兩個復制區(qū)雙向復制這種DNA復制方式最為普遍,復制起始于1個位點,形成兩個復制區(qū)向相反方向運動,在每個復制區(qū)兩條DNA鏈均被復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2頁DNA復制起點和方向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3頁半不連續(xù)復制DNA雙螺旋兩條鏈是反向平行,而合成方向只能是5’3’。所以在DNA復制時,1條鏈合成方向和復制叉前進方向相同,可連續(xù)復制,稱為前導鏈;而另一條鏈合成方向和復制叉前進方向恰好相反,不能連續(xù)復制,只能分成幾個片段合成,稱為滯后鏈。滯后鏈片段叫作岡崎片段,它們合成后再連接起來。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4頁原核細胞DNA復制(E.coli)模板:DNA引物:RNA原料、能源物質:NTP,dNTP酶:引物酶;DNA聚合酶I、II、III;DNA連接酶;解鏈酶;單鏈結合蛋白;拓撲異構酶合成方向:模板鏈3’—5’;合成鏈5’—3’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5頁大腸桿菌三種DNA聚合酶比較DNA聚合酶Ⅱ分子量每個細胞分子統計數5′-3′聚合酶作用3′-5′核酸外切酶作用5′-3′核酸外切酶作用聚合速度(核苷酸/秒)功效DNA聚合酶ⅠDNA聚合酶Ⅲ(復合物)103,000400+++16~20切除引物,修復88,000100++-40修復830,00010-20++-250~1000復制比較項目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6頁DNA聚合酶催化反應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7頁與DNA合成相關蛋白因子(E.coli)蛋白質功效相對分子量(×103)分子/細胞DNA旋轉酶(或拓撲異構酶)引入或松開超螺旋400DNA解鏈酶使雙鏈DNA解鏈6550單鏈結合蛋白穩(wěn)定單鏈區(qū)74300引物合成酶合成RNA引物60100DNA聚合酶Ⅰ除去引物并填滿缺口109300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8頁原核細胞DNA合成步驟解旋:由拓撲異構酶解除DNA超螺旋結構。解鏈:由解鏈酶使雙鏈DNA解開再由單鏈結合蛋白與單鏈結合,預防氫鍵再形成。識別起點:由DNA指導RNA聚合酶即引物酶完成。生成引物:以DNA為模板在引物酶催化下由DNA轉錄成。DNA生成:在RNA引物3’末端上按堿基互補標準經DNA聚合酶III催化生成,其3’末端與下一個RNA引物5’末端相連。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19頁原核細胞DNA合成步驟切除引物:由DNA聚合酶I催化切除引物,剩下DNA片段即岡崎片段。補齊封口:DNA聚合酶I利用其DNA聚合酶活性按堿基互補標準沿5’—3’方向填補兩個岡崎片段之間缺口。其3’末端羥基與下一個DNA片段5’末端相連磷酸基,在DNA連接酶催化下形成磷酸二酯鍵而被連結起來,最終形成DNA模板鏈完整新互補鏈,此部由NAD+供能。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0頁DNA合成起始與延伸拓撲異構酶解鏈酶引物酶前導鏈合成(DNA聚合酶III)

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1頁切除引物與補齊封口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2頁真核細胞DNA復制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DNA復制區(qū)分在于:RNA引物和岡崎片段較小。復制速度較慢,這可能與組蛋白存在使DNA處于穩(wěn)定雙股狀態(tài)相關。復制有多個起點。DNA聚合酶為α,β,γ以及線粒體聚合酶。它們僅能催化聚合作用,而沒有原核細胞DNA聚合酶全部外切酶作用。DNA片段連接由ATP供能。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3頁DNA聚合酶功效DNA聚合酶細胞定位功效α細胞核細胞核DNA復制β細胞核細胞核DNA修復γ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酶線粒體線粒體DNA復制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4頁DNA復制忠實性DNA復制含有高度準確性,在大腸桿菌細胞DNA復制中錯誤率約為1/109~1/1010,即每109~1010個核苷酸才有一個錯誤。這么高準確性確保主要與以下原因相關:1、堿基配對規(guī)律:模板鏈與新生鏈之間堿基配對確保堿基配錯幾率約為1/104~1/105。2、DNA聚合酶3’→5’外切酶活性校對功效,使堿基錯配幾率又降低100~1000倍。3、DNA損傷修復系統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5頁DNA聚合酶自我校正DNA聚合酶不能從頭合成DNA,即不能把兩個dNTP連接起來,而只能將一個個核苷酸單位加到形成堿基配正確引物鏈3’羥基上,假如引物鏈3’羥基出現了和模板鏈錯配堿基,DNA聚合酶就會馬上停頓前進,并利用3’

5’核酸外切酶活性將錯配核苷酸從引物3’端切除,只有引物3’端重新出現堿基配對時才繼續(xù)合成DNA。所以在合成DNA之前必須有正確堿基配對存在于3’端,即DNA聚合酶必須利用RNA引物鏈來檢驗3’端堿基配對正確是否,在確認無誤后才開始合成。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6頁錯配校正系統錯配校正系統能發(fā)覺DNA雙螺旋因非互補堿基對間不對稱而產生變形,它能區(qū)分和切除存在于新合成DNA中錯配核苷酸。E.coli錯配校正系統利用dam基因編碼甲基化酶將DNA堿基序列中A在N6位甲基化,但新合成A要晚一些才被甲基化,這使堿基序列只是在剛合成新DNA鏈中還沒有被甲基化,這就能區(qū)分新DNA鏈和模板鏈。參加錯配修復酶與蛋白質:Dam甲基化酶;MutH、MutL、MutS蛋白;解螺旋酶Ⅱ;SSB;DNA聚合酶Ⅲ;外切酶Ⅰ、Ⅹ、Ⅶ;RecJ核酸酶;DNA連接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7頁錯配校正系統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8頁12.1.2RNA指導下DNA復制(反轉錄)以RNA指導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是以dNTP為原料及能源物質,以病毒單鏈RNA為模板,RNA為引物。反應時模板與引物以氫鍵相連,在引物3’羥基末端開始以5’—3’方向進行DNA聚合、延伸。合成DNA以共價鍵相連,形成DNA-RNA雜合體。在DNA指導DNA聚合酶催化下以雜合體中DNA為模板合成一條DNA互補鏈,形成新DNA分子。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29頁12.1.2RNA指導下DNA復制(反轉錄)依賴RNADNA聚合酶核糖核酸酶H活性依賴DNADNA聚合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0頁12.1.2RNA指導下DNA復制(反轉錄)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1頁因發(fā)覺逆轉錄病毒遺傳物質而獲1975年諾貝爾獎三位科學家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2頁12.1.3DNA損傷和修復細胞內DNA可能因物理或化學原因而受到損傷,比如射線輻射、化學誘變劑和受熱等。另外,DNA復制產生誤差也可能造成DNA損傷。(一)DNA損傷表現類型(二)DNA損傷修復機制

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3頁DNA損傷表現類型堿基改變:水解造成堿基脫氨基作用可改變堿基配對。UV波長紫外線和放射性射線可造成DNA鏈中相鄰兩個同股或異股嘧啶堿基間發(fā)生共價交聯形成二聚體,在雙螺旋區(qū)產生變形,干擾了DNA復制,引發(fā)錯股合成造成細胞死亡。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4頁DNA損傷表現類型堿基丟失:因熱或酸破壞糖苷鍵能夠造成嘌呤堿基丟失,水解也能造成嘧啶堿基丟失。核苷酸插入或缺失:在DNA復制或重組時,嵌入劑可造成DNA核苷酸增加或降低。DNA鏈斷裂:電離輻射、自由基或一些化學試劑可使磷酸二酯鍵斷裂,產生3’-脫氧核酸片段。DNA鏈間共價交聯:含有兩個功效基團烷化劑,可使兩條DNA鏈間發(fā)生共價交聯。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5頁DNA損傷修復機制光復活可見光(400nm)能激活細胞內光復活酶、光裂合酶,它們可分解因紫外線照射而形成嘧啶二聚體。光復活酶分布廣泛,從單細胞生物到鳥類細胞都有之,但哺乳動物細胞缺乏這種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6頁DNA損傷修復機制光復活機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7頁DNA損傷修復機制切除修復——最為普遍切開:特異核酸內切酶識別損傷結構,并切斷損傷部位兩端磷酸二酯鍵。切除:特異酶或蛋白因子將損傷片段去除。合成:DNA聚合酶以單鏈區(qū)為模板合成互補拷貝以填補缺口,最終DNA連接酶將新合成DNA片段3’端和切口5’端連接起來。DNA損傷類型決定切除修復詳細方式和步驟,詳細可分為堿基切除修復和核苷酸切除修復2種方式。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8頁DNA損傷修復機制堿基切除修復(a)DNA糖基化酶切除損傷堿基產生無堿基酸(b)無堿基核酸內切酶在無堿基酸處切開產生切口(c)DNA聚合酶Ⅰ將無堿基酸切除并填補缺口(d)DNA連接酶連接切口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39頁DNA損傷修復機制核苷酸切除修復這種方式能夠修復DNA發(fā)生幾乎全部類型巨大損傷,包含一些與致癌劑共價結合堿基。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0頁DNA損傷修復機制重組修復受損傷DNA在進行復制時,跳過損傷部位,在子代DNA鏈與損傷相對應部位出現缺口。經過分子間重組,從完整母鏈上將對應堿基次序片段移至子鏈缺口處,然后再用合成多核苷酸來補上母鏈空缺,此過程即重復修復。并非完全校正。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1頁DNA損傷修復機制SOS修復指DNA受到嚴重損傷、細胞處于危急狀態(tài)時所誘導一個DNA修復方式,修復結果只是能維持基因組完整性,提升細胞生成率,但留下錯誤較多,又稱傾錯性修復(Error-ProneRepair)。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2頁12.2RNA生物合成和加工在生物界,RNA合成有兩種方式:一是DNA指導RNA合成,此為生物體內主要合成方式。另一個是RNA指導RNA合成,此種方式常見于病毒。原核細胞RNA生物合成真核細胞RNA生物合成RNA指導RNA合成(RNA復制)DNA指導RNA合成(轉錄)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3頁原核細胞RNA生物合成1960年,RNA聚合酶被發(fā)覺。在E.coli中,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需要:模板:雙鏈或單鏈DNA活性單體物質:四種NTP二價金屬離子:Mg2+或Mn2+,在生物體中發(fā)覺是Mg2+合成方向:5’3’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4頁區(qū)分RNA與DNA合成RNA合成與DNA合成不一樣在于:轉錄不需要引物只轉錄DNA分子中一個片段(稱為操縱子operon)雙鏈DNA中只有一條鏈含有轉錄活性(稱為模板鏈)RNA聚合酶無校對功效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5頁不對稱轉錄模板鏈:雙鏈DNA中含有轉錄活性鏈稱為模板鏈,又稱反義鏈(或負鏈)。編碼鏈:雙鏈DNA中無轉錄活性鏈稱為編碼鏈,又稱有義鏈(或正鏈)。5′5′3′3′開啟子(promoter)終止子(terminator)模板鏈(templattestrand)反義鏈(antisensestrand)有義鏈(sensestrand)DNA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6頁RNA聚合酶(E.coli)由5種亞基α2ββ’

σ組成全酶;沒有σ、

亞基酶稱為關鍵酶,只催化鏈延長;σ稱為起始因子,能識別DNA鏈轉錄起始信號(稱為開啟子)。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7頁RNA聚合酶(E.coli)解螺旋恢復螺旋轉錄泡模板鏈編碼鏈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8頁RNA轉錄過程RNA轉錄由起始、延伸、終止三個階段組成。起始:RNA聚合酶在σ亞基引導下結合于開啟子;DNA雙鏈局部解開;在模板鏈上經過堿基配對合成最初RNA鏈延伸:關鍵酶沿著DNA鏈由3’→5’方向移動,轉錄區(qū)間DNA雙鏈解螺旋,而轉錄完區(qū)間DNA又恢復雙螺旋結構終止:關鍵酶抵達終止子,RNA與關鍵酶從DNA上脫落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49頁RNA轉錄起始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0頁RNA轉錄延伸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1頁RNA轉錄終止轉錄終止信號有兩種:弱終止子:依賴ρ因子終止,NusA蛋白識別DNA鏈上終止信號,在ρ因子幫助終止。強終止子:(1)在終止點之前含有一段富含G-C回文區(qū)域。(2)富含G-C區(qū)域之后是一連串dA堿基序列,它們轉錄RNA鏈末端為一連串U連續(xù)6個)。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2頁不依賴ρ因子終止子:

含富GC回文序列和寡聚U序列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3頁真核細胞RNA生物合成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主要分布于細胞核內,RNA合成也就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中。酶類分布產物α-鵝膏蕈堿對酶影響分子量(KDa)反應條件ⅠⅡⅢ核仁核質核質rRNA(5.8S、18S、28S)mRNAtRNA、5SrRNA不抑制低濃度抑制高濃度抑制500~700~700低離子強度要求Mg2+或Mn2+高離子強度高Mn2+濃度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4頁RNA轉錄產物加工原核生物mRNA轉錄后普通不需要加工,轉錄同時即進行翻譯(半壽期短)。但在真核細胞內,由RNA聚合酶合成原始轉錄物往往需要一系列改變,包含鏈裂解、5’和3’末端切除和特殊結構形成、核苷修飾、以及拼接和編輯等過程,才轉變?yōu)槌墒霷NA分子。此過程總稱為RNA成熟或稱為RNA轉錄后加工。包含rRNA前體加工、tRNA前體加工、真核mRNA前體加工。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5頁rRNA前體加工加工過程:1、剪切作用:需核酸酶參加。

2、甲基化修飾:修飾在堿基上。

3、自我剪接:一個核酶作用。原核rRNA加工:rRNA含非轉錄間隔區(qū),其產物中含tRNA真核rRNA加工:1.5S自成體系加工少,無修飾和剪接。

2.45S加工中含剪切和甲基化修飾,需核酸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6頁rRNA前體加工甲基化核酸內切酶核酸外切酶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7頁rRNA前體加工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8頁tRNA前體加工包含:核酸外切酶從兩端向內切去多出序列;在3’-端加CCAOH序列;核苷酸修飾與異構化;核酸內切酶切除居間序列。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59頁真核mRNA前體加工hnRNA被剪接,把內含子(DNA上非編碼序列)轉錄序列剪掉,把外顯子(DNA上編碼序列)轉錄序列)拼接上,真核生物普通為不連續(xù)基因。3’端添加polyA“尾巴”。5’端連接“帽子”結構(m7G5

ppp5

NmpNp-)。分子內部核苷酸甲基化修飾。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0頁真核mRNA前體加工內含子外顯子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1頁因發(fā)覺斷裂基因而獲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獎RichardJRobertandPhllipASharp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2頁RNA指導RNA合成概念:RNA病毒以本身RNA為模板合成與本身RNA完全相同RNA分子過程稱為RNA復制。兩個階段:(1)病毒RNA可充當mRNA,利用寄主中核糖體合成外殼蛋白和復制酶β亞基。(2)復制酶β亞基與來自宿主細胞亞基αγδ自動裝配成RNA復制酶,進行RNA復制,通常以分子中單鏈RNA為模板(正鏈),復制出一條新RNA鏈(負鏈),然后以負鏈為模板復制出大量正鏈,再與外殼蛋白組裝成新病毒顆粒。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3頁RNA指導RNA合成RNA復制酶催化性質:以四種NTP為底物;專一性地選擇病毒RNA為模板;按5’→3’方向合成病毒RNA;無外切酶活性(即無校對功效)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4頁病毒RNA復制方式1、病毒含正鏈RNA:進入宿主細胞后先進行病毒RNA復制酶和相關病毒蛋白質合成(借助于宿主細胞蛋白質合成體系),然后進行RNA復制,再裝配病毒顆粒。如:噬菌體Qβ和灰質炎病毒。2、病毒含負鏈RNA和復制酶:這類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后,先進行RNA復制合成正鏈RNA,再以正鏈RNA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質RNA,然后裝配病毒顆粒。如:狂犬病病毒、馬水苞性口炎病毒。3、病毒含雙鏈RNA和復制酶:這類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后,以雙鏈RNA為模板,經過不對稱復制產生正鏈RNA,并以正鏈RNA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質,然后再合成負鏈RNA并形成雙鏈RNA,再裝配病毒顆粒。如呼腸病毒。4、致癌RNA病毒:如后所述。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5頁12.3核酸病毒核酸生物合成普通規(guī)則DNA病毒RNA病毒病毒致癌說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6頁核酸生物合成普通規(guī)則絕大多數細胞DNA和RNA合成,都是按照Watson-Crick堿基互補標準,經過拷貝預先存在DNA鏈(模板鏈)來產生。核酸鏈合成方向只有一個:5’3’。特異聚合酶催化合成DNA或RNA。致癌DNA與RNA病毒繁殖與致癌作用是核酸生物合成詳細化。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7頁病毒致癌說19,F.P.Rous研究雞腫瘤時發(fā)覺,用濾紙濾掉細胞后液體可誘發(fā)其它雞癌變,提出病毒致癌說(1966年或諾貝爾醫(yī)學獎)1958年B.Dulbecco用乳頭瘤病毒SV40證實病毒感染正常細胞,能夠將自己遺傳物質整合入宿主細胞DNA中,從而在分子水平說明了病毒致癌說(1975年獲醫(yī)學諾貝爾獎)。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8頁DNA病毒正常細胞受到DNA腫瘤病毒感染后,發(fā)生染色體變異、永久性形態(tài)改變、失去接觸抑制、增殖加速、產生新抗原從而含有形成腫瘤能力。DNA病毒吸附于宿主細胞膜而進入細胞后,在細胞膜處脫去核殼蛋白,DNA進入細胞核中。其一個別或全部可整合于宿主細胞核DNA分子中,形成變異DNA。整合后DNA能夠完整分子形式一起復制,轉錄。它使宿主細胞發(fā)生一些特征性改變,最終轉化成腫瘤細胞。返回核酸的生物合成知識講座第69頁RNA病毒RNA病毒不含DNA,絕大多數病毒RNA是單鏈,而且都是線狀分子。RNA病毒中,RNA是其遺傳信息攜帶者,經過RNA復制,傳遞遺傳信息。通常病毒RNA復制過程包含:基因組RNA轉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