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整理_第1頁
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整理_第2頁
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整理_第3頁
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整理_第4頁
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文言文實詞歸類整理以下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1.“說(yuè)”:通“悅”,愉快。例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罔(wǎng)”:通“惘”,迷惑不解。例句:“思而不學則罔,學而不思則殆?!?.“識(zhì)”:通“志”,記,記住。例句:“默而識之?!?.“不(fǒu)”:通“否”,沒有。例句:“尊君在不?”5.“不(fǒu)”:通“否”,嗎。例句:“寧可共載不?”6.“扳(pān)”:通“攀”,牽,引。例句:“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著(zhuó)”:通“著”,穿。例句:“著我舊時袍?!?.“帖(tiē)”:通“貼”,粘貼。例句:“對鏡帖花黃?!?.“火(huǒ)”:通“伙”,伙伴。例句:“出門看火伴?!?0.“爾(ěr)”:通“耳”,相當于“罷了”。例句:“無他,但手熟爾?!?1.“闕(quē)”:通“缺”,斷缺。例句:“兩岸連山,略無闕處?!?2.“轉”(zhuàn):通“囀”,聲音轉折。例句:“哀轉久絕。”13.“竦(sǒng)”:通“聳”,高聳。例句:“水何澹澹,山島竦峙?!?4.“坐(zhuò)”:通“座”,座位。例句:“滿坐寂然,無敢嘩者?!?5.“臧(cáng)”:通“藏”,躲藏。例句:“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6.“班(bān)”通“頒”,分發(fā)。例句:“宣悉以班諸吏。”17.“見(xiàn)”:通“現(xiàn)”,出現(xiàn)。例句:“路轉溪橋忽見?!?8.“止(zhǐ)”:通“只”,只不過。例句:“技止此耳!”19.“闕(quē)”:通“缺”,缺少。例句:“仁信智勇嚴,闕一不可?!?0.“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顯現(xiàn)。例句:“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1.“衡”:通“橫”,梗塞,這里指不順。例句:“困于心,衡于慮?!?2.“曾”:通“增”,增加。例句:“曾益其所不能。”23.“拂”:通“弼”,輔佐。例句:“入則無法家拂士?!?4.“徧”:通“遍”,遍及,普及。例句:“小惠未煸,民弗從也。”25.“墮(huī)”:通“隳”,毀壞。例句:“能不以游墮事。”26.“然(rán)”:通“燃”,點燃。例句:“門人然燭來?!?7.“隴(1ǒng)”:通“壟”,田埂。例句:“小麥覆隴黃?!?7.在孤獨的海洋中嘆息著孤獨。(《過零丁洋》)“零丁”通“伶仃”,形容孤獨無依。28.誰來看,自認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孰”通“熟”,表示仔細。29.軍士和官員穿著盔甲。(《細柳營》)“被”通“披”,表示穿著。30.子墨子阻擋了敵人九次。(《公輸》)“距”通“拒”,表示擋住。31.公輸盤被打敗了。(《公輸》)“詘”通“屈”,表示折服。32.政治通暢,人心和諧,各項工作都得到充分實施。(《岳陽樓記》)“具”通“俱”,表示全面。33.讓我寫作來記錄它。(《岳陽樓記》)“屬”通“囑”,表示囑咐。34.天子在行動,更換了車前的橫木。(《細柳營》)“式”通“軾”,表示車前的橫木。35.子墨子在守衛(wèi)城墻上有余力。(《公輸》)“圉”通“御”,表示抵擋。36.馬上要回家了。(《桃花源記》)“要”通“邀”,表示邀請。37.涇河在兩岸之間流淌,無法辨別牛和馬。(《秋水》)“涇”通“徑”,表示直流。辯”通“辨”,表示分辨。38.直通豫南,直到漢陰。(《愚公移山》)“指”通“直”,表示直接。39.寒暑更替,一年一度地回到原點。(《愚公移山》)“反”通“返”,表示回家。40.你的無情使我感到非常悲傷。(《愚公移山》)“惠”通“慧”,表示聰明。41.河曲智者死去,無法回應我的請求。(《愚公移山》)“亡”通“無”,表示沒有。42.放置在東北一處,放置在南部一處。(《愚公移山》)“厝”通“措”,表示放置。43.沒有道路通往這里。(《愚公移山》)“隴”通“壟”,表示阻斷交通的山岡。44.扁鵲看著蔡桓公,然后掉頭走了。(《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表示回轉。45.湯水可以治療皮膚病。(《扁鵲見蔡桓公》)“湯”通“燙”,表示用熱水焐。46.它可以治療胃腸疾病,使火氣平衡。(《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表示湯藥。47.因此,我們不能避免某些困難。(《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表示躲避。48.即使不理解禮儀,也要接受。(《魚我所欲也》)“辯”通“辨”,表示辨別。49.我這個認識有限的人,得到了你的恩惠嗎?(《魚我所欲也》)“得”通“德”,表示感激。50.我們不能放棄我們的過去,即使我們已經(jīng)死了。(《魚我所欲也》)“鄉(xiāng)”通“向”,表示從前。51.馴馬的人不知道它可以千里迢迢地奔跑。(《馬說》)“食”通“飼”,表示喂養(yǎng)。(57)城雖高,池雖深。(出自《孟子》第二章)池:古代指護城河,今指池水或池塘。(58)貧者對富者說:(出自《為學》)語:古代指告訴或說話,今指話語或說話。(59)您憑什么去?(出自《為學》)子:古代敬稱,今指兒子。(60)兩只兔子在地上跑。(出自《木蘭詩》)走:古代指跑,今指行走。(61)他可能不是鬼。(出自《宋定伯促鬼》)將:古代指或許,今指接近。(62)我不會游泳。(出自《宋定伯捉鬼》)耳:古代指罷了,今指耳朵。(63)賺了一千五百,就走了。(出自《宋定伯捉鬼》)去:古代指離去,今指到哪兒或前往。(64)只聽到屏障后面撫琴一下。(出自《口技》)但:古代指只,今表示轉折的連詞。(65)聞到有老鼠嗅嗅聲。(出自《口技》)聞:古代指聽,今指用鼻子嗅。(66)他用手指著物品寫詩。(出自《傷仲永》)是:古代指此,今指判斷詞。(67)只有我的美德能流芳百世。(出自《陋室銘》)馨:古代指美好,今指芳香。(68)不需要用筆墨來勾勒形狀。(出自《陋室銘》)形:古代指身體,今指樣子。(69)要移動的距離大約有七百里。(出自《愚公移山》)方:古代指方圓,今指方形。(70)他曾經(jīng)無法移動父親的墓丘。(出自《愚公移山》)曾:古代指并、尚且或連都,今指曾經(jīng)。(71)傅說被任命在版筑之間。(出自《孟子》第二章)舉:古代指被起用,今指舉起。(72)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出自《孟子》第二章)征:古代指表現(xiàn)或征給,今指征求或象征。(73)從他的語調(diào)可以聽出。(出自《孟子》第二章)發(fā):古代指被任用,今指送出或交付。(74)然后才能理解比喻。(出自《孟子》第二章)喻:古代指明白或了解,今指比喻。(75)進入時不會有繁瑣的手續(xù)。(出自《孟子》第二章)入:古代指國內(nèi),今指進入。(76)我需要一萬個計時器。(出自《魚我所欲也》)鐘:古代指一種容器,今指計時器具或中空的響器。(77)應該開始傾聽圣明的指示。(出自《出師表》)開張:古代指擴大,今指店鋪開始營業(yè)。(78)引用的比喻和原意不同。(出自《出師表》)義:古代指適宜或恰當,今指意義或含義。(79)我非常仇恨桓靈。(出自《出師表》)痛恨:古代指痛心或遺憾,今指極為仇恨。(80)不應該混淆不同和相同。(出自《出師表》)異同:古代指差異或偏義復合詞,今指不同和相同。(81)先帝不因我身份低微而輕視我。(出自《出師表》)卑鄙:古代指身份低微或出身鄙野,今指道德品質(zhì)十分惡劣。(82)因此我感激不盡。(出自《出師表》)感激:古代指感動或激動,今指感謝。(83)應該勉勵三軍。(出自《出師表》)獎:古代指勉勵或鼓勵,今指獎勵或嘉獎。(84)這就是為什么我要為先帝報仇并忠于陛下。(出自《出師表》)所以:古代指用來,……的原因,今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lián)詞。(85)在寫信時淚水流了下來。(出自《出師表》)涕:古代指眼淚,今指鼻涕。(86)靠精神和毅力自己獲得成功。(出自《墨池記》)精力:古代指精神和毅力,今指精神和體力。(87)《曹劌論戰(zhàn)》中有一句話:“又何間焉”,其中“間”指的是古代的“隔開,不連接,中間的空間或時間”,與現(xiàn)代的用法有所不同。(88)在《曹劌論戰(zhàn)》中,“肉食者鄙”一句中的“鄙”指的是古代的“鄙陋”,這里表示目光短淺,輕視看不起。(89)《曹劌論戰(zhàn)》中提到了“犧牲玉帛”,古代的“犧牲”指的是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現(xiàn)代的用法則是為正義事業(yè)舍棄生命。(90)在《曹劌論戰(zhàn)》中,“忠之屬也”一句中的“忠”指的是盡力做好本分的事,現(xiàn)代的用法則是忠誠。(91)《曹劌論戰(zhàn)》中提到了“小大之獄”,古代的“獄”指的是訴訟案件或罪案,現(xiàn)代的用法則是監(jiān)禁罪犯的地方。(92)《曹劌論戰(zhàn)》中提到了“可以一戰(zhàn)”,古代的“可以”指的是憑借,現(xiàn)代的用法則是表示許可或可能。(93)《曹劌論戰(zhàn)》中有一句話:“雖不能察,必以情”,其中“情”指的是實情,現(xiàn)代的用法則是感情。(94)在《曹劌論戰(zhàn)》中,“一鼓作氣,再而衰”一句中的“再”指的是第二次,表示又一次。(95)《送東陽馬生序》中提到了“媵人持湯沃灌”,古代的“湯”指的是熱水,現(xiàn)代的用法則是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96)在文章中,“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一句中的“假”指的是借,現(xiàn)代的用法則是虛偽的、不真實的。(三)一詞多義1.安:一種用法是表示“怎么”,另一種用法是表示“養(yǎng)”。2.卑:一種用法是表示“低下”,另一種用法是表示身份低微。3.備:一種用法是表示“周全、詳盡”,另一種用法是表示“具備”,還有一種用法是表示“準備”。4.被:一種用法是表示“影響”,另一種用法是同“披”,表示穿。5.鄙:一種用法是表示“邊境”,另一種用法是表示“鄙陋、目光短淺”,還有一種用法是表示“出身鄙野”。6.畢:一種用法是表示“盡”,另一種用法是表示“全部”。7.?。阂环N用法是表示“迫近、接近”,另一種用法是表示“輕視”,還有一種用法是表示“厚度小”。8.策:一種用法是指“馬鞭”,另一種用法是指“鞭打、驅使”,還有一種用法是指“記錄”,最后一種用法是指“計謀”。9.長:一種用法是表示“長度”,另一種用法是與“短”相對,表示長的意思,還有一種用法是表示“長久、健康”,另外還有一種用法是表示“永遠”,還有一種用法是表示排行最大,還有一種用法是表示頭領。10.稱:一種用法是表示“相當、配合”,另一種用法是表示“稱贊”。11.誠:1.真誠的心意(帝王感受到他的真誠)2.真實、確實(在存亡危急的時刻,這種真誠非常重要)3.確實、果真(如果現(xiàn)在真的像我們假裝的那樣自稱公子扶蘇和項燕,那么我們的霸業(yè)就能夠實現(xiàn),漢朝也能夠復興)12.懲:1.遭受痛苦(像《愚公移山》中的移山人一樣苦于移動山北的障礙)2.懲罰13.馳:1.騎馬(愿意騎馬千里)2.駕車追趕(官員命令他追趕)14.出:1.出發(fā)、啟程(他在出海門的時候)2.在邊疆打仗(方叔和召虎都是在邊境作戰(zhàn))3.到達(每年京尹都會到浙江亭教閱水兵)4.發(fā)生(計劃將要實現(xiàn))15.辭:1.推辭、拒絕(因為在軍中有很多任務,所以他推辭了)2.說話的語氣(他從未改變他的語氣)16.次:1.排列的順序(吳廣和皆次于《陳涉世家》)2.旅行或行軍途中的停留(他們命令吳廣在路邊的祠堂中停留)17.簞:1.用簞筐盛裝(百姓們誰敢不用簞筐盛飯)2.古代圓形竹筐(一只簞筐裝飯,一碗豆羹)18.當:1.承受、承擔(他當之無愧)2.應該(《出師表》中說應該獎勵率領三軍的人)3.將要(現(xiàn)在應該遠離)4.對著、朝著(《木蘭詩》中說木蘭對著門戶織布)5.正在、處于(當時,各個郡縣都在忍受秦朝官吏的苦難)6.抵擋(“銳不可當”)19.道:1.道路(因為大雨,道路不通)2.道德、道義(要懲治無道,誅殺暴秦)3.方法、途徑(通過正確的方法才能成功)4.說、講(不值得外人一提)20.得:1.能夠(兩者不能同時擁有)2.獲得、得到(所以不會為了茍取而放棄原則)3.感激、感恩(那些認識我卻很貧窮的人,我感激他們與我相識)21.等:1.同樣的(等待死亡,死亡和國家一樣可怕/并且想要像普通的馬一樣死去是不可能的)2.諸位,多數(shù)(你們等人遇到了雨)22.敵:1.進攻、攻擊(擔心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2.敵人(使用誘敵的計策)23.吊:1.去慰問、緬懷(為你們吊望墓前)2.慰問(人們都來慰問他)24.度:1.估計、推測(我不能估計自己的能力)2.渡過、越過(像飛一樣跨過山嶺)25.端:1.畫幅的右側(左手拿著卷軸的右端)2.正直、端正(他的儀表舉止非常得體)26.惡:1.怎么(怎么能沒有規(guī)矩)2.厭惡(最討厭的是那些比死亡還要可怕的事情)27.發(fā):1.行動、發(fā)動(四方敵人都害怕他們,不敢輕舉妄動)2.發(fā)射(看到他們射箭,十次中有八九次射中目標)3.開始、被任命(舜在田野之間開始了他的事業(yè))4.征召(征召了九百人前往漁陽)5.開放、綻放(野花開放,散發(fā)著幽香)6.發(fā)出(一瞬間,所有的事情都開始了)7.頭發(fā)(黃色的頭發(fā)和長長的發(fā)辮讓他感到快樂)28.凡:1.每一個(每一個州的土地都這樣)2.總共(總共去了三次)29.方:1.指長度(長度有七百里)2.形狀為長方形(長寬比例為一比一)3.…的時候(方羲之不適合作為官員)30.“分”有四種意思。第一種是劃分、分開的意思,例如《出師表》中的“今天下三分”。第二種是分配、分給的意思,例如《曹劌論戰(zhàn)》中的“必以分人”。第三種是長度單位,例如《核舟記》中的“長約八分有奇”。第四種是指職分、本分,例如《出師表》中的“忠陛下之職分也”。31.“奉”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通“俸”,表示侍奉、為妻妾之奉。第二種是表示接受、奉行,例如在危難之間奉命執(zhí)行任務。32.“否”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表示否定、沒有,例如“尊君在否”。第二種是表示惡、壞,例如“陟罰臧否”。33.“夫”有四種意思。第一種是表示“那”,例如“予觀夫巴陵勝狀”。第二種是作為句首發(fā)語詞使用,例如“夫環(huán)而攻之”、“且夫人之學”。第三種是指丈夫,例如“夫餉聲起”、“羅敷自有夫”。第四種是成年男子的通稱,例如“荷擔者三夫”。34.“扶”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沿著、順著,例如“便扶向路”(摘自《桃花源記》)。第二種是攙扶,例如“出郭向扶將”(摘自《木蘭詞》)。35.“拂”有三種意思。第一種是違背、阻礙,例如“行拂亂其所為”。第二種是和“弼”同義,表示輔佐,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第三種是輕輕擦過,例如“以手拂之”。36.“福”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賜福、保佑,例如“神弗福也”。第二種是指好事、有福之事,例如“此何遽不為福乎”。37.“富”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形容富麗,例如“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第二種是指富有、充足,例如“家富良馬”。38.“更”有五種意思。第一種是重新,例如“即更刮目相待”。第二種是進而,例如“醉則更相枕以臥”。第三種是互相,例如“更相慶”。第四種是再、又,例如“更上一層樓”。第五種是更加,例如“舉杯銷愁愁更愁”。39.“茍”有三種意思。第一種是如果,例如“茍富貴”、“茍慕義強仁”。第二種是茍且,例如“故不為茍得”、“茍全性命于亂世”。第三種是表示或許、表達希望,例如“茍無饑渴”。40.“固”有五種意思。第一種是本來的,例如“固眾人”(摘自《傷仲永》)。第二種是固執(zhí)、頑固,例如“汝心之固”(摘自《愚公移山》)。第三種是一定、必定,例如“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第四種是鞏固,例如“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五種是安守固守,例如“君子固……”。41.“故”有四種意思。第一種是舊的、原來的,例如“溫故而知新”、“兩狼之并驅如故”。第二種是特意,例如“桓侯谷使人問之,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第三種是原因、緣故,例如“公問其故”。第四種是所以、因此,例如“故余雖愚”。42.“顧”有三種意思。第一種是回頭看,例如“顧野有麥場”(摘自《狼》),“方入門而不顧”(摘自《世說新語》)。第二種是表示“難道”,例如“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摘自《為學》)。第三種是看望、拜訪,例如“三顧臣于草廬之中”。43.“觀”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看,例如“予觀夫巴陵勝狀”。第二種是景色、景象,例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44.“冠”有三種意思。第一種是居第一位,例如“以才略居第一位”。第二種是帽子,例如“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第三種是男子成人禮,例如“既加冠”。45.“光”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發(fā)揚大,例如“以光先帝遺德”。第二種是光線,例如“仿佛若有光”。46.“歸”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歸依,例如“微斯人,吾誰與歸”。第二種是回家,例如“太守歸而游人從”。47.“過”可以有多重含義,比如經(jīng)過、到達、犯錯誤、超越等。48.“好”可以指美麗、喜歡、以便、能夠等。49.“號”有多種意思,可以表示大聲叫喊、別名、國號、號召等。50.“還”可以表示回家、掉頭、回轉等。51.“患”可以表示擔憂、憂慮、憂患等,也可以表示禍害、危害。52.“惠”可以表示恩惠、聰明等。53.“或”可以表示有時、有的人、或許等。54.“極”可以表示盡頭、到達、窮盡、非常等。55.“寂”可以表示平靜、寂靜等。56.“加”可以表示更加、好處、虛夸等。57.“間”可以表示夾雜、一會兒、參與、中間、期間、間隔、暗暗地等。58.“見”可以表示現(xiàn)在、引見、召見、拜見、知道、看見等。59.“將”可以表示將領、率領、將要、攙扶、無實義等。60.“角”可以表示吹奏的樂器、吹號角等。61.“借”可以表示借、借助、即使等。11.在婦女講話之前,名詞用作動詞,向前。例如《石壕吏》中的情節(jié)。12.當每天清晨有霜時,名詞用作動詞,霜降臨。例如《三峽》中的情節(jié)。13.即使騎著奔騰的馬,也無法追上飛奔的馬。這里的“奔”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三峽》中的情節(jié)。14.所有人都畫上彩色的圖案和文字。這里的“文”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觀潮》中的情節(jié)。15.我們應該發(fā)揚先帝留下的美德。這里的“光”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出師表》中的情節(jié)。16.他自稱太守。這里的“名”是名詞,用作動詞,即給自己命名,取別名。17.他給自己取了一個別名叫做“醉翁”。這里的“號”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醉翁亭記》中的情節(jié)。18.他們汲取泉水,煮茶,端著酒杯,穿著艷裝,騎著驢子。這里的“泉”、“茗”、“疊”、“紅裝”、“蹇”都是名詞,用作動詞。19.他們用眼神示意陳勝。這里的“目”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陳涉世家》中的情節(jié)。20.尉用竹板打廣。這里的“笞”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陳涉世家》中的情節(jié)。21.他們攻下了城池,贅、苦、柘、譙都被攻陷了。這里的“下”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陳涉世家》中的情節(jié)。22.陳勝成為了王。這里的“王”是名詞,用作動詞,即成為君王。23.他們用魚網(wǎng)捕魚。這里的“罾”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陳涉世家》中的情節(jié)。24.他們在評定功勞。這里的“功”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陳涉世家》中的情節(jié)。25.他們懲罰了長官。這里的“刑”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陳涉世家》中的情節(jié)。26.她記下了十二個勛績。這里的“策”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木蘭詩》中的情節(jié)。27.她想買鞍馬。這里的“市”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木蘭詩》中的情節(jié)。28.他們在每個地方都做了標記。這里的“志”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桃花源記》中的情節(jié)。29.他們的愿望最終得以實現(xiàn)。這里的“果”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桃花源記》中的情節(jié)。30.在流血五步之后,他穿上了孝服。這里的“縞素”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情節(jié)。31.今天我們穿上了喪服。這里的“縞素”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情節(jié)。32.惠子成為了梁國的宰相。這里的“相”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惠子相梁》中的情節(jié)。33.因為他沒有得到信任,神不會保佑他。這里的“幅”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曹劌論戰(zhàn)》中的情節(jié)。34.他們擊鼓鼓舞士氣。這里的“鼓”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曹劌論戰(zhàn)》中的情節(jié)。35.人們參與謀劃,又有什么可指責的呢?這里的“間”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曹劌論戰(zhàn)》中的情節(jié)。36.驢子生氣了,踢了他一腳。這里的“蹄”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黔之驢》中的情節(jié)。37.他們用鞭子驅趕著他們。這里的“鞭”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童趣》中的情節(jié)。38.他們不按照正確的方法鞭打馬匹。這里的“策”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馬說》中的情節(jié)。39.他們送食物到農(nóng)田里。這里的“餉”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觀刈麥》中的情節(jié)。40.人們不應該局限于封建的疆界。這里的“域”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情節(jié)。41.他們駕船在綠色的水面上航行。這里的“行”是名詞,用作動詞。例如《次北固山下》中的情節(jié)。42.對待客人要像對待父親一樣禮貌?!浴秱儆馈贰8膶懀捍鸵愿赣H般的禮貌相待。43.梳著椎形的發(fā)髻,仰面而坐?!浴逗酥塾洝?。改寫:頭上梳著椎形發(fā)髻,仰面而坐。44.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神奇的鐘聲?!浴锻馈?。改寫:鐘聲神奇,吸引了人們的聚集。45.插上簪子,顯得更加美麗。——摘自《春望》。改寫:插上簪子,更顯美麗動人。46.上前向女子致意?!浴妒纠簟?。改寫:向女子走去,表示問候。47.在這里作客。——摘自《湖心亭看雪》。改寫:在這里做客居住。48.連續(xù)下了三天的大雪?!浴逗耐た囱贰8膶懀捍笱┻B綿三日。49.往東往西漂流?!浴杜c朱元思書》。改寫:漂流往來于東西兩岸。50.腰間佩戴著白玉環(huán)。——摘自《送東陽馬生序》。改寫:腰間佩戴著白玉環(huán)。51.被貶謫到巴陵郡做太守?!浴对狸枠怯洝?。改寫:貶謫到巴陵郡做太守。52.用歌詠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浴队^滄?!?。改寫:用歌詠來表達志向。1.我每天都會反省自己?!浴墩撜Z》。改寫:我每日三省吾身。2.學習后要按時復習?!浴墩撜Z》。改寫:學而時習之。3.他們的感情一天比一天密切?!浴堵≈袑Α?。改寫:于是與亮情好日密日。4.對外結交孫權,對內(nèi)修整政治?!浴堵≈袑Α?。改寫:外結好孫權,內(nèi)修政理。5.像北斗星那樣前進,明滅可見?!浴缎∈队洝?。改寫:斗折蛇行,明滅可見。6.岸邊的形狀像狗牙一樣交錯?!浴妒纠簟?。改寫: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7.順著小山向西行了120步?!浴缎∈队洝?。改寫: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8.看著亭子像張開的鳥翅膀一樣展開在泉水上?!浴蹲砦掏び洝贰8膶懀河型ひ砣慌R于泉上者。9.沿著山路走了六七里?!浴蹲砦掏び洝?。改寫:山行六七里。10.朝著東方的碣石走去?!浴队^滄?!贰8膶懀簴|臨碣石。11.能當面指出君王的錯誤的人?!浴多u忌諷齊王納諫》。改寫:能面刺寡人之過者。12.用箕畚運送到渤海尾部?!浴队薰粕健贰8膶懀夯芜\于渤海之尾。13.用船載著好東西進入?!浴肚H》。改寫:有好事者船載以入。14.前往北方的大澤?!浴犊涓钢鹑铡贰8膶懀罕憋嫶鬂?。15.在路上渴死?!浴犊涓钢鹑铡贰8膶懀旱揽识?。16.往東方去的孔子?!浴秲尚恨q日》。改寫:孔子東游。17.像狗一樣坐著?!浴独恰?。改寫:其一犬坐于前。18.向前走。——摘自《桃花源記》。改寫:復前行。19.用石青涂抹?!浴逗酥塾洝?。改寫:石青糝之石。20.在空蕩的山谷里回響?!浴度龒{》。改寫:空谷傳響。21.雪嶺間的天空像玉城一樣?!浴队^潮》。改寫: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22.親手記錄下來。——摘自《送東陽馬生序》。改寫:手自筆錄。23.每天,仲永來到邑人家中?!秱儆馈?4.在篝火邊,狐貍呼嘯著。篝火是用籠子罩起來的?!蛾惿媸兰摇?5.四周是竹樹環(huán)繞,像環(huán)一樣。——《小石潭記》26.在中軍帳里,設宴款待歸京的客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三)名詞作形容詞:1.很多人都贊同?!稅凵徴f》2.它的顏色是黑色的?!逗酥塾洝?.道路彎曲而且狹窄?!遁筝纭穭釉~活用:(一)動詞作名詞:1.駿馬奔跑著,但速度并不快?!度龒{》2.狂風大作,馬兒奔跑著?!杜c朱元思書》3.駕車而行,途中順便拜訪。——《隆中對》4.聽到燕山胡騎的鳴叫聲。——《木蘭詩》5.傳授的知識是老師的責任。——《論語》6.有才能的人應該被選中。——《大道之行也》7.夜晚無眠的人。——《水調(diào)歌頭》8.國內(nèi)政治混亂?!渡趹n患死于安樂》9.國外的問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10.笑料越來越多?!独恰?二)動詞作副詞:1.不久之后,他就找到了病因?!短一ㄔ从洝?三)動詞作狀語:1.突然哭了起來。——《傷仲永》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一)使動用法:1.通過威服來教導他人。——《陳涉世家》2.通過激怒來教導他人?!蛾惿媸兰摇?.只有經(jīng)歷過困難和勞累,才能堅韌不拔?!渡趹n患死于安樂》4.固定國家的基礎,不是山川的險要,而是人民的團結?!兜玫蓝嘀У拦阎?.只有讓國王親自聽到,他才會接受你的建議。——《鄒忌諷齊王納諫》6.花朵的美麗讓人眼花繚亂。——《錢塘湖春行》7.清風吹拂,夜晚蟬鳴。——《西江月》8.勞累過度會使身體疲憊不堪?!稅凵徴f》9.望峰息心:使用動詞使動用法,讓心情平靜下來。這句話來自《與朱元思書》。10.食之不能盡其材盡:使用形容詞使動用法,形容食物的材料非常豐富。這句話來自《馬說》。11.凄神寒骨凄,寒透:使用形容詞使動用法,形容寒冷的氣氛。這句話來自《小石潭記》。12.請廣于君廣:使用形容詞使動用法,擴大范圍。這句話來自《唐雎不辱使命》。13.因屏人曰屏:使用形容詞使動用法,讓人避開。這句話來自《隆中對》。(二)意動用法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異: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感到驚異。這句話來自《傷仲永》。2.父利其然也利: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有利可圖。這句話來自《傷仲永》。3.邑人奇之奇: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很奇特。這句話來自《傷仲永》。4.故人不獨親其親親: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把朋友當作親人。這句話來自《大道之行也》。5.不獨子其子子: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這句話來自《大道之行也》。6.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太守很開心。這句話來自《醉翁亭記》。7.先主器之器: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人才很有能力。這句話來自《隆中對》。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妻子很漂亮。這句話來自《鄒忌諷齊王納諫》。9.輕寡人與輕: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輕視,小看。這句話來自《唐睢不辱使命》。10.其家甚智其子智: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別人家庭很聰明。這句話來自《智子疑鄰》。11.智子疑鄰智: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認為鄰居很聰明。這句話來自《智子疑鄰》。12.漁人甚異之異:使用形容詞意動用法,對某事感到驚異。這句話來自《桃花源記》。形容詞活用:(一)形容詞作名詞1.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堅:使用形容詞作名詞,指鐵甲。這句話來自《陳涉世家》。2.此皆良實良,實:使用形容詞作名詞,指忠實的人。良:使用形容詞作名詞,指善良的人。這句話來自《出師表》。3.溫故而知新故:使用形容詞作名詞,指舊知識。新:使用形容詞作名詞,指新知識。這句話來自《論語》。4.眾妙畢備妙:使用形容詞作名詞,指妙處。這句話來自《口技》。5.二男新戰(zhàn)死新:使用形容詞作名詞,指新近。這句話來自《石壕吏》。6.親舊知其如此舊:使用形容詞作名詞,指舊友,故友。這句話來自《五柳先生傳》。7.百廢俱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