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高三語文《文言實詞160》(教師)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1.gif)
![107高三語文《文言實詞160》(教師)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2.gif)
![107高三語文《文言實詞160》(教師)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3.gif)
![107高三語文《文言實詞160》(教師)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4.gif)
![107高三語文《文言實詞160》(教師)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e3baf184cc00932c2996fb06cb33d82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目標】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重點】掌握高考??疾榈?20個常見文言實詞各種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1)常見文言實詞(2)古今異義(3)一詞多義(4)通假字(5)詞類活用(6)偏義復詞(7)兼詞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注重積累。
【考點透析】001.愛
愛:1吝惜,舍不得2愛護,愛惜3喜歡4親愛的,心愛的
推導提示:“愛”在古代常有“吝嗇,舍不得”的意義,“舍不得”自然就會“喜歡”并加以“愛護”嘍。由“喜歡”可推出“親愛的,心愛的”
①舍不得,吝惜,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舍不得,吝惜)《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齊國雖然土地狹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條牛?
②喜歡,愛好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阿房宮賦》譯文:秦統(tǒng)治者愛好繁華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顧念自己的家。③愛護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師說》譯文:愛護他的孩子,(就)選擇去教導他。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愛護)《觸龍說趙太后》譯文:父母疼愛子女,就應該替他們做長遠打算。④愛慕,欣賞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愛蓮說》譯文:我卻只欣賞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出來而不沾染(污穢)⑤通“薆”,隱蔽,躲藏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詩經(jīng)靜女》譯文:卻隱藏起來找不到,急得我搔頭又徘徊。002.安
1安全、安定、安穩(wěn)2舒服、安逸3使。。。安4奉養(yǎng)安撫、安慰5安放6怎么,哪里
推導提示:“安”的本義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會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動義“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養(yǎng)”“安撫、安慰”等義。
成語助記:居安思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既來之,則安之安之若素安然無恙安土重遷安居樂業(yè)安身立命
①安全,安穩(wěn),安定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wěn))《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譯文:風雨無憂安穩(wěn)如大山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穩(wěn))《季氏將伐顓臾》譯文:不必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不均;不必擔心人民太少,只需擔心不安定。然后得一夕安寢(安穩(wěn))《六國論》譯文: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②安逸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安逸)③使。。安既來之,則安之(使。。。安定)《季氏將伐顓臾》譯文: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④安撫,撫慰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赤壁之戰(zhàn)》譯文:就應當安慰他們,與他們結盟友好⑤安置、安放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失街亭》譯文:距離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營寨。⑥疑問代詞:哪里,怎么沛公安在(哪里)《鴻門宴》譯文:沛公在哪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怎么,哪里)《陳涉世家》譯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7養(yǎng)生衣食所安(養(yǎng)生)《曹劌論戰(zhàn)》譯文:衣服、食品這些養(yǎng)生的東西003.被
1被子覆蓋2蒙受、遭受,受到3同“披”穿4遍及
推導提示:“被”的本義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蓋”在身上取暖的嗎?由“覆蓋”義引申出“遭受”等義。
成語助記:被堅執(zhí)銳澤被后世被發(fā)左衽被褐懷珠
①被子(名詞)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被子)《楊修之死》譯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帳中睡覺的時候,被子掉到地上了。②覆蓋(動詞)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shù)州(覆蓋)《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譯文:大雪越過南嶺。覆蓋了南越之地的幾個州郡。③遭受,遇到,蒙受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遭受,遇到)《荊軻刺秦王》譯文:秦王又擊殺荊軻,(荊軻)受了八處傷。⑤介詞,表示被動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表示被動)《屈原列傳》譯文:誠信而被懷疑,盡忠卻被誹謗,能沒有怨憤嗎?⑥及,遍及
澤被后世⑦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陳涉世家》譯文:將軍親身披著堅固的鐵甲,拿著銳利的武器⑧通“披”,披散,披著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通“披”披散)《屈原列傳》譯文:屈原走到江邊,披散著頭發(fā)沿著水邊邊走邊吟唱
004.倍原數(shù)基礎上增加的相等數(shù)2加倍,增加3更加4通“背”,背向,違背,背叛①一倍然言其戶口,則視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吨纹狡发谠黾幼訛槲艺僦?,吾倍其室?!秶Z》③越發(fā)、更加、倍加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越發(fā)、更加)《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譯文:每逢佳節(jié)良辰,越發(fā)思念親人④通“背”,背叛,違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違背)《鴻門宴》譯文:希望你(對項王)詳細地說明,我是不敢忘恩負義的。005.本
1(草木的)根2基礎,根本2依據(jù)、推究3本來、原來4原來的
推導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詞語“根本”)比喻為“基礎、本原”之義;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虛化而為“本來、原來”之義。
成語助記: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難移變本加厲英雄本色無本之木草木的根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根本。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③推究本原。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④本來(副)。
本在冀州之南。⑤原來的,本來的
此制作之本意也。
此之謂失其本心。006.鄙
1邊邑
2鄙陋3自謙之詞4輕視,鄙視
推導提示:“鄙”原義為“邊邑”,邊境自然環(huán)境“鄙陋”,故有“鄙陋”之義,“鄙陋”自然會受到“輕視”;后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如“鄙人”。
①邊遠地方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為學》譯文:四川的邊境上有兩個和尚,其中的一個貧窮,其中的一個富有。越國以鄙遠(把。。。當作邊邑)②庸俗,見識淺,鄙陋肉食者鄙(庸俗,見識淺,鄙陋)《曹劌論戰(zhàn)》譯文:有權勢的人目光短淺,缺少見識(,不能深謀遠慮。)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荊軻刺秦王》譯文:北方蠻夷地區(qū)的粗陋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害怕③自稱的謙詞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史記·馮唐列傳》譯文:馮唐謝罪說:“我這個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諱?!雹軇釉~,輕視孔子鄙其小器(輕視)《訓儉示康》譯文:孔子輕視他器量狹小。007.兵
1兵器、武器以兵器殺人2士兵軍隊3侵略、戰(zhàn)爭、軍事4戰(zhàn)略、戰(zhàn)術、兵法
推導提示:“兵”的本義為“兵器、武器”。引申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zhàn)爭”當然跟兵器武器有關。由“戰(zhàn)爭、軍事”義引申出“侵略”“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義。
成語助記: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厭詐兵強馬壯兵出無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兵臨城下兵戎相見哀兵必勝按兵不動厲兵秣馬①兵器,武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武器)《過秦論》譯文: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陽棄甲曳兵而走②用兵器殺人,殺害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史記·伯夷列傳》譯文:(武王)身邊的人想殺死他③戰(zhàn)爭,軍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戰(zhàn)爭,軍事)《論積貯疏》譯文:戰(zhàn)爭、旱災相繼而來,社會的財富極其缺乏兵者,國之大事也(軍事)④士兵,軍隊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趙國也準備了許多軍隊防備秦國,秦國不敢妄動。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國論》譯文:(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國的軍隊又來了。⑤用兵策略,戰(zhàn)略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zhàn)略)《孫子·謀攻》譯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敵方的)計謀,其次是挫?。〝撤降模┩饨?。008.病
1重病2缺點、毛病3擔心、憂慮4困苦
推導提示:“病”原義為“重病”,取其比喻義為“缺點、毛病”;得了重病就會感到“困苦”并為之“擔心、憂慮”。
成語助記: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貧病交攻無病呻吟同病相憐
①重?。ㄝp者為疾,重者為?。┚≡诩∧w,不治將益深(疾?。侗怡o見蔡桓公》譯文:您的疾病在肌肉和皮膚里面了,不及時醫(yī)治將要更加嚴重②生病而江浙之梅皆病矣(生?。恫∶佛^記》譯文:于是江蘇、浙江的梅都生病了③困苦不堪,困乏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困乏)《捕蛇者說》譯文:假使當初我不做這個差事,早已經(jīng)困苦不堪了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窮困)④毛病,缺點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點)《原毀》譯文:不如舜,不如周公,這是我的缺點。⑤擔心,憂慮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⑥責備、辱罵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ㄘ焸?、羞辱)《訓儉示康》譯文:古人把節(jié)儉作為美好的品德,現(xiàn)代人卻用節(jié)儉來互相羞辱。009.察
1仔細地看,看清楚2詳審、細究3考察推薦4明智,精明
推導提示:“察”本義為“觀察、仔細觀看”,這樣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變得“清楚、明白”。
①仔細看,看清楚俯察品類之盛(細看)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看清)后悔選擇道路時沒有看清啊,我久久佇立而想返回。②明察,細究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明察)《曹劌論戰(zhàn)》譯文:輕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據(jù)實情處理③考察后加以推薦察臣孝廉(考察后加以推薦)《陳情表》譯文:推舉臣下為孝廉④精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精明)《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宮》譯文:水清澈到極點就沒有魚(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極點就沒有人跟隨。010.朝
1早晨2朝見3朝廷、朝代4使朝見
推導提示:“朝”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
1朝服衣冠(zhao早晨)2相如每朝時,常稱?。ǔ?,上朝)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4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6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見)成語助記:朝三暮四改朝換代朝秦暮楚朝野上下朝不保夕朝成夕毀朝聞夕死朝歌夜弦朝發(fā)夕至朝令夕改六朝金粉只爭朝夕
011.曾
1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2同“增”,增加3曾經(jīng)4竟然
推導提示: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后借為“增”義。虛化為“曾經(jīng)”(念céng)。⒈zēnɡ①增加。后作“增”。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②中間隔兩代的親屬,祖之父為曾祖,孫之子為曾孫。又孫之子以下皆可謂曾孫。此兒當及其曾祖(祖父的父親)(《晉書·荀勗傳》)⒉cénɡ①曾經(jīng)。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ㄐ翖壖病队烙鰳贰ぞ┛诒惫掏压拧罚诒硎境龊跻饬?。相當于“竟”“卻”“簡直”。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蘇軾《前赤壁賦》)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竟然)《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③通“層”,重疊。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成語助記:似曾相識曾經(jīng)滄海曾幾何時
012.乘
1駕車、乘車2乘船3登、升4連接5憑借、趁著、頂著、冒著6兵車7數(shù)字“四”
8量詞,計算車馬
推導提示:“乘”本義是“駕車、乘車”;由這一意義引申出“乘船”之義;“乘車”必先“登”車,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接,故有“連接”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借”。做名詞時指“兵車”,后又作量詞以計算車馬,一“乘”計有一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
①駕,坐,乘犢車,從吏卒(駕車,坐車,騎馬)《赤壁之戰(zhàn)》譯文:坐牛車,吏卒跟隨②升,登乘彼垝垣,以望復關③趁著,憑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著,憑借)《過秦論》譯文:趁著有利的形勢和方便的條件,侵略諸侯各國,分割天下的土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憑借,依仗)《宋書·宗愨傳》譯文:希望能駕御長風踏破萬里波濤④冒著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冒著)《登泰山記》譯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到達泰安。讀音二:shèng⑤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陳涉世家》譯文:等到了陳,有戰(zhàn)車六七百輛。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過秦論》譯文:得到帝王的權勢,統(tǒng)轄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國來朝拜成語助記:乘人之危乘堅策肥乘龍快婿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衣輕乘肥因利乘便有機可乘
013.誠
1真心,不詭詐2真實的3果真,如果4確實,實在
推導提示:“誠”本義是指“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的”;進一步虛化為副詞“實在,的確”“果真”等義。
①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真心,誠意)《愚公移山》譯文: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命令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上兩座山②副詞,表肯定。確實,的確。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實在,的確)《六國論》譯文:戰(zhàn)敗而滅亡,實在是不得已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的確)《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③連詞,表示假設推論。果真,如果。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果真,如果)《隆中對》譯文: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么雄霸天下的偉業(yè)就能夠完成,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成語助記:誠惶誠恐開誠布公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心悅誠服
014.除
1特指宮殿的臺階2任命、授職3臺階4清除、去掉5流逝、過去
推導提示:“除”本義為“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上臺階是由低而高與仕途相似;“臺階”要經(jīng)常打掃,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本義:宮殿的臺階,名詞。
扶輦下除,觸柱折轅《漢書?蘇武傳》
扶著皇帝的車輦下臺階,輦碰上柱子,折斷了車轅
②拜官、任命,動詞。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
不久又蒙受國恩,任命我為洗馬
③除掉、消除,動詞。
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
④流逝,過去
爆竹聲中一歲除《元日》
成語助記:除舊布新斬草除根興利除弊清宮除道安良除暴
015.辭
1口供2不受3口實、借口、托詞4言辭、話5文獻,一種文體6言之成文、文辭7推辭、躲避8辭別,告辭
①訴訟的供詞。
聽其獄訟,察其辭《后漢書》
②口實
,借口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口實,借口)《左傳》
譯文:想要強加給他罪名,哪用擔心沒有口實。
③言辭,文辭
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言詞,言語)
《信陵君竊符救趙》
譯文:(現(xiàn)在我要去死,)侯生竟沒有一句半句話送我,(難道我還有沒有做到的地方嗎?)
⑤名詞,一種文體。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古代的一種文體)
⑥告辭,辭別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告別,辭別)
《琵琶行》
譯文:我自從去年辭別了京城,貶官在潯陽,一直臥病。
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告別,辭別)《鴻門宴》
譯文:剛才出來沒有告辭,這怎么辦呢?
⑦推辭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推辭)
《鴻門宴》
譯文: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辭
⑧講究,計較
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較)
《鴻門宴》
譯文:做大事情不必顧慮細枝末節(jié),講大禮不必講究小的禮讓。
成語助記:不辭而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辭不達意辭微旨遠卑辭厚幣一辭莫贊假人辭色大放厥辭萬死不辭一面之辭義不容辭以文害辭溢美之辭016.從
1跟隨參與2歸順、依順、聽從隨從、侍從4次于最親的人5同“縱”
推導提示:“從”的本義是“跟隨”,引申出“歸順”、“參與”、“隨從”等義?!白汾s”正是緊緊“跟隨”敵人的形象?!半S從”乃是較親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親的人”也是順理成章。
①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使…跟隨)
②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聽從,順從)
③從此道至吾軍(由,自,介詞)
④其從如云(隨從的人,名詞)
⑤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zòng,次于最親的親屬,堂房親屬,名詞)
⑥敖不可長,欲不可從。(放縱)
⑦六國約從,則秦畏而六國強(合縱)
成語助記:從壁上觀從長計議從善如流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從一而終過從甚密合從連橫三從四德力不從心棄筆從戎何去何從
017.殆
1危險2困乏,疲憊3表示推測或不肯定,相當于“大概、恐怕、也許”。
推導提示:“殆”本義是“危險”,它與“精神疲倦”、“懈怠”的意義有著因果關系,它們之間是一種因果引申。后又虛化為表猜測的副詞。①知彼知已,百戰(zhàn)不殆(危險,形容詞)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懂得滿足不貪心就不會受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遭到危險)。
②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接近,幾乎,副詞)
傷亡殆盡
③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大概,恐怕,副詞)
④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困乏,疲憊)
⑤受命不殆?!对姟ど添灐罚俳铻椤暗 ?。懈怠,懶惰。)
018.當
1對著、面對2抵擋、阻擋3把守掌管4相抵、相當5適合、適當6應該、應當7處在(某個時候、某個地方)8判決
推導提示:“當”原義是“面對、對著”?!白钃酢碑斎灰懊鎸Α?,對著某個時候某個地方自然就是“處在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由互相“面對”引申出勢力“相當”。由“相當”引申出“適合、適當”等義。
1木蘭當戶織(對著,面對,介詞)
2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相抵,動詞)
3有大石當中流(阻擋,抵擋,動詞)
4北邀當國者相見(執(zhí)掌,主持,動詞)
5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恰當,適合,合宜,動詞)
6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判處,動詞)
7一夫當關,萬人莫開(占據(jù)、把守,動詞)
8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值,在,正在,介詞)
9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應當,應該,動詞)
成語助記:門當戶對銳不可當當仁不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獨當一面當機立斷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務之急當之無愧老當益壯首當其沖安步當車長歌當哭對酒當歌豺狼當?shù)揽煲猱斍绑郛斳囈获R當先旗鼓相當萬夫不當019.道
1路,大路2引導(后作“導”)3途徑、方法4述說5道理、規(guī)律6思想、學說8事物的本原
推導提示:“道”本義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導”人到某地,故有“引導”之義(后寫作“導”);抽象意義即“途徑、方法”;又特指“正當手段”(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途徑和方法往往是一種“道理、規(guī)律”;道理和規(guī)律需要“述說”,而后成為“思想、學說”。
1懷其璧,從徑道亡(路,道路)
2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取道,動詞)
3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規(guī)律)
4于是廢先王之道(主張,學說)
5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途徑)
6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說,談論,動詞)
7、
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方法)
020.得
1獲得、得到2能、能做到3實現(xiàn),達到4得意、滿5事情做對了,正確6得當、合適7應該8通“德”,德行
推導提示:“得”本義為“得到”?!暗玫健本陀小笆斋@”,也說明“能做到”“實現(xiàn)”目標,此外還可表達“事情做對了,正確”的意思。由“正確”的意義引申出“得當、合適”;進一步虛化為“應該”。1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心得,收獲,名詞)
2未得與項羽相見(能夠)
3吾得兄事之(應該)
4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德”,感激)
5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得意,形容詞)
6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獲得)
積累善行養(yǎng)成美德,那么智慧就自然獲得。
7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融洽,形容詞)
8此言得之(對、合適,形容詞)
9、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貪得,貪欲)
成語助記:得過且過得不償失怡然自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寸進尺得不償失得隴望蜀得其三昧得心應手得天獨厚得魚忘筌
021.度
1計算推測、揣度、考慮2量長短量長短的標準3尺度,限度4法度、制度5過,度過6度引
推導提示:“度”本義為“量長短”,引申出“計算”和“量長短的標準”之義。心里“計算”表達為“推測,揣度”;由“標準”則引申出“尺度”,進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讀音一:dù
①一夜飛度鏡湖月(通"渡"渡過,越過)
《夢游天姥吟留別》
譯文: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
②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限度,法度)
《論積貯疏》
譯文:生產(chǎn)東西有時間(的限制),但消費它卻沒有限度
③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制度,法度)
《后漢書?張衡傳》
譯文:張衡一到任就樹立威信,整頓法度
④常有大度。(度量)
《高祖本紀》
譯文:常常有很大的度量。
⑤
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常態(tài))
《荊軻刺秦王》
譯文:群臣都驚呆了,事情突然發(fā)生沒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態(tài)。
⑥崔九堂前幾度聞(量詞、次、回、個)
《江南逢李龜年》
譯文:也在崔九的家里多次聽到您的唱歌。
⑦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制作)
《揚州慢》
譯文:我的心情悲愴感傷,撫今追昔感慨無限,就自己譜寫了這首詞曲。
讀音二:duó
①衡量,計算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衡量,計算)
《過秦論》
譯文:試拿肴山以東的各國與陳涉比比長短和大小,比較一下權勢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論了。
②推測,估計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推測,估計)
《鴻門宴》
譯文:你估計我到了軍營,你再進去(見項王)。
③考慮
度義而后動(考慮)
《答司馬諫議書》
譯文:(他)考慮理由正當,然后去做成語助記:審時度勢置之度外度日如年風度翩翩普度眾生金針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寬宏大度揮霍無度度長絜大暗度陳倉
022.非
1不對、不合理、錯誤2認為不對3不,沒有4不是5違背,不合乎6責備,非難,反對
推導提示:“非”本義為“不對的,不合理的”。作動詞時即“認為不對”。詞義是否定的,故而虛化為否定副詞。1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不,沒有)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不是)
3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除非,除了)
4覺今是而昨非(不對,錯誤)
5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責備,非難)
6口是心非(認為不對)成語助記:大是大非非親非故非我族類今非昔比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文過飾非物是人非為非作歹習非成是泥古非今面目全非
023.復
1回來,返回2回復3、報復4、還原、恢復5、再、又
推導提示:“復”的本義是“回來”“返回”。故又引申“回復”(話回來)“報復”(行為的回來)“還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處)。虛化為副詞即為“再、又”。
1昭王南征而不復(返回?;貋恚?/p>
2師道之不復,可知矣(恢復)
3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再,又)
4山重水復疑無路(重復)
5王辭而不復(回答)
6有北面復匈奴之志。(報復)
7復道行空,不霽何虹?(夾層)
成語助記:周而復始髀肉復生故態(tài)復萌無以復加無往不復萬劫不復
024.負
1用背馱物2背、載3承擔4擔子5靠著,依仗、憑借6敗、失敗7對不起人
推導提示:“負”的本義是“用背馱物”。故有“背、載”之義。抽象表達為“承擔”(如“負債”);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為“依仗、憑借”;古代“敗”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敗”義?!笆 绷水斎弧皩Σ黄稹比耍ㄗ约夯蛩耍?。
1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背東西,以背載物)
2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擔負,使……承擔)
3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依仗,憑借)
4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對不起,辜負)
5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違背,背棄)
6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失?。?/p>
成語助記:忘恩負義忍辱負重負荊請罪負屈含冤負隅頑抗久負盛名披裘負薪皇天不負有心人決一勝負負弩前驅不負眾望
025.蓋
1茅草編織物,用來蓋屋或遮蔽身體取暖2器物的蓋子3車蓋34遮蔽、掩蓋5超過、勝過
推導提示:蓋,原為茅草編織物,用來蓋屋或遮蔽身體,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蓋子和車蓋。作動詞時即為“遮蔽、掩蓋”之義。把別人“蓋”住自然就是“勝過、超過”別人。
1日初出大如車蓋(用以遮陽避雨的傘形篷子)
2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器物上的蓋子)
3覆蓋周密無際(遮蓋)
4庭有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傘)
5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壓倒,勝過)
6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概,大約,副詞)
7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原列傳》(大概因為,表示原因的連詞)
8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發(fā)語詞,不譯)
9善哉,技蓋至此乎?。ㄍ?盍",何)
成語助記:蓋世奇功蓋棺論定官蓋如云欲蓋彌彰
026.故
1緣故
2所以3故意、特意4舊的5衰老、死亡6前夫或前妻7老朋友
推導提示:“故”有兩個基本義:一為“緣故”;一為“舊的”。由“緣故”虛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無緣無故)等義。由“舊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時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義。由“衰老”進一步引申出“死亡”之義。1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舊的,與"新"相對)
2暮去朝來顏色故(衰老)
3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死亡)
4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仍然)
5君安與項伯有故(引申為舊交情)
6既克,公問其故(原因,緣故)
7故遣將守關者(特意)
8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故意)
9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所以,因此)
10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故事:舊事,前例)
11王室多故,余懼及焉(變故)
成語助記:一見如故明知故犯故步自封故弄玄虛革故鼎新欲擒故縱不經(jīng)世故非親非故平白無故
027.顧
1回頭看,看2照顧3顧及,顧惜4看望,拜訪5考慮6只是,不過7反而,難道
推導提示:“顧”基本義:“回頭看”,引申出“照顧”、“顧念”、“顧惜”等義?!爸弧薄爸皇恰笔亲鳛楦痹~用。
1贏得倉皇北顧(回頭看;回頭)
2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看)
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探問,拜訪)
4秦愛紛奢,人亦顧其家(顧惜,顧念)
5大行不顧細謹(考慮)
6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只是,不過,表輕微轉折)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不知計所出耳(只是,不過)
9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難道)
成語助記:顧此失彼顧名思義顧盼生姿顧全大局顧影自憐顧左右而言他
028.固
1堅固、鞏固2堅持、堅守3頑固4本來、原來5當然
推導提示:“固”本義指“城墻堅固”。城墻堅固自然就能“堅持”不敗,進一步引申出“頑固”之義。堅固有難以改變一直這樣的內涵,故又虛化成副詞“本來、原來、當然”等義。
固
①動詞,鞏固,安定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短鞎r不如地利》
譯文: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②動詞,堅守,安守
秦數(shù)敗趙兵,趙軍固壁不戰(zhàn)?!读H藺相如列傳》
譯文:秦軍多次打敗趙軍,趙軍便堅守營壘
③形容詞,固執(zhí),頑固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栋⒎繉m賦》
譯文:秦始皇這暴君的心卻日益驕橫頑固。
④堅固,牢固
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⑤形容詞,堅決,堅持
藺相如固止之?!读H藺相如列傳》
譯文:藺相如堅決挽留他們
⑥副詞,表本來,原來
至于顛覆,理固宜然?!读鶉摗?/p>
譯文:終于落到全部覆亡,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⑦副詞,表確然。確實,實在。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
⑧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本來)
成語助記:固若金湯君子固窮根深蒂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029.歸
1女子出嫁2回家、回國3歸附、附屬4歸還5歸聚,匯聚6同“饋”,贈送
推導提示:“歸”的基本義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個家,故有“回家”“回國”之義,也即“歸附、附屬”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兒送給別人之義,故又借作“饋”字而有“贈送”之義。
動詞:
①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來歸《項脊軒志》
②也指婦女被休回娘家
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孔雀東南飛》)
③返回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④歸還
臣請完璧歸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歸屬、歸依
江表英豪咸歸附之(《赤壁之戰(zhàn)》)
⑥歸聚
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赤壁之戰(zhàn)》)
名詞:⑦歸宿、結局
殊途同歸
復合詞:⑧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家省親
吾妻歸寧(〈項脊軒志〉)成語助記:之子于歸歸心似箭反璞歸真殊途同歸物歸原主解甲歸田完璧歸趙賓至如歸鎩羽而歸眾望所歸
030.國
1國都,首都2國家3封地
推導提示:古代的“國”本義是“國都、首都”的意思?!皣肌笔且粋€國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國家”的意義,并成為后來的主要意義。
名詞:
①國事
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②諸侯國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六國論》)
③國都、京城
去國還鄉(xiāng)(《岳陽樓記》)
④封地
孟嘗君就國于薛(《戰(zhàn)國策》)
⑤國家
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
動詞:⑧立國
不有君子,其能國乎(《左傳》)成語助記:安邦定國國破家亡國泰民安經(jīng)國之才傾國傾城共商國是
031.過
1走過、經(jīng)過2超過、勝過3過分4犯過錯5過錯6責備7訪、探望
推導提示:“過”的本義是“走過、經(jīng)過”。“走過”別人自然就是“超過”了別人,做事“超過”太多會變成“過分”,物極必反,事情做得“過分”容易出現(xiàn)“過錯”,出錯當然就會被“責備”。經(jīng)過別人家,自然要“訪,探望”。
名詞:①過失、過錯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動詞:②走過、經(jīng)過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③拜訪、探望
愿枉車騎過之(《信陵君竊符就趙》)
④勝過、超過
有過之而無不及
⑤犯過錯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⑥責備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鴻門宴》)
⑦到、來到
一日,大母過余曰(《項脊軒志》)
副詞:⑧過分、過于
至微至陋,過蒙拔擢。
成語助記:過猶不及聞過則喜過江之鯽文過飾非白駒過隙雁過拔毛有過之而無不及矯枉過正瞞天過海秋風過耳閉門思過
032.何
1負載而行2同“荷”,負荷,承擔3疑問代詞,什么4怎么、多么
推導提示:“何”本義為“負戈而行”,故有“負荷”之義,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見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個念頭就是“他們往何處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問代詞“什么”,進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詞“多么”之義。
①什么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②哪里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③怎么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④多么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罚?/p>
復合詞:⑤何如、何若:怎么樣、怎么辦
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⑥如……何、若……何、奈……何:對……怎么樣、拿……怎么辦
以殘年余力,曾⑦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稽查盤問)
成語助記:何去何從何罪之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足掛齒出何典記相煎何急于心何忍相去幾何
033.恨
1遺憾,感到遺憾2怨恨、懷恨
推導提示:恨的本義是“感到遺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懷恨”之義。
恨
①遺憾,不滿意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遺憾,不滿意)
《出師表》
②怨恨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怨恨)
《長恨歌》
譯文:天長地久也有一天會終結,這怨恨啊,長久不斷,永不會有消除的那一朝。
成語助記:相見恨晚吞聲飲恨一失足成千古恨
034.胡
1獸頸下垂的肉2匈奴、西北各民族的泛稱3什么,為什么
推導提示:胡,原指“獸頸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帶少數(shù)民族多吃獸肉,故又稱匈奴、西北各民族為“胡”。后又借為疑問代詞“什么,為什么”。
名詞: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數(shù)民族。秦漢時多指匈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人不敢彎弓而報怨(《過秦論》)
代詞:②什么
卒然邊境有急,數(shù)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論積貯疏》)
③為什么、怎么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成語助記:胡服騎射伊于胡底
035.患
1擔心、發(fā)愁2禍害,災難3生病4疾病5毛病,弊病
推導提示:患的本義是“擔心、發(fā)愁”(患,由“串”和“心”組成,一串串的“心”,說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發(fā)愁的事。)引申出“憂患、麻煩”。①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啤ち谠洞痦f中立論師道書》
②生病
時有患瘧疾者(生?。?/p>
《晉書》
譯文:當時有患瘧疾病的人。
③疾病
茜有眼患(?。?/p>
《南史?江茜傳》
譯文:江茜有眼病
④擔憂,憂慮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列傳》)(憂慮,擔心)
譯文:想不讓給秦國吧,又擔心秦國的大軍馬上打過來
⑤禍害,災難
享國日久,內外無患(《上時政書》)成語助記:患得患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內憂外患患難之交防患未然采薪之患肘腋之患
036.或
1有人,有的人2有的(表示只有一部分,而非全部)3或許,也許
推導提示:或有兩個基本義:有人,有的人;或許,也許。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義。①代詞,有的、有的人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虬俨蕉笾梗蛭迨蕉笾?。
②副詞,也許、或許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③有時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送東陽馬生序〉)
成語助記:多言或中智者千慮,或有一失
037.疾
1中箭受傷2疾病痛苦2痛恨、厭惡4快速5猛烈
推導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個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義為“中箭受傷”(此義消失)。后引申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會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厭惡”。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義。
名詞:①病。指常病、輕病
寡人無疾(《扁鵲見蔡桓公》)
②痛苦、疾苦
豹往到鄴,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
③痛恨
嘗問衡天下所疾惡者(《張衡傳》)
④形容詞:速、捷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⑤強、猛烈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勸學〉)成語助記:疾惡如仇積勞成疾大聲疾呼痛心疾首疾首蹙額眼疾手快諱疾忌醫(yī)奮筆疾書憤世疾俗銜枚疾走
038.及
1追趕上2比得上3到那個時候,趁著(那個時候)4達到5涉及,發(fā)生關系6與(連詞)
推導提示:“及”的本義是“趕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達到”等義。由“達到”引申出“趁著(那個時候)”“涉及”等義,再虛化為連詞“與”。①追趕上
懷王悔,追張儀,不及(《屈原列傳》)
②到達
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③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④介詞,等到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
⑤連詞,表并列譯為和、與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荊軻刺秦王》)
⑥介詞,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鴻(《左傳》)成語助記:望塵莫及觸手可及鞭長莫及及時行樂愛屋及烏迫不及待駟不及舌言不及義過猶不及噬臍何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風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有過之而無不及
039.即
1走近、靠近、走向2立即、馬上、就3登上4表假設5表讓步
推導提示:即的本義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為“立即、馬上、就”等義?!白呓备咛幘褪恰暗巧稀敝x了。①靠近
可望而不可即
②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漢書》)
③立即、就、就要
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
④加強肯定作用,相當于“就是”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⑤表假設,相當于“如果”“假設”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論積貯疏》)表讓步,相當于“即使”“縱使”
⑥表時間、地點,相當于“當”“就在”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成語助記:可望不可即若即若離即事窮理稍縱即逝一拍即合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040.既1盡、完2已經(jīng)、既然不久,后來3全
推導提示:“既”的本義是“盡、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側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經(jīng)、既然”“全”等義。
動詞:①完了、盡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韓愈《進學解》)
副詞:②表時間的過去或動作的完成
已經(jīng)、……以后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過秦論》)不知東方之既白
③表承接,“不久”“一會兒”“后來”,有時“既而”連用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祭十二郎文》)
④既然
既來之,則安之成語助記:既來之,則安之既往不咎一如既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041.假
1借2給予3憑借、借助4非正式的,代理的5不是真的、虛假的6如果
推導提示:“假”的本義是“借”?!敖琛辈皇且敖o”嗎?故有“給予”之義。借來東西(比如錢)當然就有了“憑借”。借來東西不是真的屬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不是真的,進一步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義。
讀音一:jiǎ
①借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借)
《黃生借書說》
譯文:不是那人自己的東西而勉強向別人借來
②憑借,借助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憑借,借助)
《勸學》
譯文: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③假,不真,與"真"相對,虛假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假,不真,與"真"相對)
《狼》
譯文:(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④非正式的,代理的,臨時充任,動詞
乃以吳叔為假王,監(jiān)諸侯以西擊滎陽?!妒酚?陳涉世家》
譯文:于是就以吳廣為代理王,督率各將領向西進攻滎陽。
⑤相當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連用。
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如果、假如)
《報任安書》
譯文:假如我伏法被殺,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螻蟻又有什么區(qū)別?
成語助記:狐假虎威虛情假意假癡不顛假道伐虢假公濟私不假思索天假其年弄虛作假
042.間
1門縫2夾縫、空隙3小路4空閑5間隔6置身其中7參與8中間9離間10間諜秘密推導提示:間的本義是“門縫”。由此引申出“夾縫、空隙”之義;小路不是很像夾縫嗎?時間的“空隙”,即“空閑”?!皧A縫”是在兩個事物之中的,故有“置身其中”的意義,由此可引申出許多意義:“間隔、參與、中間、離間”等?!半x間”再引申出“間諜”之義,間諜當然是“秘密”的嘍。
讀jiān
①頃刻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
②中間
千載誰堪伯仲間
③期間
奉命于危難之間
讀jiàn
④空隙
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庖丁解?!罚?/p>
⑤參與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
⑥夾雜其間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⑦時間副詞,有時、間或
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
⑧表狀態(tài),從小路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⑨表情態(tài),秘密地、悄悄地
侯生乃屏人間語曰(《信陵君竊符救趙》)
成語助記:挑撥離間間不容發(fā)疏不間親伯仲之間
043.見
1看見2見識、見解3召見、接見4謁見、拜見5被看見6出現(xiàn)7被
推導提示:“見”的本義就是“看見”??匆姷臇|西多了,就會有“見識、見解”;至于“召見、謁見”等都與“看見”有關。被看見即“出現(xiàn)”在別人眼睛里,(后作“現(xiàn)”),由此被動意義虛化出介詞“被”。①謁見、拜見
曹劌請見
②召見、接見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
③副詞,放在動詞前,有稱代作用,等于前置的“我”
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孔雀東南飛》)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④介詞,表被動,相當于“被”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⑤表現(xiàn)、出現(xiàn)、顯露
才美不外見(〈馬說〉)成語助記:一見如故真知灼見見風使舵見縫插針司空見慣見棄于人見仁見智見微知著見賢思齊見義勇為見異思遷一見鐘情
044.解
1分解(動物)2解釋、解說3理解、領悟見解4解開、解除5松弛、懈?。ê笞鳌靶浮保?解脫、解放8和解
推導提示:“解”的本義是“分解動物”?!敖忉?、解說”道理時需要條分縷析;解說之后就會讓人“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思考,就會形成自己的“見解”?!胺纸鈩游铩绷x后又引申為“解開”一切糾結之物,故有“解放、解脫”的意義,解開糾結之物后,糾結之物就會“松弛”下來,進一步引申為“懈怠”(心理上的松弛,后寫作“懈”)。解開心中的結,就是“和解”。
①分解動物的肢體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②解釋、解答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③理解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師說〉)
④解救、消除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荊軻刺秦王〉)
成語助記:庖丁解牛衣不解甲善解人意解衣衣人解驂推食解民倒懸不解之緣難解難分馬不解鞍妙語解頤寬衣解帶不求甚解
045.就
1走近、靠近、親近2成就、完成、成功(達到目標)3走向、走上、趨向4擔任、赴任推導提示:“就”的本義是“走近、靠近、走上、趨向”。引申為達到目標的含義“成就、成功、完成”。走上領導崗位,就是“擔任、赴任”。
①趨、赴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隆中對〉)
②靠近、接近
金就礪則利
③上(車、路)荊軻遂就車而去
④赴任
連辟公府不就(〈張衡傳〉)
⑤完成、成功
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成語助記:功成名就高不成,低不就避實就虛按部就班將計就計慷慨就義刪繁就簡半推半就另謀高就一蹴而就一揮而就
046.舉
1舉起、抬起2發(fā)動舉行3發(fā)動、起兵4提拔、舉薦應舉5拿、用6攻下、占領
7全,盡
推導提示:“舉”的本義是“舉起、抬起”。這是一個“舉動”,活用為動詞即“舉行、發(fā)動”。舉有由低到高的含義,所以有引申出“提拔、舉薦”之義;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義的“應舉”。舉起東西應該是有所用,故又引申出“拿、用”,進一步引申為“占領”之義。后又虛化為范圍副詞“全”。
①舉起,抬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鹅o夜思》
②拿,用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③成功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④發(fā)動,舉行,實行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發(fā)動,舉行)《陳涉世家》
譯文:現(xiàn)在逃跑也是死,發(fā)動起義也是死
⑤推薦,選拔
永元中,舉孝廉不行(推薦,推舉)《張衡傳》
譯文:永元年間,被推薦為孝廉,沒有去應薦
⑥攻克,占領戍卒叫,函谷舉(攻占、占領)《阿房宮賦》
⑦全,盡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盡)《鴻門宴》
譯文:殺人惟恐不能殺盡,處罰人惟恐不能用盡酷刑成語助記:不識抬舉舉國上下舉案齊眉舉目無親舉棋不定舉手投足舉賢任能舉一反三舉重若輕舉足輕重綱舉目張輕舉妄動
047.絕
1(繩索)斷2一般的斷隔絕絕交3橫渡4停止5絕命,死6到了極點7極8超越
推導提示:“絕”的本義是“繩索斷”。由此引申出一般意義上的“斷”。比喻引申出“橫渡”的意義。由“斷”義可引申出許多意義:與人斷絕關系叫“絕交”;氣斷自然就是“死,絕命?!保宦窋嗔水斎痪褪恰暗搅吮M頭,極點”。由“到了極點”引申出程度副詞“極”和動詞“超越”(到了極點就是超越一切)之義。
①斷絕
則請早立太子,以絕秦望?!读H藺相如列傳》譯文:就請求早早冊立太子,來斷絕秦國的奢望
②停止,消失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度龒{》
譯文:回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
④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勸學》
譯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
⑥極,最,非常佛印絕類彌勒(極,最,非常)《核舟記》
以為妙絕(達到極點)《口技》
⑧隔絕,阻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絕,阻絕)《桃花源記》
⑨完全,絕對,全然
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蹤響(完全,絕對,全然)《促織》
譯文:然而心力、視力、耳力都用盡了,結果還是一點蟋蟀的蹤跡響聲都沒有。
成語助記:冠纓索絕韋編三絕絡繹不絕與世隔絕悲痛欲絕絕裾而去慘絕人寰冠絕一時風華絕代空前絕后贊不絕口悲痛欲絕
048.堪
1經(jīng)得起、受得住2勝任3可,能夠
推導提示:“堪”的本義是“經(jīng)得起,受得住”,引申出“勝任”之義;虛化成助動詞“可,能夠”。
動詞:①經(jīng)得起、受得住
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②勝任
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孔雀東南飛》)
③能夠
白壁堪裁且作環(huán)——李商隱苦不堪言
④復合詞可堪:“那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
可堪回首。——宋·《》
成語助記:不堪回首不堪入目苦不堪言不堪其憂
049.克
1戰(zhàn)勝,攻破2殺去除、削減3能夠4克服
推導提示:克的本義是“戰(zhàn)勝、攻克”。攻克堡壘,意味著殺敵致勝,故又引申出“殺”的意義。進一步引申出“去除,削減”等義。后又虛化為助動詞“能夠”。
①戰(zhàn)勝,攻破彼竭我盈,故克之?!恫軇フ搼?zhàn)》
②克制,約束克已復禮為仁(克制)《論語》
譯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禮就是仁
克已奉公(克制、約束)《后漢書》
③能夠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对娊?jīng)》成語助記:克敵制勝克己奉公克勤克儉克盡職守攻無不克相生相克
050.類
1種類2同類3類似,像
推導提示:“類”的本義是“種類”,同一“種類”就是“同類”,同類的事物當然就會有“類似,像”的地方嘍。①
類似、相似
佛印絕類彌勒(《核舟記》)
②種類俯察品類之盛
成語助記:物以類聚觸類旁通連類比物畫虎類犬刻鶻類鶩不倫不類有教無類051.憐
1憐憫,同情2憐愛,疼愛
推導提示:“憐”的本義是“憐憫”,憐憫不就是有愛心嗎?故引申出“愛憐”之義。
動詞:①哀憐、同情
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耶(《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疼愛、愛惜
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觸龍說趙太后》)
③愛戴
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陳涉世家》)
復合詞:可憐:④可愛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⑤值得同情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⑥可惜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阿房宮賦〉)成語助記:憐香惜玉顧影自憐同病相憐我見猶憐搖尾乞憐052.彌
1遍及、充滿2彌補3久長,遠,久4更加
推導提示:“彌”的本義是滿、“彌補”?!皬洝痹鳌皬洝?,表示弓上加柲,增加弓的彈射力,這不正是“彌補”其本身的不足嗎?彌補了不足之后,弓可以“長久”使用,故有“長久”之義。后又虛化為表程度的副詞“更加”。
①滿、遍
擁眾數(shù)萬,馬蓄彌山,富貴如此!
②更加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③遠,久彌望彌留(病久留不去,后稱病重將死)成語助記:彌天大謊曠日彌久彌留之際欲蓋彌彰歷久彌堅彌天大罪仰之彌高053.莫
1傍晚、黃昏(同暮)2沒有、無3不,不要4沒有誰,沒有什么事物
推導提示:“莫”,即現(xiàn)在的“暮”字,其字形是太陽西沉在荒野草叢中。所以本義是指“日落時分”即“傍晚、黃昏”。由“日落”,太陽不見之義,引申出“沒有、無”的意義,也正因為這樣,莫被借為否定性的代詞“沒有誰,沒有什么事物”。產(chǎn)生這一意義后,為了與“莫”區(qū)別,另造了“暮”字。①沒有(誰),代詞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游褒禪山記〉)
②沒有(什么)
如有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魚我所欲也〉)
③表否定“不”,副詞
雖一毫而莫取
④同“暮”莫春者,春服既成
成語助記:莫名其妙高深莫測莫須有莫衷一是莫逆之交莫衷一是概莫能外諱莫如深一籌莫展歲聿其莫
054.乃
1你2于是,就3才4僅僅5反而
代詞:①你(們)、你(們)的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②副詞,表判斷,相當于“是”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③表承接,就、便、于是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④表時間間隔之長,才、再
斷其喉,盡其肉,乃去(〈黔之驢〉)
⑤表范圍,只、僅僅
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史記〉)
⑥表意外,竟然、卻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⑦表轉折,卻、反而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成語助記:何其相似乃爾勝敗乃兵家常事
055.內
1由外進入2內部、內室3妻妾妻子的親屬4內心5使進入,接納,收容,同“納”
推導提示:“內”的本義是“自外入內”。由此引申出兩個基本的意義:一是“內部、內室”;一是“使進入,接納,”這一意義后寫作“納”。妻妾一般在內室操持家務,很少出門,故古人由把妻妾稱為“內”。后妻子的親屬也用“內”稱呼,如“內侄、內弟”等。①里面
少時,簾內擲一紙出(《促織》)
②內部,常指國內、朝廷內
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隆中對》)
③讓進
毋內諸侯(《鴻門宴》)
④接納、容納
亡走趙,趙不內(《屈原列傳》)成語助記:內外交攻五內俱焚色厲內荏
056.期
1一定的時間、期限2時間、日期3一整年,一整月4穿一周年喪服5約會、約定6期望7限度、限量
推導提示:“期”的本義是“一定的時間、期限”。所以引申為“時間、日期”“約會、約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一整月”的意思。由“約會”又引申出“期望”的意義。①限定或約定的時間
失期,法皆斬(《陳涉世家》
②約會,約定
與老人期,何后也(《史記》)
③期望、希望
帝鄉(xiāng)不可期
讀jī
④一整年、一整月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⑤穿一周年喪服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翻譯:親族間沒有可以穿一年喪服和九個月大功服、五個月小功服的勉強算是親近的人。成語助記:不期而遇遙遙無期
057.奇
1異乎尋常2單數(shù),不成雙3特指軍事上或斗爭策略出人意料的措施4以為奇5命運不好
推導提示:“奇”的本義是“異乎尋?!??!爱惡鯇こ!闭f明是與眾不同的,獨特的,故有“單數(shù),不成雙”之義。在戰(zhàn)爭上,則特指“軍事上或斗爭策略出人意料的措施”。其意動意義則是“以……為奇”。由“不成雙”又引申出“命運不好”之義。①形容詞,特殊的、罕見的
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活板》)
②不平常的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六國論》)
③出人意料的
若兵來則出奇兵擊之(《失街亭》)
④認為奇
大將軍鄧騭奇其才(《張衡傳》)
讀jī
數(shù)詞:⑤單數(shù),與偶數(shù)相對每奇日未嘗不視朝(《資治通鑒》)
⑥零頭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核舟記》)成語助記:奇聞逸事千奇百怪奇恥大辱奇文共賞不足為奇飛將數(shù)奇
058.遷
1變換地方,遷移2調職,可升可降,降則說“左遷”。
推導提示:“遷”的本義是“變換地方,遷移”?!罢{職”正是換一個地方為官。
①泛指遷移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②貶謫,放逐
是夕始覺有遷謫意(貶謫,放逐)《琵琶行并序》
譯文:這天晚上,才感覺到被貶謫的味道
③調動官職,升官
安帝雅(素常)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調動官職)《張衡傳》
譯文:漢安帝常聽說張衡精通天文、歷法等術數(shù)方面的學問,就派官府專車,特地召請(張衡)任命他為郎中,后又升為太史令成語助記:見異思遷安土重遷遷客騷人喬遷之喜孟母三遷時過境遷一日九遷
059.請
1請,請求2請求給予3請允許我
推導提示:“請”的本義是“請,請求?!?,后又引申出“請求給予”義。
①請求,請人做某事
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②請人允許自己做某事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石壕吏》)
③邀請、約請
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請教、請示
俯身傾耳以請(《送東陽馬生序》)成語助記:不情之請請君入甕負荊請罪束緼請火另請高明
060.窮
1阻塞不通2不得仕進,不能顯貴3生活困難,無依靠4走投無路5到盡頭6極、盡
推導提示:“窮”的本義是“阻塞不通”。仕途上不通,則是“不得仕進,不能顯貴”;生活上“阻塞不通”,則是“生活困難,無依靠”。走到“阻塞不通”之處,當然就是“到盡頭”了。由此進一步引申出“走投無路”義,并虛化為程度副詞“極,盡?!?/p>
①處境困難,環(huán)境險惡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②不得志,不顯貴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③貧困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魚我所欲也》)
④阻塞不通,走投無路的
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⑤盡響窮彭蠢之濱
⑥極盡,窮盡,動詞窮島嶼之縈回
⑦尋求到。。。的盡頭欲窮其林成語助記:人窮志短窮形盡相窮兵黷武窮而后工窮寇勿追窮且益堅窮鄉(xiāng)僻壤窮奢極欲窮途末路窮兇極惡窮形盡相窮則思變辭窮理屈白首窮經(jīng)黔驢技窮言有盡而意無窮
61、去:①離開;②距,距離;③除掉,去掉。
例句:⑴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鴻門宴》)
⑵欲呼張良與俱去()。(《鴻門宴》)
⑶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俄椉管幹尽罚?/p>
⑷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項脊軒志》)⑸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⑹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岳陽樓記》)答案:⑴距,距離;⑵離開;⑶離開;⑷離開;⑸除掉;⑹離開。62、勸:①勉勵,鼓勵;②勤勉,勤奮;③勸說。例句:⑴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遙游》)
⑵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⑶荀子《勸()學》答案:⑴勤勉,勤奮;⑵勸說;⑶勉勵,鼓勵。 推導提示:“勸”的本義是“勉勵”,后引申為“勸說、勸導”。63、卻:①退,后退;②使…退,擊退;③推卻,不接受。例句:
⑴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過秦論》)
⑵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孔雀東南飛》)
⑶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琵琶行》)⑷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⑸成語“盛情難卻()”“卻()之不恭”
答案:⑴使…退,擊退;⑵退,后退;⑶退,后退;⑷退,后退;⑸推卻/推卻。
推導提示:“卻”的本義是“退,使退”?!巴恕闭恰安皇埽芙^”形象描繪。退后自然會“回頭”,這不正是頭的“轉折”嗎?故又虛化為表轉折的連詞。64、如:①到……去;②像,如同;③遵從,按照;④連詞,假如,如果;⑤及,比得上。例句:
⑴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⑵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鴻門宴》)⑶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⑷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鴻門宴》)
⑸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
⑹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
⑺母如()其言,附舟詣譚。(06廣東卷《杜環(huán)小傳》)⑻成語“如()法炮制”“如()期舉行”“如()喪考妣”“如()日中天”“如()膠似膝”“如()鳥獸散”“如()數(shù)家珍”“如()湯沃雪”“如()蟻附膻”“如()火如荼”“如()出一轍”“如()雷貫耳”“如()坐針氈”
答案:⑴及,比得上;⑵及,比得上;⑶像,如同;⑷到……去;⑸及,比得上;⑹到;⑺遵從,按照;⑻遵從,按照/遵從,按照/其余都是“像,如同”。
65、若:①像,如,好像;②第二人稱代詞,你,你的;③指示代詞,這,這樣;④連詞,假如,如果;⑤及,比得上。例句:
⑴寡人聞古之賢君,四方之民歸之,若()水之歸下也。(《勾踐滅吳》)
⑵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⑶‘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⑷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鴻門宴》)
⑸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⑹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孔雀東南飛》)⑺成語“安之若()素”“旁若()無人”“若()無其事”
答案:⑴像,如,好像;⑵及,比得上;⑶及,比得上;⑷你;⑸像,如,好像;⑹這樣;⑺像,如,好像/像,如,好像/像,如,好像。66、善:①好,好的,善良的;②好事,好的行為;③動詞,做好;④好好地;⑤善于,擅長;⑥友好,與……交好;⑦認為好,喜好。例句:
⑴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⑵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⑶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諫太宗十思疏》)
⑸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出師表》)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衛(wèi)靈公》)⑺不如因善()遇之。(《鴻門宴》)⑻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⑼成語“善()始善終”“善()罷甘休”“多謀善()斷”
答案:⑴善行;⑵與……交好;⑶喜好;⑷好的意見;⑸好的;⑹做好;⑺好好地;⑻好的/好的;⑼做好/好好地/善于,擅長。
67、少:①稍微;②不多時,一會兒;如“少間”“少頃”“少時”“少焉”“少刻”等詞語都表示這個意思。③輕視,看不起。例句:⑴儒生之徒亦自相少()。(《論衡》)
⑵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莊子·秋水》)
⑶太后之色少()解。(《觸龍說趙太后》)
⑷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⑸成語“少()安毋躁”答案:⑴輕視,看不起;⑵輕視,看不起;⑶稍微;⑷一會兒;⑸稍微。68、涉:①趟水過河,②經(jīng)歷,經(jīng)過;③涉足,進入,到;④涉獵,學習。例句:
⑴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長關。(陶淵明《歸去來兮辭》)⑵循表(順著標記)而夜涉()(《呂氏春秋·察今》)⑶仆自到九江,已涉()三年。(白居易《與元微之書》)⑷球少涉儒()學,善律令。(《后漢書·陳球傳》)⑸成語“跋山涉()水”“遠涉()重洋”“涉()世未深”答案:⑴涉足,進入,到;⑵渡水;⑶經(jīng)歷,經(jīng)過;⑷涉獵,學習;⑸渡水;/渡水/涉足,進入,到。推導提示:“涉”的本義是“徒步渡水”。由“渡”引申出“度過、通過”。進一步引申出“經(jīng)歷”。學習的經(jīng)歷是“涉獵,學習”,經(jīng)歷一些事情必然會與他人有“牽涉,關聯(lián)”。69、勝:①優(yōu)美的;②優(yōu)美的山水或古跡;③shēng,能承擔,能承受;④shēng,盡,完。例句:
⑴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寡人之于國也》)
⑵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
⑶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保ā而欓T宴》)
⑷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滕王閣序》)
⑸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⑹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項脊軒志》)
⑺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陳情表》)
⑻余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
⑼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報任安書》)
⑽成語“名勝()古跡”“引人入勝()”“不勝()枚舉”“舉不勝()舉”
答案:⑴盡,完;⑵盡,完;⑶能承受;⑷優(yōu)美的;⑸盡,完;⑹優(yōu)美的景物;⑺能承受;⑻優(yōu)美的;⑼盡,完;⑽優(yōu)美的山水或古跡/優(yōu)美的山水或古跡/盡,完/盡,完。推導提示:“勝”的本義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堅持到最后(即“盡”)并“勝過、超過”他人而取得最后的“勝利”,勝利當然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宴會,勝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優(yōu)美的山水古跡”。70、識:①知識,見識;②zhì,記,記住;③zhì,標記。例句:⑴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⑵吏以告泚,泚取視,其故封識()具存。(《段太尉逸事狀》)⑶成語“博聞強識()”“遠見卓識()”答案:⑴記,記?。虎茦擞?;⑶記/見識。推導提示:“識”的本義是“知道,認識,能辨別”。既然“知道”,當然就能“記住”。為了更好的記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標記”,故又有“標記”的意義。71、使:①派,派遣;②使,讓;③使用,使喚,驅使;④出使;⑤使者;⑥官名,如轉運使、節(jié)度使、按察使等;⑦連詞,假使,假若。例句:
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鴻門宴》)
⑵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阿房宮賦》)⑶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勸學》)⑷妾不堪驅使()(《孔雀東南飛》)⑸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蘇武傳》)⑹成語“頤指氣使()”答案:⑴派,派遣;⑵假使,假若;⑶使,讓;⑷使喚,驅使;⑸使者;⑹使喚,驅使。推導提示:“使”有兩個基本義:一是連詞,假使;一是叫,讓。由“叫,讓”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嗎?),進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臣”。72、是:①正確;②認為……正確;③指示代詞,這,這個,這樣,這時;④表示判斷;⑤賓語前置的標志,用在賓語前置的倒裝句中;⑥【于是】:⑴連詞,表承接,與今義相同;⑵在這時;在這(方面、事等);⑶對此。例句:
⑴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⑵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保ā豆讶酥趪病罚?/p>
⑶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項脊軒志》)
⑷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⑸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赤壁賦》)
⑹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
⑺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滕王閣序》)
⑻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⑼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過秦論》)
⑽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過秦論》)
⑾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游褒禪山記》)⑿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捕蛇者說》)⒀成語“是()可忍,孰不可忍”“自以為是()”“一無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B3715T 73-2025沙土地變竹栽培養(yǎng)護技術規(guī)程
- 親子收養(yǎng)合同協(xié)議書1
- 個人電子產(chǎn)品購銷合同范本
- 上海市飼料添加劑購銷合同標準模板
- 中小企業(yè)融資合同及相關附件
- 中小企業(yè)短期借款合同范本
- 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度團體福利保險合同全文
- 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團體福利保險合同條款解析
- 中央空調系統(tǒng)工程合同范本
- 人力資源合同管理(四):就業(yè)穩(wěn)定與成長
- 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概述課件
- 人美版初中美術知識點匯總九年級全冊
- 2022中和北美腰椎間盤突出癥診療指南的對比(全文)
- 深度學習視角下幼兒科學探究活動設計
- 乳房整形知情同意書
- 全國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申報系統(tǒng)填報指南
- GB/T 18344-2016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guī)范
- 青島版科學(2017)六三制六年級下冊第2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全單元課件
-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考試(真題)
- 關漢卿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
- 編本八年級下全冊古詩詞原文及翻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