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強浮力練習鞏固強化帶答案_第1頁
壓強浮力練習鞏固強化帶答案_第2頁
壓強浮力練習鞏固強化帶答案_第3頁
壓強浮力練習鞏固強化帶答案_第4頁
壓強浮力練習鞏固強化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壓強和浮力》高頻考點1壓強1.下列事例中,了減小壓強的是()A.書包要用寬的背帶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紋C.菜刀要經(jīng)常磨一磨D.攔河壩修成上窄下寬的形狀.總重量為700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枚雞蛋上,雞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內(nèi).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雞蛋的,從而減小壓強來保護雞蛋.如果腳與雞蛋的總接觸面積約為1.4x10-3m2,此時腳對雞蛋的壓強為Pa..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guān)系”時,分別采用如圖甲、乙所示的兩種方法,用兩只手的食指分別壓在鉛筆的兩端.(1)(填“甲”或“乙”)的方法是不合理的;該方法未控制相等.⑵圖甲中,鉛筆筆尖的面積是0.5mm2,兩手指均用2N的力壓鉛筆的兩端,則筆尖對手指的壓強是Pa.甲 乙高頻考點2液體壓強.如圖所示,甲、乙、丙是三個質(zhì)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裝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A.甲最大 B.乙最大C.丙最大 D.一樣大.如圖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積為S,在容器中裝入某種液體,液體的重力為G,密度為P,深度為h,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和壓力分別為()Pgh和GGS和PghS D.Pgh和PghS6.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因素.D7.下列圖例能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AA.書包帶較寬D7.下列圖例能說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AA.書包帶較寬C.水壩下部較寬8.如圖所示,研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guān)系的是()甲 乙 丙(1)在圖乙中,將橡皮膜先后放在a、b位置處可知,同種液體,越大,壓強越大支持該結(jié)論的實驗現(xiàn)象是:.⑵為了探究液體密度對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影響,還需將橡皮膜放在圖丙中(填“c”或"d”)位置處.高頻考點3氣體壓強B CB.熱氣球升空D.紙片托水.我國完成了速度超過400km/h的高鐵交會試驗,兩列高速運行的列車交會過程中,產(chǎn)生“強吸力”的原因是兩車之間的空氣()A.流速大,壓強大 B.流速小,壓強小C.流速大,壓強小 D.流速小,壓強大.到云南旅游的北方游客在當?shù)鼐筒蜁r,經(jīng)常會感覺米飯夾生或不熟,是因為當?shù)睾0屋^高,氣壓較(填“高”或“低”),使水的沸點(填“升高”或“降低”)的緣故..如圖所示,王老師在圓柱形玻璃杯內(nèi)裝滿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緊貼水面蓋住杯口,壓緊后將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會掉下來.接著將倒置的杯子懸掛在玻璃鐘罩內(nèi),封閉鐘罩后用抽氣機持續(xù)抽出鐘罩內(nèi)的空氣,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總質(zhì)量為100g,倒置后杯和水與塑料片的接觸面積為12.5cm2.(不考慮分子間的作用力)(1)塑料片不掉下來說明了的存在,通過計算可知,當鐘罩內(nèi)氣壓降到Pa時,塑料片會掉下.(g取10N/kg)⑵王老師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抽氣至鐘罩內(nèi)氣壓為30kPa時,玻璃杯內(nèi)出現(xiàn)了一些小氣泡,繼續(xù)抽氣至鐘罩內(nèi)氣壓為8kPa時,塑料片就掉下了.請你對此時塑料片掉下的現(xiàn)象作出合理的解釋:.高頻考點4浮力12.為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將電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調(diào)零,然后將溢水杯放到電子秤上,按實驗操作規(guī)范將溢水杯裝滿水,再用細線系住鋁塊并將其緩慢浸入溢水杯中.如圖所示,鋁塊始終不與溢水杯接觸.則下列四個選項中,判斷正確的是()A.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與鋁塊未浸入水中時相比,水對溢水杯底的壓力變小B.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與鋁塊未浸入水中時相比,水對溢水杯底的壓強變大C.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繩對鋁塊的拉力等于鋁塊排開水的重力D.鋁塊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與鋁塊未浸入水中時相比,若電子秤示數(shù)不變,則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13.瀘州沱江二橋復線橋施工時,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構(gòu)件,如圖甲所示,一密度為3.0x103kg/m3的密閉正方體構(gòu)件被鋼繩緩慢豎直吊入江水中,在勻速沉入江水的過程中,構(gòu)件下表面到江面的距離h逐漸增大,正方體構(gòu)件所受浮力F隨h的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取g=10N/kg,江水的密度0水=1.0x103kg/m3)()A.當h=1m時,構(gòu)件恰好浸沒在江水中B.當h=2m時,構(gòu)件所受的浮力大小為2.4x105NC.當h=3m時,構(gòu)件底部受到江水的壓強大小為2.0x104PaD.當h=4m時,構(gòu)件受到的鋼繩的拉力大小為1.6x105n.一重物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2N,將重物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2N,此時重物所受浮力為N;若改變重物浸沒在水中的深度,重物所受浮力大小..同學們用空塑料瓶和細沙等實驗器材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g取10N/kg,「水=1.0x103kg/m3)同學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提出了如下三種猜想,并舉出了相應(yīng)的實例.猜想一:浮力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有關(guān).實例:鐵塊在水中下沉,木頭可以浮在水面上.

猜想二: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實例:雞蛋在水中下沉,在鹽水中可以浮起來.猜想三: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實例: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感覺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大.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同學們選擇了裝入細沙的塑料瓶和其他實驗器材進行探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0.4N0.06Nch黃0.06Nch黃(Spsaaa b c d e(1)根據(jù)步驟d和(填序號),可以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⑵根據(jù)步驟c和d可以驗證猜想三是(填“正確”或“錯誤”)的,對該猜想的對應(yīng)實例,合理的解釋是.⑶要驗證猜想一是否正確,可以在塑料瓶中后再進行探究⑷同學們討論認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實例反映了物體的沉與浮可能與密度有關(guān),要選用一個能漂浮在圖e中鹽水面上的物體,該物體的密度應(yīng)小于g/cm3(計算結(jié)果保留1位小數(shù)).高頻考點5物體的浮與沉.在水中,魚、漂浮的木頭、靜止在水底的石頭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對石頭的壓強比對木頭的小B.木頭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C.魚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水的重力D.石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小明自制了一個簡易實用的“救生圈”,用一個三通塑料管將3個大號空塑料瓶固定,如圖所示.已知每個空塑料瓶的體積是2L,則此“救生圈”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為N(忽略三通塑料管和繩子的體積,g取10N/kg).扔到水中救人時,人和“救生圈”漂浮在水面上所受的總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總重力.若在該“救生圈”上固定更多的空塑料瓶,使用時可(填“增大”或“減小”)浮力.

.將一物塊A輕輕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將其輕輕放入盛滿酒精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則A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N,A的體積是cm3.(酒精的密度是x103kg/m3,g取10N/kg).如圖所示,將物體,放入水中時懸浮,將物體B放入水中時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將物體A置于物體B上再放入水中時,物體B有三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水面,則兩物體的體積匕VB=,物體B的密度是kg/m3.高頻考點6壓強與浮力的綜合計算.如圖所示,將邊長為的實心正方體木塊輕輕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木塊靜止時,從杯中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0.1kg.(g取10N/kg),求:(1)木塊受到的浮力;(2)木塊的密度;⑶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某同學制作了一個“浮子”.他用質(zhì)量為2m、高為"、橫截面積為2S的質(zhì)地均勻?qū)嵭膱A柱體,將其中間挖掉橫截面積為S、高為h的圓柱體,做成“空心管”;然后用另一個不同材質(zhì)、質(zhì)地均勻的實心圓柱體將管的空心部分恰好填滿,做成“浮子”,如圖甲所示.將“浮子”放入盛有足量水、底面積為S0的圓柱形薄壁容器中,“浮子”剛好懸浮在水中,如圖乙所示.已知水的密度為0,請解答下列問題:(1)該“浮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⑵實驗中,組成“浮子”的“空心管”和“填充柱體”在水中完全脫離,致使容器中水面高度發(fā)生了變化,待水面恢復穩(wěn)定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了多少?參考答案.A.受力面積5x105.(1)乙壓力⑵〃=4x106Pa.A5.D.(1)深度橡皮膜所處深度越深,U形管內(nèi)液面高度差越大(2)c.D8.B9.C.低降低.(1)大氣壓800⑵答案一:由于空氣進入玻璃杯,使杯內(nèi)水對塑料片向下的壓強增大,大于原來塑料片會掉下時水對它向下的壓強.答案二:由于空氣進入玻璃杯,使杯內(nèi)水對塑料片向下的壓強增大,導致鐘罩內(nèi)氣體托住塑料片向上的壓強大于原來塑料片會掉下時氣體對它向上的壓強(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12.D13.D0.8不變(1)e⑵錯誤人在下蹲時,排開水的體積增大,浮力增大⑶增加或減少細沙(4)1.1C60 等于增大0.72 801:60.5x103⑴F浮=6排=加排g=0.1kgx10N/kg=1Nm G F 1Np=^木=^木=^浮= -=0.8x103kg/m3(2)木V gVgV10N/kgx(0.05m)3⑶由于木塊漂浮,根據(jù)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木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