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育課件_第1頁
統(tǒng)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育課件_第2頁
統(tǒng)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育課件_第3頁
統(tǒng)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育課件_第4頁
統(tǒng)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3課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

一二三一、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稱帝,定都應天府,國號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2.廢丞相,設內閣(1)明太祖為加強皇權,廢除宰相制度,皇帝直接領導六部等具體職能部門。(2)明成祖時選拔一些文官到文淵閣值班,形成一個常設的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機構,稱“內閣”。其官員稱為某殿或某閣大學士,主要替皇帝瀏覽百官奏章,草擬處理意見,稱為“票擬”?;实墼儆眉t筆正式批復奏章,稱為“批紅”。3.宦官專權:明朝中后期,宦官比內閣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內廷宦官機構司禮監(jiān)獲得了協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紅的權力,還負責提督東廠和控制錦衣衛(wèi),對官民的言行進行監(jiān)視、偵查,有權逮捕、施刑。一二三知識拓展中國古代宦官專權進而外戚干政局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專制皇權的存在,一旦皇帝不能控制權力,就容易大權旁落,被宦官或外戚掌權。一二三二、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1.鄭和下西洋(1)目的:“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2)過程:鄭和先后七次率船隊出海,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3)結果: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后來未能持續(xù)。(4)意義:鄭和下西洋是世界歷史上空前規(guī)模的遠洋航行,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于半個多世紀之后的歐洲遠洋航海家的航行。一二三2.戚繼光抗倭:從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盜在我國東部沿海騷擾,被稱為“倭寇”。明廷派遣大將戚繼光等人平倭,經過長時間戰(zhàn)斗,東南沿海的形勢才穩(wěn)定下來,朝廷逐漸放松了對私人海外貿易的限制。3.歐洲殖民者的掠奪(1)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取得了在濠鏡澳(今澳門)的租住權。(2)荷蘭和西班牙分別占據臺灣島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蘭擊敗,退出臺灣。一二三三、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1.明朝的邊疆關系(1)與蒙古①元朝滅亡后,蒙古人逐漸形成韃靼、瓦剌兩大集團。為防御他們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長城。②明中期,瓦剌曾經在戰(zhàn)役中俘獲明英宗。③1571年,韃靼首領俺答汗與明朝訂立和議,接受明朝冊封。雙方恢復并擴大貿易關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維持了和平局面。(2)與西藏:藏族地區(qū)在明朝稱為烏思藏。明廷封授當地的僧俗首領法王、王等稱號。設立行都指揮使司等機構管理西藏軍民事務,任用藏族上層人士進行管理。(3)東北:在黑龍江流域設立奴兒干都司進行管理,并對東北女真各部落首領封授官號。一二三2.明朝的滅亡:明朝末年政治黑暗,天災不斷。1644年,農民軍首領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攻占北京,明朝滅亡。3.清朝建立(1)清朝建立:16、17世紀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領努爾哈赤逐漸統(tǒng)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大金。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2)清軍入關:1644年,清軍打敗李自成,進入山海關,進占并遷都北京,逐漸確立在全國的統(tǒng)治。

探究點一探究點二

明朝廢丞相、設內閣

史料實證史料一(明太祖說)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比喻抗衡,不相上下),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痘拭髯嬗枴肥妨隙藝L謂輔臣(內閣大臣)擬旨,幾于擅國柄,乃大不然。見其所擬,帝一一省覽審定。有不留數字者,雖全當帝心,亦必更易數字,以示明斷。有不符意,則駁使再擬。再不符意,則譙讓(責問)隨之矣,故閣臣無不惴惴懼者?!痘拭鞔笳洝诽骄奎c一探究點二讀史技巧史料一朱元璋闡述了廢除丞相的原因。史料二中抓住關鍵信息“內閣大臣”“帝一一省覽審定”“有不符意……責問”進行分析?;犹骄?1)結合史料一,分析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的理由并說明其根本目的。(2)有人認為內閣首輔就是丞相,這種看法正確嗎?結合史料二進行說明。提示(1)朱元璋認為丞相專權亂政,導致政局不穩(wěn);皇帝總攬大權,加強君主專制。(2)不正確。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采納最終還要取決于皇帝的批紅。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歷史解釋宰相制與明朝內閣制的異同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它維系了君主絕對權力,不但加強了君主對全國有效的統(tǒng)治,而且進一步鞏固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其與宰相制的區(qū)別如下:探究點一探究點二

典例剖析例題1內閣在明朝最高行政權力運行過程中,于裁決權和執(zhí)行權之間構成一中介程序,緩和了君主個人意志與國家機構職能之間的對立。這表明明朝內閣制(

)A.導致國家政治日益黑暗B.有利于國家機器合理運作C.解決了權力之間的矛盾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專權題目立意本題考查內閣的作用及對內閣這一機構的準確認識和評價能力。探究點一探究點二解題指導

答案B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明朝的海上交通的發(fā)展

史料實證史料當世界變革的序幕尚未揭開之前,即15世紀上半葉,在地球的東方,在波濤萬頃的中國海面,直到非洲東岸的遼闊海域,呈現一幅中國人在海上遠航的圖景,這一光輝燦爛的景象,就是鄭和下西洋?!幾岳罴s瑟《中國科學技術史》自從人類有文明以來,文明之間的交流與交匯,在整個明代的交流與交匯史上,唯有以鄭和為代表的中華民族對外交往最文明。因為,它是和平?!贝笄靶iL何川文哥倫布以后,有無量數之哥倫布,達·伽馬以后,有無量數之達·伽馬,而我則鄭和以后,竟無第二之鄭和?!簡⒊骄奎c一探究點二讀史技巧史料展示了著名學者對鄭和下西洋的評價,說明了它的歷史地位?;犹骄扛鶕妨?簡要評價鄭和的航?;顒?。提示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促進了中外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但是由于政府統(tǒng)治腐敗,明朝海防松弛,國力漸衰,最終難以為繼。探究點一探究點二歷史解釋鄭和下西洋的意義(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2)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散財之舉給南洋、西洋各國帶來了經濟實惠。(3)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舉。(4)由于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經濟目的,沒有發(fā)動民間的商業(yè)貿易,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給明朝帶來什么經濟實惠,于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后,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持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探究點一探究點二典例剖析例題2明初的造船業(yè)曾居世界首列,廣東的廣州,福建的漳州、泉州,浙江的明州(寧波),山東的登州,河北的直沽,遼寧的金州等沿海多地造船業(yè)都很發(fā)達。永樂初,命福建造海船137艘,永樂五年,又下令改造海船249艘。這一狀況可以說明明初(

)A.海外貿易不斷拓展的狀況B.朝廷鼓勵民間海外貿易C.實行了較寬松的海禁政策D.官方遠洋航海規(guī)模宏大命題立意本題通過明朝造船業(yè)的發(fā)展,考查明朝對外遠洋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對史料的解讀。探究點一探究點二解題指導

答案D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二、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三、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元末農民起義一、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1.廢除宰相制度中書門下三公與尚書省長官中書省長官三省長官三公丞相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宰相權力過大,妨礙皇權集中閱讀材料,分析朱元璋廢宰相的原因。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并不曾設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皇明祖訓·祖訓首章》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煸懊魈嬷煸埃?328—1398年)吏戶禮兵刑工皇帝中書省內閣內閣只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機構不能獨立處理政務殿閣大學士宰相內閣官階地位權力來源權力宰相與內閣職權情況對比表內閣是君主專制加強的產物高低有議政權、監(jiān)督百官執(zhí)行權票擬權官僚制度所賦予皇帝的信任和支持法定的最高行政官員皇帝的顧問和侍從人員一、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1.廢除宰相制度和建立內閣2.宦官專權人主不親政事,故事權下移,長君在御,尚以票擬歸內閣,至荒主童昏,則地近者權益專,而閣臣亦聽命矣?!w翼《廿二史札記》卷三三《明內閣首輔之權最重》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通政司司禮監(jiān)皇帝司禮監(jiān)內閣票擬司禮監(jiān)皇帝批紅司禮監(jiān)通政司司禮監(jiān)內閣票擬司禮監(jiān)代批紅內閣內閣一、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二、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1.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航線圖鄭和下西洋哥倫布航海首航時間1405年1492年航行次數74船只數量最多有200多艘3—17艘船只大小大寶船長151.8米寬57米長24.5米,寬6米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美洲隨行人數達27000多人1000多人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對比表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從中國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完成“鑿空之旅”,到明代鄭和七下西洋留下千古佳話……這些開拓事業(yè)之所以名垂青史,使用的不是戰(zhàn)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暯健耙粠б宦贰备叻逭搲_幕式主旨演講戚繼光抗倭(中國地圖出版社)3.西方殖民者東來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借口需要停泊、晾曬貨物等,并許諾繳納租金,“求于近處泊船”,經澳門守澳官王綽代為申請,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澳門。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臺,設官置署,筑室建房,進行移民,澳門逐步淪為西方殖民者第一塊在華殖民地?!幾耘碛隆睹魇贰?.西方殖民者東來西班牙占荷蘭占16世紀臺灣形勢圖(中國地圖出版社)當此夷初至內地,海上官軍素不習見,且狀貌服飾非向來諸島所有,亦未曉其技能,輒以平日所持火器遙攻之。彼姑以舟中所貯者相酬答,第見青煙一縷,此即應手糜爛,無聲跡可尋。徐徐揚帆去,不折一鏃,而官軍死者已無算。海上驚怖,以其須發(fā)通赤,遂呼為紅毛夷云……自此夷通市,遂得彼所用諸礮,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盡傳其精奧,已足憑為長城矣?!虻路度f歷野獲編》荷蘭的火器制造技術已經明顯領先于中國一、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二、海上交通與沿海形勢三、內陸邊疆與明清易代1.北部邊防的壓力與對策1.北部邊防的壓力與對策明朝形勢圖(人民教育出版社)俺答封貢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第一,結束了蒙古各部與明朝近二百年兵戈相加的對立局面。第二,促進了蒙漢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第三,再一次確立了蒙古各部與中央政權的從屬關系,從長遠看對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鞏固有重大意義?!跆煊?、高壽仙《明史:多重性格的時代》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奠定了基礎2.對西南藏族地區(qū)的管理烏思藏都司明朝形勢圖(人民教育出版社)3.對東北地區(qū)的統(tǒng)治措施明朝形勢圖(人民教育出版社)閱讀表格,概括明朝經略邊疆措施的特點。明朝經略邊疆的措施表(部分地區(qū))地區(qū)措施北部筑長城,俺答封貢西南封授僧俗首領,設立行都指揮使司,任用藏族上層人士管理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封授女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