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基礎知識_第1頁
格律詩基礎知識_第2頁
格律詩基礎知識_第3頁
格律詩基礎知識_第4頁
格律詩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格律詩基礎知識:格律,就是格和律的合稱。格:平仄、字數(shù)、對、粘、對偶、壓韻、起、承、轉(zhuǎn)、合,合稱為“格”。對,即平仄相對。粘,也是平仄相粘都是指每一句在2、4、6位置上相對或相粘的平仄規(guī)則。對偶,是指詞性的對仗,詞語或短句結(jié)構(gòu)的相稱。押韻,是為了達到詩詞整體的音律和諧,而人為地要求詩句尾字要符合統(tǒng)一的韻字法度。簡單地說就是指詩句韻字的選取。那么,今天在講律詩的起承轉(zhuǎn)合之前,我們先學一下流水對(對聯(lián)的一種),這對寫詩很有幫助。流水對:是指對偶的詩句在詩意上就像流水一樣,上流下接,不能截斷。因此,在形式上雖然分成兩句,但意思卻互相連貫,換句話說就是把一個意思分成兩句話說,上下緊密結(jié)合,互為因果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義就不完整了,如杜甫:如:忽聞哀痛詔,又下盛明朝.又:可惜歡吳地,都非少壯時.又: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再舉例說明“請看石上藤蘿月,己映洲前蘆荻花”、“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典型的流水對上下句用連詞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話分兩半說。例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駱賓王)請看石上藤蘿月,己映洲前蘆荻花。(杜甫)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元稹)很多流水對上下句分別是兩個連貫的動作。例如: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孟浩然)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與流水對相反,對偶時如對出了兩個意思不相貫通的句子,則稱為并肩對,往往顯得板正生硬。并肩對跟犯了相隔的對聯(lián)差不多。流水對在律詩對聯(lián)中最受人欣賞,藝術(shù)性較高,是比較不容易弄出來的一種對子。一首詩里面有了一聯(lián)的流水對,就顯得靈動了許多。關于流水對,有這樣一些說法:“古人律詩中之流水對,常為難得之佳聯(lián),即因其一氣呵成,暢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韻天成也?!薄傲魉畬κ挂皇自娊Y(jié)構(gòu)緊湊,如果是用在擔當著拓轉(zhuǎn)詩意的重任的頸聯(lián),常可使整首詩意像流動,習習欲飛?!泵骱鸷唷短埔艄锖灧ㄎ⑷罚骸皣烙鹎湟詣⒓固摗疁胬饲f里,日夜一孤舟'為十字格,劉長卿:‘江客不堪頻北望,塞鴻何事又南飛'為十四字格。謂兩句只一意也,蓋流水對耳。”清沉德潛《說詩日卒語》卷上:“〔五言律)中聯(lián)以虛實對、流水對為上?!弊⒁猓毫魉畬ν霈F(xiàn)在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中。在上面的講解中,提到了兩個新名詞“頸聯(lián)”“尾聯(lián)”,這就是引出我們今天所講的律詩的“起承轉(zhuǎn)合”概念。所謂的“起承轉(zhuǎn)合”其實就是指律詩的首聯(lián)、頷聯(lián)(頜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绰稍姼袷嚼樱浩狡截曝破狡截脾伲曝破狡截曝破舰?。仄仄平平平仄仄③,平平仄仄仄平平④。平平仄仄平平仄⑤,仄仄平平仄仄平⑥。仄仄平平平仄仄⑦,平平仄仄仄平平⑧。我們把①②句叫做首聯(lián),也叫起聯(lián)。把③④句叫做頷聯(lián),也叫承聯(lián)。把⑤⑥句叫做頸聯(lián),也叫轉(zhuǎn)聯(lián)。把⑦⑧句叫做尾聯(lián),也叫合尾聯(lián)或收尾。律詩要求承聯(lián)和轉(zhuǎn)聯(lián)必須采用對仗的形式。有時由于首聯(lián)已經(jīng)對仗了(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其一,平起仄收;其二,仄起仄收),頷聯(lián)可以不對仗,稱為偷春體。但頸聯(lián)是一定要對仗的。這是重點我們現(xiàn)在學到了很多關于律詩概念性的知識,可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會簡單的寫作。從現(xiàn)在起,我們就要運用我們所學到的知識來探討如何去寫作了。下面說說如何寫作談到寫作,我要說一點,就是律詩由于篇幅短小,七律不過才56個字,根本無法與現(xiàn)代詩歌、散文相比。那么,律詩卻能在如此小的篇幅里,蘊涵著深厚的情感和暢達的思想智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以小見大,是以情感人。一支花開而知春來,一葉凋零而知秋近。一滴淚能釋千古愁,一展眉峰能悅滿懷情。那么律詩是怎樣做到以小見大,以情感人的呢?寫一首律詩,一定要做到謀篇在先,動筆在后。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寫作的目的,想寫什么,打算怎么樣寫,主題是什么,想達到什么樣的目的。為了保證思路完整,脈絡清晰,讓讀者讀著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先交代什么,后交代什么,這順序不能亂。比如你想表達對春天處處生機勃勃的贊美之情,你不能一開篇就只考慮你的感受,就“啊,多么美好的春天啊”。這樣寫就是把你的所見所聞省略掉了,你沒有把文字當作向?qū)碜屪x者看出你的所見所聞。所以,你應該首先寫出你所處的地點,該地點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引發(fā)了你對春天的贊美之情。這樣寫就是把你的所見所聞省略掉了,你沒有把文字當作向?qū)碜屪x者看出你的所見所聞。所以,你應該首先寫出你所處的地點,該地點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引發(fā)了你對春天的贊美之情。那么,律詩卻能在如此小的篇幅里,蘊涵著深厚的情感和暢達的思想智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這就是詩的邏輯性。所以寫詩一定要遵守的原則是:情要有景做鋪墊;景要靠情去升華。另外,在作品中一定要表達你的真情實感,只有真感情,你的作品才會打動人。沒有感情的湊字,文字是苦澀凝滯的。我們要用情感讓文字在你的筆下活動起來,興奮之時,文字在舞蹈;苦悶之處,文字也在淺愁。所以寫詩一定要遵守的原則是:情要有景做鋪墊;景要靠情去升華。按照這個原則去寫不然,你沒有感情的湊字,不僅你感到受罪,文字也會跟著疲憊。讀者呢,能有啥心思去品讀呢?還有一點,就是你看到的景物取舍方面,也要用心去選擇,把對你欲抒發(fā)的情感有用的景物挑選出來作為重點描寫,這對于你的作品吸引人有很大幫助。景物要選擇吸引眼球的景物如果是見到什么寫什么,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勢必會造成文理的混亂。你寫不明白,讀者就沒辦法讀明白。有時作者寫的東西,作者心里是很清楚的,可是讀者卻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其原因可能就是章法出了問題。律詩的起、承、轉(zhuǎn)、合就是一種章法。我們重點講景+情的章法,而情+景的章法作為知道就可以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前四句寫景物,后四句抒情景+情就是景語+情語。起承轉(zhuǎn)合所謂起,就是把想要說的事情,想一個辦法開個頭。用這個話頭,來引出下面想說的話來。說明時間,地點所謂承,就是承接開頭的話題,自然地按著順序往下說。承句的結(jié)尾,自然的為轉(zhuǎn)句做鋪墊,這樣就流暢的進入轉(zhuǎn)句了所謂轉(zhuǎn),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說自話,全是流水帳,要制造些波瀾。表面意思是往遠了扯,但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是緊密地含在里面的。所謂合,就是不能話題扯得過遠,要結(jié)束了,總要回過頭來,做個總結(jié),才算完整。轉(zhuǎn)句是抒情句也就是描述人的情感要是能借景述人,效果會更好合句,是終結(jié)句也是展現(xiàn)詩的詩魂的關鍵句景+情的章法要求:1、 律詩的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必須是景語,也就是說律詩的起句和承句必須是景語。2、 律詩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應該是情語,也就是說律詩的轉(zhuǎn)句和合句應該是情語。我們初寫律詩的朋友,應該做到:律詩的起句寫景要娓娓道來,千萬別著急。律詩的承句一定要聯(lián)接起句的景,不能發(fā)生斷裂。律詩的轉(zhuǎn)句一定要另辟蹊徑,別開一面,但中心思想不變。律詩的合句一定要收得回來,而不能悄然隱匿或偏離中心思想越走越遠。中心思想在尾聯(lián)下面我們舉例說明:白居易的七律《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 律詩的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必須是景語,也就是說律詩的起句和承句必須是景語。2、律詩的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應該是情語,也就是說律詩的轉(zhuǎn)句和合句應該是情語。(注意,大家以后律詩的8句排列格式最好是這樣的)第一、分析詩的寫法這首詩作于長慶三或四年(公元823或824年)春,白居易時任杭州刺史,因為題目里已經(jīng)交代了地點錢塘湖(西湖),時間是春,行就是游覽。所以下面對于時間、地點、干什么的交代就不是很重要了,而是直接寫所見所感?!肮律剿卤辟Z亭西”就是很好的起筆。大家看標題交代了時間是春,地點是錢塘湖它緊接著題目而寫,先交代作者游覽的具體地方是“孤山寺,賈亭”,孤山位于后湖與外湖之間,峰巒聳立,山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臨覽勝的好地點。賈亭在當時也屬于西湖名勝。北和西是指白居易游覽到具體方位?!八娉跗皆颇_低”是說白居易在登臨名勝后看到的當然是西湖的水了,因為是春季,正式湖水漲潮的時候,所以詩句中用“初平”來形容。每字皆有深意湖水初平,水光瀲滟,與天邊重重疊疊的白云相互連接、相互映襯。白居易把湖水波光白云的倒影作為云腳來比喻一點也不過分?!暗汀?,水中白云的倒影當然比天空的白云低了。大家看首聯(lián)是不是景語?第二、我們來復習一下前面學過的“對”,“孤山寺北賈亭西”每個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水面初平云腳低”每個字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平。我們看下句第2、4、6字的平仄與上句第2、4、6字的平仄是相對的,符合律詩要求。后面的詩句,每兩句相對也是一樣的。頷聯(lián)“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蔽抑v慢點希望大家能聽懂我們看,頷聯(lián)與首聯(lián)之間是否發(fā)生了斷裂其次,我們分析頷聯(lián)是不是景語?很明顯,這兩句也是很直觀地寫白居易所見“早鶯在樹上鳴叫,燕子在岸邊銜泥”,沒有一點情語的痕跡。所以頷聯(lián)依舊是景語第三,我們來復習一下前面學過的“粘”,“水面初平云腳低”每個字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幾處早鶯爭暖樹”每個字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仄仄。我們看下句第2、4、6字的平仄與上句第2、4、6字的平仄是相同的,這就是下句與上句相粘了。符合律詩要求。后面還有兩處相粘也同理。第四,我們分析頷聯(lián)的邏輯性。白居易用了“幾處”早鶯而不是“處處”早鶯,用了“誰家”而不是“家家”。這里面其實包含著邏輯關系,如果用“處處”那么便不能與“早鶯”相匹配,“處處”說明鶯鳥已經(jīng)很多了,這也不是初春的景象,同時也與首聯(lián)的“水面初平”自相矛盾。同理用“誰家”而不用“家家”也是這個道理。另外這個邏輯關系還延伸到頸聯(lián)之中。頸聯(lián)“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看看邏輯性“漸欲”“才能”這個兩個詞的使用,說明花開的還不是很多,草長的還沒有很高,“漸欲”和“才能”,漸:副詞,漸漸的。這個就是我說的借景抒情欲:副詞,將要,就要才能:剛剛能夠夠上這也是初春的景象,與“水面初平”是相符合的。2、 我們分析頸聯(lián)是不是情語。白居易從前面兩聯(lián)中的觀景,一下子進入到思景,是主觀意識的推斷了,那么我們把這種進入到主觀意識的語言稱之為情語。這就是說頸聯(lián)是情語。符合律詩景+情格式的要求。我們把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結(jié)合起來看看是否對仗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3、 依據(jù)我們學過的對聯(lián)的對仗知識來斷定,這兩聯(lián)符合對仗要求。這里說一點,對聯(lián)的對仗要求的比較嚴格,而律詩中的對偶要求的不是很嚴格,寬對則可;但是最好還是嚴格一點,看上去更美。4、我們看看頸聯(lián)是否與前面的內(nèi)容發(fā)生了斷裂。我們看到頸聯(lián)仍然圍繞著西湖而言的,所以并沒有斷裂。尾聯(lián)“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边@里是全詩的一個總結(jié)。也就是體現(xiàn)詩的詩魂啊用了一種收網(wǎng)的方式概括前面的所見所思。這里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湖東”的方位詞與起句中的“賈亭西”遙遙相對,白居易站在賈亭面朝西看西湖,是以白居易為中心點,那么湖岸就在白居易的西面,但是如果以西湖為中心點,那么白居易看到的自然是西湖東岸了。所以,在尾聯(lián)中又使用了主體換位的方法進一步表達。而白沙提也正是湖東的景觀。這正是給全詩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這首詩由淺入深,借景抒情,從景色中抒情,又從情中映景,以景色做結(jié),顯得輕快明麗。這首作品采取了正敘的手法。不過,在其他的作品中除了正敘外,還有倒敘和插敘等等?,F(xiàn)在我們繼續(xù)分析例詩是李白的《送友人》送友人李白(起句)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承句)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轉(zhuǎn)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合句)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句的東城就是實景,而山和水就是虛景,實景給人物的出場搭建的場地,虛景為實景的延伸或擴張營造的空間。承句在整首律詩中起到的作用是承景起情,承句就是我剛說的在景句的基礎上,為情做鋪墊使其流暢的進入情句“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從這句的前半句,我們仿佛看到兩人依依惜別的場面,這就是一個特寫。那么后半句就是把這種惜別的場景發(fā)展到一個極致。船起錨了,朋友走了,這個景就會滲進李白的心里去了,寫到一個景盡意未止的深度。船又映襯了起句的景“白水”。轉(zhuǎn)句的情是從起句、承句中的意象生發(fā)出來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轉(zhuǎn)句銜接了承句中的“孤蓬”不過在轉(zhuǎn)句中,李白巧妙地使用比擬的手法,把“孤蓬”擬為“游子”,但是“游子”也不能更好地抒發(fā)情感,李白又從“游子”處使用了一個比喻來伸發(fā)出另一個意象,這個意象就是“浮云”,這樣,在承句與轉(zhuǎn)句之間就形成了這樣的變換模式“孤蓬一游子—浮云。大家看,“游子”這一層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是不是暗中被引向了“浮云”這種意象了,暗轉(zhuǎn)景境的過程就是抒情的開始,也就是說詩句從景語過度到情語的過程。這個過度要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是由景物而生發(fā)情感的聯(lián)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