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后至今歷史自選new_第1頁
2009年后至今歷史自選new_第2頁
2009年后至今歷史自選new_第3頁
2009年后至今歷史自選new_第4頁
2009年后至今歷史自選new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號:09“歷史上辰大改革回眸”模塊(io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高祖(孝文疥)初謀向遷■恐眾心戀舊?乃示為大懼■因以脅定群枷。外謀南伐■其實遷也。舊人懷土■多所不愿,內怦南征,無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陽°——《魏書》材料二:北魏遷都后“洛陽大市,周同百里”廣青槐前陌,綠樹雄庭■天下難得之貨成悉在焉。"“蔥冷巴西至于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歡附;商胡皈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萬有余家?!薄堵尻栙に{記》材料三:孝文咐詔曰:“代人(即鮮卑人)諸冑■先無奴族■最功賢之肌?淤然未分?!淠?、隔等八姓■皆太祖以降?勛并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高祖崩,(元)禧受遺楠政。雖為宰桶之首 而潛受帰略2禧性驕蓊?貪淫財色。……”(士族)“衣被繡綺,車乘埒麗。猶遠有簡奸,以姿其悄。由是昧求貨跡,奴嬋千斂?田業(yè)鹽鐵■懾于遠近/——《魏點》(1)依據(jù)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北魏孝文帝遷都的原因。(4分)(2)閱讀材料二、三?結合所學知識?描出北魏改朋之后的社會悄況?并根據(jù)上述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題號」0“世界文化遺產薈萃”模塊(10分)人類在漫長的演進歷程中創(chuàng)造了輝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請閱讀下列材料(1) 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雅典衛(wèi)城雕像和秦陵兵馬俑的主要藝術特色,并揭示具文化梢神內涵。(6分)(2) 有人建議對雅典衛(wèi)城雕像的殘破部分進行修補完整,還有人建議對出土褪色的秦陵兵馬俑重新著色。你贊成這些建議嗎?請說明理由。(4分)歷史題號:09“歷史上玄大改革回眸”模塊(10分)(1) 政治上?遷都洛陽育利于加強對中原的統(tǒng)治■同時也可以滅少改革的PH力;經濟上■洛陽交通通暢、經濟繁榮?而1口都乎城經濟落后閉塞;軍事上?IH都平城北有強敵柔然?很不安全,而洛陽不僅遠離邊患?且有利于經略南方;文化上?有助于更好地改易風俗。(4分)(2) 反映了改革后社會經濟發(fā)展?都市繁華;驪域遼卿?民族陽!合;各族何經濟文化交流加強。(3分)同時統(tǒng)治階級中迫逐舎華宇樂之風逐漸滋長J俺化之跡可見°(1分)看法:改炕應該學習先進文化?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也耍有所鑒別。(2分)題號:10“世界文化遺產芬萃”模塊(10分)(1〉秦陵兵馬俑體現(xiàn)r-種氣吞山河、莊嚴凝蟲的藝術濮撼力?址兩千多年帕案軍威武攤壯牢陣場面的JX實刻畫?反映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的專制帝王大-?統(tǒng)政治意恵。2009年浙江高考自選模塊(歷史部分)題號:09“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塊(1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晉地狹人貧,秦地廣人寡,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于是誘三晉之人,利其田宅,復三代無知……(使其)務本于內,而使秦人應敵于外。故廢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shù)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 《通典?食貨》材料二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一一《荀子?議兵》(1) 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鞅為什么要“誘”三晉之人,三晉之人為什么會受商鞅之“誘” ,結果如何?(6分)(2) 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二說法的原因。 (4分)題號:10“世界文化遺產蔡萃”模塊(10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白先勇策劃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從2004年“首演開始,99場演出場場爆滿,反響非常好”。“讓年輕人一生之中到少看一次昆曲,改變他們對傳統(tǒng)藝術的想法,這是白先勇將青春版《牡丹亭》引進高校的原因?!薄啊赌档ねぁ愤B接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讓大眾欣賞傳統(tǒng)戲劇,這是正統(tǒng)、正派、正宗的演出。 ”白先勇說,“我們不是迎合大眾,而是做出美的東西來教育大眾?!薄鶕?jù)報刊摘輯材料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指確保非物質遺產生命力的各種措施,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立檔、研究、保護、宣傳、弘揚、傳承(特別是通過正規(guī)和非正規(guī)教育)和振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1)根據(jù)材料一、二,闡述白先勇的做法屬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由。 (6分)(2) 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對昆曲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故宮這類有形有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方式有何差異。(4分)題號:09“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塊(1) 因為要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增強經濟實力;“利其田宅”,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免除徭役;經過幾年的努力,秦國達到了國富兵強的目的。(2) 是商鞅變法實行的二十等爵制,廢除世卿世祿制等獎勵軍功措施的結果;使三晉之人為秦所用,而秦得專心應敵于外題號:10“世界文化遺產蔡萃”模塊(1) 白先勇強調按正統(tǒng)、正派、正宗的原則進行演出,以“青春版”的包裝吸引現(xiàn)代廣大群眾,通過非正規(guī)教育及改革創(chuàng)新來傳承,這種做法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保護的精神和要求,是拯救和保護昆曲的一種有益嘗試。(2) 對昆曲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在確認、立檔、研究、保存的同時,還需要宣傳、弘揚、傳承和振興;對故宮這類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反對對遺產本身及其周圍的環(huán)境作任何的改動,甚至反對必要的“修復”。2010年調研卷題號:09"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塊材料一維新派變法主張的一個基本內容,就是要改封建專制制度為君主立憲制度 因此曾提出過開議院的主張,也有人提出過興民權的建議。在《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中,康有為關于變法主張比他以前的言論有所緩和,他把變法的希望幾乎全部寄托在皇帝身上,而對原來的開議院、興民權等則避而不談,提出 "以君權雷厲風行",開制度局于宮中"以參酌新政"。 --李侃等《中國近代史》材料二(康有為鑒于慈禧和后黨的壓力和阻力,建議) "就皇上現(xiàn)在之權,行可變之事"。--梁啟超《戊戌政變記》材料三慈禧太后出園訓政,光緒皇帝養(yǎng)病,康有為、梁啟超出逃 新政期間的新生事物,除了保持京師大學堂外,其他大多復舊。--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TOC\o"1-5"\h\z(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戊戌變法的主要階段。 (3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理想與現(xiàn)實關系角度分析維新變法的過程及其結局。 (7分)題號:09"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塊(1)維新運動的興起;百日維新;戊戌政變。(3分)(2)在維新變法的理論準備階段,提出的開議院、興民權理論是富于理想的。一旦進入變法的實施階段,就必須面對現(xiàn)實,依靠皇帝改革。由于慈禧太后等反對勢力強大,最終改革失敗。 (7分)(2010浙江樣卷)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對被侵略地區(qū)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要繼續(xù)生存,就必須進行變革?!谶@些國家,由于傳統(tǒng)”和變革”之間力量對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會、文化態(tài)度不同,因此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不同,發(fā)展的速度也不同?!X乘旦《再論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主線是現(xiàn)代化》材料二(日本明治維新時)改革的動力是西化 ……英國模式自然作為鐵路、電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紡織工業(yè)以及許多商業(yè)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國模式用來改革法制,海軍當然還是學習英國,大學則歸功于美國。日本聘請的外國專家(在日本人的監(jiān)督下)從 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選擇就困難了。 ……于是不到20年便出現(xiàn)一股反對極端西化、極端自由化的勢力。 ……(他們)實際上是想制造一個新的以崇拜天皇為核心的國教,即神道崇拜。――[英]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1)根據(jù)材料一簡述日本“原有的文明難以抵御歐洲國家的入侵”在經濟和對外政策方面的主要表現(xiàn)。4分)(2)依據(jù)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說明日本明治維新中“傳統(tǒng)”和“變革”之間力量配置的主要表現(xiàn)及產生的影響。(6分)(1) 經濟方面:日本開國后,在歐美國家廉價工業(yè)品傾銷中,日本原有的手工工場紛紛破產,大量工人失業(yè)。(2分)對外政策方面:“黑船事件”打破日本“閉關鎖國”政策,日本與美國簽訂《日美親善條約》。(2分)(2)“傳統(tǒng)”就是要在政治上保留并加強天皇制,意識形態(tài)上宣傳武士道精神;( 2分)而“變革”是向歐美國家學習殖產興業(yè)、法制、軍制、教育等。(2分)影響:日本逐步實現(xiàn)富國強兵,廢除不平等條約,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一員,并走上對亞洲其他國家侵略擴張的道路。(2分題號:10"世界文化遺產薈萃"模塊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北京故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6分)(2)北京古城區(qū)沒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給我們留下了什么啟示?( 4分)答案:(1)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宮建筑群( 2分)。從歷史文化價值角度看,是古代中華文明的獨特見證。從建筑藝術角度看,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與獨特風格。同時它體現(xiàn)了真實性和完整性(4分)。(2)正確處理人與文化環(huán)境的關系,正確認識文化遺產的價值;采取符合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的保護措施;大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等。 (4分)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浙江卷)自選模塊測試題號:09科目:歷史“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塊(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說:)自上古以來及諸經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禮乎?今欲斷諸北語, 一從正音若仍舊俗,恐數(shù)世之后,伊洛之下復成披發(fā)之人。一一《魏書?咸陽王禧傳》材料二:陸法言著《切韻》,時俗……皆以法言為吳人而為吳音也……論音韻者二十余家,皆以法言為首岀……法言本代北人,世為部落大人,號步陸孤氏,后魏孝文帝改為陸氏。《蘇氏演義》卷上(提示:陸法言是隋代語言學家, 《切韻》是一部關于漢字讀音的專門書。)(1)根據(jù)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孝文帝如何從兩個方面闡述“一從正音”的必要性。 (4分)(2)根據(jù)材料二,聯(lián)系材料一及所學知識,試分析“陸法言現(xiàn)象” 。(6分)題號:10科目歷史“世界文化遺產薈萃”模塊(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分別寫岀圖1、圖2所示建筑的名稱,并簡要概括它們所代表的文化遺產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主要理由。(6分)(2)圖2(2)圖2所示建筑和圖1所示建筑相比,在建筑風格方面主要有怎樣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4分)參考答案題號:09(1)孝文帝認為作為中原(正統(tǒng))王朝,必須說漢話。如果不說漢話,又將回到改革前的狀態(tài)。(2)陸法言是鮮卑貴族的后裔,撰成一流的漢語言音韻專著。他是鮮卑族對漢族文化認同的代表。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成效。題號:10(1)圖1:帕特農神廟;古希臘文明的象征,體現(xiàn)了古希臘建筑藝術的最高水平。圖2:萬神殿;羅馬式建筑的典范,充分反映了古羅馬輝煌的歷史。(2)繼承:希臘柱式建筑風格;建筑外觀宏偉壯麗。創(chuàng)新:大跨度、大空間的圓形穹頂;集希臘柱式與羅馬圓頂式建筑風格于一體。2011屆樣卷題號09科目: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宗教改革(省略)題號10 科目: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世界遺產委員會關于“云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評語: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岡石窟,有窟龕 252個,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杰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tǒng)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杰作。世界遺產委員會關于“龍門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評語:龍門地區(qū)的石窟和佛龕展現(xiàn)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 (493-907年)期間最具規(guī)模和最為優(yōu)秀的造型藝術。這些翔實描述佛教中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材料二云岡石窟(北魏遷都前)龍門石窟(唐前期)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權。398年,以平城(今大同市東北)為首都。493年,北魏孝文帝準備遷都,495年正式將都城遷到洛陽,并變革鮮卑舊俗……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但是兩者之間有不少的差異:前者佛像的形狀,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長、頤豐、肩寬;后者則表現(xiàn)出更多的中國藝術形式,大佛姿態(tài)由云岡的雄健可畏變?yōu)辇堥T的溫和可親。——摘編自《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根據(jù)材料一,比較云岡、龍門石窟文化(藝術)的異同。(4分)(2)根據(jù)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上述兩處文化遺產“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具體表現(xiàn)。( 6分)題號10(1)同:佛教藝術。異:前者為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杰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后者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4分)(2)它們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是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直觀生動的歷史見證;是進行歷史、文化、宗教,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研究的重要資源。(6分)浙江省2011年高考自選模塊測試試題(歷史部分)題號:09“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塊(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盡管當時很閉塞,嚴家弄又在鄉(xiāng)下,像“戊戌政變”這樣的大事,我們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駕崩"就不同了,“地?!贝蛑¤尠ぜ野舻赝ㄖ#ㄗⅲ簢兰遗?,作者故居所在地,原為杭州城郊 )——夏衍《懶尋舊夢錄》材料二:維新黨的計劃太輕率了,太危險了,每一個步驟都需要一位強者的勇氣……皇帝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他的顧問康有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經驗,他們簡直是以好心腸扼殺了“進步”——他們把足夠九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溃R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1)材料一中“這樣的大事,我們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變法運動的什么情況 ?(4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為什么說維新派“是以好心腸扼殺了‘進步'”。(6分)09題(1)普通民眾連戊戌政變都不知道,更不要說整個戊戌變法運動了。由此可見,戊戌變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嚴重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2)救亡圖存,變法圖強。維新派缺乏經驗,計劃草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皇帝,結果適得其反。題號:10“世界文化遺產薈萃”模塊(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6年,周恩來總理高度評價浙江昆劇團演出的《十五貫》:“你們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十五貫》有豐富的人民性和相當高的藝術性。”《人民日報》隨即在頭版頭條發(fā)表專題社論,盛贊《十五貫》演出成功。昆劇藝術和浙江昆劇團的名字,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許多地方成立了昆劇專業(yè)演出團體。昆劇這一曾瀕臨絕唱的古老劇種,終于在新中國迎來了藝術振興的一片艷陽天?!幾浴独デc浙江》材料二:2001年,中國昆曲藝術被宣布為世界首批“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昆曲的藝術成就和它獨特的文化價值已經超越了國界和民族,為世界所認識和贊賞,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財富?!浴秶依デ囆g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實施方案》(1)根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5分)(2)根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昆曲成為世界“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理由。 (5分)10題(1)《十五貫》按照時代精神傳承創(chuàng)新,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藝術性,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肯定,使昆曲藝術得到新發(fā)展。(2)昆曲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統(tǒng)的戲劇形態(tài),是中國戲曲的“活化石” ,是中國“近代百戲之祖”,是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財富。浙江省2012年高考自選模塊測試樣題(歷史部分)題號:09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貴族的統(tǒng)治日益加強,到了公元前600年左右,已經變得令人不能忍受了?!谒髠愃M行的革命(改革)中,應當是損害債權人的財產以保護債務人的財產。債務簡單地被宣布無效了。 舊時殘酷剝削自己同胞的方法,已經棄而不用,如今主要是剝削奴隸和雅典以外的買主了?!鞲袼埂都彝?、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材料二:(北魏孝文帝)詔曰:“置官班祿,行之尚矣;自中原喪亂,茲制中絕。朕宣章舊典,始班俸祿?!撔兄?,贓滿一匹者死?!币?馬光《資治通鑒》(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一位南朝官員到洛陽后感慨地說:) “自晉宋以來,視洛陽為荒土,此中謂長江以北,盡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阜”?!獥钚f之《洛陽迦藍記》(1)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梭倫改革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的第一項重要措施及其作用。(4分)(2)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要分析上述兩次改革的客觀原因的異同,并分別概括這兩次改革主要的歷史意義。(6分)(1)梭倫改革:頒布“解負令”,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孝文帝改革:實行俸祿制,整頓了吏治。(4分)(2)同: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不安。異: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民族矛盾嚴重激化。( 2分)梭倫改革:動搖了貴族專制統(tǒng)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奠定了中國南北方重新統(tǒng)一的基礎。(4分)題號:10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世界遺產研究專家羅哲文說:“中國的世界遺產,是老祖宗和天公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我們只有熱愛、保護它們的責任,沒有漠視、破壞它們的半點理由。” ——《世界遺產在中國》材料二2010年8月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申遺成功少林寺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一分子。2011年4月少林寺東側大約200多米遠的地方在打著地基少林寺甘露臺西側距離少林寺不足100米的地方建起了大棚。游客王先生不解地問?不是說申遺成功之后不讓隨便搞建設嗎怎么就大興土木了呢 ?——綜合報刊報道1如何理解材料一所說中國的世界遺產是“老祖宗和天公留下來的寶貴財富”5分2聯(lián)系材料一、二從世界遺產的保護原則出發(fā)分析游客王先生的疑問。 5分(1)“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指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公”留下來的指自然遺產,“老祖宗和天公”共同留下來的指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它們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5分)(2)從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原則出發(fā),要盡可能地保持遺產組織與結構及其周圍環(huán)境的完整,要盡可能地保持遺產地理位置上互相連接的相關部分,完整地體現(xiàn)其文化價值。少林寺近旁的土木建設顯然與保護原則相違。王先生的質疑,說明人們對世界遺產的保護有了一定認識。(5分)2012年高考自選模塊試題及答案(浙江卷)題號09科目:“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塊(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證任用熟于“理財”的人就能確保“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司馬光……認為,“理財”非古代的政府所為。政府應該確保它的政策不會妨礙人民使自己富裕起來。稅收只是為了讓政府能維持秩序。青苗錢破壞了富人必要的社會職能?!溃┌龅隆端刮模禾扑嗡枷氲霓D型》材料二:王安石變法……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他更多地重視商品貨幣的作用……想盡量用經濟的辦法管理國家財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貨幣在社會生活中的活躍,也證明王安石的變法思想和變法舉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鄧克垚《世界文明史》(1) 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馬光圍繞什么問題進行了激烈爭論?結合所學,指出這一爭論的實質,并回答變法觸動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4分)(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確保“民不加賦而國用饒”?變法重視商品貨幣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6分)答案:(1)政府要不要“理財”。祖宗之法是否可變。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輸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原因:宋代商品貨幣經濟活躍;王安石有前瞻性。題號:10科目:歷史“世界文化遺產薈萃”模塊(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清以來,山西這一帶商賈之跡遍于全國。清代中葉,產生了一種專營錢鈔匯兌業(yè)務的機構,稱為票號,以后這個行業(yè)逐漸為山西人所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