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高二語文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guī)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規(guī)范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文,完成題目。哲學何以教人高貴鄧安慶①哲學常常被人誤認為“無用”之學,空洞玄乎,說它既不帶來“面包”,也不賜人“長技”,既不令人“富貴”,也不助人“升官”。而一般哲學老師最怕人問的問題,據(jù)說就是學哲學究竟有何用?這實際上是長期被灌輸?shù)摹凹僬軐W”留給人們的“偏見”。②世上只有“乞丐”才需要別人“帶給”他面包,正常的人依靠自身的“雕蟲小技”就能取得,何勞“哲學”之“大駕”?如果一個人的生活目標只定位為獲取“面包”,他確實不需要來糟蹋哲學。但凡一個人有更高一點點的追求,什么“長技”、“升官”和“富貴”,雖不用哲學也可成之,而若有哲學襄助,定將讓其取之有道,得之無愧,這也是無需申論的常識了。哲學盡管不是“技術(shù)”,卻能助人以“長技”;哲學雖藐視一切“升官之道”,但能教導真正的“為官之道”;哲學恥談“富貴”,卻能教人何以“既富且貴”。③人之“貴”全然不在于他的面包,官位和財富,而在于他的知識,才華和教養(yǎng)。而真正的知識、才華和教養(yǎng)的獲得,非有哲學不能成。哲學既不教人一加一等于二這樣的“算術(shù)之知”,亦不求解“太陽曬石頭熱”這樣的“物理之知”,它只引導你探索真知何以為真知,即一個能稱之為“真知”的“知”何以為“真”的標準或“道理”,因而,哲學的知識乃是對“真理”之判準的探索,它實際上已經(jīng)內(nèi)在地轉(zhuǎn)“知”為“智”了。于是,哲學的“知”基于“科學”的“知”,但又超越甚至“高于”科學的“知”。所謂“超越”就是“跨越了”具體科學知識的狹隘“界限”,具有了“世界性”和系統(tǒng)性,正如“物之理”是物理學的知識對象一樣,哲學的知識對象是“知識”本身,因而是知識它自身的那個“世界”或“體系”;所謂“高于”,不是說哲學的“知識”在“天上”,而是說它是一切無論是天上還是地上的具體知識的“根基”或“基礎(chǔ)”,體現(xiàn)為對科學本身所“不知”和“不思”的所謂“不證自明”的“第一原理”之“理”的探究與闡明,這種探究與闡明或許不能成為人人同意的“知識”形態(tài),但卻構(gòu)成我們一般去求取真知的普遍有效的方法論。所以,就此而言,只有哲學才有可能使我們具有“真知”,即對“世界”(萬有)之“第一原理”之理的知,這樣的普遍的知才有可能使我們具有超越狹隘、跳出自我而從“世界”與“人類”視野來思想的“才華”和“教養(yǎng)”。只有具備這種普遍化的視野和心胸,人才具有“人類”的高貴性。④一個人“才華橫溢”,本事大得不得了,不是說他“力大無邊”,“無所不能”;一個人知識廣博,見識高遠,不在于他“無所不知”,“無見不識”。人的知識、才華和教養(yǎng)主要在于他的思想力與判斷力。如果一個人有“知識”,卻判斷不了“是非善惡”,那他的“能力”與“才華”不但不能助其以貴,相反地卻要助其以惡。所以,真正有才華的人會啟動其“判斷力”,對人類面臨的一般問題能做出正當?shù)呐袛?,對人類一般行為法則能夠承認,知道如何正確區(qū)分何者“能為”何者“不能為”,何種“該為”何者“不該為”,隨之能夠“自我立法”,杜絕做“不能為”“不該為”之事,而對“能為者”盡其力做好,對該為者盡其才達于至善,這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才華。因此,真正的才華不僅是個“轉(zhuǎn)知為智”的工作,同時還要進一步“轉(zhuǎn)智為德”,以德去惡揚善,這樣才有真正卓越的“教養(yǎng)”與高貴。⑤人們需要哲學,實際上就是希望哲學能將其引向這種通往高貴生命的自我造化的道路。因為并非每一種天然的哲學愛好能最終成就一種真正的哲學,真正的“哲學”從來不能作為一種名詞,作為一種現(xiàn)成的“知識”或“意識形態(tài)”灌輸給誰,哲學之能受用,根本的是要把哲學作為一個動詞,作為一種“務(wù)本”的思想活動而融化到人的血液中,變成其精神或靈魂的品質(zhì),從而對生活形式乃至生命進行“自我塑造”。哲學作為這樣一種精神或靈魂的自我塑造的活動,需要得到專門的訓練。(有刪改)1.根據(jù)文意可以做出的推斷是(
)A.“哲學究竟有沒有用”,這是一個帶有偏見的問題,哲學老師也無法作答。B.哲學對于一個人追求“長技”、“升官”、“富貴”來講,是一種對立的存在。C.哲學需要我們從自身出發(fā)探索世界,但最終是超越自我,實現(xiàn)生命的高貴。D.除了天然的哲學愛好者,人們要成就真正的哲學都必須要得到專門的訓練。2.為第③段畫線句找一個例證,以下最合適的一項是(
)A.郁達夫的《故都的秋》B.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C.蘇軾的《赤壁賦》D.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3.下列選項中對文意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對于自己生活目標的定位要高遠,滿足于溫飽只是“雕蟲小技”,是對哲學的糟蹋。B.人的高貴與面包、官位和財富沒關(guān)系,而在于知識、才華和教養(yǎng),這些依賴哲學成就。C.哲學對于科學知識的超越不是凌駕,而是進一步對之進行探究與闡明,以此求取真知。D.一個人“才華橫溢”表現(xiàn)在要具備正確的思想力和判斷力,“知”、“智”、“德”兼?zhèn)洹?.以下哪項在概括本文論證思路中表述錯誤(
)A.首先批駁了認為哲學“無用”、無法帶來實際好處的看法,引出了“哲學教人高貴”的論點。B.接著指出哲學能帶給人們知識、才華和教養(yǎng)。C.然后從哲學教人“轉(zhuǎn)知為智”和“轉(zhuǎn)智為德”兩方面闡釋了哲學的作用。D.最后進一步指出,哲學是一種精神或靈魂的自我塑造活動,應該得到專門的訓練。二、非連續(xù)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現(xiàn)在一些年輕人,和戲曲有心理距離。這種心理距離的形成,有歷史原因,也有現(xiàn)實原因。近百年來,社會上一度存在輕視民族戲曲的現(xiàn)象,影響了幾代人,現(xiàn)在這種心態(tài)淡化多了,但仍未徹底消失?,F(xiàn)實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外來的與內(nèi)生的新文娛形式實在太多,擠壓了戲曲的生存空間。戲曲曾經(jīng)是我們民族的時尚藝術(shù),遠的不說,近的如京劇,曾被稱為“時尚黃腔”。到了當代,戲曲界仍然在努力。其實,越是傳統(tǒng)的,就越是時尚的。令大家折服的一個例子,就是歷來被邊緣化、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的梨園戲,因為創(chuàng)作出《董生與李氏》這部佳作,不少遠方的年輕人乘飛機前去觀賞,竟成為一種時尚。雖然任何一種藝術(shù)都很難得到所有人的喜歡,但能擁有一部分觀眾,尤其是比現(xiàn)在更多些的年輕觀眾,依然是戲曲界的奮斗目標。當務(wù)之急,是要充分發(fā)揮國家的政策利好,創(chuàng)造多種機會,讓年輕人與民族戲曲親密接觸,讓他們感受并領(lǐng)略戲曲何以能在世界戲劇之林獨樹一幟,其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理由究竟何在。只要戲曲界認真對待這件緊要工作,而不是敷衍了事,就有可能改變一部分年輕人與戲曲疏離的現(xiàn)狀,培養(yǎng)出更多“粉絲”,甚至將來在他們之中還會產(chǎn)生新的戲曲工作者,為戲曲的繁榮發(fā)展建功立業(yè)。同時,我們不應把青年的欣賞趣味作單向化、狹隘化理解,認為他們“喜新厭舊”或“喜舊厭新”。總的來說,古典美與現(xiàn)代美他們都需要。所謂新與舊是相對而言的,實質(zhì)上都是當代藝術(shù)家在戲曲深厚傳統(tǒng)基礎(chǔ)上的新創(chuàng)造。比如《曹操與楊修》是從無到有,再如“青春版”《牡丹亭》的文本剪裁、音樂伴奏、表演與導演、服飾與燈光,都融入了當代藝術(shù)家的心血,是一種追求古典韻味的隱形化現(xiàn)代處理。有了古典美,還要有現(xiàn)代美,這樣戲曲的道路才寬廣。一要美,有戲曲的、劇種的、聲腔的、演員個人的獨特之美;二要真與善,在陶冶性情的藝術(shù)欣賞中;感受到生活的、歷史的、時代的某種真實感,這有利于觀眾的心靈建設(shè)。戲曲能做到真善美的有機結(jié)合,—定可以征服偏見或成見,贏得年輕人,也贏得更美好的未來。(摘編自周飛亞、王瑨《戲曲藝術(shù)與年輕觀眾》,《人民日報》)材料二科學技術(shù)的每一次進步,都將推動藝術(shù)和文學向著更加開闊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時代與時代之間的代際感。在藝術(shù)回歸的時代,全媒體是技術(shù),是背景,是視角,也是價值觀和審美觀,但它不是內(nèi)涵和內(nèi)容。它的內(nèi)涵和內(nèi)容仍然是人的身體、聲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鄉(xiāng)土和家園,這是人類所共同面對的全媒體背景下的極其珍貴的個別性、獨特性。我們可以擁有一萬臺相同的電腦,透過屏幕能映射出一萬張不同的面龐。這一萬張不同的面龐因不同的人種、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宗教而構(gòu)成不同的表情。如果這一萬臺電腦映射出的是同一張面孔、同一個表情、同一種眼神,那么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就是人類文明的災難。人類在進入新世紀、新時代方才意識到,我們一直所追求的現(xiàn)代化、國際化,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正日益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土壤。2001年5月18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名單。在全媒體時代的文化風氣當中,有一種非常自覺的向傳統(tǒng)文化回歸的趨向。各民族、各地域在任何時代都不像在21世紀已經(jīng)過去的這20年中,對本土文化予以如此高度的重視。再以舞臺藝術(shù)為例,2015年在美國首演的音樂劇《漢密爾頓》,它所使用的音樂元素既非歐美的古典音樂,也非美國當下的流行音樂,而是古老的非洲鄉(xiāng)土音樂,甚至是鄉(xiāng)土歌謠。而恰恰是這種地域的、民間的歌謠和說唱藝術(shù),構(gòu)成了今天時尚的嘻哈音樂。音樂劇的發(fā)展也已逾百年,現(xiàn)在的百老匯,最好的劇場、最優(yōu)秀的音樂劇演員,使用的表演元素大都是最傳統(tǒng)的,而這些最傳統(tǒng)的表演元素顯示出來的品質(zhì)卻是最現(xiàn)代的。正像在中國一樣,最古老的藝術(shù)、最古老的戲曲劇種,恰恰煥發(fā)出最現(xiàn)代的魅力,比如昆曲、梨園戲等。因此,在全媒體時代,我們應該更加正視人的內(nèi)心世界,更加正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獨特傳統(tǒng)和獨特表達。從某種意義上看,回歸就是創(chuàng)新,傳播也是傳承。創(chuàng)新需要內(nèi)容的支撐,這個內(nèi)容就是要在標準化、統(tǒng)一化的共同模式中展示個別性的傳統(tǒng)。而傳播本身的意義,就是在更大的范圍內(nèi)用更現(xiàn)代的科技手段有選擇性地傳播所要傳承的文化內(nèi)容。因而,傳播本身就變成了傳承。所以,當我們迎接全媒體時代到來之時,我們所要喚醒的恰恰就是向傳統(tǒng)、向內(nèi)心的回歸,更加自覺地在全媒體的背景下展示出各自的獨特性,這也是中國戲曲生命力的傳承。(摘編自羅懷臻《傳統(tǒng)戲曲的全媒體生命力》,《光明日報》)5.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太多外來的與內(nèi)生的新文娛形式是年輕人和戲曲有心理距離的主要原因,現(xiàn)在的年輕人更多追求時尚文娛。B.只要充分利用好國家政策,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年輕人與民族戲曲有更多接觸,就能夠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C.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將推動藝術(shù)與文學向更開闊和自由的世界拓展,所以要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時代間的代際感。D.在全媒體時代,如果將創(chuàng)新融入戲曲藝術(shù),那么即使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也可以呈現(xiàn)出最現(xiàn)代的藝術(shù)品質(zhì)。6.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任何一種藝術(shù)都很難得到所有觀眾的喜歡,我國的戲曲藝術(shù)也不例外,而且當代戲曲藝術(shù)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相對變小了。B.梨園戲歷來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但新戲《董生與李氏》讓不少年輕人乘飛機前去觀賞,這說明越是傳統(tǒng)的,就越是時尚的。C.既不使用歐美古典音樂、又不使用美國當下流行音樂的音樂劇《漢密爾頓》取得成功,應歸功于其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回歸。D.現(xiàn)在百老匯最好的劇場和音樂劇演員,用最傳統(tǒng)的表演元素表現(xiàn)出最現(xiàn)代的品質(zhì),這一點和中國的昆曲、梨園戲大體相同。7.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各項中不能作為論據(jù)證明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河南豫劇院普及全民美育“DOU藝計劃”,和北師大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抖音一起探索短視頻金曲藝術(shù)的傳播傳承。B.廈門舉辦“禮贊新中國逐夢新時代”優(yōu)秀劇目展演季,26場新創(chuàng)排的地方戲曲輪番上演,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C.“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世紀劇院三個晚上連演上中下三本,吸引了很多的年輕人,每晚演出都是座無虛席。D.1995年,作為“京劇走向青年”的巡演劇目,《曹操與楊修》在北京上演并且取得意想不到的轟動效果。8.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9.你認為如何才能使戲曲擁有更多的年輕觀眾?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作答。三、雙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人的高歌馮至大家游西山回來,坐在滇池的船上,回望西山的峭壁,總不免要把那峭壁上鑿出來的龍門作為談話的資料。有人在贊嘆宗教的力量,它使人類在大地上創(chuàng)造些足以與雄壯的山川相抗衡的事物?;叵肽媳背?,佛教全盛的時代,尤其是在北朝,有多少人,無論是僧或俗,發(fā)了愿心,在山西,在河南,在甘肅,從沒有樹林的枯山里鑿出多少偉大的石窟,使我們在那里行旅的人除卻放眼所見到的混濁的河水,無邊的黃土外,偶然還能遇到寧靜的莊嚴的石像。我們的身體雖然浴在黃土里,但是我們的心情對著那些石像,或者會感到天空般晴朗?!斑@峭壁上一段小小的工程,比起云岡、敦煌等地的石窟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M君這樣說。C君,略微知道一些昆明的掌故,聽了這話,不以為然,他說道:“不能這樣比。你要知道,像云岡,像敦煌,以及河南的龍門,多半是從南北朝開端,經(jīng)過隋、唐,一直到宋時,還在那兒開鑿,那是幾世紀內(nèi),千萬只手的成績。而這里的龍門規(guī)模雖然小,卻是一個人左手持鑿,右手持錘,只是兩只手一點一點地鑿成的——”M君不回答,C君回轉(zhuǎn)頭來,望著山腰上的三清閣繼續(xù)說:“這是一個人用堅強的意志鑿成的。在乾隆年間有一個石匠,不知那時就是一個道教徒呢,還是后來才成為道士。他姓吳,他在沒有正式工作的時候,也離不開他的鑿和錘,他在昆明城內(nèi)或四郊到處走著,看見路上或橋上有什么殘敗的地方,就施展開他手里的工具加以修補。一天他正在西郊修補一座小石橋,對面來了一個人用手指著那峭壁向他說,你看那巉巖,那上邊有一座石室,從三清閣到石室是沒有道路的,人們只在巖石邊架上一條鐵索。人在鐵索上走著,稍一不慎,便會跌落到湖里。況且鐵索如今也朽敗不堪了,你為什么不一勞永逸,因山就勢,開鑿出一條石路呢?“那石匠聽了,望著西山的峭壁,心中就從巖石里盤算出一條宛宛轉(zhuǎn)轉(zhuǎn)、高下不平的小路。不久他開始了他的工作:左手持鑿,右手持錘,不顧寒暑,不管風天或雨天,日日和那頑固的巖石搏斗。他不受任何人的幫助,十多年如一日,終于完成了我們方才登臨過的那條石路。這十多年的工夫,是單調(diào)的,沒有什么事跡可說,除卻一鑿一錘從早到晚的聲音外,恐怕這人連話都沒有說的機會。“現(xiàn)在逛西山的人,沒有一個不到那里去玩一玩,眺望湖景。就藝術(shù)來看,它當然抵不住云岡的任何一個石窟,但它的開鑿人的意志是值得我們欽佩的。尤其是因為他在剛鑿成的那一年便死去了。”最后,C君說出他的感想:“方才我說完那段石工的故事,或許,這類的故事恐怕當時在云岡,在敦煌也少不了吧。我這時也覺得,在深山,在大海,在許多窮鄉(xiāng)僻壤,也總少不了類似的故事。人間實在有些無名的人,躲開一切的熱鬧,獨自做出來一些足以與自然抗衡的事業(yè)。”1942年,寫于昆明(有刪改)文本二:昆明附近的山水是那樣樸素,坦白,少有歷史的負擔和人工的點綴,它們沒有修飾,無處不呈露出它們本來的面目:這時我認識了自然,自然也教育了我。在抗戰(zhàn)期中最苦悶的歲月里,多賴那樸質(zhì)的原野供給我無限的精神食糧,當社會里一般的現(xiàn)象一天一天地趨向腐爛時,任何一棵田埂上的小草,任何一棵山坡上的樹木,都曾給予我許多啟示,在寂寞中,在無人可與告語的境況里,它們始終維系住了我向上的心情,它們在我的生命里發(fā)生了比任何人類的名言懿行都重大的作用。我在它們那里領(lǐng)悟了什么是生長,明白了什么是忍耐。(節(jié)選自馮至《山水后記》)10.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寫云岡、敦煌及河南龍門等石窟開鑿時間長、參與人員多,直接表現(xiàn)了吳姓石匠憑一己之力完成開鑿的艱難。B.“一個人左手持鑿,右手持錘”一句運用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石匠只身一人開鑿石路的艱辛不易,凸顯了石匠堅強的意志。C.文本一用詞凝練質(zhì)樸,句式靈活變化,用簡潔的語言將石匠開鑿石路的故事娓娓道來,飽含情感又富有哲理,引人深思。D.文本二中的“自然”對作者來說不僅是審美上的愉悅體驗,也是汲取生命思考的源泉,使之從中領(lǐng)悟到生長和忍耐的奧義。11.文本一在表達方式的運用上有何特點?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12.馮至先生曾經(jīng)說:“無論在多么暗淡的時刻,《山水》中的風景和人物都在我的面前閃著微光,使我生長,使我忍耐?!闭埥Y(jié)合文本一和文本二,從風景、人物兩方面分析“微光”的內(nèi)涵。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燕王喜使相國栗腹以百金為趙孝成王壽,酒三日,反報曰:“趙民其壯者皆死于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蓖跄苏俨龂龢烽g而問曰:“何如?”對曰:“趙,四達之國也,其民皆習于兵,不可與戰(zhàn)?!蓖踉唬骸拔嵋员豆ブ?,可乎?”曰:“不可?!痹唬骸耙匀珊??”曰:“不可?!蓖醮笈W笥医砸詾橼w可伐,遽起六十萬以攻趙。令栗腹以四十萬攻鄗,使慶秦以二十萬攻代。趙使廉頗以八萬遇栗腹于鄗,使樂乘以五萬遇慶秦于代。燕人大敗。樂間入趙。燕王以書且謝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順君意,故君捐國而去,則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端其愿,而君不肯聽,故使使者陳愚意,君試論之?!闭Z曰:“仁不輕絕,智不輕怨?!本谙韧跻?,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則君掩蓋之,有過則君教誨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國之有封疆,猶家之有垣墻,所以合好掩惡也。室不能相和,出語鄰家,未為通計也。寡人雖不省乎,未如殷紂之亂也;君雖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則不內(nèi)蓋寡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適足以傷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也。昔者柳下惠吏于魯,三黜而不去。或謂之曰:‘可以去?!禄菰唬骸捌埮c人之異,惡往而不乎?猶且乎,寧于故國爾?!绷禄莶灰匀碜岳?,故前業(yè)不忘;不以去為心,故遠近無議。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復以教寡人。此寡人之愚意也,敬以書謁之。樂間怨不用其計,卒留趙,不報。(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三》)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B.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C.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D.且寡人之罪/國人莫不知君/微出/明怨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1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趙孝成王壽”的“壽”,即敬酒祝人長壽,與“(項)莊則人為壽”的“壽”含義基本相同。B.寡人,意為寡德之人,文中是燕王自稱,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君主常如此謙稱自己。C.封疆,指分封的疆界,作為界域的標記,是當時被分封的各個諸侯國之間的邊境。D.所以,此處表原因,可譯為“……的原因”,與“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的“所以”用法相同。1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國在長平之戰(zhàn)中受到挫敗,燕人便想趁機入侵。昌國君樂間表示反對,他認為縱然兵力強盛,但如此趁火打劫實屬不義之舉,終難取勝。B.燕王出兵攻打趙國之前,前往趙國的栗腹進行了錯誤的判斷,栗腹認為趙國缺少壯丁,將對燕國十分有利。燕王最終聽從了他的建議C.樂間的反對引發(fā)了燕王之怒,然而燕王身邊的人仍然認為可以攻打趙國,不料趙國人驍勇善戰(zhàn),僅出兵十三萬,仍能以少勝多,大敗燕國人D.燕王對兵敗一事主動承擔責任,他承認了自己錯在當時沒有聽從樂間的勸告,但也借柳下惠三黜而不去之事,對樂間離燕入趙表達了不滿。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寡人望有非則君掩蓋之,有過則君教誨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
(2)茍與人之異,惡往而不黜乎?猶且黜乎,寧于故國爾。
17.燕王寫信給樂間的目的是什么?樂間為什么最終留在了趙國?
五、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宿府①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guān)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②。[注]①府: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杜甫當時在嚴武幕府中做參謀。②一枝安:典出《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1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突出了詩人在“宿府”時的環(huán)境氣氛和心理狀態(tài),其中“蠟炬殘”既是寫景,也是詩人為公務(wù)鞠躬盡瘁的真實寫照。B.頷聯(lián)寫詩人在“宿府”的所聞所見,角聲悲語無人聽,月色雖好無人看,景中含情,傳遞出悲傷難抑、孤獨寂寞的心情。C.頸聯(lián)中“風塵荏苒”語義雙關(guān),既指詩人漂泊之艱辛,又指戰(zhàn)亂延續(xù)時間之長,二者都是與親朋好友音書斷絕的原因。D.末句用典抒情,委婉地表達詩人身暫得安而心實不安的心境;“一枝”又巧妙照應首句之“井梧”,體現(xiàn)出詩歌結(jié)構(gòu)之周密。19.杜甫在詩中感慨“關(guān)塞蕭條行路難”,李白在《蜀道難》中反復吟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同是感嘆路途艱難,兩首詩對“難”的抒懷還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寫
2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馬遷的《屈原列傳》(節(jié)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稱贊了《離騷》在討論君王的修為、國家的治理時表述全面而有條理。
(2)王績《野望》中“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百無聊賴的彷徨之情。
(3)“闌干”一詞多意,既有縱橫交錯的意思,亦可指欄桿。含有“闌干”一詞的精彩詩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簡答題
2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冷作外包合同范本
- 凈化車間合同范本
- 兒童套裝采購合同范本
- 修繕祖墳合同范本
- 制作標語購銷合同范本
- 聘請設(shè)計師合同范本
- 保證合同范本模板
- 代理飲料合同范本
- 劃撥土地房屋出售合同范本
- 加工柜體合同范本
- 合肥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計算機類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2.1 堅持依憲治國 教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語文試卷+答案】2024-2025學年泉州高二上期末質(zhì)檢
- 2018-2022年北京市中考真題數(shù)學試題匯編:填空壓軸(第16題)
- 《修繕定額講解》課件
- 大學學生宿舍管理員工作培訓
- 浙江2024公務(wù)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初中新課標培訓課件
- 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事業(yè)單位招聘入伍高校畢業(yè)生54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公司銀行貸款申請書范文
- 機械設(shè)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