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登岳陽樓--杜甫優(yōu)秀課件1第一頁,共30頁。知人論世杜甫,字
,河南鞏縣人,自號
,因他做過工部侍郎,又稱
,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是
、
,真實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稱為“”,他與李白齊名,并稱“”,被人譽為“”。子美詩圣李杜詩史“三別”“三吏”杜工部少陵野老第一頁第二頁,共30頁。
大歷三年(768)冬,杜甫從公安(今湖北公安)到達岳陽,到達之時正是深冬。此詩為詩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當(dāng)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貧病交加,再加上北歸無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第二頁第三頁,共30頁。杜甫是一個非常重視修身養(yǎng)性的人。他一生得到的追求就是成為一個“儒”。他被人們稱為“詩圣”,這個概念是宋代人首先提出來的,認為他是個“集大成者”。任何一個傳統(tǒng)文人都清楚這四個字代表什么,因為這是孟子對孔子的稱呼。孟子說,“圣人”是“人倫之至”(《孟子·離婁上》),這個稱謂可非同一般。但是,杜甫一生都沒有奢求自己能成為什么“圣”,他一生為之自豪的是自己的儒生身份。有人作過統(tǒng)計,他的詩歌中“儒”字共出現(xiàn)過45次,除了一次是指“侏儒”以外,其余44次都是指“儒家”。第三頁第四頁,共30頁。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第四頁第五頁,共30頁。
首聯(lián):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敖裆稀苯淮鷷r間,“岳陽樓”點明地點。“昔聞”寫從前對洞庭湖光山色的仰慕,此聯(lián)寫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陽樓觀賞洞庭湖的美景風(fēng)光。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第五頁第六頁,共30頁。
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寫景: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氣象描繪得無比壯闊而又生動。寫出了洞庭湖怎樣的自然風(fēng)景?請你置身詩境,說說自己的感受。氣勢磅礴,宏偉奇麗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懷。第六頁第七頁,共30頁。頸聯(lián):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自己舉目無親,音信不通,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為家。寫出了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這里,自己的孤寂與上聯(lián)的湖闊雄偉形成鮮明的對比,愈益顯出自已的痛苦之情。第七頁第八頁,共30頁。尾聯(lián):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
詩人憑軒老淚橫流的,不僅有感于自已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縱目遠眺,遙想北方邊境,戰(zhàn)亂未平,國家艱危,這才是詩人悲痛的真正原因。第八頁第九頁,共30頁。全詩將眼前雄偉壯闊的景色與詩人個人的身世悲涼之感及對國事的憂心有機地結(jié)合了起來,寫得意境闊大,情景交融,這是與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分不開的,充分表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杜詩本色。第九頁第十頁,共30頁。品讀感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賞析。第十頁第十一頁,共30頁。①、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最傳神的兩個字是?寫出了洞庭湖怎樣的景色特點?品詩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共30頁。精字品析
坼:分裂,洞庭湖將吳、楚兩地分開;?。浩?,日月和星辰都漂浮在洞庭湖上。這兩個字用的極富動態(tài)感,自然貼切,使意境更加遼闊雄渾,把洞庭湖浩翰無際的磅礴氣勢宏偉奇麗特別逼真地描畫出來了,景色宏偉奇麗,意境闊大。這兩句彰顯了詩人精神空間的宏偉和遼闊煉字題:字義-結(jié)合句子分析-詩人情感第十二頁第十三頁,共30頁。②、“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所蘊含的復(fù)雜情感。大歷三年(768)冬,杜甫從公安(今湖北公安)到達岳陽,到達之時正是深冬。此詩為詩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當(dāng)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貧病交加,再加上北歸無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第十三頁第十四頁,共30頁。
詩歌先寫登樓所見,再寫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親朋音訊全無,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條孤舟,然后由個人推及到國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損失。此后,外族侵擾,藩鎮(zhèn)割據(jù),民不聊生,怎不令詩人牽腸掛肚?因而這涕淚之中,有對親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獨的悲傷,有對國家前途的憂慮,也有無以報國的自悼。身世之悲家國之痛憂國憂民第十四頁第十五頁,共30頁。詩歌小結(jié)本詩標(biāo)題是《登岳陽樓》,但詩歌并不局限于寫“岳陽樓”和“洞庭水水”。詩人摒棄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畫,從大處著筆,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guān)山。其身世之悲,國家之憂,浩浩茫茫,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第十五頁第十六頁,共30頁。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
注:開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陽樓賦詩,使岳陽樓更添一層神秘色彩。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第十六頁第十七頁,共30頁。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綿州人。他的詩歌題材廣闊,內(nèi)容豐富,感情強烈奔放,想像奇?zhèn)ヘS富,語言清新流暢。風(fēng)格雄健,可稱為屈原以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第十七頁第十八頁,共30頁。春風(fēng)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火燒杏林紅霞落,李花怒放一樹白。第十八頁第十九頁,共30頁。梁山栽大竹無須淋水。
胡木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李白
第十九頁第二十頁,共30頁。胡木無話可說,眼睛賊溜溜直打轉(zhuǎn),看到墻上掛有一幅畫,畫上有一個鶴發(fā)童顏的老神仙,環(huán)抱一只打酒壇,睡在半山腰,酒順著壇口往下流。李白素好酒,時年又已59歲,眉頭一皺,胡木寫道: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環(huán)抱酒壇枕山偎,不知是醉還是睡。李白看了看肥胖如豬的胡木,寫道:
第二十頁第二十一頁,共30頁。月加半是個胖,月加長是個脹,胡秀才挺起大肚當(dāng)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第二十一頁第二十二頁,共30頁。夢筆生花據(jù)天寶遺事記載,李白年少之時,曾夢見自己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來果然天才橫溢,名聞天下。
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三頁,共30頁。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登上岳陽樓,遠望天岳山南面一帶,無邊景色盡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汪洋無際。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雁兒高飛,帶走了憂愁苦悶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銜來了團圓美好之月。第二十三頁第二十四頁,共30頁。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陽樓上住宿、飲酒,仿佛在天上云間一般。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
樓高風(fēng)急,高處不勝寒。醉后涼風(fēng)四起,涼風(fēng)習(xí)習(xí)吹人,衣袖翩翩飄舞。第二十四頁第二十五頁,共30頁。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注:開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陽樓賦詩,使岳陽樓更添一層神秘色彩。宏麗景色岳山之南歡樂和喜悅幻想聯(lián)翩瀟灑自如第二十五頁第二十六頁,共30頁。課堂作業(yè)一、頷聯(lián)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耙钚摹北取皠e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第二十六頁第二十七頁,共30頁。對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做簡要分析。
第三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