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版權保護摘要: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法律保護立法滯后的現(xiàn)狀威脅著人類文化的多元性及群體和民族的個性。歷史和實證分析表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具有版權法意義上的作品性,版權保護應當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法律保護中的核心手段。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權利主體是多層次的。創(chuàng)作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群體是原始的版權主體,傳承人等相關主體則依其付出的勞動的性質獲得相應的版權或其他權利。通過群體的代表或組織承擔相應權益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集體版權實現(xiàn)的有效途徑。應當針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特點構建相關的侵權行為和法律救濟制度。關鍵詞: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作品;集體版權;權利主體;法律救濟一、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法律保護的現(xiàn)狀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和民間的習慣實踐,陪伴人類從遠古走到了今天。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在有關群體的習慣法的保護下,在群體內部及民間流傳,成為該群體的精神紐帶和象征。然而在全球化和商業(yè)化背景下的今天,西方國家認為民間文學藝術屬于公有領域,任何人都無須征得同意即可以無償使用,這就使得不僅創(chuàng)作了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有關群體沒有獲得文化和經(jīng)濟利益的回報,而且出現(xiàn)了這些作品在傳統(tǒng)流傳范圍之外被有悖于群體習慣和原創(chuàng)目的地使用的現(xiàn)象。對發(fā)達國家文化科技成果的有償利用和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無償使用,造成了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在版權①貿易方面的嚴重失衡,國際社會以及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發(fā)展中國家對這種"文化新殖民主義"做出了回應。1967年,在修改《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以下簡稱《伯爾尼公約》)的斯德哥爾摩外交會議上,與會者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國際保護作出了努力?!恫疇柲峁s》斯德哥爾摩文本第15條第4款規(guī)定:對于作品未發(fā)表,作者身份未詳,但有足夠理由推定該作者系本聯(lián)盟成員國國民的情況,該成員國可以自行立法指定代表作者的主管當局,以便在各成員國中保護及行使作者的權利。目前,已有五十多個國家在國內知識產權法中使用這一條來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1976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下簡稱"UNESCO")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下簡稱"WIPO")共同制定了《為發(fā)展中國家制訂的關于版權的突尼斯示范法》(以下簡稱《突尼斯示范法》),以指導發(fā)展中國家對"在本國境內被認定為該國國民的作者或種族集體創(chuàng)作,經(jīng)世代流傳而構成傳統(tǒng)文化遺產基本成分之一的一切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進行保護。1977年,非洲知識產權組織《班吉協(xié)定》附件7第46條規(guī)定,受版權法保護的"民間文學"包括"一切由非洲的居民團體所創(chuàng)作的,構成非洲文化遺產基礎的,代代相傳的文學、藝術、科學、宗教、技術等領域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形式與產品".1982年,WIPO和UNESCO又共同制定了《保護民間文學表達形式以抵制非法利用及其他侵害行為的國內法示范條款》(以下簡稱《示范條款》)。1994年,世界貿易組織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xié)議》(以下簡稱"TRIPS")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既未明文肯定,也未明文否定。有學者認為,希望保護它的國家當然可以做出該協(xié)定可保護民間文學的解釋。與國際社會的努力相呼應,一些民族多樣、文化多元的國家也在積極地進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的國內立法。1967年,突尼斯頒行了《文學藝術產權法》,成為第一個利用版權法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國家。已有的五十多個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納入版權法框架的國家,主要來自亞非拉。在有大量原住民的太平洋地區(qū),許多國家正在建立或修訂版權法,以保護原住民傳統(tǒng)民間文化。多數(shù)西方國家視民間文學藝術為公有領域的作品,但英國是一個例外。英國在1988年的《版權法》中,明文規(guī)定按照《伯爾尼公約》的規(guī)定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進行保護。澳大利亞的版權法沒有明文規(guī)定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但從該國一法院1995年就土著居民的藝術作品被越南地毯進口商侵犯一案的判決來看,其判例法確認了對民間藝術作品予以知識產權保護。另有一些國家的法律將民間文藝創(chuàng)作視為一般的文學藝術作品加以保護。2003年10月WIPO大會期間,政府間委員會編擬了兩套有關傳統(tǒng)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核心材料,以此作為保護傳統(tǒng)知識和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的國際框架。從前述國際公約的規(guī)定以及一系列的UNESCO和WIPO保護民間文學藝術的亞非拉地區(qū)磋商會來看,UNESCO和WIPO是建議在知識產權法律范圍內解決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問題的,并認為《示范條款》是各國采取行動時的良好框架,把版權保護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锻林用駲嗬圆莅浮返?9條承認土著居民有權保護自己傳統(tǒng)文化的知識產權,建議國際社會修改現(xiàn)有的知識產權公約或發(fā)展新型的知識產權,各國則應改進本國內與文化傳統(tǒng)的實踐和復興相一致的知識產權制度。聯(lián)合國計劃開發(fā)署在一項關于保存土著居民文化的研究中,考察了當前的知識產權制度與土著居民的關系,提出替代當前知識產權制度的解決辦法和土著居民可以考慮的戰(zhàn)略:采用現(xiàn)有的(正在變化中的)知識產權制度或建立知識產權特別保護制度。但是,運用已有的版權法律制度來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時遇到了障礙,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較之于傳統(tǒng)的一般版權客體在法律特征上存在差異:一是版權權利主體和作品權利的歸屬難以確定。傳統(tǒng)觀點認為版權屬于個人,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權利主體是國家、民族、群體還是個人?二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否具有個人獨創(chuàng)性。傳統(tǒng)版權保護的作品須是個人的獨創(chuàng),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一個集體的和漫長的創(chuàng)作過程的產物。三是許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以未經(jīng)"固定"的非物質形式存在,不能滿足作品"須可固定復制"的要求;四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一直處于流傳及發(fā)展的李永明,楊勇勝: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版權保護過程中,無法確定是何時完成創(chuàng)作的,因此,對它的保護期不能具體化,而傳統(tǒng)版權的保護是有期限的;五是作品屬于公有領域還是私有領域難以界定等。所以,國內外許多學者認為傳統(tǒng)版權法不能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提供有效保護,主張通過制定專門法來進行綜合保護。還有的主張在現(xiàn)有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基礎上建立特別保護體系。我國1990年頒布的《著作權法》第六條規(guī)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guī)定。"該法在2001年修訂時對此條未作修改,可見我國是把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納入版權法保護范圍的。但文化部和國家版權局先后起草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條例》和《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法》均未出臺。滯后的立法工作,與我國作為一個民間文學藝術遺產極其豐富的文明古國和文化大國的地位確實顯得不甚相稱。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版權作品版權法的保護對象是"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已為各國所公認,《伯爾尼公約》第2條表述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一詞包括文學、科學和藝術領域內的一切作品,不論其表現(xiàn)形式或方式如何".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之一,是文學藝術的一個類別,本身就與一般的文學藝術作品具有種屬關系。所以,給予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保護在邏輯上不存在任何問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集體創(chuàng)作的智力成果,是有關群體的思想的表現(xiàn),是具有外在表現(xiàn)形式的智力活動結果。根據(jù)"版權只保護思想的表現(xiàn)形式不保護思想本身"的原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顯然是具有可版權性的,是可版權作品。各國的版權國內立法,尚需結合本國的歷史、政治、經(jīng)濟、文化、宗教、傳統(tǒng)道德觀念等具體國情,在可版權作品的概念的基礎上附加一定的肯定或否定條件??砂鏅嘧髌窛M足了這些條件,便成為版權作品??隙l件在英美法系是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和可固定性,大陸法系國家并不將可固定性作為作品版權保護的肯定條件。迫切需要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國家,可以針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集體性、傳承性等法律特征,為其進入版權法保護范圍設置適當?shù)目隙ɑ蚍穸l件,使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成為版權法意義上的版權作品。在肯定條件方面,應當引入集體版權(或群體版權)的概念,確認有關群體集體作者的身份,肯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排除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固定的要求等①。(一)作者。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群體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的結果,不是沒有作者,只是不是傳統(tǒng)版權法意義上的個人作者而已,有關群體就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作者。美國的拉爾夫·歐曼認為,現(xiàn)代著作權中共同作品、集體作品和復合作品的概念是討論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的有益基礎。他認為,當代著作權正朝著集體著作權的方向發(fā)展。卡邁爾·普里也認為,"為了在版權的名義下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確定作者并非難事".(二)獨創(chuàng)性。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表現(xiàn)為群體的獨創(chuàng)性,相對于其他群體,本群體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具有高度的獨創(chuàng)性。每一群體的每一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都各有特點和個性,這是不同的創(chuàng)作群體在其獨特的歷史傳統(tǒng)、民俗人情、地理環(huán)境、社會心理、審美視角、藝術追求和表現(xiàn)手段等因素影響下進行創(chuàng)作的結果。例如我國的民間舞蹈,南方少數(shù)民族則踏足為節(jié),婀娜柔韌,彎膝懈胯;北方少數(shù)民族或鶴步柳手,或呈森林騎射之姿,或揚草原放牧之情,或抒綠洲之趣。其次表現(xiàn)為傳承人的獨創(chuàng)性,傳承人相對于前人,傳承中必有一定獨創(chuàng)性的發(fā)否定條件是指將可版權作品排除于版權法保護范圍之外的法律規(guī)定。如我國《著作權法》第4條規(guī)定:"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本文主張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納入版權法的保護范圍,因此,對否定條件不作詳述。展。傳承人在獨特的地理人文環(huán)境中經(jīng)歷了生活的磨礪,形成各異的天資稟賦、性格愛好和表達習慣。傳承人的創(chuàng)作不是對已有的民間文學藝術的簡單再現(xiàn),而是融入了自己的見解、構思、思想情感、審美意識和獨立地取舍,融會了自身的藝術風格、表現(xiàn)手段等。"他們記憶、背誦、不斷地完善作品,對民間文學藝術的傳承付出了艱辛的智力勞動,體現(xiàn)了較強的創(chuàng)造性。"正是歷代的江格爾奇?zhèn)儯ㄖ秆莩督駹枴返拿耖g藝人)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蒙古草原勇士的故事,結合自己所處時代的社會現(xiàn)實,才逐步創(chuàng)作和完善了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在一些個案中,確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確實并不容易。但是,我們注意到,在各國版權法中,對獨創(chuàng)性的理解是多樣的,甚至在同一國家,對不同作品適用不同的獨創(chuàng)性標準。德國的"小銅幣"理論對不同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認定采用不同的標準,對一些特殊的作品不要求其具有"特別個性",僅要求一般"單純的個性"即可。美國Feist一案將"獨創(chuàng)性"定義為著作人獨立創(chuàng)作,非竊取他人的,且至少具有少量的創(chuàng)作性①。Bleistein案確定的原則不要求作品存在什么創(chuàng)作高度,只要求作品是由作者獨立完成②。屬于普通法的澳大利亞版權法雖沒有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明確規(guī)定,但"在澳大利亞布倫·布倫案判決中的思路,等于在司法上承認了土著人藝術作品可以具有版權意義上的原創(chuàng)性。這種承認在庸布魯爾案中再次得到肯定".WIPO認為,一件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指它是作者自己的創(chuàng)作,完全不是或者基本上不是從另一作品抄襲來的。不論是按照WIPO的解釋,還是考察大陸法系或是英美法系的版權法理論和實踐,版權法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的認定保留了空間。一般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要求作品是由作者個人創(chuàng)作的。但獨創(chuàng)性應當依據(jù)具體的國情和價值取向、作品的情況以及立法者的認識而解釋。因此,我們要從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特殊性出發(fā),靈活地理解獨創(chuàng)性。(三)固定與復制。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只是未固定的表達,不是不能固定。多數(shù)民間文學藝術以口頭等非物質的形態(tài)存在于民間,存在于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之中,是有關群體的傳統(tǒng)習慣,是其獨特的生命力的體現(xiàn)。有些群體則受文明程度的限制,缺乏復制的人才、工具和手段(如文字)。實際上,這樣的群體也并不是沒有記錄和復制,例如巖刻、壁畫、傳統(tǒng)服飾、剪紙、工藝品、泥塑等形式本身就是一種記錄。版權保護制度應當順應這一特殊客體的個性,排除對其物質固定的要求。在大陸法系國家,一定物質形式的固定并不是對作品進行保護的條件,《突尼斯示范法》也樹立了固定規(guī)則的例外。1981年,澳大利亞工作組關于保護土著人民間文學藝術報告也認為,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不要求其固定在物質載體上。"作品的印刷和出版,不應是法律保護的唯一標準。"實際上,有形復制的要求在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已沒有實質意義。利用文字、音像等物質形式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復制、出版和傳播等已不存在任何技術上的障礙。(四)公有性。西方從傳統(tǒng)的知識產權概念出發(fā),一刀切地把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歸入公有領域是一種典型的文化霸權主義。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在群體內部代代相傳,處于連續(xù)而緩慢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并且每一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流傳于特定地域內,它們甚至是長期處于封閉狀態(tài)之中。所以,尚未在有關群體之外公開和傳播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都沒有進入公有領域。美國的拉爾夫·歐曼針對"著作權旨在保護新創(chuàng)作,不是保護民間文學藝術的理想方法"的觀點反駁說,民間文學藝術傳統(tǒng)從來沒有向公眾進行著作權意義上的提供。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具有版權法上的可版權性,是版權作品。但在立法上,還須明確其內涵和保護范圍。筆者認為,版權法保護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指由某一地域的群體集體創(chuàng)作或由群體的成員創(chuàng)作并為群體認可的,通過口傳心授、模仿等方式在傳統(tǒng)和習慣的背景下世代相傳,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又不斷地為群體發(fā)展,成為承載群體精神、表象群體特征的文學和藝術作品。借鑒《突尼斯示范法》,可以納入版權法保護范圍的一是口頭或書面表達的民間文學作品,如民間故事,民間詩歌,民間謎語和諺語,民間傳說和神話,民間俚語、秘語和箴言等;二是音樂表達形式,如民歌民謠和民間器樂曲等;三是活動表達形式,如民間舞蹈、民間說唱、民間戲曲、民間游戲、民間體育活動、類似表演的節(jié)日慶典活動和宗教禮儀方式等;四是民間藝術作品,如民間穿戴服飾、民間裝飾、民間繪畫、民間建筑、民間工藝品和民間樂器等。三、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權利主體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版權首先應該歸屬于創(chuàng)作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群體,這是基本原則。依據(jù)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應獲得相應的版權權利和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不同的主體參與了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傳承、發(fā)掘、整理、完善、提高、傳播、保存、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原創(chuàng)者、傳承人、發(fā)現(xiàn)人、記錄人、收集人、整理人、傳播人以及民間組織等也應享有相應的權利(版權或其他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講,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相關的權利主體又是多層次的。"現(xiàn)有的知識產權法體系深受自然法哲學影響,誰付出,誰獲益,不僅有明確的可保護客體,還必須有可證明的智力勞動投入者。"版權的原始取得來源于主體的創(chuàng)作行為,創(chuàng)作行為屬于事實行為,主體只要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行為完成作品,即可以作者的身份依法取得權利。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有關群體創(chuàng)作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版權首先應該歸屬于創(chuàng)作該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群體。傳統(tǒng)版權法上的一切經(jīng)濟權利均應適用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尤其是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常見使用方式相關的出版權、發(fā)行權、復制權、傳播權、翻譯權、改編權、表演權等?!锻荒崴故痉斗ā酚绕鋸娬{了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精神權利的保護,傳統(tǒng)版權的四項精神權利:發(fā)表權、署名權、修改權、維護作品完整權應無一例外地適用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另外,筆者認為,有關群體還應享有以下與精神方面有關的權利:一是保真權利,即維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真實性和原生面貌的權利。為了強調與起源群體之間的聯(lián)系,有關群體有權要求任何在其傳統(tǒng)背景和習慣范圍以外使用民間文學藝術時,必須注明民間文學藝術的出處,指出民間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作群體。有關群體有權禁止使用者歪曲、篡改、貶低、褻瀆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二是繼承與再創(chuàng)作權。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具有集體性,群體中的任何成員都有權繼承本群體的文化精神財產,可以在原作品的基礎上自由進行再創(chuàng)作。三是回歸權。有關群體對于在歷史上,特別是殖民時期流落于群體之外的民間文學藝術,應享有將其追回的回歸權。傳承人之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繼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并保持其生命力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根據(jù)前文所述,傳承人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傳承過程中往往付出了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勞動,因此,在集體享有版權的前提下,傳承人應當取得部分版權。傳承人享有的部分版權可以側重于財產權利,同時可以授予其發(fā)表時適當?shù)氖鹈麢嘤捎谄涿耖g性和地域性的特點,許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因為缺乏傳承人正面臨消亡的命運,有的則流傳于遠離現(xiàn)代文明的邊遠地區(qū),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發(fā)現(xiàn)并將民間文學藝術記錄下來,對于延續(xù)其生命非常重要??陀^、忠實和尊重原貌是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收集記錄的原則,收集記錄人不能改變民間文學藝術原有的面貌,不能加入個人的主創(chuàng)意識。發(fā)現(xiàn)記錄人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文字化、有形化過程中的付出不是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勞動,所以不是經(jīng)收集有形化了的作品的作者,該作品的版權仍由創(chuàng)作該民間文學藝術的群體享有。記錄收集人不享有版權法意義上的署名權,應136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6卷①有關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界定亦可參見蔣萬來《民間文學藝術的法律保護》,載《電子知識產權》2004年第5期第19頁等。署名創(chuàng)作群體的名稱,可以適當方式注明記錄收集人。對于版權法意義上的財產權利,也只能屬于有關的群體。記錄收集人可以通過其與有關群體的約定獲得與其在記錄收集過程中付出的勞動相應的報酬。但對原始、零散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進行整理并使之成為有初步成型的作品,整理人無疑是要付出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勞動的,因此,整理人也就取得相應的版權。豐富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是一座富饒的藝術寶藏,是現(xiàn)代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庫。在實踐中,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改編和再創(chuàng)作非常普遍,原來可能默默無聞的民間文學藝術借此獲得廣泛的傳播。改編和再創(chuàng)作注入了作者的獨創(chuàng)性勞動,是作者情感、想像、思維等諸多個性創(chuàng)作心理活動的精神產物,符合版權法保護的要求,作者對經(jīng)其改編或再創(chuàng)作的作品享有完全的版權,只要改編和再創(chuàng)作尊重了有關群體對民間文學藝術的真實標記權,不構成對民間文學藝術的歪曲、篡改和詆毀。掌握著傳播的技術手段和藝術再現(xiàn)能力的傳播人---出版者,表演者,錄制者,有線、無線及網(wǎng)絡等傳播者,對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傳承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在承認有關群體集體版權的前提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傳播人所享有的鄰接權與一般作品的傳播人所享有的權利應無二致,只是傳播人必須尊重有關群體的集體版權,不得在未經(jīng)許可的情況下,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視為已進入公有領域而任意"傳播".從方便群體權利行使的實際需要出發(fā),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集體版權可以由群體的代表來行使。這個代表在小群體可以是威望人士,在大群體則可以由群體的諸多代表組成,甚至可以吸納群體成員之外的文藝工作者、法律專家、政府有關公務人員以及熱心的志愿者參加組成一個非贏利的民間組織。通過立法擬制該民間組織為群體的版權主體,其名稱可以為"民間文學藝術保護中心"或其他類似的名稱。該民間組織代表有關群體的共同意愿,以確保有關群體真正行使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為宗旨,為實現(xiàn)群體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方面的利益而開展活動。民間文學藝術保護中心有權根據(jù)設立的目的,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維護有關群體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屬于哪個群體的確不明,或在有關群體無力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難以成為版權主體而向國家授權的情況下,國家可以成為版權主體。具體的"主管機構"可以是國家版權局或文化部,由立法確認,并接受立法機關、社會,尤其是有關群體的監(jiān)督。加納版權局前局長阿梅加切爾先生認為,部落如何保護和行使著作權是個棘手的問題,有關群體本身或部落的傳統(tǒng)機構難以勝任此工作,有必要按照《示范條款》第9條的規(guī)定建立權威機構(即主管機構)。在《亞安蓬薩》一案中,加納版權局代表加納政府與紐約的保爾·西蒙·穆西奇簽訂合同(加納著作權協(xié)會是合同的簽字方之一),轉讓加納民歌《亞,安蓬薩》的版權,以使保爾·西蒙·穆西奇在其名為《聲音的精靈》專輯中使用這首民歌。國內有觀點認為,在我國可設立民間文學藝術集體管理制度,民間文學藝術權利所有人在無法行使版權或者行使權力存在實際困難時,將其權利授予半官方性質的版權集體管理機構,由該組織代為行使和管理。筆者認為,民間文學藝術具有別于一般作品的法律特征,其權利主體以及該主體所享有的權利的性質的判斷應有自己的標準,那就是依照各個主體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傳承過程中所付出的智力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程度和勞動的質與量,來確定其享有的權利是版權還是其他性質的權利,是原始版權還是部分版權,是版權的精神權利還是版權的財產權利。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集體性、流傳變異性等特點也表明,其創(chuàng)作與流變過程中可能涉及的主體是非常復雜多樣的,本文亦未窮盡。所有其他可能享有相應權利的主體都應依據(jù)上述原則各歸其位,各取所得。四、侵權行為及法律救濟在實踐中,侵害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非法使用。即未獲得有關李永明,楊勇勝: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版權保護群體或國家"主管機構"的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并且超出民間文藝傳統(tǒng)和習慣的背景的任何使用。二是在使用民間文學藝術過程中,故意或過失地未注明作品的來源群體或地區(qū);使用人擅自許可第三人使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使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超出許可使用的地區(qū)、規(guī)模;以未經(jīng)許可的方式使用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等。三是故意以非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冒充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以非該群體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冒充該群體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盜用某群體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濫用、歪曲、篡改、淡化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損害群體形象,傷害群體感情的行為以及其他損害行為;使用者不尊重民間文學藝術的口述者、表演者、收集記錄者、整理者、翻譯者的應有權利的行為等。目前,多數(shù)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國家,對于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侵權行為的法律救濟與侵犯一般作品著作權的法律救濟的方法基本相同。根據(jù)1999年修改的尼日利亞著作權法第29條(A)第1款規(guī)定,任何自然人,未征得尼日利亞著作權委員會同意對民間文學藝術表現(xiàn)形式犯有第28條規(guī)定行為的,或對民間文學藝術來源故意提供假信息,或故意歪曲民間文學藝術表現(xiàn)形式,以致對產生民間文學藝術的民族的榮譽、尊嚴或文化利益帶來損害,是觸犯該法的一種犯罪行為。如果是個人所為,這個個人將被判處最高為10萬奈拉的罰金或12個月的刑期,或者同時處以罰款和坐牢。如果是法人團體所為,則將被處50萬奈拉的罰金。另外,法院可能命令侵權者將在侵犯過程中所用的侵犯或違法文章交給尼日利亞著作權委員會?!妒痉稐l款》規(guī)定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主要是罰款、監(jiān)禁,具體處罰的方式和措施則交由各國的立法機關去解決。在我國,《示范條款》規(guī)定罰款、監(jiān)禁的法律責任分別屬于行政處罰和有期徒刑。結合民法通則、著作權法、行政處罰法、刑法等其他法律的規(guī)定,我國現(xiàn)有法律體系對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有下列救濟措施:一是民事救濟。民事救濟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的行為,消除由于濫用、歪曲、篡改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等行為而給群體帶來的惡劣影響,對侵權行為給群體造成的精神損害進行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二是行政救濟。行政救濟的主要方式有責令停止與侵害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有關的營業(yè),沒收侵害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的違法所得,銷毀或向有關群體轉移侵權復制品及制作侵權復制品的設備、罰款等。三是刑事救濟。根據(jù)刑法第217條的規(guī)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jīng)版權權利人許可復制發(fā)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違法所得數(shù)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另外,我國2001年修訂的《著作權法》第49條規(guī)定:"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人有關的權利人有證據(jù)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將實施侵犯其權利的行為,如不及時制止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該條款被人們稱作我國版權法的臨時禁令救濟制度。禁令救濟是知識產權法律救濟的常用手段之一,其作用在于制止即將發(fā)生的侵權行為,在實體爭議獲解之前,防止侵害行為的繼續(xù),避免給權利人造成進一步的損失。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侵權行為具有多發(fā)性、極易造成群體情感傷害、可能流落國外、可能導致民間文學藝術毀滅的特點,即時的禁令救濟是十分必要的。禁令救濟可以及時制止即將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侵權行為,避免可能給有關群體和國家的文化利益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筆者認為,借鑒公益訴訟制度有利于構建理想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法律救濟體系。鑒于民間文學藝術的集體性,利益的公共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利抵押合同范本
- 公司銷售人員合同范例
- 勞務合同范本 短期
- 單位購買電腦合同范本
- 勾機鏟車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水果采購合同范本
- 單位玻璃保潔合同范本
- 蛋糕師招聘合同范本
- 代買股合同范本
- 制式采購合同范本
- 2024小學語文新教材培訓:一年級語文教材的修訂思路和主要變化
- 人教統(tǒng)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一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復習課件
- 成語故事-鄭人買履-課件
- 數(shù) 學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有理數(shù)混合運算100題
- 上消化道異物的內鏡處理
- 健康教育學全套課件完整版
- 2024年遼寧省中考語文真題含解析
- 農產品食品檢驗員二級技師技能理論考試題含答案
- 《財政學》財政及經(jīng)管類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
- 《抖音運營》課件-3.短視頻拍攝基礎
- 質量管理體系相關標準知識講解(一)-質量管理-組織的質量-實現(xiàn)持續(xù)成功指南-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