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病理學-傷寒_第1頁
傳染病病理學-傷寒_第2頁
傳染病病理學-傷寒_第3頁
傳染病病理學-傷寒_第4頁
傳染病病理學-傷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InfectiousDisease)

第二節(jié)傷寒(typhoidfever)P377傷寒桿菌→→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的巨噬細胞↑為特點的急性傳染病。

臨床:持續(xù)高熱、相對緩脈、脾大、皮膚玫瑰疹、WBC減少。

第二節(jié)傷寒(typhoidfever)P377一、病原及傳染途徑

致病菌:傷寒桿菌、沙門氏菌屬,G(-),有鞭毛及運動力,無假膜,膽汁培養(yǎng)易生長。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

→→肥達氏反應(Widalreaction)

傳染源:傷寒患者及帶菌者

傳播途徑:消化道,蒼蠅可作為傳播媒介。兒童及青壯年多發(fā),夏秋兩季多發(fā)。

二、發(fā)病機制

傷寒桿菌→→小腸粘膜上皮→→局部LN→→胸導管入血→→一過性菌血癥→→MPS吞噬并繁殖→→菌和毒素入血→→敗血癥,全身中毒癥狀→→病變膽囊內(nèi)菌繁殖→→小腸→→腸壁強烈的過敏反應→→腸壁壞死及潰瘍。致敏T細胞→→細胞因子→→MC吞噬殺滅細菌→→痊愈

三、病變基本病變:全身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LN、肝、脾、骨髓)的巨噬細胞增生,形成具有診斷意義的傷寒細胞及傷寒肉芽腫。傷寒細胞:吞噬有病菌、紅細胞、淋巴細胞、壞死細胞、碎屑的MC。傷寒肉芽腫:傷寒細胞聚集成團。1.腸道病變

以回腸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結病變最為明顯

(1)髓樣腫脹期(第一周):圓形或橢圓形,腦回樣隆起,凸出于粘膜表面,灰紅色,質(zhì)軟。

(2)壞死期(第二周):隆起中心部壞死。

(3)潰瘍期(第三周):壞死組織逐漸脫落→→潰瘍,邊緣隆起、底不平,橢圓形,長軸與腸長軸平行,潰瘍較深→→穿孔、出血。

(4)愈合期(第四周):肉芽組織、上皮增生修復。

1.腸道病變

臨床:體溫呈梯形變化糞便菌培養(yǎng):第2周起(+),第3-5周陽性率85%

2.其它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的改變:

均可見傷寒小結及灶性壞死→→組織器官腫大腸系膜淋巴結、脾臟、肝臟、骨髓:細菌培養(yǎng)率90%

3.其它臟器的病變:

(1)膽囊:多無癥狀,但可成為傳染源

(2)心肌:中毒性心肌炎,相對緩脈

(3)皮膚:皮膚玫瑰疹(7-13天)

(4)腎臟:免疫復合物型腎炎,蛋白尿、尿菌培養(yǎng)(+)

(5)肌肉:凝固性壞死(蠟樣變性)→肌痛,皮膚知覺過敏(膈肌、腹直肌、股內(nèi)收肌)

四、結局和并發(fā)癥結局:

一般4-5周可痊愈。敗血癥、腸出血、腸穿孔是本病主要死亡原因。

四、結局和并發(fā)癥

并發(fā)癥:

1.腸出血→→出血性休克,腸穿孔→→彌漫性腹膜炎。

2.支氣管肺炎

3.其他,如腎功衰竭,骨髓、腦膜、關節(jié)感染細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P379

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結腸假膜性炎夏秋季多見,兒童多發(fā)臨床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里急后重

細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P379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致病菌:痢疾桿菌,G(-)

福氏、宋內(nèi)氏、鮑氏、志賀菌→

內(nèi)毒素,

痢疾志賀菌→內(nèi)、外毒素

傳染源:菌痢患者及帶菌者

傳播途徑:消化道(糞-口途徑)

細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P379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痢疾桿菌→→逃脫胃酸、SIgA抑制→→粘附于腸粘膜→→繁殖→→內(nèi)、外毒素→→腸粘膜漿液纖維素性炎及潰瘍

中毒性菌痢:細菌毒素→→機體強烈過敏反應→→休克、DIC

二、病變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主要發(fā)生于大腸,以乙狀結腸和直腸為重1.急性細菌性痢疾2.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3.慢性細菌性痢疾

二、病變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急性細菌性痢疾早期呈急性漿液或粘液性卡他性炎→→假膜性腸炎→→化膿、表淺潰瘍。二、病變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2.

慢性細菌性痢疾

病程超過二個月,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交替出現(xiàn),粘液便或少量膿血,可急性發(fā)作。二、病變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3.

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