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科學活動教案6篇_第1頁
關于中班科學活動教案6篇_第2頁
關于中班科學活動教案6篇_第3頁
關于中班科學活動教案6篇_第4頁
關于中班科學活動教案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關于中班科學活動教案6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究石頭的作用。

2、樂于用簡約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覺。

3、培育幼兒對事物的新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試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勝利的喜悅。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究科學試驗的樂趣。

活動預備:

1、提前讓幼兒感受、觀測石頭

2、各式各樣的石頭

3、圖片

4、成品石頭比如:石臼、假山、磨輪。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成品石頭。

今日,老師給小伙伴帶來了一些好東西,我們一塊數(shù)三下,吹起神奇的絲綢打開看看吧!

2、觀賞各種成品石頭

(1)老師分別介紹石臼、假山、磨輪等等。

(2)老師提問:這些東西是用什么東西做成的?

3、出示石頭

(1)昨天我們玩過的石頭都有什么外形的?

(2)昨天我們摸過的石頭有什么感覺?〔請每個幼兒都能感受石頭的粗糙、光滑〕

(3)石頭都有什么顏色的?

老師總結(jié):石頭的外形是各式各樣的有三角形、長方形等等;顏色也有許多種有:紅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頭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爭論

老師:石頭都能干什么?

5、出示圖片——幼兒觀賞圖片了解石頭的`作用

6、出示石頭小路

(1)老師請幼兒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兒感受石頭小路。

(2)提問:你踩在小路上有什么感覺?

7、游戲:“小小建筑師”

請幼兒用石頭搭東西什么都可以發(fā)揮幼兒想象力。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當加強對幼兒思維技能的培育,加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究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控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布和塑料不同的透水性能。

2.了解布衣和雨衣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活動預備:

1.老師自備布衣、雨衣、一塊棉布。一塊塑料布、塑料桶。

2.用于試水的各種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傘、紙袋等。

3.音樂磁帶和cd。

活動過程:

一、小試驗。

1.老師:預備好兩個塑料桶,將一塊塑料布和一塊棉布分別固定在桶的`上方,請幼兒猜一猜。

--老師:我把水澆在塑料布和棉布上面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引導幼兒猜想〕

2.請兩名幼兒分別將水倒在塑料布和棉布上,幼兒驗證猜想。

--老師:桶里的水漏下去了,哪個桶里沒有水漏下去?為什么?

二、進一步試驗。

1.老師將棉布浸入水中,再拎上來,讓幼兒認真觀測水是怎樣滲透棉布,再往下流的。

--老師:怎樣才能把布里的水弄干呢?〔擰、掛起來曬。烘干、吹風等〕

--老師:怎樣把塑料上水弄干?〔抹一抹就干了。當場讓幼兒試一試〕

三、觀測、比較雨衣和布衣。

1.觀測雨衣爭論。

--老師;老師這里有一件衣服什么是料做的?穿在身上什么感覺?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它有什么用呢?

2.比一比雨衣和布衣,爭論。

--老師:這里還有一件布衣服我們來感覺下,它和雨衣有什么不一樣?下雨天可以把它穿在外面出門嗎?為什么?你喜愛怎樣穿它?

四、猜猜那些東西能裝水。

1.老師拿出預備好的各種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尼龍雨傘、紙袋等,讓幼兒猜猜這些東西能不能裝水。

2.請幼兒裝水試一試。

活動延伸:

聽歌曲,《雨,雨,走開吧》,并學唱。

活動提示:

1.活動中,老師要著重培育幼兒的新奇心和探究的熱忱,不要徑直告知幼兒布和塑料的區(qū)分在哪里,引導幼兒再摸摸、看看、比比、做做中感知布和塑料的不同。

2.在試驗過程中要用水,建議老師提示幼兒戴圍群和護袖,避開幼兒由于國語專注而把衣服弄濕。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讓幼兒初步了解橋面的外形、橋墩的疏密等因素對橋的承重力的影響,并做簡約的記錄。

活動預備:

1、每個幼兒四種橋面:單層紙制的平面橋面;雙層紙制的平面橋面;單層紙彎成的單孔拱形橋面;單層紙折成制的梯形橋面。

2、樂高積木人手一份

3、記錄表格人手一份

關鍵點:初步了解橋面的外形、橋墩的`疏密等因素對橋的承重力的影響。

活動過程:

流程圖操作要點

一次嘗試

橋面與承重

1、出示四種不同橋面的橋,幼兒觀測它們的異同。

2、設疑:在這四種橋上放樂高積木,那種橋上能放得最多。

〔幼兒猜想并說理由〕

3、介紹記錄表及記錄方法。

4、幼兒操作嘗試并記錄。

5、爭論:哪種橋上放的積木最多?哪種橋上放的積木最少?為什么同樣大小的橋面,不能放一樣多的積木?

6、小結(jié)提升:不同外形的橋面,承受重量的本事是不一樣的。

二次嘗試

橋墩與承重

1、幼兒觀測兩座橋墩距離不同、橋面相同的橋。

2、設疑:這兩座橋上放積木,能放得一樣多嗎?

3、幼兒提出各自假設。

4、幼兒操作嘗試并記錄。

5、爭論:為什么這兩座橋不能放同樣多的樂高積木?

6、小結(jié)提升:橋墩距離大,承受重量的本事??;橋墩距離大小,承受重量的本事大。

延伸

鼓舞再探究

1、設疑:在同一座橋上放積木,集中放可以放得多,還是分開放可以放得多,請你們在區(qū)角活動時去試一試。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探究物品在水中是否會褪色。

2、情愿參加試驗,樂于探究。

3、能相互合作、能陳述并記錄自己的試驗結(jié)果。

教學預備:

1、場景布置,掛上燈籠、氣球、貼上紅窗花

2、收集生活中的紅色物品。如紅紙、紅縐紙、紅積木、紅毛線、、紅豆、紅色塑料袋等。

3、手偶小兔子、每組一張記錄表、一個一次性杯子、筆。一張一次性臺布。

3、每組一只大塑料桶作為盛水容器,一只小塑料盆,一只臉盆作為染缸,能吸水的白布。

教學過程:

一、紅色喜洋洋

1、今日我們?nèi)バ⊥眉胰プ隹停瑏淼叫⊥眉摇?/p>

2、〔出示小兔問好〕昨天小兔接到兔奶奶的一個電話,說要到小

兔家來做客。小兔想把家里裝扮得喜洋洋的迎接兔奶奶的到來。掛上燈籠、紅氣球,貼上紅色的窗花,小兔還想給兔奶奶預備用紅布做一些手帕。小兔在家里找出了許多紅色的東西,可就是沒有紅布,怎么辦呢?小兔看著這一堆紅色的東西,就想出了一個方法:把這些紅色的東西浸到水里,等褪出紅色來再把白布放進去,就可以染出美麗的紅布來了。

3、逐一出示預備好的紅色物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兔找出了哪些紅色的東西呢?

4、那我們就來試一試,看小兔的`方法好不好。

二、紅色褪出來

1、請你先來猜一猜,哪些物品能褪出紅色來呢?

2、現(xiàn)在請你們幫小兔試一試。示范引導幼兒將材料逐一放入小塑料盆中,觀測

該物品是否褪色,并將結(jié)果記錄到自己組的表格中?!怖蠋熤v解記錄表的運用方法,在褪色上打“√”不褪色打“*”〕假如水變紅色了,就把水倒入“染缸”中,再往容器里盛裝適量的水,繼續(xù)操作。

3、幼兒分組操作并記錄結(jié)果。

4、老師巡回觀測、指導。

5、溝通記錄結(jié)果并驗證:哪些物品會褪色。

三、試試染紅布

1、將白布浸到“染缸”里,看看是否能染出美麗的紅布來。

2、幼兒染布,觀賞。

爭論:〔1〕這些布是怎么變紅色的?〔2〕為什么有些手帕顏色淡些、有些濃些。

結(jié)束:小伙伴今日我們?yōu)樾⊥媒鉀Q了難題,為兔奶奶做好了紅手帕,小兔特別感謝你們,等手帕干了,我們一起去給兔奶奶送手帕好嗎?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篇5

一、活動目標:

1、區(qū)分枯葉和綠葉,發(fā)覺綠葉中有水分。

2、在觀測、比較中對樹葉進行進一步探究。

二、活動預備:

1、綠葉和枯葉假設干。

2、分組操作材料:小石臼、碾子。

三、活動重點:

觀測綠葉和枯葉。

四、活動難點:

探究綠葉和枯葉的水分。

五、活動過程:

〔一〕觀測枯葉和綠葉。

1、自主觀測。

老師:每個小伙伴的筐子里有兩片樹葉,請你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請幼兒自主觀測,說說自己的發(fā)覺。

老師小結(jié):兩片樹葉中一片是枯葉,一片是綠葉。

2、看一看。

老師:你手上的樹葉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兩種樹葉一樣大嗎?〔幼兒認真觀測比較后回答。〕

老師小結(jié):枯葉比較大,綠葉比較小。

3、摸一摸。

老師:請你摸一摸這兩種不同顏色的樹葉,說說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p>

老師小結(jié):黃葉子薄薄的、軟軟的、表面粗糙。綠葉子厚厚的、很堅硬、表面光滑。

4、捏一捏。

老師:請你捏一捏這兩種樹葉,說說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嘗試回答。〕

老師小結(jié):枯葉干干的,綠葉有點潮濕。

〔二〕探究枯葉和綠葉的水分。

1、用手撕一撕枯葉和綠葉,說說有什么不同。

老師:請你撕一撕這兩片葉子,看看有什么發(fā)覺?〔引導幼兒操作后回答?!?/p>

老師小結(jié):枯葉沒有汁,綠葉有汁。

2、在小石臼里用碾子碾一碾枯葉和綠葉,說說發(fā)覺了什么。

分組操作,幼兒輪番進行,一人操作時,其他幼兒認真觀看。

操作后引導幼兒講解并描述自己的發(fā)覺?!踩纾壕G葉碾出綠色的汁水了。〕

3、老師小結(jié):枯葉不能碾出汁水來,綠葉里有綠色的汁液。

〔三〕枯葉的作用。

1、請幼兒爭論:枯葉有用嗎?有什么作用?

2、老師小結(jié):落葉歸根,最終能滋養(yǎng)樹森木。樹木能給我們帶來許多們應當愛惜花草樹木。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身邊的事物比較快和慢,并且引導幼兒感知快和慢之間的改變。

2、培育幼兒合作的技能以及謙讓的精神。

3、進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二、活動預備:

1、平衡木兩張、球3—4個、陀螺、風車等。

2、音樂磁帶〔快和慢兩段音樂〕、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進場,讓孩子徑直感受到快和慢。

1、我們一起聽一段好聽的音樂吧!

2、“聽完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發(fā)覺?”

3、“原來音樂有的快有的'慢,那我們就聽著有快有慢的音樂中讓身體動起來吧!”

〔二〕、感知四周事物快和慢的關系。

1、請小伙伴找一個好伙伴到老師給你們預備的區(qū)域中玩一玩,并且比一比誰快,誰慢?

2、集合:“剛才你們都玩了什么?你們在玩的時候誰快誰慢一點呢?”

3、你們想過這是為什么呢?這樣吧你們再去玩一次吧!

4、集合:“你們這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