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本科中藥藥理(7章)瀉下藥_第1頁
中藥學本科中藥藥理(7章)瀉下藥_第2頁
中藥學本科中藥藥理(7章)瀉下藥_第3頁
中藥學本科中藥藥理(7章)瀉下藥_第4頁
中藥學本科中藥藥理(7章)瀉下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七章瀉下藥

目的與要求

1.掌握瀉下藥的主要藥理作用及瀉下作用藥理分類。2.掌握大黃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活性成分、現(xiàn)代應(yīng)用及主要不良反應(yīng)。3.了解番瀉葉、蘆薈、大承氣湯主要藥理作用。

第一節(jié)概述凡能引起腹瀉或潤滑腸道、促進排便的藥物稱瀉下藥。

定義?瀉下通便,消除積滯,通腑瀉熱,攻逐水飲。用于熱結(jié)便秘,寒積便秘,腸胃積滯,實熱內(nèi)結(jié),水腫停飲等里實證。

功效?病機?熱結(jié)(實熱內(nèi)結(jié))寒結(jié)(寒實內(nèi)結(jié))燥結(jié)(腸燥便秘)虛結(jié)(里實正虛)水結(jié)(水飲內(nèi)停)攻下藥潤下藥峻下逐水藥瀉下藥分類?熱結(jié)→

寒下(攻下藥)寒結(jié)→

溫下(攻下+溫里藥

)燥結(jié)→潤下(潤下藥

)水結(jié)→攻逐水飲(峻下逐水藥

)虛結(jié)→攻補兼施(攻下+補益藥

)瀉下藥應(yīng)用?

(1)瀉下作用

根據(jù)作用特點之不同又可分為:刺激性瀉藥、容積性瀉藥和潤滑性瀉藥。

主要藥理作用特點?刺激性瀉藥

蒽苷、牽牛子苷、巴豆油以及芫花酯等均能強烈刺激腸黏膜→胃腸運動↑、分泌↑→產(chǎn)生瀉下作用。

酚酞?容積性瀉藥Na2SO4→腸內(nèi)滲透壓↑→腸腔水分↑→瀉下↓↑腸管擴張→刺激腸壁→腸蠕動增加硫酸鎂

?潤滑性瀉藥

脂肪油→滑利腸道、軟化糞便→→→瀉下↓↑腸道分解為脂肪酸→對腸壁溫和刺激作用開塞露

?芫花、甘遂、牽牛子、商陸等均有較強的利尿作用;大黃蒽醌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Na+,K+-ATP酶,有輕度利尿作用。(2)利尿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譜廣:多種細菌、某些致病真菌、病毒及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直接拮抗內(nèi)毒素及其生物效應(yīng);防治腸源性感染(細菌、內(nèi)毒素異位)(4)抗毒素作用對炎癥不同階段有拮抗作用;影響炎性細胞因子分泌及效應(yīng);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5)抗炎作用對實體瘤與腫瘤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6)抗腫瘤作用第二節(jié)常用藥物大黃

【來源】寥科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干燥根及根莖。

【成分】

蒽醌衍生物;蒽苷,其中的蒽醌苷和二蒽酮苷為瀉下成分;苷元,如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和大黃素甲醚。鞣質(zhì)及多糖等。

【功效】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解毒活血祛瘀【藥動學】蒽醌衍生物口服易吸收,口服大黃酸、大黃素2-3小時血藥濃度達高峰。主要分布在肝、腎和膽囊,在肝臟進行氧化和結(jié)合代謝。大黃蒽醌衍生物主要由糞便中排,約50%在體內(nèi)被破壞。與功效主治相關(guān)的藥理作用

(1)瀉下作用成分:結(jié)合型蒽苷,番瀉苷A最強特點:口服,6-8小時排出軟泥狀便。煎煮10分鐘,蒽苷溶出率最高,瀉下作用最強;生大黃比酒炒大黃及醋炒大黃作用強。所含鞣質(zhì)有收斂止瀉作用,停藥后繼發(fā)便秘。機制:口服,結(jié)合型蒽苷在大腸被細菌酶水解生成苷元,苷元刺激腸黏膜及腸壁肌層內(nèi)的神經(jīng)叢,促進腸蠕動而發(fā)揮致瀉作用;蒽酮膽堿樣作用,興奮平滑肌M受體,蠕動增加;抑制腸平滑肌上Na+,K+-ATP酶,抑制Na+從腸腔轉(zhuǎn)移至細胞內(nèi),使腸腔內(nèi)滲透壓升高,腸腔容積增大,機械性刺激腸壁,使腸蠕動加快。部分原型蒽苷自小腸吸收后,經(jīng)過肝臟轉(zhuǎn)化,還原成苷元,由血液或膽汁運至大腸發(fā)揮瀉下作用。(2)保肝利膽

成分:大黃特點:

保肝:保護實驗性肝損傷、促進肝細胞修復(fù)、抑制乙肝抗原、促進干擾素生成、解氨毒、促進腸道毒物排出。利膽:促進分泌、促進排出、疏通(膽管、肝內(nèi)毛細膽管)瘀積、促進舒(奧狄括約?。┛s(膽囊平滑?。┕δ?,降低黃疸指數(shù)。(3)保護胃黏膜成分:大黃、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特點:

促進胃黏膜PGE生成,增強胃腸黏膜屏障功能減少胃液分泌量/游離酸/胃蛋白酶/潰瘍數(shù)/潰瘍面積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抑制幽門螺旋桿菌。(4)抗急性胰腺炎成分:大黃、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特點:

大黃能促進急性胰腺炎模型胰腺病理損傷的恢復(fù)。大黃對多種胰酶有抑制作用。機制:增強胃腸道運動功能;改善腹腔臟器血供和毛細血管通透性,促炎癥吸收;減少內(nèi)毒素吸收,防止細菌移位;抑制全身炎癥反應(yīng),保護組織器官;菌毒并治,多環(huán)節(jié)阻斷了急性胰腺炎的病理過程。(5)利尿、改善腎功能成分:大黃、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特點:灌胃給藥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尿中Na+、K+排出增加,給藥后2-4小時利尿作用達高峰。利尿機制:

利尿作用與對腎髓質(zhì)Na

,K+-ATP酶的抑制作用有關(guān),使Na+重吸收減少,排出增加。治療氮質(zhì)血癥和改善腎功能治療氮質(zhì)血癥的機理:瀉下使腸內(nèi)氨基酸吸收減少;血中必需氨基酸增高→蛋白質(zhì)合成增加;抑制體蛋白分解,減少BUN的來源;促進尿素、肌酐隨尿排泄;抑制腎代償性肥大、緩解高代謝狀態(tài)。

(6)對血液系統(tǒng)影響

A止血成分:d-兒茶素、沒食子酸為其有效成分。特點:縮短出血時間,見效快。機制:促進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使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時間縮短;降低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收縮損傷局部血管,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B改善血液流變性(活血)成分:大黃。特點:降低血粘度,降低紅細胞壓積機制:抑制細胞膜Na+-K+-ATP酶活性,血漿滲透壓↑,組織內(nèi)水分向血管內(nèi)轉(zhuǎn)移→血粘度↓解除微循環(huán)障礙。

C降血脂成分:有效成分為蒽醌類和兒茶素類化合物;特點:使高脂血癥模型動物TC、TG、LDL、VLDL及過氧化脂質(zhì)降低。(7)抗病原微生物

成分: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特點:

細菌、真菌、阿米巴原蟲、螺旋體、血吸蟲等;體外抗流感、單純皰疹、乙肝、柯薩奇病毒(8)抗炎、解熱

成分:大黃特點:

解熱、降溫;各期炎癥(早期水腫、滲出和后期結(jié)締組織增生)切除雙腎上腺動物仍表現(xiàn)抗炎作用機制:抑制中樞PGE、cAMP產(chǎn)生;抑制Na+-K+-ATP酶活性→產(chǎn)熱減少;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有關(guān)→抑制環(huán)氧化酶、脂氧化酶→PG減少、LTB4減少。(9)免疫調(diào)節(jié)

成分:大黃特點:

提高感染動物免疫功能,促進細胞免疫,誘生干擾素;對內(nèi)素素血癥動物可抑制TNF-α及IL-6等的過度分泌。(10)抗腫瘤

成分:大黃蒽酮衍生物、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特點:對小鼠黑色素瘤、乳腺癌、艾氏腹水癌等有抑制。機制:既能抑制癌細胞的呼吸及氨基酸、糖代謝中間產(chǎn)物的氧化和脫氫過程;又能抑制DNA、RNA及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對宿主正常組織無影響。(11)抗過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成分:大黃特點:

大黃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清除O2-和·OH,并能抑制·OH誘導(dǎo)的小鼠肝臟勻漿上清液過氧化脂質(zhì)生成。其作用生品>酒炙品>清炒品。其他藥理作用

抗精神病強心、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脂等作用?!粳F(xiàn)代應(yīng)用】消化系疾?。罕忝?,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病毒性肝炎,重癥肝炎、肝昏迷,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癥,腸梗阻等。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出血性疾?。罕浅鲅?、便血、婦科出血癥等急性感染:急性菌痢、腸炎,急性扁桃體炎,燒傷,淋病,慢性前列腺炎等。高脂血癥、肥胖術(shù)后腹脹氣等?!静涣挤磻?yīng)】

胃腸道刺激甲狀腺瘤性變及肝組織退行性變番瀉葉

豆科狹葉番瀉、尖葉番瀉的小葉

【來源】【成分】

蒽醌衍生物及二蒽酮類衍生物,主要為番瀉苷類(A-F),另含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等

【功效】

泄熱行滯,通便,利水等功效。

與功效主治相關(guān)的藥理作用

(1)瀉下作用成分:番瀉苷A、B特點:瀉下作用機制同大黃;與大黃合用瀉下力明顯增強。(2)抗菌作用

成分:番瀉葉水提液、醇提取液、特點:水浸液以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效;醇提物抗菌譜廣水提液抗傷寒桿菌。其他藥理作用

(1)止血作用成分:番瀉葉水提液特點:

使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含量增加,縮短凝血時間、血漿復(fù)鈣時間、凝血活酶時間、血塊收縮時間;30%水浸液可在胃鏡直視下噴灑與胃黏膜出血處可止血。(2)正性肌力作用和骨骼肌松弛作用

【現(xiàn)代應(yīng)用】導(dǎo)瀉:便秘,急性口服中毒,清潔腸道,術(shù)后腸功能恢復(fù)。急性胃及十二指腸出血急性胰腺炎流行性出血熱急性機械性腸梗阻慢性腎功能不全【不良反應(yīng)】

少數(shù)病人可見腹痛,排便后緩解;可便盆腔器官充血,經(jīng)期及妊娠慎用。蘆薈

百合科蘆薈葉汁液濃縮干燥物。

【來源】【成分】

蘆薈大黃素、蘆薈大黃素苷、蘆薈皂苷、蘆薈苦素等。

【功效】

清肝熱,通便。

與功效主治相關(guān)的藥理作用

(1)瀉下作用成分:蒽醌衍生物,如蘆薈苷等特點:在腸道釋放出大黃酸等發(fā)揮刺激性瀉下;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腸。

(2)保肝作用成分:蘆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