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_第1頁
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_第2頁
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_第3頁
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_第4頁
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課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聚焦南海一號聚焦南海一號一、鄭和下西洋鄭和,本姓馬,小名三保,云南人,回族。12歲入王府為宦者,明成祖即位后,賜他姓鄭,升為內(nèi)宮監(jiān)太監(jiān),世稱三保太監(jiān)。一、鄭和下西洋西洋:指現(xiàn)在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印度洋及沿岸一帶。一、鄭和下西洋1、時間:2、次數(shù):3、人數(shù):4、船隊規(guī)模:5、到達地區(qū):6、意義:1405年——1433年7次一般在27000人左右寶船最多時達百余艘促進了明朝與亞非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抵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一、鄭和下西洋想一想分組討論:“鄭和為什么能夠成功地實現(xiàn)遠航?”看誰找得準又多!

鄭和大號寶船長151.8米,寬61.6米。一、鄭和下西洋哥倫布海船長24.5米,寬6米。明代羅盤一、鄭和下西洋我隨鄭和下西洋假如你是當年與鄭和同行的“記者”,請你講解你們航行的路線,并結合以下圖片,描述下西洋場景。劉家港劉家港占城今加里曼丹島北部鄭和航行線路圖今馬來西亞馬六甲一帶今印度科澤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國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帶今肯尼亞蒙巴薩今沙特阿拉伯的麥加慢八撒紅海天方鄭和下西洋與歐洲航海家遠航比較表120噸100噸50噸長24.5米寬6米大號寶船長151.8米寬61.6米船只大小4艘17艘大號寶船62艘(共百余艘)船數(shù)160人1000-1500人27800人人數(shù)1次4次7次次數(shù)1497-1498年1492-1504年1405-1433年時間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到達美洲下西洋地點達·伽馬哥倫布鄭和姓名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特點:衰落:評價:1、以外國朝貢,中國回賜的方式進行;2、對海外諸國朝貢嚴格限制;3、所賜遠遠超過所接受的貢物,對貢使附載商貨的超值收購。明朝中葉后實質(zhì)是中國古代王朝大國至上觀念的切實反映。適當?shù)馁Q(mào)易往來,對保持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是有益的,但其負面影響也很明顯。二、外國貢使三、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中華世紀壇利瑪竇三、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1、目的:2、影響:3、《大清時憲歷》:湯若望利瑪竇三、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課堂小結1、鄭和下西洋的概況(時間、次數(shù)、人數(shù)、航行路線、意義)2、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傳教士來華目的、影響)隨堂練習1、鄭和下西洋最遠達到()A.印度洋沿岸和紅海沿岸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C.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D.榜葛剌和紅海沿岸C3、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哪一年?他的遠航有何意義?

1405年,促進了明朝于亞非國家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2、參與《大清時憲歷》制定的外國傳教士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