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考版專題版2023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第一部分板塊一中國古代史微專題2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件_第1頁
統(tǒng)考版專題版2023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第一部分板塊一中國古代史微專題2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件_第2頁
統(tǒng)考版專題版2023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第一部分板塊一中國古代史微專題2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件_第3頁
統(tǒng)考版專題版2023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第一部分板塊一中國古代史微專題2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件_第4頁
統(tǒng)考版專題版2023高考歷史二輪專題復習第一部分板塊一中國古代史微專題2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專題2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一、秦漢時期1.秦朝,中央設“典客”“典屬國”等官職管理民族事務。北擊匈奴,修筑長城;南征夷越,設置三郡。2.漢朝,在中央設大鴻臚管理民族事務(1)北面:對匈奴,先和親,后出擊。著名將領:衛(wèi)青、霍去病、竇憲。兩大戰(zhàn)績:封狼居胥,勒石燕然。(2)西面:設立河西四郡,西域都護府,護羌校尉等。(3)東北:設烏桓校尉;公元前108年,攻滅衛(wèi)氏朝鮮,設樂浪四郡。(4)南方:公元前112年,攻滅南越,重置郡縣。(5)邊疆:實行屯戍政策;向北方移民屯田,在西域設置田官。3.對外交往,開通陸上、海上兩條絲綢之路(1)陸上: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到達波斯灣;166年,大秦派使者到達洛陽。(2)海上:倭國使臣到達東漢,光武帝賜金印一枚。二、隋唐至兩宋時期1.隋唐時期,負責民族事務的機構有禮部和鴻臚寺。2.隋朝(1)北方,東突厥遣使入朝,接受管轄;西突厥與隋朝密切往來。(2)嶺南地區(qū):589年,隋文帝冊封百越首領冼夫人為譙國夫人。(3)邊疆地區(qū):推行郡縣制,以當?shù)氐暮缽姶笮杖慰な?、縣令。(4)流求:607年、610年,隋煬帝先后派朱寬、陳棱等抵達流求。3.唐朝(1)北方:630年,東突厥歸附唐朝,西北各族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2)西南:640年,文成公主入藏。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數(shù)次會盟。(3)云南:唐玄宗冊封皮羅閣為云南王。后唐朝多次冊封南詔首領。(4)邊疆管理機構,有大都督府、都護府、羈縻州等。今新疆地區(qū),唐太宗設立安西都護府,武則天設立北庭都護府。4.對外關系(1)隋煬帝命裴矩駐守張掖,管理與西域的通商事務。(2)608年,常駿出航到達赤土國(今馬來半島南部)。(3)唐太宗時期,玄奘西游天竺,學習佛教文化,并編著《大唐西域記》。(4)日本向唐朝多次派出遣唐使,伴有留學生、留學僧等。646年,日本進行大化改新,學習中國隋唐制度,促成社會轉型。(5)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6)751年,唐朝與大食怛羅斯之戰(zhàn),造紙術由此西傳。(7)唐朝對外交往的三條路線:廣州——越南——阿拉伯;明州——日本、朝鮮半島;泉州——南海。三、元明清時期1.元朝的政策:一方面“行漢法”,另一方面“因其俗而柔其人”,因地制宜(1)任用大量色目人當官,促進民族交流。(2)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帝師,領總制院事,后改為宣政院。(3)在東北、云南分別設立遼陽行省、云南行省。(4)東南,設立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嶼與琉球(今臺灣)。2.明朝,中央設禮部、鴻臚寺、提督四夷館,管理民族事務(1)北方:修筑邊墻,形成明朝長城;設置軍鎮(zhèn),號稱“九邊”。(2)冊封俺答汗與三娘子,并在遼東、宣府、大同等地開放馬市,與蒙古、女真各族貿易。(3)采取羈縻政策:東北,設立奴爾干都司;漠南,設蒙古衛(wèi)、所;西南,設土司(實行土官制度)。(4)敕封西藏宗教首領“法王”“國師”等稱號,管理藏族地區(qū)。3.清朝,設立理藩院管理邊疆民族事務(1)北方:實行滿蒙聯(lián)姻,加強雙方合作;1771年,妥善安置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2)西北:平定準噶爾部叛亂;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于1762年設立伊犁將軍。(3)西南:在西藏,冊封五世達賴和五世班禪;1727年,設置駐藏大臣;后確立金瓶掣簽制度。在青海,設置辦事大臣。沿襲土司制度,推行改土歸流。(4)東南:1684年,在臺灣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省。4.對外交往(1)明朝前期,鄭和船隊七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2)倭寇騷擾東南沿海。16世紀中期,戚繼光抗倭,取得勝利。(3)1553年,葡萄牙取得中國澳門的居住權。(4)16世紀初,荷蘭侵占中國臺灣。1662年,鄭成功率軍收復臺灣。(5)1685、1686年,清朝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重創(chuàng)沙俄侵略勢力。(6)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兩國東段的邊界。(7)1793年,乾隆帝拒絕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貿易請求,堅持閉關自守。四、中國古代各民族之間交往的形式1.民族遷徙,如魏晉時期“五胡”的內遷、三次大規(guī)模的北民南遷。2.民族戰(zhàn)爭(表現(xiàn)為反對外族侵略、平定分裂叛亂),如秦漢與匈奴之間的戰(zhàn)爭;宋朝與遼、西夏、金之間的戰(zhàn)爭;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叛亂的戰(zhàn)爭。3.友好交往,如唐朝與回紇之間互派使節(jié),北宋時期榷場的設置,明朝后期蒙漢之間的互市。4.政治改革,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等。5.和親與聯(lián)姻,如西漢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滿蒙聯(lián)姻。6.會盟與和議,如唐朝與吐蕃的“長慶會盟”,北宋與遼朝的“澶淵之盟”,南宋與金國的紹興和議。7.進行冊封,如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