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園植物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_第1頁
植物園植物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_第2頁
植物園植物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_第3頁
植物園植物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_第4頁
植物園植物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園植物常見病害識別與防治nnnn一.什么是園林植物病害?

園林植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由于環(huán)境

的不適宜或生物的侵染,使植物生長發(fā)

育受到顯著影響,植物在局部或整體出

現(xiàn)不正常特征,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引

起人類經濟損失的現(xiàn)象稱植物病害如郁金香碎裂病出現(xiàn)花紋,不稱病天麻是菌侵入蘭科植物,也不稱病茭白是禾本科植物受黑粉菌侵染形成,也不稱病圖

絡nnnn1634-1637年荷蘭出現(xiàn)了所謂“郁金香狂熱”

現(xiàn)象一種非致命病毒(郁金香碎裂病毒)使郁金

香花瓣產生了一些色彩對比非常鮮明的彩色

條或“火焰”受感染的球莖視為珍品,人們瘋狂地投機,

到達一輛馬車或幾匹馬的價值經濟學家認為郁金香狂熱是現(xiàn)代股票和期貨

市場之祖圖

絡圖

絡園林植物病害的實質?園林植物病理學實際上研究的是寄主植物、病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寄主植物病原物環(huán)境oonn植物和病原物在環(huán)境條件影響下,二者相

互斗爭,最終形成寄主―病原物復合體的

一系列變化過程(致病基因和感病基因)

如有一種禾白粉菌寄生在小麥上,25

C對

禾白粉菌無利,對小麥有利,于是無法侵

染,20

C時則相反nnn二、園林植物病害病原的種類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適宜的物理、化學等非

生物環(huán)境因素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植物病害,

又稱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林木病害病原的種類分為:非侵染性病原和

侵染性病原nnn病原引起病害的最直接的原因國槐潰瘍病在干旱的條件下產生,病斑

是病原菌引起的,病原菌才是病原

但單純的環(huán)境條件也能引起,如低溫引

起樟樹的梢枯,低溫就是病因nnn寄主被病原生物所危害的植物稱寄主

侵染性病害凡是生物引起的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引起的病害稱害nnnnn病原的種類一.非侵染性病原溫度過高、過低土壤水分過多、過少土壤中某種元素過多、過少

空氣中、植物體表面有有毒物質等非侵染性病害——蘋果水心病圖

絡非侵染性病害——櫻桃藥害非侵染性病害——栒子扁枝病非侵染性病害——沙棘爛根非侵染性病害——寒害、凍害非侵染性病害——楊樹冰雹創(chuàng)傷nnn2.侵染性病原

真菌80%細菌200多種

病毒200種n植原體60多種,植原體有細胞膜,無核,有壁,只能著生在植物細胞內,對四環(huán)

素敏感(柑橘黃龍病)nnnnnn類立克次氏體RLO,有

4種,有細胞膜,

無核,無壁,著生在植物的導管中,對

青霉素敏感類病毒5種,只有核酸,無蛋白質外鞘

寄生性種子植物12科,2500種線蟲上千種螨類引起的癥狀和病害引起的相似

藻類銹藻Cephaleuros

sp.侵染性病原-真菌

-春藤白粉病侵染性病原-真菌-觀賞草銹病侵染性病原-細菌-柑橘潰瘍病侵染性病原-細菌-桃穿孔病侵染性病原-病毒-八角金盤侵染性病原-病毒-番木瓜侵染性病原-植原體-榿木叢芽侵染性病原-寄生性種子植物-圓柏寄生侵染性病原-螨類-核桃毛氈病侵染性病原-寄生性銹藻-茶梅藻斑病nnnn三.癥狀病植物在形態(tài)上表現(xiàn)的不正常特征

癥狀包括病癥、病狀病狀植物病變,植物所表現(xiàn)出的不正常

現(xiàn)象,黃葉等病癥用肉眼或擴大鏡可以看到的病原菌

的營養(yǎng)體或繁殖體杏

桃褐腐病立木腐朽病核桃楸枝枯病(Melanconium

juglandis)山定子毛氈?。‥riophyes

sp.)松樹枝枯?。–enangium

ferruginosum)楊樹腐爛病Cytospora

canker

of

poplar日本菟絲子(Cuscuta

japonica)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disease根癌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立木腐朽病立木腐朽病伐樁腐朽立木腐朽立木腐朽除草劑藥害、缺鐵癥日灼落葉松-楊銹病n楊樹枝枯病楊樹根癌病楊樹癌腫病杉木細菌性葉枯病、核桃細菌性黑斑病泡桐叢枝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番茄灰霉病豇豆銹病番茄臍腐病(缺鈣引起

)白菜軟腐病西瓜細菌性角斑病番茄斑枯?。め樻?/p>

)甘藍花葉病n四、癥狀類型變色:變色、花葉(病毒)黃化(缺素癥,病毒、植原體)nnnn壞死(necrosis):斑點、枝枯、潰瘍、腐爛

畸形:癭瘤,叢枝,變形,瘡痂

枯萎:輸導組織上流脂流膠:針葉樹流脂,闊葉樹流膠nnnn粉霉:白粉病,煤污病銹狀物:銹病蕈菌在枝干上形成的大型子實體注意典型癥狀(一種病有幾種癥狀),

同一種癥狀由不同的病因引起立木腐朽、木材腐朽五、癥狀在病害診斷中的作用nnnn是診斷病害的主要依據(jù)之一認識一種病害是從典型癥狀描述開始選擇典型癥狀來命名某種病害通過癥狀可以初步確定病害屬哪一類,

病因是什么花葉由形狀不規(guī)則的深綠、淺綠、黃綠

或黃色部分相間而形成不規(guī)則的雜色斑駁變色部分的輪廊不很清楚時稱為

斑駁(常見果實上)葉斑(spot)壞死表現(xiàn)在葉片上,葉斑形

態(tài)、大小、顏色不同,但輪廊都比較清楚穿孔

葉斑的壞死組織脫落形成輪斑、環(huán)斑(ringspot)葉斑上有輪紋,由

幾層同心圓組成,各層顏色可以不同草莓輪斑病葉枯

葉片上較大面積的枯死

輪廓不像葉斑那樣明顯葉燒(leafscad)葉尖、葉緣的壞死瘡痂多發(fā)生于葉片、果實、枝條上,病部較淺,

而且很局限,表面粗糙,有的形成木栓化組織

而表面稍微隆起,有的產生龜裂潰瘍多發(fā)生在果樹的樹干及枝條上,表現(xiàn)為木

栓化隆起,病部稍凹陷呈火山口狀開裂,周圍

寄主細胞有時木栓化,限制病斑進一步擴展猝倒和立枯

damping

off

指幼苗近地面莖組織壞死增生(hyperplasia)n

病組織的薄壁

細胞分裂加nnnn數(shù)量迅速增多

使局部組織出

現(xiàn)腫瘤或癌腫

莖部不定芽或

枝條增多形成

的叢枝

根部不定根的

增多形成發(fā)根

也是增生現(xiàn)象棗瘋病干腐組織解體較快,腐爛組織中的水分能及

時蒸發(fā)而消失,病部表皮干縮或干癟濕腐組織解體很快,腐爛組織不能及時

失水而形成濕腐軟腐先中膠層受到破壞,組織細

胞離析,細胞消解六.

植物病害侵染循環(huán)n

侵染循環(huán)

在一定的時間內侵染性病

害連續(xù)發(fā)生的過程(從前一個生長

季節(jié)到下一個生長季節(jié)再度發(fā)病的

過程)后一種主要在農業(yè)上的說法

n

包括病原物的越冬場所,傳播媒介,

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落葉松早期落葉病的侵染循環(huán)病原在落葉松上越冬第二年產生子囊孢子隨風吹到針葉上提早落葉(8月,正常的是9-10月才落葉)

在葉片上產生子囊孢子,但不侵染

越冬n油桐葉斑病侵染循環(huán)菌絲在葉片上越冬產生孢子能不斷地危害葉片一年侵染多次從上面的兩個例子看出

n

病原菌在哪里越冬?n

孢子怎樣傳播?n

產生病斑后是否產生孢子再次侵染?

n

這些都是侵染循環(huán)包括的內容n落葉松是不能進行再次侵染的nn侵染循環(huán)和生活史從有性孢子經過一系列的生長發(fā)育過程,

再形成有性孢子,叫生活史一個是指病害連續(xù)發(fā)生的過程,是寄主

和病原的復合體,生活史是指病原本身nn生活史不同,侵染循環(huán)可相同油桐葉斑病和桃縮葉病,生活史相同,

但侵染循環(huán)不同n雖然是兩個概念,但畢競是密切聯(lián)系的,侵染循環(huán)貫穿在生活史中,生活史在侵

染循環(huán)中完成nnnn侵染循環(huán)與防治環(huán)境條件不適宜才越冬,只能越冬的時候防

治是否有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就不同,一個病

害的侵染循環(huán)必須搞清才能防治初次侵染

越冬后病原物的侵染(生長季節(jié)開

始的第一次侵染)再次侵染

初次侵染引起植物發(fā)病,以后一系

列的侵染翌

春氣流昆蟲或雨水傳播、授精氣流月份8、9侵染循環(huán)圖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