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第18課《楊修之死》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第18課《楊修之死》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第18課《楊修之死》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第18課《楊修之死》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第18課《楊修之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作者、背景

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說錢塘或廬陵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是施耐庵的得意門生,才華出眾,但時局動亂,政治腐敗,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羅貫中郁郁不得志,轉(zhuǎn)而編著《三國演義》,以古鑒今,抨擊時弊。他廣泛收集有關(guān)平話,戲劇和傳說,參考陳壽的《三國志》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三國的故事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以史實為基礎(chǔ),融合了大膽合理的想象和虛構(gòu),創(chuàng)作了“七實三虛”的歷史小說巨著《三國演義》第二頁第二頁,共91頁。作者、背景

羅貫中在這部巨著,借述魏蜀吳三國征戰(zhàn)的歷史故事,對暴政作了憤怒的抨擊,提出了自己的鮮明政治理想——仁政。這個觀點形成全書的鮮明的擁劉反曹的傾向,使曹操和劉備兩個藝術(shù)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互相襯托,以強烈譴責(zé)暴政,熱烈頌揚仁政思想。第三頁第三頁,共91頁。出處:《三國演義》第72回第四頁第四頁,共91頁。給下列劃線字詞注音:雞肋(lèi)

沉吟(yín)

庖(páo)官食訖(qì)

夏侯惇(dūn)稟請(bǐng)主簿(bù)轅門(yuán)

褒貶(bāo)(biǎn)

酥(sū)叱責(zé)(chì)

簏(lù)

伺察(sì)

譖(zèn)害肺腑(fèifǔ)曹丕(pī)鄴城(yè)恃才放曠(shì)斬殺(zhǎn)

麾(huī)軍高阜(fù)綽刀(chāo)心惡之(wù)寢帳中(qǐn)佯(yáng)朝歌長吳質(zhì)(zhāo)第五頁第五頁,共91頁。預(yù)習(xí)課文疏通文字第六頁第六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

(加下劃線者課文已注)操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于懷。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適逢bǐngpáo廚dūn第七頁第七頁,共91頁。句段解析1、操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寫出曹操進退兩難的處境和矛盾心理。2、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正如當(dāng)前的軍情,觸動了曹操的心事。段意:交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第八頁第八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zhǔn)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惇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于是寨中諸將,無不準(zhǔn)備歸計。bù第九頁第九頁,共91頁。句段解析1、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zhǔn)備歸程。楊修通過雞肋的口號猜透了曹操的心意,表現(xiàn)了他才思敏捷。但是擅作主張,違反軍紀(jì),成為曹操殺他的理由。2、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楊修的分析合情合理,說明他很聰明,但是太膽大妄為了。3、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于是寨中諸將,無不準(zhǔn)備歸計。夏侯惇很佩服楊修。段意:楊修揣度曹操心事,解說雞肋的含義,夏侯惇聽其言,準(zhǔn)備歸計。第十頁第十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當(dāng)夜曹操心亂,不能穩(wěn)睡,遂手提鋼斧,繞寨私行。只見夏侯惇寨內(nèi)軍士,各準(zhǔn)備行裝。操大驚,急回帳召惇問其故。惇曰:“主簿楊德祖先知大王欲歸之意?!辈賳緱钚迒栔?,修。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于轅門外。hè第十一頁第十一頁,共91頁。句段解析1、當(dāng)夜曹操心亂,不能穩(wěn)睡,遂手提鋼斧,繞寨私行。再次點明曹操進退兩難、夜不能寐的焦慮、矛盾心理。2、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造言”一詞,明確地說明楊修犯了軍規(guī),成為曹操殺楊修的堂堂正正的理由。

段意:曹操以擾亂軍心之罪,殺掉行軍主簿楊修。第十二頁第十二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于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曉其意。修曰:“門內(nèi)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庇谑窃僦脑焱.?dāng),又請操觀之。操大喜,問曰:“誰知吾意?”左右曰:“楊修也?!辈匐m稱美,心甚忌之。shì倚仗bāo多次屢次嫉恨不拘禮俗jì忌諱第十三頁第十三頁,共91頁。句段解析1、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總寫楊修被殺的原因,“原來”一詞,將話題一轉(zhuǎn),具體分析楊修被殺的原因,表明曹操殺楊修之心由來已久。2、人皆不曉其意。修曰:“門內(nèi)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睂Ρ龋怀鰲钚薜牟湃A。3、操雖稱美,心甚忌之。口稱“美”而心“忌”,表現(xiàn)曹操的口是心非。第十四頁第十四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笑,而心惡之。sūchíqì完wù盒。當(dāng)時寫做“合”第十五頁第十五頁,共91頁。句段解析看似是一個惡作劇,實則是楊修耍小聰明,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是他恃才放曠性格的又一體現(xiàn)。段意:楊修再次猜解曹操的文字謎“一合酥”并分而食之,引起曹操的憎惡。第十六頁第十六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币蝗?,晝寢帳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拔劍斬之,復(fù)上床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惟修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操聞而愈惡之。shǎngshìyáng假裝回答第十七頁第十七頁,共91頁。1、操躍起拔劍斬之(“躍”、“拔”、“斬”,動作果斷迅速,可見曹操并非夢中,其陰險狡詐,可見一斑。)2、操痛哭,命厚葬之。寫出曹操很虛偽3、惟修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操聞而愈惡之。表面上是對死者的嘆息,實則揭穿了曹操夢中殺人把戲的真相,表現(xiàn)了楊修的聰明,曹操多疑狡詐的性格。段意:楊修揭穿曹操夢中殺人的真相,引起曹操的極大不滿。句段分析第十八頁第十八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操第三子曹植,愛修之才,常邀修談?wù)?,終夜不息。操與眾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之,密請朝歌長吳質(zhì)入內(nèi)府商議;因恐有人知覺,乃用大簏藏吳質(zhì)于中,只說是絹匹在內(nèi),載入府中。修知其事,徑來告操。操令人于丕府門伺察之。丕慌告吳質(zhì),質(zhì)曰:“無憂也:明日用大簏裝絹再入以惑之?!必缙溲裕源篌d絹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絹也,回報曹操。操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pīzhǎng地名于是lù竹器sì守侯zèn誣陷中傷第十九頁第十九頁,共91頁。句段解析操第三子曹植,愛修之才,常邀修談?wù)摚K夜不息。操與眾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之,密請朝歌長吳質(zhì)入內(nèi)府商議;因恐有人知覺,乃用大簏藏吳質(zhì)于中,只說是絹匹在內(nèi),載入府中。常邀、密請,形成對比,寫出曹植的不拘小節(jié),襯托出曹丕做事很精細(xì),不動聲色?!皬健弊郑瑢懗隽藯钚薜妮p率大意操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第二次用“愈惡之”,說明曹操與楊修間的矛盾又加深了一層。段意:楊修告曹丕,反被曹丕將計就計,曹操懷疑楊修誣陷曹丕,對楊修更加不滿。第二十頁第二十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操欲試曹丕、曹植之才干。一日,令各出鄴城門;卻密使人分付門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門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聞之,問于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當(dāng)者,竟斬之可也?!敝踩黄溲?。及至門,門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誰敢阻當(dāng)!”立斬之。于是曹操以植為能。后有人告操曰:“此乃楊修之所教也?!辈俅笈?,因此亦不喜植。yè認(rèn)為對第二十一頁第二十一頁,共91頁。句段解析楊修教曹植斬門吏,卷入曹氏內(nèi)部爭奪繼承權(quán)的政治斗爭,同曹操的矛盾日益加深。段意:楊修為曹植出城獻策,斬殺門吏,后被告密,曹植因此失寵。第二十二頁第二十二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修又嘗為曹植作答教十余條,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操每以軍國之事問植,植對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后曹丕暗買植左右,偷答教來告操。操見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時已有殺修之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修死年三十四歲。應(yīng)對提問的答案無學(xué)識無智謀的人第二十三頁第二十三頁,共91頁。句段解析修又嘗為曹植作答教十余條,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操每以軍國之事問植,植對答如流。側(cè)面烘托楊修才思過人。后曹丕暗買植左右,偷答教來告操。曹丕陰險歹毒補充交代楊修的年齡,透露出作者對修英年早逝的惋惜段意:楊修為曹植作答教十余條,以備曹操考問,后被揭露,引起曹操殺心。第二十四頁第二十四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曹操既殺楊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斬之。眾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來日進兵?!把鹋?,借此遮人耳目,以表自己處事公平,可見曹操的虛偽奸詐。chì呵斥第二十五頁第二十五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軍相迎,為首大將乃魏延也。操招魏延歸降,延大罵。操令龐德出戰(zhàn)。二將正斗間,曹寨內(nèi)火起。人報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劍在手曰:“諸將退后者斬!”眾將努力向前,魏延詐敗而走。操方麾軍回戰(zhàn)馬超,自立馬于高阜處,看兩軍爭戰(zhàn)。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馬。延棄弓綽刀,驟馬上山坡來殺曹操。刺斜里閃出一將,大叫:“休傷吾主!”視之,乃龐德也。德奮力向前,戰(zhàn)退魏延,保操前行。段意:寫曹操不顧實際,強行出兵,結(jié)果大敗而歸。fù土山huī指揮niān用兩三個手指拿chāo抓取第二十六頁第二十六頁,共91頁。疏通課文(正音解釋詞語)馬超已退。操帶傷歸寨: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卻門牙兩個,急令醫(yī)士調(diào)治。方憶楊修之言,隨將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師。段意:曹操大敗,帶傷歸寨,收楊修尸厚葬,并班師回朝。折掉第二十七頁第二十七頁,共91頁。整體理解第二十八頁第二十八頁,共91頁。層次結(jié)構(gòu)(1—3段)曹操焦慮戰(zhàn)事,以惑亂軍心為名,處死楊修;(4—9段)補敘楊修之死原因;(10—12段)曹操強行進兵失敗,厚葬楊修。第二十九頁第二十九頁,共91頁。概括楊修性格特點的詞語是:恃才放曠第三十頁第三十頁,共91頁。曹操為什么要殺楊修?因為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第三十一頁第三十一頁,共91頁。課文用哪幾件事表現(xiàn)楊修“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揭破曹操花園門上寫“活”的謎底。分吃曹操的“一盒酥”。揭露曹操“夢中殺人”的實質(zhì)。密告曹丕大簏藏人,招“譖害曹丕”之嫌。教曹植殺門吏出城,使曹操大怒。為曹植作“答教”,卻被人偷走,引曹操大怒,遂生殺修之心。第三十二頁第三十二頁,共91頁。閱讀前3自然段第三十三頁第三十三頁,共91頁。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于懷。

聯(lián)系上下文,你認(rèn)為他“有感于懷”的“感”是什么?原文: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進兵不能,回兵不愿,進退維谷。就如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第三十四頁第三十四頁,共91頁。曹操看到碗中雞肋,便把它當(dāng)作口令,是某種情緒或心境的流露。

請說一說是什么情緒或心境?猶豫不決、煩躁不安。第三十五頁第三十五頁,共91頁。楊修根據(jù)什么得出

曹操“必班師”的結(jié)論根據(jù)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得出。第三十六頁第三十六頁,共91頁。關(guān)于“雞肋”的說法影響很大,使“雞肋”產(chǎn)生了一項比喻義,請說說“雞肋”的比喻義是什么。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比喻沒有多大價值、多大意思的事情(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三十七頁第三十七頁,共91頁。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zhǔn)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惇大驚。

夏侯惇為什么會“大驚”?因為擅自行動,客觀上確實起了“惑亂軍心”的作用,是違反軍紀(jì)的。第三十八頁第三十八頁,共91頁。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

“造言”是什么意思?

這個詞用得準(zhǔn)確嗎?編造的話。準(zhǔn)確。因為曹操畢竟沒有說過退兵的話,只是楊修的分析猜測。第三十九頁第三十九頁,共91頁。對曹操殺楊修,你怎樣評價?以“惑亂軍心”處死楊修,似乎殺得有根有據(jù),合情合理。這正是曹操為人奸詐險惡之處。第四十頁第四十頁,共91頁。閱讀中6自然段第四十一頁第四十一頁,共91頁。這六段的總敘(中心句)是——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第四十二頁第四十二頁,共91頁。曹操在花園門上寫一“活”字,

是什么意圖?顯示自己才智。楊修揭破謎底是什么意圖?也是顯示自己才智。智商很高情商不高第四十三頁第四十三頁,共91頁。曹操在字謎謎底被楊修揭穿之后的反應(yīng)和心情是——“操雖稱美,心甚忌之”。表面“稱美”以示寬容,心里卻酸溜溜的不是滋味。第四十四頁第四十四頁,共91頁。楊修分吃曹操的“一盒酥”,說明他的性格是:恃才放曠。賣弄小聰明,不把曹操放在眼里。第四十五頁第四十五頁,共91頁。“一盒酥”被楊修分吃后,曹操的的反應(yīng)和心情是——操雖喜笑,而心惡之。內(nèi)心對楊修這樣戲弄自己頗為惱火,卻用“喜笑”來掩飾。第四十六頁第四十六頁,共91頁。操雖稱美,心甚忌之。

操雖喜笑,而心惡之。

“忌之”和“惡之”,哪個程度更深?當(dāng)然是“惡之”程度深。第四十七頁第四十七頁,共91頁。曹操“夢中殺人”是什么目的?防止有人謀害。第四十八頁第四十八頁,共91頁。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

“佯驚問”、“痛哭”、“命厚葬之”

表現(xiàn)曹操什么性格?虛偽。第四十九頁第四十九頁,共91頁?!叭私砸詾椴俟麎糁袣⑷耍晃┬拗湟狻笔鞘裁词址??

起什么作用?對比。突出楊修聰明,對曹操有更深刻的認(rèn)識。第五十頁第五十頁,共91頁?!柏┫喾窃趬糁?,君乃在夢中耳!”

“君乃在夢中”是什么意思?被殺的近侍頭腦不清醒——沒有認(rèn)識到曹操“夢中殺人”是騙人的把戲。第五十一頁第五十一頁,共91頁。楊修點破這一騙局,應(yīng)怎樣評價?是出于正義和對死者的同情,但不講策略,不看場合,結(jié)果被曹操得知,引他“愈惡之”。第五十二頁第五十二頁,共91頁。從“夢中殺人”

可以看出曹操有什么特點?殘酷、奸詐、多疑第五十三頁第五十三頁,共91頁。楊修得知曹丕用大簏藏人入府便“徑來告操”,一個“徑”字,表現(xiàn)出楊修什么弱點?在政治斗爭中辦事輕率,缺乏慎重,沒有防人之心。結(jié)果畫虎不成,反招譖害之嫌。教曹植殺門吏出城,又被人告,為曹植作答教,竟被人偷走,這兩件事與此相同。第五十四頁第五十四頁,共91頁。操與眾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之,密請朝歌長吳質(zhì)入內(nèi)府商議;因恐有人知覺,乃用大簏藏吳質(zhì)于中……

哪幾個詞語說明曹丕處事精細(xì),活動隱秘?密請因恐有人知覺,乃用大簏藏吳質(zhì)于中……與曹植“常邀修談?wù)摗背甚r明對比,也與楊修“徑來告操”成鮮明對比。雙方相爭,一方精細(xì)過人,一方輕率大意,開始時輸贏已成定局。第五十五頁第五十五頁,共91頁。楊修教曹植殺門吏出城,贏了曹丕,連曹操也“以植為能”。但為什么最后反勝為???因為楊修無所顧忌,行事不慎,結(jié)果被人告密。第五十六頁第五十六頁,共91頁。修又嘗為曹植作答教十余條,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操每以軍國之事問植,植對答如流。

作者這樣寫意圖何在?從側(cè)面表現(xiàn)楊修之才。第五十七頁第五十七頁,共91頁。曹丕暗買植左右,偷答教來告操。

這表現(xiàn)曹丕什么特點?表現(xiàn)曹丕的歹毒。第五十八頁第五十八頁,共91頁。此時已有殺修之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一個“借”字,說明什么?一個“借”字,點明“惑亂軍心”只不過是曹操殺楊修的借口。真正原因,是楊修“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第五十九頁第五十九頁,共91頁。在所有“恃才放曠”、“犯曹操之忌”的事中,哪一件最令曹操忌恨?是為曹植作答教,實際上是干預(yù)了曹家兄弟的繼位之爭。這致使曹操極為反感,遂生“殺修之心”。第六十頁第六十頁,共91頁。楊修“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按什么順序排列?按“犯忌”的輕重。根據(jù)是:操雖稱美,心甚忌之操雖喜笑,而心惡之操聞而愈惡之操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操見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時已有殺修之心由輕到重第六十一頁第六十一頁,共91頁?!度龂萘x》評楊修詩

(在“修死年三十四歲”后)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關(guān)欲退兵。第六十二頁第六十二頁,共91頁。討論:關(guān)于楊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歸之于楊修,有人說另有他因。你持何種觀點?說說理由。曹操妒賢嫉能。楊修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凡有聰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殺其身也。--明·李贄第六十三頁第六十三頁,共91頁。閱讀后3自然段第六十四頁第六十四頁,共91頁。曹操既殺楊修……下令來日進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

開頭寫曹操“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這里卻下令進兵,是為什么?這是曹操掩蓋想退兵的心事,進而掩蓋殺楊修的用心。表現(xiàn)曹操的虛偽奸詐。第六十五頁第六十五頁,共91頁。下面寫曹操強行進兵,結(jié)果慘敗而回,還險些送了性命,這是不是與“楊修之死”無關(guān)?不是。這些與下文“方憶楊修之言……”聯(lián)系,證明先前楊修的分析和預(yù)言是非常正確的;再次揭露曹操以“惑亂軍心”殺楊修是借口,真正原因是楊修“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第六十六頁第六十六頁,共91頁。方憶楊修之言,隨將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師。

先“厚葬”近侍,又“厚葬”楊修,

兩次“厚葬”,刻畫曹操什么性格?刻畫曹操的虛偽奸詐。第六十七頁第六十七頁,共91頁。歸納練習(xí)第六十八頁第六十八頁,共91頁。注音1庖官夏侯惇稟請恃才放曠曹操之忌褒貶一合酥與眾分食訖心惡之近侍páodūnbǐngshìjìbāobiǎnsūqìwùshì第六十九頁第六十九頁,共91頁。注音2佯驚問曹丕大簏伺察譖害鄴城叱退麾軍高阜拈弓搭箭棄弓綽刀yángpīlùsìzènyèchìhūifùniānchāo第七十頁第七十頁,共91頁。解釋加紅色的詞語1適庖官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不置褒貶心甚忌之適逢,正遇到廚依仗(自己的)才能而不拘禮俗忌諱評論好壞嫉恨第七十一頁第七十一頁,共91頁。解釋加紅色的詞語2食訖佯驚問人皆不曉其意君乃在夢中耳大簏逕來告操伺察譖害完假裝知道才竹器同“徑”守侯誣陷中傷第七十二頁第七十二頁,共91頁。解釋加紅色的詞語3植然其言愈惡之但操有問叱退麾軍高阜拈弓搭箭棄弓綽刀認(rèn)為……對討厭只要呵斥指揮土山用兩三個手指拿抓取第七十三頁第七十三頁,共91頁。歸納楊修的性格特點恃才放曠。具體包括:不拘禮俗、輕率大意,不管在什么場合、什么情況,都無所顧忌。評:楊修這樣的人,只可作學(xué)問,不可搞政治。第七十四頁第七十四頁,共91頁。歸納曹操的性格特點殘酷多疑奸詐虛偽“千古第一奸雄”第七十五頁第七十五頁,共91頁。課文中哪些情節(jié)是順敘?哪些是補敘(插敘)?它們各有什么作用?前三段和后三段是順敘;中間六段是補敘。順敘是以“現(xiàn)在時態(tài)”正面講述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一般是敘事的主體;補敘是把時間閃回到過去,補充一些情節(jié),給“順敘”提供背景或強化其合理性。第七十六頁第七十六頁,共91頁。文中表現(xiàn)楊修“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揭破曹操花園門上寫“活”的謎底。分吃曹操的“一盒酥”。揭露曹操“夢中殺人”的實質(zhì)。密告曹丕大簏藏人,招“譖害曹丕”之嫌。教曹植殺門吏出城,使曹操大怒。為曹植作“答教”,卻被人偷走,引曹操大怒,遂生殺修之心。第七十七頁第七十七頁,共91頁。聯(lián)系故事情節(jié)揣摩下列語句,體會曹操對楊修怎樣由“忌”到“恨”。操雖稱美,心甚忌之。操雖喜笑,而心惡之。操聞而愈惡之。操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操見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第七十八頁第七十八頁,共91頁。答案:操雖稱美,心甚忌之?!懿俨桓示佑谙嘛L(fēng),所以表面“稱美”以示寬容,心里卻酸溜溜的不是滋味。操雖喜笑,而心惡之?!獙钚捱@樣戲弄自己頗為惱火,因而惡之,但用“喜笑”來掩飾。操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楊修干預(yù)了曹丕的家事,這使曹操對他的憎恨又升了一級。第七十九頁第七十九頁,共91頁。答案:4.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楊修教曹植殺門吏被曹操認(rèn)為是欺騙他,對他的恨轉(zhuǎn)化為“大怒”。5.操見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楊修這次實際上是參與了曹氏的奪嫡之爭,所以曹操怒不可遏,罵出聲來,并有了殺修之心。這也是歷次積怨的總爆發(fā)。第八十頁第八十頁,共91頁。楊修的死因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