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廣東云浮市云安區(qū)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監(jiān)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4cmB.當u=3.5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C.當u=5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cm處移動到8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2.如圖所示,、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兩個均勻圓柱體,已知底面積,高度,對地面的壓強,圓柱體密度分別為和,對地面的壓力分別為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B.C. D.3.如圖所示是照相機的成像示意圖,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照相機使用的是凹透鏡B.照相機使用的是凸透鏡C.所成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4.下列估測符合生活實際的是()A.教室門的高應均為1.5mB.人感覺舒適的溫度是40℃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約為5km/hD.人脈搏1s跳動均為70次5.控制噪聲,優(yōu)化人們生活環(huán)境,是當今社會的一項重要課題.主要在“消聲、吸聲、隔聲”三個方面采取措施,下列屬于通過“吸聲”方式減弱噪聲的是()A.摩托車的消聲器B.學校附近禁止汽車鳴笛C.道路兩旁的隔音板D.歌劇院的裝飾板上做成蜂窩狀6.小明站在岸上看水里的魚,關于他看到的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是比魚的實際位置低的像 B.是魚的虛像C.是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發(fā)生折射形成的 D.是光的反射形成的7.下列對物理量的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A.教室里的課桌高度約為1.5mB.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C.中學生正常步行速度約為10m/sD.一本九年級物理課本質量約為50g8.某校八年級物理興趣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可以判斷()A.0~5s內,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m/sB.0~2s內,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C.2s~5s內,小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D.5s~7s內,小車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9.生活中,關于光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A.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實像B.醫(yī)院的手術室常用紫外線燈來滅菌C.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就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D.看到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游動屬于光的反射現象10.關于光學成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光的反射可以成虛像,不可以成實像B.光的折射既可以成虛像,也可以成實像C.光的折射既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縮小的像,還可以成等大的像D.光的直線傳播既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縮小的像,還可以成等大的像11.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銳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6cmB.當u=12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C.當u=24cm時成放大的像,放大鏡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像先變大后變小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登月艙從地球到月球,質量變小B.1kg鐵比1kg棉花的質量大C.把鋼棒軋成一張薄鋼板,形狀發(fā)生了變化,但質量不變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質量變大13.下列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雨后天空出現的彩虹C.樹蔭下的地面上看到圓形的小亮斑 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面處“折斷”14.下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A.你的物理課本的寬度約為18cmB.你的指甲寬度約為1d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0m/sD.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的時間約為10s15.疫情期間,村書記楊百順每天都通過大喇叭向村民通報疫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村民能聽到楊百順的聲音,是因為空氣能傳聲B.楊百順說話時,他發(fā)出的聲音是大喇叭振動產生的C.村民聽到楊百順的聲音后,對戰(zhàn)勝疫情充滿信心,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D.村民根據音調,判斷出講話的人是楊百順16.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廣場上的光束B.亭橋在水中的倒影C.鉛筆好像折斷了D.墻上的手影17.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A.水蒸氣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熱B.水蒸氣比水溫度高C.水蒸氣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熱D.水蒸氣比水傳熱快18.嚴寒的冬天,室外的自來水管常會被凍裂,原因是()A.水結成冰以后密度變大 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夠C.水結成冰以后質量變大 D.水結成冰以后體積變大19.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同樣的力再次撥動鋼尺,比較兩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fā)出的音調。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與此相同的是A.地震、火山爆發(fā)、海嘯等自然災害發(fā)生時,都伴有次聲波產生,而人耳聽不到次聲波,不能準確預測災害的發(fā)生。使用靈敏的聲學儀器也能接收到它們產生的次聲波,處理這些信息,可以確定這些活動發(fā)生的方位和強度B.人們用噪聲監(jiān)測儀來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等級,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控制噪聲C.人們用光線來表示光的傳播徑跡和方向D.取材質相同但質量與體積均不相同的松木塊,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量筒量出它們的體積。通過計算得出“同種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結論20.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聲音的傳播不需要時間C.聲音在水中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D.敲鼓時,敲擊鼓面后馬上按住鼓面不讓其振動,鼓仍會繼續(xù)發(fā)聲21.據我省地震局測定:2019年12月08日16時10分,在江蘇鹽城市東臺市海域(北緯33.06度、東經121.39度)發(fā)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震中距我省邊界47公里。地震發(fā)生前出現“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等反?,F象,原因是雞鴨能聽到地震產生的()A.響度很小的可聽聲 B.頻率較低的次聲波C.頻率較高的超聲波 D.頻率較低的超聲波22.小芳在閱讀古詩詞時,發(fā)現很多詩詞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理解正確的是A.“夜半鐘聲到客船”——“鐘聲”是根據音色來辨別的B.“池外輕雷池上雨”——“輕”指音調低C.“誰家玉笛暗飛聲”——“聲”是由笛子振動產生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高”描述聲音頻率高23.空中落下的籃球在與水泥地面接觸的瞬間,籃球有較明顯的形變,但看不出地面的形變。為論證此時籃球對地面有力的作用:小明說:“籃球發(fā)生形變,說明地面對籃球施加力;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籃球對地面有力的作用。”小紅說:“籃球發(fā)生彈性形變時,要恢復原來的形狀,會對與它接觸的地面產生力,所以籃球對地面有力的作用?!眲t兩人的說法A.都正確 B.只有小明正確C.只有小紅正確 D.都不正確24.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沿著光具座,從凸透鏡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點移動.在此過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變化情況是()A.像和像距都逐漸變大 B.像和像距都逐漸變小C.像逐漸變大,像距逐漸變小 D.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大25.下列聲音的實例中,其解析正確的是()A.噪聲檢測儀測量的是聲音的音調B.醫(yī)生用聽診器診斷病情是利用聲傳遞信息C.醫(yī)生用“B超”檢查患者身體是次聲波在醫(yī)學中的應用D.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觀察到水花飛濺的現象,說明聲音能在液體中傳播26.用力推課桌的下部,課桌會沿地面滑動,而推課桌的上部,則課桌可能會翻倒,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A.與力的大小有關 B.與力的方向有關C.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D.與受力面積有關27.人類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總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氣凝膠”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該物質的堅固耐用程度不亞于鋼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溫,而密度只有1kg/m1.一架用鋼材(ρ鋼=7、9×101kg/m1)制成的質量約160噸的大型飛機,如果用“氣凝膠”做成,其質量相當于()A.一片雞毛的質量 B.一只雞蛋的質量C.一個成年人的質量 D.一臺大卡車的質量28.如圖甲所示,將話筒接在計算機的輸入端,將三種聲音輸入,已知發(fā)出聲音的時間相同,計算機的屏幕上分別出現如圖乙所示的三種波形,根據波形分析()A.聲音C的頻率最高B.聲音A的頻率最高C.聲音B的振幅最大D.聲音C的振幅最大29.如圖所示,a、b、c是從空氣射向水中的三條光線,OA是折射光線,則OA的入射光線是A.aB.bC.cD.無法判斷30.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來水管爆裂,其原因是()A.水結冰時,密度不變,體積變小 B.水結冰時,密度減小,體積變大C.水結冰時,密度變大,體積變大 D.水結冰時,質量不變,密度變大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如圖照片是“羅塞塔”飛船上的數碼相機在35千米高度拍攝的彗星表面,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彗星上的巖石是因為光射到巖石表面發(fā)生了___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若該數碼相機的焦距為30mm,則數碼相機的感光層(數碼相機的感光層相當于普通照相機的膠片)到鏡頭的距離____60mm(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2.冬天,0℃以下冰凍的衣服也會干,這是_________現象;寒冷的冬夜,門窗玻璃_______(選填“內”或“外”)側出現冰花,這是_________現象,這個過程需要_________熱量.33.家里彩色電視機的畫面上的豐富色彩是由紅、_____、藍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電視遙控器是靠發(fā)出_____(填“紅”或“紫”)外線來控制電視的。34.身高測試中,測得小明同學身高為1.68_____(選填長度單位),為使測量值更準確,可進行多次測量,求_____值。35.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為3V且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S1,電壓表的示數是1V,則電阻R1、R2的阻值之比為______。若再斷開開關S1,則電壓表的示數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6.現代生活,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長時間使用手機容易使眼睛的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變________(選填“強”或“弱”),成像落在視網膜________(選填“前方”或“后方”)從而形成近視眼,為矯正近視眼應佩戴由_______透鏡片做的眼鏡。37.圖中物體A的長度為_____cm;38.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關系的圖象,根據圖象可計算出ρ甲:ρ乙=_____;體積為5dm3的乙物質的質量為_____kg。39.如圖為無人機航拍時的照片。航拍時,物體通過鏡頭成倒立__________的實像,為了鏡頭里能出現更多景色,那么需要無人機飛的__________(選填“高”或“低”)些。40.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測出該物體的長度是_____cm。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如圖為某同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該同學先后三次將同一木塊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別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塊,使其沿斜面向下運動,逐漸減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觀察木塊移動的距離,從而得出力和運動的關系。(1)在實驗操作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不要解釋錯誤的原因):______;(2)更正錯誤后進行實驗,從實驗中觀察到,隨著摩擦力的逐漸減小,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逐漸______,運動的時間越來越______,但由于實驗中摩擦力______,所以不可能觀察到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運動的情形;(3)在上述實驗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可以推測:如果摩擦力減小為零,水平面足夠長,那木塊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減小,也不增加,運動方向也不發(fā)生變化,木塊將______。42.在“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實驗中,所用的器材有:一個電壓表、一個電流表、一個開關,電壓恒為4.5V的電源,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和一個標有“20Ω1.5A”的滑動變阻器。(1)已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小于1W,電流表的量程應選______A為宜;(選填“0~0.6”或“0~3”)(2)請將圖甲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增大;______(3)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位于______(選填A或B)端,其作用是______;(4)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多次測量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和兩端的電壓,根據記錄的數據畫出了小燈泡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根據圖像信息,可以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______W;(5)另一組同學按同一電路連接好最后一根導線時,燈泡立即發(fā)光,檢查后發(fā)現連線正確,請你找出實驗中可能的操作不當之處______。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杯,每個空杯子的質量是150g,其中一個裝滿水時總質量是300g。另一個裝滿某種液體時總質量為281.8g。求這種液體的密度多大?44.小林開車時看到如圖甲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時汽車內的速度計如圖乙所示。(1)若小林此時汽車的速度大小如圖乙速度計所示,汽車此時是否超速;若以這樣的車速行駛,汽車行駛0.5h走過多少路程;(2)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此汽車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長時間。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D【解題分析】試題分析:由圖示可知,當物距為4cm時,像距也為4cm,由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像距與物距相等,故2f=4cm,則f=2cm,故A錯誤;由于2f=4cm,當u=3.5cm時,物距處于f和2f之間,因此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當物距u=5cm時,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故C錯誤;把物體從距凸透鏡3cm處移到8cm處的過程中,物距逐漸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漸減小,故D正確;故應選D.【考點定位】凸透鏡成像2、B【分析】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得出兩者對地面的壓力關系,根據柱體壓強公式求出兩者密度的關系?!绢}目詳解】AC.因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的變形式可得即,故AC錯誤;BD.根據柱體壓強公式可得即,故B正確、D錯誤。故選B。3、B【題目詳解】照相機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原理制成,故B正確;凹透鏡不能對實物成實像,故A錯誤;凸透鏡不能成正立、縮小的實像,故C錯誤;要使底片感光,必須成實像,因為虛像不能使底片感光,故D錯誤;故選B.4、C【題目詳解】A.老師的身高約1.7m,教室門的高度略大于此數值,在2m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B.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C.人正常走路的速度約與5km/h較接近,故C符合實際;D.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1min跳動的次數在75次左右,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C。5、D【解題分析】摩托車的消聲器屬于消聲,故A錯;禁止汽車鳴笛屬于消聲,故B錯;道路兩旁的隔音板屬于隔聲,故C錯;歌劇院的裝飾板上做成蜂窩狀屬于吸聲,故D正確;應選D。6、B【題目詳解】魚反射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時,在水面處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會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就會覺得魚變淺了;而我們看到的魚,不是魚的實際位置,而是變淺的魚的虛像,故B正確,ACD錯誤。7、B【解題分析】A.中學生身高約1.7m,課桌高度約為中學生身高的一半,不足1m,故A不符合實際;B.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左右,故B符合實際;C.汽車在城市道路限速40km/h≈11m/s,中學生正常步行速度約1m/s,故C不符合實際;D.九年級物理課本質量約300g,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B。8、D【解題分析】解答:A.小車在0~5s內通過的路程是s1=2m,時間t1=5s,所以根據速度的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為0.4m/s.故A錯誤;B.0~2s內,小車通過的路程與時間的圖象是一條斜向上的直線,所以此時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錯誤;C.在2s~5s,小車通過的距離為零,說明小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C錯誤;D.在5s~7s內通過的路程是4m所用時間是2s,所以根據公式可知該時間段小車的速度2m/s,此時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所以此時小車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9、D【題目詳解】A.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故A正確;B.紫外線能殺菌,所以在醫(yī)院手術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線燈來滅菌.故B正確;C:彩色電視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正確;D.看到魚兒在清澈的水中游動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故D錯誤.故選D.10、A【解題分析】A.一般情況下光的反射成虛像,但也有成實像的情況,如凹面鏡可以會聚光線成實像,故A錯誤;B.光的折射既可以成虛像,也可以成實像,比如看水中的魚所成的是虛像,凸透鏡可以成實像,故B正確;C.凸透鏡成的像可以是縮小的,也可以是放大的,還可以是等大的,故C正確;D.小孔成像時,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可以成縮小、放大或等大的像,故D正確。故選:A。11、B【題目詳解】A.u=v=2f,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u=v=2f=16cm時,所以f=8cm,故A錯誤;B.當u=12cm時,2f>μ>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故B正確;C.當u=24cm時,u>2f=2×8cm=16cm,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故C錯誤;D.物體從距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24cm處的過程中,凸透鏡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實像,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故D錯誤。故選B12、C【題目詳解】質量是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物體質量的大小與外界條件無關,只取決于物體本身所含物質的多少。A.登月艙從地球到月球位置發(fā)生改變,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故A錯誤;B.1kg鐵與1kg棉花的質量相等,故B錯誤;C.把鋼棒軋成一張薄鋼板,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故C正確;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狀態(tài)改變,體積變大,但質量不變,故D錯誤。13、A【題目詳解】A.平靜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題意;B.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不符合題意;C.樹蔭下的地面上看到圓形的小亮斑,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符合題意;D.筷子上反射的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當人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時,看到的是筷子的虛像,比實際位置偏高,所以感覺折斷了,不符合題意。故選A。14、A【分析】估算題是中考中的常見題型,要對所學過的物理量有個基本認識才能準確作答.【題目詳解】A.你物理課本的寬度約為18cm,正確;B.你的指甲寬度約為1cm,B錯誤;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m/s,C錯誤;D.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時間約為0.1s,錯誤。故選A?!究键c定位】物理量的估算15、A【題目詳解】A.村民能聽到楊百順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村民耳中的,故A正確;B.楊百順說話時,他發(fā)出的聲音是他的聲帶振動產生的,故B錯誤;C.村民聽到楊百順的聲音后,對戰(zhàn)勝疫情充滿信心,說明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故C錯誤;D.因人的聲帶結構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故村民根據音色,判斷出講話的人是楊百順,故D錯誤。故選A。16、C【題目詳解】A.廣場上的光束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亭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C.鉛筆好像折斷了,是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中時,發(fā)生了折射現象,故C符合題意;D.墻上的手影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7、A【題目詳解】A.100℃的水蒸氣液化時要放出熱量,變成100℃的水,由于多了水蒸氣液化放熱這個過程,所以,100℃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開水燙傷更嚴重.故A符合題意.B.開水與水蒸氣的溫度相同,都是100℃.故B不符合題意.C.水蒸氣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熱,而不是吸收大量的熱.故C不符合題意.D.燙傷的嚴重程度與水蒸氣的散熱快慢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18、D【題目詳解】水結冰后,密度變小。根據密度公式可知,在質量一定時,密度變小,體積變大,所以室外的自來水管常會被凍裂。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9、D【題目詳解】題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A.人耳聽不到次聲波,使用靈敏的聲學儀器也能接收到它們產生的次聲波,處理這些信息,可以確定這些活動發(fā)生的方位和強度,采用的是轉換法,故A不符合題意;B.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等級,人們用噪聲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等級,采取措施,控制噪聲,是轉換法的應用,故B不符合題意;C.用光線描繪光的傳播方向,光線實際并不存在,用光線描繪光的傳播方向采用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題意;D.取材質相同但質量與體積均不相同的松木塊,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量筒量出它們的體積,通過計算得出“同種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結論,這種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故D符合題意。20、C【題目詳解】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B.聲音在不同介質中有不同的傳播速度,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故B錯誤;C.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故C正確;D.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敲擊鼓面后馬上按住鼓面不讓其振動,鼓不會繼續(xù)發(fā)聲,故D錯誤。故選C。21、B【解題分析】地震時會伴隨有次聲波的產生,會使人惡心、嘔吐等等,次聲波的頻率低于20Hz,人耳聽不見;超聲波的頻率高于20000Hz,故ACD項不符合題意,B項符合題意。22、A【題目詳解】A.不同物體的音色不同,辨別“鐘聲”是根據音色來辨別的,故A正確;B.“池外輕雷池上雨”,“輕”指聲音響度小,故B錯誤;C.笛子屬于管樂器,笛聲是由空氣柱振動產生的,故C錯誤;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高”描述聲音響度大,故D錯誤。23、A【題目詳解】小明從力的作用相互性的角度說明籃球對地面有力的作用,說法正確;小紅從彈力概念的角度說明球對地面有力的作用,說法正確,故選A。24、A【題目詳解】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f時,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且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成的像也越大;所以將蠟燭從二倍焦距外的地方逐漸向凸透鏡的焦點靠近的過程中,像距逐漸變大,像逐漸變大.25、B【題目詳解】A.噪聲檢測儀測量的是噪聲的大小,即聲音的響度,不是音調,故A錯誤;B.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醫(yī)生用聽診器診斷病情是利用聲傳遞信息,故B正確;C.醫(yī)院的B超是利用超聲波探查人體內部信息的,不是次聲波,故C錯誤;D.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觀察到水花飛濺的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D錯誤。故選B。26、C【題目詳解】推課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點不同,使課桌發(fā)生了不同的運動情況.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27、C【解題分析】已知ρ膠=1kg/m1,ρ鋼=7.9×10^1kg/m1,m鋼=160t=1.6×105kg,V鋼=m鋼/ρ鋼=1.6×105kg/7.9×101kg/m1≈20.25m1,V膠=V鋼≈20.25m1,∴氣凝膠飛機的質量m膠=ρ膠V膠=1kg/m1×20.25m1=60.75kg,60.75kg相當于一個成年人的質量,故選C.28、D【題目詳解】通過對比圖A、B、C圖可知,在相同時間內,B振動的次數多,說明B振動的頻率高,所以音調高;C波形圖中波峰離開平衡位置的距離遠大于A、B圖,說明C振動的幅度大,即C的振幅大,所以響度大。故選D。29、C【解題分析】由圖可知a、b、c是從空氣射向水中的三條光線,OA是其中一條的折射光線,根據光從水中射向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得,若a是OA的入射光線,那么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a不是。若b是OA的入射光線,那么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b不是;若c是OA的入射光線,那么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是。故答案為:c.【題目點撥】本題屬于識圖題,題目已告訴界面、法線,而且知道a、b、c是從空氣射向水中的三條光線,OA是其中一條的折射光線,再根據光從水中射向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可解答此題.30、B【題目詳解】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來水管爆裂,是由于水結冰時,質量不變,密度變小,體積變大的緣故。故選B。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漫小于【題目詳解】[1]巖石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巖石上,反射光線射向四面八方,發(fā)生的是漫反射;[2]若鏡頭焦距為30mm,感光層到鏡頭的距離為像距,因此要滿足的條件是大于一倍焦距,小于兩倍焦距;被拍景物在感光層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因此膠片到鏡頭的距離小于60mm。32、升華內凝華放出【題目詳解】[1]冬天,0℃以下冰凍的衣服也會干,是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的升華現象;[2][3][4]寒冷的冬夜,室內溫度高,室外溫度非常低,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門窗玻璃內側由氣態(tài)直接凝華變?yōu)楣虘B(tài),出現冰花;凝華放熱。33、綠紅【題目詳解】[1]用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可以發(fā)現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2]電視機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來遙控電視機的。34、m平均【題目詳解】[1]中學生身高一般在1m~2m之間,則小明同學身高應為1.68m。[2]多次測量并求平均值,可以使測量結果更準確。35、2:1變大【題目詳解】[1][2]分析電路圖為串聯(lián)電路,電壓表測量R2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的示數為1V,即R2兩端的電壓為1V,根據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關系可知,電阻R1兩端的電壓為2V;在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是相同的,根據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規(guī)律可知,電壓之比等于電阻之比故R1與R2之比為2∶1,斷開開關S1電壓表示數將變大。36、強前方凹【題目詳解】[1][2]凸透鏡越厚,焦距越小,折光能力越強,而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所以長時間用手機玩游戲容易使眼睛的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增強,來自遠處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方,形成近視眼。[3]近視眼應佩戴發(fā)散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近視眼應該佩戴凹透鏡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37、2.47【題目詳解】圖中刻度尺最小一格長度為1mm,即分度值為1mm,待測物體起始端對齊1.00cm刻度處,末端對齊3.47cm刻度,物體長度為3.47cm-1.00cm=2.47cm。38、3:14.5【分析】(1)從甲、乙的質量和體積關系的圖線中讀出一組數據,根據求出甲、乙物質的密度,然后可知ρ甲:ρ乙;(2)根據求出體積為5dm3的乙物質的質量。【題目詳解】[1]由圖象可知,當甲物質的質量為2.7kg時,其體積為1dm3,則甲物質的密度:,當乙物質的質量為2.7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3203-201-4:2024 EN-FR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echnologies - Part 201-4: Electronic textile -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heet resistance of conductive fabrics
- 廣東引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團隊合同書
- 投影儀購銷合同書
- 中國公路運輸合同
- 型鋼采購合同協(xié)議
- 家教老師聘用合同書
- 玻璃幕墻安裝合同
- 商品買賣居間合同
- 美國工程設計服務合同
- 側柏買賣合同
- 【道 法】學會自我保護+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買房協(xié)議書樣板電子版
- 河南航空港發(fā)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社會招聘題庫
- 綿陽市高中2022級(2025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二診)語文試卷(含答案)
- 常州初三強基數學試卷
- 《吞咽障礙膳食營養(yǎng)管理規(guī)范》(T-CNSS 013-2021)
- 仁愛七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
- 躁狂的健康宣教
- 第四講國防動員準備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屆高三一診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年度房地產開發(fā)項目安全生產委托管理協(xié)議范本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