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規(guī)則與制度制度經濟學方法論_第1頁
習慣、規(guī)則與制度制度經濟學方法論_第2頁
習慣、規(guī)則與制度制度經濟學方法論_第3頁
習慣、規(guī)則與制度制度經濟學方法論_第4頁
習慣、規(guī)則與制度制度經濟學方法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習慣、規(guī)則與制度制度經濟學方法論

現(xiàn)在,“新制度經濟”一詞非常流行?!靶隆边@個時間形容詞把二戰(zhàn)后的一整套關于制度經濟學的理論、方法與凡勃倫、康芒斯和米契爾的“舊制度經濟學(oldinstitutionaleconomics)相區(qū)分1。人們往往錯誤地認為制度經濟學基本上僅是描述性的、反理論的。但這種觀點經不起仔細推敲。在凡勃倫和康芒斯的著作中非常強調理論解釋、理論發(fā)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優(yōu)先性,他們都研究了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例如,凡勃倫(1899,1919)是第一位運用達爾文進化論來研究經濟和制度演進理論的社會科學家。制度經濟學家們也發(fā)展了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定價行為理論。我們還可以在其他許多理論及應用經濟學領域發(fā)現(xiàn)“舊”制度經濟學觀點的影響?;诹晳T這個范疇,“舊”制度經濟學對人類行為本質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觀點,習慣和規(guī)則被視為人類行為所必需。人類行為受習慣支配的觀點有心理學的支持,值得經濟學家進一步研究。根據制度經濟學的觀點,習慣在制度分析中極其重要。文中通過該方法在宏觀和微觀分析中的應用舉例來說明考慮人類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一、制度經濟學視角下的共同習慣的來源制度經濟學的方法是從有關人類行為、制度及經濟過程演進本質的普遍觀點到特殊經濟制度或經濟類型的具體觀點及理論,因此,這種分析方法有層次、分類別,但不同層次的分析必須結合起來,習慣和制度這兩個范疇(在第二部分中定義)在特殊和普遍之間起了關鍵的聯(lián)系作用。制度經濟學并不推定它的人類行為以習慣為基礎的觀點本身就足以形成可操作的理論或分析,制度經濟學家還需要說明一簇特定的共同習慣是如何來源于特定的社會制度并受其增強的。因此,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從抽象到具體。它沒有理性人的標準理論模型。制度經濟學在研究人的行為時汲取了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及其他學科的成果。如果說制度經濟學有通用理論,那就是指出如何對具體現(xiàn)象作具體分析的理論。1.價格的形成過程是由觀念、習慣及制度的組成而來繼凡勃倫對理性經濟人提出抨擊后,制度經濟學者對馬歇爾及其他新古典價格理論的看法并不一致。他們一般不接受理性經濟人的假設,但對馬歇爾價格理論也不全盤否定。制度經濟學者們一致認為,要研究反映當代經濟中制度及市場結構的具體的定價理論,通用價格理論的解釋力有局限性,因為現(xiàn)實世界中價格形成的制度過程不同。制度經濟學認為,價格是社會傳統(tǒng),并得到習慣的強化,嵌于特定制度中。這種傳統(tǒng)因商品種類、制度、計算方法和定價過程的不同而不同。如果價格是傳統(tǒng),則受觀念及習慣的影響。價格理論必定部分地是一種觀念、預期、習慣及制度的理論,涵蓋定價的常規(guī)及過程,沒有這種理論就無法解釋人如何計算或形成對未來的預期。20世紀初至50年代,制度經濟學者按照這一思路做了有關價格形成的大量經驗性及理論工作,建立了相應于實際市場結構及公司組織類型的價格理論。例如,針對寡頭壟斷市場,導出“加成”、“管理”、“全成本”定價理論。制度經濟學者非常強調研究解釋現(xiàn)實世界現(xiàn)象如價格的理論等,只是他們認為,通用價格理論實用性、解釋力有限。制度經濟學的定價理論首先分析所有與價格形成有關的制度因素,包括成本及其評估方法、計算價格的常規(guī)、所有已知及尚不了解的信息、信息獲取及使用方法、根據行情調整價格的方法、有關競爭性定價的戰(zhàn)略及其和市場結構聯(lián)系起來的方法。顯然處理這種復雜事情有一個抽象及簡化的過程,經過詳細調查,可抽象出價格形成的某些關鍵過程。在米恩斯和韋爾(MeansandWare,1936)的著作中有這種方法應用在“管理價格”的一個極好例子。2.制度經濟學的視角即使在宏觀經濟層次,許多經驗性數(shù)據也符合習慣活動優(yōu)勢論。例如,受凡勃倫的影響,詹姆斯·杜森伯里(1949)的消費函數(shù)非常強調消費者行為中習慣的作用,并曾作出很好的預測。這一理論設定,既定的收入水平加上流行的風氣可導致消費者行為的習慣定式。消費行為既有模仿性和適應性,也有深層的習慣基礎。一般地,制度經濟學家研究宏觀經濟系統(tǒng)時首先分析人的行為方式和規(guī)律性,以期發(fā)現(xiàn)大量的模仿、慣性、鎖定和累積性原因。系統(tǒng)水平上的規(guī)律性和穩(wěn)定性正是來自于微觀水平的多樣性。制度經濟學以這種觀點理解宏觀經濟的自律,并可計算宏觀總量。應該說,制度經濟學在這一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20、30年代,美國國家經濟研究所以米契爾為首的一批經濟學家對發(fā)展國民收入核算起了重要作用,他們認為,總量的宏觀經濟現(xiàn)象有其自身的、經驗性的合理性。這與縮減論截然不同,并為凱恩斯革命創(chuàng)造了空間。制度一般呈現(xiàn)某種程度的長期不變,其存續(xù)時間可超過個人,因此,有理由選擇制度而不是個人作為基本單位。大多數(shù)制度比與之相關的個人先存在。我們都降生在一個制度的世界中,并于其中社會化。有鑒于此,制度經濟學者專注于特定制度的具體性質,而不建立有關個人的、脫離歷史的通用模型。制度經濟學反對以給定的、不受制度影響的個人作為宏觀分析基本單位的主流觀點(這個問題以下還要詳述)。但放棄標準的微觀基礎方法并不意味著制度經濟學者無法建立模型或預測。相反,包括上述例子的研究證明,含有慣性(可用習慣解釋)因素的模型是宏觀經濟領域很好的預測模型,計量經濟學常用的簡單趨勢外推法對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預測比復雜的經濟模型更佳。制度經濟學認為這證明了習慣、制度鎖定和自我強化現(xiàn)象。制度經濟學從宏觀經濟系統(tǒng)的定式化事實(stylizedfacts)出發(fā),試圖找出系統(tǒng)的內在結構特點以解釋這些結果,這需要定量、定性兩種分析。例如,從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這一事實出發(fā),數(shù)據也可能揭示又一定式化事實,在中國消費對GNP的貢獻比例相對較小。對制度經濟學家來說,不能僅做統(tǒng)計相關分析,重要的是解釋引起低消費和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制度約束和因果過程。不妨做個假設,預期收入的降低和預期支出的增加引起了消費低迷。評價這個假設的第一步是收集國民對未來的預期數(shù)據,其次是對增長較快的經濟進行類似的比較研究。有關變量之間顯著統(tǒng)計相關的證據將是重要的,但還不夠。制度經濟學強調要探索真正存在的因果聯(lián)系。因此,重要的是要解釋預期與低消費并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的因果機制,這種因果解釋可包括許多因素,如國民文化、社會體系等等??偟膩碚f制度方法對這個問題尋求因果關系時并不局限于某個理論或假設,而是強調比較制度分析的重要性。3.從定式化事實出發(fā),強調了文學分析的嚴密性和科學性,這也是一個重要理論概念。經驗性分析時僅能可能有人說,上述方法并無新意。但我們認為,第一,制度經濟學強調了主流經濟理論中沒有的制度和文化因素;第二,分析中借鑒了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和其他科學的觀點;第三,沒有借助于理性的、效用最大化的經濟人模型,由于人性百態(tài),既強調習慣優(yōu)勢,又強調變化莫測的可能性;第四,數(shù)學方法和統(tǒng)計方法是經濟理論的工具,而非要素;第五,分析不是從建立數(shù)學模型開始,而是從定式化事實和有關因果機制的理論假設開始;第六,廣泛使用有關社會經濟制度的歷史的和比較的經驗性材料??梢钥闯?制度經濟學與當代主流經濟理論在某些方面相異。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制度經濟學僅僅收集數(shù)據。沒有理論,不可能理解和解釋。數(shù)據歸納不出理論,所有經驗性分析推定一套概念和理論。從定式化事實出發(fā)本身先要有一個概念框架。制度經濟學試圖根據一套總的理論和方法提供這個框架。二、該制度經濟理論的幾個基本特征1.解釋“自然狀態(tài)”的“方法論個人主義”要指出“舊”、“新”制度的基本差異并不容易,因為“新”制度經濟學包含哪些內容并無定論。盡管如此,在著名的制度經濟學著作如諾思(1981)、波斯納(Posner,1973)、斯考特(Schotter,1981)和威廉姆遜(Williamson,1975)等仍有共同的理論核心。新制度經濟學設想由理性人行為模型來解釋制度(如國家或企業(yè))的出現(xiàn),由人的互相作用來描繪這些不經意間的結果,并假設一個無制度的初始“自然狀態(tài)”。解釋的過程是從人到制度,人作為給定。這個方法亦稱“方法論個人主義(methodologicalindividualism)”。例如,“新”制度經濟學認為,貨幣作為一種制度是在人的交流、互相作用中自然產生。一旦規(guī)則變得流行,就發(fā)生了制度自我強化的循環(huán)過程:為了克服實物交易的困難,人們發(fā)明了貨幣;貨幣很方便,因為人們選擇了它。與“新”制度經濟學不同,從凡勃倫、康芒斯、米契爾到米德爾、加爾布雷斯的“舊”制度經濟學認為,在經濟分析中人不能作為給定,不能廣泛使用給定的偏好函數(shù)來描述人,人的互相作用形成了制度,同時人的目的或偏好也受社會經濟狀況的影響。人造就環(huán)境,環(huán)境也造就人。根據上述標準可以劃分“新”、“舊”制度經濟學,雖然新、舊制度經濟學陣營內部的理論、政策主張并不一致?!靶隆敝贫冉洕鷮W方法假設無制度“自然狀態(tài)”中的給定人在理論上是有誤的。有跡象表明,新制度經濟學正讓位于“舊”制度經濟學,至少兩者之間的交流是有益的。當今領先的主流經濟學家似乎傾向于認為人不應作為給定。約瑟夫·斯蒂格里茨(Stiglitz,1994)說:“人性的某些方面源于所處的系統(tǒng)……傳統(tǒng)經濟理論認為人性不變顯然是錯誤的”。2.受習慣驅動的理性是保護方式的最高目的早期制度經濟學者把習慣視作行為和信念的基礎。習慣可定義為無意地采用先前的行為方式的傾向。習慣是在不斷重復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一種自我維持的行為方式。當代許多經濟學家都引用習慣。然而,主流經濟學家一般認為習慣是理性選擇的結果,或是為了免于無盡審慎的有意的手段。因此,理性仍是第一位的。相反,早期制度經濟學解釋的方向是從習慣到理性選擇,理性選擇由習慣解釋。并且,習慣和知識、信念相聯(lián),信念的實質是習慣的建立。所有的觀念,包括信念、偏好和理性計算方式,均通過習慣傾向的獲得而建立起來,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乍一看,兩種方法都可行,習慣可認為是理性選擇的基礎或者說理性選擇產生了習慣。孰是孰非,制度經濟學者們和理性選擇理論家們爭論了一個世紀。對許多主流經濟學家來說,把人性說成受習慣驅動似乎否認了自由意愿和選擇,然而,可以認為,把人說成根據固定的偏好函數(shù)追求最大效用本身也否定了自由意愿和選擇。人如果受偏好支配,就成了環(huán)境和其效用函數(shù)的奴隸。他好象是一臺機器人,內部控制程序是其偏好,在這種確定性機器里不可能有真正的選擇。3.“新”、“舊”制度經濟學中的習慣概念凡勃倫(Veblen,1919)給制度下的定義是:“大多數(shù)人的思想習慣?!币话阏J為,制度是一種流行的、持久的思想或行動方式,植根于一群人的習慣或人民的風俗中。在“舊”制度經濟學中,習慣的概念在制度定義、人的行為描述中起了中心作用。相比而言,“新”制度經濟學中制度的定義一般不含有習慣概念。制度被認為是社會行為的通用規(guī)則(Schotter,1981)?;蚴恰吧鐣械挠螒蛞?guī)則或…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人為約束”(North,1990)?!靶隆?、“舊”制度經濟學對制度的定義內涵相當豐富,不僅包括組織,如公司、銀行和學校,還包括完整的系統(tǒng)的社會存在,如貨幣、語言和法律。在“舊”制度經濟學中,習慣概念處于中心地位,這是和“新”制度經濟學的一個關鍵區(qū)別。“舊”制度經濟學認為在制度的形成和延續(xù)中習慣至關重要。習慣構成我們認識能力的一部分,認知框架是在制度的結構中學得。人必須先獲得這種認知框架,才可能進行推理、交流、選擇或行動。學得的知識部分地蘊藏于習慣中。當習慣為一群人所共有或變成一種社會文化時,就發(fā)展為常規(guī)或習俗(康芒斯,1934)。因此,習慣和常規(guī)中蘊藏著知識、制度是時間長河中知識的傳送帶。通過推動思想和行為習慣的生產再生產,制度規(guī)范著人的活動,是人獲取并理解感官數(shù)據的認知過程的關鍵部分。理性本身也有賴于制度的支持。共同的認知工具、先天或后天不能出格的意念一起影響到人的目標和偏好。因此,人不能作為給定。這是制度自我強化的重要原因。行為的模仿引起了習慣的擴散及制度的出現(xiàn)或強化;反過來,制度培養(yǎng)了特殊的行為和習慣,并把它們傳播給新成員。這里強調習慣既維持人的行為,又提供理解信息的認知方法;制度有耐久和自我強化的性質。制度既是人腦中的“主觀”概念,又是人要面對的“客觀”構造。因此,習慣和制度這對概念有助于克服社會科學中現(xiàn)實主義與主觀主義的哲學悖論,截然不同的人和構造因而聯(lián)系在一個互相作用、互相依賴的循環(huán)中。三、解釋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無限回歸根據給定的人來解釋制度的起源和存續(xù)有內在缺陷和不一致性,因此,應該放棄這種觀點,并轉向早期制度經濟學者的更加開放的、演進的方法。1.市場的原始無制度自然狀態(tài)的確立新制度經濟學僅根據給定的理性人來解釋制度是有問題的。為了從給定的人解釋社會制度的起源,新制度經濟學不得不假設一種統(tǒng)轄人的互相作用的社會框架:在任何假定的制度發(fā)源的初始“自然狀態(tài)”中,已設有一些原則和社會文化規(guī)范。我們至今未見沒有任何制度因素的“自然狀態(tài)”假設。例如,威廉姆遜的企業(yè)交易成本論取市場為初始自然狀態(tài)?!笆袌鲆婚_始就有”(Williamson,1975),這是他的分析方法的特點。從這個條件出發(fā),人開始創(chuàng)造企業(yè)和等級。如果它們的交易成本較低,就會存續(xù)下去。然而,中國50年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改革與演進的實踐顯然超出了新制度經濟學的這一理論思維路徑,市場本身是一種制度。市場包含了社會準則、習俗、交換關系,有時還包括人為組織的信息網絡,本身這些都需要解釋。特別是私人財產本身需要解釋。市場并非無制度的初始。為了尋求先于財產、市場的原始無制度的自然狀態(tài),威廉姆遜(Williamson,1983)認為,私人財產可產生于“私人秩序”,即沒有國家法律或干預的個人對個人的交易。但是,我們認為,即使沒有國家,人還是要依賴習俗、標準、語言進行交流。而最主要的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制度。私人財產的確立需要使用某種共同的概念、標準進行交流。即使國家在這些過程中并不存在,但先有制度卻是必不可少的。2.先有雞或先有蛋我們已經指出,制度不可能產生于不受任何制度影響的人群。制度影響并約束人。因此,就要解釋制度,而解釋制度要涉及有目的的人,而解釋人的目的要根據相應的制度等等。顯然,這是類似于“先有雞或先有蛋”的無窮回歸,這種分析沒有盡頭。當然,在這樣一個互相決定的循環(huán)中制度和人有不同的特點:它們的生產和再生產的機制不同;人是有目的的,而制度沒有;制度和人的壽命不同,有時,人已去而制度猶存;最關鍵的是,每個人生于一個已有制度的世界中,并受其影響,即使這些制度由他人所造并可改變。3.舊”制度經濟學的發(fā)展取向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中出現(xiàn)演進論思潮以破解這種模式,由于雞或蛋問題沒有答案,問題本身必須改變,問題不應該再是“先有什么?”,而是“什么過程解釋兩者的發(fā)展?”這意味著從相對靜態(tài)轉向一種更加開放、發(fā)展的分析框架。一些著名的“新”制度經濟學者已在某種程度上轉向“舊”制度經濟學演進的、開放的觀點,這在哈耶克(Hayek,1988)和諾思(North,1990)的近著中已非常明顯。這種演進論的解釋含有尋求“自我延續(xù)、自我傳播、永無止境的連續(xù)變遷過程的理論”(Veblen,1919)。放棄以給定人解釋所有制度的努力并不意味著放棄理論解釋,而是把組織和制度的起源和發(fā)展看成是一種演進的過程。四、習慣和規(guī)則經濟學中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的觀點忽略了人有意無意中使用的習慣和規(guī)則,大多數(shù)對行為的解釋(包括角色驅動和習慣)似乎都可以包容在效用最大化的框架中。制度經濟學認為習慣的解釋力大于這種包含一切的理性行為。我們回避習慣和規(guī)則如何在社會中重復和傳播的問題而分析引起習慣和規(guī)則的使用的決策問題。即使求優(yōu)化問題,也需要規(guī)則的展開,這是主流經濟學不能忽略的問題。深入分析特定習慣和規(guī)則(包括市場經濟下人的賺錢理性)應處于經濟學的核心。規(guī)則是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采用的、有條件的或無條件的思想或行為方式。規(guī)則的一般形式是:在X情況下,做Y。規(guī)則和習慣性質不同:遵循規(guī)則可能經過深思熟慮,而習慣行為的特點是未經詳查;規(guī)則不一定自動適用,但通過重復應用,規(guī)則可成為習慣;破壞規(guī)則常比改變習慣容易,因為我們對自己習慣的認識常常是不完全的,它們隱藏在大腦深處,自我激發(fā)。然而,習慣和規(guī)則有相同的一般形式:在X情況下,Y行為隨之而來。制度經濟學認為,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