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時必修一2.3大氣受熱過程_第1頁
第四課時必修一2.3大氣受熱過程_第2頁
第四課時必修一2.3大氣受熱過程_第3頁
第四課時必修一2.3大氣受熱過程_第4頁
第四課時必修一2.3大氣受熱過程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玉城中學(xué)高二學(xué)考復(fù)習(xí)學(xué)案第四課時.3大氣環(huán)境第1課時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學(xué)案基本要求:1、了解大氣的垂直分層結(jié)構(gòu)2、了解對流層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理解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3、理解影響地面獲得太陽輻射大小的因素【知識梳理】一、大氣的垂直分層大氣分層大約高度氣溫的垂直變化與人類的關(guān)系對流層____千米以下隨高度增加而____________天氣現(xiàn)象復(fù)雜多變,與人類的關(guān)系__________平流層______千米隨高度增加而______利于飛機高層大氣____千米以上氣溫變化復(fù)雜對無線電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二、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選擇性吸收:臭氧層中的臭氧和高層大氣吸收波長較短的________光,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長較長的________光。(2)散射和反射:散射主要改變太陽光線的方向;云層或塵埃能反射太陽光線,云層越厚,對太陽輻射反射________。2.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1)地面輻射:從波長看,地面輻射屬于________輻射,地面輻射是____________大氣增溫的直接能量來源。(2)大氣輻射:大氣吸收____________增溫的同時,也向外輻射能量,即為大氣輻射,它屬于________輻射。(3)大氣逆輻射:射向________的大氣輻射稱為大氣逆輻射,對地面起到________作用;云量越大,大氣逆輻射越____。3.影響地面輻射的主要因素(1)緯度因素:該因素是太陽輻射強度由________向________遞減的重要原因;同樣性質(zhì)的地表,緯度越低,太陽輻射強度越____,地面輻射越____。(2)下墊面因素:下墊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世界各地地面輻射的變化并不完全與________________相一致。(3)其他因素:以________因素的影響最大。在同緯度地區(qū),__________________會影響到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的多少。探究點一大氣的垂直分層【探究材料】王老師乘飛機到外地出差。在機場時還是細(xì)雨蒙蒙,起飛不久后卻是晴空萬里,陽光普照。1.請分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變化?2.為什么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增加?3.現(xiàn)在人們乘坐的大型飛機多是在平流層中飛行,為什么平流層適合于飛機飛行?【考例探究1】如圖示意大氣垂直分層。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氣溫垂直變化的曲線是()A.①B.②C.③D.④(2)對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義的電離層位于()A.Ⅰ層頂部B.Ⅱ?qū)拥撞緾.Ⅱ?qū)又胁緿.Ⅲ層(3)2008年9月,我國發(fā)射的“神舟”七號飛船運行軌道所在的大氣層()A.氣溫在-50℃~20℃B.氣溫隨高度增加平穩(wěn)下降C.最低氣溫約為-80℃D.最高氣溫約為40℃探究點二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探究材料】《齊民要術(shù)》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時遭霜,則無子。天雨新晴,北風(fēng)寒徹,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煴(無焰的火),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A.雨后的夜晚,氣溫必定很低B.受冷氣團影響,加之晴朗夜晚,大氣逆輻射弱C.晴朗夜晚,地面輻射減弱D.晴朗夜晚,地面輻射增強2.“放火作煴,少得煙氣,則免于霜矣”的原因是()①“煙氣”使大氣逆輻射增強,使地面溫度不至于過低②“煙氣”的成分主要是CO2,對地面有保溫作用③“放火作煴”直接把地面烤熱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氣熏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夜間多云,人們是否還需制造煙霧來防止作物凍害?為什么?4.請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解釋新疆諺語“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究祭骄?】根據(jù)下圖所給內(nèi)容,完成下列要求。(1)圖中①、②、③各表示什么輻射:①________輻射;②________輻射;③________輻射。(2)圖中④表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________作用。(3)大氣能吸收地面輻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地面起到________作用。(4)影響圖中①的強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5)地面增溫主要來自圖中的________,大氣受熱主要來自圖中的________。(填代號)【課后作業(yè)】某學(xué)校地理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兩個相同規(guī)格的玻璃箱(如下圖),甲底部放一層土,中午同時把兩個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鐘后,同時測玻璃箱內(nèi)的氣溫,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底部放土的比沒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據(jù)此完成1~2題。1.該實驗主要目的是測試()。A.大氣的溫室效應(yīng)B.大氣的熱力運動C.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的時刻D.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2.甲箱溫度計比乙箱溫度計高的原因是 ()。A.太陽輻射強弱差異B.地面輻射強弱差異C.大氣吸熱強弱差異D.大氣輻射強弱差異“溫室效應(yīng)”引起全球變暖已成事實。結(jié)合下面兩圖,回答3~4題。圖甲為模擬溫室效應(yīng)的小實驗,兩支同樣的溫度計靜置在陽光下,十分鐘后,透明玻璃瓶內(nèi)的溫度計的讀數(shù)可能是()。A.8℃B.10℃C.12℃D.20℃圖乙中與溫室效應(yīng)相對應(yīng)的大氣熱力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圖中,①②兩地緯度相同,海陸位置相近,海拔不同,各箭頭表示不同的輻射形式。讀圖回答5~8題。5.若①②兩地的相對高度為2500米,則兩地氣溫相差()A.1.5℃ B.2.5℃C.15℃ D.25℃6.①地的各種輻射,以可見光為主的是()A.A1 B.B1C.C1 D.D17.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則A2與D2的變化表現(xiàn)為()A.兩者均增強 B.兩者均減弱C.前者減弱,后者增強 D.前者增強,后者減弱8.①②兩地?zé)崃顩r為()A.A1>A2 B.B1>B2C.C1<C2 D.D1>D2地面輻射與地面吸收的大氣逆輻射之差稱為有效輻射。讀下圖并結(jié)合所學(xué)知識,回答9~10題。9.關(guān)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劇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劇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漸減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漸減少10.關(guān)于地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地面輻射與下墊面性質(zhì)有關(guān)B.地面溫度越高,地面輻射越弱C.空氣溫度越低,大氣逆輻射越弱D.空氣濕度大,云量多,大氣逆輻射強電視劇《闖關(guān)東》中的場景:“主人公朱開山為了避免所種的莊稼遭受霜凍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帶領(lǐng)全家人及長工們在田間地頭點燃了柴草……”結(jié)合“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11~13題。11.關(guān)于圖中a、b、c所代表的內(nèi)容,敘述正確的是()A.a(chǎn)代表大氣的直接熱源B.a(chǎn)、b、c所代表的輻射波長的大小關(guān)系是a<b<cC.b代表的輻射主要被大氣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輻射與天氣狀況無關(guān)12.朱開山一家燃燒柴草防御霜凍的做法,有利于()A.增強a輻射B.增強b輻射C.增強c輻射D.改變b的輻射方向13.與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無關(guān)的地理現(xiàn)象是()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溫暖B.晴朗的天空呈現(xiàn)蔚藍(lán)色C.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D.黎明時分天空是明亮的下圖為“成都和拉薩某時段氣溫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15~16題。15.與成都相比,拉薩()A.白天大氣輻射強 B.夜晚大氣逆輻射強C.白天太陽輻射強 D.夜晚地面輻射強16.成都和拉薩氣溫日較差差異較大的根本原因是兩地()A.緯度差異較大 B.經(jīng)度差異較大C.地面狀況不同 D.人類活動的差異讀右圖,完成17~18題。17.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的、直接的熱源是()地面輻射B.太陽輻射C.大氣輻射D.大氣逆輻射18.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以及它們在圖中對應(yīng)字母的組合,正確的是()A.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aB.大氣的反射作用——dC.大氣的吸收作用——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