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單元測試卷 初中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1頁
第一章 單元測試卷 初中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2頁
第一章 單元測試卷 初中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3頁
第一章 單元測試卷 初中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4頁
第一章 單元測試卷 初中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4分)1.“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________、電等各種物理現(xiàn)象的規(guī)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意大利科學家________年輕時通過觀察吊燈的來回擺動,進而反復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了擺的等時性原理.

2.科學探究過程有7個要素,分別是提出問題、________、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________、評估、交流與合作.其中________貫穿探究的全過程.

3.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為防止病毒傳播,專家表示:人與人之間保持在1.5~2________的距離比較安全.一節(jié)課的時間為40________.(均填合適的物理量單位符號)

4.納米是長度單位,1nm=10-9m.目前我國在納米技術方面的研究已經躋身世界前列.3.54×103nm=________m=________μm.

5.一指甲寬、一拃(zhǎ)長或一步長等常被用作估測的標準,對不同的測量對象,應該根據(jù)實際需求選用不同的估測標準.如圖所示的測量對象適合用“拃長”作估測標準的是________,適合用“步長”作估測標準的是________.(均選填“①”“②”或“③”)

6.如圖所示的節(jié)拍器,它所發(fā)出的相鄰兩節(jié)拍聲之間的時間是一定的.由此可見,節(jié)拍器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作計時工具.若該節(jié)拍器每分鐘擺動120次,則相鄰兩節(jié)拍聲之間的時間為________s.

7.如圖所示,在測細銅絲的直徑時,把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纏繞32圈,然后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圈的總寬度為________cm,則細銅絲的直徑約為________mm.

8.某同學沿著花壇玩推鐵圈的游戲,鐵圈轉過30圈時,剛好繞花壇一周,已知鐵圈的直徑為0.4m,則花壇的周長約為________dm.(π取3.14)

9.將一個體積為10cm3的鐵塊掛在蠟塊的下端使蠟塊浸沒在量筒內的水中,量筒中水面變化如圖所示,則蠟塊的體積是________cm3.

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7分.多選題每小題至少有2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擇正確得3分,選擇正確但不全得1分,有錯選的不得分)10.灶臺的高度應以人體工程學為依據(jù),太高或太低都不合適.如圖所示的普通家庭灶臺的高度約為()A.50cm B.80cm C.120cm D.150cm11.位于中國科技館一層的“華夏之光”展廳中展覽了很多我國古代科技發(fā)明,讓公眾在世界科技發(fā)展的宏觀視角下感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明.如圖所示的四件展品中,用來計時的是()A.水轉大紡車 B.赤道式日晷C.地動儀 D.水轉連磨12.如圖所示為使用量筒時的四種讀數(shù)方法,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13.測量工具的選擇與測量要求有關.在體育課上,老師為了測量短跑成績,需先測出50m的跑道長度.下列選項中的測量工具合適的是()A.分度值是1mm、量程是30cm的鋼尺B.分度值是0.5cm、量程是1m的木尺C.分度值是1cm、量程是3m的鋼卷尺D.分度值是1dm、量程是30m的皮卷尺14.關于物理量的測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每一個物理量都有相應的測量工具,可以直接進行測量B.測量中雖然有誤差,但只要認真規(guī)范地測量,可以避免誤差C.測量時,選用分度值越小的測量工具越好D.測量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臏y量工具15.中醫(y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脈,根據(jù)脈象來診斷疾病,如圖所示.每次把脈的時候,脈跳不應少于五十次,據(jù)此可知中醫(yī)把脈一次的最短時間為()A.50min B.5min C.1min D.1s16.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恒”的問題,最終被科學家吳健雄證實,楊振寧、李政道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事實充分說明在科學探究過程中,首要的工作是()A.建立假說 B.實驗論證C.詳細觀察 D.提出問題17.一量筒中原有50mL水,現(xiàn)在往里面放入一干燥的木塊,木塊從量筒中吸收了14木塊體積的水,假設木塊吸收水后體積不膨脹,木塊靜止時有12體積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mL,則這塊木塊的體積是(A.6cm3 B.18cm3 C.12cm3 D.24cm318.(多選)同學們對“裝滿水的杯子里能放多少回形針”(水未溢出,下同)產生了興趣,通過討論,同學們提出了“放入裝滿水的杯子中的回形針的數(shù)量可能與水的溫度有關”的猜想.為了驗證這個猜想,同學們提出了下列四種實驗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A.在形狀不同的兩個杯子中裝滿相同的水,觀察能放入的回形針的數(shù)量B.在材料不同的兩個杯子中裝滿相同的水,觀察能放入的回形針的數(shù)量C.在兩個相同的杯子中裝滿溫度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的水,觀察能放入的回形針的數(shù)量D.只控制水的溫度相同,觀察能放入的回形針的數(shù)量三、實驗探究題(共35分)19.(8分)測量工具在生活中使用廣泛.(1)如圖甲所示,用A、B兩把刻度尺測同一物體的長度,刻度尺放置的位置正確,它測出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cm.

甲如圖乙所示,電子停表的示數(shù)是________min________s.

乙(3)如圖丙所示,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測量圓柱體的直徑,圖中的測量方法中有兩處錯誤,請寫出來.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如圖所示,小林同學為了測量物理課本紙張的厚度,采取如下實驗步驟:①將紙壓緊后,量出這一疊紙的厚度L;②選取物理課本內連續(xù)的50張紙,使它們的邊緣對齊;③選用三角板,檢查零刻度線是否磨損;④計算出每張紙的厚度d=L50(1)上述步驟的合理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用同一把三角板對這一疊紙進行了四次測量,測量值分別為0.50cm、0.49cm、0.51cm、0.52cm,則這疊紙的厚度是________.本實驗中采用的減小誤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

(3)做完實驗后小林想根據(jù)一張比例尺為1∶6000000的中國地圖估算京廣(北京—廣州)鐵路的實際長度,請你幫他完成估算.需要使用的實驗器材有________.你的主要實驗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一枚一元硬幣的體積多大?小明對此進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燒杯、足量的水、細線、一元硬幣若干、量筒(一元硬幣都能放入,量筒A的量程為200mL、分度值為5mL,量筒B的量程為100mL、分度值為1mL).(1)小明的實驗過程如下,請補充完整.①估計所選硬幣的體積,觀察測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選擇________(選填“量筒A”或“量筒B”).

②將量筒放在_____________的工作臺上.

③向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的________為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計算出一枚一元硬幣的體積,其體積表達式V硬幣=________.

(2)另一同學先將硬幣浸沒在水中后記下量筒的示數(shù),然后再取出硬幣記下此時量筒中水的體積,這樣也能測出硬幣體積,這位同學得出的硬幣的體積的測量值_____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22.(12分)做“研究影響擺球擺動周期的因素”實驗時有如下器材:較長的細線一根、質量已知且質量不同的鐵球兩個、鐵架臺(配有夾子)一個.(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下表所示是某一組同學合作完成實驗時記錄的數(shù)據(jù).實驗次數(shù)擺線長度/m擺球質量/kg擺動幅度連續(xù)擺動次數(shù)/次擺動時間/s擺動周期/s110.1一拳寬30602210.2一拳寬30602310.1兩拳寬3060240.50.2一拳寬30421.450.50.2兩拳寬30421.4①分析比較第1次和第2次實驗,可初步得出結論:擺動周期與擺球質量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②分析比較________兩次實驗,可初步得出結論:當________________相同時,擺動周期與擺動幅度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

③第2次和第4次實驗是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變,研究________與________的關系,并可初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上①②③中的研究方法叫________.

四、綜合應用題(共4分)23.甲、乙兩同學分別測同一支鉛筆的長度,在正確測量和正確讀數(shù)的前提下,甲同學記錄的結果是18.4,乙同學記錄的結果是18.47cm.(1)甲同學犯了什么錯誤?請你幫他改正.(2)哪位同學的測量結果更精確?為什么?

參考答案1.力伽利略2.猜想與假設分析與論證交流與合作3.mmin4.3.54×10-63.54【解析】3.54×103nm=3.54×103×10-9m=3.54×10-6m=3.54×10-6×106μm=3.54μm.5.①②【解析】中學生一拃的長度在18cm左右,課桌的長度大約是“拃長”的6倍;中學生一步的長度在50cm左右,一圈跑道的長度約為400m,可以采用“步長”計量.6.能0.5【解析】因為節(jié)拍器所發(fā)出的相鄰兩節(jié)拍聲之間的時間是一定的,所以可以將相鄰兩節(jié)拍聲之間的時間作為時間單位來計時,則節(jié)拍器能用作計時工具;相鄰兩節(jié)拍聲之間的時間t=60s1207.5.001.6【解析】把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纏繞n圈,測出細銅絲圈的總寬度L,則細銅絲的直徑d=Ln.由題圖可知,L=15.00cm-10.00cm=5.00cm,n=32,故d=5.00cm328.376.8【解析】花壇的周長約為l=nπd=30×3.14×0.4m=37.68m=376.8dm.9.30【解析】用“懸重法”測蠟塊體積的具體做法:在量筒中倒入適量水,并將系有細線的鐵塊浸沒在水中,讀出水面對應的刻度V1;再將用細線系在一起的鐵塊和蠟塊浸沒在水中,讀出水面對應的刻度V2,則蠟塊的體積V=V2-V1=140mL-110mL=30mL=30cm3.10.B由題圖可知灶臺約為身高的一半,成人的身高一般在1.5~1.9m之間,80cm比較符合家庭灶臺的高度,故選B.11.B古代的計時工具有日晷、圭表等.水轉大紡車、地動儀、水轉連磨都不是用來計時的.12.C量筒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使用量筒量取液體時,先要明確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把液體緩慢倒入量筒中,快到需要量取的位置時停止傾倒,最后用滴管慢慢加到需要的體積.量筒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凹液面的最低處或凸液面的最高處相平.若俯視讀數(shù),讀出的數(shù)據(jù)偏大,若仰視讀數(shù),讀出的數(shù)據(jù)偏小.13.DA、B、C選項中的測量工具量程偏小,不符合題意;D選項中分度值為1dm長為30m的皮卷尺,量程較大,D選項符合題意.14.D并不是每一個物理量都有相應的測量工具,故A錯誤;測量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誤差,誤差只能減小,不能避免,故B錯誤;測量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臏y量工具,而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故C錯誤、D正確.15.C正常情況下,人的脈搏跳動一次的時間接近1s,跳動50次的時間在1min左右.故選C.16.D這一事實充分說明在科學探究過程中,首要的工作是提出問題,再根據(jù)問題進行科學研究.17.D設木塊體積為V,18.ABD探究裝滿水的杯子里能放入回形針的多少與水的溫度的關系時,應控制水的溫度不同、其他條件相同,即在兩個相同的杯子中裝滿溫度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水,觀察能放入的回形針的數(shù)量,A、B、D中所述方案不合理,C中所述方案合理.故選ABD.19.(除標注外,每空1分)(1)A2.21(2.20、2.22也可)(2)38.38(3)①測量的起點沒有對準零刻度線或其他的整刻度線(2分)②右邊三角板緊靠圓柱體的一邊沒有和刻度尺垂直(2分)【解析】(1)由題圖甲可知,B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邊沒有緊靠被測物體;A刻度尺兩條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是1mm,即其分度值為1mm,被測物體的長度為2.21cm.刻度尺的使用方法:20.(除標注外,每空1分)(1)②③①④(2)0.51cm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或累積法)(3)棉線、刻度尺使棉線與地圖上的京廣鐵路重合;測量出重合部分的棉線的長度;根據(jù)比例尺計算出京廣鐵路的實際長度(合理即可)(2分)【解析】(2)要使測出的結果更加可靠,應取四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所以這疊紙的厚度L=0.50cm+0.49cm+0.51cm+0.52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